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能力提升試卷A卷附答案_第1頁
2022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能力提升試卷A卷附答案_第2頁
2022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能力提升試卷A卷附答案_第3頁
2022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能力提升試卷A卷附答案_第4頁
2022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能力提升試卷A卷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能力提升試卷A卷附答案單選題(共80題)1、近代我國由于興辦學校而產生音樂課程.學校音樂教學開始了什么樣的教學方式()A.教授歌曲B.教授詩歌C.教授欣賞D.教授識譜【答案】A2、在高中音樂鑒賞課《海島冰輪初轉騰》45分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30分鐘時間來講授京劇的相關知識,l0分鐘介紹京劇大師梅蘭芳,并利用最后5分鐘的時間聆聽該選段。該案例違背了哪條高中音樂課程基本理念()A.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興趣愛好B.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C.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D.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答案】C3、下列關于格里高利圣詠描述正確的是()A.以拉丁文演唱B.結構強調對稱與均衡C.用復雜、精巧的各種對位技術寫作的混聲合唱D.通常以琉特琴伴奏【答案】A4、在聆聽貝多芬《月光奏鳴曲》后,張老師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樂曲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演。這體現了《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的哪一個基本理念?()A.彰顯美育功能,提升審美情趣B.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C.強調音樂實踐,開發創造潛能D.立足核心素養,完善評價機制【答案】C5、作有音樂作品《水樂》的是我國現代作曲家()。A.瞿希賢B.譚盾C.張曙D.谷建芬【答案】B6、某高中音樂課,上課不久,教師讓學生欣賞了一段音樂后,就直接將問題拋向了學生。這種導入的形式體現了什么樣的特性?()A.新穎性B.簡潔性C.啟發性D.趣味性【答案】C7、1978年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鐘震驚了全世界,它出土于()A.山西B.河北C.湖北D.湖南【答案】C8、在高中鑒賞課《沂蒙山小調》中,聆聽結束后老師請學生回答歌曲的體裁,學生回答后老師對學生做出鼓勵性評價,并在學生成長階段評價記錄冊中寫道:“該同學能夠準確聽辨不同的體裁和形式”。這種評價方式是()。A.自評B.互評C.他評D.定量測評【答案】C9、初中音樂欣賞課《卡門序曲》中,教師由情境創設法引入本節課主題《卡門序曲》,和學生一起將音樂完整地聆聽2遍,并介紹了音樂背景和曲式結構,并請學生一起學習了西班牙舞蹈,留下開放作業,請學生回家之后聆聽其他樂章。上述案例當中,教師的課程當中缺少了()環節。A.分段欣賞音樂,關注音樂主題B.新課導人C.把握整體風格,擴展延伸D.完整聆聽音樂,體會情緒與結構【答案】A10、《重整河山待后生》是采用說唱音樂()的素材寫成的。A.京韻大鼓B.單弦C.四川清音D.蘇州評彈【答案】A11、20世紀20—30年代,在音樂理論研究方面最為重要的是()。A.黃自B.豐子愷C.王光祈D.青主【答案】C12、“吳老師在指導學生分析了旋律模進的發展手法后,要求學生根據個人的生活體驗自由命A.理解多元文化B.面向全體學生C.重視音樂實踐D.弘揚民族音樂【答案】C13、1934年,在亞歷山大·齊爾品舉辦的“征求中國風味的鋼琴曲”評選中獲一等獎的作品是()。A.《晚會》B.《牧童短笛》C.《四季歌》D.《春之旅》【答案】B14、《杏花天影》是宋代詞曲作家()的作品。A.楊萬里B.姜夔C.張源D.柳永【答案】B15、元曲名家中被稱為“曲狀元”的是()A.關漢卿B.馬致遠C.鄭光祖D.王實甫【答案】B16、教師可以通過下列哪種方法了解到全體學生音樂學習的背景()A.舞臺表演B.問卷調查C.抽樣訪談D.查閱檔案【答案】B17、在交響樂的最高潮部分,一般情況下是通過將力度達到最強、將情緒烘托到極致的方式進行表現,那么下列合適的力度記號是()。A.PianoB.FortissimoC.PianissimoD.Forte【答案】B18、下列樂曲中屬于舞劇體裁的是()。A.《天鵝湖》B.《卡門》C.《塔索》D.《六月》【答案】A19、《漁陽鼙鼓動地來》出自作品()。A.《長生殿》B.《長恨歌》C.《漁光曲》D.《漁陽曲》【答案】B20、下列對初中男生的歌唱教學方法不正確的表述是()A.