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查房17007資料講解_第1頁
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查房17007資料講解_第2頁
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查房17007資料講解_第3頁
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查房17007資料講解_第4頁
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查房17007資料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查房17007初中數學面積公式總結初中數學面積公式總結

/初中數學面積公式總結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長方形:S=ab{長方形面積=長×寬}正方形:S=a^2{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平行四邊形:S=ah{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梯形:S=(a+b)×h÷2{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三角形:S=ah÷2{三角形面積=底×高÷2}圓的面積公式圓形(正圓):S=πr^2{圓形(正圓)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圓環:S=(R^2-r^2)×π{圓形(外環)面積={圓周率×(外環半徑^2-內環半徑^2)}扇形:S=πr^2×n/360{圓形(扇形)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扇形角度/360}橢圓S=π(圓周率)×a×b(其中a,b分別是橢圓的長半軸,短半軸的長).半圓半圓形的面積公式=圓周率×半徑的平方÷2用字母公式表示是:S半=Πr^2÷2立方體的面積公式長方體表面積:S=2(ab+ac+bc){長方體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正方體表面積:S=6a^2{正方體表面積=棱長×棱長×6}球體(正球)表面積:S=4πr^2{球體(正球)表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4}2018中考數學復習快速記憶的6個技巧日期:2018-06-27??來源:中考網??責編:樊亞蕾1、歸類記憶法就是根據識記材料的性質、特征及其內在聯系,進行歸納分類,以便幫助學生記憶大量的知識。比如,學完計量單位后,可以把學過的所有內容歸納為五類: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和容積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這樣歸類,能夠把紛紜復雜的事物系統化、條理化,易于記憶。2、歌訣記憶法就是把要記憶的數學知識編成歌謠、口訣或順口溜,從而便于記憶。比如,量角的方法,就可編出這樣幾句歌訣:“量角器放角上,中心對準頂點,零線對著一邊,另一邊看度數。”再如,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數的大小變化,“小數點請你跟我走,走路先要找準‘左’和‘右’;橫撇帶口是個you,擴大向you走走走;橫撇加個zuo,縮小向zuo走走走;十倍走一步百倍兩步走,數位不夠找‘0’拉拉鉤。”采用這種方法來記憶,學生不僅喜歡記,而且記得牢。3、規律記憶法即根據事物的內在聯系,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進行記憶。比如,識記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化法和聚法。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聯系,即高級單位的數值×進率=低級單位的數值,低級單位的數值÷進率=高級單位的數值。掌握了這兩條規律,化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規律記憶,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對所學的有關材料進行加工和組織,因而記憶牢固。4、列表記憶法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識記材料列成表格,達到記憶之目的。這種方法具有明顯性、直觀性和對比性。比如,要識記質數、質因數、互質數這三個概念的區別,就可列成表來幫助學生記憶。5、重點記憶法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學的數學知識也越來越多,學生要想全面記住,既浪費時間且記憶效果不佳。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記憶重點內容,學生在記住了重點內容的基礎上,再通過推導、聯想等方法便可記住其他內容了。比如,學習常見的數量關系: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這三者關系中只要記住了第一個數量關系,后面兩個數量關系就可根據乘法和除法的關系推導出來。這樣去記,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提高了記憶的效率。6、聯想記憶法就是通過一件熟悉的事物想到與它有聯系的另一件事物來進行記憶。

拉伸法測金屬絲楊氏模量實驗數據及數據處理范例拉伸法測金屬絲楊氏模量實驗數據及數據處理范例

/拉伸法測金屬絲楊氏模量實驗數據及數據處理范例拉伸法測金屬絲楊氏模量實驗數據及數據處理范例:單位:mm

砝碼

ni

ni’

0

87.4

87.7

87.5

22.0

1

93.0

93.1

93.1

22.5

2

98.6

99.0

98.8

22.0

3

104.1

104.2

104.2

20.0

4

109.4

109.6

109.5

5

115.5

115.6

115.6

6

120.7

120.8

120.8

7

126.2

126.3

126.2

,;d:0.720mm,0.734mm,0.725mm,0.714mm,0.729mm,0.726mm;,,b=78.98mm,D=182.74cm,,L=88.10cm,F==39.2N,

英文意大利斜體英文意大利斜體

/英文意大利斜體

·供匹配用的大寫字母意大利體書寫規則筆順規則5.行文規則

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

/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一、審題:????寫自己喜愛的一種花。如:初春綻放的迎春花、亭亭玉立的荷花等,只要是自己熟悉并喜愛的,都可以作為習作的內容。。?二、主題:通過對花的特點描寫,表達自己對花的喜愛之情。?三、重點:寫作之前要認真觀察自己最喜歡的花的外形、顏色、生長情況等特點,搜集有關這種花的資料,做到把握這種花的特點。?提綱:(可按“總分總”的結構形式組織材料)?一、題目:?可以直接以花的名字作為題目,如《鳳仙花》;也可以點出花的特點,如《曇花一現》;還可以在題目中表達出對花的喜愛與贊美,如《我愛山茶花》《雞冠花,真美》《荷花,我愛你》等。??二、開頭:寫出要贊美什么花。?格式可以:?(設問式)你愛春天嗎?你愛桃花嗎?我最喜歡春天的桃花了。?(對比式)有人喜愛鮮艷富麗的牡丹,有人喜愛幽香襲人的蘭花,有人喜愛印日的荷花,我卻只愛那經久不凋的月季。?(記敘式)我家陽臺上種了一盆茉莉花,一陣微風吹來,屋子里就飄逸著陣陣清香,我情不自禁地吸了吸氣,真香啊?!?三、中間:具體寫花的顏色、樣子、香氣、習性等。如:??1、葉子:外形、形態;?2、花:外形、顏色、姿態、氣味;?3、用途?四、結尾:表達出對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如:?1、(抒情式)啊!我愛你——美麗的杜鵑花!?2、(總結式)我愛丁香,愛它的優雅,愛它的美麗,愛它的安靜,愛它沁人心脾的幽幽香氣,更愛丁香花團結的精神。?3、(設問式)月兒彎彎掛天空,一陣清風襲來,陣陣桃花清香四溢,搖曳著花容月貌,玩玩的月兒醉了。是誰在舞動著花好月圓的世界?是桃花,醉人的桃花。寫作提綱:一、題目自擬:1、直接以花的名字作為題目。2、我愛()花3、()花,真美4、美麗的()花等等。二、開頭:寫出自己喜愛或要要贊美什么花。三、中間:1、分1到2個自然段具體寫花的顏色、形狀、氣味、姿態等。要寫出花的動態和靜態。2、可以用1個自然段簡單寫寫這種話的生長地、用途或傳說?。三、結尾:表達出對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土壤肥料學試卷土壤肥料學試卷

