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商業銀行經營學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陳穎
2013年2月
教學大綱第一章導論第二章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第三章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第四章商業銀行的其他業務
主要參考資料1、戴國強主編,《商業銀行經營學》(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1999年版,2004年版,2007年版)(高等學校金融學主干課程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2、史建平主編,《商業銀行管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3、吳念魯主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4、(美)彼得.S.羅斯著,劉園譯,《商業銀行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年9月版。5、經濟類雜志:《財貿經濟》,《經濟學動態》,《金融研究》,《國際金融研究》,《中國金融》等。
6、經濟類報紙:金融時報,財經時報,經濟觀察報,等等。中國人民銀行.mht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mht中國金融新聞網.mht中國工商銀行中國網站.mht中國金融網-全球最大的中文金融門戶.mht
相關網站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商業銀行的性質一、銀行二、商業銀行銀行的類型商業銀行:追求自身的利潤,業務多樣化。專業銀行:
在特定信貸領域從事特定信貸活動的銀行。
包括:政策性銀行,儲蓄銀行,投資銀行等。中央銀行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我國目前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銀行的含義與特點
經營貨幣信用業務的特殊企業銀行起源:
鑄幣兌換業→貨幣經營業→銀行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銀行的特殊性質:金融企業銀行存在的基礎——信用我國的征信體系建設銀行的業務經營活動中存在著雙重風險存款:提存風險;貸款:償還風險。
銀行起源鑄幣兌換業→貨幣經營業→現代銀行,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銀行起源于意大利,最早的銀行是1272年的巴爾迪銀行。1587年建立的威尼斯銀行是具有近代意義的銀行。
中世紀的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貿易中心,各國商人云集;為了順利進行商品交換,需要將世界各地的貨幣兌換成威尼斯當地的貨幣→貨幣兌換商出現;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貨幣收付規模擴大,各地商人為避免長途運輸的風險,將用不完的貨幣委托貨幣兌換商保管,并委托其代辦支付和匯兌,貨幣兌換商由此積攢了大量貨幣資金。此后,貨幣兌換商發現這些長期大量集存的貨幣余額相當穩定,可以用來發放高利貸,則開始主動攬取貨幣保管業務→貨幣經營業者;漸漸的,貨幣兌換商發現不需對所保管的貨幣實行全額準備,而只需保留部分準備金,就可以滿足客戶提取現金的需要,其余部分可以作為貸款獲得利息;此后,貨幣兌換商逐漸演變成集存貸款和匯兌支付、結算業務于一身的早期銀行。17世紀,銀行這一新型金融機構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1653年,英國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工商業需要有提供大量資金融通的專業機構與之相適應,他們不僅提供融資服務、經營債券、辦理貼現,也以自己的信譽作擔保,開出可以代替金屬條塊、具有流通價值的信用票據,更加具有近代意義的銀行產生了。1694年,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英格蘭銀行成立,是現代銀行產生的象征。我國的征信體系建設銀行基于信用而產生,借貸雙方以信用為前提;金融業務是從借貸關系中派生出來的,金融是以信用為基礎的,金融制度也被稱為信用制度。2003年11月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管理局,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內設職能部門,全面負責我國信貸征信業的管理工作。2008年5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在上海舉行揭牌儀式。200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2012年12月27日,國務院審議通過《征信管理條例(草案)》;2013年3月5日,《征信業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1號)正式施行。2006年正式建成,并實現全國聯網運行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截至2011年6月底,該系統已分別為近1787萬戶企業和7.89多億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檔案。目前,我國金融領域已經初步形成了以企業征信、個人征信、資本市場評級、信貸評級為主的信用服務體系;信用產品涵蓋企業信用報告、個人信用報告、債券評級、借款企業評級和擔保機構評級;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征信管理體系,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征信宣傳與征信教育工作;建立了征信異議處理制度,切實維護信用信息主體權益。
美國次貸危機放大路線圖雷曼兄弟破產對我國金融機構的影響華安基金QDII:存在清盤可能性(華安國際配置基金結構性保本票據的保本責任人是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招商銀行:7000萬美元債券,其中:高級債券6000萬美元,次級債券1000萬美元。中國銀行:7562萬美元債券,(總資產占比的0.01%)。此外,對美國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貸款余額為5000萬美元,對雷曼兄弟子公司的貸款余額為320萬美元,為雷曼兄弟前30大無擔保債權銀行之一。工商銀行:1.518億美元債券,(總資產占比的0.01%)。興業銀行:3360萬美元債券。建設銀行:1.914億美元,其中:高級債券1.414億美元,次級債券0.5億美元。(總資產占比的0.019%)。交通銀行:7002萬美元債券,(總資產占比的0.02%)。中信銀行:相關的投資與交易產生的風險敞口總計折合約7600萬美元,未持有該公司的次級債券。華夏銀行:持有少量雷曼債券。
據有關公開資料顯示
1984年—1990年,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不超過2000億元;1994年—1997年,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率分別為:20%,22%,24%,25%。
1998年—1999年,是我國國有企業實施破產兼并力度最大的兩年,也是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上升幅度最大的兩年。如果按最保守的25%的比率估計,1999年末,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最低也有15000億元。
2001年9月末,我國4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本外幣貸款為6.8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為1.8萬億元,占全部貸款的26.62%。其中,實際已形成的損失占全部貸款的7%左右。資料來源:“國有商業銀行面臨信貸風險”2001年11月28日《產經新聞》。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占比變化
(2003年6月-2012年12月)(%)注:與以往相比,2007年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機構范圍不同,因此數字不可比。2012年第四季度,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99%,0.72%,0.81%,1.76%,0.52%。
商業銀行
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標,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以多種金融資產為其經營對象,能利用負債進行信用創造,并向客戶提供多功能、綜合性服務的金融企業。
關于定義的解釋是一種習慣性用法:基于商業行為發放貸款—CommercialBank
貸款的基本特點:短期性,生產性,自償性。∴凡介入生產與流通的經常性周轉過程的銀行,均被稱為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的功能與地位商業銀行發展的兩條道路高利貸與股份制專業化(英式)與綜合式(德式)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國家專業銀行階段(1984-1994年)
