對肺癌的清熱解毒治法進行梳理,腫瘤學論文_第1頁
對肺癌的清熱解毒治法進行梳理,腫瘤學論文_第2頁
對肺癌的清熱解毒治法進行梳理,腫瘤學論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對肺癌的清熱解毒治法進行梳理,腫瘤學論文中醫對腫瘤的認識可追溯至殷周時代,甲骨文中就有關于瘤的記載。肺癌在中醫中屬肺積、肺癰、肺痿、息賁等范疇。中醫對包括肺癌在內的惡性腫瘤的診治上有著長久的歷史和較為豐富的經歷體驗。一些醫家以為熱毒是腫瘤發生與發展的重要因素。無論外熱還是內熱,在體內蓄積日久,便損傷津液,煉液成痰,血遇熱日久則逐步成瘀。熱與痰、瘀互結,化生熱毒,熱毒阻遏經絡氣血,則構成腫瘤。熱毒在肺癌中是重要的病理變化因素,肺癌患者在初期和中晚期時均可表現出一些熱性癥候,如:咳黃痰、痰中帶血、發熱、灼痛、口苦、小便短赤、便秘、舌紅苔黃、脈數以及肺部腫塊快速增大轉移、或體表腫瘤病變局部灼熱等,這是由于熱毒蘊結而致[1,2]。同時,肺癌構成后可造成機械壓迫,使臟器功能失調及氣血運行障礙,發生感染;或肺癌生長過快腫瘤組織內部出現壞死導致體溫增高。近年來,很多學者提出炎癥與腫瘤的發生、發展相關聯,慢性炎癥可能發展成為腫瘤[3,4]。針對肺癌表現出的熱與毒,中醫在治療中廣泛采用了熱者寒之、溫者清之的清熱解毒之法。由于肺癌病情較復雜,在各個臨床分期會出現不同的臨床異常感覺和狀態和病理學特征,醫家對肺癌的寒熱屬性尚存在不同看法,對于清熱解毒法及其藥物的臨床應用能否合理也存在爭議。本文就肺癌的清熱解毒治法進行梳理,作一綜述,以期對肺癌的中醫治療提供一些支持與幫助。1文獻研究中醫古代文獻中未見有肺癌病名,但有類似于肺部腫瘤臨床病象的相關描繪敘述。(素問至真要大論〕講:諸痛癢瘡,皆屬于心、心主火。戴緒安的(醫學舉要〕中有云:肺痿因肺受火炎,久則肺竅俱閉,喉間或癢或瘡,咳有血點,痰帶紅線,六葉遂日焦枯而成痿矣。傅山在(青囊秘訣〕中提到:夫肺為五臟之蓋,最喜清氣熏蒸,最惡燥氣炎逼,今所飲所食,盡為辛熱之物,則五臟之中,全是一團火氣。火性炎上,而肺金在上,安得不受其害乎?況各經紛紛來逼,火烈金燥,肺間生癰,必然之勢也。趙濂的(醫門補要〕有論:表邪遏伏于肺,失于宣散,并嗜煙酒,火毒上熏,久郁熱積,灼腐肺葉,則出穢氣,如臭蛋逼人。雖拖延,終不治。上述的肺痿、肺癰的表現和當代的肺癌有一定類似。肺臟居于上,為五臟之華蓋,肺為嬌臟,不耐寒熱。當肺臟感受外邪,郁久化熱,若再有煙酒癖好,煙酒辛熱之品在體內積聚日久亦化生熱毒,熱毒內蘊,燔灼肺臟,氣血紊亂,堵塞經絡。久而久之,各種病理產物堆積凝結成肺部腫塊。2病因學研究經多年研究,肺癌的病因主要與下面幾個因素有關:吸煙、空氣污染、職業因素、肺部慢性疾病以及一些人體的內在因素如遺傳、免疫、內分泌失調等。肺癌的發病與吸煙和空氣污染存在明確的因果關系已被公認。中國最早的字典(講文卷十上火部〕講:煙,火氣也。煙草之體是草木,根據五行理論,木為火之母,故草木可生火,并且人們所吸食的煙草是經過燃燒后吸入體內,故煙霧具有熾熱之性,屬陽邪。煙草之毒自口鼻吸入,經過咽喉,氣道,肺臟,進而流注全身,蓄積日久,成為引起肺癌的重要原因。遺傳和環境因素對不吸煙而發生肺癌的患者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空氣污染是誘發肺癌的重要因素,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災、火山爆發等,人為因素如生活燃煤、工業廢氣、汽車尾氣、核爆炸、放射線等。除了室外污染外,室內的空氣污染對肺癌的發生發展也有重要影響,其主要來自生火、烹飪和吸煙等。無論是室外還是室內的空氣污染因素,這些因素都具有火毒性質。所以,肺癌的病因與熾熱毒邪有著密切聯絡,這些因素長期作用于機體,正氣日衰,臟腑功能失調,肺氣宣降失司,氣滯痰凝,積塊漸成。