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果「建構式教學」能重新再正名?關於「建構論」的知識能否重新再建構?葉倩亨博士(目前擔任教育心理學、教學原理、教育哲學課程)如果您贊同消滅民主,我贊同消滅「建構主義」.....「建構教學」,這看來似乎不是一個新穎的議題,甚至有人覺得是老掉牙的議題了。但身為一位師資培育機構的老師,肩負著培育未來師資的重責大任,我想與大家分享我的觀點:這是一個永不會過時的問題,只要您想成為好老師,這將是一個您一定要去思考的問題(不只是數學老師),它會影響著您未來將持什麼樣的態度與扮演何種角色去經營您的教學、面對您的學生。當「建構式數學」被某些媒體、立委們評論地體無完膚,其存廢問題正甚囂塵上之時,在我腦中閃過的關鍵問題是:「『建構式教學』能否重新再正名?『建構論』的知識能否再建構?」。所以,我寫這篇文章試圖為「建構教學」表達個人的看法。渴望讓您能再建構有關「建構論」的知識,看完這篇文章後,您將瞭解「建構式教(數)學」正名運動的重要性。要談論建構教學之前,必然先瞭解何謂「建構主義」?一、何謂「建構主義」?建構主義可以說是一種「認識論」,探討知識如何被認知者主動建構,而不是被動接受的過程。所以,建構主義著重的是thetoknow或atheoryofknowing,而非theoryofknowledge。探討人如何「認識」,如何「獲得」(或建構)知識,所以有些學者稱建構主義對知識的觀點為後認識論者(postepistemology)。心理學家皮亞傑(J.Piaget)認為人有兩種本能:一為「組織」知識的能力,二為「適應」環境的能力,而「組織」知識是為了「適應」環境,人為了生存必須對週遭環境有所認識,但人在記憶能力上並不足以應付記憶零散、毫無系統的片斷,於是便會主動試著將其依適當的脈絡組織起來,以適應現實的生活。而當我們發現所擁有的知識與生活中的經驗不符合時,便產生失衡的狀態,於是我們便需改變自己的認知以適應現實環境,處理失衡方式有:一為「同化」...將某種知識的解釋範圍擴大:二為「調適」...修改既有的2佑識結構以適應現實情況。從皮亞傑的觀點形成建構主義的兩個基本主張:1.人會主動根據外在環境建構與環境相關的知識;2.人們新知識的成長是根據舊知識而建構的。建構主義有許多派別:「根本建構主義」(radicalconstructivism)學者VonGlasersfeld(1981)主張學習是個人意義的建構,與本體論的實在無關,經由建構而得的知識僅是對世界的一種主觀解釋,因此應注重其可行性與適應性,而非最後的真理。其主張建構主義基於兩個主要的基本原理(郭重吉,民85):1.知識並非被動地接受,而是被具有認知能力的個體所主動建構出來的。2.認知的功能在於能夠適應環境,以及將所經驗的世界加以組織,而不是去發現客觀存在的現實世界。「社會建構主義」(contextualconsturctivism)學者Vygotsky(1978)則強調知識形成的社會文化脈絡,認為知識的發展與建構受到個體身處社會脈絡且以語言和他人互動與交互辯證而成。詹志禹(民85)從建構論的派別中,整合分析出建構論的三大基本原則,以界定建構論的主要內涵:1.第一原則:主動原則-知識是由認知主體主動建造而成。2.第二原則:適應原則-認知的功能是適應性的,用來組組經驗的世界,而不是用來發現,本體的真實。3.第三原則:發展原則-知識的成長是透過同化、調適及反思性抽取等歷程逐漸發展,後續知識必須植基於先備知識且受限於先備知識。綜上所述,筆者將各派建構學者的觀點整合,並針對其在教學中的可能意涵略述如下:(葉倩亨,民87)1.重視個體在認知歷程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學習動機的啟發與引導。2.認知主體先備知識的重要性:教學之初,應先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與能力,並依據學生的程度,設計適合的課程內容以助其由已知建構未知。3.認知結構的適應性:引導學生做情境式的學習,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舖陳問題,使學生在真實脈絡中去解決問題。4.知識形成與成長的社會性:透過教師與學生互動,亦引導學生間的互動,發表與辯證自己的想法,藉此過程瞭解多元觀點,建構並釐清相關概念。至此,想必您對建構主義的內涵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有了深一層的理解了。二、何謂「建構取向的教學」?不知您發現了沒有?此處,我以「建構取向的教學」取代「建構式教學」為標題。