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全冊表格式-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五年級_第1頁
2019-2020年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全冊表格式-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五年級_第2頁
2019-2020年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全冊表格式-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五年級_第3頁
2019-2020年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全冊表格式-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五年級_第4頁
2019-2020年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全冊表格式-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五年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2020年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全冊表格式-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五年級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五年級美術教案勤得利小學

教學進度表年級:五年級 學科:美術周次時間教學內容備注13月1 4形的魅力25——9校本版畫312——16形體的組合抽象雕塑419——23多樣與統一526——30校本版畫wWw.Xkb1,Om64月2 6靜物寫生79——13喜怒哀樂 夸張的臉816——20校本版畫923——27十二生肖1030——5月4學畫山水畫117——11風的魅力1214——18校本版畫1321——25微觀世界1428——6月1會亮的玩具154——8旅游節 舞臺布景1611——15珍愛國寶一一古代的青銅藝術1718——22復習1825——29復習197月2 620

五年級美術下冊教材分析教材主要內容本冊教學內容:形的魅力、形體的組合、抽象雕塑、多樣與統一、靜物寫生、喜怒哀樂、夸張的臉、十二生肖、學畫山水畫、風的魅力、微觀世界、會亮的玩具、旅游節、舞臺布景、珍愛國寶古代的青銅藝術。XlkIBI1.clOIm教材的知識結構及系統分析學畫山水畫一課提供了大量的圖片資料,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獲得啟發,學習水墨表現山水的一些技法,嘗試表現家鄉的山水景色。風的魅力一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風能,了解風能在美術中的運用,美術新教材提倡在美術教學中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靈活地運用各種美術教育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教育活動,本課就是一個很好的研究課例。本課的重點其實就是讓學生制作風車、風箏。微觀世界一課,通過了解微觀里的世界,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同時訓練學生運用點、線概括黑白關系的表現方法。微觀世界呈現的是一種細節,所以表現物體的肌理美是本課的重點,怎樣把這種肌理和深淺變化能夠用點、線的疏密組合及黑白色塊表現出來是我們教學之前所要思考的。會亮的玩具一課通過引導學生了解用電發光的原理,然后來制作一件會亮的玩具,所以它更像是一節科學課。我覺得這樣的課程放在科學課上教可能會更好一些,如果一定要在美術課上進行教學,我想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節設計玩具造型的課程來進行教學。電腦美術教學是美術教學的延伸,高科技時代離不開電腦,所以讓學生接觸電腦美術也是一種發展的趨勢。電腦美術教學主要是讓學生通過一些繪畫軟件在電腦上進行繪畫,這就對美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術教師不光要有較好的美術基本功,更要學會一些常用的繪畫軟件。本課主要是運用windows自帶的畫圖軟件進行教學。旅游節一課重點是讓學生參與到旅游節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地的一些風土人情,增強熱愛家鄉的情感。

舞臺布景一課以欣賞各種舞臺布景為主要目的,讓學生感受它與繪畫、立體造型、燈光效果之間的關系。同時使學生在合作作業中發揚團隊精神,體驗合作的快樂。珍愛國寶一古代的青銅藝術是一節欣賞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的青銅藝術,從青銅器的造型、紋飾、銘文、內涵等諸多方面,對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造型藝術及其審美觀點進行介紹、欣賞。通過本課的教學以達到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既是一節欣賞課,又是一節歷史和文化的人文課程。本冊教材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1、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和藝術概括力,能寫生簡單的生活物體透視現象。2、繼續傳授中國畫筆墨技能,學生進行彩墨畫練習;欣賞中國現代中國大師作品,培養民族自豪感。3、學習淺顯的手工技法。難點:1、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實物中提煉幾何形體的能力。2、提高學生彩墨畫技法和概括能力,能夠獨立的完成自己所想畫的內容。3、在手工制作中培養學生的耐心、細致能力。學生情況分析學生表達能力強,有自己獨到的想法,生活習慣上比較講究自我能自力體現,不敢落與他后,學習能動性強,上課紀律上比較活躍。

