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大毛澤東思想概論習題_第1頁
電子科大毛澤東思想概論習題_第2頁
電子科大毛澤東思想概論習題_第3頁
電子科大毛澤東思想概論習題_第4頁
電子科大毛澤東思想概論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一、選擇題:?

中國共產黨內第一個提出“毛澤東思想”概念的是(B)A劉少奇B王稼祥C朱德D周恩來?

第一次正式確定以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會議是(C)A中共四大B中共六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毛澤東提出“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命題是在(B)A六屆五中全會B六屆六中全會C七屆二中全會D七屆三中全會?

毛澤東思想達到成熟的時期是(C)A國民革命時期B土地革命戰爭時期C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和抗日戰爭時期D抗日戰爭時期?

毛澤東第明確的提出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的觀點是在(B)A《反對本本主義》B《中國社會各階級的析》C《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D《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的社會歷史條件是(ABCD)A十月革命的影響;B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C中國工人階級成長壯大D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發展?

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含義具體表現在(ABC)A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B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C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D它是一個理論體系?

毛澤東思想成熟的條件有(ABCD)A中國革命兩次勝利和兩次失敗的斗爭實踐;B抗日戰爭的復雜環境和豐富實踐C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的形成D黨的理論素養的提高和思想路1、第一次提出“毛澤東思想”概念的人是(c)。

A、張心如B、劉少奇C、王稼祥D、鄧小平?

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鮮明特點是(BCD)。

A、革命性B、科學性C、獨創性D、完整性E、全面性二、問答題及參考要點:?

簡述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特點。

答案要點:1、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產物;2,在同錯誤思潮的斗爭中形成;3,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2、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鮮明特點是什么?

答:第一,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革命實踐中,不斷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兩種錯誤傾向,把馬列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獲得了克敵制勝的強大武器。(5分)

第二,毛澤東思想是在同錯誤思潮的斗爭中形成和發展的。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和求實的革命精神,同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黨內盛行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進行斗爭,毛澤東思想是在這一斗爭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5分)

第三,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所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要使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具有中國的民族特點和民族形式,成為指導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理論。(5分)第二章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一、選擇題1、新民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核心是(A)A、.無產階級領導B、.人民大眾參加C、反帝反封建的目標D、建立革命統一路線2、無產階級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最可靠的同盟軍是(A)A.農民階級B.小資產階級C.民族資產階級D.革命的知識分子3、關于辛亥革命,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A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B締造了中華民國;大大推動了中國政治、經濟、思想諸方面的近代化進程;C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D使反動統治秩序無法穩定下來4、中國無產階級最本質的特點是(B)A.不占有任何生產資料B.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三重壓迫C.與農民有天然聯系D.非常集中5、20世紀初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的劇烈變動,為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轉變創造的條件是(A、C、D)A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B中國社會各階級力量的分化重組;C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D新文化運動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

6、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A、B、C)?

帝國主義B、封建主義C、官僚買辦資產階級D、民族資產階級7、新民主義革命的動力是(A、B、C、D)A、無產階級B、農民階級C、小資產階級D、民族資產階級8、新民主義文化的最主要的基本特征是(A、B、C、D)A.無產階級領導B.人民大眾C.民族的D.科學的9、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構成是A、國營經濟B、合作社經濟C、個體經濟D、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10、毛澤東認為,中國資產階級包括(A、B)A買辦資產階級(大資產階級)B民族資產階級C小資產階級D知識分11、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最主要原因是(D)。

A、農民革命斗爭的失敗B、中國封建主義的統治

C、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D、帝國主義的侵略12、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BE)。

A、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矛盾

B、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C、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D、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E、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13、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BCD)。

A、革命的B、進步的C、民族的D、科學的E大眾的14、1928年到1930年,毛澤東撰寫了形成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理論的著名文章有(ABCD)。

A、《中國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岡山的斗爭》

D、《反對本本主義》

E、《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5、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特殊困難是(ABC)。

