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27431工作面啟封“一通三防”專項安全技術措施煤礦7431工作面在工作面回采完回架期間,因支架頂端煤體氧化于2007年2月25日23:30分發生自燃事故,后經采區封閉、注漿等措施,于2007年7月9日各項指標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248條規定的火區熄滅條件,至今已穩定超過7個月,并已于2008年3月已將火區注銷(注銷批文見“屯能司復【2008】42號”)。現已具備啟封條件,特申請啟封。為確保啟封、回撤支架期間的“一通三防”安全,特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一.7431工作面已注銷火區基本情況:1、工作面概況7431工作面位于Ⅳ水平,為綜采放頂煤工作面,走向1234米,傾向長140米。工作面標高-771.98~-843.50米。煤厚4.3~5.4米,平均4.8米。煤層傾角22~28度,平均250;工作面儲量81.7萬噸,可采儲量69.4萬噸。7431工作面煤層瓦斯含量7.5m3/t,瓦斯絕對涌出量為4.8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為4.7m32、工作面已注銷火區概況7431工作面2005年9月10日開采,回采結束時間為2007年1月19日,2月2日開始回架,防火措施為上下隅角打兩道高分子材料墻,在墻間充填羅克休,并在上隅角往上老塘側及下隅角往下老塘側各10米壓注羅克休;由于“2.5”運輸事故、巷道失修、春節放假等因素影響,未能正常回架,導致支架上端松散煤體氧化,2月25日23:30分,在回撤第101#架時,發現頂煤異常氧化,出現煙霧,現場立即撤人,設警戒;2月26日12點40分對7431工作面上下兩道各打密閉墻,對此工作面進行了封閉。截止2008年3月8日,7431工作面采空區共計注凝膠24噸,注漿(粉煤灰)6044m3。2007年3月16日災區氧氣濃度降至5%以下,CH4含量46%;2007年4月3日空氣溫下降到26℃與火災發生前該區域的日常空氣溫度相同;2007年7月9日災區內空氣中不含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在封閉期間內逐漸下降,并穩定在0.001%以下,現已持續穩定7個月以上。目前已注銷火區氣體情況符合《規程》第248條規定,達到火區熄滅和啟封條件。二、組織領導:為加強7431工作面啟封期間的“一通三防”安全工作,正確地預防和處理事故,礦成立7431工作面啟封“一通三防”領導小組:組長:1副組長:2成員:3領導小組定期開會分析研究7431工作面啟封期間的“一通三防”安全技術工作問題,有異常情況時及時開會研究處理方案。三、啟封原則:1、啟封工作必須在外圍巷道修復完畢、風、水、電、通訊、安全監測、外圍回撤支架系統等條件具備后方可進行。2、啟封期間,破閉、偵察、瓦斯排放工作具體由公司救護大隊負責完成,礦輔助救護隊做好配合工作。3、在啟封工作完畢后的3天內,每班必需由礦山救護隊檢查通風情況,并測定水溫、空氣溫度和空氣成份。只有在確認火區完全熄滅、通風等情況良好后,經啟封領導小組批準同意后,方可進行撤架工作。4、啟封、回撤支架期間必須確保該區域通風系統穩定。5、回撤支架期間,工作面任何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一氧化碳濃度超過24ppm,工作面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6、啟封、回撤支架前所有參與人員對措施要認真學習并簽字。啟封、回撤過程中生產部門做好整體協調工作,安監部門加強現場措施執行的監督管理工作。四、啟封程序啟封總的方案:“鎖風分段逐步啟封法”啟封程序:⑴通過觀察孔向封閉的材料道壓注阻化低倍泡沫→⑵在永久密閉墻內側再用羅克休材料形成一道臨時密閉→⑶在永久密閉墻外側墻掏一個1.5m×1.5m的方形孔,在永久密閉墻內側墻靠近巷道底側掏一個0.7m×0.7m的方形孔,利用密閉內外墻1m長的空間形成氣室,用風簾將內外墻的方孔封住,對封閉材料道與工作面空間鎖風。→⑷派一個不少于6名救護隊員的救護小隊向佩戴呼吸器進入封閉的7341材料道偵察,盡可能進入到材料道與工作面聯結處,并掛一道臨時風障使材料道與采面分開(具體見圖1)→⑸采用局部通風中的“扎風筒法”排放7341材料道瓦斯,瓦斯排完后,在風帳后退0.5m處再施工一道臨時密閉(具體見圖1)→⑹材料道的清理與整修→⑺23架支架空間內瓦斯排放→⑻排放完瓦斯穩定30分鐘后,恢復正常通風,穩定3天后,方可進行生產工作→⑼支架周圍的清除→⑽防止曾發火地點復燃與預防支架頂煤自燃措施的施工→⑾撤架前的準備工作→⑿撤架過程中現場安全監測與監督安全措施落實→⒀支架的回撤和支架回撤完后對材料道進行封閉。