選擇的歌曲音域不要太寬,最好不超過九度,且避免大跳音程B.可采取比記譜音高低一個八度進行演唱C.從學生合適的、容易發聲的自然音區開始練唱D.練唱時盡可能大聲唱,擴大音域和增大音量【答案】D21、形式主義美學觀特別強調音樂作品的形式屬性,因此在增進審美領悟和審美敏感性方面,聆聽音樂時更注意的是()。A.作曲家生平B.創作背景C.故事情節D.樂器音色【答案】D22、古典音樂欣賞課上,剛講完導入部分,教師就發現下面坐著的學生昏昏欲睡,教師本來設計的是欣賞莫扎特的音樂作品,看到這個場景,教師直接調整了教學內容,播放海頓的《驚愕交響曲》,同學們頓時被“驚”了一下,課堂氣氛也活躍了很多。教師的這種行為,符合下列哪種調控方式?()A.溫處理B.熱處理C.冷處理D.急處理【答案】B23、“在“創作”模塊的教學中,程老師先讓學生欣賞《舟山鑼鼓》,并引導學生分析和歸納出其中的數列結構創作手法,然后,教師提供一個節奏動機,讓學生運用該技法進行節奏創編”,該音樂活動是A.自由創作B.采風創作C.命題創作D.模仿創作【答案】D24、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樂器分類法“八音”出現在()A.遠古時期B.周秦時期C.兩漢時期D.隋唐時期【答案】B25、《賣花姑娘》是()電影《賣花姑娘》的插曲。A.中國B.日本C.朝鮮D.美國【答案】C26、出現在全曲開始,作為全曲音樂形象縮影的音樂是()。A.間奏B.過門C.尾聲D.引子【答案】D27、音樂學科的特點是()A.概念性、抽象性、實踐性B.非具體性、非語意性、時間性C.概念性、具象性、時間性D.非語意性、抽象性、概念性【答案】B28、下列關于A自然大調和a和聲小調的敘述,正確的是()。A.調式相同B.主和弦相同C.屬和弦相同D.調號相同【答案】C29、流行于浙江地區的戲曲是()A.花鼓戲B.黃梅戲C.采茶戲D.越劇【答案】D30、出現在全曲開始,作為全曲音樂形象縮影的音樂是()。A.間奏B.過門C.尾聲D.引子【答案】D31、交響詩《荒山之夜》是()的作品。A.穆索爾斯基B.柴科夫斯基C.巴拉基列夫D.格拉祖諾夫【答案】A32、"在‘創作’模塊的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欣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接著引導學生根據投影的畫面,自選樂器創編旋律并吹奏。”該音樂活動是()。A.模仿創作B.采風創作C.自由創作D.對比創作【答案】C33、具有防御和抵抗各種邪氣的功能指A.推動作用B.溫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攝作用E.氣化作用【答案】C34、探究性教學的方法步驟是()A.制訂方案、分配選題、獲取信息、梳理分析、形成結果、表達交流B.分配選題、討論方案、梳理分析、獲取信息、形成結果、表達交流C.分配選題、討論方案、獲取信息、梳理分析、形成結果、表達交流D.制訂方案、獲取信息、分配選題、梳理分析、形成結果、表達交流【答案】C35、對此相應所采用的正確治法為查看材料A.陽病治陰B.損其有余C.寒者熱之D.陰病治陽E.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答案】D36、下列對義務教育課程音樂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表述不恰當的是()。A.關注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合作B.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導,評價學生的有效學習和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服務C.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D.以學生為主體,整個教學過程要以學生為主【答案】D37、“概念、理論等并不是世界的答案,判別它們的價值和意義,不是看其是否正確反映客觀實際,而是看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感覺和效果。”這是()的主要觀點。A.永恒主義B.實用主義C.存在主義D.解構主義【答案】B38、我國最早論述聲樂的著作是()。A.《唱論》B.《詞源》C.《碧雞漫志》D.《閑情偶寄》【答案】A39、下列樂曲中,屬于交響詩體裁的是()。A.《春之祭》B.《茶花女》C.《前奏曲》D.《命運》【答案】C40、下列不屬于管弦樂隊常用樂器的是()。A.镲B.吊鑼C.定音鼓D.馬林巴【答案】B41、因證候禁忌而不宜合用的是A.六應丸與紫雪散B.膽寧片與妙濟丸C.天麻丸與蘇合香丸D.牛黃解毒片與金匱腎氣丸E.附子理中丸與參茸衛生丸【答案】D42、藿香正氣散除用來治療寒濕泄瀉外,還可以用來治療A.外邪犯胃引起的嘔吐B.飲食停滯引起的嘔吐C.痰飲內阻引起的嘔吐D.肝氣犯胃引起的嘔吐E.脾胃虛弱引起的嘔吐【答案】A4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適時地調節教育教學計劃、內容和方法,是教師對自身()的調控。A.心境B.教案C.主體D.計劃【答案】C44、不用鋼琴,即可進行多聲部音樂創作,或看著樂譜即能在意識中再現音樂音響,產生共鳴,此特征描述的是()。