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_第1頁
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_第2頁
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_第3頁
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_第4頁
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殘疾人社區康復訓練計劃的制定(一)殘疾人社區康復訓練的內容五大類運動訓練

關節活動度、肌力、耐力、協調性訓練生活自理;作業治療;第三節殘疾人社區康復訓練服務計劃一、殘疾人社區康復訓練計劃的制定第三節殘疾人社區康復訓練服1理療1)水療:利用不同溫度、壓力和溶質含量的水,以不同方式作用于人體以防病治病的方法。水療對人體的作用主要有溫度刺激、機械刺激和化學刺激。2)熱療:熱療物理治療的一類,以各種熱源為介體,將熱傳遞到機體,以達到治療目的的療法。3)光療:應用日光、人造光源中的可見光線和不可見光線防治疾病的方法。4)蠟療:蠟熱容量大,導熱率低,能阻止熱的傳導;散熱慢,氣體和水分不易消失。蠟療時,其保溫時間長達1小時以上。蠟具有可塑性,能密貼于體表,還可加入一些其他藥物協同進行治療。理療2語言能力訓練1)聽說能力2)讀寫能力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3(二)殘疾人社區康復運動訓練計劃的制定過程

評估階段:需要了解康復服務對象的活動障礙表現及其需求;

選擇合適的運動訓練項目,指導活動障礙者進行康復運動訓練;康復訓練的療效評估:在康復運動訓練的過程中每年定期由專科醫生或上級的康復指導師進行康復評定,了解康復服務對象在訓練前后變化;

制定下一階段康復服務的運動訓練計劃。(二)殘疾人社區康復運動訓練計劃的制定過程4(三)殘疾人社區康復運動訓練計劃的內容1.康復服務的目標定義:指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訓練對象在各個功能領域所達到的目標。康復服務目標的特性(1)目標的可評估性或可測量性“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訓練對象運動能力得到提高”“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訓練對象可扶雙桿行走3米以上”“經過一個月的訓練,訓練對象可扶雙桿行走3米以上”(2)目標的可行性(3)目標的適用性:制定分領域的目標5(三)殘疾人社區康復運動訓練計劃的內容55(三)殘疾人社區康復運動訓練計劃的內容2.康復服務的內容康復服務的內容一般依據目標而確定,例如為了實現“經過一個月的運動訓練,訓練對象可扶雙杠行走3米以上的目標,粗大運動訓練內容發可確定為扶桿行走。3.康復服務的方法康復服務的方法是為了實現康復服務的目標,實踐康復服務的內容而采取的具體訓練方法,是康復服務計劃制定的核心。6(三)殘疾人社區康復運動訓練計劃的內容66社區康復中,應采取實用、易操作的方法對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效果的評估。殘疾人康復訓練的評估主要依據是根據其自理生活能力、活動能力、上學、勞動、交往以及參與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能力的變化程度。二、殘疾人社區康復訓練的評價社區康復中,應采取實用、易操作的方法對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效果7一、日常護理二、運動訓練三、作業治療四、言語語言訓練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一、日常護理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8一、日常護理1.目的:通過護理幫助殘疾人、慢性病老人、老年病人達到減輕殘疾、預防繼發性殘疾的目的,保證生活質量,為功能性的康復訓練打好基礎。2.居家環境的改變:(1)墻面顏色:中色調(2)地面要求:防滑、平坦(3)家具要求:高度控制在60厘米左右(4)盥洗室要求:無門檻、防滑、長把手水龍頭、坐便器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9一、日常護理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99一、日常護理3.防止肢體僵硬和變形(1)改變肢體位置: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包括改變體位和姿勢(2)活動各處關節:每日進行多次訓練,不可荒廢(3)隨時保持全身關節處于良好的位置:關節盡量保持正常的位置,而不是任其彎曲或僵直4.防止褥瘡褥瘡也稱為皮膚壓力性褥瘡,簡稱壓瘡,預防措施主要有兩個:(1)注意皮膚護理:開窗換氣,保持床鋪干燥、平整、清潔等(2)經常變換體位:第一步是確定受壓位置第二步是通過在受壓處放置墊子、氣圈、氣墊或褥瘡防止氣墊床等緩解壓力第三步是活動,仰臥位時要經常改變頭部和四肢的位置;側臥位時要經常活動軀干和四肢;俯臥位時要經常四肢和頭部等。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10一、日常護理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1010一、運動訓練(一)放松訓練(二)運動康復操(三)關節活動度訓練(四)粗大功能訓練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11一、運動訓練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1111(一)放松訓練1.放松訓練的含義放松訓練,就是在非藥物的作用下,通過相應的活動形式使骨骼肌完全處于松弛無收縮的伸長狀態。2.放松訓練的形式主動放松活動:類似康復訓練操的熱身運動,由康復對象自己獨立完成;被動放松活動:借助訓練員的手或者其他適當的器械,使得訓練對象的身體、肢體得到舒適的刺激,為接下來的訓練活動做好身體準備的為被動放松活動,有軀體活動障礙的殘疾人較多需要被動放松活動。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12(一)放松訓練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12123.放松訓練的基本技術(1)對比放松技術(2)漸進放松技術(3)自由擺動133.放松訓練的基本技術1313(1)對比放松技術定義:當肌肉進行強有力收縮后,同一肌肉可以產生相同強度的松弛。根據這一原理,在訓練時要求訓練對象從一個肌群向另一個肌群反復練習肌肉的收縮和松弛,以提高肌肉對收縮和松弛的感覺,經過反復多次的練習最終使全身逐漸進入松弛狀態。操作步驟:①準備:環境安靜、松解束縛的帶子、合適的體位②局部肌肉放松訓練③全身肌肉放松訓練④確認放松效果(1)對比放松技術14(2)漸進放松技術定義:感受肌肉放松的狀態步驟:①患者取舒適的坐位或仰臥位,寬松衣服,去除眼鏡,全身放松,肢體對稱;②閉上眼睛,注意呼吸,于呼氣時放松,并默念“放松”;③逐漸將注意力集中于身體的不同部位,并逐漸放松全身的肌肉,一般從頭開始,然后由頸至肩、臂、手、軀干、臀、腿和足;④在患者呼氣時可以重復單字、短語或聲音以幫助患者排除雜念,或集中注意力于某一顏色、場地或物體(如燭光),也可以默念從10到1,反復進行。在訓練結束時緩慢睜開眼睛,休息數分鐘,然后緩慢起身。(2)漸進放松技術15(3)自由擺動指上肢或下肢置于下垂位,利用重力進行放松擺動的訓練方法。在肢體遠端可以施加0.5-1kg重量以增強重力。(3)自由擺動16(二)運動康復操1.運動康復操的分類(1)依據體操的動力來源分類主動操:訓練對象自己獨立完成健肢或患肢的操練,達到恢復肢體運動能力,提高動作協調性的目的。主動操可以以個體或團體方式進行。助動操:訓練對象在訓練者或健肢的協助下,完成系列動作的體操。被動操:由訓練者提供力量,并控制節奏。訓練對象被動感受訓練。多用于障礙程度較重者的訓練。二、社區康復運動訓練的操作(二)運動康復操二、社區康復運動訓練的操作17體操康復多以主動操為主,適當介入少量的助動操或在以主動操為主訓練中,間或穿插助動操,確保動作的準確性,特別是團體操的訓練階段。