這個源由待論述如下。以建構主義觀點(可參考第一部分的論述)出發的教學,雖然有許多學者發展出一些教學莫式(鄔瑞香,民82;葉倩亨,民87;Driver&Oldham,1986;Driscoll,1994;Geddis,1991;Osborne&Freyberg,1985;Roth,1990,1991),但並無固定不變的教學模式;雖無固定的教學模式,但卻有一些顯明的特點,例如:(修改自詹志禹,民92)1.教學活動的核心是一個「問題-解決」的歷程。2.教學的主要角色在於「佈題」、「引導」而非「解題」、「傳授」。3.佈題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符應其先備知識。4.學生的另類觀點與解題法的多元性受到尊重。5.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應同時學習如何將自己的觀點或解題法溝通烚別人理解。6.制式解題或專家解題方法不可強加給學生。7.社會互動與合作學習受到鼓勵。此七大特色是從建構主義觀點出發發展而成的教學歷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可說這些是從建構主義觀點發展而成的一些教學信念。然而,在教學中落實每一信念的方法只有唯一一種嗎?或者說有哪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可以完全發揮建構主義精神嗎?我想答案很顯而易見。因此,沒有固定不變、唯一的「建構式教學」模式。教師們教學時心中持有上述信念,並依其所長、學生特質、領域特色等所設計而經營的教學活動皆在「建構取向教學」之列。表1建構教學之實然與應然分析表實然(實際的情形)應然(若從學理出發應該…
老
師1.按「建構式數學」課本照本宣料。(少了實施建構取向教向背後的哲學觀)2.要學生以單一固定的「建構式數學解題」來回答試卷問題。(威權思想)1.應秉持建構主義的信念,參考過去學者所發出的建構取向教學的一些模式。發展出適合自己班級情境、學生程度的教學進行方式。2.尊重學生的多元解題方式,但他必須言之有理,給學生說理的機會,且必須公開的發表與經過公眾的檢驗,方能為之。
學
生1.一直守著自己習慣的解題方式而不願改變,其可能沒有能力改變,因為過去所受的教育方式是「灌輸」,被灌輸所謂正確的方法與知識,只有模仿與複製才是考試得分的關鍵。(非不為也,是不能也)2.看不出不同解題方式的優劣好壞,一味地模仿,或人云亦云。(少主見,易盲從)1.應被培養創造與多元思考的能力,所有的解決方法都應被尊重,與擁有說服他人的機會。2.應被培養批判與價值判斷的能力,擁有和同儕互動的機會,為自己所創造解決方法說理。並接受他們的檢驗、批判進而凝聚共識。亦不致落入無是非、無好。無對錯的知識相對論或價值相對論的立場,而無所適從。
家
長1.「建構數學把我的孩子變笨了」。無法忍受孩子用曲折、沒有效率、看來很笨的方法去解題。(速食觀念)2.「孩子變得言善道,愛頂嘴」、難管教。(傳統威權觀念)1.孩子若不被要求只能使用單一種方去解題。若可發揮創造思考的能力,即使他自我建出來的方法可能是過去制式的解題法,只要經過發表與被檢驗的歷程,都是被容許的,不應被抹殺;家長的凝慮便不存在。但若孩子不願再死背某公式或題法,每遇到一種問題情境便認真思考,從頭開始,使解決問題速度變慢,但思考能力將得以提昇,這樣的情形也應被尊重。2.孩子究竟是要再接受「罐頭式」的齊一教育,還是要讓孩子成為一位可以顯應未來瞬變世界,有思考判斷力的孩子?附註:此論述是指從輿論,及許多民眾反應,並非意指所有的老師、學生、家長的實際情形。經過上述表格的分析,您有什麼感覺?有沒有感到自己身為未來教師的肩上擔子愈來愈重?老師的角色相形重要?除了在教師的應然面應負起責任外,同時,面對學生角色的應然面,大多數仍須老師的努力(學生許多能力被培養)。當然,家長也是培育孩子創造思考,多元思維與批判思考的老師之一,然而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親師溝通也是建構取向教學能否成功的一大因素,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教師為自己的教育理念堅持與說理,甚至是「家長的再成長」,都是教育改革成功關鍵因素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當然,提及家長的再成長,家長本身、社會文化、傳播媒體、國家政府也應擔負一些責任。行文至此,您是否已經瞭解「建構式教學」重新再正名的重要性;而您有關「建構論」的知識是否已經重新建構了?