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大一統”的銀行體制,中國人民銀行曾是惟一的金融機構。
1984年,從人民銀行分設出中國工商銀行,加上原來專營外匯業務的中國銀行、原來行使財政職能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以及1979年恢復的中國農業銀行,成為國家專業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則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形成了各司其職的二元銀行體制。
1986到1987年,我國恢復建立交通銀行,建立中信實業銀行,從而開始在我國金融體系中形成了不同產權形式的商業銀行。
第二階段: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階段(1994-2003年)
1994年,國家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銀行,實現了政策性金融與商業金融的離;1995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從法律上確立了國家專業銀行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地位。第三階段: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階段(2003年至今)
2002年,第二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明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是中國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的方向是按現代金融企業的屬性進行股份制改造。
2003年底,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選擇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試點,并于12月30日通過匯金公司注資450億美元,為兩家試點銀行股份制改革提供了可能性。2004年,兩家試點銀行大規模的財務重組和公司治理改革全面展開,我國開始進入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改革階段。2010年7月15日、16日,農行成功在上海和香港兩地公開同步上市,標志著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均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轉變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2006年底,我國先后有9家銀行上市,上市銀行資產數由2002年的1023.3億元擴展到2006年的20290.4億元。目前,我國有17家上市銀行——工行、建行、中行、交行、農行、平安銀行/深發展、招商、民生、中信、浦發、興業、華夏、北京、南京、寧波、光大銀行、重慶農商行(2010年12月16日,H股在香港上市)。
我國目前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國有大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2008.12.16改制)、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2007年3月20日掛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中國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原深圳發展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渤海銀行。地區性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144家):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等。農村商業銀行(212家):張家港、常熟、江陰、重慶(2010年12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等。農村合作銀行(190家):寧波鄞州農村合作銀行等。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外資法人金融機構(40家);農村信用社(2265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635家,貸款公司10家,農村資金互助社46家),金融消費公司(4家)(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2010年2月24日開業),66家信托公司,127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18家金融租賃公司,4家貨幣經紀公司,14家汽車金融公司等。注:數據來源為《中國銀監會2011年年報》我國目前已經形成以大型商業銀行為主導,多種類型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序競爭、共同發展,協同為國民經濟提供多層次、多方面金融服務的銀行體系。截至2011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2家政策性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5家大型商業銀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44家城市商業銀行,212家農村商業銀行,190家農村合作銀行,2,265家農村信用社,1家郵政儲蓄銀行,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40家外資法人金融機構,66家信托公司,127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18家金融租賃公司,4家貨幣經紀公司,14家汽車金融公司,4家消費金融公司,635家村鎮銀行,10家貸款公司以及46家農村資金互助社。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法人機構3,800家,從業人員319.8萬人。(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2011年報)《金融機構編碼規范》2010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機構編碼規范》(簡稱“規范”)
,首次明確了我國金融機構涵蓋范圍,界定了各類金融機構具體組成,從宏觀層面統一了我國金融機構的分類標準。按照“規范”的要求,我國目前將金融機構分為九大類型:貨幣當局,監管當局,銀行業存款金融機構,銀行業非存款類金融機構,證券業金融機構,保險業金融機構,交易及結算類金融機構,金融控股公司、其他。
中國人民銀行的統計口徑
(以2008年末各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為參考標準,自2011年開始執行)①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
本外幣資產總量超過2萬億元的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②中資全國性中小型銀行
本外幣資產總量小于2萬億元且跨省經營的銀行。③中資區域性中小型銀行
本外幣資產總量小于2萬億元且不跨省經營的銀行。④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⑤外資金融機構截至2012年12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外本外幣資產總額為133.6萬億元。其中,大型商業銀行資產總額60.0萬億元,占比44.9%;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總額23.5萬億元,占比17.6%。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本外幣負債總額為125.0萬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大型商業銀行負債總額56.1萬億元,占比44.9%;股份制商業銀行負債總額22.2萬億元,占比17.8%。銀監會監管:銀行業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郵政儲蓄銀行、外資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我國銀行業2010年12月末的資產結構】