被動操一般在個別訓練時使用,因而比較適合家庭康復或機構康復治療中使用,但在學校及社區服務機構的廣泛使用可能有一定的難度。體操康復多以主動操為主,適當介入少量的助動操或在以主動操18(2)依據是否持有器械分類徒手體操

徒手體操是指不需要器械輔助和引導。一般講的體操多為徒手體操。輕器械體操輕器械體操是指在繩、帶、球等輕器械輔助和引導下的肢體活動操。器械的基本要求是:輕便、耐用、有趣。(2)依據是否持有器械分類19輕器械體操舉例:繩操:跳繩可分跳長繩和跳短繩兩種。圈操:用塑料為基本材料制成。球操:用膠皮或塑料(抗靜電)制成,大小不等。棒(瓶)操:木或塑料制成,中空(內置大豆等)或實心,發熒光或自然光,粗細以手可抓握為宜,長度10厘米為下限,至100厘米不等。帶操:手舞綢帶,以引導全身大部分關節協同。訓練形式可個別訓練,亦可雙人或多人互動。扇子操(舞):紗巾、帽子、手絹等生活用品也可以成為輕器械操的道具。輕器械體操舉例:20(二)運動康復操2.肢體活動操

康復操又可稱為肢體活動操,無論是徒手體操還是輕器械體操,均有較強的適應性,幾乎不受時空等物理條件的限制。障礙人士既可以在訓練人員或家長的指導幫助下進行操練,也可以自行操練。肢體活動操包括手操、腕操、臂操、腿操和腳操。主要適用于能夠進行主動運動的殘疾人,如輕度運動障礙、智障、精神殘疾者。(二)運動康復操21肢體活動操舉例:1.上肢的大關節運動訓練(1)屈伸肩關節準備姿勢:站立位、全身放松、雙手下垂、掌心向后A、雙臂向上、向前平舉,掌心向上,手指并攏,舉雙臂過頭,四拍。B、返回,雙臂保持伸直自然置于身體兩側,掌心向后,四拍。C、雙臂向后伸,掌心向后,手指并攏,前挺腰,抬頭,將兩臂后伸至極限略停頓,四拍。D、返回,雙臂自然置于身體兩側,掌心向后,四拍。肢體活動操舉例:22(2)收展肩關節準備姿勢:站立位、全身放松、雙手下垂、掌心向前A、雙臂向上、向側方平舉,手指并攏,雙臂過頭擊掌,八拍。B、返回,雙臂保持伸直自然置于身體兩側,掌心向前,八拍。(2)收展肩關節23(3)屈伸肘關節準備姿勢:站立位、全身放松,雙手下垂。A、雙臂側平舉、握拳,掌心向下,雙肘伸直,二拍。B、雙肘屈曲,雙臂收回至胸前,掌心向下,二拍。重復這兩個步驟。C、雙臂前平舉、握拳,掌心向下,雙肘伸直,二拍。D、雙肘屈曲,雙臂收回至胸前,掌心向下,二拍。重復這兩個步驟。(3)屈伸肘關節24(4)旋轉手臂準備姿勢:站立位、全身放松、雙臂伸展、水平,雙手掌心向上。A、雙臂向前旋轉至掌心向后停頓2拍,手指分開,八拍。B、雙臂向后旋轉返回原位,雙臂保持水平,手指分開,掌心向上停頓2拍,八拍。(4)旋轉手臂25(5)拍手操A、兩臂伸直,有節奏的前后擺動四拍,兩臂前平舉,在胸前拍手四拍。