課題第1課形的魅力 課型新授備課時間2012.1.16 授課時間 2012.3.1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形狀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的概念和形式,并學會應用各種形狀來組成藝術畫面。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運用構成原理創造各種畫面。并從中體會到樂趣。3、培養學生認識色彩的能力,充分體現的利用對比色來裝點自己的生活。教學重點認識形狀的概念和形式。教學難點認識形狀的概念和形式。教學準備范畫繪畫工具剪刀膠棒手工紙、報紙。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第一課時一、導入階段1、欣賞各種平面形狀師問:看了這些形狀,你們能給他們歸類嗎?為什么?生答:略2、導入課題:《形的魅力》二、啟發思考1、《形的魅力》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展示各種形狀師問:請找一找它們有什么規律(學生討論)生答:略師小結:形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點、線、形狀、色彩等)2、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幾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橢圓形、多邊形等)自由形(隨手畫的形狀)3、形的特點(外形和骨式的變化)有規則、無規則4、怎樣運用各種形狀組成畫面(小組討論)。第二課時一、導入二、引導創作1、作業要求:用三角形、方形、圓形長方形設計、制作一幅畫。2、學生練習。3、教師巡回輔導。三、作品展示1、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2、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四、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五、教學延伸與拓展用其他材料及其他方法制作一副作品。補充:教師范畫利用點、線、形狀、色彩組成畫面,學生直觀學習畫法。作業設計用三角形、方形、圓形長方形設計、制作一幅畫。板書設計第1課形的魅力幾何直線型自由直線型幾何曲線型自由曲線型教學后記在課堂上我讓學生欣賞了不同畫家的抽象性的繪畫作品,帶領學生分析作品中的各種形狀,感受不同的組合表現出的不同感受,并且在黑板上使用抽象的不規則形狀演示了創作的過程,同時在作業前提出作業要求,要用各種形狀進行任意的排列組合,形成抽象的畫面。整個課堂都在力圖引導學生充分展開想象,大膽的運用形狀進行抽象畫的創作。但是作業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的畫面內容還是趨于雷同,模式性的東西很多,學生有意無意的都在描繪具象的東西,沒有放開膽子去畫抽象的畫面。

課題第2課形體的組合 課型新授備課時間2012.1.17 授課時間 2012.3.12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形體是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實物。掌握形體的基本知識,并學會應用各種形體來組成藝術作品。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形體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并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感受色彩的魅力。教學重點認識形體的基本特點。教學難點學會運用各種形體進行雕塑創作。教學準備范畫繪畫工具剪刀膠棒手工紙。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第一課時一、提問導入1、欣賞幾何石膏形體師問:看了這些形體,你認為它們有什么特點嗎?為什么?生答:是立體的2、導入課題:《形體的組合》二、啟發思考1、形體的特點:是指具有長、寬、高二度空間的立體實物。(分為“自然形體”、“幾何形體”)2、《形體的組合》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展示各種建筑、雕塑形體等。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么特點(學生討論)生答:略師小結:形體是建筑、雕塑基本結構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幾何形體(人工創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等)1、怎樣運用各種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2、讓學生把自己準備好的廢棄物立體形,展示并思考再創作。3、制作步驟(教師適當示范)學生試做。第二課時一、導入二、引導創作1、作業要求:設計、制作一件立體作品。2、學生練習。3、教師巡回輔導。三、作品展示1、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2、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作品。四、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五、教學延伸與拓展思考:用立體形狀還可以創造什么作品?郭衛東:這個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先相互自由欣賞,再把有代表性的作品向全班同學展示評價。作業設計設計、制作一件立體作品。板書設計第2課形體的組合形體:自然形體組合形體教學后記本節課在講形體時比較枯燥,我在課堂氣氛調控沒有到位,教師的語言、神態均缺乏激勵性。沒有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因此課堂氣氛就比較緊張、沉悶,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夠主動,似乎在給教師“牽”著走,以后要一起從學生出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課題第3課抽象雕塑 課型新授備課時間2012.1.19 授課時間 2012.3.15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無論各種材料,經過巧妙的構思,能創造出抽象的雕塑。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組合原理,進行構思、創作立體雕塑作品。并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3、在制作過程中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教學重點認識抽象的基本特點。新一課-標一第一一網教學難點學會運用各種材料進行抽象雕塑創作。教學準備圖片資料、作畫工具等。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第一課時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1、欣賞抽象雕塑。師問:看了這些形體,有什么特點嗎?為什么?生答:略2、導入課題:《抽象雕塑》二、啟發思考1、抽象的特點:幾何形體2、《抽象雕塑》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欣賞雕塑作品等。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么特點,藝術家是如何設計構思抽象雕塑的?(學生討論)生答:略師小結:想象空間很大,抽象雕塑基本結構。由幾何形體構成(人工創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等)3、怎樣運用各種幾何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