全國性大型商業銀行的基本情況銀行名稱成立時間與基本情況中國工商銀行1984年1月1日。我國目前最大的國有商業銀行。2005年10月開始股份制改造,2006年10月27日,A+H同步發行上市成功,創下了全球資本市場有史以來發行規模最大等多項紀錄。2009年1月底,總資產已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成為國內首家總資產超過10萬億元的企業。中國銀行1904年為“大清戶部銀行”,1908年改組為大清銀行。1912年由孫中山先生批準成立中國銀行。至1949年之前,中國銀行先后是當時的國家中央銀行、國際匯兌銀行和外貿專業銀行。1949年由人民政府接管。1953年定為公私合營性質,后并入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辦理外匯業務。1979年3月從中國人民銀行中分離出來,成為國家指定的外匯專業銀行。1994年金融體制改革之后,成為國有商業銀行。1994年和1995年,中國銀行分別在香港和澳門成為發鈔行。2001年,中國銀行成功重組了香港中銀集團。2002年7月25日,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在境外上市的國有商業銀行。2004年8月成立股份公司,2006年6月,A+H同步發行上市。2012年7月英國《銀行家》雜志1000家大銀行排名:中國工商銀行由去年的第6位晉升至第3位;中國建設銀行由去年的第8位晉升至第6位;中國銀行與去年持平:第9位;中國農業銀行則由第14位躍居至第10位。另外,中國各大銀行也是業內盈利最豐厚的銀行,其中工商銀行去年的盈利高達432.18億美元,令世界上的其他銀行望塵莫及;建設銀行以347.74億美元的年盈利列居第二位;中國銀行列第三位:267.65億美元;美國摩根大通則以267.49億美元屈居第四;農行排名第五:251.08億美元。中國建設銀行(1996年3月26日更名)1954年9月成立,專門辦理基本建設撥款和貸款業務。1958年,對外保留名義,對內改為財政部基本建設財務司。1962年恢復,1970年并入中國人民銀行。1972年從人民銀行中分離出來,歸財政部領導。1979年,成為國務院直屬單位,負責財政投資的“撥改貸”后基本建設貸款的發放。1985年開始,受財政部與人民銀行的雙重領導。1994年,將代行的財政職能和辦理的政策性基本建設貸款業務分別移交財政部和國家開發銀行,成為國有商業銀行。2004年9月開始股份制改造。2005年10月27日,
股票代號為0939的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2007年9月25日建行A股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中國農業銀行1949年2月,組建農業合作銀行。1950年并入中國人民銀行。1951年恢復。1952年再次并入人民銀行。1955年成立中國農業銀行,1957年被撤消。1963年再次成立,歸國務院領導。1965年被并入人民銀行。1979年3月恢復,直屬國務院,由人民銀行代管。1994年,適應中國經濟和金融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中國農業銀行在剝離政策性金融業務和其后與農村信用社脫離行政隸屬關系后,由國有專業銀行向國有商業銀行轉化。2008年10月21日,國務院通過農行股改方案,2009年1月9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創立大會。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財政部代表國家各持有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50%股權。2009年1月16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成立。2010年7月15日,A+H股同步發行上市。交通銀行成立于1908年。建國以后,成為公私合營的銀行。1958年,其內地業務分別并入當時的人民銀行和建設銀行,只有香港分行一直在從事銀行業務。1986年,國務院決定重新組建交通銀行。1986年,交通銀行上海分行試營業。1987年4月1日,交通銀行總管理處由北京遷往上海。重新組建后的交通銀行正式對外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在中國金融業的改革發展中實現了六個“第一”:第一家資本來源和產權形式實行股份制;第一家按市場原則和成本―效益原則設置機構;第一家打破金融行業業務范圍壟斷,將競爭機制引入金融領域;第一家引進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并以此規范業務運作,防范經營風險;第一家建立雙向選擇的新型銀企關系;第一家可以從事銀行、保險、證券業務的綜合性商業銀行。2004年6月,開始股份制改造。2005年6月23日,交通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內地商業銀行。2007年5月15日,交行A股在上交所上市。國家開發銀行1994年3月成立,直屬國務院領導。1999年,國家開發銀行成立分支機構,貸款業務由外包轉為自主操作。主要職責:貫徹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籌集和引導社會資金,緩解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和薄弱環節,致力于以融資推動市場建設和規劃先行,支持國家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等領域的發展和國家重點項目建設;向城鎮化、中小企業、“三農”、教育、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等社會發展瓶頸領域提供資金支持,促進科學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配合國家“走出去”
戰略,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業務。2008年12月16日,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我國最大的政策性銀行正式轉型為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新成立的國家開發銀行股份公司繼承了原國家開發銀行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機構網點和員工。注冊資本是3000億元,兩家股東分別是財政部和中央匯金投資公司,各占51.3%和48.7%的股權比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3月6日正式成立,是在改革郵政儲蓄管理體制的基礎上組建的商業銀行。其承繼原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經營的郵政金融業務及因此而形成的資產和負債,并將繼續從事原經營范圍和業務許可文件批準/核準的業務。郵政儲蓄自1986年恢復開辦以來,現已建成覆蓋全國城鄉網點面最廣、交易額最多的個人金融服務網絡:擁有儲蓄營業網點3.6萬個。
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基本情況類型銀行名稱成立時間與基本情況全資附屬型股份制中國光大銀行1992年8月18日成立,原為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全資附屬的銀行,注冊資本金15億元。1996年3月進行股份制改造,成為有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控股(控股51%)、包括有亞洲開發銀行在內的131家單位參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新增資本金24億元。1997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為國內第一家國有控股并有國際金融組織參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1999年3月18日,經人民銀行報請國務院批準,光大銀行整體接收了原中國投資銀行的債權、債務和設在北京、天津、上海等29個地區的137家同城營業網點。2007年7月,光大銀行重組方案得到批準;11月底,匯金公司注資200億元。2008年6月提交上市申請。2010年8月18日,A股在上交所上市。中信銀行(原名:中信實業銀行,2005年11月25日更名)1987年4月成立,由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全資附屬,主要辦理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與投資有關的金融業務。2002年,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組建了以中信銀行為主體的中信控股有限公司。2002年12月5日,我國第一家經過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可以跨金融業務領域經營的金融控股公司——中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正式掛牌。2006年12月31日,中信銀行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4月7日,A+H股上市。華夏銀行1992年10月成立,1992年10月18日正式開業,是首都鋼鐵總公司的全資附屬銀行,注冊資本金10億元人民幣。1995年改組為股份制銀行,變更為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夏銀行)。2003年8月26日,華夏銀行公開發行10億股A股。中國民生銀行1996年1月12日成立。是經國務院、人民銀行批準、由中華全國工商聯負責組建的、我國首家主要由非國有企業入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2000年12月19日,中國民生銀行3.5億A股股票(600016)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招商銀行1987年4月8日(起初總部設在蛇口,1994年3月遷往深圳)成立,由中國香港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所屬企業在原蛇口財務公司的基礎上投資創辦。