A.情感體驗B.即興創作C.體態律動D.內心聽覺【答案】D45、"在‘創作’模塊的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欣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接著引導學生根據投影的畫面,自選樂器創編旋律并吹奏?!痹撘魳坊顒邮牵ǎ?。A.模仿創作B.采風創作C.自由創作D.對比創作【答案】C46、下列哪首曲目不屬于廣東音樂()A.《雨打芭蕉》B.《賽龍奪錦》C.《旱天雷》D.《百鳥歸巢》【答案】D47、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對認知領域做了層次的劃分?!榜雎犚魳窌r、能夠判斷出音樂的節拍?!边@一能力屬于哪個層次?A.記憶B.創造C.分析D.評價【答案】C48、《夕陽簫鼓》由__________曲改編成__________曲之后改名為《春江花月夜》。選()A.琵琶、古箏B.古箏、琵琶C.古琴、琵琶D.胡琴、古箏【答案】A49、《馬太受難樂》是()創作的。A.馬丁·路德B.瓦爾特C.巴赫D.恩格斯【答案】C50、用“跺腳”“拍腿”“拍手”“捻指”進行訓練屬于()A.鈴木鎮一的“小提琴”教學B.柯達伊的“歌唱”教學C.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教學D.奧爾夫的“聲勢”教學【答案】D51、教師進行音樂教學設計時首先要考慮()A.教學目標、教材內容B.教學目標、學生特色C.學生特色、教材內容D.教材內容、教學策略【答案】A52、中國古代音樂教育的主要傳承方式是()A.學校制B.社團制C.師徒制D.官學制【答案】D53、()是亨德爾除歌劇之外最重要的創作領域。A.協奏曲B.受難樂C.交響曲D.清唱劇【答案】D54、教學中應設置引起學生注意的好的導入,設置引人人勝的音樂情境,引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注意在音樂課上要讓學生動起來等體現了對()的評價。A.教學方法B.教學內容C.教學手段D.教學目標【答案】A55、下列關于完滿終止的說法,錯誤的是()。A.結束主和弦必須為強拍、根音旋律位置B.根音為原位的屬或下屬到主,即四、五度進行C.比不完滿終止有更強的收束感,更適宜結束全曲D.與正格終止、變格終止并稱為結束的三種基本類型【答案】D56、《d小調第九交響曲》作為貝多芬在交響曲創作中的一個創舉,其突出成就表現在()。A.重新確立交響曲的結構B.將高度濃縮的音樂功能進行擴展,又保持了全曲的嚴謹統一C.將人聲加入交響曲,采用了交響合唱的形式寫成D.作品的情緒和情感理解用音樂表達到了新的高度【答案】C57、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下列哪項關系到課堂導入環節的質量()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C58、欣賞海頓《“驚愕”交響曲》時,老師說:“在平靜的音樂中,時不時會出現一聲突響,這種突響一共出現了幾次?”這一教學活動突出了哪一種音樂要素?()A.力度B.速度C.節奏D.音高【答案】A59、下列不含有烏頭類藥物的中成藥是A.正天丸B.金匱腎氣丸C.三七傷藥片D.六味地黃丸E.追風丸【答案】D60、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劇作品是()。A.《費加羅》B.《費德里奧》C.《科里奧蘭》D.《萊奧諾拉》【答案】B61、流行于康、藏地區,多用牛角琴或二胡領舞伴奏的歌舞音樂是()A.堆諧B.囊瑪C.弦子D.熱巴舞【答案】C62、除了以甘美蘭為代表的“鑼群文化”外,東南亞音樂的另一個標志是()。A.竹樂B.拉格C.呼麥D.瑪卡姆【答案】A63、西方音樂史上“歌曲之王”指的是()。A.舒伯特B.莫扎特C.舒曼D.勃拉姆斯【答案】A64、()是西班牙的一種融合舞蹈、器樂、歌唱于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是整個西班牙的代表性藝術之一。A.法多B.松C.約德爾D.弗拉明戈【答案】D65、下列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中,與其他三項類型不同的是()。A.《黑桃皇后》B.《天鵝湖》C.《睡美人》D.《胡桃夾子》【答案】A66、澀脈的主要病癥A.血瘀B.食滯C.痰飲D.熱證E.濕證【答案】A67、下列作品由海頓創作的是()A.《創世紀》B.《勃蘭登堡協奏曲》C.《水上音樂》D.《安魂曲》【答案】A68、“同學們,剛才聽了大家的演唱,我發現同學們有一個地方發音不太標準。接下來同學們看著我手打的節拍,跟著我一起鞏固下。好,預備,開始……”以上對話屬于音樂教學過程中的()。A.初聽歌曲B.新課導入C.學唱歌曲D.分段欣賞【答案】C69、柏遼茲最重要的創作領域是()。A.鋼琴曲B.聲樂曲C.組曲D.標題交響曲【答案】D70、我國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是()。A.笛B.簫C.塤D.篳篥【答案】C71、卡巴列夫斯基認為,()的一致性在孩子與藝術的接觸過程中表現得最充分。A.道德倫理與美B.素質與能力C.智力與能力D.修養與技能【答案】A72、音樂課堂上,張老師為學生講解《小小少年》的創作背景用時30分鐘,并播放歌曲出自的影片《英俊少年》,隨后讓同學們表演該影片的情景劇片段。