4、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讓學生把自己準備好的立體形的實物,展示并思考再創作。第二課時三、引導創作1、作業要求:設計、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2、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輔導。四、作品展示1、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2、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作品。3、展示并評述自己的作品。五、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六、教學延伸與拓展思考:抽象雕塑作品可以運用在那些地方或環境中?觀察、收集金壇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補充:教師引導學生一起構思,教師按照學生的構思進行制作,激發學生學習欲望。作業設計設計、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XlkIBI1.clOIm板書設計第3課:抽象雕塑雕塑的種類:圓雕、浮雕、鏤空雕教學后記本課是一節造型.表現課。通過欣賞與討論,理解藝術家創作抽象雕塑的設計理念與構思,體驗現代雕塑的美。并講解表現自然界和人類生活中具體物象的具體雕塑,藝術家還常常采用抽象造型來創作雕塑作品。原以為學生讀了課前提示能夠理解抽象雕塑的寓意,可是一節課下來,學生對創作的目標還是不太明確,對抽象的理解有難度,想象不出與實際生活有關的要創作的作品,學生見得少,又在技巧上欠缺。所以我又利用了一節課進行引導。在我的引導下欣賞了課本上藝術家是如何設計、構思抽象雕塑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創作欲望,并讓學生嘗試用各種線板材等,采用折、疊加、粘貼等方法經過構思制作抽象雕塑。

課題第4課多樣與統一 課型新授備課時間2012.1.28 授課時間 2012.3.19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構圖的基本知識。了解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并利用多樣與統一的規律,畫一組靜物。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多樣與統一在繪畫構圖中的作用,嘗試自己動手做一個取景框,進行構圖訓練,體會樂趣。3、培養學生的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利用視覺感受事物的不同和變化。教學重點了解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教學難點學會運用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進行靜物寫生。教學準備范畫繪畫工具剪刀膠棒手工紙。wWw.Xkb1.cOm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第一課時一、欣賞導入1、欣賞一組靜物的變化師問:看了這些變化,有什么想法嗎?為什么?生答:2、導入課題:《多樣與統一》二、啟發思考1、學習知識窗內容:三個蘋果的例子。2、學生活動:把自己準備的實物進行組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怎樣才比較好看。3、欣賞范畫實例,畫家是怎樣運用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4、怎樣運用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完成一幅靜物寫生。5、把自己準備好的取景框,把要寫生的對象觀察下來。6、繪畫步驟(1)、擺好靜物(2)、用取景框觀察靜物補充:教師示范擺靜物和用取景框觀察靜物,

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3)、找最高點、最底點、左右兩側的界線形成一個三角形(4)、用水筆從前至后逐個描畫三、學生繪畫,教師輔導。第二課時一、引導創作1、作業要求:完成一組靜物寫生2、學生練習,3、教師巡回輔導。二、作品展示:1、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2、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并評述自己的作品。三、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四、教學延伸與拓展:思考:多進行觀察和靜物寫生,鍛煉我們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還可以進行風景寫生。同時演回靜物寫生。作業設計完成一組靜物寫生。板書設計第4課多樣與統一了解構圖的基本知識。了解多樣與統一規律教學后記本課通過欣賞和教師的舉例講解,使學生了解藝術設計中常見的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和多樣與統一在美術設計、創作中的作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和進行靜物寫生,進行構圖訓練體會樂趣,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表現力。同時建議學生多進行觀察和靜物寫生,鍛煉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還可以進行風景寫生。

課題第五課靜物寫生 課型新授備課時間2012.2.2 授課時間 2012.4.3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寫生的意義,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及重要性。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掌握寫生的方法,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觀察事物的能力。3、體會寫生的樂趣。教學重點學習寫生的基本方法,學會用線描的方法表現靜物。教學難點學習寫生的構圖知識,學會用線描的表現方法。教學準備各種靜物、寫生工具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第一課時一、導入階段:1、欣賞一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師問:哪一張好看的,為什么?2、導入課題:《靜物寫生》二、發展階段:1、什么是靜物畫:靜物畫是西方繪畫中的一個門類。它指以日常生活中無生命的物體為主要描繪對象……也就是說從概念的意義上,西方的靜物畫與動物畫只在極小的范圍內有一定的重合現象。2、欣賞一組靜物寫生畫師問:哪一幅好看,為什么?3、觀察靜物的組成結構:高、低、大、小;前、后、左、右等。三、拓展階段:1、寫生要注意什么?(學生討論)師小結:寫生對象的真實性曲迎春:出示靜物寫生畫學生欣賞引出課題。補充:引導學生自己說出靜物組成變化的特點。