3細胞生物學研究肺癌是細胞增殖失控和凋亡異常減少引起的疾病。從陰陽理論來看,但凡運動的、外向的、溫熱的、上升的、數量增加的都屬陽,但凡相對靜止的、內向的、嚴寒的、下降的、數量減少的都屬陰。所以,細胞增殖屬陽,細胞凋亡屬陰。肺癌是在細胞水平上,陰陽失去了相對的協調和平衡,陽盛〔細胞增殖過快〕陰衰〔細胞凋亡缺乏〕而構成的。新生血管是肺癌生長、浸潤、轉移的前提之一,它不僅為肺癌細胞的生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營養物質,還由于其構造的不完好,而愈加有利于癌細胞的擴散與轉移。Hanahan等提出了血管生成開關平衡假講,在正常組織中,調控血管生成相關的促進因子和抑制因子處于相對的動態平衡狀態,但肺癌發生時這個平衡被打破,血管生成促進因子上調,抑制因子下調,促使血管生成,導致細胞增殖速度大于凋亡速度而產生腫瘤。促進、上調屬陽,抑制、下調屬陰,陰消陽長,陰衰陽盛,陰陽失衡變生疾病,為肺癌的構成創造了有利條件。4清熱解毒藥治療肺癌的機理及臨床研究熱毒是肺癌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熱證也是肺癌的一個主要證候,清熱解毒藥具有清熱邪、解熱毒的作用,通過實驗研究和臨床療效挑選,證明多數清熱解毒藥有較強抗癌活性。治療腫瘤的中草藥中,清熱解毒藥所占比例也比擬大。當前有關文獻中已報道的具有抗腫瘤作用的清熱解毒藥有45種,常用于肺癌的清熱解毒藥有:黃芩、穿心蓮、金銀花、夏枯草、仙鶴草、地骨皮、知母、魚腥草、蘆薈、蘆根、青蒿、野菊花、竹葉、桑白皮、白花蛇舌草、紫草、白英、牛蒡子等。清熱解毒藥治療腫瘤主要是通過直接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調節和加強機體的免疫水平、誘導分化與逆轉、調控細胞信號通路及傳導、抗突變、抑制血管生成、逆轉多藥耐藥等來實現的。有很多研究者通過體內或體外的實驗研究證實了清熱解毒藥治療肺癌的部分作用機理。Virchow在1863年提出假設:腫瘤可能是由慢性炎癥引起的。很多研究者以為慢性炎癥能夠導致患者患腫瘤的危險性上升,慢性氣道炎癥可誘發一種有利于肺的致癌作用的環境,并且在炎癥中所產生的產物炎癥標志物,與肺癌的發生、發展和預后都有密切的聯絡。炎癥在發生與發展的經過中與中醫的熱毒密切相關,清熱解毒藥在臨床中治療具有熱證的炎癥性疾病時有較顯著的療效。清熱解毒藥抗腫瘤的同時能控制和消除腫瘤及其周圍的炎癥,因而在腫瘤治療時使用清熱解毒藥,也是抑制腫瘤發展的關鍵之一。4.1中藥有效成分中藥有效成分是中藥中有一定生物學活性,具有主要成效的單體化合物。從1820年有人利用水仙提取物〔可能為當代的秋水仙堿〕來治療腫瘤至今,國內外對中藥有效成分治療腫瘤的研究日漸成熟。鄭海峰等用黃芩有效成分黃芩苷作用于肺腺癌細胞A549,通過MTT法證實黃芩苷能夠顯著抑制A549細胞生長,并進一步研究了與凋亡相關因子Bcl-2、Bax、Caspase-3的表示出,黃芩苷處理組Bax、Caspase-3mRNA表示出水平顯著升高(P0.01),Bcl-2mRNA表示出水平顯著下降(P0.01),Bcl-2/Bax比值顯著降低(P0.01),初步證實黃芩苷可誘導肺腺癌細胞凋亡。陳衛強等將雙氫青蒿素和順鉑在體外作用于A549和A549/CDDP細胞〔對順鉑耐藥的A549細胞〕,通過MTT法計算IC50值,并通過公式計算出耐藥指數;結果顯示聯合治療100nM雙氫青蒿素組順鉑IC50值為2.225g/ml(逆轉倍數2.56),320nM雙氫青蒿素組順鉑IC50值0.464g/ml(逆轉倍數12.29),序貫治療組順鉑IC50值為2.523g/ml(逆轉倍數2.26)。