B、兩臂伸直,有節奏的前后擺動四拍,兩臂盡量后伸,在身后拍手四拍。C、兩臂前平舉,在胸前交叉擺動四拍,兩臂前平舉,在胸前拍手四拍。D、兩臂側平舉,掌心向上,上下扇動兩臂四拍,兩臂伸直舉過頭頂,在頭頂上方拍手四拍。E、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各四拍。F、用最快的速度拍手,看誰拍得最快,八拍。(5)拍手操262.上肢的精細運動活動(1)握拳分指動作過程A、兩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外,握拳。B、五指伸展,手指盡量分開,掌心向外。C、手心向內,握拳。D、五指伸展,掌心向內。動作要求A、每個動作兩拍,共四個八拍。B、動作時手指要盡量屈曲或伸展,手指要盡量打開伸直。2.上肢的精細運動活動27(2)碰指動作過程兩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外,拇指依次與其它四指相碰。動作要求A、每個動作兩拍,共四個八拍。B、兩指相碰時,其它手指盡量伸直。(2)碰指28(3)對掌動作過程A、兩手置于胸前放松,掌心向上,兩手掌邊緣相碰。B、掌心向下,兩手掌邊緣相碰。C、手心相對,掌根相碰。D、手背相對,手腕相碰。動作要求A、每個動作兩拍,共四個八拍。B、每個動作完成時要稍作停頓。(3)對掌293.下肢的運動訓練(1)屈膝抬腿站立位,雙手叉腰,先用一腿屈膝盡量上抬起,維持5秒鐘,兩腿交替進行。動作要求:上身挺直,支撐腿膝關節伸展,另一腿上抬90°以上,開始時速度稍緩慢,熟練后稍加快速度。3.下肢的運動訓練30(2)弓步正壓腿動作過程:站立位,雙手叉腰,上身挺直,兩腿成弓步,兩腳尖向前方,前膝彎屈,另膝伸直。動作要求:前膝彎曲,腳尖向前,后膝伸直,腳尖向前,上身挺直,顏面向前方。(2)弓步正壓腿31(3)蹲馬步雙腳開立,與肩同寬,膝部緩慢往下屈,重心落于雙腿中間,雙手叉腰,腰挺直,抬頭挺胸,眼平視前方。動作要求:雙腿開得不要太大,重心要落于雙腿之間,抬頭挺胸。(3)蹲馬步32(4)腿后伸動作過程:站立位,雙手扶杠,一腿后伸一腿直立,反復后伸。動作要求:后伸腿時,膝要保持伸直,身體保持正直,不能翻轉。(4)腿后伸334.平衡能力促進操(1)分腿站立(同肩寬),踮起腳尖,兩手叉腰。頭部快速向左右側擺10~12次(兩腳不可離移地面)。(2)姿勢同上。頭部快速向前后擺動8~12次(上體不可搖晃或改變體位)。(3)兩腳前后站立,兩手叉腰。上體向左右方向側屈5~6次(兩腳不可移位,上體保持正直)。(4)兩手叉腰,左(右)腳站立,右(左)腿向前后、側向擺動5~6次。4.平衡能力促進操34(5)兩腿交叉站立,兩手垂于體側。上體慢速下蹲,靜止3~4秒,再起立,重復5~6次。(6)轉體45、90、180度跳躍急停練習,重復7~8次。(7)右腳撐地,上體前屈,左腳向后上方擺舉,兩臂側平舉呈“燕式”平衡。(8)并腿站立,兩手位于體側,左腳尖踮起,右腳上舉,兩手在腿下擊掌一次,上體保持平衡,重復6~7次。(9)兩腳腳尖站立,兩手叉腰,上體連續前屈呈90度,重復5~6次。(5)兩腿交叉站立,兩手垂于體側。上體慢速下蹲,靜止3~4秒35(三)關節活動度訓練該訓練可以有效地預防肢體畸形和關節僵硬,應該根據障礙者運動功能選擇被動活動、助動活動或主動活動,障礙者程度較重者需開展長期的關節被動活動。1.防肢體變形操——關節被動活動主要針對難以自主改變體位和關節活動有困難者設計,以防肢體僵直或變形。該操為被動活動,需要在訓練人員或家庭成員的幫助下操練。(1)肩關節被動屈伸(2)肩關節被動展收(3)肘關節被動屈伸(4)肘關節被動旋轉和屈伸(三)關節活動度訓練361.防肢體變形操——關節被動活動(5)腕關節被動屈伸(6)掌指關節被動屈伸(7)被動屈膝屈髖(8)髖關節被動屈伸(9)髖關節被動展收(10)髖關節被動環轉(11)膝關節被動屈伸371.防肢體變形操——關節被動活動37372.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1)肩關節活動度訓練1)健側拉動障礙側2)舉木棍過頭:訓練對象雙手抓舉木棍過頭,再放下來,重復鍛煉10次3)握雙手至嘴邊:雙手握在一起后,把手放到嘴邊后,伸直雙臂,再將雙手握在一起。重復10次。4)雙手側舉過頭:雙手置于體側,雙臂側平舉,然后向上舉過頭擊掌,再放回到原位重復10次。5)雙手側舉至頸后。雙手置于體側,抬起手臂后交叉,經胸前向上、向后運動后置于頸后,再放回到原位,重復10次。382.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38382.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2)手部關節活動度訓練1)雙手疊放交替屈曲2)木棍項目3)球類項目4)插棍項目5)撿珠子6)日常生活的鍛煉:用雙手、雙臂盡可能地完成日常活動,如吃、洗、穿392.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39392.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3)髖關節活動度訓練1)髖關節屈伸訓練2)髖關節內收外展訓練(4)踝關節活動度訓練1)踝關節屈伸訓練2)踝關節內收外展訓練3)踝關節環轉訓練402.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4040(四)粗大功能訓練1.頭部控制訓練1)患兒俯臥位。治療師位于患兒的左側或右側。一手由下向上拍患兒前額,另一手由頭向尾刷患兒背部(脊柱伸展可促進頭抬)。2)患兒俯臥位。治療師位于患兒的后面。用手扶住患兒雙肩,使患兒俯臥位到前臂支撐,再同時向下壓。3)患兒俯臥位。治療師位于患兒的前方。控制患兒的雙手,患兒的手應外旋,把患兒的軀干舉起。4)患兒仰臥位。治療師位于患兒的左側或右側。一手抓住患兒的右手,將其拉起。5)患兒仰臥位。治療師位于患兒的前面。抓住患兒雙手放在他自己的膝蓋上,坐起。(四)粗大功能訓練412.