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國鄉村建設運動中的職業教育研究視點探析從民國時期鄉村建設運動整體和歷史事件兩個角度討論了在鄉村建設運動中職業教育研究的不同視點,旨在拋磚引玉,豐富職業教育史研究。民國鄉村建設運動興起于我們國家上的二三十年代,在中國近代農村改造史上占領主要的歷史地位。筆者擬從鄉村建設運動整體和歷史事件兩個角度,分別討論在鄉村建設運動中職業教育研究的不同視點,意在拋磚引玉,豐富史研究。一、民國鄉村建設運動與職業教育研究民國鄉村建設運動包含、縣政建設、公民訓練、鄉村自衛、平民教育、合作運動等內容,漸及各項農村社會事業,與的農村復興策略相照應。職業教育是鄉村建設運動中的核心部分,鄉村建設運動是廣義的職業教育推廣經過,以機關、民間團體、學校機構、社會試驗組織等為主體的鄉村建設團體固然從不同的方面下手,但以學校教育或社會教育為形式的職業教育貫穿了鄉村建設運動的整個歷程。職業教育是鄉村建設運動中平民教育的主體,職業教育的思想、理論、形式及特色在鄉村建設運動中逐步生成。職業教育推動了鄉村建設運動,也需要在自我反思的理智情境中推廣,審視鄉村建設運動與職業教育的關系能夠豐富近代農村研究的視野。另外,鄉村建設運動中的職業教育經過呈現出一些較為先進的職業教育結果。比方,除了開創辦理專門的職業學校、民眾培訓班之外,在師范學校和小學還添辦了各類民眾培訓班。在各類職業教育經過中,運用了巡回教學、流動教學、露天學校、小先生教學、生活導師制、巡回書庫等靈敏多樣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并同時開發了書法教學資料、識字教學材料等教學資料。筆者以為,提煉并歸納鄉村建設運動的思想與理論,對現代職業學校的辦學形式、專業建設、課程開發、教學方法、職業教育研究等均有可資借鑒的價值,同時也能為現代農民培訓提供眾多的培訓形式和發展路徑。學術界對鄉村建設運動進行了大量研究,結果包含史料、專著和論文。首先是代表性的史料。重要有鄉村工作討論會編纂的〔鄉村建設實驗〕(第一、二、三集),千家駒等人編著的〔中國鄉村建設批判〕。其次是專著,包含近代版和現代版。近代專著有:古楳著的〔鄉村教育新論〕,古楳編著的〔問題〕,陳兆慶著的〔概論〕,陳序經著的〔鄉村建設運動〕。現代專著有:鄭大華著的〔民國鄉村建設運動〕,徐秀麗主編的〔中國農村治理的歷史與現在狀況:以定縣、鄒安然平靜江寧為例〕,李德芳著的〔民國鄉村自治問題研究〕,王景新等人編著的〔民國鄉村建設思想研究〕。現代編纂的專著還包含個人文集或全集,如〔梁漱溟全集〕、〔晏陽初文集〕等。再次是論文。重要有祖秋紅的〔現代化視野下的民國鄉村建設思想研究〕(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博士學位論文),張蓉的〔中國近代民眾教育思潮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博士學位論文),趙祥斌的〔神圣與世俗之間:齊魯大學鄉村建設研究〕(山東大學2011年碩士學位論文),何建華等人的〔近二十年來民國鄉村建設運動研究綜述〕(〔現代社會問題〕,2005年第3期),駱墨的〔民國鄉村建設運動〕(〔史研究與教學〕,2000年第3期)。最后是以往的研究結果展示了諸多試驗區的鄉村建設理論,敘述了鄉村建設運動的情況,并進行了性質評價。研究思路從宏觀走向微觀,研究內容較為全面,牽涉了鄉村建設運動的領導人物及其鄉村建設思想、經濟建設、政治制度改革、平民教育、合作建設等各項事業。但是,以往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的研究意在肯定或否認鄉村建設運動,容易忽視鄉村建設運動中的發展形式;多數研究限于單個或幾個重要的機構團體或鄉村建設派別形式,忽視了其他團體或機構,研究內容往往反復、單調;有的研究對鄉村教育運動中的職業教育推廣工作沒有能從專業理論的高度去審視,沒有能突出職業教育在鄉村建設運動中的共性與個性。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上,能夠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鄉村建設團體,對鄉村建設運動中的職業教育研究運用如下研究方法: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點,綜合運用教育研究方法,并借鑒其別人文社會學科的理論視角解讀歷史;運用個案研究法,選取盡可能多的鄉村建設團體機構作為個案;運用比較法,在職業教育辦學經過和特色方面進行比較;運用考古研究法,追蹤溯源,實地考察,進行相關問題的考證研究。在研究框架和研究內容方面,分為兩大部分。首先,以學校式、社會式的職業教育作為維度,展現各類機構團體開創辦理職業教育的情境。