1989年、1993年、1998年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和三次增資擴股。2002年4月9日,招商銀行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0036),是國內第一家采用國際會計標準上市的公司。2006年9月又成功發行了22億H股,9月22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交易。2008年10月成功收購香港永隆銀行。2007年11月,招商銀行在美國紐約設立分行的申請獲批,這是自1991年美國《外資銀行強化監管法案》實施以來中資銀行首次獲準在美開設分行。深圳發展銀行/平安銀行1987年6月試營業,1987年12月正式開業。1988年4月7日,股票上市,是我國第一家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交易的銀行。2004年,深發展成功引進了國際戰略投資者——美國新橋投資集團,從而成為國內首家外資作為第一大股東的中資銀行。法蘭克紐曼(FrankN.Newman)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2010年6月底,平安壽險以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向深發展注入69億元,中國平安及其關聯公司持有深發展股份持股比升至30%,成為深發展的第一大股東。法蘭克·紐曼辭職。2011年7月28日,深發展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實施完成公告:該行定向增發股份收購平安銀行已正式完成。交易完成后,深發展持有平安銀行約90.75%的股份,平安銀行成為深發展控股子公司;中國平安及其控股公司持有深發展股份共計約26.84億股,占比約52.38%,深發展成為中國平安旗下控股子公司。2012年2月9日,深圳發展銀行和平安銀行分別召開股東大會,同意深發展吸收合并平安銀行,2012年7月27日,公司名稱變更為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兩行合并后,資產規模、網點覆蓋和業務種類都得到顯著提升,為更多客戶提供更為優質、全面的綜合產品與服務。上海浦東發展銀行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設立,10月19日登記成立,1993年1月9日在上海正式營業。3.2億A股于1999年11月10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代碼600000)。興業銀行(原名福建興業銀行)成立于1988年,是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組建的中國首批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注冊資本39.99億元,資本凈額165.45億元。總行設在福建省福州市。2003年3月3日,正式更名為“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興業銀行”)。2007年2月,股票(601166)在上海證交所上市。廣發銀行(原名:廣東發展銀行,2011年4月8日更名)1988年9月8日由人民銀行批準成立,總行設在廣州。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5億元。2006年11月,廣發銀行重組,由花旗銀行牽頭的團隊獲得廣發銀行股份的85.588%,花旗銀行擁有廣發的日常管理權,辛邁豪出任行長。恒豐銀行(前身為煙臺住房儲蓄銀行)成立于1987年10月。2003年在煙臺住房儲蓄銀行基礎上經過整體股份制改造變更為恒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恒豐銀行),是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注冊資金為10億元人民幣,總行設在中國煙臺。浙商銀行前身為浙江商業銀行(1993年3月20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由中國銀行、南洋商業銀行、交通銀行和浙江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共同出資在浙江寧波設立的中外合資銀行)。2003年6月獲準重組,2004年8月18日正式開業。渤海銀行2005年12月31日正式掛牌成立,2006年2月16日正式營業。是近十年來我國監管部門批準新設立的惟一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是目前惟一一家在發起階段即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的中資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1995年2月,我國第一家城市商業銀行在深圳成立,同年組建了三家。1996年組建了15家,1998年組建了45家。2000年底,共有城市商業銀行92家。2001年底為108家。2004年末為113家,2011年底為144家。農村商業銀行:2001年11月,我國成立了三家農村商業銀行:張家港、常熟、江陰(注冊資本金分別為:8800萬元,10017萬元,10018萬元)。2005年10月19日,北京市農村商業銀行正式成立。……2011年底,共212家。2010年12月,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農村合作銀行:
2003年4月8日,中國第一家農村合作銀行——寧波鄞州農村合作銀行正式掛牌成立。2004年5月28日,貴州花溪農村合作銀行掛牌開業。2004年8月21日,山東廣饒農村合作銀行成立。……
2011年底,農村合作銀行共有190家。
2011年8月初,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不再組建新的農村合作銀行,現有農村合作銀行要全部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全面取消資格股,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為農村商業銀行。其他農村金融機構:2006年12月,銀監會制定發布了《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在有效監管、防范風險的前提下,適度放開農村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標準,鼓勵各類資本按商業可持續原則到農村投資創業,引導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到農村增設網點,解決目前城鄉金融發展的不平衡問題。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組建635家村鎮銀行,10家貸款公司以及46家農村資金互助社。農村信用社共有機構網點7.7萬個,從業人員76萬。
我國銀行業對外開放概況1979年,首次批準日本輸出入銀行在我國設立代表處;1981年,首次批準香港南洋商業銀行在經濟特區設立營業性網點;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允許大連、天津、青島、南京、寧波、福州和廣州7個沿海城市設立營業性外資金融機構;1996年,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在上海浦東試點經營人民幣業務;1998年,批準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城市由上海擴大到深圳;200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金融業走向全方位開放。1985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特區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管理條例》;1994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開始實行;2001年12月30日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1994年公布的《條例》同時廢止。2006年12月11日正式公布并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以及相應的實施細則;2001年公布的《條例》廢止。我國金融業開放時間表