翻身訓練(1)被動翻身活動1)從仰臥位到側臥位訓練對象先是仰臥位,在協助翻身之前訓練員要跪在或坐在訓練對象身體的一側。幫助他轉頭并注視著你,移動訓練對象對側的手臂和身體上部轉向你的方位,然后移動他的腿和身體下部也轉向你。這時訓練對象是側臥位。如果他無法獨立保持側臥位,在他身體后部放一個枕頭做支撐物。2)從側臥位到仰臥位首先把頭部放平,視線向上;雙手分別放在訓練對象的臀部和肩部,幫助他翻轉成仰臥位。3)從仰臥位到另一側臥位:按照上述過程1)把訓練對象翻向身體的另一側。讓訓練對象盡量自己獨立完成,每次不要幫助他做得太多,這樣才可以訓練他自己學會翻身。2.翻身訓練42(2)主動翻身的過渡性操作1)從仰臥位到側臥位首先仰臥位在地板或床上做好準備,教訓練對象頭轉向要翻的方向,把另一側的手臂和腿交叉放到要翻到的方向,用一側身體帶動翻轉。下一步是教會訓練對象翻回仰臥位。2)從側臥位到仰臥位:頭部放平眼睛看上方;把上方的手臂和腿移動到原位;旋轉身體變成仰臥位。3)從仰臥位到另一側臥位:按照上述過程教會訓練對象向身體的另一側翻。每天重復上述3個過程,直至訓練對象能自如地翻身。(2)主動翻身的過渡性操作433.獨座訓練(1)被動坐起來的訓練1)側臥坐起:訓練人員跪于訓練對象背后,并將雙手放于訓練對象肩上,訓練人員雙手拉起訓練對象肩部,并讓訓練對象在雙手支撐下,逐步坐起。2)仰臥位坐起:訓練人員可從后方、前方和側方扶起訓練對象(2)獨立坐起來的過渡訓練1)從側臥位坐起:訓練員訓練對象用手臂推動身體,再在雙手的支撐下坐起,完成后,再練習從另一側坐起來。2)從仰臥位坐起:方法一:徒手輔助坐起,訓練對象仰臥后,用肘部支撐,然后用雙手支撐,再練習不用雙手幫助保持坐位;方法二:拉手起坐,訓練對象仰臥,抓住訓練人員緊握的雙手坐起后坐正;方法三,拉繩坐起,訓練人員用固定的一根繩子,訓練對象通過拉繩子坐起來。3.獨座訓練443.獨座訓練(3)依靠支撐物坐穩的訓練教會訓練對象靠墻坐,即臀部靠近墻面,雙腿放在舒服的、最容易坐穩的位置,這個位置可以使訓練對象做很多活動,如果訓練對象覺得這個位置難以完成活動,可指導他用一只手支撐,還可以在他面前放一個小桌子,幫助他保持坐位的同時做一些手部活動。(4)坐位的動態平衡訓練旨在使訓練對象在活動中也能保持獨立坐位。訓練對象向前、向體側、向后等各個方向彎曲身體、拾物時保證不摔倒,并能回復到原來的位置。453.獨座訓練45454.獨站訓練(1)輔助站立訓練1)他人扶持,輔助者的一只手臂在背后支撐訓練對象,另一只手臂扶持訓練對象的肘部和前臂。2)外在支撐物的支持,教會訓練對象靠著墻或桌子,如果因為下肢肌力不足而難以站立,可以用夾板或支架來支持下肢保持直立。(2)無扶持站立無扶持站立的訓練內容有靜態訓練和動態訓練,靜態訓練即讓訓練對象在沒有支持下站立,保持身體平衡。動態訓練即讓訓練對象的身體從一側向另一側移動,即左腳、右腳分別支撐體重,把一只腳邁向前,身體向前后移動,再換另一只腳,邁向前,身體前后移動4.獨站訓練465.行走訓練開始訓練行走時盡量用小步子,容易保持平衡。行走的空間要足夠,墻壁上需要一些支持物。路面要保持平坦,沒有石頭或坑洞。平坦路面行走:行走的空間要足夠,墻壁上需要一些支持物。地面要平坦,不能過于光滑,也不能有障礙物或坑洞。上下臺階:先邁出有力的退,再邁出力弱的腿上下公共汽車、船只之類,上下時最好先邁出有力的腿斜坡行走:如果訓練對象無法上下臺階,可以在臺階上搭一個斜坡,以方便訓練對象上下。過馬路:過馬路不僅需要行走能力,還需要教會訓練對象認識路上行人通道標志,并要學習過馬路前觀察路口各個方向的情況,只有確定路上的來往車輛都停下來了,才能通過。5.行走訓練47二、作業訓練(一)基本理論1.定義:指經過選擇和和設計的作業活動,以治療軀體和精神疾患,使康復對象在日常生活各個方面的功能和獨立性都達到可能達到的最高水平。2.內容:自我照顧性作業:日常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如穿衣、洗漱、疊被、矯形器及假肢的使用訓練生產性作業:也稱為職業訓練文娛性作業:指文娛活動,如打撲克牌、下棋等3.選擇作業活動:選擇作業活動前,訓練人員首先要對作業活動的性質、活動中所需的技能成分等進行分析,然后根據訓練對象的特點及需要及訓練對象所在社區的特點因地制宜,選擇作業活動。四、社區康復中作業訓練的技能二、作業訓練四、社區康復中作業訓練的技能484.作業訓練注意事項充分發揮訓練對象的主動性,適當支持處理好主動性和支持的關系,盡量以主動活動為主,被動活動為輔,若訓練對象努力兩次仍未完成應給予適當的支持,但也不能支持過度而代替。突出“作業”的特性以完成作業為主要內容,讓其體會和矯正肢體的運動是次要的,訓練人員要引導訓練對象將精力集中于任務的各個環節上,不去注意肌肉、關節的活動情況。4.作業訓練注意事項495.作業訓練方法(1)訓練用材料和用具材料和工具是作業活動的基本物質條件,有的材料是現成的,有的則需要提前準備。不論何種材料要特別需要注意其安全性。(2)訓練的組織形式包括個別訓練和小組訓練兩種。在訓練初期作業活動內容對訓練對象有一定的難度,最好采用個別訓練的方式(3)任務分析法(4)措施與輔具任務分析多針對動作而言,但訓練人員還需采取適當的措施,應用輔具幫助訓練對象完成任務措施:指訓練中應該注意的一些細節。如穿鞋訓練,開始時可以使用魔術扣,無需系扣。穿脫衣訓練,開始時可選用領口、袖口等適合肢體的寬大衣服輔具:幫助康復對象克服其自身功能的不足,更高效、方便地完成作業活動,輔具可以購買,也可以自制。505.作業訓練方法5050任務分析法定義:是作業訓練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是指訓練人員、家庭成員將要完成任務過程中涉及的動作進行分解,最好是細化到訓練對象能夠完成的動作要素。訓練過程中,如小步驟訓練對象無法完成,則訓練人員可根據動作的要求以及這個步驟為內容進行針對性極強的訓練。例子:用勺子喝湯拇指食指捏勺柄——肘關節屈曲——將勺子伸入碗中——肘關節輕微內旋,將湯舀入勺中——勺子保持平穩后肘關節內收后抬高——將勺子送入張開的口中——抬頭的同時抬高手臂——吞咽——勺子拿開,重新放入碗中。任務分析法51