此課程主要違背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基本理念。A.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B.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C.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D.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答案】B73、將大七度的冠音升高大二度,其應成為()。A.倍增八度B.增七度C.增八度D.倍增七度【答案】C74、“該出手時就出手啊,風風火火闖九州啊”,這首歌曲的曲調參考了()地區的民歌。A.河南B.山西C.東北D.廣西【答案】A75、學校音樂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基礎上,這是柯達伊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則之一。A.優秀的教學方法B.好的師資C.民間音樂D.豐富的教材建設【答案】C76、不用鋼琴,即可進行多聲部音樂創作,或看著樂譜即能在意識中再現音樂音響,產生共鳴,此特征描述的是()。A.情感體驗B.即興創作C.體態律動D.內心聽覺【答案】D77、下列哪些疾病禁用含鹽酸麻黃堿的中成藥A.甲狀腺功能亢進癥B.高血壓病C.動脈硬化D.心絞痛E.糖尿病【答案】A78、《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教學內容的感受與欣賞領域包括()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②③⑤⑥【答案】D79、音樂鑒賞課《沃爾塔瓦河》課堂上,教師播放斯美塔那《我的祖國》的各個樂章,帶領學生感受交響詩的音樂風格和音樂中蘊含的情感,這體現了音樂藝術中,學生感受和體驗音樂主要是通過()實現的。A.聽覺活動B.語言活動C.視覺活動D.動覺活動【答案】A80、下列不屬于黎錦暉創作的歌曲是()。A.《葡萄仙子》B.《賣布謠》C.《特別快車》D.《老虎叫門》【答案】B大題(共15題)一、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對象:八年級學生教學內容:欣賞《梁山伯與祝英臺》要求:(1)設定教學目標。(2)設定教學重難點。(3)針對教學目標與重難點,設定具體的教學環節和過程?!敬鸢浮俊读荷讲c祝英臺》一、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熟悉民間故事,發揮想象,感受音樂中不同的音樂情感;能夠體驗音樂情感的變化,并能簡單地描述或用其他形式表現出來。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辨別,找出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音樂素材與越劇之間的聯系;初步認識奏鳴曲式的結構。3.知識與技能目標: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簡單表述樂曲中不同段落的音樂要素的變化。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感受音樂中不同的音樂情感。2.教學難點:表述樂曲中不同段落的音樂要素的變化。三、教學用具多媒體。四、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播放《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舞蹈視頻。老師設置問題:這是一首有關什么故事的舞蹈故事的內容大家了解嗎除了舞蹈之外你二、音樂鑒賞課中,老師在進行“音樂長河里的珍珠——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這一單元的教學時,首先請同學欣賞了維瓦爾第《四季》第一曲“春”的第一樂章,并和學生一起探討了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征,接著又讓學生去欣賞同一時期的作曲家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第六曲。學生聽著聽著就睡著了,老師拿起黑板擦在講臺猛敲了幾下,大聲說道:“你們這群樂盲,讓你們聽音樂,你們怎么都睡覺!上課不準睡覺這個常識都不知道嗎”有個調皮的學生,小聲嘀咕道:“這音樂聽著太舒服了,讓人容易睡覺?!眴栴}: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對上面的案例中老師的行為進行分析,并簡述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敬鸢浮?1)這個案例是一個問題案例。本節課是鑒賞課,從案例中我們會發現老師非常投入地教學,引導大家去欣賞音樂之美,在課前進行了精心的準備。這位老師剛開始也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探討的方式,讓學生對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有一定的興趣。