時間地點與內容2002年12月1日在廣州、珠海、青島、南京、武漢向外資金融機構開放人民幣業務。2003年12月1日上海、深圳、天津、大連、濟南、福州、成都、重慶8個城市向外資金融機構開放人民幣業務。2004年2月2日銀監會批準匯豐銀行上海分行、日本瑞穗實業銀行上海分行、花旗銀行上海分行、東亞銀行上海分行向中資企業提供人民幣服務。2004年12月1日北京、昆明和廈門向外資金融機構開放人民幣業務。2005年底西安、沈陽、寧波和汕頭向外資金融機構開放人民幣業務。2006年底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同時開放中國居民個人的人民幣業務;外資銀行的人民幣業務范圍和領域與中資銀行完全一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外國銀行將其中國境內分行改制為外資法人銀行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批準籌建外資法人銀行,將原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改制為擬設外資法人銀行的分支機構;第二步是改制籌建工作完成后,批準外資法人銀行正式設立。2006年12月24日,中國銀監會批準9家外資銀行將境內分行改制籌建為法人銀行,分別是:渣打銀行、東亞銀行、匯豐銀行、恒生銀行、日本瑞穗實業銀行、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花旗銀行、荷蘭銀行。上述9家外資法人銀行的注冊地均在上海市。2007年3月20日,花旗、匯豐、渣打和東亞四家外資銀行獲準成立內地法人銀行;4月23日,四家銀行同時開始正式經營中國內地居民人民幣業務。截至2011年底,45個國家和地區的181家銀行在華設立209家代表處;14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華設立37家外商獨資銀行(下設245家分行)、2家合資銀行(下設7家分行,1家附屬機構)、1家外商獨資財務公司;26個國家和地區的77家外國銀行在華設立94家分行。外資銀行在我國27個省(市、區)50個城市設立機構網點,較2003年初增加30個城市。同時,共有6家外資法人銀行分行獲準在其所在城市轄內外向型企業密集市縣設立支行。截至2011年底,35家外資法人銀行、45家外國銀行分行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25家外資法人銀行、25家外國銀行分行獲準從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5家外資法人銀行獲準發行人民幣金融債。
根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銀行業對外開放的承諾和《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規定,外資法人銀行可以從事銀行卡業務。中美兩國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達成共識:允許具有經營人民幣零售業務資格的外資法人銀行發行符合中國銀行卡業務、技術標準的人民幣銀行卡,享受與中資銀行同等待遇。2007年6月4日,銀監會宣布啟動外資法人銀行開辦銀行卡業務具體操作程序。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和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相繼提出開辦銀行卡業務的申請。2008年5月至7月底,東亞銀行(中國)、渣打銀行(中國)、花旗銀行(中國)三家外資銀行在我國境內開始發行人民幣卡。
2008年12月23日,東亞銀行正式推出其核心信用卡產品——東亞銀聯人民幣信用卡,成為內地首家發行人民幣信用卡的外資法人銀行。2011年4月,東亞中國“牽手”Visa推首張美元信用卡,是境內外資銀行發行的首張美元信用卡。2012年8月21日,花旗銀行宣布其在中國的信用卡業務開始運作,成為第二家在中國單獨發行信用卡的外資銀行。其它外資金融機構2003年,銀監會頒布了《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開放汽車融資金融服務,先后批準了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豐田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大眾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和福特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戴姆勒-克萊斯勒等7家外資汽車金融公司籌建。2004年8月3日,中國銀監會正式核準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開業。這是銀監會核準開業的第一家汽車金融公司。截止到2010年底,我國共有13家汽車金融公司;2010年10月,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15億元人民幣金融債券。2006年9月1日,銀監會頒布并實施了《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外資投資性公司設立獨資的財務公司,并鼓勵外國戰略投資者參股中資機構的財務公司。截至2010年底,我國正常經營的企業集團財務公司107家,其中能源電力、石油化工、鋼鐵治金、裝備制造等基礎產業和各個重要領域的大型企業集團幾乎都擁有了自己的財務公司。中資銀行的海外布局和外資引進2007年11月,招商銀行獲準在美設立分行。2008年8月5日,中國工商銀行在紐約設立分行的申請獲得美聯儲的批準,10月15日正式開業。2008年9月23日,中國工商銀行悉尼分行正式開業。2009年2月18日,中國建設銀行紐約分行正式獲得美國紐約州銀行局頒發的營業執照。……積極推進境外機構布局建設,構建與中國經濟全球化相匹配的全球服務網絡。截至2011年底,政策性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設立6家海外機構,參股2家境外機構;5家大型商業銀行設立105家海外機構,收購(或)參股10家境外機構;8家中小商業銀行設立14家海外機構,2家中小商業銀行收購(或)參股5家境外機構。通過海外公開上市,增加資本補充渠道,加快國際接軌步伐。截至2011年底,5家大型商業銀行、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家農村商業銀行在香港公開上市。加強業務聯動,建立總行、境內外分支機構、海外代理行相互聯動、相互支撐的立體交叉服務網絡,拓展了服務覆蓋范圍。第二節商業銀行業務與業務制度一、商業銀行業務概況負債業務:資本金、存款、借入資金;資產業務:現金資產、貸款、證券投資;其他業務:中間業務、表外業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規定
1、商業銀行以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為經營原則,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
2、經營范圍:(1)吸收公眾存款;(2)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3)辦理國內外結算;(4)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5)發行金融債券;(6)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7)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8)從事同業拆借;(9)買賣、代理買賣外匯;(10)從事信用卡業務;(11)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12)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13)提供保管箱服務;(14)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商業銀行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可以經營結匯、售匯業務。
《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管理辦法》
2005年2月20日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和中國證監會聯合制定。按照規定,商業銀行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在試點初期,既可以募集和管理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型基金、投資固定收益類證券,也可以募集和管理其他類型的基金。商業銀行與其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實施細則,還將由銀監會和證監會共同制定。在風險控制上,商業銀行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員必須與商業銀行脫離工資和勞動合同關系,不得相互兼職。
我國五大銀行下設基金公司的情況時間基金公司名稱產權形式以及注冊資本2004.6中銀國際基金管理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其中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占67%的股權,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占16.5%的股權,美林投資管理占16.5%的股權。2005.6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2億元人民幣,3家股東為:中國工商銀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和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55%、25%和20%。2005.8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注冊資本為2億元。由交通銀行和施羅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集裝箱海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合資基金管理公司,三方持股比例分別為65%、30%、5%。2005.9建信基金管理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由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美國信安金融集團、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持股比例分別為65%、25%和10%。2008.3農銀匯理基金管理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由中國農業銀行、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法資)及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三方持股比例分別為51.67%,33.33%,15%。2012年第四季度
