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065零部件測繪與CAD成圖技術(中職)_第1頁
ZZ-065零部件測繪與CAD成圖技術(中職)_第2頁
ZZ-065零部件測繪與CAD成圖技術(中職)_第3頁
ZZ-065零部件測繪與CAD成圖技術(中職)_第4頁
ZZ-065零部件測繪與CAD成圖技術(中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1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競賽項目方案申報書賽項名稱:零部件測繪與CAD成圖技術賽項組別:中職組■高職組□專業大類:制造大類方案設計專家組組長:楊偉群專家組組長手機案申報單位(蓋章):全國機械行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方案申報負責人:呂冬明聯系手機:箱號碼: chanyebu5050@126.com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46號郵政編碼:100823申報日期:2015年8月15日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競賽項目方案一、賽項名稱(一)賽項名稱零部件測繪與CAD成圖技術(二)壓題彩照(三)賽項歸屬產業類型制造業(四)賽項歸屬專業大類加工制造類051100機械制造技術051200機械加工技術051300機電技術應用051400數控技術應用051500模具制造技術051600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052300機電產品檢測技術應用二、賽項申報專家組姓名單位職務/職稱年齡手機號碼郵箱鄭麗梅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4713621125776zhenglimei68@楊偉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世界技能大賽機械設計CAD中國首席專家5113701240816ywq2003@李傳君江蘇大學副教授3918912821418L.ch.j@163.com史慶春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副教授5318951617142shi-qingchun@163.com李斌北京自動化工程學校校長助理/高級工程師5013601322218Libin86305003@126.com胡學平合肥市旅游經貿學校高級工程師46138560008632533583989@李兆坤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37136711534982008lizhaokun@163.com呼延永江河南機電職業學院副科級、講師3315936268094huyanyongjiang@163.com強光輝嘉定區職業技術學校高級講師4918916566508qiangguanghui@張亞龍廣州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經理3118701542882Zhangyalong@柳戰強鄭州睿芳機械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33133338188771813698877@三、賽項目的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有關精神,主動適應機械工業轉型升級中“強基”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把握“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這一歷史機遇,推動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在機械創新設計中的應用。本賽項涉及的技術是機械加工車間技術工人、工藝員必備的工作技能:即對已有的舊設備配件、破損零件、替換零件進行修配、替換、更新工作時經常需要使用手工測量工具對實物零件進行現場測繪,并用三維CAD軟件進行實體建模、裝配。利用軟件自動生成加工圖紙,供后續機械加工使用此圖紙或三維模型,是一個非常傳統、實用且結合先進三維CAD成圖技術的技能項目。賽項重點考察學生實際動手測量、手繪零件草圖、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精確繪制零件工程圖和裝配模型的能力;掌握機械工程常用材料的種類、牌號、性能的基本知識,會正確選用材料;熟悉常用機構的結構和特性,掌握典型機械機構的工作原理、結構和特點,并掌握其選用的方法;了解機械零件幾何精度的國家標準,理解極限與配合、形狀和位置公差標注;引進Worldskills技能評分標準,促進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引導課程改革,不斷提升職業院校學生數字化設計技能質量。四、賽項設計原則(一)突出實用性: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向導的原則設計,強調基礎技能與創新,測繪能力和制圖能力是目前中職院校中教學的基礎課程與能力拓展要求,也是企業急需的一項基礎技能。