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章成本計算
在企業經營活動中,進行材料物資采購、產品生產和銷售,都涉及成本計算,因而成為企業會計重要方法之一。本章主要介紹成本計算方法的概念及其意義,成本計算原理及其一般程序和具體計算方法。
內容導圖成本計算的概念與意義8.1成本計算定義及其意義理解了解成本計算理論根據與步驟8.2成本計算原理及其程序掌握理解借生產成本貸×××借在途物資貸×××借庫存商品貸×××事項交易材料采購成本計算完工產品成本計算產品銷售成本計算發出材料成本計算在產品成本計算8.3成本計算方法具體應用掌握各種計算對象成本的計算方法第8章成本計算內容導圖成本計算的概念與意義8.1成本計算8.1成本計算定義及意義8.1.1成本計算的定義及其地位1.成本計算的定義成本計算是在會計上采用一定的方法歸集特定成本計算對象發生的全部費用,借以確定該計算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專門方法。(參見下頁圖示)
8.1成本計算定義及意義8.1.1成本計算的定義及其總成本:8000+2000+1000=11000(元)成本計算對象單位成本:11000÷5=2200(元)生產成本—R產品直接材料8000直接人工2000制造費用1000在途物資買價10500運費500
成本計算會計確認會計計量會計記錄生產R產品事項交易RRRRR總成本單位成本總成本:8000+2000+成本計單位成本:110002.成本計算方法的重要地位
財務報告賬簿◆保證賬簿所提供的資料更為真實客觀、有用的一種方法
事項交易提供保證◆為準確報告企業當期會計信息(財務狀況、經營成果)提供保證
會計憑證會計確認會計計量賬戶設置復式記賬成本計算財務狀況經營成果2.成本計算方法的重要地位賬簿◆保證賬簿所提供的資未來生產計劃成本8.1.2成本計算的意義及要求1.成本計算的重要意義產品生產計劃成本成本計算(實際成本)★有利于考核企業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①③產品銷售成本(費用)庫存商品成本結存產品成本(資產)★有利于正確確定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②產品生產實際成本★有利于合理確定成本耗費的補償量財務狀況(資產負債表)經營成果(利潤表)資產耗費★有利于為成本的預測和規劃提供必要的參考數據④未來生產計劃成本8.1.2成本計算的意義及要求產品生產計劃2.成本計算的基本要求(1)嚴格遵守成本列支的范圍(2)嚴格區分費用與成本的界限(3)嚴格遵循權責發生制的要求(4)認真做好成本計算的基礎工作(5)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供應過程生產過程銷售過程采購費用生產費用生產成本庫存商品一般意義上的費用與成本及費用之間的關系費用采購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處理積壓材料等
以貨幣資金支付本期應負擔的費用主營業務成本銷售產品資產費用2.成本計算的基本要求供應過程生產過程銷售過程采購費用生產8.2.1
成本計算的原理●企業在計算不同經營階段的各種成本時應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則,也是對成本計算的共同性要求。直接受益直接分配原理專門為某一受益對象發生的費用應直接計入該受益對象成本重要性原理共同受益間接分配原理由若干受益對象共同發生的費用應分攤計入各受益對象成本對少量的不影響受益對象成本計算的費用可不計入受益對象成本購入的某種材料,或生產的某種產品★如購入材料的市內零星運費可計入“管理費用”
8.2
成本計算原理及程序
8.2.1成本計算的原理●企業在計算不同經營階段8.2.2成本計算的一般程序1.成本計算一般程序的定義
●是指企業在計算一定成本計算對象的總成本,進而計算其單位成本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一系列步驟。
2.成本計算一般程序的內容原材料產成品在成品確定成本計算對象銷售產品一般為每月末1月2月3月4月確定成本計算時間8.2.2成本計算的一般程序原材料產成品在成品確定成本銷確定成本計算項目材料采購成本:(1)買價(2)采購費用產品生產成本:(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3)制造費用產品銷售成本:(1)單位成本(2)銷售數量收集成本計算資料入庫單出庫單工時消耗單工資分配表動力消耗單制造費用分配表產品銷售記錄材料采購成本計算表歸集成本計算資料
在途物資×××