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按部門分類)(億元)來源方項目運用方項目一、各項存款917554.771、住戶存款406191.59
活期及臨時性存款158271.76
定期及其他存款247919.832、非金融企業存款327393.673、機關團體存款132362.864、財政存款24426.415、其他存款21445.166、非居民存款5735.08二、金融債券8487.57三、流通中貨幣54659.77
四、對國際金融機構負債827.68五、其他42537.69合計1024067.49一、各項貸款629909.64
(一)境內貸款628100.531、住戶貸款161299.99
消費性貸款104357.17
經營性貸款56942.822、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466800.54
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213103.48
中長期貸款247209.95
其他貸款6487.11(二)境外貸款1809.11二、有價證券111680.87三、股權及其投資21633.05四、黃金占款669.84五、外匯占款258533.48
六、在國際金融機構資產1640.60合計1024067.49本表機構包括:中國人民銀行、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信用社和財務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二、商業銀行的業務制度比較
1、產權形式比較
2、組織形式比較
3、業務發展模式比較
商業銀行的基本類型※按業務范圍劃分批發型零售型批發與零售兼營型
※按地域劃分地方型區域型全國型國際型
※按組織形式劃分
無分支機構的獨家銀行(單一銀行制)有分支機構的總分行制銀行銀行控股公司
※按可否從事證券業務劃分
德國式銀行英國式銀行美國式銀行日本式銀行
1、商業銀行的產權形式⑴獨資銀行由一人單獨出資,親自或雇人經營。出資人對銀行的財產和盈利有全部的支配權,對債務單獨負無限清償責任。
⑵合伙銀行
由兩人或兩人以上經過協商,達成合伙協議,訂立合伙契約,共同出資、合伙經營的銀行。財產為合伙人共有,盈利按出資多少或契約規定進行分配。合伙人對債務負無限清償責任。⑶股份制銀行
采用股份公司形式,按照國家有關公司法律條例,向主管部門登記,取得法人資格而建立起來的銀行。一般程序:發起人聚集一定資本→履行法律手續,取得股票發行權→發行股票,籌集開業所需資本。
★股份有限公司形式注冊資本由等額股份構成。對外發行股票。
★有限責任公司形式不劃分等額股份。不對外發行股票。
★兩合公司形式由有限責任股東與無限責任股東共同組織而成。
商業銀行的產權形式⑷國有銀行國家(或地方政府)出資建立的商業銀行。我國規定:商業銀行的最低注冊資本金為10億元人民幣,且應為實繳資本。
⑸合資銀行本國銀行與外國銀行共同投資和經營的銀行。或:某一銀行通過購買某一國外銀行的股份而成為合資銀行。特點:出資各方按相同比例或事先商定比例出資。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情況
股份制改造與上市時間
主要戰略投資者中國工商銀行2005年10月31日。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財政部分別持有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50%股權。2006年10月27日,A+H同步發行上市成功,創下了全球資本市場有史以來發行規模最大等多項紀錄。高盛投資集團(包括高盛集團、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中國銀行2002年7月25日,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2004年8月26日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代表國家持有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2006年6月,A+H同步發行上市。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瑞士銀行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共投資67.75億美元,合計占21.85%的股份。受收購荷蘭銀行及次貸危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BankofScotland,RBS)2008年稅前虧損241億英鎊(約合344億美元),創下英國企業有史以來最大虧損紀錄。英國政府目前為其提供總金額高達450億英鎊的援助資金,持股比例高達95%,面臨被國有化的處境。2009年1月14日,RBS以協議轉讓方式出售了其持有的中行108.09億股H股,占中行總股本的4.26%。2008年底瑞士銀行已將所持有中行33.78億股H股出售。合作3年多來,中國銀行與RBS等4家戰略投資者在公司治理、風險管理與內控等40多個領域開展了87個項目的合作,中行共有20多個總行部門和主要海外機構參與了與戰略投資者的合作項目。中國建設銀行2004年6月開始股份制改造。2005年10月27日,
股票代號為0939的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2007年9月25日建行A股在上交所掛牌上市。美國銀行(原譯作“美洲銀行”)持有股權9%,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持有股權5.1%。交通銀行2004年6月底,交通銀行順利完成了財務重組,其中財政部和中央匯金公司分別注資50億元和30億元;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100億元;老股東增資11.36億元,并成功發行了120億元次級定期債務。此外,還以賬面價值50%的價格向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出售了414億元可疑類貸款,對可疑類貸款出售后的損失及損失類貸款進行了一次性集中核銷。2005年6月23日,交通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2007年5月15日交行A股在上交所上市。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全資附屬機構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以144.61億元人民幣(約17.47億美元)現金持有交通銀行19.9%股權,計77.75億股。中國農業銀行2009年1月9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創立大會,注冊資本2600億元人民幣,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財政部代表國家各持有其50%股權,依法行使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2009年1月16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成立。財政部、匯金公司、社保基金理事會分別持有農行股份的比例分別約為48.15%、48.15%、3.70%。美國銀行在2008年兩次增持建行股份后,2009年1月7日將已過鎖定期的56億H股出售。美國銀行在2008年兩次增持建行股份后,2009年1月7日將已過鎖定期的56億H股出售。2011年8月29日,美國銀行宣布將剛過鎖定期的131億H股出售;據稱可以由此獲得33億美元的稅后收益,進而增加一級資本35億美元,從而達到《巴塞爾協議III》對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超過7%的要求。目前為建行第三大股東。我國大型商業銀行主要財務比率與國際機構評級
(2012上半年)單位:%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不良貸款率0.890.941.000.821.39資本充足率13.5613.0013.8212.5712.02撥備覆蓋率281.4232.56262.38273.53296.26成本收入比25.1929.2332.7325.4033.74穆迪評級(2011年)A1/穩定A1/穩定A1/穩定A1/穩定標準普爾(2011年)A/穩定A-/穩定A-/正面有關統計顯示,股改之前的2002年底,工、農、中、建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高達25%,平均資本充足率僅4.25%。西方有關機構甚至提出中國國有銀行在“技術上已經破產”的判斷。2003年初,國際評級公司標準普爾將中國內地銀行全部評為“垃圾級”。資料來源:2012年各家銀行半年報
股份制商業銀行內部組織結構圖
中國工商銀行公司治理結構關于產權問題的思考
1、不同產權形式的特點是什么?