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2、如何用線條表現靜物?(學生討論)師小結:利用線條的長、短、粗、細、曲、直等特點,來描繪寫生對象3、寫生步驟:(1)用取景框構圖(2)在畫紙上定好寫生對象位置(高和寬)(3)按從前到后的順序描繪(4)仔細描繪,做到統一有序四、學生作業:完成一幅靜物寫生五、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輔導。六、作品展示: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并評述自己的作品。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八、教學延伸與拓展:1、多練習線描,在靜物寫生的基礎上,可進行風景寫生。鍛煉自己仔細觀察生活的能力。2、講一個科學家認真觀察生活的故事。作業設計1、完成一幅靜物寫生2、多練習線描,在靜物寫生的基礎上,可進行風景寫生。板書設計靜物寫生寫生步驟:(1)用取景框構圖(2)在畫紙上定好寫生對象位置(高和寬)(3)按從前到后的順序描繪(4)仔細描繪,做到統一有序教學后記本課首先讓學生了解寫生的意義,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及和初步掌握寫生的方法。靜物寫生對五年級來說,有一定的難處,原因是學生普遍存在著美術基礎差,對形體的把握能力弱,對結構缺乏認識,并且學習的主動性較差等問題。針對這些實際情況,我采用了欣賞和講解、示范同步的方法,讓學生直觀地結合靜物特征,加以理解繪畫方法。引導學生學生在把握住“形”的基礎上,使其再在畫面上表現出來。但此課很不理想,很多同學在畫面上表現出用筆不流暢、構圖松散、沒空間感等,更主要的是“形”的問題很突出,比例嚴重不準。

課題第六課喜怒哀樂 課型新授備課時間2012.2.3 授課時間 2012.4.9教學目標1、學生學會喜、怒、哀、樂不同表情的特征及表現方法。2、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人文關懷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現力、創造力。3、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人文關懷之情。教學重點掌握喜、怒、哀、樂表情的特征。教學難點運用已有的知識結合喜、怒、哀、樂表情特征進行大膽想象表現。教學準備繪畫工具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一、組織教學:二、講授新課:(一)激情導入,體驗色彩1、創設情景。(教師以談話的形式與同學交流上課時的心情感受。)2、體驗色彩情感性。⑴請學生在色卡中選出分別能體現出自己喜悅、憤怒、悲傷、歡樂心情的色彩。⑵請學生把選出的色卡按類分別粘貼到黑板上。(很多同學早已按捺不住,爭先恐后地把自己所選的色卡展示在黑板前。)⑶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所選擇色卡的理由。⑷出示課題。(喜怒哀樂)(二)觀察表情,感受特征1、做游戲,展示不同的表情。2、請學生根據不同的表情進行成語交流。盧邊江:這個環節刪去,引導學生了解喜、怒、哀、樂表情的五官特征。修改:根據學生觀察到的五官特點進行總結,引導學生了解喜、怒、

備注作業設計板書設計(三)引導延伸,豐富內涵1、提示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和人一樣都有心情和表情2、討論人類與大自然的人文關系。三、學生操作,教師輔導作業要求:⑴可以用繪畫或泥塑的形式創作。備注作業設計板書設計(三)引導延伸,豐富內涵1、提示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和人一樣都有心情和表情2、討論人類與大自然的人文關系。三、學生操作,教師輔導作業要求:⑴可以用繪畫或泥塑的形式創作。⑵展開豐富想象,根據作品創意表現不同的表情,并配以相應的色彩。四、作業展評五、課堂小結:六、課后拓展:1、回家后可以對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和外婆等進行人物頭像寫生,寫生時注重分析不同年齡層以及男女性別差異之間的表情差異。2、可以適當進行速寫練習,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握好人物的臉部表情。哀、樂表情畫訣。教師舉例范畫,學生直觀學習掌握不同人物表情畫法。用繪畫或泥塑的形式創作不同的表情。喜怒哀樂教學后記課題第七課夸張的臉 課型新授備課時間2012.2.5 授課時間 2012.4.11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欣賞畢加索等大師的作品特點,同時觀察中國京劇臉譜中人物臉譜的變化特點。2、指導根據學生自己的想象,同時模仿運用大師的表現方法和臉譜表現的特點,設計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3、學會基本的泥塑造型能力,體會泥塑造型的樂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與創作能力。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模仿大師作品表現方法,設計有特點的作品教學難點學生大膽想象,設計富有創意和夸張的形象。教學準備繪畫工具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一、導入二、新授揭題:夸張的臉1、欣賞課本中的范例:(1)《頭像》:非洲尼日利亞雕塑,眼睛很大,臉鼓的異常飽滿,脖子上掛的圈圈“淹沒”了卜顎,很好的體現了非洲某部落的形態。(2)《青銅人頭像》:中國商代,嘴巴扁平且非常長,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的比例,耳朵有比現代人經常說的“招風耳”更夸張的形狀,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暴出。這件文物為揭開四川三星堆文化提供了歷史證據。(3)《北方多聞天王》:中國明代佛教雕塑,眼睛怒目前方,眉毛異常厚實,額頭處可見到常人沒有的圓形突出,這些特征都為了顯示天王的尊嚴。補充:導入階段引導學生做不同的面部表情,比一比誰的表情最夸張并觀察其特點。

