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號:DB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DBJ50/T-151-2012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工程技術規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offulllightweightaggregateconcretethermalinsulationforbuildingground(報批稿)2012-9-14發布2012-11-01實施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前言為了規范全輕混凝土在建筑地面保溫工程的應用,保證工程質量,依據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下達2011年工程建設標準制訂、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渝建[2011]460號的要求,由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編制本規程。本規程共分6章,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材料、設計、施工和驗收等。本規程由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管理,由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負責解釋。本標準在執行過程中,希望有關單位注意收集資料,總結經驗,并將需要修改、補充的意見和建議反饋給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重慶市渝中區長江二路177-178號,郵編:400016,電話傳真,以供修編時參考。本規程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審查人員:主編單位: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參編單位:重慶龍者低碳環??萍加邢薰局貞c市助友建筑高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重慶瑞其建筑節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重慶科恒建材有限公司重慶聯科節能建材有限公司重慶德邦防水保溫工程有限公司重慶瑞建輕質建材有限公司重慶廣森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重慶中航科技有限公司重慶索能建材有限公司重慶博諾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謝自強丁小猷趙本坤李懷玉何丹岳濤廖袖峰王聰呂忠周靜王強周癸豆許暉袁占忠李治偉徐全武周程明江澤潭陳域劉嚴正任江林瞿廣龍馬飛鄧瑛鵬杜磊審查人員:華冠賢余吉輝龐永昇鄒時暢徐惦耕(按姓氏筆畫排序)秦晉蜀熊渝新目次1總則 12術語 23材料 43.1原材料要求 43.2全輕混凝土性能 44設計 64.1一般規定 64.2配合比設計 64.3構造設計 85施工 95.1一般規定 95.2施工流程 95.3拌合物拌制 105.4拌合物運輸 125.5拌合物澆筑和成型 125.6養護和缺陷修補 126驗收 136.1一般規定 136.2主控項目 146.3一般項目 15本規程用詞說明 16引用標準名錄 17條文說明 18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 23Materials 43.1Requirementsoftherawmaterial 43.2Performanceoffulllightweightaggregateconcrete 44Design 64.1Generalrequirements 64.2Designofmixproportion 64.3Structuredesign 85Construction 95.1Generalrequirements 95.2Constructionprocess 95.3Mixtureconfiguration 105.4Mixturetransport 125.5Mixturepouringandforming 125.6Curingandrepairing 126Acceptance 136.1Generalrequirements 136.2Dominateitem 146.3Generalitem 15ListofQuotedStandards 16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17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81總則1.0.1為了提高民用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規范全輕混凝土在建筑地面保溫工程中的應用,保證施工質量,制訂本規程。1.0.2本規程適用于重慶地區新建、擴建、改建民用建筑采用全輕混凝土進行地面保溫建筑節能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驗收。1.0.3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驗收在執行本規程時,尚應符合國家、行業和重慶市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術語2.0.1建筑地面buildingground建筑物底層地面和樓(層地)面的總稱。2.0.2輕集料混凝土用輕粗集料、輕砂(或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觀密度不大于1950kg/m3的混凝土。2.0.3全輕混凝土fulllightweightaggr由輕砂做細集料配制而成的輕集料混凝土。2.0.4輕集料堆積密度不大于1200kg/m3的粗、細集料的總稱。2.0.5輕粗集料公稱粒徑不小于5mm,最大松散堆積密度不大于1000kg/m3的粗集2.0.6輕細集料公稱粒徑小于5mm,最大松散堆積密度不大于1200kg/m3的細集2.0.7凈用水量不包括輕集料1h吸水量的混凝土拌和用水量。2.0.8總用水量包括輕集料1h吸水量的混凝土拌和用水量。2.0.9混凝土干表觀密度硬化后的全輕混凝土單位體積的烘干質量。2.0.10混凝土濕表觀密度全輕混凝土拌合物經搗實后單位體積的質量。2.0.11凈水灰比凈用水量與水泥用量之比。2.0.12總水灰比 總用水量與水泥用量之比。