/土壤肥料學試卷土壤肥料學試卷(一)(土壤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土壤2.最小養分3.土壤孔隙性4.土壤宜耕期5.土壤地帶性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相組成的,固相約占土壤總體積的________,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2.土壤礦物質來自________,其礦物組成按其成因可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3.土粒根據其大小和性質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級,其中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由原生礦物組成。4.土壤膠體是按其成分和來源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5.土壤熱量主要來源是________,同一地區的不同土壤,土壤溫度差異較大除了與土壤熱量平衡有關外,還與土壤________和________等熱特性有關。三、選擇(5分,每題1分)1.土壤的本質特性和基本特性是具有()A.土壤礦物質B.土壤有機質C.土壤肥力D.土壤膠體2.當土壤含水量較低時,導熱率與土壤容重的關系是()A.成正比B.成反比C.無關D.不確定3.不同質地的土壤田間持水量不同,田間持水量最大的土壤是()A.砂土B.壤土C.粘土D.不能確定4.土壤比重(密度)的大小主要決定于下列因素中的()A.土壤質地B.土壤礦物組成C.土壤容重D.孔隙狀況5.下列幾種土壤中最不理想的一種是()A.上為砂土(20cm),下為粘土(60cm)B.粘質土壤(地下水位高)C.粘質土壤(地下水位低)D.壤土四、問答題(25分)1.土壤水分含量有哪些表示方法?(5分)2.什么是土壤結構?如何進行土壤結構的管理?(5分)3.為什么南方的土壤常向酸性度方向發展?是否南方土壤均屬于酸性?(5分)4.試述有機質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10分)(肥料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必需營養元素2.生理堿性肥料3.截獲4.營養失調5.離子拮抗作用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高等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有________種,按其在植物體內的含量可分為________元素、________元素及________元素。通常把________稱為肥料的三要素。2.所謂C/N轉折點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在施用新鮮的作物秸桿時,因分解前的C/N大于________,易發生________________的現象,而影響作物的生長。3.土壤鉀按其活動性可分為四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通常將________稱為速效鉀。4.與單元肥料相比,復合肥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優點,其主要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5.玉米缺鋅易發生________病,蘋果缺鋅易發生________病。三、選擇題(5分,每題1分)1.在稻、麥輪作時,磷肥的最佳施用時間是()A.麥生長前期B.麥生長后期C.稻生長前期D.稻生長后期2.肥料混合的最基本原則是()A.避免混合后理化性質惡化B.保證各種養分齊備C.混合要均勻D.降低成本3.油菜“花而不實”,棉花“蕾而不花”,很可能是因為缺乏()A.鐵B.硼C.磷D.鉀4.市場上的“紅色鉀肥”是()A.硫酸鉀B.碳酸鉀C.磷酸二氫鉀D.氯化鉀5.糞尿類有機肥料一般含()較多,同時也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A.氮、鉀B.磷、鉀C.氮、磷D.鈣、鎂四、簡答題(25分,每題5分)1.植物必需營養元素的確定標準有哪些?2.氮肥在土壤中損失的途徑有哪些?3.根據水田的特點說明水田銨態氮肥深施的作用。4.某地常年實行小麥與水稻輪作,磷肥分配的重點是小麥還是水稻?為什么?5.試比較有機肥與化肥的主要差異。土壤肥料學試卷(二)(土壤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土壤肥力2.土壤次生礦物3.有機質的腐殖化過程4.土壤有效含水量5.永久負電荷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土壤孔性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土壤孔性的數量一般用________表示,一般是通過土壤________和________來計算。2.根據結構體的大小、外形以及與土壤肥力的關系,常見的結構體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以________結構最為理想。3.土壤耕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耕性的內容一般可歸納為三個方面: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有機殘體進入土壤后一般向兩個方向轉化,一是________,一是________。這兩個過程的進行均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等因素的影響。三、選擇(5分,每題1分)1.有機殘體進入土壤后,進行礦質化(分解)過程和腐殖化(合成)過程,這兩個過程的關系是()A.先分解,后合成B.先合成,后分解C.同時進行,在不同的土壤條件中進行的程度相同D.同時進行,在不同的土壤條件中進行的程度不同2.有關腐殖質的錯誤說法是()A.腐殖質是組成和性質不同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的混合物B.其主體是腐殖酸及其與金屬離子結合的鹽類C.其三個組分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均能被提取出來D.在它的表面既可能帶正電荷,也可能帶負電荷3.不同質地的土壤,其對酸堿緩沖性次序是()A.粘土〉壤土〉砂土B.砂土〉壤土〉粘土C.壤土〉粘土〉砂土D.壤土〉砂土〉粘土4.在高雨量條件下形成的土壤一般比在低雨量條件下形成的土壤pH值()A.高B.低C.相同D.不確定5.某土壤樣品濕土重1000克,經烘干其土重800克,其含水量質量百分數為()A.20B.25C.30D.40四、問答題(25分)1.土水勢由哪幾個分勢組成?(5分)2.土壤是怎樣形成的?生物在土壤形成過程中起什么作用?(10分)3.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受哪些因素的影響?(5分)4.土壤的酸堿性對土壤肥力有何影響?(5分)(肥料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有益元素2.根際3.養分歸還學說4.激發效應5.復合肥料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肥料發展的趨勢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根際pH的改變主要是由根吸收________不平衡引起的。根際養分的豐缺狀況則取決于根吸收________能力與吸收________能力的相對強弱。3.在0<邊際產量<價比的情況下,繼續增施肥料將會導致作物產量________,經濟效益________。4.養分離子間的交互作用可分為兩種類型,即:________、________。5.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方法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兩類,其中的________方法,具有用量少和見效快的特點,因而被認為是微量元素肥料最經濟有效的施用方法。