圖1封閉區域空間示意圖六、啟封時間安排1、2008年2月~2008年3月,7431工作面啟封技術與安全措施的研究;2、2008年3月~2008年5月,外圍巷道修復、建立臨時供電、回撤支架等系統;3、2008年6月~2008年7月,啟封已封閉區域、支架回撤、啟封后一段時間內連續對原封閉區進行測試與觀察工作;回撤支架、封閉。七、工作面破閉安全技術措施因7431工作面啟封,破閉工作是整個環節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危險系數高,特制定本措施。(一)工作地點概況1、密閉情況:7431材料道有密閉兩道,兩道密閉間距為1米,中間用羅克休充填,兩道密閉厚度為0.5米,閉外噴漿厚度為0.5米,如圖所示。2、氣體情況:2008年2月20日對閉內氣體取樣化驗結果為:一氧化碳0%二氧化碳7.09%氧氣2.28%瓦斯46.1%乙烯0%。(二)破閉前的準備工作1、保證密閉附近有水和壓風可用。2、準備6噸阻化低倍泡沫、2噸羅克休、滅火器2臺、5個氣囊密閉、磚8車、沙子4車、水泥2車在III2下口備用,啟封過程中發現復燃現象立即重新封閉。3、7431材料道風門外安裝兩臺局扇(兩風機實行雙風機雙電源且能自動切換,型號:DBKJ№5.6/2*11),Ф600風筒穿過風門接至閉前供風,采用三通和扎風筒法控制供風量,具體風量以回風流瓦斯濃度不超限為準。留有足夠的風筒(約80m),用于破閉后的瓦斯排放。(三)破閉安全措施1、成立破閉與掏孔現場領導小組,并將指揮部設在靠近7431工作面材料道風門外,現場領導小組。2、啟封方法:采用鎖風分段逐步啟封法。啟封過程應按本措施的順序逐項進行。3、破閉工作由公司救護大隊負責,孔莊礦救護隊輔助完成。通風科注漿人員做好注阻化低倍泡沫和羅克休的準備。4、破閉人員應帶齊裝備:銅制破閉工具(銅錘、銅鏟、銅手鎬、銅頂斧、銅釬、風鎬、擋風簾、風障等)、光學瓦斯檢定器、多功能氣體測定儀(氧氣、一氧化碳)、瓦斯報警儀、一氧化碳報警儀、氧氣報警儀、瓦工工具等,并保證裝備性能完好。注漿人員帶齊注阻化低倍泡沫和羅克休工具。5、破閉前對封閉區域通風系統進行調整,使密閉墻外側風流風壓大于內側風壓,且壓差通過水柱儀控制在10-20Pa之間。6、破閉前要通過觀測孔對密閉墻內氣體成分進行測定,了解密閉墻內氣體狀況。7、在施工前,將水管、風管接到密閉墻前,所需設備與材料運至密閉墻前3m處,并靠巷幫放置,不得影響通行。8、用觀測孔注阻化低倍泡沫和羅克休:破閉前先對閉內注阻化低倍泡沫,根據相關計算,向封閉材料道內注5-6噸,即可充滿20m長的材料道。再通過觀察孔插入6″管子(6″管子伸進長度應超出觀察孔,同時用黃泥封堵觀察孔防治向采空區漏風。)注入羅克休,羅克休應間歇性壓注,直至在密閉墻內側形成一道臨時密閉,注羅克休工作按相關規定執行。然后用木條等穿過觀察孔探測羅克休墻形成的高度,羅克休墻高度超過觀察孔即可。最后用水泥或黃泥封閉觀測孔,防止漏風。9、破閉工作:破閉工作嚴格執行本措施,嚴禁用風鎬及炸藥爆破密閉,在施工地點分別懸掛二臺瓦斯、氧氣和一氧化碳報警儀實時監測,施工過程中救護隊員隨時檢測工作地點氣體精確成分,重點檢測瓦斯、氧氣和一氧化碳濃度。⑴破外側密閉:因兩道密閉內加注了1m厚的羅克休,密閉噴漿較厚,救護隊員可采用風鎬對外側密閉進行破閉,具體步驟如下:①由密閉中下部掏孔,然后逐漸擴大,擴至1.5米×1.5米方孔即可。②并對孔的下方進行支護,防止墻體倒塌。⑵破中部羅克休墻:用銅鏟鏟除。⑶破內側密閉:因封閉空間積聚高濃度瓦斯,且對所注羅克休與墻體密合程度情況不明,此閉由救護隊員佩帶呼吸器破除,應特別注意防止產生火花,具體破內側密閉的步驟為:①先用銅鎬將閉外羅克休剝除,然后用銅錘、銅釬等銅制工具由密閉下部靠近底板向上人工開孔,將磚逐塊掏出,掏出0.7米×0.7米的方孔即可。②掏槽過程中,應用水管不斷沖刷墻面,使銅器與墻面接觸點始終在水的包圍下。③掏槽人員要注意破閉時封閉區內有害氣體的涌出。⑷破內側羅克休:打開兩通道后,破內側羅克休,用銅鏟鏟除,嚴禁產生火花。10、打開通道后應立刻在兩道密閉墻分別上掛擋風簾,形成封閉區的鎖風工作。(四)其他注意事項1、破閉過程中如發現有復燃征兆,應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員,由領導小組決定是否重新封閉。2、破閉工作由公司救護隊長協調指揮。