2、我國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造的意義何在?
3、我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的現狀如何?
4、什么是戰略投資者?我國商業銀行如何引進戰略投資者?
5、公司治理的概念?我國商業銀行如何能夠形成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
2、商業銀行的外在組織形式比較⑴總分行制總行制,總管理處制,地區分行制。總分行制的特點⑵單一銀行制(單元制)單一銀行制的特點⑶集團銀行制
※持股公司制:由一個集團成立一個股權公司,再由該公司收購或控制若干獨立的銀行。這些銀行的業務與決策統屬于股權公司控制。
※連鎖銀行制:也稱聯合制。是由某一個人或某個集團購買若干獨立銀行的多數股票,從而實現對這些銀行進行控制的一種組織形式。
金融控股公司
依據國際上三大金融監管部門——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國際證券聯合會、國際保險監管協會在1996年初發起成立的多元化金融集團公司聯合論壇,于1999年2月頒布的《對金融控股集團的監管原則》中對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ServicesHoldingCompany,簡稱FSHC)的定義:
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權下,完全或主要在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中至少兩個不同的金融行業大規模提供服務的金融集團公司。因此,金融控股公司也可以被稱為全能性金融集團。
我國目前存在的金融控股公司類型代表機構1、由金融機構形成,同時控制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機構中信控股公司(2002年),中國光大金融控股公司(2008年),銀河金融控股公司(2006年),平安集團。2、商業銀行獨資或合資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中銀國際控股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的工商東亞金融控股公司等。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3、由產業資本控股銀行、保險、證券等多類金融機構形成金融控股公司架構的企業集團山東電力集團、海爾集團、東方集團、寶鋼集團、招商局集團、希望集團等。4、地方政府對所屬地方金融機構,如:城市商業銀行、信托公司等重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上海國際集團,天津泰達集團,河南省建投集團等。中國平安集團的基本架構保險系列平安人壽平安產險平安養老險平安健康險銀行系列平安銀行平安小額消費信貸投資系列平安信托平安證券平安證券(香港)平安資產管理平安資產管理(香港))平安期貨平安大華基金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境外機構建行亞洲(香港)建行國際(香港)建行倫敦境內機構建設銀行建行人壽建行租賃建行信托中德住房儲蓄銀行建信基金村鎮銀行(16家)3、商業銀行業務的發展模式比較
*專業分工型——分業經營分業經營是指銀行、證券、信托、保險機構等各類金融機構都被限定在各自的、傳統的或者是一定的業務范圍內從事特定業務。
*全能型——混業經營是指銀行機構與證券機構的相互進入或是銀行、證券、信托、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相互進入其他業務領域甚至是非金融類業務領域,從事多元化的業務經營。
金融機構的分業經營
銀行業:
存款、貸款、匯兌業務等業務保險業:保單等業務證券業:證券承銷、買賣等金融行業
金融機構的混業經營金融機構:可以同時經營銀行產品、證券產品和保險產品三者之中的兩種或三種,或者經營具有不止一種特性的金融產品。
金融機構業務制度發展的歷史20世紀30年代以前:大部分國家實行混業經營。1929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爆發。1933年,美國通過《1933年銀行法》。該法案禁止商業銀行參與包銷、證券買賣及集團證券業務,要求商業銀行不得設立從事證券業務的分支機構、商業銀行的員工不得在各種證券機構兼職等。其后,美國國會先后頒布了《1934年證券交易法》、《投資公司法》、《1968年威廉斯法》等一系列法案,從而逐步形成了金融分業經營制度的基本框架。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的1948年制定了《日本證券交易法》,規定:“禁止銀行進入證券業務領域,禁止銀行持有證券公司5%以上的股份”。此后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日本長期實行銀行的長期業務與短期業務相分離、銀行業務與證券業務相分離、銀行業務與信托業務相分離、銀行業務與保險業務相分離、人壽保險業務與財產保險業務相分離等嚴格的業務分工,從而形成了一系列大大小小、名稱各異的金融機構,將國內的金融業務劃分得極其詳細、明確。
主要發達國家
從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的轉變狀況國別過去的經營模式現在的經營模式現在的監管模式美國分業混業(1999年)分業——傘形模式、多頭監管英國分業混業(1986年)混業——金融服務監管局(FSA)日本分業混業(1996年)混業——單一化集中監管:金融廳比利時分業混業混業意大利分業分業分業法國分業分業(可持有非銀行公司股份,但不超過30%)分業危機后全球金融監管的發展趨勢是:針對金融體系不同領域的分頭監管與防范系統性風險的跨部門監管相結合,尤其突出政府在金融監管中的核心作用。2010年7月,美國頒布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Act),進行監管機構和監管功能重組:成立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負責監測和處理威脅國家金融穩定的系統性風險;設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對提供信用卡、抵押貸款和其他貸款等消費者金融產品及服務的金融機構實施監管;等。我國金融業
的分業經營、分業管理問題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走的是混業經營的發展道路。
1993年下半年,由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則,銀行、保險、證券開始實行分業經營,1995年7月1日,我國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7年7月1日又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明確規定我國商業銀行與證券經營機構必須進行分業經營,即:不允許同一法人同時經營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四項中任何兩項不同的業務,也不允許金融機構之間相互控制、滲透;確立了由中國人民銀行、保監會、證監會分別對我國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進行分業監管的監管模式,從而以法律形式規定了金融業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業務發展與管理制度。我國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因金融秩序的混亂,金融監管的不健全。