6.氮肥利用率的測定方法有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兩類。在其它條件均相同的情況下,分別用這兩類方法測定的利用率存在差異,導致該差異的原因目前認為主要是________。7.按溶解性能,化學磷肥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類。三、選擇題(5分,每題1分)1.水旱兩熟制下,磷肥優先分配在旱作上,原因是()。A.旱作需磷更多B.旱作施磷方法更簡單C.旱作土壤磷有效性差D.旱作土壤氮、鉀供應能力很強2.下列肥料中屬于生理堿性肥料的是()A.氯化鉀B.硝酸鈉C.磷酸銨D.硝酸銨3.堿性、石灰性土壤上較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包括()。A.Zn,Mn,Cl,B,MoB.Zn,Cu,Fe,MnC.Zn,Cu,B,MoD.Fe,B,Mo,Mn4.所謂碳銨性質的“二重性”是指()A.既可用于水田,也可用于旱地B.雖含酸根,但不影響土質C.本身化學性質不穩定,但農化性質較穩定D.含氮量低,同時又易分解揮發5.不屬于二元復合肥的有()。A.磷銨B.偏磷酸鉀C.硫衣尿素D.硝酸鉀四、簡答題(25分,每題5分)1.合理施用氮肥的原則是什么?2.為提高過磷酸鈣的肥效應采取哪些措施?3.改善作物鐵營養的措施有哪些?4.簡述肥料發展的主要趨勢。5.有人認為:某個特定地區的“最小養分”總是保持不變的。試說明這種觀點正確與否。土壤肥料學試卷(三)(土壤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土壤剖面2.礦物3.土壤顆粒組成4.土壤水分類型5.土壤背景值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土壤質地改良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2.土壤膠體帶有大量的負電荷,因而可對土壤中的陽離子產生________吸附,其特點是________和________。3.土壤酸性主要與土壤膠體吸附的致酸離子________和________有關,根據致酸離子在土壤中的存在狀態可以將土壤酸度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兩種類型。4.土壤導熱率的變化主要受________及________的影響。濕土比干土導熱________(快、慢),低濕度時,導熱率與土壤容重成________(正、反)關系。5.土粒或團聚體之間以及團聚體內部的空隙叫________,通常將其分為三級,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選擇(5分,每題1分)1.下列幾種土壤中,最不適宜做樹木苗圃地的土壤是()。A.砂質壤土B.輕壤土C.上層為砂土,下層為粘土D.粘夾砂層(粘質層厚)2.整個土壤膠體分散體系可分為()三大部分。A.膠核、雙電層膠團間溶液B.膠核、決定電位離子層、補償離子層C.膠核、膠粒膠團D.膠核、決定電位離子層、非活性補償離子層3.某土壤比重為2.68gcm-3,容重為1.34tm-3,則一畝地耕作層15cm厚的土壤重量為()噸。A.134.1B.268.2C.200.1D.1504.以下關與腐殖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每克有機質進入土壤后,最終能分解轉化成腐殖質的克數為腐殖化系數。B.水田較旱地腐殖化系數高。C.粘重土壤的腐殖化系數比輕質土壤要低。D.同一物質的腐殖化系數一般是不固定的。5.土壤中所有的大小孔隙都充滿水時,水分流動的推動力是()。A.重力勢和壓力勢B.基質勢和重力勢C.基質勢和壓力勢D.基質勢、重力勢和壓力勢四、問答題(25分)1.土壤水分特征曲線有何實用價值?(5分)2.高產肥沃的土壤特征是什么?如何培肥土壤?(10分)3.土壤有機質對提高土壤肥力有何作用?(5分)4.土壤為什么具有緩沖性?(5分)(肥料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最小養分律2.養分臨界值3.養分脅迫4.過磷酸鈣的異成分溶解5.根外追肥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施用高C/N比有機肥料(如秸桿直接還田)時,在分解前期往往會發生________現象,微生物與作物爭奪土壤中原有的________,從而導致作物生長不良,解決該問題的途徑是________。2.施肥包括基肥、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四個基本環節。3.根外追肥時,養分主要通過________及________進入葉片。雙子葉植物根外追肥效果一般好于單子葉植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分)。4.化學氮肥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長效氮肥等幾種類型,其中尿素屬于__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含氮量最高的________。5.微量元素的有效性與土壤條件關系密切。在一定范圍內隨土壤pH升高,________的有效性下降,而________的有效性提高。6.復合肥料的主要缺陷在于:________和________。三、選擇題(5分,每題1分)1.土壤保肥能力最強的是()。A.粘土B.砂土C.壤土D.石灰性土壤2.有機肥料的改土作用越來越大,是因為()。A.改土內容更豐富B.改土方法更有效C.供應養分的數量在減少D.化肥用量不斷增加3.在生產上施用微量元素的原因主要是()。A.土壤中有效態微量元素不足B.土壤中有效態大量元素不足C.土壤中微量元素總量不足D.土壤有機質含量過高4.過多地施用水溶性磷肥較易誘發()A.缺鋅B.缺鐵C.缺鉬D.缺硼5、作物缺()時,缺素癥狀首先在新生部位出現。A.CaB.PC.MgD.K四、問答題(25分,每題5分)1.試述氮肥利用率的兩類測定方法,并說明兩者間的主要區別?2.土壤淹水后,磷的有效性為何提高?3.作物缺乏微量元素的診斷方法有哪些?4.試述根際土壤與非根際土壤的主要區別及形成原因。5.為何要避免在水田或排水不良土壤施用新鮮有機質?土壤肥料學試卷(四)(土壤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土壤有機質2.物理性粘粒3.土壤熱性質4.土壤水吸力5.土壤原生礦物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腐殖質是高分子含氮化合物,其主體是________與金屬離子的結合的鹽類,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等。2.陽離子交換量主要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土壤耕性的好壞,應根據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方面來判斷,它與土壤________性質密切相關。4.假設某土壤只有K、Ca、Mg、H、Al五種陽離子,其含量均為5cmol/kg,則此土壤的CEC為________,鹽基飽和度為________,Ca離子的飽和度為________。5.某地耕層土壤含水量為21%(重量%),土壤容重為1.33g/kg,土壤總孔隙度為________,則土壤的含水量(容積%)為________,土壤固相:液相:氣相為________。(土壤比重為2.65)6.某土壤CEC為12cmol/kg,鹽基飽和度為60%,則每畝耕層土壤潛性酸的總量為________厘摩爾,需要用________公斤CaO來中和酸性(每畝耕層土重15萬斤)。7.某地耕層土層深度為30cm,水分容積百分比為24%,土壤的田間持水量為36%(容積%),則土壤的貯水量為________(噸),灌水定額為________m3/畝。三、選擇(5分,每題1分)1.土壤中的陰離子與土壤膠體之間不可能發生的現象是()。A.由正電膠體靜電引力吸附B.被負電膠體排斥,即負吸附C.由不帶電的膠體產生專性吸附D.由于靜電引力吸附,可使土壤膠體負電荷增加2.