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眾望中學2022年高三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季路問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段材料反映了我國的早期儒家思想A.極為強調等級名分制度
B.密切關注社會現實人事C.極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對鬼神敬而遠之參考答案:B2.“宗,尊祖廟也”,意思是說,宗法的“宗”本義是宗廟。這說明宗法制(
)A.以宗教信仰為紐帶
B.以血緣家族為紐帶C.以活動地域為紐帶D.以土地財產為紐帶參考答案:B3.商鞅變法提出“重農抑商”的主觀目的是w(
).w.w.k.s.5.u.c.o.m
A、確立土地私有制度
B、建立地主階級統治C、發展封建地主經濟
D、限制舊貴族的權力參考答案:C4.黃宗羲曾對朱熹有這樣的論述:“假其名以欺世。……一旦有大夫之憂,當報國之日,則蒙然張口,如坐云霧,世道以是潦倒泥腐。”據此判斷,黃宗羲主張A.君臣平等 B.經世致用 C.“循天下之公” D.限制君權參考答案:B由材料可知,黃宗羲批判宋明理學空談理性的弊端;針對這一弊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們提倡經世致用,因而B選項正確;材料不能體現君臣平等和限制君權的思想,因而A、D兩項錯誤;“循天下之公”是王夫之的觀點,因而C項錯誤。5.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農·史密斯曾說:“實際上,全球化是早在我們共同的祖先在非洲大陸上就開始的,這是在五萬年前就開始的活動。”這一觀點實質上強調了A.全球化與工業革命無關
B.全球化是以市場貿易為基礎的C.全球化是古老的人類活動
D.全球化是從非洲大陸開啟的參考答案:B選B。考查了商品經濟與經濟全球化的聯系。A、D項違背史實。C項沒有反映這一觀點的實質。6.1978年11月14日,鄧小平同緬甸總統吳奈溫的會談中談到臺灣問題。他說:“在解決臺灣問題時,我們會尊重臺灣的現實。比如,臺灣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動,那邊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動,但是要統一。”這里,鄧小平初步表述的解決臺灣的構想是(
)A.一國兩制
B.一國一制
C.解放臺灣
D.武力解決參考答案:A7.“以國家權力為后盾,動員人民追逐某種具有空想烏托邦的計劃。”材料中的“空想烏托邦的計劃”對應的口號是A.“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C.“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D.“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參考答案:C1958年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空想烏托邦”是指不能實現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再根據題目中的“以國家權力為后盾“可以知道這是指1958年中國政府提出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這是一個盲目求快,最終帶來嚴重后果的錯誤路線,所以應該選C。8.1918年,李大釗在《庶民的勝利》中寫道:“我們中國人貪惰成性,不是強盜,便是乞丐,總是希圖自己不做工,搶人家的飯吃,討人家的飯吃。到了世界成一大工廠,有工大家做,有飯大家吃的時候,如何能有我們這樣貪惰的民族立足之地呢?”他的意圖是A.提高民族素質,迎接社會主義
B.批判中國傳統封建統治的流毒C.表達其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政治態度
D.將創建工人階級政黨提上日程參考答案:A9.甲午年狀元張謇被甲午戰爭的敗局震驚,毅然掛冠從商。此舉表明張謇①把救亡圖存作為時代的使命②視創辦實業為救國之要途③用實際行動來批判科舉制度④認為經濟是政治改革的基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參考答案:A10.五四愛國運動后新文化運動陣營發生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員
(
)A.對文學革命的理解不同
B.對中國傳統禮教的認識不同C.對科學與民主觀念的宣傳方式不同
D.對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態度不同參考答案:D11.蔣廷黻在《半新不舊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鴉片戰爭失敗的根本理由是我們的落伍……從民族的歷史看,鴉片戰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后還不明了失敗的理由,力圖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材料實質上是在A、尋求解讀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的理由 B、探討近代中國挽救民族危機的正確途徑C、論證民族國家應從戰爭中學會戰爭 D、強調鴉片戰爭在中國近代歷史中的地位參考答案:B由“鴉片戰爭的軍事失敗還不是民族致命傷。失敗后還不明了失敗的理由,力圖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可知作者強調失敗的改革和探索,B項符合題意。A是現象不監察部質,排除;C和D在材料中均沒有體現,排除。12.18世紀末19世紀初西方某文學流派“以藝術的方式描摹了這一特定時代人的激蕩、亢奮而敏感、纖弱的心靈世界,展現了有著強烈個性擴張欲望的自我”。其創作風格是A.浪漫主義
B.現實主義C.古典主義