3、參加破閉人員,下井用燈應在下井前進行防爆檢查。4、救護隊設待機小隊,以防出現緊急事故。5、其他未盡事宜,遵循《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八、工作面已注銷火區偵探安全技術措施為了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啟封、排放瓦斯和回撤支架具體方案,必須進行偵察,準確探明通風、瓦斯、有毒有害氣體、溫度、巷道支護等情況,因此,制定本措施。(一)偵察地點及工作任務1、偵察地點:由7431材料道密閉至7431工作面,偵察長度約80米。2、工作內容:檢查并記錄封閉區內的溫度、瓦斯濃度、一氧化碳濃度、氧氣濃度、巷道基本情況、支架情況和注漿情況等。并在7431材料道與工作面聯接處外部掛一道臨時風障(如示意圖所示)。(二)救護隊員工作的基本原則1、破壁、偵探、排瓦斯工作由公司救護大隊負責,孔莊礦救護隊輔助完成。2、救護隊員何時佩戴、何時摘下呼吸器,要聽從小隊長的命令。3、小隊在封閉區內工作時,小隊長應使隊員保持在彼此能看到或聽到音響信號的范圍以內。4、任何人都不準單獨行動,嚴禁通過口具講話或摘掉口具講話。5、小隊長要經常觀察隊員的氧氣壓力,并根據氧氣壓力最低的1名隊員來確定整個小隊的返回時間(必須保留不低于5MPa氣壓的氧氣)。6、救護隊員進入封閉區時,要規定返回時間,如沒有按時返回,待機人員應立即進入援救。(三)準備工作救護隊員帶齊裝備:呼吸器(最好是正壓帶面罩)、光學瓦斯檢定器、多功能氣體測定儀(氧氣、一氧化碳)、瓦斯報警儀、一氧化碳報警儀、氧氣報警儀、溫度計(紅外測溫儀)、探險棍等,并保證裝備性能完好。(四)偵察安全技術措施1、偵察工作由公司救護大隊完成,由中隊以上指揮員親自組織和參加偵察工作。2、礦山救護隊指揮員在布置偵察任務時,必須講明已了解的各種情況,并應該做到:①說明執行偵察任務時的具體計劃和注意事項。②給偵察人員以足夠的準備工作時間。③檢查隊員對偵察任務的理解。3、偵察工作由不少于6名救護隊員的救護小隊佩戴呼吸器進行,一人檢查氣體、一人做好記錄。4、進入偵察區,在行進時要注意淤泥和巷道支護等情況,防止滑倒致使口具鼻夾脫落,視線不清時可用探險棍探測前進。5、偵察人員如在前進過程中因冒頂受阻無法前進時,應檢查受阻地點氣體等情況,撤出后再由指揮員決定如何處理。6、在偵察過程中,如有1名隊員身體不適或氧氣呼吸器發生故障難以排除時,偵察人員應立即全部撤出,由待機人員進入。7、偵察結束后,小隊長應立即向布置偵察任務的指揮員匯報偵察結果。(五)掛臨時風障安全技術措施1、指揮員根據偵察結果,當氧氣含量不超過10%時,可進入掛臨時風障。2、掛風障工作由不少于6名救護隊員佩戴呼吸器進行。3、救護隊員帶齊風障工具和運送物料,過人和運料過程中盡量保持兩道永久密閉墻上孔口的風簾有一道放下。4、將一氧化碳報警儀、氧氣報警儀懸掛在工作地點,方可開始工作,氧氣超過10%時,應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員。5、風障四周用壓條壓嚴,要求風障結構牢固,四周較嚴密。6、工作完成后,小隊長組織救護隊員安全撤出。(六)其他注意事項1、偵察與掛風障過程中如發現有復燃征兆,應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員,由指揮部決定是否重新封閉。2、參加偵探與掛風障人員,下井用燈應在下井前進行防爆檢查。3、救護隊設待機小隊,出現緊急事故立即組織搶救。4、其他未盡事宜,遵循《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九、工作面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因7431工作面啟封,瓦斯排放工作是整個環節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危險系數高,特制定本措施。(一)概況1、瓦斯排放地點:7431材料道和7431工作面靠材料道上方的23個支架之間。2、排放地點基本情況:7431材料道采用錨網索聯合支護,上凈寬4.2m,下凈寬4.5m,軌道面凈高2.63、瓦斯超限原因:由于2007年2月撤架過程中工作面頂煤發生自燃,對其進行永久封閉,形成無風區域,造成瓦斯超限。4、排放方案:視現場偵察情況,在工作面材料道上口掛一道風幛,將工作面與材料道分隔開,實現鎖風分階段排放,具體見下圖,兩階段范圍分別為:第一次排放區域:7431材料道永久閉前往里20米長的材料道。第二次排放區域:23架液壓支架之間的空間。