生產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合理分配成本費用直接計入或分配計入編制成本計算表格主營業務成本計算表完工產品成本計算表確定成本材料采購成本:產品生產成本:產品銷售成本:收集成本計8.3成本計算方法的具體應用
8.3.1
材料采購與發出成本的計算1.材料采購成本的計算方法
(1)材料采購總成本的計算購貨企業銷售企業收到商品運費單據發票買價+采購費用相關稅費、保險費、運輸費和包裝費等收到單據
◆某種材料采購總成本=買價+采購費用
8.3成本計算方法的具體應用8.3.1材料采購與發(2)材料采購單位成本的計算
2.材料采購成本計算舉例
根據【例8—2】資料(表8—1、8—2),甲、乙兩種材料的采購成本計算如下:甲材料總成本:40000+1200=41200(元)乙材料總成本:60000+3600+31800=95400(元)
甲材料單位成本:41200÷2000=20.60(元/千克)乙材料單位成本:95400÷9000=10.60(元/千克)【例7—13~7—20】
◆某種材料采購單位成本=該種材料采購總成本÷分配標準采購數量、重量或件數等(2)材料采購單位成本的計算2.材料采購成本計算舉例★共同性采購費用的分配方法
◆分配率=共同性采購費用÷分配標準◆特別提示買價或重量等
◆各種材料應分配共同性費用額=分配標準×分配率
【例】購入甲、乙兩種材料,其中甲材料5000千克,乙材料2000千克。發生共同性運費7000元。
7000÷(5000+2000)=1(元/千克)
本例:甲材料5000×1=5000(元)乙材料2000×1=2000(元)
從同一供應商處或產地購買兩種以上的材料所共同發生的運輸費等★共同性采購費用的分配方法◆分配率=共同性采購3.材料采購成本計算表的編制方法材料采購成本計算表20××年×月成本項目甲材料(2000千克)乙材料(9000千克)總成本合計總成本單位成本總成本單位成本買價40000209000010130000采購費用12000.6054000.606600
合計4120020.609540010.60136600成本項目:材料采購成本項目成本計算對象及數量:甲、乙材料單位成本:根據總成本和采購數量計算確定總成本:有關數據可從“在途物資”明細賬取得以上各行合計3.材料采購成本計算表的編制方法材料采購成本計算表成本項4.材料發出成本的計算方法(1)發出材料成本的再確定及其必要性
材料名稱:甲材料數量單位:千克2009年
憑證號摘要單價借方貸方余額月日數量金額數量金額數量金額121月初余額19.404000776007轉×本月發出150015轉×本月購入20.6020004120025轉×本月發出400031合計2000412005500★發出材料成本的再確定—對發出材料單位成本的重新認定發出材料成本=發出材料單位成本×發出數量有必要對發出材料成本的單位成本重新加以認定【例8—3】表8—5本月發出材料按哪一種單價計算?4.材料發出成本的計算方法(2)發出材料(存貨)的計價方法
發出存貨計價方法是指企業在平時發出材料(或庫存商品等)時,確定發出存貨的單位成本,并據以計算發出存貨實際成本的方法。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方法:1)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假設某一種材料中先入庫的批次被盡先發出,以先入庫材料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發出材料的單位成本,并根據發出數量計算發出材料全部成本的一種方法。(見下頁圖示)(2)發出材料(存貨)的計價方法1)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下確定發出存貨單位成本及計算總成本的方法入庫存貨批次1單價1批次2單價2批次3單價3發出存貨批次1批次2批次3單價?單價?單價?◆對發出存貨的成本可隨時計算,也可月末一次性計算
【例8—4】資料見表8—5。甲材料月初結存4000千克,單位成本19.40元;本月購入2000千克,單位成本20.60元;本月發出5500千克(1500+4000),按先進先出法計算其發出成本。
12月7日發出甲材料成本:19.40×1500=29100(元)
12月25日發出甲材料成本:19.40×2500+20.60×1500=79400(元)本月發出甲材料全部成本:29100+79400=108500(元)★先進先出法下確定發出存貨單位成本及計算總成本的方法2)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