2.0.13圓球型輕集料sphericallightweightaggregate原材料經造粒、煅燒或非煅燒而成的,呈圓球狀的輕集料。2.0.14原材料經破碎燒脹而成的,呈非圓球狀的輕集料。2.0.15由天然輕集料、自然煤矸石或多孔燒結塊經破碎加工而成的;或由頁巖塊燒脹后破碎而成的,呈碎石狀的輕集料。3材料3.1原材料要求3.1.1全輕混凝土所用水泥應符合《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的規定。當采用其它品種的水泥時,其性能指標應符合相應標準的規定。3.1.2全輕混凝土所用輕集料應符合《輕集料及其試驗方法第1部分:輕集料》GB/T17431.1的規定,且最大粒徑不宜大于20mm,自然級配空隙率不大于40%。3.1.3全輕混凝土所用粉煤灰、粒化高爐礦渣粉等礦物摻合料應分別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GB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郀t礦渣粉》GB/T18046的規定;當采用其他品種礦物摻合料時,應有充足的技術依據,并應在使用前進行試驗驗證。3.1.4全輕混凝土所用的外加劑應分別符合《混凝土外加劑》GB8076、《砂漿、混凝土防水劑》JC474等的規定。外加劑的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3.1.5全輕混凝土拌和用水應符合《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的規定。3.2全輕混凝土性能3.2.1全輕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可參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進行,拌合物性能指標應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3.2.2硬化全輕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按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確定,立方體試件尺寸應符合《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3.2.3用于建筑地面保溫工程中的全輕混凝土強度等級可劃分為:LC5.0;LC7.5;LC10;3.2.4用于建筑地面保溫工程中的全輕混凝土按其干表觀密度可分七個等級,其干表觀密度的變化范圍應符合表3.2.表3.2密度等級干表觀密度的變化范圍(kg/m3)試驗方法600560~650JGJ51700660~750800760~850900860~9501000960~105011001060~115012001160~125013001260~13503.2.5全輕混凝土在干燥條件下的導熱系數、蓄熱系數符合表3.2.5的表3.2.密度等級導熱系數(W/m·K)(平均溫度25℃±2℃比熱容(kJ/kg·K)蓄熱系數(W/m2·K)試驗方法6000.161.052.70GB102947000.183.098000.203.489000.233.9610000.264.4411000.284.8312000.315.3113000.365.963.2.6全輕混凝土吸水率、軟化系數、收縮值、燃燒性能和放射性等應符合表3.2.表3.性能數值試驗方法吸水率(48h)%≤12%JGJ51軟化系數≥0.75收縮值mm/m(28d)≤0.36GB/T50082燃燒性能A級GB8624放射性檢驗內照射指數IRa≤1.0GB6566外照射指數Iγ≤1.04設計4.1一般規定4.1.1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的保溫、隔熱和防潮性能應符合《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及重慶市現行相關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規定。4.1.2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的構造做法、強度等級應符合《建筑地面設計規范》GB5003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及其它現行有關標準規定。4.1.3采用低溫熱水輻射供暖系統的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構造設計應符合《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JGJ142的規定。4.1.4全輕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應符合《輕集料混凝土技術規程》JGJ51的相關規定4.2配合比設計4.2.1全輕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主要應滿足抗壓強度、導熱系數、密度和稠度的要求。4.2.2全輕混凝土配合比應通過計算并經試配確定。fcu,o≥fcu,k+1.645σ式中fcu,o——全輕混凝土的試配強度(MPa);fcu,k——全輕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MPa);σ——全輕混凝土強度標準差(MPa)。強度標準差應根據同品種、同強度等級全輕混凝土統計資料計算確定。統計計算時,強度試件組數不應少于25組。4.2.3全輕混凝土配合比中的輕粗集料宜采用同一品種的輕集料。全輕混凝土及其制品摻入煤(爐)渣輕粗集料時,其摻量不應大于輕粗集料總量的30%,煤(爐)渣含碳量不應大于10%。為改善某些性能而摻入另一品種粗集4.2.4在全輕混凝土配合比中加入化學外加劑或礦物摻和料時,其品種、摻量和對水泥的適應性,必須通過試驗確定。4.2.5不同試配強度的全輕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表4.2.5選用,但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過550kg/m3表4.2.5全輕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全輕混凝土試配強度(MPa)輕集料密度等級400500600700800900<5.0260~320250~300230~280210~260190~260180~2505.0~7.5280~360260~340240~320220~300210~280200~2707.5~10—280~370260~350240~320230~300220~29010~15——280~350260~340-240~330—注:1表中水泥用量為采用32.5級水泥時水泥用量值;2表中下限值適用于圓球型和普通型輕粗集料,上限值適用于碎石型輕粗集料和全輕混凝土。