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桃花源記陶淵明1.晉太元中()2.緣溪行()3.便舍船()4.豁然開朗()5.屋舍儼然()6.阡陌()7.黃發垂髫()8.便要還家()9.遂與外人間隔()10.此中人語云()11.不足為外人道()12.及郡下,詣太守()13.劉子驥()
jìnyuánshěhuòshèyǎnqiānmòtiáoyāohuánsuìjiànwèijùnyìyùjì讀準字音師生共商學習目標1、掌握作者及作品簡介,并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2、熟讀并背誦課文,領悟文章優美、簡潔、精煉的語言特色。
3、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社會理想,能辯證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會理想。陶淵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
一、走進作者——了解作品
41歲那年,適逢督郵來縣視察,縣吏叫他夾帶相迎,他決心“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辭官回家,從此過上了隱居生活。直到晚年,不改初衷。最后在貧困中交迫中死去,享年61歲。
陶淵明喜愛農村的田園躬耕生活,歸隱后,他經常參加農事,種豆采菊,吟詩作文,描繪田園風光,歷來被認為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所做詩文,大多描寫田園風光,感情真摯深切,風格樸素自然。以《歸田園居》、《飲酒》、《桃花源詩并序》等為代表作。今存《陶淵明集》。
本文選自《陶淵明集》,原是《桃花源詩并序》前面的小序,因為語言清新自然,想像新穎獨特,后來獨立成篇,以“記”為題成為傳世名篇。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
感情或見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記的分類:碑記:游記:雜記:筆記:是一種描寫旅行見聞的散文體裁。古代一種刻在石碑上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記古代因事見義,雜寫所見所聞,不多加議論的散文體裁。古代以記事為主,篇幅短小,內容豐富的文體。二、譯讀文本:第一段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以)作為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為生。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沿著、順著偏義復詞,僅指遠(一次)漁人劃著船沿著小溪前行,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別的樹溪水的兩岸shù繁多的樣子古義:鮮艷美麗今義:指食物味道好、濃。芳香的草落花溪水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別的樹。芳香的草,鮮艷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動詞,捕魚這片形容詞作動詞,盡又,繼續指見到的景象。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驚異漁人對此感到非常驚異。漁人又向前劃去,想走到這林子的盡頭。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僅僅,只好像隱隱約約,看不真切舍棄,拋開,這里是“離開”就第二段:桃花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沒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邊有一個小洞,洞里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就離船上岸,從小洞口進入。洞口起初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交錯相通整齊的樣子開闊的樣子類田間小路。漁人又向前走了幾十步,一下子由狹隘幽暗而變為開闊明亮。只見那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優美的池塘,以及桑園竹林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全、都耕種勞作的人來來往往的人桃花源外的人村里面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耕種勞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著裝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快樂的樣子都,一起指小孩指老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詳細處所、地方(村中人)于是,就(桃花源中人)一見漁人,就大為驚奇,問他是從哪里來的。漁人一一作了回答。第三段: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打聽,探問全,都準備同“邀”,邀請人們就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里,擺酒殺雞做飯,殷勤款待。村里人聽說來了這么一位客人,都趕來打聽消息。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同鄉,相鄰妻子和兒女帶領動亂逝去的祖先說于是,就古義: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再也沒有出去,于是就同外人隔絕了。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全,都(漁人)他們的邀請又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飯食來款待他。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說對,向值得說告訴離開告辭,告別停留,這里是居住漁人逗留了幾天,告辭回去。這里的人告訴他說:“這兒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外面的人說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做記號先前的沿,順著他的已經(漁人)第四段:漁人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上記號。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找到他,指漁人跟隨立即,馬上像這樣拜訪到漁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見太守,把進出桃花源的情況作了稟報。太守立即派人隨同漁人前往,漁人他們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結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來通向桃花源
的路了。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末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渡口不久打算高興的樣子指漁人去過桃花源這件事第五段:南陽有個劉子驥,是位清高的隱士,聽到這個消息,興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沒有實現,不久就病死了。從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重點句: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3、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芳香的青草,鮮艷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只見那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優美的池塘,以及桑園竹林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重點句:4、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5、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6、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他們問漁人,如今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個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這里的人告訴他說:“這兒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外面的人說啊!重點句:7、便扶向路,處處志之。8、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9、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漁人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標上記號。沒有實現,不久就病死了。從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這個漁人一一地為他們詳細地訴說,他們聽了都很驚嘆。古今異義2、芳草鮮美味道鮮美。1、緣溪行緣故、緣分。3、說如此這樣。緣鮮美如此古義:今義:古義:今義:古義:今義:順著、沿著。鮮艷美麗。像這樣。古今異義4、阡陌交通往來通達,或各種運輸的總稱。5、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沒有出路的地方。6、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是表條件關系的關聯詞交通古義:今義:妻子,絕境,專指男子的配偶。古義:今義:與世隔絕的地方;古義:今義:無論古義:今義:指妻子和兒女;交錯相通不用說、更不用說古今異義8、遂與外人間隔隔斷,隔開。7、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打聽,探問9、各人復延至其家延長,延伸。問訊古義:今義:間隔古義:今義:延古義:今義:詢問距離邀請。一詞多義①便舍船,從口入②屋舍儼然①處處志之②尋向所志①尋向所志②未果,尋病終①復前行,欲窮其林②既出,得其船①武陵人捕魚為業②不足為外人道③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離開,動詞)(房屋,名詞)(作標記,動詞)(標記、記號,名詞)(尋找,動詞)(隨即、不久,副詞)(這、那)(他的,代漁人的)(作為)(對,向)(給)五、感知探究本文的線索是什么?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以時間先后為順序來敘事文章結構:為什么尋不到?發現桃花林進入桃花源訪問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2.按漁人行蹤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第一部分(第1節):第二部分(第2~3節):第三部分(第4~5節):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的經過和沿途所見綺麗的景色。寫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圖景和社會風尚。漁人離開桃源以及探訪桃源未果。1、找出反映漁人發現桃花源經過的詞語。品讀課文緣溪行逢桃林窮其林得一山從口入
其中描繪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語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2、作者是如何描寫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3、漁人入山后,看到桃花源怎樣的生活環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4、文中描寫桃花源里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5、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樣熱情好客的?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6、桃花源人為什么來到這個地方?桃花源人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7.