三、「建構取向教學」有「領域特定性」嗎?我想在思索這個問題之前,應先討論「領域特定知識」的「個殊性」,即便是有其「個殊性」,學生在獲得這些特定知識時,是經由「主動建構」或「被灌輸」?而各種不同學科的學習究竟是在訓練學生獲得考試得高分的知識與能力,亦或是生活的能力?我為什麼在此舖陳這個問題呢?我想是因為大家都談「建構取向教學」(已正名)在數學,或者自然科教學上的應用。本校師資培育機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是屬於「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及「綄合活動學習領域」,似乎談「建構取向教學」這個議題對她們來說意義何在呢?我以為:第一、將成為教師的您們不能不關心教育的重要題,更何況將來您們也會成為家長,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參與與關注是必然的需求,這是必修的課題。第二、已故的前東園國小鄔瑞香教務主任推動,國內小學建構取向教學不遺餘力,在一次訪談中,我向她問及在東園國小中只針對數學或自然科實施建構取向教學,或者有擴展到其他領域?她的回答是:「不只限於數理學科,我們已經把建構的精神推展到其他學科領域!甚至是生活教育中!」限於篇幅,我無法在此篇文章中繼續與您討論此問題。這個問題至此可能留給有興趣的您去思考!代結語「建構式教學」,「式」這個字容易引導第一線的教師們以為其為固定與單一的模式,甚而更加以衍伸推理為固定單一的解題方式!國小家長埋怨過孩子沒有使用老師所教的「建構式解題法」,結果一分都沒有!這樣的事情時有耳聞。如果,因為許多這樣的個案例子而致使建構取向教學攻策必須喊停,那我深深為「建構主義」大喊不公平!一個政策的施行在實行面上需要許多實踐者的全心全力配合,我們看到許多第一線辛苦的老師「全力」在配合,但在其理念做法上有了「不小心」的詮釋,經過我們對建構教學的正名運動,也對「建構論」知識的再建構,您是否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呢?真正有意義學習的知識需經由孩子自身的建構,若教師知識權威的角色能轉型,放下身段,聽聽孩子怎麼說!再加以適切的歸納引導他們在多元思維中去找到對自己問題解決最具實用性的方法,尊圱多元與民主,我認為「建構取向教學」不是紹對最好,但它真的可能成為開啟學生名元思維的那把鑰匙!希望本篇文章可以給您們另類思維!期望是一個思考的起點。我以詹志禹(民92)的一段話做為本篇文章的結尾:當「建構論取向的教學」變成「建構式教學」的時候,才是問題產生的時候......。建構論原本強調學生中心、主動學習、尊重多元、追求合理,很多人卻以教師中心,制式僵化、要求繁複、獨斷強迫的方式應用,這才是問題產生的時候......。但是,要消滅建構論嗎?打個比方來說吧......在臺灣,誤解民主、濫用民主的人實在不少,國會的亂象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從過去到現在,打架的人有之,跳上會議桌的人有之,摔麥克風的人有之,搞婚外情的人有之,招妓的人有之,黑金審預算者有之,揭人瘡疤卻又搞錯對象者有之......。這些「民主之罪」比「建構之罪」嚴重太多,我建議消滅民主......。如果你同意消滅民主,我同意消滅建構主義。礙於篇幅,參考書目略,若有需要,可洽詢作者九年一貫課程師資職前教育工作坊主講人:陳龍安教授/吳義雄校長/陳義汶教授/董旭英教授/陳君健老師/江南韻老師/沈千暉老師活動安排以專題演講,課程規劃講座為先,再搭配以「藝術與人文」或「綜合活動」為主的課程統整模式,介紹課程設計實例。強調理論與實務緊密配合,強化領域課程內涵與精神的整體呈現,進而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的精神於實際教學中。工作坊分兩天進行,第一天以理論的建構為主,首先由國北師陳龍安教授的「思考性、創意性之課程與教學」作為開場,結合多媒體的應用,啟發參與者認識創意的無限可能。接著由吳義雄校長帶著大家領略「九年一貫課程之內涵與精神」從基本理念到課程目標及實施原則,無不深入淺出的一一介紹,最後的總結則由陳義汶教授講解「課程統整的概念與模式」,配合實例的穿插示範,讓課程統整本身的定義更加清晰。研習課程進入第二天,開始分為兩組「藝術與人文」及「綜合活動」實際操作。「藝術與人文」組,前半段時間由邱憶惠教授深入藝術與人文領域的內涵與精神作講解,建立同學對領域課程具有充分的認知。