4.2.6全輕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宜以凈水灰比表示。當采用總水灰比表示,4.2.7全輕混凝土的凈用水量根據坍落度和施工要求,可按表4.2.7表4.2.7全輕混凝土施工方式坍落度(mm)凈用水量(kg/m3)現場澆注機械振搗50~100180~225人工振搗≥80200~230注:1表中值適用于圓球型和普通型輕粗集料,對碎石型輕粗集料,宜增加10kg左右的用水量;2摻加外加劑時,宜按其減水率適當減少用水量,并按施工稠度要求進行調整。4.2.8采用松散體積法設計配合比時,全輕混凝土的砂率可按表4.2.8表4.2.8全輕混凝土施工方式細集料品種砂率(%)現場澆注輕砂35~45注:當采用圓球型輕粗集料時,砂率宜取表中值下限;采用碎石型時,則宜取上限。4.2.9當采用松散體積法設計配合比時,粗細集料松散狀態的總體積可按表4.2.9表4.2.9粗細集輕粗集料粒型細集料品種粗細集料總體積(m3)圓球型輕砂1.25~1.50普通型1.30~1.60碎石型1.35~1.65注:1混凝土強度等級較高時,宜取表中下限范圍;2當采用膨脹珍珠巖砂石宜取表中上限值。4.2.10當采用粉煤灰作摻和料時,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和超量系數等參數的選擇,應按國家現行標準《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漿中應用技術規程》JGJ284.3構造設計4.3.1當建筑地面保溫層采用的全輕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LC15級時,保溫層與面層之間應設置水泥混凝土保護層,構造做法及強度等級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水泥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不應小于30mm,層內應設置間距不大于200mm×200mm的φ6mm4.3.2當建筑地面保溫層采用的全輕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LC15級時,保溫層與面層之間可不設水泥混凝土保護層。4.3.3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的沉降縫、伸縫、縮縫和防震縫,應與結構相應縫的位置一致,且應貫通建筑地面的各構造層。4.3.4全輕混凝土用作樓面保溫層時,厚度不應小于30mm;用作樓面保溫層兼敷管層時,厚度不應小于50mm;用作與地面土壤接觸的底層地面保溫時,厚度不應小于100mm。5施工5.1一般規定5.1.1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工程的施工,應在基層質量驗收合格后進行。5.1.2施工前應清潔基層,潤濕后的基層應無明顯積水,并對5.1.3全輕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應按干混料和輕集料兩個組分采用分開包裝方式配套供應到現場;原材料進場后,應按規定抽樣送檢,復檢5.1.4原材料進場后應分類堆放,5.1.5現場澆筑全輕混凝土時,環境溫度及基層表面溫度不得低于5.1.6根據工程需要,輕集料預濕時間可按室外氣溫和來料的自然含水狀態確定,可提前0.5d或1d對輕集料進行淋水或泡水預濕5.1.7大面積施工前,應在現場采用相同材料、做法和工藝制作樣板工程,5.1.8大面積施工時應設置分隔縫。5.2施工流程5.2.1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工程施工流程見圖5.2.1。澆筑澆筑養護成品保護、驗收打粑找標高、放線清理基層界面處理全輕混凝土拌制養護成品保護、驗收保護層施工(設置鋼筋網片)全輕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LC15全輕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LC15圖5.2.1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工程5.3拌合物拌制5.3.1應對輕1在批量拌制全輕混凝土拌合物前進行測定;2在批量生產過程中抽查測定;3雨天施工或發現拌合物稠度反常時進行測定;4對預濕處理的輕粗集料,可不測含水率,但應測定其濕堆積密度。5.3.25.3.3全輕混凝土生產時,配料質量計量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3.3的要求表5.3.3配料原材料干混料輕集料外加劑拌和用水計量允許誤差/%±2±3±2±25.3.4在全輕混凝土攪拌時,使用預濕處理的輕集料,宜采用圖5.3.4-1的投料順序;使用未預濕處理的輕集料,宜采用圖5.3凈用水量外加劑預拌凈用水量外加劑預拌拌制全輕混拌制全輕混凝土水預濕輕集料拌和0.5min拌和3-4min拌和0.5min拌和3-4min干混料干混料圖5.3.4-1使用預濕處理外加劑剩余水外加劑剩余水拌制拌制預拌1/21/2總用水量全輕全輕混凝土輕集料拌和1min輕集料拌和1min拌和3-4min干混干混料圖5.3.4-2成品保護、驗收拆模、養護5.3.5全輕混凝土全部加料完畢后的攪拌時間,在不采用攪拌運輸車運送拌合物時,宜為3~4min,確保拌合物攪拌均勻。對強度低而易破碎的成品保護、驗收拆模、養護5.4拌合物運輸5.4.15.4.2全輕混凝土拌合物從攪拌機卸料起到澆入模板內的延續時間不宜超過45min。若超過45min,應采用其它有效措施確保5.5拌合物澆筑和成型5.5.1全輕混凝土拌合物澆筑傾落的自由高度不應超過1.5m5.5.2全輕混凝土拌合物可采用表面振動成型。振搗延續時間宜5.5.3澆筑成型后,宜采取拍板、刮板、輥子或振動抹子等工具,及時將浮在表面的輕集料顆粒壓入混凝土內,使砂漿返上,再作抹面5.6養護和缺陷修補5.6.1全輕混凝土澆筑成型后采用自然養護時,濕養護時間不應小于7d;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應5.6.2全輕混凝土澆筑后初凝前應防止雨水沖淋、撞擊、振動、損壞,應避免人員5.6.3采用自然養護時,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礦渣水泥拌制的全輕混凝土,濕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d5.6.4全輕混凝土出現局部空鼓、開裂、表面疏松6驗收6.1一般規定6.1.1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工程質量驗收應符合《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輕集料混凝土技術規程》JGJ51中對6.1.2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質量檢查、隱蔽工程驗收和檢驗批驗收,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6.1.1基層;2被封閉的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層厚度。