但是在欣賞過程中,面對學生睡著了的現象,老師用了不恰當的語言對學生們進行了批評,不符合課程標準中的“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興趣愛好”。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應該進行引導,應該尊重每個學生。在面對學生因為欣賞音樂而睡著的現象,作為老師,應該問一下大家睡著的理由。面對學生說音樂聽著太舒服了,教師要進行課中反思,及時調整自己的授課方式。聲色俱厲地批評,勢必不能緩解課堂局面。(2)在音樂鑒賞教學中,針對高中生的思維水平,教師要設計具有思想性和探究性的活動,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和相關文化現象進行積極地探究與思考,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設計的問題不僅要引發學生對作品的情緒情感、音樂形象的思考,還要對音樂的藝術特征、時代特征、美學思想等有所感悟和體驗。音樂鑒賞課固然以聆聽為主,但在此基礎上,還要與歌唱、演奏、創作、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等模塊協同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音樂劇、舞臺劇、小品等多種方式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三、案例:鑒賞課上,在欣賞莫扎特《第40交響曲》中的《g小調小步舞曲》時,金老師要求學生談談感受,有一位學生回答說:“我覺得這是一首明快的樂曲。”金老師說:“這可是小調音樂呀,小調音樂應該是什么樣的感覺?是明亮的?還是暗淡的?”在他的指導下,學生最終說出了讓老師滿意的答案。問題: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金老師教學中的問題(7分),并針對問題提出改進建議(8分)?!敬鸢浮勘绢}考查的是鑒賞課的授課過程?!读x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2)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3)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5)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因此分析此題時,要從教學過程是否符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進行分析。四、音樂鑒賞課中,老師在進行“音樂長河里的珍珠”——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這一單元的教學。老師首先請同學欣賞了維瓦爾第《四季》第一曲“春”的第一樂章,并和學生一起探討了巴洛克時期音樂的特征,接著又讓學生去欣賞同一時期的作曲家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第六曲,聽著聽著學生就睡著了,老師拿起黑板擦在講臺上猛敲了幾下,大聲說道:“你們這群樂盲,讓你們聽音樂,你們怎么都睡著了,上課不準睡覺這個常識都不知道嗎?”有個調皮的學生小聲嘀咕道:“這音樂聽著太舒服了,讓人容易睡覺?!币螅阂罁镀胀ǜ咧幸魳氛n程標準(實驗)》的基本理念,對上面案例中老師的行為進行分析,并簡述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敬鸢浮?1)這是一個問題案例。(2)本節課是鑒賞課,從案例中我們會發現老師非常投入地引導大家去欣賞音樂之美,應該在課前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并且這位老師剛開始也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探討的方式,讓學生對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有一定的興趣。但是在欣賞過程中,面對學生睡著了的現象,老師用了不恰當的語言對學生進行了批評,這種做法不符合《普通高中音課程標準(實驗)》中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應該進行引導,應該尊重每個學生。在面對學生因為欣賞音樂而睡著的現象時,作為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從睡夢中醒過來,問‘下大家睡著的理由,面對學生說音樂聽著太舒服了,教師要進行課中反思,思考學生積極性不高的原因,及時調整自己的授課方式。聲色俱厲的批評,勢必不能緩解課童局面。在音樂鑒賞教學中,針對高中生的思維水平,教師要設計具有思想性和探究性的活動,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和相關文化現象進行積極地探究與思考,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設計的問題不僅要引發學生對作品的情緒情感、音樂形象的思考,還要對音樂的藝術特征、時代特五、閱讀案例,回答問題。