A、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比較嚴重

B、黨的理論準備不足

C、封建主義的影響比較嚴重

D、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比較嚴重

E、修正主義思想的影響比較嚴重16、中國革命統一戰線的最根本的問題是(D)A.政策和策略的問題B.工農聯盟的問題C.分清敵友問題D.領導權問題17、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是(A)A.武裝斗爭B.非武裝斗爭C群眾運動D民主改革運動18、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是(A)A.毛澤東B朱德C周恩來D瞿秋白19、毛澤東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A)A.武裝奪取政權B.消滅武裝的反革命力量C組織人民軍隊D造就農民革命陣營20、毛澤指出中國武裝斗爭的實質是無產階級領導的(A)A.農民戰爭B.人民戰爭C群眾戰爭D兵民戰爭21、建設人民軍隊的根本原則是(A)A.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B.民主集中制原則C官兵一致的原則D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原則22、毛澤東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思想的核心是(A)A.積極防御思想、B.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思想、C戰略進攻和戰略決戰的思想D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23、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客觀條件是(A、B、C)A.中國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B.全國的革命形勢在向前發展、C良好的群眾基礎D、相當力量的紅軍存在24、在土改中必須注意的兩個原則是(A、B)A.滿足貧雇農要求B.不損害中農利益、C保護民族工商業、D必須平分土地25、“三三制”政權是(A、B、C)A.共產黨員占1/3、B.進步分子占1/3C中間派分子占1/3、D工農分子占1/326、“工農武裝割據”概念的內容是(A、B、C、D)A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B以土地革命為基本內容C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D以根據地為依托27、人民軍隊的主要任務有(A、C、D)A打仗B發展和壯大黨的組織C做群眾工作D開展生產建設28、中國紅色政權發生發展的客觀條件是(A、B、D)A國民革命的影響B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C革命黨的正確領導D中國是幾個帝國主義國家間接統治29、農民這個名稱所包括的內容是指(A、B、C)A富農B貧農C中農D地主30、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指出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程的基本特點是(C、D)A無產階級和農民階級結成鞏固聯盟B無產階級團結、爭取城市小資產階級C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統一戰線D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裝斗爭

二、問答題及參考要點:1、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是怎樣發生的?(1)

任何革命的都是有規律的,包括革命形勢和革命的主觀力量的形成,同時具備時機。(2)

從根本上說近代中國革命是別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反動統治者逼出來的,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要矛盾斗爭及其尖銳化的結果。2、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為什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1)

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最兇惡的敵人。帝國主義列強通過野蠻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控制中國,把中國變成半殖民地,是中國人民最兇惡的敵人。(2)

封建主義是中國社會進步的主要障礙。3、為什么說農民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力軍?(1)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農民的社會地位所決定的。(2)中國農民階級歷來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3)

只有把農民的力量組織動員起來,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才能落到實處。

4、簡述中國工人階級的特殊優點。

答:第一,中國工人階級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沒有歐洲那樣的社會改良主義的經濟基礎,整個階級都是最革命的。第二,中國工人階級和廣大農民有著天然聯系,便于結成緊密的工農聯盟。第三,中國工人階級雖然人數不多,但卻高度集中在少數的工業城市和一些大的企業中,便于團結戰斗,形成強大的政治力量。5、

為什么說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的一個法寶?(1)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2)

無產階級雖然最革命但人數少,而革命的敵人卻異常強大。在這種情況下,無產階級要領導革命取得勝利,必須建立革命的統一戰線(3)

中國革命具有長期性和殘酷性,決定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更有必要采取廣泛的統一戰線策略,改變敵我力量對比,爭取革命徹底勝利。6、

中國革命為什么必須走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1)“城市中心論”不適合中國國情。(2)中國革命必須以“鄉村為中心”,開展土地革命,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實行“工農武裝割據”。(3)中國革命只能以長期的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傊?,近代中國的特殊國情和革命戰爭特點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保圍城市的革命道路。7、如何理解中國的武裝斗爭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戰爭?(1)