6.1.4全輕混凝土強度的檢驗評定方法應符合《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相關規定。6.1.5檢驗同一批次、同一配合比全輕混凝土強度的試塊,應按檢驗批建筑地面工程不少于1組。當檢驗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積大于1000m2時,每增加1000m2應增做一組試塊;小于1000m26.1.1檢驗批應按每一層次或每層施工段(或變形縫)劃分,高層建筑的標準層可按每三層(不足三層按三層計)劃分;2不同構造做法的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工程應單獨劃分檢驗批。6.1.7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分項工程的檢驗批質量驗收合格,1檢驗批應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驗收;2主控項目應全部合格;3一般項目應合格;當采用計數檢驗時,檢查點合格率不應小于80%,且其余檢查點不得有明顯影響使用功能的嚴重缺陷,且最大偏差值不得超過允許偏差值的50%;凡達不到質量標準時,應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的規定處理;4應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和質量驗收記錄。6.1.8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1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均應合格;2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的質量驗收記錄應完整。6.1.9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1全輕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證明文件、進場檢驗記錄、進場復驗報告;2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相關圖像資料;3檢驗批驗收記錄;4其他對工程質量有重大影響的重要技術資料。6.2主控項目6.2.1全輕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應按干混料和輕集料兩個組分采用分開包裝方式配套供應到現場,材料品種、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方法:觀察或稱重檢查;檢查質量證明文件。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每批隨機抽取3個試樣進行檢查;質量證明文件應按照出廠檢驗批進行核查。6.2.2地面節能工程施工前,應對基層進行處理,使其達到設計和施工方案要求檢查方法:對照設計和施工方案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6.2.3檢查方法:核查質量證明文件。檢查數量:全數核查。6.2.4建筑地面保溫檢查方法:隨機抽樣送檢,核查復驗報告。檢查數量:同一廠家同一品種的產品,當單位工程建筑面積在20000m2以下時各抽查不少于3組;當單位工程建筑面積在20000m2以上時各抽查不少于6.2.5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構造做法以及保溫層的厚度檢查方法:對照設計和施工方案觀察檢查;尺量檢查。檢查數量:觀察檢查為全數檢查。6.2.6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與其下一層應結合牢固,不應有空鼓。當出現空鼓時,空鼓面積不應大于400cm2,且每自然間或標準間不應多于兩處。檢查方法:小錘輕擊檢查。檢查數量:按本規程第6.1.6條規定的檢驗批檢查。6.2.7保溫層的表面防潮層、保護層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按施工方案施工。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6.3一般項目6.3.1采用地面輻射采暖的工程,其地面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符合《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JGJ142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6.3.2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6.3.3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6.3.3表6.3.3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檢查數量1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戶內按自然間全數檢查,公共部分按層數全數檢查注:檢查點合格率應達到90%及以上。6.3.4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層的平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最小厚度不應小于設計值的85%。檢驗方法:針測檢查。檢查數量:按本規程第6.1.6條規定的檢驗批檢查。本規程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行本規程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和“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允許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的規定執行時,寫法為“應符合……規定”或“應符合……要求”。