下半段由永康國中沈千暉老師延續藝術與人文實際操作,介紹如何設計教學活動、培養班級良好氣氛,然後進行實作的部分,沈老師熱情且慷慨地將個人豐富的教學檔案及成果展示出來,整個教導過程就在所有學員的讚美聲中畫上休止符。「綜合活動」方面,前半段時間,由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董旭英教授以綜合活動的基本概念作為第二天的開場,搭配六大議題的實例補充,如「兩性異言堂」結合生活與現今的社會趨勢,使在場同學獲益良多。後半段時間,由兩位資深的國中綜合活動老師陳君健老師與江海韻老師共同擔任課程設計實例的講解,整個活動過程包括實作的部分,豐富的內容,精彩的實例演練,讓每位準老師有收獲滿行囊的喜悅。「創作活動在幼兒音樂教學的應用」研習活動主講人:林小玉教授 研習時間:九十二年十月十二日 研習人員:公私立幼稚園教師、本校幼教學程學生研習活動安排以介紹幼兒音樂創作的基本概念為先,再搭配以音樂創作為主的教學活動與經驗分享,強調理論與實務的配合。研習對象包括公私立幼稚園教師、實習教學、師資培育機構暨本校簽約實習學校教師共一百名研習目的是為了加強宣導幼稚園教師對於幼兒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及課程目,標增進幼稚園教師對於幼兒音樂創作之教學知能、提昇南區各稚園教師教學品質,整合並發揮本校師資專長及特色,並加強與地方教育機構之交流。研習活動以專題演講及課程設計實例分享穿插進行。首先國忠師的林小玉教授以「寓教於樂的幼兒概念化音樂教學」為主題,解析音樂元素所扮演的重要概念,釐清設計策略如何與兒童的經驗產生連結,從而達到吸引幼兒學習的目的,啟發幼兒對音樂的認識。緊接著由國內首屈一指的達克羅士專業教師謝鴻鳴教授在第二場「創造性肢體律動的教學」中,講授如何運用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使用明快的節奏引起學生動機,逐漸培養學生表現自我的能力,開發學生潛在的音樂知能。兩場充滿知情與感性的音樂教學,深深觸動所有與會學員的生命,大家的感動與體會是深刻且長遠的。「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材教法」研習活動主講人:邱憶惠教授/陳義汶教授/沈千暉老師 研習時間:九十二年十月十八日實施目標:加強宣導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之基本理念及課程目標、增進南區中小學教師對於九年一貫課程中有關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材教法之教學知能,提昇南區各中小學教師有關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教學品質,整合並發揮本校師資專長及特色,並加強與地方教育機構之交流。研習活動:以專題演講為主,主題為藝術與人文。※邱憶惠教授主講「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內涵與精神」,講述學習領域包含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等方面的學習,以培養學生富有藝術知能,鼓勵其積極參與藝文活動,以提升藝術鑑賞能力,陶冶生活情趣,並以啟發藝術潛能與人格健全發展為目的。課程目標是以探索與表現、審美與理解、實踐與應用來說明並講解實施要點。※陳義汶教授主講「藝術與人文教材教法」,內容含著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學習的領域,目的能培養藝術知能、提昇鑑賞能力、啟發藝術潛能,能參與音樂、舞蹈、戲刻的演出、能解讀藝術作品的意義,能學習創作以表達觀念及情感,並能達到探索與創作、審美與思辨、文化與理解的目標。※沈千暉老師主講「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材設計」的實作與分享。沈老師以她一貫的教學熱誠,分享她在永康國中如何創意教學?創意教學的目的為何?而在創意教學活動又有哪幾方面可發展或延伸,學員們從短短一天的研習學習到許多不同創意的巧妙所在。研習心得報告中教二A莊麗逢/美容造形設計系三年級(目前就讀中教二A)研習主題:閱讀生命-解開生命的密碼研習日期:九十二年三月十五日/研習地點:臺南市藝術中心一、內容大綱:◎老祖先的重大發現什麼是人生的主宰?答案是:「生命」,也就是身、心、靈。沒有生命就沒有生活,很多人都是求平安之外的東西-痛苦、怨恨;或是榮耀、喜歡。我們應該心要長平才不會感到生活在地獄,才能感到身能常安。