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是中國革命最廣大的動力和主要力量。(2)

農民是中國革命軍隊的主要來源。(3)

中國革命的武裝斗爭是長期的農民游擊戰爭,農村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主要戰略基地。

?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

一、選擇題1、新民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核心是(A)A、.無產階級領導B、.人民大眾參加C、反帝反封建的目標D、建立革命統一路線2、無產階級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最可靠的同盟軍是(A)A.農民階級B.小資產階級C.民族資產階級D.革命的知識分子3、關于辛亥革命,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A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B締造了中華民國;大大推動了中國政治、經濟、思想諸方面的近代化進程;C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D使反動統治秩序無法穩定下來4、中國無產階級最本質的特點是(B)A.不占有任何生產資料B.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三重壓迫C.與農民有天然聯系D.非常集中5、20世紀初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的劇烈變動,為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轉變創造的條件是(A、C、D)A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B中國社會各階級力量的分化重組;C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D新文化運動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

6、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A、B、C)?

帝國主義B、封建主義C、官僚買辦資產階級D、民族資產階級7、新民主義革命的動力是(A、B、C、D)A、無產階級B、農民階級C、小資產階級D、民族資產階級8、新民主義文化的最主要的基本特征是(A、B、C、D)A.無產階級領導B.人民大眾C.民族的D.科學的9、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構成是A、國營經濟B、合作社經濟C、個體經濟D、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10、毛澤東認為,中國資產階級包括(A、B)A買辦資產階級(大資產階級)B民族資產階級C小資產階級D知識分11、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最主要原因是(D)。

A、農民革命斗爭的失敗B、中國封建主義的統治

C、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D、帝國主義的侵略12、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BE)。

A、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矛盾

B、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C、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D、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E、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13、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BCD)。

A、革命的B、進步的C、民族的D、科學的E大眾的14、1928年到1930年,毛澤東撰寫了形成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理論的著名文章有(ABCD)。

A、《中國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岡山的斗爭》

D、《反對本本主義》

E、《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5、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特殊困難是(ABC)。

A、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比較嚴重

B、黨的理論準備不足

C、封建主義的影響比較嚴重

D、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比較嚴重

E、修正主義思想的影響比較嚴重16、中國革命統一戰線的最根本的問題是(D)A.政策和策略的問題B.工農聯盟的問題C.分清敵友問題D.領導權問題17、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是(A)A.武裝斗爭B.非武裝斗爭C群眾運動D民主改革運動18、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是(A)A.毛澤東B朱德C周恩來D瞿秋白19、毛澤東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A)A.武裝奪取政權B.消滅武裝的反革命力量C組織人民軍隊D造就農民革命陣營20、毛澤指出中國武裝斗爭的實質是無產階級領導的(A)A.農民戰爭B.人民戰爭C群眾戰爭D兵民戰爭21、建設人民軍隊的根本原則是(A)A.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B.民主集中制原則C官兵一致的原則D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原則22、毛澤東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思想的核心是(A)A.積極防御思想、B.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思想、C戰略進攻和戰略決戰的思想D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23、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客觀條件是(A、B、C)A.中國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B.全國的革命形勢在向前發展、C良好的群眾基礎D、相當力量的紅軍存在24、在土改中必須注意的兩個原則是(A、B)A.滿足貧雇農要求B.不損害中農利益、C保護民族工商業、D必須平分土地25、“三三制”政權是(A、B、C)A.共產黨員占1/3、B.進步分子占1/3C中間派分子占1/3、D工農分子占1/326、“工農武裝割據”概念的內容是(A、B、C、D)A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B以土地革命為基本內容C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D以根據地為依托27、人民軍隊的主要任務有(A、C、D)A打仗B發展和壯大黨的組織C做群眾工作D開展生產建設28、中國紅色政權發生發展的客觀條件是(A、B、D)A國民革命的影響B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C革命黨的正確領導D中國是幾個帝國主義國家間接統治29、農民這個名稱所包括的內容是指(A、B、C)A富農B貧農C中農D地主30、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指出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程的基本特點是(C、D)A無產階級和農民階級結成鞏固聯盟B無產階級團結、爭取城市小資產階級C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統一戰線D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裝斗爭