主體 設計備注2、欣賞一些漫畫人物頭像作品,讓學生深入了解夸張。3、請幾位同學做模特,對他們的某些特征進行夸張變形練習。郭衛東:教游戲:做微笑、憤怒、哭泣等各種表情。學生在游戲中教師根學觀察五官特征:wWw.Xkb1.cOm據其中一表情做演畫和方法:觀察一分小組討論各種表情的五官特征一-交流評價―-初步試畫講解,然后請學生到黑流三、作業:概括表現人物表情。表現形式可以畫、拼貼、拼貼和畫相結合。板前試畫其他表情。四、學生作業,教師輔導。五、作業展評:程六、課后拓展:1、用鉛筆或鋼筆臨摹一幅自己滿意的漫畫作品。2、對著鏡子畫畫自己帶有夸張性的表情。作業設概括表現人物表情。表現形式可以畫、拼貼、拼貼和畫相結合。計板夸張的臉書設計范畫教學《夸張的臉》一課,整節課和學生們一起都是非常輕松、愉快的,我和學生們互動、做表演,他們興致很高,每個人都融入到課堂中,氣氛很活躍;本課教材是讓學生用陶泥表現人后記物表情,根據當地條件我采用繪畫的方式進行描繪夸張的臉;在點評的過程中,和回答都非常精彩,應該進行延伸,而我卻一笑帶過,以后教學要加以改進。學生的繪畫

課題第八課十二生肖 課型新授備課時間2012.2.6 授課時間 2012.4.24教學目標1、掌握用紙造型的方法,能生動地粘貼生肖圖。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識,激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培養學生愛美的情操和創造美的能力。2、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從粘貼十二生肖的過程中,學習變形、夸張的藝術表現手法。教學重點用紙條粘貼的造型方法,制作出自己喜愛的或自己的生肖造型。教學難點掌握紙條造型的技巧,粘貼平整牢固,圖形不變。教學準備彩紙、彩泥、手工工具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一、導入:用謎語引入課題。“一人有一個,全國有幾個?準確一計算,只有十二個。”你猜這是什么?學生猜出謎底后出示課題(既謎底)“十二生肖”二、新授1、十二生肖,作為中國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間世代相傳。(學生交流收集的各種有關物品)這十二種動物你更喜歡那一個,說說理由吧!(學生討論)2、學生自由說說對十二生肖的認識,各抒己見。十二生肖從大到小的順序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3、剪紙生肖動物的繪畫要領:畫動物關鍵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們的外形特征,類似剪紙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張,大的更大,長的更長,才能使動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威風的虎,勤勉的牛,溫和的羊,靈敏的猴……你的補充:請學生說說自己和家人的生肖。補充:教師在講解剪紙生肖動物要領時做適當示范。

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生肖圖案能與眾不同嗎?(教師示范)三、學生作業,教師指導:可用彩泥或剪紙方法制作你喜歡的生肖。四、展示學生作品。五、拓展延伸1、欣賞和十二生肖的資料。如山西繡品、生肖鞋、民間剪紙、生肖郵票、生肖玩具拓展學生的視野,將剪紙作品與廣泛的文化背景與十二生肖聯系在一起,學生就能獲得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染,激發愛國主義情感。2、了解一下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生肖和出生年代,制貼彩紙的方法制作一件生肖作品贈給他們,以示對長輩的關心。作業設計用彩泥或剪紙方法制作你喜歡的生肖。板書設計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教學后記本節課是一節課造型表現的練習課,在課本中要求主要用泥塑的表現手法來表現十二生肖,也可用剪紙、拼貼等手法來表現。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對象,結合“民間藝術進課堂”的教學理念,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了剪紙造型的練習上,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基本掌握剪紙的設計到剪刻」方法和技巧,從作業看學生掌握效果不錯。

課題第九課學畫山水畫 課型新授備課時間2012.2.7 授課時間 2012.4.30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繪畫,引導學生欣賞中國山水畫的表現特點,了解山水畫幾種常見的表現方法,激發學生對傳統民族文化的熱愛。2、通過欣賞中國畫的各種皴法,指導學生在表現過程中運用相關技法及筆墨要求,表現簡單的山水景色。3、并根據自己的想象表現自己家鄉的各種自然景色。教學重點了解中國畫的特點,掌握中國山水畫一定的表現技法,表現自然景色。教學難點水墨濃淡的筆墨變化,中國畫點線的技法以及山水畫構圖教學準備中國畫繪畫工具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第一課時一、組織教學二、講授新課:1、欣賞導入(引導學生欣賞中國著名山水畫,初步了解我國山水悠久的歷史及發展過程,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情和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欣賞感知中國畫中的三遠:高遠、深遠、平遠。2、揭題:學畫山水畫3、新授山水畫是中國畫科之一,具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簡稱“山水”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在魏、晉、劉朝,逐漸發展。但仍作為人物畫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獨立的山水畫創作;五代、北宋而益趨成熟,作者紛起,從此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主要有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水墨等形。三、教師范畫(強調用筆、用色和水分的掌握)四、學生試畫(教師輔導)XlkIB11.cOIm修改:引導學生欣賞感知中國畫中的三遠:高遠、深遠、平遠,放在教師范畫環節是再逐步引導學生分析“三遠”。