引用標準名錄1《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GB15963《混凝土外加劑》GB80764《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5《建筑地面設計規范》GB500376《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7《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8《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10《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11《建筑材料燃燒性能分級方法》GB862412《絕熱材料穩態熱阻及有關特性的測定防護熱板法》GB1029413《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方法》GB/T5010714《輕集料及其試驗方法第1部分:輕集料》GB/T17431.115《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16《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17《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1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郀t礦渣粉》GB/T1804619《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漿中應用技術規程》JGJ2820《砂漿、混凝土防水劑》JC47421《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程》JGJ5122《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23《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JGJ14224《居住建筑節能50%設計標準》DBJ50-10225《居住建筑節能65%設計標準》DBJ50-07126《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50-05227《居住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DBJ50-06928《公共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DBJ50-070
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工程技術規程條文說明目次1總則 203材料 213.1原材料要求 213.2全輕混凝土性能 214設計 224.1一般規定 224.2配合比設計 224.3設計構造 225施工 235.1一般規定 235.3拌合物拌制 235.4拌合物運輸 235.5拌合物澆筑和成型 235.6養護和缺陷修補 236驗收 256.1一般規定 251總則1.0.2本條規定本規程的適用范圍。1.0.3由于建筑節能工程涉及到設計、施工、驗收以及材料等多方面,還與多個相關專業交叉,故提出全輕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溫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驗收除應符合本規程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和地方相關標準的規定。3材料3.1原材料要求3.1.2全輕混凝土中所用輕集料的不同級配、空隙率及堆積密度對全輕混凝土抗壓強度和保溫性能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對自然級配空隙率做出3.2全輕混凝土性能3.2.3-3.2.6規定了全輕混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軟件開發與部署合同書范本
- 清華大學《果蔬飲料新產品開發與配方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臨汾霍州第一期第二次月考2025屆初三第二學期3月第一次測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浙江杭州西湖區重點名校2025年初三年級學情檢測試題英語試題含答案
- 私家車出租合同
- 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蹲≌O計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重點中學2025屆初三期初調研考試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遼寧民族師范高等??茖W?!抖Y儀文化與有效溝通》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濱北街道辦事處北城英才學校2025屆六年級下學期小升初數學試卷含解析
- DB52T 1696-2022 口腔綜合治療臺用水衛生管理規范
- 【課件】校園安全系列之警惕“死亡游戲”主題班會課件
- 2024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詳細解讀課件
- 網絡設備維護指南
- 四大名著文學常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3年年北京市各區初三語文一模分類試題匯編 - 作文
- 2024年自考《14269數字影像設計與制作》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歲月漫長解鎖幸福密碼教學設計高中下學期心理健康主題班會
-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城區重點初中聯考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期中數學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物理試題和答案
- DL∕T 619-2012 水電廠自動化元件(裝置)及其系統運行維護與檢修試驗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