修行能夠調和生命,使得身心靈健康、生活圓滿,才能創造出康莊大道、吉祥如意的境界。◎心靈的力量(一)創造奇蹟的守護神我們可以歸納語言為1.口頭語言2.身體語言3.心靈語言,語言是溝通的工具,而心靈語言是如影隨形。討厭一個人,別人就討厭我們,這是修身養性自食惡果之別。圓滿十方才能十方圓滿,只管耕耘,發射感恩信念,感召光明事物,不是經營人脈的經營法,非利益自己的心、貪、嗔、癡的因,利害的果。要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真心奉獻給幫助過您的人,創造奇蹟的守護神,除此,無其他的神。(二)古人趨吉避兇的方法(定下人生最大的保險單)合乎自然順乎天性就被守護;破壞就會違背天性良知。違背自然法則會想出毛病,生命狀況離開大自然而遠,生命走樣、扭曲。家庭、社會教育、心靈教育,讓自己思想相應大自然守護力。為人處事,合乎自然(利益別人,站在別人那邊),耗損福報,業就出現了。逢兇化吉不是貼符,是身體、思想活動合乎自然順乎天性。(三)四兩撥千斤的命運創造法四兩撥千斤:成為別人的守護神,別人想到的都是您的光明。人不能太計較不能有分別心、憎恨心,這樣會帶給自己很大的痛苦。善知識,修身養性,並非經典,而是要想辦法去守護別人、幫助別人。(四)常住光明世界,享受福慧人生我們如果把心性常處光明,那看到外在的世界就是光明的。心醜的人看到醜的事,心美一切就美。看生活而去評斷自己,修行是在人間驗證而非天上。福報鏡射,人的念頭像回力標,出去是甘霖,收回是甘霖。善待自己的不二法門是善待別人,正如耶穌說的:「愛您的敵人,等於愛您自己。」在他人遇到困難時扶持一把,那也證明自己的人生可以禁得起一切考驗。因此我認為每個人都有義務為社會注入一股溫暖的包容與關懷,相信這也是我們每個人樂於所見的。人生坎坷起伏,時而快樂,時而痛苦。但很多人卻不引以為苦,懷念痛苦比懷念快樂還多。往往為了成就事業卻毀了家庭,追求名利地位卻害了健康;盼望孩子成龍成鳳卻造成孩子不要父母。以上是演講者是開場白,說來可真是字字珠磯,嵌入在座每個人的心底深處。正常年輕時總是對自己的人生不以為意,可是當我們真正脫離父母而謀求獨立時,不得不去面對自己在人生的逆路上所遭遇的一切,這當中不管是酸甜苦辣總是點滴在心頭。尤其是人擁有最基本的需求,有了需求的滿足後接著給自己更大的挑戰空間去突破屬於自己的自尊需求。在這樣不斷地自我提升的當下,我們是否曾經失去了某些感受不到的快樂?我想這是為何現代人患有憂鬱癥的人數愈來愈多的原因吧!所謂的業即是不能控制的心,因此苦是想不開、放不下、看不開的心。雖然這段話聽起來頗有宗教的涵義,可是我不得不思考許多事情的困擾是來自於自我無法克制的心。尤其是所謂的貪、嗔、癡的因;利害的果。形成了所謂的業障。我們總是存著太多的慾望無法去一一檢視,甚至有些人為了能夠達成目的不擇手段。我常在想是這個社會在變亦或是人性改造了這個社會?我們常常看到許多人熙熙攘攘的過日子,不知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忙碌?往往在這追逐的過程當中我們迷失了自我最寶貴的親情甚至失去了本身的健康,這樣彷如是在過追著錢賽跑的日子,總是不勝負荷!為人處事,合乎自然(利益別人,站在別人那邊),耗損福報,業就出現了。人不能太計較!我覺得在與人相處時這真是一句金玉良言。沒有任何事情比寬容別人更加令人歡喜,這樣的境界是必須自己能夠修養自性才有可能達成的。一般人總是害怕別人對自己的不友善與斤斤計較,深怕自己在與人相處時會被佔便宜。然而我們無法預料的是何時才是真正的利益衝突啊!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如果能夠摒除既定的成見,化危機為轉機,那才是人生最寶貴經驗,畢竟,突破人性的障礙才能讓我們過得更豁達更自在。眾生的貪、嗔、癡就是自己受害的根源。以前有一位甲樵夫遺失了斧頭,而跟他同在山林上的只有乙樵夫,因此他懷疑是乙樵夫偷的,從此他就一直懷疑是乙樵夫偷的。孰知,有一天他卻在自己的床底下發現了自己的斧頭。這則寓言相信大家都曾耳聞,可是我認為蕓蕓眾生中仍究是有存在這樣子的人,就像我們對他人的抱怨、起疑等皆是萌心而起,我們在與人相處時難免會有一些意見不會或溝通障礙的時候,但是如果凡事不爭先恐後,將人與人互動的關係建立在信任的情誼中,這樣不但能有益於自己與他人友情的建立;同時也是讓可以成為開朗的人。其實在這場講座當中我知道有很多首理是人盡皆知,千古不變的定律,但我們卻常常被自己狹隘的心胸去窄化了我們的思想,雖然社會上仍有著許多氣爭我奪的事實,但就因為如此我們才更加對自己在心靈層次上比別人多一些突破。