在音樂鑒賞課上,老師在進行第一單元《音樂與人生》的教學時,播放了《草原放牧》琵琶協奏曲。播放完畢之后,老師提問:“這樣音樂給大家什么樣的感覺呢”一位男生舉手回答:“我聽了之后感覺很傷感.仿佛想到了我小學時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但是現在大家都考上了不同的學校,分開了,所以很難過?!崩蠋熉犃酥髮@個男生說:“你是在開小差還是在聽音樂這么歡快的音樂你居然說傷感”于是這個男生就不敢再回答了。問題: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對上面的案例片段進行分析,并闡述你的觀點?!敬鸢浮窟@個案例是一個問題案例。本堂課是一節音樂鑒賞課,主要是欣賞歌曲《草原放牧》。在這節課中,教師播放歌曲《草原放牧》并詢問學生,采用這樣的教學活動本意是讓學生自己去聆聽感受音樂中的美。而學生的回答與自己的預想不同,案例中的老師則采用打壓、傷害的方式進行,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老師將自己的主觀感受強加給學生,并沒有真正讓學生感到音樂中歡樂的情緒。音樂是聆聽的藝術。不同的人可以聽到其中表達的不同情緒?!镀胀ǜ咧幸魳氛n程標準(實驗)》指出,音樂課的教學活動應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案例中的老師顯然違背了這一點。面對學生的感受沒有加以探討引導,而是批評打壓,沒有將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老師應該采用多樣的教學活動,妙用學生的“錯誤”,引導學生進行探討,以此來得出結論,真正做到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六、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對象:高中學生?教學內容:演奏教學器樂合奏曲《喜洋洋》(譜例見第32題)?要求:?(1)設定教學目標。(10分)?(2)確定教學重點。(10分)?(3)針對教學目標與重點,設計具體的教學策略與過程。(15分)【答案】(1)音樂教學目標的表述是每個音樂教師都要面對的具體問題,一般來說,應該包括三方面要素。①目標要明確(正確的音樂教學目標表述應明確、具體和簡潔,主要涵蓋本課時學習的具體內容、方法、過程及要達到的程度和水平);②目標要涵蓋三個維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③正確使用目標的行為動詞(注意教學的主體是學生)。(2)音樂教學重點的確定首先要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實際情況,再根據音樂教學內容確定。在這個題目里我們就可以寫感受不同樂段的情緒變化,在演奏中得以體現。(3)教學策略有以下幾種:創設情境、重視體驗、強調探究、關注合作、加強綜合。除此之外,我們要從學生出發,讓每個學生都能參加,要以鼓勵為主,因為教師只是音樂學習的促進者。音樂教學過程應有的環節是運行前準備階段,運行中展開階段,運行后總結階段。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依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七、閱讀案例,回答問題。在一次《愛我中華》的音樂課上,李老師首先播放了56個民族的紀錄片,然后講解了56個民族類別、風俗文化、服飾特點、民族舞蹈特點等相關知識,并帶領學生做游戲,請同學們分別飾演不同民族的人民。組織學生畫畫,然后進行小結作業,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最后,在歡樂的氣氛下結束了這一節音樂課。問題:請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師教學中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改進意見?!敬鸢浮坎牧现械睦蠋熡锌扇≈幰灿胁蛔阒?總體來說這是一個問題案例。優點:教師播放了56個民族的紀錄片,然后講解了56個民族類別、風俗文化、服飾特點、民族舞蹈特點等相關知識,豐富了課堂知識,調動了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缺點:整節課沒有體現新課標中“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這一教育理念.這一理念要求教師要把握音樂課的基本任務——教唱,在整節課中老師沒有讓學生唱,反而把一節音樂課上成了地理課或者民族藝術課,沒有把握住學科綜合的度,從而導致喧賓奪主。建議:(1)要根據音樂課程新理念設置合理的教學設計,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前提下幫助學生了解知識.提高音樂審美能力.(2)從音樂主體出發講解知識,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學的是什么.