在機關與職業教育方面,介紹以機關、省級機關、市級機關、縣級機關為代表的機關,敘述它們開創辦理職業教育的經過和內容;在民間團體與職業教育方面,介紹以改良社、合作組織、慈善機關等為代表的民間團體,敘述它們開創辦理職業教育的經過和內容;在學校機構與職業教育方面,介紹以大學、小學、師范學校、職業學校為載體的鄉村建設機構,敘述它們開創辦理職業教育的經過和內容;在社會試驗組織與職業教育方面,介紹以民眾教育館、民眾教育委員會、實驗區等為代表的鄉村建設團體,敘述它們開創辦理職業教育的經過和內容。其次,從鄉村建設運動中抽取案例,歸納職業教育的整體構建和個性特色,分析鄉村建設運動與職業教育的關系。例如,分析鄉村建設運動中的職業教育要素,概括職業學校的辦學形式、專業建設、教學資料開發、師資養成的特征以及社會效應,概括農民培訓的形式。在研究經過中,還將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選取實驗區并以個案形式敘述實驗區的職業教育發展是進行研究的關鍵環節。歸納職業教育的理論形式需要一定的理論支撐。另外,鄉村建設運動牽涉了諸多的團體和人物,人物的職業身份、政治相貌、思想生成、社會背景以及派因緣,牽連廣泛,關系復雜,厘清團體機構及人物對職業教育推廣的作用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神。但是,困難之處即是創新之處,能夠進行如下嘗試:一是在選取有代表性的鄉村建設實驗區時,要考慮地域特色、辦學規模、辦學特色、辦學人物等因素,除了大型的試驗機關如定縣平民教育促進會、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江蘇無錫教育學院等之外,還要選取一些鮮為人知的團體或學校,如河南遂平嵖岈山職業學校、棲霞鄉村師范學校等,以此豐富鄉村建設運動的研究。二是從小事件看大道理,將鄉村建設運動中的職業教育發展經過置于宏大的社會背景下,突出團體與的互動。三是在職業教育的發展經過中,融入人物的職業教育思想與理論,確保個案的陳述充斥邏輯性、理論性、動態性。四是將諸多團體置于同一歷史坐標系內,運用現代職業教育理論框架,審視鄉村建設運動中的職業教育發展,確保所歸納的職業教育經過充斥理論指點性與現實可操作性。五是強化鄉村工作報告的詮釋與解讀,突出文本思想內涵的比較與分析。六是史料研讀與實地考察相結合。二、民國鄉村工作討論會與職業教育民國鄉村工作討論會是民國時期從事實地鄉村建設事業的工作者構成的一個工作討論團體,于1933年7月在山東鄒平成立,同時召開第一次集會,后又分別于1934年、1935年在河北定縣、江蘇無錫集會。鄉村工作討論會檢討同人所從事的鄉村工作;報告工作上的心得與困難;聯絡感情,研究切實互助方法;交換知識經歷體驗,相互商討商量怎樣改良工作技能技術。雖然由于戰斗等原因,鄉村工作討論會沒有能繼續下去,但其在民國農村建設歷史上具有主要的歷史地位,于中國鄉村建設運動前途乃至民族命運,影響至深且巨。在研究結果方面,除了前述所有關于鄉村建設運動的資料外,還包含下面專門對鄉村工作討論會的研究。首先,近代報刊對第一次集會的研究,可見王伯平等人的〔鄉村工作討論會紀略〕(〔鄉村建設〕,1933年第3卷第1期)。對第二次集會的研究,可見黃麗泉的〔在定縣加入第二屆全國鄉村工作討論會以后〕(〔新農村〕,1934年第17期)。對第三次集會的研究,可見俞振輝的〔加入全國鄉村討論會第三屆年會回來〕(〔瀘農〕,1935年第3卷第5/6期),西超的〔全國鄉村工作討論會的印象〕(〔中國農村〕,1936年第2卷第1期),羅石民的〔出席全國鄉村工作討論會第三屆年會報告〕(〔廣東蠶聲〕,1936年第2卷第1期),葉蕖均的〔出席全國鄉村工作討論會第三屆年會的經過〕(〔民教月刊〕,1936年第1卷第3期),常文熙的〔專載(一)加入第三次全國鄉村工作討論會記〕(〔社會經濟月報〕,1935年第2卷第10期)。其次,近代媒體的新聞報道中所牽涉的開會通告,可見〔民間〕(1935年第2卷第8期),〔民教半月刊〕(1935年第22/23期)。關于第三次集會的報道,可見〔崇農〕(1935年第4期),〔民間〕(1935年第2卷第12期),〔中華教育界〕(1935年第23卷第6期)。再次,現代的專門研究可見姜新的〔無錫鄉村工作討論會評述〕和〔民國鄉村工作討論會評議〕。關于鄉村工作討論會的研究具有如下特點:其一,學術界對鄉村建設運動關注甚多,結果頗豐,對鄉村工作討論會卻略有提及,專門研究相對不足,沒有能深切進入發掘鄉村工作討論會在推動鄉村建設和民族自救中的社會影響和理論建樹。其二,所有的研究大多處于文本描繪敘述或評價層面,致使鄉村工作討論會的研究處于靜態層面,忽視了人物思想來源的繼承性、動態性和批判性。其三,鄉村工作討論會由各個團體構成,以往的研究大多限于單個團體的研究,忽視了鄉建運動主流和團體與支流之間的關系,導致鄉建運動研究處于分散狀況,沒有能突出共性與個性。其四,對鄉村工作討論會與南京國民及國家政策施行的互動研究不夠。民國鄉村工作討論會集結了鄉村建設運動的經歷體驗、做法和教訓,是鄉村建設運動的集大成式反思。鄉村工作討論會的三次集會經過同時也是三次教育界大事,對鄉村工作討論會的集會經過和報告文本加以分析也是進行職業教育研究的契機。