競賽內容的設計與企業實際緊密結合,以實際企業崗位要求的機械零件測繪技能運用水平、競賽任務完成的質量以及職業素養作為評判依據,達到真實操練的目的。(二)體現標準化:主要參考教育部教職成[2009]8號文件:教育部關于印發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等9門大類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大綱的通知中關于《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教學大綱》的要求。所有競賽內容與結果采用ISO標準和最新國標設計及評判,與國際標準接軌體現國際化。由于本賽項關聯職業崗位面廣、人才需求量大、職業院校開設專業點多。競賽題目的設計充分體現典型性、通用性的原則,參賽隊能夠在同一平臺上競賽。(三)注重實用性:合理設計競賽題目,將真實的工廠零件反求成標準圖紙。沒有精確的測量就沒有精密的零件,使零件測量、繪圖和3D建模有機結合,盡可能全面的體現現代制造企業的生產實踐流程。以應用技能為顯性,以專業知識為隱性,重點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與實操水平。(四)體現先進性:競賽內容設計擬與世界技能大賽要求接軌,以理實一體的方式綜合考察選手運用理論知識,并應用測量工具及繪圖軟件來完成測繪和建模任務,檢驗學生的實際動手精準測量、徒手繪圖、CAD繪圖的技能。緊密結合當前的工程實際,引導學生熟練領會和應用有關技術信息,為學習相關課程和畢業后從事崗位工作做好準備。(五)保證公平性:積聚各方面的智慧,廣泛收集意見和建議,設計切實可行的競賽方案。在備賽和競賽階段保證信息的對稱和公開,實現競賽組織、成績評價的公開、公正、公平。五、賽項方案的特色與創新點本賽項在機械工業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舉辦的2014、2015年“中望杯”全國機械職業院校“零部件測繪、三維數字建模與制圖”技能大賽(其中已舉辦的2014年“中望杯”全國機械職業院校“零部件測繪、三維數字建模與制圖”技能大賽,參賽學校達到104所,參與人數347人,覆蓋全國26個省、計劃單列市、自治區;2015年度比賽擬于11月份舉辦)項目的基礎上,緊密結合世界技能大賽機械設計CAD的賽項考核點和國內機械行業新技術、新觀念、新思路,明確中職院校機械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定位,在中職機械制圖與機械基礎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加強和拓展學生對目前企業生產中常見的機械運動裝置和典型零部件結構設計、表達和機械基礎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的能力,競賽過程中體現職業教育的綜合能力與素養。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一)競賽內容在選擇及設計上,強調機械零件測繪與CAD應用基礎技能的考核,參考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基礎課程教學大綱,并做適當的能力拓展。(二)競賽過程安排嚴密、緊湊、安全。競賽在一天內連續完成,競賽設備均具備操作簡易、安全的特性,競賽場地要求簡單,普通計算機機房或實訓場地均可開展。(三)競賽結果評判確保公平、公正、公開,賽前論證、制定縝密的評分細則,引用專業軟件評判部分競賽結果。(四)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體現政產學研用的制造業新體系。賽后將由賽項執委會、承辦院校共同組織專家團隊開展并推進本賽項競賽資源轉化工作。賽項資源轉化的內容包括競賽已公布的樣題;競賽技能考核評分案例;考核環境描述;競賽過程音視頻記錄;評委、裁判、專家點評;優秀選手、指導教師訪談等。六、競賽內容簡介給定某種裝配裝置實物,并給定部分零件圖紙和簡易裝配圖,要求對其中若干零件進行測繪并生成加工圖,并將所有零件進行建模、裝配、并能夠模擬運動。選手在連續4小時內完成下列任務:(1)參賽選手利用給定量具對裝置的若干零件進行尺寸測量并徒手繪制零件草圖,并生成完整的加工圖紙,嚴禁使用尺寸和形狀記憶工具(相機、膠泥、印臺等);(2)參賽選手根據所有零件圖紙和其他已知條件,對裝置所有零件進行三維建模,并對零件進行適當的材質渲染;(3)參賽選手根據已建模完成的零件模型和裝置簡易裝配圖,對裝置進行裝配,并制作合理完整的運動動作模擬;(4)繪制裝配裝置的二維裝配圖;并將全部競賽結果輸出成要求格式。Mapthepartsandgenerateoperationdrawingswithgivenassemblydevice,partialpart-drawingandsimpleassemblydrawing.AllpartModeling,AssemblingandMotionSimulating.Completethefollowingtaskswithin4hours:(1)Contestantsmeasurethepartsanddrawpart-drawingsbyfreehandsketching,andgeneratecompleteoperationdrawings.RulerandShapeMemoryTool(camera,cement,inkpad…)areprohibited.