當同一種材料各批次入庫的單位成本不一致時,月末時,先計算出該種材料的全月加權平均單價;之后,再根據加權平均單價及材料發出數量計算本月發出材料全部成本的一種方法。月初結存成本+本月新增成本月初結存數量+本月新增數量◆發出存貨的成本在月末一次性計算批次1單價1批次2單價2批次3單價3發出順序★計算發出、結存存貨成本的統一單價加權平均單價入庫順序批次1單價1批次2單價2批次3單價32)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月初結存成本+本月新增成本◆發出存貨的
【例8—5】假定甲材料月初結存、本月購入和本月發出資料同表8—5。按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計算其加權平均成本發出成本。
本月甲材料的加權平均成本為:
(77600+41200)÷(4000+2000)=19.80(元)月初結存成本+本月新增成本月初結存數量+本月新增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本月發出甲材料的成本為:
19.80×5500=108900(元)
★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下確定發出存貨單位成本及計算總成本的方法【例8—5】假定甲材料月初結存、本月購入和本月3)個別計價法也稱個別認定法。在這種方法下,當庫存的某一種材料各批次的單位成本不一致時,發出材料的單位成本是通過個別認定來確定的。即在計算本期發出材料成本前,需要逐一確認所發出材料的入庫批次及單位成本,并以此作為依據計算本期發出材料成本。3)個別計價法【例8—6】假定甲材料月初余額、本月購入和本月發出資料同表8—5。經過實際認定,在本月發出的該材料5500千克中,有1500千克為上月結存的甲材料(假定為7日發出),另4000千克是本月購入的甲材料(假定為25日發出)。根據以上資料,按照個別計價法計算本月發出甲材料的成本。
12月7日發出甲材料的成本:19.40×1500=29100(元)
12月25日發出甲材料的成本:20.60×4000=82400(元)全月發出甲材料的全部成本:29100+82400=111500(元)
★個別計價法下確定發出存貨單位成本及計算總成本的方法【例8—6】假定甲材料月初余額、本月購入和本月(3)對采用發出存貨計價方法的特別要求
企業在選用上述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時,應遵循會計信息質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縱向可比
●例如取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使用等
采用的會計政策前后各期一致A企業
一旦選用了某一種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就應在一定會計期間內連續使用,以便真實的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發出存貨應按其成本計入當期的成本(如產品生產領用生產成本,構成企業新的資產,影響企業財務狀況)或費用(如銷售產品成本計入主營業務成本——費用,影響企業經營成果)(3)對采用發出存貨計價方法的特別要求◆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8.3.2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1.完工產品成本的基本計算方法
完工產品成本項目與生產費用的項目相同,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過程就是根據這些成本項目對相關費用進行歸集和匯總的過程。其基本計算公式為:本月完工某該產品發生該產品發生該產品發生產品總成本的直接材料的直接人工的制造費用=++8.3.2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本月完工某該產品
★在計算完工產品成本時,除應嚴格按一定計算對象的成本項目進行歸集以外,還應考慮產品的投產時間和完工情況兩個因素。本月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公式又可表示如下:本月完工某該產品月初本月所發月末在產品總成本
在產品成本生的費用產品成本=+-
◆該計算公式的各個項目中都應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成本項目內容。“生產成本“明細賬戶中的“月初余額”“生產成本”明細賬戶中“本月發生額”?需采用一定的方法計算尚未完成所有工序的產品★如果月末沒有在產品,前兩項即為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如果沒有一、三兩項,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即為本月發生的費用◆特別提示★在計算完工產品成本時,除應嚴格按一定計算對象2.完工產品成本計算舉例