從當時國內各方面的情況看,我國正處于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金融市場處于發育階段,金融監管的體系與法律、法規及監管制度、模式、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健全之處,國內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如銀行、證券機構、信托機構等,在內部控制制度、經營機制等方面亦處于極不完善狀態。因此,我國金融業的微觀基礎比較脆弱,極易因受到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巨大的金融風險。在1989年前后、1993年前后,我國都出現過經濟、金融秩序的混亂局面。特別是自九十年代證券市場形成以來,銀行體系中出現了嚴重的資金運用問題,相當一部分銀行通過其全資或參股的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將銀行信貸資金和同業拆借資金挪用,投放到證券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對我國的金融運行產生了極大危害。
★我國法定存款準備金的實行狀況
1、1983年9月建立存款準備金制度。
2、1984年的存款準備金比例:一般性儲蓄存款為40%;農村存款為25%;企業存款為20%。財政性存款為100%。
3、1985年,存款準備金比例為:一般性存款為10%。4、1987年,存款準備金比例:一般性存款為12%。
5、1988年,存款準備金比例為:一般性存款為13%。6、1998年3月,存款準備金比例為:8%。
7、1999年11月,存款準備金比例為:6%。
8、2003年8月,存款準備金比例上調為:7%。
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的存款準備金比例為:6%。9、2004年4月15日開始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制度。即:將資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提高0.5個百分點,執行7.5%的存款準備金率。其他金融機構仍執行原來的存款準備金率。10、2011年9月5日,將商業銀行信用證保證金存款、保函保證金存款以及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存款等三類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范圍。其中,工、農、中、建、交、郵儲銀行,從9月5日上繳首批保證金存款準備金;其他銀行從9月15日上繳。
我國法定存款準備金的變動情況
(2006-2007年)時間變動幅度法定存款準備金備注2006年7月5日+0.5%8%農村信用社(含農村合作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暫不上調,為6%。2006年8月15日+0.5%8.5%2006年11月15日+0.5%9%農信社(含農村合作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同時上調。2007年1月15日+0.5%9.5%2007年2月25日+0.5%10%2007年4月16日+0.5%10.5%2007年5月15日+0.5%11%2007年6月5日+0.5%11.5%2007年8月15日+0.5%12%2007年9月25日+0.5%12.5%2007年10月25日+0.5%13%2007年11月26日+0.5%13.5%2007年12月25日+1%14.5%
我國法定存款準備金的變動情況
(2008年)時間變動幅度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備注2008年1月25日+0.5%15%2008年3月25日+0.5%15.5%2008年4月25日+0.5%16%2008年5月20日+0.5%16.5%2008年6月15日、25日+1%(每次0.5%)17.5%地震重災區法人金融機構暫不上調。2008年9月25日-1%16.5%除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暫不下調外,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下調1個百分點,汶川地震重災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下調2個百分點。2008年10月15日-0.5%16%2008年12月5日-1%,-2%15%,14%工、農、中、建、交行、郵政儲蓄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下調1個百分點。中小金融機構下調2個百分點。
我國法定存款準備金的變動情況
(2010年)時間變動幅度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備注2010年1月18日+0.5%15.5%農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機構暫不上調。2010年2月25日+0.5%16%農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機構暫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冠狀動脈造影及支架植入術
- 2-6邏輯運算的公式
- 原發性肝癌患者護理查房 2
- 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2025年招生伯樂馬模擬考試(三)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中外設計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海關學院《數理統計理論與方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伊寧市第七中學重點達標名校2025年高中畢業班零診模擬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藥物分離工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九江理工職業學院《影視專業英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電氣安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診斷和治療課件
- 妊娠期糖尿病產后護理
- 老撾萬象鉀礦百萬噸級規模氯化鉀開發項目可行性分析研究的開題報告
- 編輯打印新課標高考英語詞匯表3500詞
- 2023年湖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真題
- 22G101基礎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
- 2024年專升本考試-專升本考試(機械設計基礎)筆試歷年真題薈萃含答案
- 對中標候選人的異議書
- 2024年北京市自來水集團長辛店分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標準操作規程SOP第2版
- 老人疫苗接種健康知識講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