設甲土的CEC為8cmol/kg,交換性Ca2+為6cmol/kg,乙土的CEC為30cmol/kg,交換性Ca2+為10cmol/kg,則Ca2+的利用率是()。A.甲>乙B.乙>甲C.一樣大D.無法確定3.鹽基飽和度主要決定于氣候條件,母質與耕作施肥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不可能出現的情況是()。A.我國從南到北,除少數土壤外,鹽基飽和度逐漸增加B.我國從東到西,出少數土壤外,鹽基飽和度逐漸增加C.南方土壤均為鹽基不飽和土壤,北方土壤均為鹽基飽和土壤D.經耕作施肥的土壤,鹽基飽和度通常增大4.土壤物質中最細小的部分,具有膠體的性質,常稱為()。A.粘土礦物B.原生礦物C.次生礦物D.變質礦物5.不同質地的土壤田間有效貯水量不同,有效貯水量最多的土壤是()。A.壤土B.砂土C.粘土D.不確定四、問答題(25分)1.礦物巖石風化作用的類型有哪些?(5分)2.為什么在同一地區土壤質地不同時,土壤性質有很大差異?(5分)3.土壤孔隙有哪幾種類型?什么樣的孔隙狀況較適合植物的生長?(5分)4.人類活動對土壤形成過程有何作用?能否把人類活動作為除了母質、氣候、生物、地形和時間外的第六個成土因素?為什么?(10分)(肥料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協助作用2.被動吸收3.氮肥利用率4.生理酸性肥料5.作物營養臨界期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當作物缺乏某種必需營養元素時,缺素癥狀最早出現的部位與該元素在作物體內的________有關。作物缺鐵時,癥狀一般最早出現于________,主要表現為________。3.土壤中難溶性磷化合物在酸性土壤中以________為主,而堿性土壤中以________為主。4.磷礦粉在________土壤上施用效果好。5.油菜“花而不實,棉花蕾而不花”很可能是由于缺________所引起的。6.土壤養分由根外移至根表的途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種。其中作物通過________所獲得的養分是很少的。不同養分向根表移動的方式可能不同,一般情況下,土壤中的Ca、Mg以________移動為主,而P、K則以________為主。7.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與土壤條件關系密切。在一定范圍內,當土壤pH升高時,________元素的有效性提高;有機質含量過高,可能會誘發作物缺________;施磷過量則可導致缺________。8.目前商品鉀肥的主要品種是________,其制造方法有________及________兩種。三、選擇題(5分,每題1分)1.作物生長后期追施化學氮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產品中粗蛋白的含量,農產品的品質()。A.提高B.降低C.不一定提高D.不受影響2.將N、P、K稱為“肥料三要素”是因為()。A.作物對這三種元素的需求量最大B.土壤中這三種元素的供應量最少C.這三種元素的營養價值最大D.這三種元素常常供不應求3.增施磷肥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作物氯離子中毒癥,其原因是增施磷肥可導致()。A.土壤中氯離子的含量減少B.作物體內氯離子失活C.微生物對氯離子的利用增加D.進入作物體內的氯離子的量減少4.所謂“最小養分”是指()的養分。A.土壤中含量最少B.環境中相對于作物需求而言最缺少C.作物體內含量最少D.對作物生長最不重要5.如果某作物僅適宜在水溶性養分濃度較高的環境中種植,則該作物養分吸收動力學方程中的()。A.Km較大而Vmax較小B.Km較小而Vmax較大C.Km和Vmax均較小D.Km和Vmax均較大四、問答題(25分,每題5分)1.為何硝態氮肥的施用可加重石灰性土壤上植物缺鐵的程度?2.為何磷肥的利用率較低?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3.簡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注意事項。4.土壤中的鉀按其活動性可分為哪幾組?試分別評價各組分鉀的有效性。5.復合肥的發展方向有哪些?土壤肥料學試卷(五)(土壤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土壤母質2.土壤容重3.田間持水量4.可變電荷5.土壤緩沖性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土壤有機質中化合物的種類繁多,大致可將其分為二大類:一是________,主要是動植物和微生物體內的有機化合物成分,約占土壤有機質總量的________;二是________,它是一類________的混合物,在礦質土壤中占有機質總量的________。2.整個土壤膠體分散系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其中膠核的成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分子團組成。3.某土壤每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為2%,設礦化率為2%,假定所施物質為紫云英,其腐殖化系數為0.25,含水率為86%,每年需補充________公斤紫云英,才能維持有機質平衡(每畝耕層土重150000kg)。4.某地耕層土層深度為30cm,水分容積百分比為24%,土壤的田間持水量為36%(容積%),則土壤的貯水量為________(噸),灌水定額為________m3/畝。5.一畝(即667m2)土地耕層厚度0.2m,容重為1.15t/m3,則它的耕層土總重量為________噸,現有土壤含水量為5%,要求灌水后達25%,則每畝灌水定額為________噸。6.土壤開始呈現可塑狀態時的含水量稱為________,土壤失去可塑性而開始流動時的土壤含水量,稱為________,二者之間的含水范圍稱________范圍,二者含水量稱為________。三、選擇(5分,每題1分)1.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A.母質形成之后,必需經過生物的作用和土壤形成過程,才能轉變為土壤。B.風化過程的結束,標志著成土過程的開始。C.母質與土壤相比,在四大肥力因素上還有質的區別。D.母質與巖石相比,已發生了質的改變,即母質已具備了初步肥力。2.某土壤CEC為15cmol/kg,其中交換性Na占25%,欲用Ca交換Na,則每畝耕層要用()kg的CaSO4(每畝耕層土重150000公斤)。A.191.3kgB.765kgC.382.5kgD.256kg3.土壤診斷學分類的依據是()。A.成土因素B.成土過程C.土壤屬性D.土壤形態4.土壤堿化是指吸收鈉離子的飽和度高,即鈉離子占陽離子交換量的()%以上。A.6B.30C.20D.55.大多數土壤中鹽基離子主要以以下四種離子為主:()。A.Ca、Mg、K、NaB.Ca、Mg、Al、HC.Ca、Fe、Al、KD.Fe、Al、H、Na四、簡答題(25分)1.土壤酸堿性對土壤養分有效性有何影響?(5分)2.什么是物質的地質大循環和生物小循環?為何說土壤形成是兩者矛盾統一的結果?(10分)3.影響土壤緩沖性的因素有哪些?(5分)4.試述土壤質地對土壤肥力性狀的影響。(5分)(肥料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礦質元素2.交互作用3.擴散4.作物營養最大效率期5.功能復合肥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硝態氮向根表遷移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磷、鉀向根表遷移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2.對大多數作物來講,氮、磷、鉀營養最大效率期在________生育階段。3.容易發生植物缺鐵的土壤是________。4.根系吸收________、________不平衡可引起根際pH的改變,當根系吸收的陽離子多于陰離子時,根際pH________,而陰離子的吸收量大于陽離子吸收量時,根際pH就________。5.