思考題:

訓練喝桌子上的礦泉水?

思考題:

訓練喝桌子上的礦泉水?

52四、言語語言訓練言語語言訓練針對的是有言語、語言障礙的殘疾人,訓練前先要對康復對象進行言語、語言能力的評估,確定其言語、語言障礙的類型及水平,然后再選擇訓練的方法。言語障礙的主要類型是構音障礙,而語言障礙常見的是失語癥。53四、言語語言訓練53531.構音障礙訓練(1)定義:構音障礙時可以發音,但不清楚,主要是咽喉部肌肉麻痹所致的發音障礙,多見于腦干病變。(2)訓練內容:基礎訓練:是言語語言訓練順利開展、獲得效果的基礎,包括口腔訓練、進食訓練發音器官訓練:需要對呼吸能力,喉、咽腭區、舌、下頜運動能力構音訓練:由易到難,先發元音,再發輔音,按單音節——詞——句子——短文的順序訓練541.構音障礙訓練5454基礎訓練口腔知覺訓練用感覺刺激法對障礙者的口腔及顏面部進行脫敏訓練,即用冰塊、冷熱毛巾、溫水、牙刷等刺激障礙者口唇、舌;改變食物性質;按摩口腔的不同部位;進食訓練家庭成員根據障礙者的口腔功能發育狀況選擇不同的食物,并采取正確的進食姿勢,更換易于抓握和控制的餐具,為障礙者的吞咽提供適當的支持。55基礎訓練5555發音器官訓練呼吸訓練生理呼吸訓練:障礙者充分的深呼吸,調節呼吸速度和節律,口鼻呼吸分離等過渡訓練:主要是擬聲訓練,保持氣息及響度均勻。并盡可能地長時間地長時間發聲言語呼吸訓練:增加肺活量的訓練,逐字增加句子的長度和停頓換氣訓練下頜、唇、舌的訓練在患者充分放松的基礎上,訓練發音器官的運動力量、范圍和準確性。以唇訓練為例,主要是訓練唇的閉合和雙唇力量,如做張閉嘴、咧嘴、圓唇、碰唇、鼓腮等動作;或吹泡、羽毛;吸吸管56發音器官訓練5656構音訓練發音訓練家庭成員需了解聲母、韻母的發生方法,即發音器官和氣流運動結合的方法,然后對照漢語聲母、韻母表,對障礙者的發音情況逐一排查,發音不清晰、不正確的可初步確定為訓練目標音。克服鼻音化因軟腭運動減弱,腭咽部不能適當閉合而造成的。可通過推撐療法、吹物體運動引導氣流法等訓練音量、音調及韻律訓練音量訓練包括音量的提高和控制訓練;韻律訓練則可通過用樂器和聲控玩具、輕拍桌子等方法,讓障礙者傾聽、感受韻律,隨節律變化調整音調。音辨訓練障礙者學會聽,能自行判斷自己的發音與標準發音的區別。訓練可通過口述或放錄音進行。57構音訓練57572.失語癥訓練定義:是指正常地獲得言語能力后,因某種語言使得語言區域及其相關區域受到損傷而產生的后天性語言功能障礙,表現為聽、說、讀、寫和手勢表達能力的減弱。內容:聽力理解訓練、閱讀理解訓練、言語表達訓練、書寫訓練582.失語癥訓練5858(1)聽力理解訓練目的是讓訓練對象能夠理解所聽到的字或詞。分為記憶力訓練和注意力訓練。訓練方法有詞語辨認、執行指令。詞語辨認是從備選卡片中選出聽到的字詞,或是找出字詞對應的事物或圖片,也可讓訓練對象回答訓練人員提出的問題;執行指令則是要求訓練對象完成訓練人員提出的要求,指令執行訓練的重點是訓練對象對動詞的理解。(2)閱讀理解訓練目的是讓訓練對象理解看到的字、詞、句、段落、篇章,整個訓練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循序漸進。常用的方法是匹配、選擇。匹配即讓訓練對象在備選卡片中找出與目標一樣的字、詞。選擇即出示圖片,讓訓練對象從備選卡片中選擇相應的字、詞。59(1)聽力理解訓練5959(3)言語表達訓練即將已經掌握的字、詞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組織起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主要方法有完形填空、為圖片或實物命名等(4)書寫訓練訓練的目的是使訓練對象將字的音、形、義結合,達到有意義的書寫。書寫方法為抄寫、隨意書寫及默寫、自發書寫等。可讓訓練對象填寫句子中缺失的部分等。60(3)言語表達訓練6060復習:一、理論知識二、操作技能的案列分析復習:61案例分析小周,男,20歲,腦癱患者,雙下肢受累,殘疾等級為肢體殘疾2級。他不能保持很好的站立的姿勢。他的下肢運動功能較差,大腿肌肉緊張,平時活動主要依靠輪椅,但是可以在沒有障礙物的室內環境中,自己扶欄桿移動。不過,多數時間他寧愿做輪椅來完成大部分的活動。小胡初中畢業,目前待業在家。他平時能閱讀報紙,看電視,會使用電腦打字和上網。小胡可以自己穿衣服、扣扣子;自己獨自進食。小胡能聽懂別人說話,與他人用言語交流良好,言語略欠清晰。案例分析小周,男,20歲,腦癱患者,雙下肢受累,殘疾等級為肢621.(10分)康復的長遠目標:他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能在家中穩步行走就是康復訓練服務的長遠目標。短期目標是提高下肢的肌肉力量和改善下肢的肌肉緊張性。2.(10分)康復評定:首先判斷康復訓練服務對象的康復需求并進行初步的康復評定;主要是從運動訓練的大運動能力方面如肌力、肌張力、關節活動度的大小和作業活動的精細運動能力方面進行評定。3.(10分)康復訓練服務的措施及目的:社區康復訓練服務包括運動訓練操作、生活自理訓練、作業治療、語言訓練。其中,運動訓練的目的是使殘疾人能達到一定的活動能力,包括活動雙臂的能力、能坐起、活動雙腿、在屋內走動、在小區內走動,具有自理和做家務勞動的身體功能基礎。作業訓練的目的是使康復對象在日常生活各個方面的功能和獨立性都達到他可能達到的最高水平,如能最大限度地自理和做簡單的家務勞動,對于功能比較好的康復對象可以進一步獲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娛樂能力。4.(20分)康復訓練服務的操作:小胡的目前狀況是雙下肢截癱。雙上肢功能較好,已經可以部分完成自理活動,應該鼓勵他盡力自己完成個人的生活自理、幫助做一些簡單可行的家務勞動(5分)。同時要鼓勵他多在室內有保護的環境下不用輪椅,自己行走(5分)。小胡的重點訓練服務內容是幫助他自己行走,可以做一些下肢的輔助被動活動和主動活動,如訓練保持正常的站立和行走姿勢,訓練下肢關節的活動度、下肢肌肉的力量以增強下肢的肌肉負重能力(10分)。1.(10分)康復的長遠目標:他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能在家中穩63謝謝!謝謝!64一、殘疾人社區康復訓練計劃的制定(一)殘疾人社區康復訓練的內容五大類運動訓練