從而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如在新課教授的環節,首先讓學生至少聽兩遍以上,然后進行發聲練習,讓學生用體會正確的發聲方式,最后教師彈鋼琴,學生小聲跟唱,再練習兩遍以上。這樣才能體現出音樂課學唱的特點.讓學生學會用圓潤的嗓音歌唱。(3)就是將更多的音樂元素融人課堂教學,使課堂更加豐富。如可以將原課堂教學中的播放56個民族的紀錄片、講解56個民族類別、風俗文化、服飾特點、民族舞蹈特點等環節,改為播放少數民族音樂音頻.講解56個民族不同的音樂風格、特點等。八、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上,張老師正在進行最后一個教學環節一分析布魯斯音階。這時候,班上平時不怎么說話的劉然舉起手說:“老師,這個我知道。”全班同學愕然地看著他,張老師說:“那請你來說一下?”只見劉然走上講臺,將布魯斯音樂的起源與歷史、調式的音階特點說得清清楚楚,并用鋼琴彈奏了幾小節的布魯斯和聲進行,張老師帶頭給他鼓起了掌,并宣布下一節課將交由學生授課,自由選擇教學內容與同學分享。問題:根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分析張老師教學中的優點與不足之處(7分),并針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建議(8分)。【答案】本題考查的是鑒賞課的授課過程?!镀胀ǜ咧幸魳氛n程標準(實驗)》指出:(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興趣愛好;(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3)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題時,首先要從教學過程是否符合《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入手。另外,高中音樂鑒賞課更強調鑒賞,在學習過程中要更側重在聆聽的基礎上思考、討論、交流、比較和評論;教學是在體驗的基礎上,更注重比較、探究、合作等方法的有機運用與整合。因此,在分析此題時還要關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是否符合鑒賞課教學設計要點。九、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課程的名稱】《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學對象】高一年級學生【教學內容】鑒賞《魔王》【主要目標】聆聽《魔王》,感受與分析歌曲的音樂情緒和形象,了解藝術歌曲的特征?!窘虒W過程】(前略)展開階段:新課教學學生閱讀了解德奧浪漫主義樂派,舒伯特及其音樂創作。欣賞《魔王》(1)學生閱讀材料并討論以下問題:①歌詞是誰的詩作?②表達什么內容?有幾個人物?③什么樂器伴奏?【答案】本題考查的是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過程的分析?!镀胀ǜ咧幸魳氛n程標準(實驗)》指出了高中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興趣愛好;(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3)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一十、楚老師在高一年級“音樂鑒賞”模塊的教學中發現,一部分學生接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音樂素質總體較好,而另一部分學生則不甚理想,有的甚至連簡譜都不認識,于是老師將音樂課改為小組學習的形式,每個小組由音樂素養高低不同的學生混合組成,同時將“鑒賞”模塊的教學內容改為以識譜、演唱為主。為促進大家互相幫助與合作,楚老師將期末考核定為小組表演的形式,小組總分數直接影響每位組員的個人成績。問題:根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分析楚老師教學中的優點與不足之處(7分),并針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建議(8分)。【答案】本題考查的是鑒賞課的授課過程?!镀胀ǜ咧幸魳氛n程標準(實驗)》指出:(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興趣愛好;(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3)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題時要從教學過程是否符合《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進行分析。一十一、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對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菊n程名稱】《海的百態》【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教學內容】欣賞《海的百態》【主要目標】通過聆聽和感受,體驗不同音樂作品對“?!