(2)Accordingtoallthepart-drawingsandotherknownconditions,contestantsbuild3Dmodelsandmaterial-renderappropriatelyofallparts.(3)Accordingtothemodeledpart-drawingsandtheSimpleassemblydrawings,contestantsdevice-assembleandmakereasonableandcompletemotionsimulation.(4)Drawa2Dassemblydrawingoftheassemblydevice,andoutputallresultsintorequiredformat.七、競賽方式(一)競賽為個人賽。參賽選手須為2016年度在籍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高中、普通中專、技工學校、成人中專)學生;五年制高職學生報名參賽的,一至三年級(含三年級)學生參加中職組比賽,不限性別,年齡須不超過21周歲(當年),即1994年7月1日后出生。每支參賽隊由4名選手組成(同一學校報名人數不超過2人),每名參賽選手獨立完成規定任務。(二)暫不邀請境外代表隊參賽。八、競賽時間安排與流程(一)競賽為1天,時間安排如下:日期時間內容競賽當天7:00-7:30抽簽、檢錄入場7:30-8:00檢查競賽設備8:00-12:00正式比賽(二)競賽流程:九、競賽試題競賽樣題賽前一個月在大賽官網上公布。十、評分標準制定原則、評分方法、評分細則(一)評分標準制定原則:1.評分標準以行業、企業崗位要求為主要依據。2.評分標準參考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有關教學的具體要求。3.裁判組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科學、規范”的原則,各負其責,按照制訂的評分細則對提交的結果進行客觀評分。(二)評分方法:(三)評分細則主要評判模型的特征完整性,視圖表達合理、標注正確、公差設置合理,動畫模擬符合運動原理等,與ISO標準的相符度以及虛擬打印等。評分內容評分明細評分比例零件測繪零件實測尺寸準確性8%零件實測特征完整性7%手繪零件草圖10%三維建模零件數量完整性10%零件特征準確7%零件特征尺寸正確7%裝配及動畫制作裝配零件完整8%裝配關系正確5%動畫符合運動原理7%裝置運動動作完整7%二維總裝配圖視圖表達、線型、圖層等9%裝配尺寸、裝配要求、符號等10%圖幅、標題欄、BOM表、序號等5%十一、獎項設置競賽設參賽選手個人一、二、三等獎,分別占參賽選手總數的10%、20%、30%,由大賽組委會頒發相應獲獎證書。對于獲得一等獎的參賽選手的指導教師由大賽組委會頒發優秀指導教師證書。十二、技術規范(一)《機械制圖員》國家職業標準(二)《機械制圖圖樣畫法視圖》GB/T4458.1-2002(三)《機械制圖圖樣畫法剖視圖和斷面圖》GB/T4458.6-2002(四)《機械制圖尺寸注法》GB/T4458.4-2003(五)《機械制圖尺寸公差與配合注法》GB/T4458.5-2003其他技術規范還包括職業院校中與“機械零件測量技術”相關的課程大綱、手冊、教材等。十三、建議使用的比賽器材、技術平臺和場地要求現場使用設備及平臺由大賽組委會統一提供。(一)使用的競賽器材和技術平臺1.測量工具:卡尺、圓角器、半徑規、米制螺紋規、深度尺、表面比對量塊、直尺等,詳見賽前設備清單。數顯卡尺(0-150mm或0-200mm)偏置中心線卡尺數顯或通用量角器半徑規(0.4到25mm)米制螺紋規(0.35到6mm)米制內螺紋規(0.35到6mm)游標/轉盤/數顯深度卡尺測量儀(0-150mm)表面比較量塊(Ra)直尺(0-300mm)2.競賽軟件:中望機械設計軟件、中望3D教育版、AutoCAD。3.計算機配置:處理器I3≥3.0G,內存≥4G,硬盤≥100G,獨立顯卡,17寸及以上顯示器,備用機配置與競賽機配置完全相同。(二)場地要求:符合競賽要求的計算機機房或實訓場地均可。十四、安全保障為了確保本次競賽的順利進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證競賽期間參賽選手、指導教師、工作人員及觀眾的人身安全。賽項成立相應的安全管理機構負責本賽項籌備和競賽期間的各項安全工作,賽項執委會主任為第一責任人:

(一)競賽涉及的器材、設備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規定。賽項專家組充分考慮競賽內容和所用器材、耗材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通過完善設計規避風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保證選手備賽和競賽安全。危險提示和防范措施在賽項技術文件中加以說明。(二)賽項執委會制定專門方案保證競賽命題、賽題保管、發放、回收和評判過程的安全。(三)賽項執委會在賽前組織專人對競賽現場、住宿場所和交通保障進行考察,并對安全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賽場的布置,賽場內的器材、設備,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規定。如有必要,進行賽場仿真模擬測試,以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承辦院校賽前按照賽項執委會要求排除安全隱患。(四)賽場周圍設立警戒線,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發生意外事件。