【例8—8】假定盛榮公司到月末時所生產的75件M產品本月全部完工;生產的60件N產品到月末時完工50件,另有10件尚未完工,根據測算,未完工N產品每件占用直接材料800元;直接人工1140元;制造費用150元。兩種產品的月初在產品成本和本月發生的生產費用資料見表8—9和表8—10(例7—21~7—30)。計算兩種產品的完工成本。
2.完工產品成本計算舉例(1)完工M產品總成本
1)本月完工M產品總成本:直接材料:15000+30000=45000(元)直接人工:39900+79800=119700(元)制造費用:5250+10500=15750(元)合計180450(元)2)本月完工M產品單位成本:
180450÷75=2406(元)
(1)完工M產品總成本(2)完工N產品成本1)N產品月末在產品成本:直接材料:800×10=8000(元)直接人工:1140×10=11400(元)制造費用:150×10=1500(元)合計20900(元)2)月末完工N產品總成本:直接材料:8000+80000-8000=80000(元)直接人工:11400+114000-11400=114000(元)制造費用:1500+15000-1500=15000(元)合計209000(元)3)本月完工N產品單位成本:209000÷50=4180(元)(2)完工N產品成本
【例】某企業本月發生制造費用547000元,按生產工時分配。生產A、B兩種產品生產工時分別為6000個和4000個。
547000÷(6000+4000)=54.70(元/工時)分配率=本月發生制造費用總額÷分配標準★制造費用分配方法
本例:A產品:6000×54.70=328200(元)
B產品:4000×54.70=218800(元)某產品應分配制造費用=分配標準×分配率生產工時或生產工人工資總額等◆特別提示【例】某企業本月發生制造費用547000元,按生3.完工產品成本計算表的編制方法
——實務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完工產品成本計算表2012年12月成本項目M產品(75件)N產品(50件)總成本合計總成本單位成本總成本單位成本直接材料45000900800001600125000直接人工11970015961140002280233700制造費用157502101500030030750
合計18045024062090004180389450成本項目:完工產品成本項目完工產品成本計算對象及數量:M、N產品單位成本:根據總成本和完工數量計算確定總成本:有關數據可從“生產成本”明細賬取得以上各行合計3.完工產品成本計算表的編制方法完工產品成本計算表成本項目M8.3.3主營業務成本的計算1.主營業務成本的基本計算方法
在產品生產企業,主營業務成本是指其所銷售商品的成本,在一般情況下,基本計算公式為:本月銷售某商品主營業務成本=該銷售商品單位成本×銷售數量★若銷售的商品是多批次生產的,且各批單位成本又各不相同,應采用一定方法,如先進先出法等(此前已介紹)確定其單位成本。★可根據銷售記錄統計確定。8.3.3主營業務成本的計算本月銷售某商品主營業務成本=2.主營業務成本計算對發出存貨計價方法的應用(1)某種產品各批次單位成本相同
可根據上一公式直接其主營業務成本。
【例8—9】假定盛榮公司本月銷售M、N兩種產品各20件,且均為本月所生產。其中M產品的單位成本為2046元,N產品的單位成本為4180元。(個別計價法)兩種產品的銷售成本應分別為:
M產品銷售成本:2046×20=48120(元)
N產品銷售成本:4180×20=83600(元)2.主營業務成本計算對發出存貨計價方法的應用(2)某種產品各批次單位成本不同(見下)3.主營業務成本計算舉例
【例8—11】假定盛榮公司本月按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確定銷售商品單位成本。M、N兩種產品本月銷售情況分別見表8—13和表8—14。銷售M、N兩種產品的單位成本和銷售總成本分別計算如下:(1)全月一次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M產品:(720000+180450)÷(200+75)=3274.36(元)
N產品:(205000+209000)÷(50+50)=4140(元)(2)全月銷售兩種產品成本
M產品:3274.36×250=818590(元)
N產品:4140×100=414000(元)