或采用一次排放瓦斯。(二)瓦斯積聚體積估算瓦斯積聚濃度約為:46%積聚瓦斯巷道參數:L材料道=20m,S材料道=11.31m2:L上隅角=20米,S上隅角=.11.31m2L工作面=28.75m,S工作面=7431材料道內瓦斯量約為:V1=L材料道長度×S材料道斷面×C瓦斯濃度%=20×11.31×46.1%=104.3m23個支架空間內瓦斯量約為:V2=L上隅角×S上隅角×C瓦斯濃度%+L工作面×S工作面×C瓦斯濃度%=20×11.31×46.1%+28.75×11×46.1%=250m(三)排放最大允許風量估算局扇功率:2×11KW瓦斯積聚平均濃度:C=46%局扇全風壓風量:Q全=300m3/min排放最大送風量Q排=Q全×1%/C=300m3/min×1%/46%=6.52m3/min(四)排放時間估算瓦斯排放過程計算;T1=V1÷(Q排×46%)T1=104.3m3÷(6.52mT1=35min第一次瓦斯排放時間:約35分鐘T2=V2÷(Q排×1%)T2=250m3÷(6.52m3T2=84min第二次瓦斯排放時間:約84分鐘。由于可見,第一、第二次再次排放共需時間為:3小時。(五)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1、排放工作由公司救護隊擔任,孔莊礦救護隊輔助完成。救護員必須帶全工具(呼吸器、光學瓦斯檢定器、瓦斯報警儀、風筒工具等)并保證其性能良好。2、排放方法:采用三通和逐段扎風筒增阻排放法控制送風量。3、排出的瓦斯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懸掛瓦斯、二氧化碳便攜儀且瓦斯濃度<1.5%、二氧化碳濃度<1.5%。嚴格控制排放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嚴禁“一風吹”。根據探險情況制訂具體實施方案,組織好分工,參加人員要密切配合。排完瓦斯穩定30分鐘后,恢復正常通風,氣體情況穩定3天后恢復供電。4、排放瓦斯流經路線:7431材料道→7431回風巷→Ⅲ2人行上山5、撤除人員:撤除Ⅲ2人行上山、Ⅲ2補回、Ⅰ2軌道、Ⅲ2集中回風巷、人行、Ⅰ1軌道、-150總回Ⅰ2采區以西以及Ⅲ2采區(除Ⅲ2泵房)、Ⅱ1(除-620泵房)所有與排瓦斯無關的人員,并撤除7431材料道閉前至Ⅲ2人行二甩道內非救護隊員。所有撤除人員都應撤出警戒點以外。警戒位置:(1)7431材料道風門(2)-785大巷繞道與Ⅲ2人行上山聯絡巷的風門(3)Ⅲ2泵房通道(4)Ⅲ2人行通道口(5)Ⅲ2軌道上山上口聯絡巷風門(6)東二下車場(7)Ⅰ2軌道上口(8)8333回風巷下口(9)Ⅱ1人行-620聯絡巷(10)Ⅱ1人行下口(11)Ⅱ1四甩道皮帶繞道風門(12)Ⅱ1四甩道車場風門(13)東一回頭輪風門前(14)Ⅱ1上變(15)Ⅱ1軌道車場繞道大巷口(16)-375軌道大巷西翼以上具體位置見7431瓦斯排放示意圖。6、停電范圍:切斷7431材料道至7431回風巷、Ⅲ2人行上山、Ⅲ2補回、Ⅰ2軌道、Ⅲ2集中回風巷、Ⅱ1人行、Ⅰ1軌道、-150總回Ⅰ2采區以西以及Ⅲ2采區(Ⅲ2泵房除外)所有電氣設備的電源。停送電工作由機電科負責,要由熟悉該區域供電線路的機電人員負責停送電工作,并且要互相協調,服從指揮。7、檢查瓦斯地點:(1)排放前:準備工作完畢后,排放瓦斯前,必須檢查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地點附近10米以內瓦斯濃度,瓦斯濃度<0.5%時,方可人工啟動局部通風機,嚴禁盲目開動局扇,局部通風機設專人管理。(2)排放時:即局部通風機啟動后,在回風匯合均勻處應設2個以上檢查瓦斯濃度點,以便控制排放濃度,由救護隊員佩戴呼吸器在規定的檢查點測定瓦斯,當瓦斯濃度超過1.5
%時,立即指令調節風量人員減少送風量,確保巷道排出瓦斯在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不超限。待風筒出口前方一段的瓦斯濃度不超過1.5%時,接上一節短風筒,加大射程排放前方瓦斯,達標后取下短風筒,接上長風筒,依次逐段排放。8、排放過程中如遇到冒頂區等無法繼續向前排放時,現場領導小組必須向地面總指揮匯報冒頂的范圍和采取措施的初步意見,經同意后可暫停排放。9、排放工作必須在措施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在規定時間內如不能完成排放工作,現場領導小組必須及時向地面總指揮請示,征得同意后方可繼續排放,重新排放時需另行制定措施,并按上述步驟逐步進行,直至全部排放完積聚的瓦斯。