在三次集會以及所聚集的鄉村工作報告中,職業教育是備受關注的時代主題,從三次集會經過以及鄉村工作報告中探尋職業教育發展的軌跡,不失為一種農業職業教育研究的新路徑。第一,將所有參會團體置于同一歷史坐標系內,可展示各團體及人物不同的農村職業教育思想、理論和出發點。第二,能夠愈加整體、全面、系統、深切進入地研究鄉村建設運動,討論農村職業教育與社會系統之間的關系。第三,鄉村工作討論會融入了人物的思想與理論,具備了一定的鄉村建設理論支撐,歸納、提煉了鄉村建設理論,為現代農村職業教育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可資借鏡與參考的發展形式與路徑。從歷史事件下手研究中國近代農業職業教育也是職業教育史研究的一個角度。從研究思路來看,首先,要從社會大背景上縱向梳理鄉村工作討論會的成立經過以及三次集會召開的詳細經過,并確定事件經過中的關鍵點。其次,要分析各份演辭與報告,追蹤溯源。再次,要將人物思想、理論與集會經過相融合,力求在文本上立論并提煉出具有時代性的農業職業教育主題。從研究內容來看,可分為下面部分:第一,討論鄉村工作討論會成立的社會背景,牽涉中國農村、農業的近代變遷、民國鄉村建設運動的興起以及本會的發起經過。第二,敘述三次鄉村工作討論會的召開,即鄒平集會、定縣集會、無錫集會。能夠分別敘述集會經過,包含準備情形,牽涉開會通知、大會程序及工作報告條例;參會人員情況;開會經過;工作報告內容;集會的社會影響和歷史作用等。第三,三次鄉村工作討論會的比較與分析。重要是三次集會的目的與目標;參會人員的數量、資格與來源;匯報內容的比較;牽涉團體及機構的緣起與設立、工作經過、實驗心得和將來計劃;三次集會的議題分析與比較;主要人物的思想、理論的分析與比較等。第四,鄉村工作討論會的反思與批判。時人對鄉村工作討論會的成立目的以及詳細活動經過進行了現實的審視,詳細包含江問漁、徐寶謙等人對鄉村工作討論會的反思;李紫翔、孫曉村、張志敏、千家駒、吳半農、孫冶方等人對鄒安然平靜定縣的鄉村建設實驗乃至農村建設運動所作的分析與批評。第五,鄉村工作討論會的現實考慮與啟迪。鄉村工作討論會的歷史定位,包含新建農村實驗區的擴大,農業職業教育的發展,農業農村研究的加深以及技術的推廣等;鄉村工作討論會的社會理想受挫的原因,包含戰斗、經濟、政策方面的因素等。在研究經過中,必需捉住下面幾個關鍵部分。第一,作為當時全國性的鄉村建設協作團體,鄉村工作討論會以及三次集會發生在中國農村經濟面臨破產、天災人禍、內憂外患的社會背景下,鄉村建設與民族自救成為時代主題,三次集會以及所包涵的農業職業教育無疑是順應了時代的呼聲,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第二,鄉村工作討論會以復興民族國家為前提,以創造中國新文化為目的,以振興農村經濟為中心,以普及農業職業教育為抓手。第三,在三次集會的各個環節融入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性化功能助推健康領域專業移動應用的優化策略探討報告
- 酒店融資方案制定與試題及答案
- 醫療AI技術引領未來辦公健康管理新趨勢
- 《時鐘和中斷》課件
- 全面了解商務禮儀師考試的技巧試題及答案
- 專業技能提升的酒店考試試題及答案
- 智慧交通的理念引導與實踐試題及答案
- 酒店資源配置優化的試題及答案
- 紡織機械工作環境的安全管理措施試題及答案
- 質量工程師考核標準與實施方案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健身指導”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成都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 2025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TCECS24-2020鋼結構防火涂料應用技術規程
- 2025年上海市虹口區二模生物試卷
- (二模)臺州市2025屆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評估試題 地理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五級應急救援員資格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推動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路徑探索
- 機器人服務行業智能導航與定位技術考核試卷
-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含答案)
- 2025金湖輔警考試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