二、問答題及參考要點:1、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是怎樣發生的?(1)

任何革命的都是有規律的,包括革命形勢和革命的主觀力量的形成,同時具備時機。(2)

從根本上說近代中國革命是別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反動統治者逼出來的,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要矛盾斗爭及其尖銳化的結果。2、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為什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1)

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最兇惡的敵人。帝國主義列強通過野蠻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控制中國,把中國變成半殖民地,是中國人民最兇惡的敵人。(2)

封建主義是中國社會進步的主要障礙。3、為什么說農民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力軍?(1)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農民的社會地位所決定的。(2)中國農民階級歷來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3)

只有把農民的力量組織動員起來,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才能落到實處。

4、簡述中國工人階級的特殊優點。

答:第一,中國工人階級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沒有歐洲那樣的社會改良主義的經濟基礎,整個階級都是最革命的。第二,中國工人階級和廣大農民有著天然聯系,便于結成緊密的工農聯盟。第三,中國工人階級雖然人數不多,但卻高度集中在少數的工業城市和一些大的企業中,便于團結戰斗,形成強大的政治力量。5、

為什么說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的一個法寶?(1)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2)

無產階級雖然最革命但人數少,而革命的敵人卻異常強大。在這種情況下,無產階級要領導革命取得勝利,必須建立革命的統一戰線(3)

中國革命具有長期性和殘酷性,決定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更有必要采取廣泛的統一戰線策略,改變敵我力量對比,爭取革命徹底勝利。6、

中國革命為什么必須走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1)“城市中心論”不適合中國國情。(2)中國革命必須以“鄉村為中心”,開展土地革命,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實行“工農武裝割據”。(3)中國革命只能以長期的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總之,近代中國的特殊國情和革命戰爭特點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保圍城市的革命道路。7、如何理解中國的武裝斗爭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戰爭?(1)

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是中國革命最廣大的動力和主要力量。(2)

農民是中國革命軍隊的主要來源。(3)

中國革命的武裝斗爭是長期的農民游擊戰爭,農村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主要戰略基地。

第三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一、選擇題1、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政體是(C)A各階級廣泛聯合B幾個革命階級聯合專政C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2、我國農業合作化采取的原則是(A)A.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國家幫助的原則;B穩定前進的原則;C說服教育的原則D依靠貧下中農興辦合作社的原則3、在1950年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糾正急躁冒進的策略方針(A)A.不要四面出擊、B.打擊最主要敵人C團結多數D孤立少數4、黨的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體是(A)A.實現國家的工業化、B.對農業的改造、C對手工業的改造、D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5、國民經濟恢復時期,黨要完成的主要任務是(A、B、C)A繼續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下來的任務B鞏固剛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權C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D對民族資產階級進行改造