證明聯合用藥和序貫治療均可逆轉A549/CDDP細胞對順鉑的耐藥,而且雙氫青蒿素對順鉑的逆轉效果存在濃度依靠性,高劑量組逆轉效果更佳。以上兩項研究均證實清熱解毒藥的有效成分可直接抑制肺癌細胞生長,誘導凋亡,并可逆轉耐藥。4.2單味藥每一味中藥都有其獨特的性味、歸經及作用,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在治療疾病的經過中,單味藥既能夠單獨產生療效,可以與其他藥物配伍,協同發揮作用。既往的研究者們在清熱解毒單味中藥治療肺癌的機理方面有比擬深切進入的研究。一項白花蛇舌草治療接種Lewis肺癌C57BL小鼠的研究。顯示,白花蛇舌草各劑量組和西藥組實體瘤重量及生長指數與空白組相比均顯著降低〔P0.01),肺重量及肺轉移瘤生長指數與空白組相比均有所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白花蛇舌草各劑量組和西藥組脾重量及脾指數較空白組均有下降,大劑量組胸腺重量和胸腺指數與西藥組比擬有所增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講明白花蛇舌草能顯著抑制腫瘤生長和肺部轉移,提高機體免疫力。另有研究發現白英提取液〔STE〕作用于人肺癌A549細胞后,與正常對照組比擬,STE各濃度組細胞增殖抑制率顯著上升(P0.01),細胞凋亡率明顯升高(P0.01),fasmRNA表示出顯著上升(P0.05),而fasLmRNA表示出明顯下降(P0.05)。證實STE對A549細胞有較強的殺傷能力,并能誘導癌細胞凋亡。體外實驗研究發現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對人肺癌細胞SPC-A-1具有明顯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能夠誘導細胞發生凋亡。在臨床實驗研究中發現從金蕎麥根莖中提取的威麥寧能夠減少腫瘤組織血管生成,抑制腫瘤生長,明顯改善肺癌患者臨床異常感覺和狀態,并具有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和生存質量的作用,且對肺癌患者無明顯毒副作用。4.3中藥復方中醫注重整體與辨證論治,不能見瘤治瘤,見熱清熱。肺癌病情復雜,僅用單味藥往往不能兼顧肺癌的各種異常感覺和狀態,所以十分講究藥物的配伍應用,應用復方治療肺癌更符合臨床實際要求。在肺癌發展的不同階段,采用清熱解毒和其他治法如扶正培本、活血化瘀、化痰散結等以及與其他學科的方式方法聯合應用,將患者體內的微環境調整到一個不利于腫瘤生長的狀態,進而到達更好的治療肺癌的目的。在臨床研究中,注重益氣養陰卻含有清熱解毒藥物的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方〔黃芪30g、北沙參30g、天冬15g、麥冬15g、女貞子12g、石上柏30g、石見穿30g、七葉一枝花30g等〕應用于氣陰兩虛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降低〔P0.01〕。同時患者外周血中CD3、CD4、NK細胞數增加,CD8表示出降低,免疫抑制因子sIL-2R的表示出下調〔P0.01〕,外周血中IL-2的水平提高〔P0.01〕。表示清楚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方能從多個環節調節機體的免疫失衡,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另一項相關研究顯,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方可明顯改善氣陰兩虛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神疲憊乏力力、氣短懶言、口干咽燥、咳嗽、納谷欠馨等異常感覺和狀態,并可改善其生活質量,穩定或增加患者體重。