(五)賽項執委會會同承辦院校制定開放賽場和體驗區的人員疏導方案。賽場環境中存在人員密集、車流人流交錯的區域,除了設置齊全的指示標志外,增加引導人員,并開辟備用通道。(六)大賽期間,賽項承辦院校在賽場管理的關鍵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七)競賽期間嚴禁攜帶通訊、照相攝錄設備,禁止攜帶未經許可的記錄用具。如確有需要,由賽場統一配置,統一管理。賽項根據需要配置安檢設備,對進入賽場重要區域的人員進行安檢,在賽場相關區域安放無線屏蔽設備。(八)大賽期間,由賽事承辦院校統一安排參賽選手和指導教師食宿。承辦院校充分尊重少數民族參賽人員的宗教信仰及文化習俗,根據國家相關的民族、宗教政策,安排好少數民族參賽選手和教師的飲食起居。(九)大賽期間安排的住宿地具有賓館、住宿經營許可資質。以學校宿舍作為住宿地的,大賽期間的住宿、衛生、飲食安全等由賽項執委會和提供宿舍的學校共同負責。十五、企業合作意向(一)本次競賽備賽階段和競賽期間由協辦企業無償提供競賽應用軟件。(二)為保證競賽的順利進行,企業將在合同約定時間內保質、保量交付競賽設備,并在賽前一周安裝調試完畢,接受大賽組委會驗收檢查。(三)成立競賽現場“大賽技術服務辦公室”,負責相關的技術服務工作,保障競賽的順利進行。技術服務小組共20人(可以根據組委會要求增減),贊助企業將安排技術骨干、業務能手參與大賽技術服務。十六、經費預算方案競賽經費來自企業贊助,由主辦方管理,專款專用。序號預算項目金額(萬元)1專家勞務及差旅費42裁判勞務及差旅費53開/閉幕式44大賽宣傳、場地布置125賽務籌備126獎品及服裝費77機動6合計50十七、比賽組織與管理(一)本賽項由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進行賽項的整體策劃。主要職責包括:形成《競賽規程》和《競賽實施方案》、遴選專家團隊、對競賽實施進行整體掌握等。(二)廣州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賽項軟件設備的支撐、技術服務等。主要職責包括:提供競賽軟件設備、競賽技術支持等。(三)承辦院校主要職責包括:提供競賽場地和配套場地、配合賽務組織、參賽隊住宿和飲食、志愿者服務、后勤保障等。十八、教學資源轉化建設方案為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有關精神,進一步加強技能大賽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與專業發展的引領作用,拓展大賽成果在教學過程中的推廣和應用,制定本賽項教學資源轉化建設方案。(一)由賽項執委會、承辦院校共同組織專家團隊開展并推進本賽項競賽資源轉化工作。于賽后30日內向大賽執委會辦公室提交具體的資源轉化方案,半年內完成資源轉化工作。(二)賽項資源轉化的內容包括競賽已公布的樣題;競賽技能考核評分案例;考核環境描述;競賽過程音視頻記錄;評委、裁判、專家點評;優秀選手、指導教師訪談等。技術展現形式包括文本文檔、演示文稿、視頻文件、Flash文件、圖形/圖像素材和網頁型資源等,并按照大賽指定技術標準制作。(三)賽項資源轉化成果標準要求:符合行業標準,契合課程標準,突出技能特色,展現競賽優勢,形成滿足職業教育教學需求、體現先進教學模式、反映職業教育先進水平的共享性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四)賽項資源轉化成果由大賽執委會統一實施,會同賽項承辦單位、賽項有關專家、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單位,編輯出版有關賽項試題庫、崗位典型操作流程等精品資源。(五)資源的提交方式與版權制作完成的資源上傳:大賽網站。(六)版權歸屬各賽項執委會組織的公開技能比賽,其賽項資源轉化成果的版權由技能大賽執委會和賽項執委會共享。十九、籌備工作進度時間表針對大賽進程、大賽文件、大賽技術平臺進行討論,最終形成符合中職技能大賽要求、可以引領工程識圖方向的技術文件,籌備工作進度時間表:階段工作內容完成情況第一階段成立項目申報工作小組,組建競賽項目設計團隊,并詳細分工,明確工作職責2015.7.20第二階段組織人員填寫“競賽項目申請書”,并組織專家進行項目可行性分析、項目評估2015.8.30第三階段經費預算,聯系合作企業,商談合作事宜2015.9.20第四階段聯系合作學校,商談合作事宜2015.9.30第五階段組織人員設計競賽規程,填寫“競賽項目規程概要”2015.10.30第六階段設計競賽平臺2015.11.30第七階段組織報名結束遵照大賽辦公室安排第八階段樣題發布2016.5.20二十、裁判人員建議裁判員的組成:1.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以賽項為單位設立裁判組,裁判組在賽項執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2.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裁判人員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各行指委、教指委和行業學(協)會等機構向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執委會推薦。大賽執委會辦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