關節活動度、肌力、耐力、協調性訓練生活自理;作業治療;第三節殘疾人社區康復訓練服務計劃一、殘疾人社區康復訓練計劃的制定第三節殘疾人社區康復訓練服65理療1)水療:利用不同溫度、壓力和溶質含量的水,以不同方式作用于人體以防病治病的方法。水療對人體的作用主要有溫度刺激、機械刺激和化學刺激。2)熱療:熱療物理治療的一類,以各種熱源為介體,將熱傳遞到機體,以達到治療目的的療法。3)光療:應用日光、人造光源中的可見光線和不可見光線防治疾病的方法。4)蠟療:蠟熱容量大,導熱率低,能阻止熱的傳導;散熱慢,氣體和水分不易消失。蠟療時,其保溫時間長達1小時以上。蠟具有可塑性,能密貼于體表,還可加入一些其他藥物協同進行治療。理療66語言能力訓練1)聽說能力2)讀寫能力殘疾人社區康復服務67(二)殘疾人社區康復運動訓練計劃的制定過程

評估階段:需要了解康復服務對象的活動障礙表現及其需求;

選擇合適的運動訓練項目,指導活動障礙者進行康復運動訓練;康復訓練的療效評估:在康復運動訓練的過程中每年定期由專科醫生或上級的康復指導師進行康復評定,了解康復服務對象在訓練前后變化;

制定下一階段康復服務的運動訓練計劃。(二)殘疾人社區康復運動訓練計劃的制定過程68(三)殘疾人社區康復運動訓練計劃的內容1.康復服務的目標定義:指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訓練對象在各個功能領域所達到的目標。康復服務目標的特性(1)目標的可評估性或可測量性“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訓練對象運動能力得到提高”“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訓練對象可扶雙桿行走3米以上”“經過一個月的訓練,訓練對象可扶雙桿行走3米以上”(2)目標的可行性(3)目標的適用性:制定分領域的目標69(三)殘疾人社區康復運動訓練計劃的內容569(三)殘疾人社區康復運動訓練計劃的內容2.康復服務的內容康復服務的內容一般依據目標而確定,例如為了實現“經過一個月的運動訓練,訓練對象可扶雙杠行走3米以上的目標,粗大運動訓練內容發可確定為扶桿行走。3.康復服務的方法康復服務的方法是為了實現康復服務的目標,實踐康復服務的內容而采取的具體訓練方法,是康復服務計劃制定的核心。70(三)殘疾人社區康復運動訓練計劃的內容670社區康復中,應采取實用、易操作的方法對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效果的評估。殘疾人康復訓練的評估主要依據是根據其自理生活能力、活動能力、上學、勞動、交往以及參與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能力的變化程度。二、殘疾人社區康復訓練的評價社區康復中,應采取實用、易操作的方法對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效果71一、日常護理二、運動訓練三、作業治療四、言語語言訓練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一、日常護理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72一、日常護理1.目的:通過護理幫助殘疾人、慢性病老人、老年病人達到減輕殘疾、預防繼發性殘疾的目的,保證生活質量,為功能性的康復訓練打好基礎。2.居家環境的改變:(1)墻面顏色:中色調(2)地面要求:防滑、平坦(3)家具要求:高度控制在60厘米左右(4)盥洗室要求:無門檻、防滑、長把手水龍頭、坐便器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73一、日常護理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973一、日常護理3.防止肢體僵硬和變形(1)改變肢體位置: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包括改變體位和姿勢(2)活動各處關節:每日進行多次訓練,不可荒廢(3)隨時保持全身關節處于良好的位置:關節盡量保持正常的位置,而不是任其彎曲或僵直4.防止褥瘡褥瘡也稱為皮膚壓力性褥瘡,簡稱壓瘡,預防措施主要有兩個:(1)注意皮膚護理:開窗換氣,保持床鋪干燥、平整、清潔等(2)經常變換體位:第一步是確定受壓位置第二步是通過在受壓處放置墊子、氣圈、氣墊或褥瘡防止氣墊床等緩解壓力第三步是活動,仰臥位時要經常改變頭部和四肢的位置;側臥位時要經常活動軀干和四肢;俯臥位時要經常四肢和頭部等。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74一、日常護理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1074一、運動訓練(一)放松訓練(二)運動康復操(三)關節活動度訓練(四)粗大功能訓練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75一、運動訓練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1175(一)放松訓練1.放松訓練的含義放松訓練,就是在非藥物的作用下,通過相應的活動形式使骨骼肌完全處于松弛無收縮的伸長狀態。2.放松訓練的形式主動放松活動:類似康復訓練操的熱身運動,由康復對象自己獨立完成;被動放松活動:借助訓練員的手或者其他適當的器械,使得訓練對象的身體、肢體得到舒適的刺激,為接下來的訓練活動做好身體準備的為被動放松活動,有軀體活動障礙的殘疾人較多需要被動放松活動。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76(一)放松訓練第四節社區康復訓練服務的技能操作12763.放松訓練的基本技術(1)對比放松技術(2)漸進放松技術(3)自由擺動773.放松訓練的基本技術1377(1)對比放松技術定義:當肌肉進行強有力收縮后,同一肌肉可以產生相同強度的松弛。根據這一原理,在訓練時要求訓練對象從一個肌群向另一個肌群反復練習肌肉的收縮和松弛,以提高肌肉對收縮和松弛的感覺,經過反復多次的練習最終使全身逐漸進入松弛狀態。操作步驟:①準備:環境安靜、松解束縛的帶子、合適的體位②局部肌肉放松訓練③全身肌肉放松訓練④確認放松效果(1)對比放松技術78(2)漸進放松技術定義:感受肌肉放松的狀態步驟:①患者取舒適的坐位或仰臥位,寬松衣服,去除眼鏡,全身放松,肢體對稱;②閉上眼睛,注意呼吸,于呼氣時放松,并默念“放松”;③逐漸將注意力集中于身體的不同部位,并逐漸放松全身的肌肉,一般從頭開始,然后由頸至肩、臂、手、軀干、臀、腿和足;④在患者呼氣時可以重復單字、短語或聲音以幫助患者排除雜念,或集中注意力于某一顏色、場地或物體(如燭光),也可以默念從10到1,反復進行。在訓練結束時緩慢睜開眼睛,休息數分鐘,然后緩慢起身。(2)漸進放松技術79(3)自由擺動指上肢或下肢置于下垂位,利用重力進行放松擺動的訓練方法。在肢體遠端可以施加0.5-1kg重量以增強重力。(3)自由擺動80(二)運動康復操1.運動康復操的分類(1)依據體操的動力來源分類主動操:訓練對象自己獨立完成健肢或患肢的操練,達到恢復肢體運動能力,提高動作協調性的目的。主動操可以以個體或團體方式進行。助動操:訓練對象在訓練者或健肢的協助下,完成系列動作的體操。被動操:由訓練者提供力量,并控制節奏。訓練對象被動感受訓練。多用于障礙程度較重者的訓練。二、社區康復運動訓練的操作(二)運動康復操二、社區康復運動訓練的操作81體操康復多以主動操為主,適當介入少量的助動操或在以主動操為主訓練中,間或穿插助動操,確保動作的準確性,特別是團體操的訓練階段。