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第二課時一、組織教學:二、引導創作1、欣賞課本范圖及其他學生的優秀山水作品。激發學生創作欲望。2、小組討論創作想法,交流練習過程中的一點成功之處,集思廣益。3、請學生講述自己的構思及表現形式,師及時表揚及進一步啟發,引導并強調構圖及筆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濃重淡輕干濕等等。三、學生創作,教師輔導1、以線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塊面墨色與點,線,面相結合的手法來表現山水畫。2、師巡視。提醒學生在創作中靈活運用技法。注意構圖,處理遠近關系等。3、幫助個別后進學生的造型創作。四、作業展評生自評、互評,選出優秀作品并說出喜歡的理由。五、課后拓展1、通過觀察和大膽的想象,創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現家鄉的自然景色,體現創造的樂趣。2、利用網絡欣賞更多的中國畫名作,了解中國藝術大師的作品風格。郭衛東:教師講解和演示“皴”的用筆技巧和點染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練筆,但對學生不能要求過高。本課應主要引導學生初步學習山水畫,激發他們學習積極性。作業設計以線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塊面墨色與點,線,面相結合的手法來表現山水畫。板書設計學畫山水畫三遠:高遠、深遠、平遠。教學后記《學畫山水畫》我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水墨之間盡情玩耍中,感受水墨線條的濃淡干濕和曲直粗細的變化,感受水墨線條的豐富性和動態美,學生用水墨的點線表現場景。無論學生的水墨嘗試是什么樣的效果,他們都覺得自己是非常優秀,體驗是成功的,在玩中找到了墨趣,同時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也玩出了水墨涂抹的喜悅。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創造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課題第十六課風的魅力 課型新授備課時間2012.2.8 授課時間 2012.5.7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認識風能,啟發學生在了解生活中風能運用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2、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將各種材料加工成風力玩具。3、通過制作,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教學重點利用風能,制作風能玩具。教學難點如何將風能的運用和紙玩具完美結合。教學準備教具:書本、圖片資料、竹條學具:竹條,薄紙、繪畫工具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第一課時一、引導階段:1、提出問題;風箏為什么會飛?師簡介有關風能知識。風箏的歷史。2、請學生交流風能在生活中的運用,并說出看到」過哪些利用風能制作的玩具如:風車、風箏等。3、引出課題二、發展階段1、奇思妙想階段:啟發學生在了解生活中風能運用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交流自己對風能紙玩具的初步設想,談談如何結合身邊的材料制作一個與眾不同的風能玩具。2、教師結合范圖講述制作風箏的最簡易的步驟技法一:先將竹條綁成十字形,然后用兩根竹條做斜桿,用薄紙蒙在紙架上,再用一根線拴在橫桿與豎桿的交點上,另一根拴在下面。郭衛東:請學生說出看到過哪些利用風能制作的玩具如風車、風箏等。要充分利用教學課件引導學生直觀欣賞。

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欣賞不同造型的風箏圖片,從風箏的骨架、結構上鼓勵學生通過集體討論來解決如何將風能的運用和紙玩具的完美結合這一重點和難點,制作出更多不同造型的風箏。3、作品美化階段:在學生解決了重難點以后,要求他們對風能玩具通過材料顏色搭配、涂色等方法進行美化。第二課時一、置作業:利用身邊材料制作一風能玩具。二、生作業,教師指導要點:“扎”要左右對稱,使風箏左右兩側受風面積相當:“糊”要整體平整,干凈利落。三、學生作業:引導學生展示交流他們的作品,強化兩種作品,一種是在設計、制作、美化上有某個亮點的作品;一種上整體奇思妙想、設計精巧的作品。四、收拾整理五、課后拓展美化上某個亮點,整體奇思妙想、設計精巧的作品。作業設計利用身邊材料制作一風能玩具板書設計風的魅力制作:1、先將竹條綁扎成十字形2、然后用兩根竹條做骨架3、蒙上紙或布拉上線即可教學后記本課通過啟發學生在了解生活中風能運用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將各種材料加工成風力玩具,通過制作,學生的興趣非常高,如果這一課在外邊上就更好了,做完后就可以做飛的實驗了,這一課既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有鍛煉了動手能力。