(2)某種產品各批次單位成本不同(見下)4.主營業務成本計算表的編制方法
——實務中常用方法主營業務成本計算表20××年×月產品名稱本月銷售(件)單位銷售成本銷售成本合計M產品2503274.36818590N產品1004140.00414000合計——1232590本月銷售產品名稱根據單位產品成本與銷售數量計算填列可根據銷售統計資料確定根據發出存貨計價方法確定以上各行合計END4.主營業務成本計算表的編制方法20××年×月產品名稱本月《基礎會計》教材,思考題P257
練習題P257~259《〈基礎會計〉學習指導書》,P157~165
名詞解釋判斷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提示:以上所有習題的答案參見《〈基礎會計〉學習指導書》(第三版)練習題《基礎會計》教材,思考題P257練習題演講完畢,謝謝觀看!演講完畢,謝謝觀看!第8章成本計算
在企業經營活動中,進行材料物資采購、產品生產和銷售,都涉及成本計算,因而成為企業會計重要方法之一。本章主要介紹成本計算方法的概念及其意義,成本計算原理及其一般程序和具體計算方法。
內容導圖成本計算的概念與意義8.1成本計算定義及其意義理解了解成本計算理論根據與步驟8.2成本計算原理及其程序掌握理解借生產成本貸×××借在途物資貸×××借庫存商品貸×××事項交易材料采購成本計算完工產品成本計算產品銷售成本計算發出材料成本計算在產品成本計算8.3成本計算方法具體應用掌握各種計算對象成本的計算方法第8章成本計算內容導圖成本計算的概念與意義8.1成本計算8.1成本計算定義及意義8.1.1成本計算的定義及其地位1.成本計算的定義成本計算是在會計上采用一定的方法歸集特定成本計算對象發生的全部費用,借以確定該計算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專門方法。(參見下頁圖示)
8.1成本計算定義及意義8.1.1成本計算的定義及其總成本:8000+2000+1000=11000(元)成本計算對象單位成本:11000÷5=2200(元)生產成本—R產品直接材料8000直接人工2000制造費用1000在途物資買價10500運費500
成本計算會計確認會計計量會計記錄生產R產品事項交易RRRRR總成本單位成本總成本:8000+2000+成本計單位成本:110002.成本計算方法的重要地位
財務報告賬簿◆保證賬簿所提供的資料更為真實客觀、有用的一種方法
事項交易提供保證◆為準確報告企業當期會計信息(財務狀況、經營成果)提供保證
會計憑證會計確認會計計量賬戶設置復式記賬成本計算財務狀況經營成果2.成本計算方法的重要地位賬簿◆保證賬簿所提供的資未來生產計劃成本8.1.2成本計算的意義及要求1.成本計算的重要意義產品生產計劃成本成本計算(實際成本)★有利于考核企業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①③產品銷售成本(費用)庫存商品成本結存產品成本(資產)★有利于正確確定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②產品生產實際成本★有利于合理確定成本耗費的補償量財務狀況(資產負債表)經營成果(利潤表)資產耗費★有利于為成本的預測和規劃提供必要的參考數據④未來生產計劃成本8.1.2成本計算的意義及要求產品生產計劃2.成本計算的基本要求(1)嚴格遵守成本列支的范圍(2)嚴格區分費用與成本的界限(3)嚴格遵循權責發生制的要求(4)認真做好成本計算的基礎工作(5)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供應過程生產過程銷售過程采購費用生產費用生產成本庫存商品一般意義上的費用與成本及費用之間的關系費用采購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處理積壓材料等
以貨幣資金支付本期應負擔的費用主營業務成本銷售產品資產費用2.成本計算的基本要求供應過程生產過程銷售過程采購費用生產8.2.1
成本計算的原理●企業在計算不同經營階段的各種成本時應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則,也是對成本計算的共同性要求。直接受益直接分配原理專門為某一受益對象發生的費用應直接計入該受益對象成本重要性原理共同受益間接分配原理由若干受益對象共同發生的費用應分攤計入各受益對象成本對少量的不影響受益對象成本計算的費用可不計入受益對象成本購入的某種材料,或生產的某種產品★如購入材料的市內零星運費可計入“管理費用”
8.2
成本計算原理及程序
8.2.1成本計算的原理●企業在計算不同經營階段8.2.2成本計算的一般程序1.成本計算一般程序的定義