被動操一般在個別訓練時使用,因而比較適合家庭康復或機構康復治療中使用,但在學校及社區服務機構的廣泛使用可能有一定的難度。體操康復多以主動操為主,適當介入少量的助動操或在以主動操82(2)依據是否持有器械分類徒手體操

徒手體操是指不需要器械輔助和引導。一般講的體操多為徒手體操。輕器械體操輕器械體操是指在繩、帶、球等輕器械輔助和引導下的肢體活動操。器械的基本要求是:輕便、耐用、有趣。(2)依據是否持有器械分類83輕器械體操舉例:繩操:跳繩可分跳長繩和跳短繩兩種。圈操:用塑料為基本材料制成。球操:用膠皮或塑料(抗靜電)制成,大小不等。棒(瓶)操:木或塑料制成,中空(內置大豆等)或實心,發熒光或自然光,粗細以手可抓握為宜,長度10厘米為下限,至100厘米不等。帶操:手舞綢帶,以引導全身大部分關節協同。訓練形式可個別訓練,亦可雙人或多人互動。扇子操(舞):紗巾、帽子、手絹等生活用品也可以成為輕器械操的道具。輕器械體操舉例:84(二)運動康復操2.肢體活動操

康復操又可稱為肢體活動操,無論是徒手體操還是輕器械體操,均有較強的適應性,幾乎不受時空等物理條件的限制。障礙人士既可以在訓練人員或家長的指導幫助下進行操練,也可以自行操練。肢體活動操包括手操、腕操、臂操、腿操和腳操。主要適用于能夠進行主動運動的殘疾人,如輕度運動障礙、智障、精神殘疾者。(二)運動康復操85肢體活動操舉例:1.上肢的大關節運動訓練(1)屈伸肩關節準備姿勢:站立位、全身放松、雙手下垂、掌心向后A、雙臂向上、向前平舉,掌心向上,手指并攏,舉雙臂過頭,四拍。B、返回,雙臂保持伸直自然置于身體兩側,掌心向后,四拍。C、雙臂向后伸,掌心向后,手指并攏,前挺腰,抬頭,將兩臂后伸至極限略停頓,四拍。D、返回,雙臂自然置于身體兩側,掌心向后,四拍。肢體活動操舉例:86(2)收展肩關節準備姿勢:站立位、全身放松、雙手下垂、掌心向前A、雙臂向上、向側方平舉,手指并攏,雙臂過頭擊掌,八拍。B、返回,雙臂保持伸直自然置于身體兩側,掌心向前,八拍。(2)收展肩關節87(3)屈伸肘關節準備姿勢:站立位、全身放松,雙手下垂。A、雙臂側平舉、握拳,掌心向下,雙肘伸直,二拍。B、雙肘屈曲,雙臂收回至胸前,掌心向下,二拍。重復這兩個步驟。C、雙臂前平舉、握拳,掌心向下,雙肘伸直,二拍。D、雙肘屈曲,雙臂收回至胸前,掌心向下,二拍。重復這兩個步驟。(3)屈伸肘關節88(4)旋轉手臂準備姿勢:站立位、全身放松、雙臂伸展、水平,雙手掌心向上。A、雙臂向前旋轉至掌心向后停頓2拍,手指分開,八拍。B、雙臂向后旋轉返回原位,雙臂保持水平,手指分開,掌心向上停頓2拍,八拍。(4)旋轉手臂89(5)拍手操A、兩臂伸直,有節奏的前后擺動四拍,兩臂前平舉,在胸前拍手四拍。