D.理性主義參考答案:A本題考查西方文學藝術的發展。本題解題的關鍵是通過時間信息和藝術特征來判定選項。根據所學知識,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代,西方浪漫主義文學興起,這一流派不再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發掘人類的感情世界,與材料“敏感、纖弱的心靈世界、有著強烈個性擴張欲望的自我”反映的浪漫主義文學的特征相符。故選A項。從時間信息和藝術特征上看,B、C、D三項均與題意不符。13.右圖是一張殘缺的南洋兄弟煙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憑證,作為直接證據,它可以用于研究A.民族資本主義在夾縫中求生存B.民國晚期官僚資本的膨脹C.建國初期社會主義改造運動D.改革開放時期經濟體制改革參考答案:C14.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寄出的一封信里有這樣一段話:“您已經成為各國力求在現行制度范圍內運用明智試驗以糾正我們社會弊病的人們的委托人。”信中的“您”是指A.斯大林
B.丘吉爾
C.羅斯福
D.杜魯門參考答案:C15.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曾這樣評價當時中國的政治制度:“中國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讓人民做些事情,政府與其說是管理民政,毋寧說管理家政”。導致孟德斯鳩作出這一論斷的直接原因可能是A.實行宗法制
B.推行行省制C.形成內閣制
D.增設軍機處參考答案:D略16.表1885~1892年田賦、厘金、關稅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年份總額(千兩)田賦(%)厘金(%)關稅(%617.918.818878578736.419.624.318898618735.517.425.718919539433.417.125.118928881635.217.226.0
該圖表反映了這一時期(
)
A.政府強化了對關稅的控制
B.連年戰爭使農村經濟日趨凋敝
C.民族工商業發展陷入停滯
D.財政收入越來越倚重商品流通參考答案:D17.某校高中歷史興趣小組在探究“古代中國經濟發展及其對外貿易”課題時,得出以下部分結論。你認為其中不正確的是(
)
A.刀耕火種是原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B.東漢時期出現了水力鼓風冶鐵的新技術
C.唐朝能夠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開始實行海禁,阻礙對外貿易發展參考答案:D略18.下圖所示為抗日戰爭時期一次重大戰役,該戰役()A.粉碎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B.把中國的抗戰帶入了相持階段C.是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戰役D.在敵后戰場有效牽制了日軍參考答案:A考查淞滬會戰。從地圖可知,戰役進行的區域范圍是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又是抗日戰爭時期,故應是淞滬會戰。此役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分析選項,A符合題意;B是廣州、武漢的陷落;C指的是平型關大捷,在山西;D指的是中共領導的武裝力量的作用,主要在華北。故應選A。19.某史書這樣描述某個機構:“凡百司奏抄,侍中審定,則先讀而署之,以駁正違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則稱揚德澤,褒美功業,覆奏而請施行;小事則署而頒之。”該史書所描述的機構應該是A.唐朝尚書省
B.唐朝中書省
C.元朝中書省
D.唐朝門下省參考答案:D20.明初廢行省,地方分設三司,分別掌管一地民政與財政、司法、軍事,直屬六部。明中葉以后,皇帝臨時派遣的巡撫逐漸演變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這一變化有助于A.擴大地方行政權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權限
D.緩解中央與地方的對立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關內容。明初地方分設三司,分別掌管一地民政與財政、司法、軍事,且直屬六部,這樣雖然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對地方控制過嚴過死,“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巡撫的出現減少了地方處理事務的環節,不必事事經過六部,能夠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選B。巡撫是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集中了地方權力,但并沒有增加權力,所以A項中擴大地方行政權力的說法不正確;巡撫的出現主要是集中地方權力,并沒有減少六部原有的權力,C項削弱六部的權限的說法不妥;在中央集權制度之下,地方要接受中央的領導,不存在地方與中央對立的情況,D項說法錯誤。考點: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21.三民主義是資產階級進行民主革命的政治綱領,其核心內容是()A.驅逐韃虜 B.恢復中華 C.建立民國 D.平均地權參考答案:考點: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解析:本題考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民權主義是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從理論上解決了當時革命派迫切需要解決的奪取政權與建立政權的問題.解答: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三民主義核心內容是民權主義,即建立民國,故C正確;AB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它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愿望.正是在三民主義革命綱領的指導下,在同盟會(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資產階級革命政黨)的領導下,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孫中山和資產階級革命派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推動民主革命高潮的到來.22.“重農抑商”的觀念與政策對中國傳統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下列理解錯誤的是