6、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標志著(A、C)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B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C社會主義革命即將開始D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到來7、國家資本主義的初級形式有(A、C)A加工定貨B公私合營C經銷代銷D國家幫助8、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主要原則是A新民主主義的原則B社會主義的原則C人民民主的原則D改革開放的原則、9、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的講話發表于(C)A1950年4月B1953年4月C1956年4月D1959年4月10、毛澤東發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講話于(C)A1955年2月B1956年2月C1957年2月D1958年2月11、毛澤東提出“兩個務必”的思想是在(B)A黨的七大B黨的七屆二中全會C黨的七屆三中全會D黨的八大12、1956年9月在黨的八大上作《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的是A劉少奇B周恩來C鄧小平D陳云13、毛澤東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的著名論斷是在(C)A、1953年9月B、1954年9月C、1955年9月D、1956年9月14、下列矛盾屬于人民內部矛盾的是(ABCD)A工農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B工人、農民同知識分子之間的矛盾C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同民族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D民族資產階級內部的矛盾15、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澤東提出社會主義可以分為兩個階段(BD)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B不發達的社會主義C社會主義高級階段D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16、毛澤東在中提出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基本方針是在(A)A《論十大關系》B《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C《實踐論》D《論人民民主專政》17、適合中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A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人民民主專政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8、1956年1月在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代表中央作了《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的是(C)A、毛澤東B朱德C周恩來D鄧小平19、在毛澤東的劃分“三個世界”的理論中,美國屬于(B)A、第二世界B第一世界C第三世界D介于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之間20、新中國和平外交方針的立足點是(B)A“一邊倒”B獨立自主C“三個世界”劃分理論D反對帝國主義21、毛澤東提出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方針是(AB)A長期共存B互相監督C政治協商D參政議政2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具體內容是(ABCDE)A互相尊重領土主權B互不侵犯C互不干涉內政D平等互利E和平共處23、下列關于人民民主專政的正確表述有(ABCD)A具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B是新型民主與新型專政統一的國家政權C肩負著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重任D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24、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國建設道路過程中的理論成就有(ABC)。

A、毛澤東《論十大關系》的發表

B、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線

C、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重要講話

D、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制定

E、社會主義建設思路線的制定25、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成分有(ABCDE)。

A、國營經濟

B、私人資本主義經濟

C、個體經濟

D、合作社經濟

E、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二、問答題及參考要點:1、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為什么選擇了社會主義?(1)

新民主主義社會是過渡性質的社會,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是歷史的必然。(2)

過渡時期總路線反映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的歷史必然。2、如何認識社會主義改造勝利完成的偉大意義?(1)

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使經濟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剝削階級被消滅,標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是我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是共和國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20世紀中國(2)

黨在實踐當中創造性的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3、簡述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1)

嚴格區別官僚資本與民族資本的界限。(2)

創造了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保證了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3)

注意把對企業的改造和對人的改造結合起來,在把私有制企業改造成為公有制企業過程中,把資本家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4、如何科學認識和正確評價毛澤東對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1)

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大意義。(2)

毛澤東在探索中提出的正確的思想觀點。(3)

毛澤東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存在的歷史局限性。(4)

毛澤東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出現失誤的原因。5、如何運用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原理來認識當今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革?(1)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學說的主要內容。(2)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原理為當今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革提供理論依據。6、在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為什么還要牢記毛澤東提出的“兩個務必”?(1)毛澤東提出的“兩個務必”思想的內容。(2)在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擔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3)為了使黨更好的帶領人民奔向小康,加強黨的建設,“兩個務必”意義重大。

7、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程中所取得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對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何指導意義?①毛澤東等人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前提。②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逐步形成的鄧小平理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積累了寶貴經驗。③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始于毛澤東,成于鄧小平”。

8、簡述人民民主和人民專政的關系。

(1)人民民主專政有兩個方面,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對人民的敵人實行專政。兩者結合起來,就是人民民主專政;(2)在人民民主的專政體系中人民是主體,人民的概念是個歷史范疇。敵人的范疇也是歷史范疇。(3)民主和專政的對象不同,不能混淆。(4)民主和專政緊密結合,相輔相成。

第四章、掌握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一選擇題1、毛澤東第一次明確地把黨的思想路線概括為“實事求是”并作了科學解釋的著作是(A)A《改造我們的學習》B《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C《實踐論》D《矛盾論》2、1930年5月毛澤東寫出了中國共產黨內第一篇反對教條主義的文章是(A)A《反對本本主義》B《井岡山的斗爭》C《整頓黨的作風》D《我的馬克思主義觀》3、