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響較大,在一定范圍內隨pH的升高________的有效性相應降低,而________的有效性則提高。土壤還原性增強,則________的有效性提高。6.測定土壤有效性氮含量常用的化學方法是________。中性、石灰性土壤速效磷測定的提取劑是________。7.高等植物的必需營養元素包括________種,其中________為大量元素。8.復合肥料的優點主要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三、選擇題(5分,每題1分)1.判斷某種養分離子由細胞的膜外進入膜內是主動過程還是被動過程應看該養分離子()。A.半徑的大小B.是否逆電化學勢梯度C.是否逆濃度D.帶電的性質2.高產施肥量與最佳施肥量間的差距決定于()。A.肥料的品質B.肥料價格與農產品價格之比C.農產品的價格D.農產品價格與肥料價格之比3.硫酸銨、硫酸鉀等含硫酸根的化肥一般不宜在長期淹水的土壤中施用,其主要原因是()。A.硫酸根對水生作物有害B.硫酸根被還原為硫化氫后對作物不利C.水生作物一般是忌硫的D.硫酸根易流失4.作物缺少下列哪種元素會首先在新生葉片表現“脈間失綠”癥狀?()A.BB.KC.FeD.Ca5.下列幾種化學肥料中屬于生理堿性肥料的是()。A.碳銨B.硝酸鈉C.尿素D.硝酸銨四、簡答題(25分)1.N肥過多時,植物表現出哪些失調癥狀?為什么?(5分)2.為什么在生產實際中常將磷肥,特別是過磷酸鈣或鈣鎂肥作為基肥或種肥而不作追肥?(5分)3.簡述有機肥料與化學肥料在養分供應上的特點。(5分)4.試述氮素在自然界的循環過程及氮肥施用與環境的關系。(10分)土壤肥料學試卷(六)(土壤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凋萎系數2.物理性砂粒3.有機質礦化過程4.土壤陽離子交換量5.地質大循環二、判斷題(10分,每題1分)1.()土壤中養分、水分、空氣、熱量四大肥力因素相互獨立,分別為植物生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2.()土壤粒級一般分為砂粒、粉砂粒和粘粒。同一粒級的土粒大小相近,性質相同。3.()土壤通氣性越好,氧化還原電位越大,因此氧化還原電位可作為衡量土壤通氣性能的指標。4.()陽離子交換量受到如質地、有機質含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每種土壤都有一個固定的陽離子交換量。5.()根據酸性離子存在部位和酸性反應機制,可把土壤酸分為潛性酸和活性酸,它們分別是土壤酸度容量和強度的指標。6.()土壤中吸附陽離子的礦物膠體主要是蒙脫石類,其次為高嶺石類。7.()土壤物理機械性是多項土壤動力學性質的統稱,是在任何含水量情況下都表現出來的性質。8.()任何一種土壤都是由不同的土粒所組成,但土壤中各種粒級往往是平均分配的。9.()pH是影響土壤膠體可變電荷符號和數量的主要因素,可變負電荷隨土壤pH的增加而增加。10.()土壤的鹽基飽和度主要決定于氣候條件,所以我國土壤從東南向西北鹽基飽和度由逐漸減少的趨勢。三、問答題(30分)1.土壤空氣與大氣在組成上有何異同點?為什么會產生這些不同?(10分)2.什么是土壤膠體?土壤膠體具有哪些特性?(5分)3.影響土壤氧化還原狀況的因素有哪幾方面?(5分)4.南方土壤的保肥能力一定比北方土壤的保肥能力弱。對嗎?為什么?(10分)(肥料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灰分元素2.緩效鉀3.主動吸收4.化肥5.枸溶性磷肥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1.N素主要促進________器官及部位的生長,而對________器官及部位作用很小,甚至無效,這一規律是確定N肥施用時期的重要依據。2.按土壤條件及作物需求把下列肥料填入表格,每一空格只能填一種肥料(肥料品種為:碳銨、硫銨、硫酸鈣、尿素)。土壤作物肥料品種鹽堿土馬鈴薯______棉花____________酸性土甜菜______水稻____________3.土壤中的NO3--N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而NH4+-N則有三種存在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謂的土壤速效氮是指________。4.“早發型”土壤,一般作物生長前期土壤供N________較大,而供N________較小,N肥施用上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5.基肥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因此,常用________肥料作基肥。6.測定旱地土壤水解性氮時,需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亞鐵,其作用是________,土壤中的速效鉀一般采用________提取。三、選擇題(5分,每題1分)1.石灰性土壤上發生缺磷現象時,采用哪種方法解決較好()A.增加磷肥用量B.施用生理堿性肥料C.施用中性肥料D.配合施用有機肥料2.下列哪組肥料的混合是最不合理的()。A.硫銨—過磷酸鈣B.硝酸銨—新鮮廄肥C.氯化鉀—硝酸銨D.磷礦粉—硫酸鉀3.小麥后期追施氮肥往往可提高籽粒中粗蛋白質含量,籽粒品質()。A.卻不一定提高B.卻不受影響C.提高D.反而降低4.作物生長停滯,老葉呈現紫紅色,此時植物可能缺乏()。A.鐵B.硼C.磷D.鋅5.作物苗期鉀營養不足,主要是因為土壤中()含量少而引起的。A.礦物鉀B.緩效鉀C.速效鉀D.有機質中鉀四、問答題(25分)1.銨態氮肥在水田條件下強調深施,試說明原因。(5分)2.酸性土壤缺磷與石灰性土壤缺磷的原因有何不同?(5分)3.土壤鉀可分為哪些類型?什么是速效鉀?(5分)4.你所在的地區存在哪些不合理的施肥現象?試加以分析。(10分)土壤肥料學試卷(七)(土壤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土壤膠體2.沉積巖3.熱容量4.土壤水分特征曲線5.土壤潛性酸二、是非題(10分,每題1分)1.()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決定于土壤負電荷量。因此,土壤質地愈細,負電荷愈多,陽離子交換量愈大。2.()某種離子在土壤中飽和度愈高,該離子對植物的有效性也愈大。3.()濕潤的土壤溫差小,所以冬季麥田干旱時灌水防凍。4.()由于氣候等原因,我國南方土壤均為酸性土壤,而北方土壤均為堿性土壤。5.()氣體擴散是土壤通氣的主要途徑。6.()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夠供應和協調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條件的能力。7.()土壤結晶礦物結構中某種原子或離子,部分地被直徑大小、電價相近的其它離子或原子取代,晶體構型改變的現象叫同晶替代。8.()物理風化是指巖石因受物理因素的作用崩解破碎,并改變巖石成分的過程。9.()成分有機殘體的C/N比值愈大,有機殘體愈易分解。10.()在同一氣候的小區域內,處于高坡地地形部位的土壤,淋溶作用較強,pH值常較低地的低。三、簡答題(30分)1.土壤空氣組成的特點和土壤呼吸的重要性。(5分)2.影響土壤酸度的因素有哪些?(5分)3.試述土壤基本物質組成與肥力的關系。(10分)4.試述土壤結構中團粒結構與土壤肥力的關系及其管理措施(10分)(肥料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堿解氮2.土壤速效鉀3.植物營養診斷4.緩釋肥料5.追肥二、是非題(10分,每題1分)()1.石灰和過磷酸鈣混合后施用于酸性土壤,既中和土壤酸性,又提供磷素營養,是一種好的施用方法。()2.豆科作物體內的氮含量大于禾本科作物(水稻、小麥等),所以在氮肥的施用上應優先在豆科作物上施用。()3.旱地淹水后,有利于土壤鐵、錳有效性的提高。()4.農業土壤中,最小養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5.硅是水稻生長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因此屬于必需營養元素。()6.氯化鉀的水溶液為中性,但長期施用卻可以導致土壤變酸。()7.