(
)
A.重農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潤
B.重農抑商觀念是中國農耕社會的產物
C.重農抑商政策提升了戰國時秦國國力
D.重農抑商觀念在明清時期已基本瓦解
參考答案:D略23.18世紀英國哲學家貝克萊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舉例說,蘋果并不是真實存在的東西,而是人們看到一定的形狀和顏色,聞到某種香氣,嘗到某種滋味,把這些感覺組合在一起,而后給這感覺的組合起個名字,叫蘋果。與貝克萊思想接近的一組思想家是A.朱熹、王守仁B.王守仁、普羅泰格拉C.王守仁、盧梭D.普羅泰格拉、盧梭參考答案:B貝克萊思想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王守仁主張“心即理”以及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尺度”都是強調感覺的作用,故B正確;朱熹屬于客觀唯心主義,故A錯誤;盧梭屬于啟蒙運動時期思想家,故C和D錯誤;24.1935年,國民黨五屆一中全會通過《確定國民經濟建設實施計劃大綱案》,確定“建設國民經濟,必須為全盤之統制”的方針。這有利于:
A.經濟危機的緩和
B.美國在華經濟勢力的增長
C.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D.官僚資本的迅速膨脹參考答案:D25.蘇格拉底認為:“雅典民主政體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領導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識,它將社會的命運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見的人們的手中。”以下最能體現蘇格拉底這一看法的是A.人民主權
B.差額選舉
C.抽簽選舉
D.輪番而治參考答案:答案:C試題分析:據材料“雅典民主政體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領導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識,它將社會的命運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見的人們的手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過于泛濫的直接民主的局限性,抽簽選舉,最能體現蘇格拉底這一看法,故C正確。人民主權,沒有突出直接民主的局限性,故A排除。差額選舉,也沒有突出直接民主的局限性,故B排除。輪番而治,在現代資本主義民主政治中也有體現,故D排除。考點: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特點26.發表于1970年的美國短篇小說《玻璃山》,全文共分為100段,每段平均才一句話,并用阿拉伯數字標記出順序,從1到100似購物清單的羅列以表面的數字邏輯和平行結構分解了文章的中心,從而凸顯出上下文聯系的不緊密。這一風格A.顛覆了傳統小說的形式B.注重對現實生活的模仿C.強調整體把握文章主旨D.突出文章主旨的明確性參考答案:A【詳解】材料中論述的短篇小說不僅文章結構不嚴謹,邏輯關系極為不明確,“上下文聯系的不緊密”,這一風格顯然是后現代主義文學,顛覆了傳統文學特點,故A項正確;材料屬于后現代主義文學,不是描寫現實主義生活,故B項錯誤;材料中文學顯然不注重對于把握文章主旨信息,故C項錯誤;此類文學寫作不突出對于文章主旨描寫,故D項錯誤。【點睛】現代主義文學中的“現代”并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概念。現代主義文學總的傾向是反傳統、反理性,反映分崩離析的現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畸形的異化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精神創傷、變態心理、悲觀絕望情緒和虛無主義思想,實質上反映了西方人心靈的迷惘和痛苦,反映了西方精神生活中的問題。27.1689年英國《權利法案》、美國1787年憲法、法國1875年憲法、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的頒布,都標志著本國資本主義民主代議制政體的建立,這說明A.從“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會的突出特征
B.共和政體的確立C.資本主義制度在全世界范圍內最終確立
D.歐洲資本主義制度的誕生參考答案:A28.“隨著世俗社會的興起及城市的發展,西方人終于從迷夢中覺醒,失蹤的古典文化終于戰勝經院哲學與《圣經》,雅典終于戰勝耶路撒冷。從此,西方人不僅開始反思以往落后的神學世界,同時勇敢地開始探索新世界。”材料描述的歷史事件是A.新航路開辟
B.啟蒙運動
C.文藝復興