10、排除第一階段的瓦斯后:經過檢查,證實整個材料道內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二氧化碳不超過1.5%、氧氣濃度不低于20%,經1天穩定后,在靠近風障0.5m處新建一道臨時板密閉。再經過1-2天巷道清理與修整后,撤除臨時板密閉,進行第二階段瓦斯的排放。11、在第二階段瓦斯排放過程中,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措施中的1-9項條款。12、在第二階段瓦斯排放結束后的3天內,每班必需由礦山救護隊檢查通風情況,并測定水溫、空氣溫度和空氣成份。只有在確認沒有復燃征兆、通風等情況良好后,經現場領導小組同意后方可進行撤架工作。(六)其他注意事項1、認真向所有參與排放工作的人員和單位傳達貫徹排放措施,同時要講清排放地點的通風系統和相應的避災路線。2、通風部門要安排人員對排放地點附近的通風系統作相應的調整,確保排放時通風系統穩定可靠。3、要繪制排瓦斯區域通風系統圖,在圖上標明警戒位置。要明確排放瓦斯指揮人員和設警戒負責人。警戒人員不接到通知,不許撤離警戒位置,誰安排的警戒人員,誰下令撤出。現場總指揮需指派人員對上述地點的停電撤人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并在所有可能進入上述地點的安全出口處設好警戒哨,以防人員誤入。4、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后,現場負責人向地面組織指揮者報告并請示開始排放,得到許可后,下令排放。5、排放時應逐段恢復通風,一次只能延接一節風筒,禁止一風吹,掐開及接風筒時應防止產生火花。嚴格按照最大允許風量來控制風流,并不斷檢查回風沼氣,使排出的風流在全風壓匯合處(7431回風巷)的CH4的濃度不超過1.5%,CO2濃度不超過1.5%。6、嚴禁局部通風機發生循環風。如發生循環風,應立即停止局部通風機運轉,消除循環風后再繼續排放工作。7、救護隊應設待機小隊,以防出現緊急事故。8、安檢人員應現場對措施落實及實施情況進行監督。9、排放工作由公司救護隊長現場指揮。10、排放工作在礦調度室的協調下進行,排放前后應向調度室匯報。11、排放時的總負責人是丁長忠礦長,排放前應明確參加人員及各自擔負的責任。12、其它未盡事項按《煤礦安全規程》和《作業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十、工作面回撤支架期間“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為確保啟封、回撤支架期間的“一通三防”安全,特編制本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撤架之前1、依據工作空間瓦斯不超限為原則,并結合設備功率以及人員、風速等條件,在滿足通風要求的條件下,實行壓人式供風,通風機型號為DBKJ№5.6/2×11,風筒直徑為Φ600,風量控制在300m3/min2、待23架支架空間內瓦斯排放工作結束,在靠近采空區側和上隅角用羅克休高分子材料進行噴注,以便在采空區與支架間形成一道隔離墻。3、對曾發火地點每隔1m和每個支架架縫要插壓注短管和埋設煤溫測定探頭,并壓注羅克休封閉材料,當煤層頂板出現下淋時,即停止壓注工作。4、加強對該區域通風設施的維護,保證通風系統的穩定。5、撤架前,用水管對煤壁及支架周圍空間進行沖涮,杜絕煤粉塵堆積現象的發生。6、在撤架過程中,成立領導小組,一切撤架工作要絕對服從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整個撤架過程中,必須有公司一個救護小隊隊員在現場待命,孔莊礦救護隊完成現場氣體及煤溫的檢測任務。(二)撤架期間1、在回撤過程中應加強監測,在回風流和工作面分別安設CH4、CO、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同時工作地點應懸掛瓦斯便攜儀及一氧化碳便攜儀。每20分鐘由救護隊員用CO鑒定器、瓦斯報警儀、氧濃度測定儀對撤架周圍的環境檢測一次,一個小班對回撤空間的回風取氣樣進行化驗與分析,通過溫度傳感器對原著火點、煤壁、支架頂煤的溫度進行測定,做好記錄,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報告現場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下達處理命令,并進行相應處理,拆架期間由救護隊三班現場監護。