腐殖質多的土壤可以很好地保持土壤中的鋅,因此在這類土壤上作物不會缺鋅。()8.作物生長后期施用氮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產品中粗蛋白質含量,因此農產品品質也會相應提高。()9.鉀在作物體內的移動性很大,缺鉀癥狀往往首先在老葉上表現出來。()10.肥料發展中的“高效化”主要是指不斷提高肥料中養分含量。三、選擇題(5分,每題1分)1.從作物特性和生長時間上考慮,磷肥應首先滿足()。A.大豆B.水稻C.小麥D.油菜2.導致根際土壤pH不同于非根際土壤pH的本質原因是()。A.根際土壤理化性質不同于非根際土壤B.根際土壤微生物數量及活性與非根際土壤不同C.根對陰陽離子吸收的不平衡D.肥料種類不同可改變土壤性質3.一般而言,最佳施肥量要低于高產施肥量,兩者間的差距決定于()。A.肥料的價格B.農產品的價格C.A和BD.肥料的種類4.下列肥料中屬于生理酸性肥料的是()。A.氯化鉀B.硝酸鈉C.磷酸銨D.硝酸鈣5.某種復合肥的養分含量為15、20、10,則該復合肥是()。A.高濃度復合肥B.低濃度復合肥C.NPK復合肥,N、P、K的含量分別是15%、20%、10%D.化成復合肥四、簡答題(25分)1.為什么將N、P、K稱為肥料的三要素。(5分)2.為什么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NH4+-N時,作物的長勢較施用NO3--N的好?(5分)3.水旱輪作制中,化學磷肥的施用原則是“旱重水輕”,其依據是什么?(5分)4.單質化肥混合施用,既可同時供應作物所需的幾種養分,又可使肥料利用率和肥效提高,但并非所有化肥都可以混合。可分為三大類:①可以混合;②使用時混合;③不可以混合。請指出下列各組肥料分別是屬于哪一類型的,并說明原因。(1)硫酸銨與石灰;(2)硫酸銨與磷礦粉;(3)尿素與氯化鉀。(10分)土壤肥料學試卷(八)(土壤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土壤質地2.土壤腐殖質3.土壤生產力4.土壤水5.土壤鹽基飽和度二、判斷題(8分,每題1分)1.()土壤容重的大小,可以反映土壤的松緊度,一般容重越小,土壤越松。2.()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增加可減少土壤的粘結性。3.()土壤的宜耕期是指可以對土壤進行耕作的日期。4.()土壤最大有效貯水量決定質地、結構等因素,壤土的有效貯水量最多。5.()熱容量是影響土溫的一個重要熱性質,熱容量越大,土溫越易升高。6.()導熱率是影響土溫的一個重要熱性質,導熱率越大,土溫越易升高。7.()土壤中的原生礦物大多顆粒細小,是土壤粘粒和膠粒的主要成分。8.()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愈大,對酸的緩沖性能愈強,對堿的緩沖性能愈弱。三、問答題(32分)1.土壤是怎樣形成的?生物在土壤形成過程中起什么作用?(10分)2.試述土壤質地對土壤肥力性狀的影響。(10分)3.試述土壤有機質對土壤肥力的作用和管理(12分)(肥料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大量營養元素2.生理中性肥料3.養分平衡4.反硝化作用5.經濟最佳施肥量二、判斷題(10分,每題1分)()1.對一般的土壤而言,其最小養分是保持不變的。()2.作物缺少某種微量元素往往不是因為土壤中該元素的總量不足,而是因為其有效性太低。()3.通氣作用不良會引起水田作物缺磷。()4.最佳施肥量總是低于高產施肥量。()5.只要條件適宜,旱地土壤也可發生反硝化作用。()6.施用氮肥對作物器官的生長具有普遍的促進作用。()7.尿素肥料施入土壤后,在被脲酶水解前也能發生流失。()8.混成復合肥一般不存在養分比例固定的問題。()9.過磷酸鈣中含有游離酸,適宜在酸性土壤施用。()10.水田往往比旱地更易缺磷。三、選擇題(5分,每題1分)1.土壤中NO3-易流失,主要原因是()。A.土壤膠體帶負電荷B.土壤還原性強C.硝態氮為氧化氮D.微生物利用2.尿素屬于()。A.有機肥料B.含氮量最高的氮肥C.酰胺態氮肥D.緩釋氮肥3.普通過磷酸鈣的制造方法是()A.酸制法B.熱制法C.機械法D.混合法4.制造混合肥料時,造粒的作用主要是()。A.便于包裝B.減少損失C.避免肥料分層D.提高養分效率5.下列幾種化學肥料中屬于生理堿性肥料的是()。A.碳銨B.硝酸鈉C.尿素D.硝酸銨四、問答題(25分)1.據報道,水田表施銨態氮肥后通過反硝化作用而損失的氮量相當可觀。試分析原因,并提出減少該損失的途徑。(5分)2.葉面施肥有逐漸普遍的趨勢,請問:(1)葉面施肥的優點何在?(2)葉面施肥時應考慮肥料的種類、施用濃度、施用時間與施用位置,請分別逐項討論之。(3)葉面施肥可否完全取代土壤施肥?請說明理由。(10分)3.指出下列敘述的真偽,并說明理由。(1)水田不宜施用硝態氮肥;(2)對于馬鈴薯、甘蔗等根莖類作物,硫酸鉀的施用效果優于氯化鉀;(3)肥料愈多作物產量愈高,品質也愈好;(4)肥料的溶解度越高越好;(5)氮肥施用過多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高于施用不足。(10分)土壤肥料學試卷(九)(土壤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土壤結構2.土壤相對年齡3.土壤發生層4.可塑性5.土壤鹽漬化二、問答題(40分,每題10分)1.簡述土壤肥力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2.簡述我國土壤形成條件和主要類型及其分布范圍的關系。3.試述土壤結構中團粒結構與土壤肥力的關系及其管理措施4.南方土壤的保肥能力一定比北方土壤的保肥能力弱。對嗎?為什么?(肥料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微量元素2.養分再利用3.邊際產量4.植物缺素癥5.速效肥料二、是非題(10分,每題1分)()1.反硝化作用是硝化作用的逆過程。()2.小麥后期追施氮肥不僅可提高籽粒中粗蛋白的含量,還可提高籽粒的品質。()3.油菜的“花而不實”是缺鋅的重要癥狀。()4.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5.硝酸銨是生理酸性肥料。()6.大量元素對作物生長發育的重要性比微量元素大。()7.根CEC大的作物吸收土壤鉀的能力較強。()8.作物缺鐵會出現失綠癥狀,是因為鐵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9.過磷酸鈣中不宜在酸性土壤施用。()10.土壤淹水后,磷的有效性提高。三、問答題(30分)1.試述肥料利用率的意義和措施。(10分)2.試述鉀的植物營養功能及吸收形態。(5分)3.試從有機肥與化肥的區別說明作物生產中化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的重要性。(5分)4.指出下列敘述的真偽,并說明理由。(1)磷礦粉以撒施為宜,過磷酸鈣則以條施為好;(2)施用硫酸銨將導致土壤酸化;(3)水田施用尿素,深施較淺施效果佳。(4)水田磷肥利用率較旱田高;(5)氮肥施用過多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高于施用不足。(10分)壤肥料學試卷(十)及參考答案(土壤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土壤活性酸2.同晶替代3.土水勢4.土壤堿化度5.土壤退化二、問答題(40分,每題10分)1.簡述土壤質地分類及其對土壤肥力的作用和管理2.簡述土壤污染現狀與防治對策(在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可以適當發揮)。3.土壤是怎樣形成的?生物在土壤形成過程中起什么作用?4.結合自己的專業,談談土壤學的重要性。(肥料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0分,每題2分)1.基肥2.質流3.微生物肥料4.氮肥利用率5.養分平衡吸收二、填空題(10分,每空0.5分)1.常用化學氮肥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一般情況下,酸性土壤較易缺________等元素,而石灰性土壤則易缺________等元素,在有機質含量較多或一次性大量施用有機肥的土壤易誘發缺________等元素。