D.宗教改革參考答案:C29.“今天的中國不是蘇聯,中美沒有在亞洲站在一場“新冷戰”的邊緣……只有成功地建立卓有成效的中美關系,我們才能成功地建設和平繁榮的亞太地區。”美國這番話表明①中國綜合國力增強,美國認可中國的影響力②美國放棄冷戰思維,主張中美兩國共同領導亞太③經濟全球化加強,中美兩國聯系日益緊密④美國放棄單邊主義,謀求國際合作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參考答案:C30.《共產黨宣言》說:“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等人的體系……看到了階級的對立,以及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們看不到無產階級方面的任何歷史主動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運動。”這段話反映了A.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必要性
B.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必要性C.資本主義從發展到滅亡的必然性
D.工人運動從自發到自覺的必然性參考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中英兩國都對人類文明進程產生重要的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733年,機械師約翰?凱伊首先發明飛梭,提高織布效率一倍,英國工業革命的前奏曲開始了。織布革新以后,造成織與紡的矛盾,從而出現了長期的“紗荒”……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創造了工具機,才使蒸汽機的革命成為必要。”﹣﹣百度百科《英國工業革命》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英國出現“紗荒”的直接原因和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系列技術發明,并概述棉紡織業技術創新的意義。參考答案:考點:材料解析題;英國工業革命.解析:本題考查英國工業革命.考查英國工業革命棉紡織業的技術發明以及意義.依據材料“機械師約翰?凱伊首先發明飛梭,提高織布效率一倍,英國工業革命的前奏曲開始了.織布革新以后,造成織與紡的矛盾,從而出現了長期的‘紗荒’”可以得出原因是凱伊發明飛梭后,織布行業的效率大大提高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解決紗荒的一系列技術發明有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阿克萊特發明了水利紡紗機;克隆普頓發明了騾機.依據材料“正是由于創造了工具機,才使蒸汽機的革命成為必要”,聯系所學可知,棉紡織業技術創新在技術上完成了由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過渡;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推動了蒸汽機的發明.答案:原因:凱伊發明飛梭后,織布行業的效率大大提高等.發明: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阿克萊特發明了水利紡紗機;克隆普頓發明了騾機.意義:英國的棉紡織業已經在技術上完成了由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過渡;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推動了蒸汽機的發明.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時期儒學與理學的世俗化、實用化,是指儒家倫理道德規范由上層社會向民間社會下移。原本僅適用于貴族、上層士人的儒家倫理和相應的思想觀念深入到民間社會,將包括士、農、工、商在內的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納入到儒家倫理道德規范內,使之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日益倫理化。原本限于少數學術精英進行研究的儒學、理學的高深的理論也普及到普通民眾。儒學、理學的思想觀念與普通民眾的思想觀念、心理訴求不斷沖突、融合。明清時期儒學與理學的世俗化、實用化,也有其思想特征。世俗化是指儒家的思想觀念與普通民眾的思想觀念互相交融,具有民間化、兼容性的思想特征。——摘編自聶春艷《論儒學、理學的世俗化、實用化與明清小說》材料二伏爾泰認為儒學雖說是正統思想,但它博大寬容,表明中國對宗教的寬容態度;中國人敬天,而“天”是天理,不是神,不是崇拜的偶像;中國人尊孔,而孔子并非教主,只是宣揚倫理道德的圣人。伏爾泰借以批判當時法國“一個國王,一種信仰”的專制主義。孟德斯鳩認為中國文化有風俗之弊、奢侈之弊和專制之弊等三大缺點,但他同時又盛贊中國的重農政策、救荒政策和勤儉政策,指出中國文化這三大優點可以彌補三大弊病。即風俗之弊可以用特別的治術來補救、奢侈之弊可以用勤儉的政策來補救和專制之弊可以用孔子的教義來補救。——摘編自梁真惠《中國儒家學說的譯介對歐洲啟蒙運動的影響》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清時期儒學與理學世俗化與實用化的表現及影響。(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法國啟蒙思想家對中國文化的評價并分析其歷史背景。參考答案:(1)表現:儒學、理學的倫理等級秩序、道德規范及相應的思想觀念深入到民間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擴大和深化了儒家思想對社會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民間社會的思想和行為方式;規范和穩定了社會秩序,有利于政治統治的穩定;一定程度上壓抑了人的個性和創造精神,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及科技的創新等。(2)評價:高度評價了中國文化,指出了中國文化的一些缺點,同時也肯定了中國文化的優點可以彌補缺點。背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階段。啟蒙運動興起;借助中國文化抨擊法國的君主專制。【詳解】(1)表現:根據“原本僅適用于貴族、上層士人的儒家倫理和相應的思想觀念深入到民間社會,將包括士、農、工、商在內的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納入到儒家倫理道德規范內,使之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日益倫理化。