2、每個工作小班向采空區側與采空區上隅角壓注阻化低倍泡沫,每次注泡沫時間為30分鐘,要求泡沫穩泡時間大于24小時,并能充填采空區側與上隅角的所有縫隙。3、每臺支架撤出后,立即用水管沖涮支架頂煤和煤壁,防止煤塵飛揚,同時也起到降溫作用。4、在撤架期間若出現煤層復燃征兆,應立即報告現場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組織制定解決方案并組織實施。5、縮短撤架時間,力爭15-20天內完成全部設備的撤除和搬運工作。6、根據撤架工作的進程,礦相關單位要密切配合,完成各項工作,以保證撤架期間的安全生產,若在撤架期間,發現其它新情況,將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立即采取處理方法,隨即編制補充措施。 7、在回撤支架過程中,現場備有足夠羅克修、阻化泡沫藥劑、快速密閉材料及相關設備。(三)撤架之后 1、撤架之后立即對材料道重建永久密閉。 2、密閉墻建好后立即對墻體及墻前巷道進行噴漿處理,墻體厚度不少于500mm,巷道噴漿長度不少于5m,噴漿厚度不小于100mm。 3、兩道封閉后及時進行大量注漿。(四)有關安全注意事項 1、回撤支架過程中,材料道要保持暢通,撤出的支架及設備必須及時回撤,保證正常的通風斷面。 2、工作面支架拆除過程中加強對通風設施的維護,保障通風系統的穩定可靠。任何人、任何單位都不得隨意毀壞通風設施,不得任意改變通風設施的狀態,任何人發現通風設施處于不完好狀態時,應該立即向礦調度室和通風科匯報,并作臨時處理,保證工作面的正常通風狀態。 3、其他未盡事宜,遵循《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十一、工作面等地點壓注膠體的技術安全措施為防止工作面回撤支架期間工作面等地點發生自燃發火事故,如果發現支架上方等地點出現CO氣體時,準備在支架上方等地點壓注膠體,為保證壓注膠體的質量和施工安全,特編制壓注膠體的技術安全措施。(一)技術措施1、壓注地點:主要為出現CO氣體的支架上方或上隅角。2、注膠設備:選用TBW泥漿泵。3、膠體配比:稠化膠體與水進行配比,根據現場壓注情況進行調整添加比例4、埋管:將6分鐵管插進支架上方等地點的煤體中或隔離墻上設置2寸鐵管,埋進煤體的6分管壁上鉆5毫米直徑的小孔。5、壓注膠體:利用泥漿泵將膠體通過6分管壓注到支架上方等地點的煤體中,每個6分管注膠直到膠體流出煤體為止;或通過2寸管壓注到隔離墻內。(二)安全措施1、運送設備和相關物料時,嚴格按照礦運輸及裝車規定執行。2、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嚴格遵守斜巷運輸及行人制度,服從現場負責人的指揮。堅持做到“行車不行人”的制度,嚴格遵守斜巷運輸“五條禁令”,使用小絞車填寫審批申請報告。3、巷道如果需要人力推車時,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362條規定:1次只準推一輛車,嚴禁在礦車兩側推車,同向推車的間距,在軌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時,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不得小于30m;推車時必須時刻注意前方,在開始推車、停車、掉道、發現前方有人或有障礙物,從坡度較大的地方向下推車以及接近道岔、彎道、巷道口、風門、硐室出口時,推車人必須及時發出警號;嚴禁放飛車,巷道坡度大于7‰時,嚴禁人力推車。4、礦車掉道時,需要通風科人員進行上道時,人員要嚴格按照《礦井運輸管理規定》認真執行,嚴禁用絞車強拉硬拽,車體兩側嚴禁站人,在進行上道工作時,要指定專人在旁邊安全地點進行觀測,發現隱患必須立即通知上道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只有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可進行工作;同時工作人員必須加強自保互保工作,嚴防意外事故發生。5、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帶好防護用品。6、注膠前各需要材料、設備準備齊全,所有施工人員應熟知配比和熟練操作順序、方法。7、施工用的設備要放置平坦的地方,清除下面碎煤等雜物,將設備固定牢靠。8、注膠泵的接拆電工作必須由專職電工持證按規定進行操作,杜絕電器設備失爆。