中國人總是「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更有人暢言「人不為已,天殊地滅!」等話語試圖想為自己的自私自利行為找上合理化的藉口。主講者並以此勸戒聽眾應該對這個社會徹底覺醒。我們幾乎找不到別人或自己身上看到的關懷與溫暖,終日擔心哪天自己會陷入人際危機,人人防衛心淹沒了自己的善良,終究演變成今日以功利名位為首的社會風氣。我不禁嘆世風之下,人心不古。其實在時下仍究有許多在為這個社會默默付出的團體及心存仁義的人,他們可以為了服務人群,造福社會的神聖使命去實現人間福境的理想。這當中不乏有著宗教的背景維繫著每個人的理念,我想這或許是一種社會問題相抗衡的現象,否則在我們真正面對人生當中的困厄時,如果無法得到善心人士適時的幫助,那勢必會將人們對這個社會抱持的期望徹底落空。所以平日能廣結善緣,將他人視同己出,若能在他人遇到困難時扶持一把,那也證明自己的人生可以禁得起一切考驗。因此我認為每個人都有義務為社會注入一股溫暖的包容與關懷,相信這也是我們每個人樂於所見的。「開卷有益」提供幾本好書與您共同咀嚼斯賓賽的快樂教育作者:赫伯特.斯賓賽著/譯者:范敏迪譯出版社:漢湘文化初版日期:2003單色印刷/平裝/192頁/直排出版地:臺灣內容大綱:斯賓賽認為:「學習並不是獨立存在的,需要毅力、定力、領悟、練習......等因素加以支撐。」斯賓賽的快樂教育理念則是針對孩子天性的透徹分析和妥善駕馭的成果,期待孩子能在如此的氣氛下快樂學習。作者簡介赫伯特.斯賓賽(HerbertSpencer,1820~1903),19世紀後半前到20世紀英國著名的實證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理論家。自幼對動植物有興趣,通過自學對數學和機械學有相當素養,先做做工程師、經濟學新誌編輯,後來專心著述,憑著自己自學以及喜愛獨自思考的個性,寫出關於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及教育學等等的重要著作,對後世的影響頗深。如何突破學習障礙作者:池韻聲著出版社:臺視文化初版日期:2003年出版地:臺灣內容大綱:本書旨在釐清長期以來國人對右腦開發的迷思,並以全腦開發的角度,探討孩子在學習上可能面臨的困擾,就其可能發生的原因、改善的方式以及更深開發的方法,逐一詳細解說,難得的是,作者本身即是國外全腦開發的「白老鼠」與成功案例,尤其能夠了解孩子會碰見的真正問題,因此,整本書也就因而少了理論的生澀,多了實際的操作方式,是現代父母的困擾於孩子的學習問題時的一本參考書,也是增加孩子各種智能能力的最佳工具書。 編輯小組提供搶救邊緣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學校消防演練方案
-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反義詞多音字總結
- 2025年珍珠奶茶原材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特種管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蛋白質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春新版六年級英語下冊《常考句型習題》帶答案
- 林芝市重點中學2025年高三二診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2025屆三中初三1月考前適應性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2025春新版【三年級語文下冊】 第1-28課中心思想
- 襄陽科技職業學院《臨床醫學概論A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嬰幼兒舒適睡眠環境打造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育嬰師考試精神與試題及答案
- 16J914-1 公用建筑衛生間
- 廢氣治理設施運行管理規程、制度
- 鄂科版心理健康七年級 14.話說偶像 教案
- 腌臘肉制品生產車間工藝布置圖
- 警棍盾牌操教案(共12頁)
- 電氣檢測報告樣本
- GB-T-13916-2013-沖壓件形狀和位置未注公差
- 永磁直線發電機建模及其性能研究畢業論文
- 防洪安全專項整治新建棚洞工程新建棚洞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