原本限于少數學術精英進行研究的儒學、理學的高深的理論也普及到普通民眾。”概括得出儒學、理學的倫理等級秩序、道德規范及相應的思想觀念深入到民間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可從擴大和深化了儒家思想對社會的影響,改變了民間社會的思想和行為方式,規范和穩定了社會秩序,有利于政治統治的穩定等分析積極影響,從壓抑了人的個性和創造精神,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及科技的創新等分析消極影響。(2)評價:根據“它博大寬容”“中國文化有風俗之弊、奢侈之弊和專制之弊等三大缺點”“指出中國文化這三大優點可以彌補三大弊病”分析得出:高度評價了中國文化,指出了中國文化的一些缺點,同時也肯定了中國文化的優點可以彌補缺點。背景:結合所學,可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資產階級政治革命、啟蒙運動興起、借助中國文化抨擊法國的君主專制等分析總結。33.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對20世紀的歐洲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在某種意義上說,20世紀歷史的進程意味著西方的衰落。倫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聞。它們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國。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傳統的歐洲體系的崩潰已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
歐洲除了在進入一個衰落的時期外,還在進入一個成功的時期:它的思想、技術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迅速地傳遍全球。從根本上說,這意味著歐洲三大革命——工業、科學和政治革命——的傳播。……在戰后的年代里,越來越多的民眾積極地、自覺地卷入了西方化的進程。
當今時代的希望和危險遠遠超過世界歷史上的任何時代。人類還從未看到展現在他們面前如此燦爛奪目的前景,但人類同樣也從未見識過潛伏在這種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運用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論證材料中的觀點。參考答案:觀
點分值史
實分值20世紀歐洲走向衰落,喪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2分美蘇兩極格局形成1分第三世界興起(或不結盟運動興起)1分多極化趨勢出現與加強1分20世紀歐洲文明在世界范圍內傳播,帶來了積極的影響。2分廣泛采用機器生產,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1分歐洲民主政治制度被實踐應用1分啟蒙思想廣泛傳播1分歐洲文明的傳播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許多弊端。2分環境污染1分貧富差距1分金融危機(歐債危機)1分單純寫觀點,不寫史實,得3分。寫出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其他問題,如能源危機、歐盟內部矛盾、恐怖主義活動等亦可給分。
3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甲骨文“男”的寫法)男,丈夫也。從田,從力。言男用力於田也。﹣﹣東漢《說文解字》材料二
(商)鞅以三晉地狹人貧,秦地廣人寡,故草不盡墾,地利不盡出。于是誘三晉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務本于內,而使秦人應敵于外。故廢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數年之間,國富兵強,天下無敵。﹣﹣《通典?食貨》材料三
新安僻居山溪中,土地小狹,民人眾,世不中兵革,故其齒日益繁,地瘠薄,不給于耕,故其俗纖儉習事。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則十一在內,十九在外。﹣﹣《弇州山人四部稿》卷61《贈程君五十敘》新安土磽狹,田蓄少,人庶仰賈而食,即閥鬩家不憚為賈。﹣﹣《唐荊川文集》卷15《程少君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咖啡廳翻新合同樣本
- 招商部用人合同范本
- 餐飲連鎖加盟合同
- 亞克力板采購合同范本
- 企業展示與匯報模板
- 陽臺防水合同范本
- 陜西省漢中市2025屆普通高中高三質量檢測考試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 全國高校教師教學技能大賽(說課比賽)特等獎課件《國家安全》
- 語言學研究方法論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牡丹江師范學院
- 2025簡式的蔬菜交易合同
- DB12T 1361-2024 地熱尾水回灌技術規程
-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含練習題及答案)
- 成人腦室外引流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 標準
- 2024年出售鋁廠鋁渣合同范本
- 地方導游基礎知識電子教案 專題七 學習情境一 陜西省課時教案
- 項目管理工程師招聘筆試題與參考答案(某大型集團公司)2024年
- 高中文言文實詞虛詞總集(打印版)
- 24年追覓在線測評28題及答案
- 婚禮主要工作人員及分工職責
- 醫院改造工程設計服務方案
- 職業本科《大學英語》課程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