9、施工人員必須熟悉工作現場的環境,人員在進行施工時必須加強觀察,膠體比較滑,漏到巷道地板上時應及時清理,做好自保互保工作。10、施工過程中注意頂板、煤壁及其周圍環境的變化,發現隱患必須及時處理后再繼續施工。11、施工過程中,現場應由救護隊員現場監護,經常檢查氣體變化情況,保證施工地點氣體不超限,同時施工現場要懸掛CH4和CO便攜儀。并將施工的情況和氣體變化情況及時匯報通風科調度。12、單孔注膠時,壓力較大,軟管和接頭易爆,可采用兩孔或三孔同時注的方式。注膠過程中漏液地點可能較多,事先要預備足夠的樹脂藥卷或棉紗,對漏液處塞堵,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可采用間歇式進行壓注。13、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三大規程”,上標準崗干標準活,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十二、壓注(噴涂)羅克休防滅火材料技術安全措施為防止工作面回撤支架期間工作面等地點發生自燃發火事故,如果發現支架上方或其他地點出現CO氣體時,準備壓注羅克休泡沫等防滅火材料,為保證施工的質量和安全,特編制壓注羅克休或密閉I號防滅火材料的技術安全措施。(一)技術措施1、施工范圍:出現CO氣體等地點。2、施工目標:保證噴涂羅克休泡沫質量,減少向采空區漏風。3、噴涂材料:羅克休泡沫。4、設備:多功能泵。5、動力:井下壓風。6、準備工作及施工步驟:⑴動力風源風壓要達到4~7bar;⑵準備1吋壓風管100m;⑶將原料和設備運送到施工現場擺放整齊,保證設備放置穩定牢靠,不得影響其它隊伍正常工作;⑷準備好清洗劑和水,清洗劑為5~10%的燒堿溶液;⑸準備好足夠的棉紗等物品,防止原料漏出;⑹將多功能泵及其附件組裝好,并檢查其完好性;⑺開始噴涂羅克休泡沫時,把兩根吸料管分別插入樹脂和催化劑桶中,活塞在氣壓的作用下運動,將兩種料混合輸送到注射槍里,通過注射槍噴涂到隔離墻上;⑻停止注時,用樹脂沖洗管路;⑼再次施工時,重復⑻⑼步驟;⑽施工完畢,回收設備及剩余物料的升井,同時將施工場地清理干凈。(二)安全措施1、運送設備和相關物料時,嚴格按照礦運輸及裝車規定執行;2、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嚴格遵守斜巷運輸及行人制度,服從現場負責人的指揮。堅持做到“行車不行人”的制度,嚴格遵守斜巷運輸“五條禁令”,使用小絞車填寫審批申請報告;3、巷道如果需要人力推車時,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362條規定:1次只準推一輛車,嚴禁在礦車兩側推車,同向推車的間距,在軌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時,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不得小于30m;推車時必須時刻注意前方,在開始推車、停車、掉道、發現前方有人或有障礙物,從坡度較大的地方向下推車以及接近道岔、彎道、巷道口、風門、硐室出口時,推車人必須及時發出警號;嚴禁放飛車,巷道坡度大于7‰時,嚴禁人力推車。4、礦車掉道時,需要通風科人員進行上道時,人員要嚴格按照《礦井運輸管理規定》認真執行,嚴禁用絞車強拉硬拽,車體兩側嚴禁站人,在進行上道工作時,要指定專人在旁邊安全地點進行觀測,發現隱患必須立即通知上道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只有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可進行工作;同時工作人員必須加強自保互保工作,嚴防意外事故發生。5、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帶好防護用品;6、使用壓風時,必須將壓風管與設備固定牢靠,人員不得正對壓風管口,壓風管路要進行吊掛;7、施工用的設備要放置平坦的地方,清除下面碎煤等雜物,將設備固定牢靠;8、施工人員必須熟悉工作現場的環境,在施工過程中加強自保互保;9、施工過程中注意頂板及其周圍環境的變化,發現隱患必須及時處理后再繼續施工;10、施工過程中,現場應正常檢查氣體變化情況,保證施工地點氣體不超限,并將施工的情況和進度匯報通風科調度;11、施工過程中,現場應由救護隊員現場監護,經常檢查氣體變化情況,保證施工地點氣體不超限,同時施工現場要懸掛CH4和CO便攜儀。并將施工的情況和氣體變化情況及時匯報通風科調度。