●是指企業在計算一定成本計算對象的總成本,進而計算其單位成本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一系列步驟。
2.成本計算一般程序的內容原材料產成品在成品確定成本計算對象銷售產品一般為每月末1月2月3月4月確定成本計算時間8.2.2成本計算的一般程序原材料產成品在成品確定成本銷確定成本計算項目材料采購成本:(1)買價(2)采購費用產品生產成本:(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3)制造費用產品銷售成本:(1)單位成本(2)銷售數量收集成本計算資料入庫單出庫單工時消耗單工資分配表動力消耗單制造費用分配表產品銷售記錄材料采購成本計算表歸集成本計算資料
在途物資×××
生產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合理分配成本費用直接計入或分配計入編制成本計算表格主營業務成本計算表完工產品成本計算表確定成本材料采購成本:產品生產成本:產品銷售成本:收集成本計8.3成本計算方法的具體應用
8.3.1
材料采購與發出成本的計算1.材料采購成本的計算方法
(1)材料采購總成本的計算購貨企業銷售企業收到商品運費單據發票買價+采購費用相關稅費、保險費、運輸費和包裝費等收到單據
◆某種材料采購總成本=買價+采購費用
8.3成本計算方法的具體應用8.3.1材料采購與發(2)材料采購單位成本的計算
2.材料采購成本計算舉例
根據【例8—2】資料(表8—1、8—2),甲、乙兩種材料的采購成本計算如下:甲材料總成本:40000+1200=41200(元)乙材料總成本:60000+3600+31800=95400(元)
甲材料單位成本:41200÷2000=20.60(元/千克)乙材料單位成本:95400÷9000=10.60(元/千克)【例7—13~7—20】
◆某種材料采購單位成本=該種材料采購總成本÷分配標準采購數量、重量或件數等(2)材料采購單位成本的計算2.材料采購成本計算舉例★共同性采購費用的分配方法
◆分配率=共同性采購費用÷分配標準◆特別提示買價或重量等
◆各種材料應分配共同性費用額=分配標準×分配率
【例】購入甲、乙兩種材料,其中甲材料5000千克,乙材料2000千克。發生共同性運費7000元。
7000÷(5000+2000)=1(元/千克)
本例:甲材料5000×1=5000(元)乙材料2000×1=2000(元)
從同一供應商處或產地購買兩種以上的材料所共同發生的運輸費等★共同性采購費用的分配方法◆分配率=共同性采購3.材料采購成本計算表的編制方法材料采購成本計算表20××年×月成本項目甲材料(2000千克)乙材料(9000千克)總成本合計總成本單位成本總成本單位成本買價40000209000010130000采購費用12000.6054000.606600
合計4120020.609540010.60136600成本項目:材料采購成本項目成本計算對象及數量:甲、乙材料單位成本:根據總成本和采購數量計算確定總成本:有關數據可從“在途物資”明細賬取得以上各行合計3.材料采購成本計算表的編制方法材料采購成本計算表成本項4.材料發出成本的計算方法(1)發出材料成本的再確定及其必要性
材料名稱:甲材料數量單位:千克2009年
憑證號摘要單價借方貸方余額月日數量金額數量金額數量金額121月初余額19.404000776007轉×本月發出150015轉×本月購入20.6020004120025轉×本月發出400031合計2000412005500★發出材料成本的再確定—對發出材料單位成本的重新認定發出材料成本=發出材料單位成本×發出數量有必要對發出材料成本的單位成本重新加以認定【例8—3】表8—5本月發出材料按哪一種單價計算?4.材料發出成本的計算方法(2)發出材料(存貨)的計價方法
發出存貨計價方法是指企業在平時發出材料(或庫存商品等)時,確定發出存貨的單位成本,并據以計算發出存貨實際成本的方法。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方法:1)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假設某一種材料中先入庫的批次被盡先發出,以先入庫材料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發出材料的單位成本,并根據發出數量計算發出材料全部成本的一種方法。(見下頁圖示)(2)發出材料(存貨)的計價方法1)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下確定發出存貨單位成本及計算總成本的方法入庫存貨批次1單價1批次2單價2批次3單價3發出存貨批次1批次2批次3單價?單價?單價?◆對發出存貨的成本可隨時計算,也可月末一次性計算