課題第十一課微觀世界 課型新授備課時間2012.2.8 授課時間 2012.5.21教學目標1、通過對微觀世界的認識、了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省視、探究事物的另一構造世界,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2、讓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自由表達自己領略到的微觀世界畫面,體驗觀察與繪畫的樂趣。3、提高學生對抽象美的認識和熏陶。教學重點微觀事物的細致觀察與表現。教學難點微觀世界的表現。教學準備顯微鏡、放大鏡、可觀察的動植物圖片及實物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一、組織教學:二、講授新課:(一)引導階段1、出示課件欣賞幾種海洋與陸地的動、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種植物的根、莖及昆蟲等)在不同生存環境中的生活情境,觀察它們外在的形狀、顏色和質感。2、欣賞與比較的幾種方法由遠到近的觀察對比方法:A、海星外在的整體形狀是多角形刺狀。B、局部觀察時面部凹凸有致。C、在顯微鏡下表面呈各式星狀且形態各異,還參差著無規則的小圓點。剖面觀察法:A、兩種不同植物的根、莖橫切,雖都以圓為元素,但由于它們的軌跡不同,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圖象B、螺是一種貝類海洋動物,其質的堅實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狀紋樣。橫剖切后,是發射式漸變狀,色彩也從藍灰逐漸變成黃灰色。

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二)發展、表現階段A、通過線條的粗細、蔬密、曲直組織,能表達出微觀物體的運動態勢。B、以點的大小為排列基數,通過運動軌跡來體現形象的節奏感。C、運用色彩要素體現各種不同的色彩彳傾向或冷暖變化,使學生懂得色彩能傳遞人們的思想感情。D、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創造出美麗豐富的微觀世界,并從美的角度進行塑造,使其更具藝術性。三、布置課堂作業根據所觀察的對象,用筆把見到的微觀世界描繪下來。四、學生作業,教師輔導五、作品展示與評價1、作品讓學生通過教學多媒體開展自評、互評與師評活動2、談運用哪些奇思妙想與作畫方式來完成作業?3、通過微觀世界的觀察與描繪你們有何收獲?六、教學廷伸與拓展通過仔細觀察和大膽想象相結合,鼓勵學生運用點、線、面和色彩方法來組織表現許多抽象作品,描繪出更多的微觀世界畫幅。作業設計通過線條的粗細、蔬密、曲直組織,能表達出微觀物體的運動態勢或以點的大小為排列基數,通過運動軌跡來體現形象的節奏感。板書設計微觀世界課件教學后記本課的視角比較新穎,為學生展示了日常生活中不曾了解的“神秘”世界。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厚,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了解不同物體的細部特征。本課的學習難度較高,在實際教學中,我采用了臨摹課本作品的方法,在學生臨摹的過程中進一步講解線條的繪畫和組織方法,學生易于接受,并且能夠在實際繪畫中總結經驗,加深體會。

課題第十二課會亮的玩具 課型新授備課時間2012.2.10 授課時間 2012.5.28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了解用電發光的原理。2、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將各種材料加工成會亮的玩具。3、通過制作會亮的玩具,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教學重點進行燈泡發光原理的解說,并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結合燈泡發光原理的電路知識制作〃會亮的玩具〃的設計圖和實物模型。教學難點如何根據燈泡發光原理及各種發光源,合理運用各種材料制作出會亮的玩具。教學準備制作發光的材料及玩具外觀的廢舊材料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第一課時(電路、光源制作階段)一、組織教學:XlkIBI1.clOIm二、講授新課:1、激趣導入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看這樣一組實驗器材,(出示:一節干電池,一小節電線,一個小燈泡,膠布);好的,同學們,你們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小燈泡發光嗎?(師生共同探討,并進行嘗試,也可以請學生現場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2、新授:A、引導階段同學們,剛剛我們一起做了這一組實驗,現在我們再來看這一幅電路圖(展示電路圖),有沒有同學知道燈泡、電線、開關等的工作原理呢?(可做小組討論,師生交流,一起探究得出燈泡發亮的相關工作原理)B、發展階段現在同學們都能完成內芯的制作,但只有光源材料能稱得上是玩具嗎?當然不能。要知道我們要“發明”的可是會亮的“玩具”啊!而且制作光源難道只有通過制作“內芯”這種方法嗎?(啟發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多種光源制作的探索,并在完成光源制作的基礎上,進行整體的構思,如何設想會亮的玩具。)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四、課堂小結:同學們,我們這節課完成了“會亮的玩具”的光源制作,下一節我們將在制作會亮的玩具,希望你們能收集更多的材料,設計創造出有創意的科學小玩具。