3.碳酸氫銨是一種化學性質堿性、極易分解揮發的肥料,施用時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1分)。4.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相組成的,固相約占土壤總體積的________,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5.土壤礦物質來自________,其礦物組成按其成因可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6.土壤耕性的好壞,應根據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方面來判斷,它與土壤________性質密切相關。三、問答題(30分)1.如何減輕化學氮肥對環境的污染?(5分)2.簡述氮肥利用率的測定方法。(5分)3.試述養分進入植物體內的主要途徑。(10分)4.有一土壤,某種養分含量低于臨界水平,施用含該種養分的化肥無顯著增產效果,施用含該種養分的有機肥有顯著增產效果。試分析可能原因。(10分)全真卷一一、名詞解釋(20%每題2分):1.田間持水量:2.陽離子交換量:3.有效肥力:4.物理性粘粒:5.有機質的礦化過程:6.最小養分:7.根外追肥:8.異成分溶解:9.硝化作用:10.根際:二、填空題(30%每空1分)1.陽離子交換作用的特點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進入土壤中的有機質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狀態存在。3.水分特征曲線表達了土壤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關系。4.鹽基飽和度的計算應知道土壤的__________和土壤的__________含量。5.土壤酸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兩種類型。6.當土壤有機質中C/N小于__________時,才有細菌利用多余的NH3供硝化過程的進行或供植物直接利用。7.一般水稻適宜在__________氧化還原的條件下生長。8.補償離子和決定電位離子組成__________。9.施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四個基本環節。10.根外追肥時,養分主要從__________及__________進入體內;雙子葉植物根外追肥效果一般好于單子葉植物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11.土壤鉀按其活動性可分為四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土壤速效鉀是指__________。12.復混肥料的主要缺點在于:__________及__________。13.植物缺乏微量元素的診斷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14.導致根際pH發生改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當__________時,根際pH下降。三、判斷題(5%每題1分,√或×,答錯不扣分)1.()酸性土壤對酸的緩沖能力強。2.()交換性陽離子飽和度是判斷陽離子有效度的指標之一。3.()毛管支持水的最大量稱為田間持水量。4.()陰離子在土壤中能夠被土壤所吸附是因為土壤存在大量的負電荷。。5.()灌排,施用有機肥,覆蓋和遮陰可以作為調節土壤溫度的方法。四、選擇題(5%每題1分)1.下列巖石,哪種是火成巖?A.花崗巖B.砂巖C.石灰巖D.大理巖2.土壤空氣與大氣相比A.氮氣濃度低B.氧氣濃度高C.二氧化碳濃度高D.二氧化碳濃度低3.下列哪種方法不是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A.水層厚度B.相對含水量C.容積含水量D.土水勢4.下列最好的土壤結構是A.棱柱狀結構B.粒狀結構C.團粒結構D.塊狀結構5.哪個數值不直接用來指示土壤的通氣狀況?A.土壤容重B.土壤孔隙度C.土粒相對密度D.土壤孔隙比五、問答題(25%)1.什么是土壤質地?三類質地的土壤肥力各有何特點?不同土壤質地的土壤如何利用和改良?2.什么是土壤有效水?田間土壤的有效水是否是一個固定值?舉例說明土壤水分的調節方法。4.土壤有機質對土壤肥力有何作用?請詳細描述。5.淹水條件下,土壤磷的有效性一般會明顯提高。試說明其原因并指出“水旱輪作”制中磷肥合理分配的原則。6.據報道,水田表層施用銨態氮肥時,氮素通過硝化-反硝化過程的損失量相當可觀。試分析導致該損失的原因。六、計算題(10%)某地種植苗木,需配制養分含量為“9-9-15”的復混肥一噸。用尿素(含N45%)、過磷酸鈣(含P2O518%)、硫酸鉀(含K2O50%)作原料,試計算各原料的用量。全真卷二一、名詞解釋(20%每題2分):1.田間持水量:2.陽離子交換量:3.有效肥力:4.物理性粘粒:5.有機質礦化過程:6.主動吸收:7.根外追肥:8.異成分溶解:9.硝化作用:10.根際:二、填空題(35%每空1分)1.土壤水分類型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進入土壤中的有機質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狀態存在。3.水分特征曲線表達了土壤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關系。4.鹽基飽和度的計算應知道土壤的__________和土壤的__________含量。5.土壤中氧化劑和還原劑在氧化還原電極上所建立的平衡電位是反映土壤氧化或還原程度的重要指標,稱為__________。6.土壤膠體的類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7.施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四個基本環節。8.根外追肥時,養分主要從_______及_______進入體內;雙子葉植物根外追肥效果一般好于單子葉植物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9.土壤鉀按其活動性可分為四組: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土壤速效鉀是指_______。10.土壤中銨離子的存在方式有:水溶性銨離子、_______及_______。11.植物缺乏微量元素的診斷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12.導致根際pH發生改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當_______時,根際pH下降。三、判斷題(5%每題1分,√或×,答錯不扣分)1.()酸性土壤對酸的緩沖能力強。2.()根據土水勢或土壤水吸力判斷土壤中水的運動方向。3.()毛管支持水的最大量稱為田間持水量。4.()陰離子在土壤中能夠被土壤所吸附是因為土壤存在大量的負電荷。。5.()灌排,施用有機肥,覆蓋和遮陰可以作為調節土壤溫度的方法。四、選擇題(5%每題1分)1.下列巖石,哪種是火成巖?A.花崗巖B.砂巖C.石灰巖D.大理巖2.土壤空氣與大氣相比A.氮氣濃度低B.氧氣濃度高C.二氧化碳濃度高D.二氧化碳濃度低3.下列哪種方法不是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4.有機肥和化肥各有哪些特點?A.水層厚度B.相對含水量C.容積含水量D.土水勢5.下列最好的土壤結構是A.棱柱狀結構B.粒狀結構C.團粒結構D.塊狀結構6.哪個數值不直接用來指示土壤的通氣狀況?A.土壤容重B.土壤孔隙度C.土粒相對密度D.土壤孔隙比五、問答題(35%)1.什么是土壤質地?三種類型質地的土壤肥力各有何特點?2.土壤酸有哪兩種類型?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土壤酸有哪些表示方法?3.土壤有機質對土壤肥力有何影響?4.有機肥和化肥各有哪些特點?5.化學氮肥是如何分類的?6.為什么把氮磷鉀稱為肥料三要素?7.施肥對生態環境有哪些負面影響?