4.4臨床應用研究沈晨君等通過對文獻進行挑選、歸納、總結得出:在肺癌的治療中,補氣藥、補陰藥、清熱解毒藥和化痰藥使用頻次及頻率較高,均50%,華而不實清熱解毒藥的使用頻率高達82.1%。王淑美等對北京、廣州8位中醫腫瘤專家門診治療肺癌患者的800張處方進行總結,結果顯示:南北方專家對在肺癌治療中使用健脾化痰、養陰潤肺、清熱解毒藥物獲得了一定共鳴,其共同用藥包括清熱解毒藥物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孫宏新等報告服用具有益氣養陰、清熱解毒、兼化痰止咳作用的益肺清化膏治療26例Ⅰ~Ⅱ期非小細胞肺癌手術后患者6個月,發現益肺清化膏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疲憊乏力力、少氣懶言、氣短、咳嗽、納谷少馨、痰中帶血、大便于結、口干咽燥、盜汗、五心煩熱等證候,并且可明顯提高NCI-Ⅰ評分、卡氏評分、體重和CD3、NK等免疫指標的水平。陳越等臨床觀察了60例非小細胞肺癌Ⅲ~Ⅳ期患者參與化療后加用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成效的痰熱清注射液的情況,痰熱清注射液可加快參與化療后hs-CRP〔超敏C反響蛋白〕水平的下降,對老年肺癌患者參與化療后炎癥反響具有促進緩解作用,并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肺癌相關的臨床異常感覺和狀態,進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石濤收集全國25家醫院門診及病房消癌平注射液〔具有清熱解毒、化痰軟堅的成效〕1009例使用者資料,華而不實肺癌患者252例,回首分析和總結1009例使用者的臨床情況,發現異常感覺和狀態改善率為79.7%,生活質量提高632例〔62.6%〕,并且對于放、化療患者,使用消癌平注射液可減輕毒副反響〔10.9%〕。清熱解毒中藥用于肺癌治療的研究固然不及扶正、活血化瘀藥研究的深切進入,但在有效成分、單味藥和復方層面進行的細胞、動物、臨床實驗都顯示出了較好的結果,并對其可能的抗癌機理進行了討論,為清熱解毒中藥應用于肺癌的治療提供了理論支持。固然熱毒與肺癌聯絡嚴密,但由于肺癌的病因病機復雜,異常感覺和狀態變化較多,所以在治療上不可一味地采用清熱解毒抗癌之法,應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異常感覺和狀態,辨證施治,清熱解毒、益氣扶正、化痰散結、活血化瘀等法相結合,才能獲得佳效。5小結近年來,肺癌的治療大多采用多學科綜合治療,中醫藥治療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理論層面上,中醫對于腫瘤及肺癌的寒熱屬性仍然存在爭論,大多數醫家從熱毒角度論治惡性腫瘤,但也有醫家主張以溫陽法辨治腫瘤。肺癌固然是一種復雜的疾病,但對于一個基本屬性屬陽熱的疾病體,清熱解毒法的應用無疑會發揮重要作用。清熱解毒雖屬攻邪治法,但其與單純攻邪藥不完全一樣,對機體亦有著廣泛的調節作用。清熱解毒藥通過作用于肺癌本身而抑制肺癌,并且能夠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幫助消除炎癥和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