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第二課時 (設計構思,模型組裝階段)一、導入新課回顧上一節課的“光源”制作知識一、發展階段(1)現在請同學們根據身邊已收集到的各種材料,小組討論,提出設計方案。(2)結合學生提出的方案,教師加以引導,師生共同探究。(3)教師根據學生設計的草圖舉例示范幾種基本的制作方法,并出示實物。(4)現在請同學們根據設計稿(小組合作),結合第一節課已經制作好的“光源”部件,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進行組合創造,制作出一個與眾不同發亮的玩具。三、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答疑解惑。四、作品展示學生典型作品展示,并進行作品互評,小發明家們的講解、答疑,老師加以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并給以鼓勵。五、課堂小結同學們,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真正嘗試了一次設計、創作的完整體驗,在當今高科技的時代,人們感受著現代發明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利用你的文化知識制作出更好的高科技物品。曲迎春:總結時教育學生在生活中,應仔細觀察,將各種廢舊材料變廢為寶。作業設計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進行組合創造,制作出一個與眾不同發亮的玩具。板書設計會亮的玩具設計草圖教學后記五年級學生屬于小學高年級階段,認知能力相對較強,對燈泡發光原理的電路知識有了一定的認識,再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材料加工成會亮的玩具。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本組準備的各種形狀的盒子、塑料瓶、易拉罐等廢舊材料和設計方案,實施創作,并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在內芯和廢舊材料進行組合制作的過程中,學生也碰到許多困難,如玩具的美觀實用與電路正常工作的關系等等。經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將各種材料加工成會亮的玩具。

課題第十四課旅游節 課型新授備課時間2012.2.11 授課時間 2012.6.4教學目標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為本小組將要設計的“旅游節”定一個主題。2、根據主題,每個小組完成一組能夠反映當地風貌的“旅游節”宣傳資料。3、增進對當地風土人情的認識,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充分發揚團隊精神,增進同學間的友誼。教學重點當地旅游資源的表現(圖、文資料)。教學難點制作旅游宣傳海報或旅游宣傳小冊子、設計當地旅游線路圖。教學準備調查當地旅游資源,收集當地地圖以及收集相應的文字資料。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一、引導階段:欣賞教師提供的各類資料。各小組根據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討論,為本小組將要設計的旅游節確定一個主題,以反映當地風貌〈勤得利農場〉,并交流。二、發展階段:(1)教師出示旅游風景區圖片、旅游線路圖、宣傳海報、宣傳小冊子等范例。讓學生通過觀察范例,了解各種創作手法,啟發學生創作思路。(2)學生分小組討論本組作業的呈現方式,制定初步創作計劃。(3)學生說說制作旅游宣傳海報,或者設計當地旅游線路圖的方法。首先讓學生明確旅游資源就其屬性可分為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資源兩種。自然旅游資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種自然風光。人文旅游資源有各種民俗風情、文化遺跡、工藝品等。修改:引導學生說說勤得利山水、物產、場區面貌等。

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a、學生回答:旅游線路圖可利用旅游圖片、旅游地圖繪制(圖、文資料介紹)。b、旅游圖片宣傳海報或旅游宣傳小冊子可以根據當地特色內容來表現。特色景點、標志、文字說明等內容來繪制。(4)學生根據小組分工,進行設計旅游線路圖。提醒學生在設計之前,應注意按照既定方案進行創作。小組的風格相互協調。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旅游宣傳海報或旅游宣傳小冊子。1、學生分小組,以勤得利的旅游資源和當地特色來表現。2、引導學生說說海報上的組成部分〈特色景點、旅游圖片、簡易圖案、文字標題等〉。3、學生完成練習,教師加強個別輔導。四、作品展示:師生評析作業: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相互了解不同地區的旅游資源。構圖、畫面表現旅游景點突出、色彩搭配合理。補充:學生展評結束后讓學生說說這節課的收獲,并進行愛家鄉思想教育。作業設計學生分小組,以一個城市的旅游資源和當地特色來表現。板書設計旅游節自然旅游資源人文資源教學后記學生積極性沒有預期高,課堂不是特別活躍。備課時沒有備學生的特點,導致課堂上雖然也井然有序地進行,但總覺得不夠熱烈,學生放不開,缺少點激情;如果在這節課中增加點勤得利影像資料,讓活靈活現的自然景觀美與拍攝效果美融合在一起,從而產生對家鄉的熱愛,就更好了。

課題第十五課舞臺布景課型新授備課時間2012.2.12授課時間2012.6.7教學目標1、欣賞各種舞臺上的布景,感受舞臺布景對于劇情的重要性。2、分工合作,制作一個舞臺布景,充分發揚團隊精神,體驗合作的快樂。3、充分發揚團隊精神,體驗合作的快樂。教學重點如何制作舞臺布景。教學難點如何制作舞臺布景。教學準備布景所需物品教學流程主 體 設計備注一、組織教學:二、講授新課:1、引導階段欣賞舞臺上的布景,說說這些布景給人怎樣的視覺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