【例8—4】資料見表8—5。甲材料月初結存4000千克,單位成本19.40元;本月購入2000千克,單位成本20.60元;本月發出5500千克(1500+4000),按先進先出法計算其發出成本。
12月7日發出甲材料成本:19.40×1500=29100(元)
12月25日發出甲材料成本:19.40×2500+20.60×1500=79400(元)本月發出甲材料全部成本:29100+79400=108500(元)★先進先出法下確定發出存貨單位成本及計算總成本的方法2)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
當同一種材料各批次入庫的單位成本不一致時,月末時,先計算出該種材料的全月加權平均單價;之后,再根據加權平均單價及材料發出數量計算本月發出材料全部成本的一種方法。月初結存成本+本月新增成本月初結存數量+本月新增數量◆發出存貨的成本在月末一次性計算批次1單價1批次2單價2批次3單價3發出順序★計算發出、結存存貨成本的統一單價加權平均單價入庫順序批次1單價1批次2單價2批次3單價32)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月初結存成本+本月新增成本◆發出存貨的
【例8—5】假定甲材料月初結存、本月購入和本月發出資料同表8—5。按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計算其加權平均成本發出成本。
本月甲材料的加權平均成本為:
(77600+41200)÷(4000+2000)=19.80(元)月初結存成本+本月新增成本月初結存數量+本月新增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本月發出甲材料的成本為:
19.80×5500=108900(元)
★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下確定發出存貨單位成本及計算總成本的方法【例8—5】假定甲材料月初結存、本月購入和本月3)個別計價法也稱個別認定法。在這種方法下,當庫存的某一種材料各批次的單位成本不一致時,發出材料的單位成本是通過個別認定來確定的。即在計算本期發出材料成本前,需要逐一確認所發出材料的入庫批次及單位成本,并以此作為依據計算本期發出材料成本。3)個別計價法【例8—6】假定甲材料月初余額、本月購入和本月發出資料同表8—5。經過實際認定,在本月發出的該材料5500千克中,有1500千克為上月結存的甲材料(假定為7日發出),另4000千克是本月購入的甲材料(假定為25日發出)。根據以上資料,按照個別計價法計算本月發出甲材料的成本。
12月7日發出甲材料的成本:19.40×1500=29100(元)
12月25日發出甲材料的成本:20.60×4000=82400(元)全月發出甲材料的全部成本:29100+82400=111500(元)
★個別計價法下確定發出存貨單位成本及計算總成本的方法【例8—6】假定甲材料月初余額、本月購入和本月(3)對采用發出存貨計價方法的特別要求
企業在選用上述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時,應遵循會計信息質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縱向可比
●例如取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使用等
采用的會計政策前后各期一致A企業
一旦選用了某一種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就應在一定會計期間內連續使用,以便真實的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發出存貨應按其成本計入當期的成本(如產品生產領用生產成本,構成企業新的資產,影響企業財務狀況)或費用(如銷售產品成本計入主營業務成本——費用,影響企業經營成果)(3)對采用發出存貨計價方法的特別要求◆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8.3.2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1.完工產品成本的基本計算方法
完工產品成本項目與生產費用的項目相同,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過程就是根據這些成本項目對相關費用進行歸集和匯總的過程。其基本計算公式為:本月完工某該產品發生該產品發生該產品發生產品總成本的直接材料的直接人工的制造費用=++8.3.2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本月完工某該產品