土壤肥料學試卷(一)參考答案(土壤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土壤:地球陸地表面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是人類農業生產的基礎,是地球表層系統自然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球陸地生態系統的基礎。2.最小養分:環境中相對于作物需求而言最缺少的養分。3.土壤孔隙性:簡稱孔性,是指土壤孔隙的總量及大、小孔隙分布。是土壤結構性的反應。4.土壤宜耕期:是指保持適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的時間。5.土壤地帶性:土壤的分布與氣候、地形、生物相適應的分布規律。二、填空1.固液氣50%土壤礦物有機質2.巖石原生礦物次生礦物3.砂粒粉砂粒粘粒砂粒粉砂粒4.無機膠體有機膠體有機-無機復合體5.太陽輻射能熱容量導熱率三、選擇CACBB四、問答題1.答:土壤水分含量是表征水分狀況的一個指標,又稱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率、土壤濕度等。有多種表達方式:(1)質量含水量是土壤中水分的質量與干土質量的比值,無量綱,數學表達式為:;(2)容積含水量是單位土壤總容積中水分所占的容積分數,無量綱,數學表達式為:;(3)相對含水量是土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百分數,是農業生產上常用的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數學表達式為:;(4)土壤水貯量即一定面積和厚度土壤中含水的絕對數量,主要有兩種表達方式:水深和絕對水體積(容量)。2.答:土壤結構是土粒(單粒和復粒)的排列、組合形式。包含著兩重含義:結構體和結構性。土壤結構體(或稱結構單位)是土粒互相排列和團聚成為一定形狀和大小的土塊或土團。土壤結構性是由土壤結構體的種類、數量(尤其是團粒結構的數量)及結構體內外的孔隙狀況等產生的綜合性質。通常所說的土壤結構多指土壤結構性。土壤結構管理的主要途徑:(1)增施有機肥(2)實行合理輪作(3)合理的耕作、水分管理及施用石灰或石膏(4)土壤結構改良劑的應用(5)鹽堿土電流改良3.答:主要是由于南方的氣候條件決定的;同時因為氫離子和鋁離子的較強的吸附性。土壤的酸堿性除了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外,還受到生物、母質的影響,所以南方的土壤不一定都是酸性的。4.答: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基礎,對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等特性各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1)提供植物需要的養分。土壤有機質是植物所需的氮、磷、硫、微量元素等各種養分的主要來源。同時,土壤有機質分解和合成過程中產生的多種有機酸和腐殖酸對土壤礦質部分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可以促進礦物風化,有利于某些養料的有效化。一些有機酸與富啡酸絡合的金屬離子可以保留與土壤溶液中不致沉淀而增加有效性。(2)改善土壤肥力。①物理性質土壤有機質能改變砂土的分散無結構狀態和粘土的堅韌大塊結構,是土壤的透水性、蓄水性、通氣性由所改善。土壤腐殖物質是以一種深色物質,吸熱快,因而對土壤的熱狀況也有一定的影響。②化學性質腐殖物質所帶電性以負電荷為主,可吸附陽離子,從而避免隨水流失,可供作物吸收;有機質能降低磷的固定而增加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提高磷肥的利用率;有機質還能增加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提高了土壤對酸堿的緩沖性。③生物性質土壤有機質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養分和能量的主要來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隨著有機質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蚯蚓等土壤動物的生命活動以有機質為食物來源;土壤有機質能增加土壤酶活性;腐殖酸能加速種子發芽,增強根系活力,促進作物生長。(肥料學部分)一、名詞解釋1.必需營養元素:對植物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直接參與植物的新陳代謝的營養元素。缺乏該元素后植物會表現出特有的癥狀。目前公認的必需元素有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錳、鋅、硼、銅、鉬和氯等。2.生理堿性肥料:施入土壤后,由于植物選擇性吸收導致土壤變堿的肥料。3.截獲:根系生長穿透土壤時,根組織與土壤溶液或土粒接觸交換養分的過程。4.營養失調:作物體內的某些營養元素缺乏或過多,導致體內代謝紊亂和出現生理障礙的現象。5.離子拮抗作用:介質中某種離子的存在能抑制植物對另—種離子吸收或運轉的作用。二、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