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ABC)A實事求是、B群眾路線、C獨立自主D自力更生4、

中國共產黨人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包括(ABCD)A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B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C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D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5、

要做到實事求是必須(ABCD)A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有完整、準確的理解和把握B對中國的實際有深入的認識C一切從實際出發D理論聯系實際6、獨立自主的基本內容包括(ABCD)A立足本國實際B走自己革命和建設的道路C著眼于本國力量D依靠本國人民群眾2、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發點是(A)。

A、實事求是B、群眾路線C、獨立自主D、黨的建設二、問答題及參考要點:1、為什么說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實事求是是對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概括,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2)

毛澤東思想是在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前提下產生形成的,沒有實事求是就沒有毛澤東思想。2、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怎樣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1)

近代中國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2)中國共產黨是適應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需要而產生的。(3)

中國共產黨制定了體現人民利益的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并為之而奮斗。(4)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能夠不斷糾正自身出現的問題和錯誤。

《毛澤東思想概論》教學綱要及教學要點

前言?

學習本課程的目的和意義了解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的規律,增強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國共產黨人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及其理論成果,增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覺性。?

學習要求學好本門課程,要做到學習毛澤東同志的重要科學著作和黨的重要文獻與閱讀教材相結合;學習理論與了解歷史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本章是從總體上論述和宏觀上把握毛澤東思想。本章的重點和考核知識點是:第一、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第二、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第三、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歷史進程;第四、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第五、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一、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毛澤東思想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時代條件——20世紀前中期世界和中國政局的變動?

思想理論淵源——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階級基礎——新的社會生產力的增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

實踐基礎——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領導的人民革命運動?

主觀條件——毛澤東的個人特質?

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歷史進程?

中國共產黨創建和國民革命時期,毛澤東思想開始萌芽?

土地革命戰爭前中期,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

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和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思想得到多方面展開而達到成熟?

解放戰爭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思想繼續發展(三)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歷史特點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

毛澤東思想科學概念的提出及其涵義?

毛澤東思想科學概念的提出?

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內涵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要求。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涵就是:它一方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思想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經驗。?

科學概念的提出?

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與發展;?

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1、獨創性理論的基本內容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關于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4、關于政策和策略;?

關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6、關于黨的建設;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三、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

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毛澤東的科學著作是毛澤東思想的集中概括?

毛澤東的晚年錯誤不屬于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

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作用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與發展,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它的歷史地位和偉大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毛澤東思想是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理論武器。?

毛澤東思想是社會主義中國立國建國的思想政治基礎。?

毛澤東思想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思想淵源和理論先導。?

毛澤東思想是中華民族團結振興的精神支柱。?

毛澤東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階段。?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本章的中心是論述毛澤東思想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這是毛澤東思想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本章的重點和考核知識點是:第一、關于近代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基本分析。其中包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基本特點、主要矛盾、歷史任務;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發生的歷史必然性;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等。第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第三、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第四、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新道路的理論。第五、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

近代中國國情與新民主主義革命?

近代中國社會的基本國情和歷史任務?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和主要矛盾?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發生的歷史必然性?

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

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歷史必然性?

轉變的歷史必要?

現實可能——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社會歷史條件?

轉變的開端——五、四運動?

轉變的實現——中國共產黨的創立?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概念?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基本內容?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和前途?

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

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目標?

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國體和政體?

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

新民主主義的三大經濟綱領及其相互關系?

新民主主義的五種經濟成分?

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的方針?

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

文化與政治、經濟的關系?

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開辟?

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

革命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

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基本依據?

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可能性?

工農武裝割據是實現農村包圍城市的必由之路?

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斗爭形式?

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

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戰略陣地?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意義?

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發展道路,是中國革命唯一正確的革命道路;?

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發展道路,是把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

道路理論的產生、發展和完善,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作出的獨創性貢獻;?

這條革命發展道路的理論及其實現,對于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具有啟迪意義。?

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