★在計算完工產品成本時,除應嚴格按一定計算對象的成本項目進行歸集以外,還應考慮產品的投產時間和完工情況兩個因素。本月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公式又可表示如下:本月完工某該產品月初本月所發月末在產品總成本
在產品成本生的費用產品成本=+-
◆該計算公式的各個項目中都應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成本項目內容。“生產成本“明細賬戶中的“月初余額”“生產成本”明細賬戶中“本月發生額”?需采用一定的方法計算尚未完成所有工序的產品★如果月末沒有在產品,前兩項即為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如果沒有一、三兩項,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即為本月發生的費用◆特別提示★在計算完工產品成本時,除應嚴格按一定計算對象2.完工產品成本計算舉例
【例8—8】假定盛榮公司到月末時所生產的75件M產品本月全部完工;生產的60件N產品到月末時完工50件,另有10件尚未完工,根據測算,未完工N產品每件占用直接材料800元;直接人工1140元;制造費用150元。兩種產品的月初在產品成本和本月發生的生產費用資料見表8—9和表8—10(例7—21~7—30)。計算兩種產品的完工成本。
2.完工產品成本計算舉例(1)完工M產品總成本
1)本月完工M產品總成本:直接材料:15000+30000=45000(元)直接人工:39900+79800=119700(元)制造費用:5250+10500=15750(元)合計180450(元)2)本月完工M產品單位成本:
180450÷75=2406(元)
(1)完工M產品總成本(2)完工N產品成本1)N產品月末在產品成本:直接材料:800×10=8000(元)直接人工:1140×10=11400(元)制造費用:150×10=1500(元)合計20900(元)2)月末完工N產品總成本:直接材料:8000+80000-8000=80000(元)直接人工:11400+114000-11400=114000(元)制造費用:1500+15000-1500=15000(元)合計209000(元)3)本月完工N產品單位成本:209000÷50=4180(元)(2)完工N產品成本
【例】某企業本月發生制造費用547000元,按生產工時分配。生產A、B兩種產品生產工時分別為6000個和4000個。
547000÷(6000+4000)=54.70(元/工時)分配率=本月發生制造費用總額÷分配標準★制造費用分配方法
本例:A產品:6000×54.70=328200(元)
B產品:4000×54.70=218800(元)某產品應分配制造費用=分配標準×分配率生產工時或生產工人工資總額等◆特別提示【例】某企業本月發生制造費用547000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業技術秘密保護合同
- 與日歷有關的課件模板
- 上海邦德職業技術學院《水泵及水泵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部分校2025屆小升初模擬數學測試卷含解析
- 宣城市廣德縣2025屆小學六年級第二學期小升初數學試卷含解析
-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即興伴奏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九江市名校2025屆初三第二次質量考評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數字插畫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臨朐市重點達標名校2025屆中考化學試題壓軸試卷含解析
- 南華大學船山學院《醫學哲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常見實用急救技術
- 婚禮執事單模板
- 《紅色旅游線路設計》
- 冷鏈產品運輸記錄表
- 導線的連接精品課件
- 二年級美術下冊課件-第14課 蟲蟲蟲(一)2-蘇少版(共22張PPT)
- 兒童保健學課件:緒論
- 中小學校園安全穩定工作崗位責任清單
- 論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徑 開題報告
- 濃縮機的選擇與計算
- 滬教版六年級下冊單詞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