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么“皆嘆惋”?
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嘆惋。
8、為什么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也為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因為他們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和平安寧的生活9、漁人離開桃花源,“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后來“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境界。同時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答案應是兩方面:
一是重大歷史事件,如陳勝、吳廣起義,楚漢相爭,劉邦建立漢朝,三國鼎立,赤壁之戰,三國歸晉……。二是當時動亂、黑暗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痛苦的生活。哪個更重要?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漁人對桃花源人說了些什么?請根據你的歷史知識和對課文的理解推測。
結合背景考慮,陶淵明為我們描繪了這個美好的世外桃源用意何在?
對社會現實(政治黑暗、連年戰亂)的不滿。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借武陵漁人偶然發現桃花源的故事,表現作者對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動亂、黑暗生活的不滿。
主題:
桃花源是朦朧飄忽的世界,充滿了種種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寫了桃花源的隱蔽,實質上,作者是暗示:桃花源,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的一種美好境界,一種對現實生活不滿的精神寄托。我們應當怎樣看待這樣的理想?關于主題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樣的社會理想?作者筆下的桃花源,虛構了這樣一種理想社會:這里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這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愿望,也是對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批判。但他又帶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只能是一種空想,是不可能實現的。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虛構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滿社會現實的一種精神寄托。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愿望,也是千百年來被壓迫人民的理想境界。但這理想境界不過是一種理想化了的小農經濟下的田園生活,而且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空想。作者為什么虛構一個世外桃源?我們今天應當怎樣評價?《桃花源記》以漁人行蹤為線索發現桃花林:進入桃花源:離開桃花源:發現的時間、經過、景色所見所聞所歷尋向所志…后遂無問津者環境良好與世隔絕民風淳樸似有若無所感和平安寧安居樂業一個與黑暗現實相對照的美好社會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反映人民愿望
想一想寫法借鑒1、以虛諷實:虛構“世外桃源”以寄托政治理想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2、虛實結合:真實的人物(劉子驥)和虛構的故事,準確的朝代、年代和說不清道不明的地點,使得本文的情節亦真亦幻、若虛若實、撲朔迷離、奇趣無窮3、語言生動簡潔又含蓄雋永,看似輕描淡寫,卻使人物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4、詳略得當
一、填空:
《桃花源記》選自
,作者是
,
時著名詩人。課文以
為線索,寫漁人
、
、
、
桃花源的情形。二、在括號內填入省略的成分。()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A、漁人B、桃花源人《陶淵明集》東晉陶淵明發現訪問離開尋找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AAAAAABBB課堂檢測美麗的桃花源至今流傳的成語:世外桃源、豁然開朗、怡然自得、無人問津、雞犬相聞、黃發垂髫。出自本文的成語黃發垂髫:老人小孩。雞犬相聞:雞鳴狗叫之聲互相聽到。怡然自樂:安閑快樂,顯得心滿意足。無人問津:沒有人探求。與世隔絕:和世俗隔絕。
找出本文當中至今仍有生命力的成語,并理解其意思。找一找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環境幽靜、不受外界影響、生活安逸的地方。現用來比喻一種虛幻的超脫社會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境界。
1.形容環境由狹隘幽暗一變而為開闊明亮;
2.形容心胸突然轉為開闊或情況、表情等一下子轉為明朗;
3.比喻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豁然開朗文言知識通假字便要還家(要,通邀,邀請)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具,通俱,全部,詳盡。)詞類活用:復前行,欲窮其林。前,方位名詞,用作狀語,向前。窮,形容詞,用作動詞,走完。詞句難點一個意動用法:兩個借代:同義詞:咸=悉=皆=并異: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主管護師考試信息整合的最佳實踐試題及答案
- 執業護士考試護理輔助工具使用試題及答案
- 護理領域的多學科協作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地理環境演變實踐操作模擬試卷及答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 行政管理中的團隊協作效果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衛生資格考試探秘試題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影響力試題及答案
- 浙江省商務廳直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2024
- 2025年執業醫師考試復習指南試題及答案
- 臨床醫學2025年衛生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正式版)JB∕T 14737-2024 鋁合金深冷循環尺寸穩定化處理工藝規范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八年級(下)期末數學試卷(含解析)
- 合作收款合同范本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試卷附答案
- 2024年保安員證考試題庫完整
- DL-T5190.1-2022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范第1部分:土建結構工程
- 教務管理系統調研報告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英語口語復習-交際應答
- 畢業論文-絞肉機的設計
- TD/T 1044-2014 生產項目土地復墾驗收規程(正式版)
- 新中國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大連海事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