钡谋憩F。(其他目標略)【教學過程片段】一、導入階段(略)二、展開階段:新課教學1.欣賞(1)觀賞油畫《九級浪》和浮世繪《神奈川沖浪里》。(2)師問:大海里的風景是怎樣的生答:有時安靜,有時狂暴……(3)師:各種狀態下的大海還可以用不同的音樂表現出來。【答案】這個課例一方面在教學設計上有一些優勢,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問題案例。上述案例在課程設置上存在一些閃光點:(1)從教案來看,本課展開部分內容較為完整。(2)教學內容在欣賞、編創上都有涉及:內容比較豐富,次序安排由淺入深、較為合理,抓住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課程基本理念。(3)在編創環節采用多種編創形式,全班分組練習等,學生實踐的形式豐富,這些都體現新課程的“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基本理念.是本課設計的“閃光點”。與此同時。課例中的課程設置也存在一定的問題:(1)在展開環節過于簡單,聆聽不夠深入。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充分地聆聽樂曲可以有效地把握樂曲,為探究做準備。課例中每一個樂曲只聆聽了一次,不夠充分。(2)沒有突出教學重點并解決教學難點。例如本節課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聆聽和感受,體驗不同音樂作品對“海”的表現。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對德彪西的《大?!泛托ぐ罹毩暻?p.25N0.12——《大?!愤M行聆聽,并沒有對比分析不同音樂作品對于大海描寫的不同。(3)編創環節過于復雜,編創的選擇過多,教學過程有些頭重腳輕。(4)展開階段過于單一化,使得課堂氣氛死板。(5)沒有體現師生評價。優秀的音樂課堂需要有效的師生互動來推進教學.案例中并沒有體現師生評價,對于教學進程的把握不夠深入。綜上所述,該課例要建議教師豐富、充實欣賞環節。深入講解知識點,完善評價體系,可以將自評、互評以及他評充分結合。圍繞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安排教學,針對以上所存在的不足,具體給出的建議為:首先,調整教學設計的步驟與內容,在課程的展開環節,教師依然可以通過欣賞油畫,提問學生大海的風景是怎樣的接著,聆聽這首作品所傳達的情緒與情感,從而帶著這種情緒與情感來進行更好地展開教學。豐富學生的戲劇體驗。其次,調整教學活動的詳略,應該先來聆聽肖邦練習曲0p.25N012,分析樂曲的曲調特點和所表達的作品音樂形象,再采用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探究等方式詳細分析德彪西的《大?!?,并總結不同音樂作品所體現的大海的不同特點。一十二、案例:在一節爵士樂鑒賞課上,黃老師說:“今天這節課的內容就是觀看爵士樂大師阿姆斯特朗的傳記片,了解他的生平事跡?!比缓罄蠋熼_始播放相關視頻。這期間,老師發現楊同學一直低著頭,詢問后得知,他已經看過這部片子,且從小學習薩克斯管,課上低著頭是在看自己正在練的爵士曲譜。于是黃老師對全班說道:“有些同學不要覺得自己音樂很厲害就可以不認真上課,這將嚴重影響你的期末成績?!眴栴}: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的基本理念,分析黃老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7分),并提出改進建議(8分)?!敬鸢浮勘绢}考查的是對音樂教學活動及音樂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理解?!镀胀ǜ咧幸魳氛n程標準(實驗)》指出了高中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興趣愛好;(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3)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一十三、案例:放學時,林老師經過音樂教室,聽到里面傳來了琴聲與歌聲。但此時并非音樂教室開放的時間,于是他走了進去,發現是幾個音樂特長生看到音樂教室門沒鎖就溜進去了,林老師感到他們是因為對音樂的喜愛才這樣做,就決定給他們一把鑰匙允許他們放學后在音樂教室練習。但慢慢來玩的人越來越多。以至于一些樂器和教學設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接下來該怎么辦林老師陷入了沉思……問題:根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的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師教學中的優點與不足之處,并針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建議?!敬鸢浮?1)這是一個問題案例,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