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陜西省銅川市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第一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3年陜西省銅川市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第一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3年陜西省銅川市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第一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3年陜西省銅川市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第一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3年陜西省銅川市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第一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陜西省銅川市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第一輪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15題)1.屬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A.白居易B.劉禹錫C.柳宗元D.李白

2.“狡兔三窟”成語出自()

A.《鄭伯克段于鄢》B.《秋水》C.《李將軍列傳》D.《馮諼客孟嘗君》

3.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我國明代時期長篇小說出現了繁榮的局面,這一時期的吳承恩的《西游記》、施耐庵的《水滸》、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都是我國文學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長篇小說。

B.詞在我國宋代最為繁榮,因此有“宋詞”一說。宋詞可以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其中婉約派的代表詞人是南宋時期的柳永和李清照。

C.在唐時期由元稹和白居易共同發起了“新樂府運動”,因此兩人被稱為“元白”。

D.漢賦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西漢和東漢時期的賦風格不同,西漢時期的賦大多是政論賦,東漢時期的賦大多是抒情賦。

4.

9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全詞是圍繞著什么來抒寫情懷的()。

5.我國詩歌史上其詩被稱為“詩史”的詩人是()

A.屈原;B.杜甫;C.白居易;D.陸游

6.郭沫若和成仿吾、郁達夫等人組織的文學社團是()

A.創造社B.新月社C.語絲社D.文學研究會

7.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屬使動用法的是()

A.左右皆笑之,以告。

B.馮諼客孟嘗君

C.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D.吾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8.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動用法的是()

A.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B.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C.彼以艱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過之。

D.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

9.茅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寫作特點是

A.今昔對比

B.托物言志

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揚

10.我國先秦時期著名的語錄體散文集是A.A.《莊子》B.《論語》C.《孟子》D.《韓非子》11.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是()A.A.王安石B.歐陽修C.蘇軾D.曾鞏

12.李商隱《無題》中推己而及對方的一聯是()

A.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C.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D.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3.孔子所說的“小康社會”指的是

A.五帝時代B.“三代之英”的時代C.夏、商、周三代D.春秋戰國時代14.主張文章應該“有補于世”、“以適用為本”的文學家是()A.A.王安石B.歐陽修C.柳宗元D.韓愈

15.

12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是()。

二、填空題(10題)16.“__________,往事知多少。”

17.王三勝是小說__________中的人物。

18._________詞多以抗金為主旨,其上繼東坡、下開稼軒,在南宋初詞壇影響較大。

19.日薄西山__________。

20.李商隱《無題》詞:"_____________,東風無力百花殘。"

21.陶淵明是___________時期的著名詩人,是古代——詩派的開創者。

22.《紅樓夢》原名《_________》。

23._________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

24.有曲狀元之稱的元雜劇作家是___________。

25.《左傳》相傳為__所作。

三、判斷題(5題)26.《風波》是以七斤與趙七爺的矛盾沖突為中心線索描述事件的。()

27.在《報劉一丈書》中,作者以略帶夸張的漫畫手法描繪了反面人物的言行舉止。()

28.在《李將軍列傳》中,司馬遷通過“殺霸陵尉”等情節表現了李廣的性格弱點。()

29.白居易是盛唐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主要代表。()

30.《諫逐客書》是李斯向秦王陳述意見的奏章。()

四、文言文閱讀(3題)31.(一)閱讀下列文字,回答21~23題??鬃釉唬骸捌┤鐬樯?,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復一簣,進,吾往也?!泵献釉唬骸坝袨檎撸┤艟蚓蚓咆?,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背蓴≈當?,視此而已。本段文字出自哪篇課文?清指出作者、題目。32.這段文字中姜氏偏愛共叔段的表現是什么?33.閱讀《答司馬諫議書》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題。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這段文字駁斥了司馬光的什么觀點?是如何反駁的?五、現代文閱讀(3題)34.閱讀郁達夫《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題。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的長大起來。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Days。

這段文字的中心是什么?

35.閱讀錢鐘書《吃飯》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題。吃飯有時很像結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吃講究的飯事實上只是吃菜,正如討闊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這種主權旁移,包含著一個轉了彎的、不甚樸素的人生觀。辨味而不是充饑,變成了我們吃飯的目的。舌頭代替了腸胃,作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過,我們仍然把享受掩飾為需要,不說吃菜,只說吃飯,好比我們研究哲學或藝術,總說為了真和送親順以利用一樣。有用的東西只能給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無用的東西會利用人,替它遮蓋和辯護,也能免于拋棄。柏拉圖《理想國》里把國家分成三等人,相當于靈魂的三個成分;饑渴吃喝等噴香欲是靈魂里最低賤的成分,等于政治組織里的平民或民眾。最巧妙的政治家知道怎樣來敷衍民眾,把自己的野心裝點成民眾的意志和福利;請客上館子去吃菜,還頂著吃飯的名義,這正是舌頭對肚子的借口,仿佛說:“你別抱怨,這有你的份!你享著名,我替你出力去干,還虧了你什么?”其實呢,天知道——更有餓癟的肚子知道——若專為充腸填腹起見,樹皮草根跟雞鴨魚肉差不了多少!真想不到,在區區消化排泄的生理過程里,還需要那么多的政治作用。

作者說“吃飯有時很像結婚”,請具體說明“吃飯”與“結婚”有什么相似之處。

36.這段文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六、作文(1題)37.以“堅強”為話題,聯系現實生活,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議論文。

參考答案

1.C唐宋八大家為古文名家,而柳宗元是古文運動的領袖,四項選一,首先想到的應是他。

2.D【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成語出處?!緫囍笇А俊敖仆萌摺背鲎浴恶T諼客孟嘗君》中馮諼的話:“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p>

3.B柳永為北宋詞人。

4.B

5.B

6.A

7.C

8.B在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中,來之譯為:使他們歸順(來)

9.A

10.B

11.B

12.C【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對古詩的理解?!緫囍笇А緾項,詩人推己及人,由自己對戀人的苦思聯想到戀人對自己的思念:戀人一定被思念折磨得形容憔悴、發亂神傷,在清冷的月光下一遍遍苦吟自己的詩句.以獲得一絲安慰排遣無盡的相思。

13.B

14.A

15.A

16.春花秋月何時了

17.《斷魂槍》

18.張孝祥

19.氣息奄奄

20.相見時難別亦難

21.東晉;田園

22.石頭記

23.《國語》

24.馬致遠

25.左丘明左丘明

26.N

27.Y

28.Y

29.N

30.Y31.本段文字出自梁啟超的《論毅力》。32.向鄭武公請求立共叔段為太子。33.這段文字駁斥了司馬光新政“以致天下怨謗”的觀點。作者首先分析了“怨謗”產生的原因,抨擊了保守派只顧自己不顧國家的態度,而后以“盤庚遷都”的典故表明了自己堅定的變革決心。

34.中心是寫以棗樹為代表的北方的果樹。寫棗樹的生機旺盛隨處生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