12、壓注羅可休時,在壓注過程中漏液地點可能較多,事先要預備足夠的樹脂藥卷或棉紗,對漏液處塞堵,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可采用間歇式進行壓注。13、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三大規程”,上標準崗干標準活,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十三、啟封期間“一通三防”管理應急預案為保證啟封期間工作面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為防止該期間突發瓦斯、自燃發火等災害事故,特編制工作面啟封期間“一通三防”管理應急預案。(一)應急預案適用時間:該預案適用于啟封至工作面封閉期間。(二)應急預案適用范圍:該應急預案主要適用于7431工作面以及啟封期間涉及到的區域等。(三)啟封存在的危險源辨識此次大采深高濃度瓦斯的采空區啟封工作在公司尚屬首次,高瓦斯采空區的啟封技術是一項技術復雜、危險性高的工作,國內外很多國家都發生過啟封過程中發生瓦斯爆炸事故的案例。根據7431工作面啟封區域監測的情況,可以推斷此次啟封工作主要存在下列幾個環節的不利因素:1、安全危險源辨識:1)破密閉過程中的防爆問題。2)救護隊進入封閉區偵察的安全性問題。3)采用局部通風機排放高濃度瓦斯的巷道及支架空間的安全性問題。4)撤架過程中的防止工作空間瓦斯超限與產生火花而引起瓦斯爆炸的安全性問題。5)撤架過程中著過火的煤層復燃及其它地點煤層自燃問題。2、影響正常生產1)7431工作面回撤外圍巷道由于受動壓影響巷道變形、收縮、脫皮嚴重,需要對材料道、-785車場繞道約150米巷道拉底巷修。2)瓦斯處理期間Ⅱ1采區、Ⅲ2采區需要停電、撤除人員、設置警戒,停止生產,時間約4天。3、封閉設備價值與啟封經濟概算封閉設備價值約:124萬元,巷修、啟封回撤支架費用約112萬元。(四)應急預案:材料的準備1)啟封材料準備15噸阻化低倍泡沫藥劑、4噸羅克休、2個氣囊密閉、風障60m、羅克休泵2臺、引射器2只。2)應急材料凝膠(10噸水玻璃,3噸偏鋁酸鈉)、3個氣囊密閉、8噸羅克休、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通市海安縣2025年數學四下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云南省怒江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高考物理試題模擬題及解析(全國卷Ⅱ)含解析
- 焦作工貿職業學院《中國近代軍事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口腔循證醫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西方文論導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廊坊衛生職業學院《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英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電子機械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文學作品漢譯》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無錫市北塘區2025年數學四下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西方哲學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邗江實驗校2025年初三零模語文試題含解析
- FZ/T 64014-2009膜結構用涂層織物
- C語言期末考試試題南昌航空大學
- 取消訂單協議模板(5篇)
- 東風天錦5180勾臂式垃圾車的改裝設計
- 浦發銀行個人信用報告異議申請表
- 高考試卷命題設計的技巧 課件24張
- 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練習題知識講解
- 防孤島測試報告
- 按摩常用英語
- 食品公司規章制度
- midas NFX使用指南(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