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種植技術】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栽培措施_第1頁
【農業種植技術】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栽培措施_第2頁
【農業種植技術】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栽培措施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業種植技術】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栽培措施

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就是在田間起大小雙壟,用地膜全覆蓋,在溝內播種作物的種植技術,該技術簡單實用,可操作性強、農民容易接受。與常規地膜栽培技術的區別:一是覆蓋方式由半膜覆蓋變為全膜覆蓋;二是覆膜時間由播前覆膜變為上年秋季覆膜和當年早春頂凌覆膜;三是種植方式由平鋪播種變為起壟溝播。本技術適宜范圍:適用于年降水量250~550毫米的半干旱區和半濕潤偏旱區推廣。主要技術要點如下:(一)選地整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力中上,坡度在15度以下的地塊。(二)選擇覆膜時間盡量實施秋季覆膜(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耙地,10月起壟覆膜),如果春季覆膜要做到頂凌覆膜(早春3月土壤耕層解凍10厘米左右時,起壟覆膜)。(三)施肥、土壤處理、覆膜如進行人工覆膜,主要進行以下作業。1.劃行:每幅壟分為大小兩壟,壟幅寬110厘米。劃行時,首先距地邊35厘米處劃一邊線,用劃行器(大行齒距70厘米、小行齒距40厘米)沿邊線按照一小壟一大壟的順序劃完全田。2.施肥:比常規栽培加大施肥量20%左右,將化肥均勻撒在小壟的壟帶內。3.起壟:大壟寬70厘米、高10厘米,小壟寬40厘米、高15厘米。使用起壟機或步犁開溝起壟。4.土壤消毒:整地起壟后用40%辛硫磷乳油防地下害蟲,用50%乙草胺乳油防雜草。5.覆膜:選用厚度0.008~0.01毫米、寬120厘米的地膜將地面全覆蓋,膜與膜在大壟中間對接。如進行機械起壟覆膜,則需將化肥均勻撒施在地表(化肥用量同人工覆膜),使用機引起壟覆膜一體機從地邊開始一次完成開溝、起壟、整形、鋪膜、施肥、覆土、壓膜。(四)覆膜后管理田間覆膜后,嚴禁牲畜進地踐踏造成地膜破損。(五)打滲水孔覆膜一周后,地膜緊貼地面后,在壟溝內每隔50厘米處打一直徑3毫米的滲水孔。(六)播種1.種子準備:選擇株型緊湊、抗旱、抗病等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品質優良、增產潛力大的雜交玉米品種,主要有沈單16號、豫玉22號、金穗系列、金源系列、酒試20等。要求使用包衣種子。2.播種時期。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時,為玉米適宜播期,一般為4月上中旬。3.播種方法。采用點播器將種子破膜穴播在溝內,每穴下籽1~2粒(1-2-1-2……間隔播種),播深3~5厘米。4.合理密植。依據土壤肥力狀況、降雨條件和品種特性確定種植密度。年降雨量300~350毫米的地區以每畝3000~3500株為宜,株距為40~35厘米;年降雨350~450毫米的地區以3500~4000株/畝為宜,株距為35~30厘米;年降雨量450毫米以上地區以4000~4500株/畝為宜,株距為30~27厘米。肥力較高,墑情好的地塊可適當加大種植密度。(七)田間管理1.苗期管理(出苗-拔節):苗期管理的重點是在保證全苗的基礎上,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達到苗早、苗全、苗勻、苗壯的“四苗”要求。2.中期管理(拔節-抽雄):中期管理的重點是促進葉面積增大,注意防治玉米頂腐病、瘤黑粉病、玉米螟等病蟲害。3.后期管理(抽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