B、兩臂伸直,有節奏的前后擺動四拍,兩臂盡量后伸,在身后拍手四拍。C、兩臂前平舉,在胸前交叉擺動四拍,兩臂前平舉,在胸前拍手四拍。D、兩臂側平舉,掌心向上,上下扇動兩臂四拍,兩臂伸直舉過頭頂,在頭頂上方拍手四拍。E、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各四拍。F、用最快的速度拍手,看誰拍得最快,八拍。(5)拍手操902.上肢的精細運動活動(1)握拳分指動作過程A、兩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外,握拳。B、五指伸展,手指盡量分開,掌心向外。C、手心向內,握拳。D、五指伸展,掌心向內。動作要求A、每個動作兩拍,共四個八拍。B、動作時手指要盡量屈曲或伸展,手指要盡量打開伸直。2.上肢的精細運動活動91(2)碰指動作過程兩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外,拇指依次與其它四指相碰。動作要求A、每個動作兩拍,共四個八拍。B、兩指相碰時,其它手指盡量伸直。(2)碰指92(3)對掌動作過程A、兩手置于胸前放松,掌心向上,兩手掌邊緣相碰。B、掌心向下,兩手掌邊緣相碰。C、手心相對,掌根相碰。D、手背相對,手腕相碰。動作要求A、每個動作兩拍,共四個八拍。B、每個動作完成時要稍作停頓。(3)對掌933.下肢的運動訓練(1)屈膝抬腿站立位,雙手叉腰,先用一腿屈膝盡量上抬起,維持5秒鐘,兩腿交替進行。動作要求:上身挺直,支撐腿膝關節伸展,另一腿上抬90°以上,開始時速度稍緩慢,熟練后稍加快速度。3.下肢的運動訓練94(2)弓步正壓腿動作過程:站立位,雙手叉腰,上身挺直,兩腿成弓步,兩腳尖向前方,前膝彎屈,另膝伸直。動作要求:前膝彎曲,腳尖向前,后膝伸直,腳尖向前,上身挺直,顏面向前方。(2)弓步正壓腿95(3)蹲馬步雙腳開立,與肩同寬,膝部緩慢往下屈,重心落于雙腿中間,雙手叉腰,腰挺直,抬頭挺胸,眼平視前方。動作要求:雙腿開得不要太大,重心要落于雙腿之間,抬頭挺胸。(3)蹲馬步96(4)腿后伸動作過程:站立位,雙手扶杠,一腿后伸一腿直立,反復后伸。動作要求:后伸腿時,膝要保持伸直,身體保持正直,不能翻轉。(4)腿后伸974.平衡能力促進操(1)分腿站立(同肩寬),踮起腳尖,兩手叉腰。頭部快速向左右側擺10~12次(兩腳不可離移地面)。(2)姿勢同上。頭部快速向前后擺動8~12次(上體不可搖晃或改變體位)。(3)兩腳前后站立,兩手叉腰。上體向左右方向側屈5~6次(兩腳不可移位,上體保持正直)。(4)兩手叉腰,左(右)腳站立,右(左)腿向前后、側向擺動5~6次。4.平衡能力促進操98(5)兩腿交叉站立,兩手垂于體側。上體慢速下蹲,靜止3~4秒,再起立,重復5~6次。(6)轉體45、90、180度跳躍急停練習,重復7~8次。(7)右腳撐地,上體前屈,左腳向后上方擺舉,兩臂側平舉呈“燕式”平衡。(8)并腿站立,兩手位于體側,左腳尖踮起,右腳上舉,兩手在腿下擊掌一次,上體保持平衡,重復6~7次。(9)兩腳腳尖站立,兩手叉腰,上體連續前屈呈90度,重復5~6次。(5)兩腿交叉站立,兩手垂于體側。上體慢速下蹲,靜止3~4秒99(三)關節活動度訓練該訓練可以有效地預防肢體畸形和關節僵硬,應該根據障礙者運動功能選擇被動活動、助動活動或主動活動,障礙者程度較重者需開展長期的關節被動活動。1.防肢體變形操——關節被動活動主要針對難以自主改變體位和關節活動有困難者設計,以防肢體僵直或變形。該操為被動活動,需要在訓練人員或家庭成員的幫助下操練。(1)肩關節被動屈伸(2)肩關節被動展收(3)肘關節被動屈伸(4)肘關節被動旋轉和屈伸(三)關節活動度訓練1001.防肢體變形操——關節被動活動(5)腕關節被動屈伸(6)掌指關節被動屈伸(7)被動屈膝屈髖(8)髖關節被動屈伸(9)髖關節被動展收(10)髖關節被動環轉(11)膝關節被動屈伸1011.防肢體變形操——關節被動活動371012.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1)肩關節活動度訓練1)健側拉動障礙側2)舉木棍過頭:訓練對象雙手抓舉木棍過頭,再放下來,重復鍛煉10次3)握雙手至嘴邊:雙手握在一起后,把手放到嘴邊后,伸直雙臂,再將雙手握在一起。重復10次。4)雙手側舉過頭:雙手置于體側,雙臂側平舉,然后向上舉過頭擊掌,再放回到原位重復10次。5)雙手側舉至頸后。雙手置于體側,抬起手臂后交叉,經胸前向上、向后運動后置于頸后,再放回到原位,重復10次。1022.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381022.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2)手部關節活動度訓練1)雙手疊放交替屈曲2)木棍項目3)球類項目4)插棍項目5)撿珠子6)日常生活的鍛煉:用雙手、雙臂盡可能地完成日常活動,如吃、洗、穿1032.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391032.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3)髖關節活動度訓練1)髖關節屈伸訓練2)髖關節內收外展訓練(4)踝關節活動度訓練1)踝關節屈伸訓練2)踝關節內收外展訓練3)踝關節環轉訓練1042.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40104(四)粗大功能訓練1.頭部控制訓練1)患兒俯臥位。治療師位于患兒的左側或右側。一手由下向上拍患兒前額,另一手由頭向尾刷患兒背部(脊柱伸展可促進頭抬)。2)患兒俯臥位。治療師位于患兒的后面。用手扶住患兒雙肩,使患兒俯臥位到前臂支撐,再同時向下壓。3)患兒俯臥位。治療師位于患兒的前方。控制患兒的雙手,患兒的手應外旋,把患兒的軀干舉起。4)患兒仰臥位。治療師位于患兒的左側或右側。一手抓住患兒的右手,將其拉起。5)患兒仰臥位。治療師位于患兒的前面。抓住患兒雙手放在他自己的膝蓋上,坐起。(四)粗大功能訓練1052.翻身訓練(1)被動翻身活動1)從仰臥位到側臥位訓練對象先是仰臥位,在協助翻身之前訓練員要跪在或坐在訓練對象身體的一側。幫助他轉頭并注視著你,移動訓練對象對側的手臂和身體上部轉向你的方位,然后移動他的腿和身體下部也轉向你。這時訓練對象是側臥位。如果他無法獨立保持側臥位,在他身體后部放一個枕頭做支撐物。2)從側臥位到仰臥位首先把頭部放平,視線向上;雙手分別放在訓練對象的臀部和肩部,幫助他翻轉成仰臥位。3)從仰臥位到另一側臥位:按照上述過程1)把訓練對象翻向身體的另一側。讓訓練對象盡量自己獨立完成,每次不要幫助他做得太多,這樣才可以訓練他自己學會翻身。2.翻身訓練106(2)主動翻身的過渡性操作1)從仰臥位到側臥位首先仰臥位在地板或床上做好準備,教訓練對象頭轉向要翻的方向,把另一側的手臂和腿交叉放到要翻到的方向,用一側身體帶動翻轉。下一步是教會訓練對象翻回仰臥位。2)從側臥位到仰臥位:頭部放平眼睛看上方;把上方的手臂和腿移動到原位;旋轉身體變成仰臥位。3)從仰臥位到另一側臥位:按照上述過程教會訓練對象向身體的另一側翻。每天重復上述3個過程,直至訓練對象能自如地翻身。(2)主動翻身的過渡性操作1073.獨座訓練(1)被動坐起來的訓練1)側臥坐起:訓練人員跪于訓練對象背后,并將雙手放于訓練對象肩上,訓練人員雙手拉起訓練對象肩部,并讓訓練對象在雙手支撐下,逐步坐起。2)仰臥位坐起:訓練人員可從后方、前方和側方扶起訓練對象(2)獨立坐起來的過渡訓練1)從側臥位坐起:訓練員訓練對象用手臂推動身體,再在雙手的支撐下坐起,完成后,再練習從另一側坐起來。2)從仰臥位坐起:方法一:徒手輔助坐起,訓練對象仰臥后,用肘部支撐,然后用雙手支撐,再練習不用雙手幫助保持坐位;方法二:拉手起坐,訓練對象仰臥,抓住訓練人員緊握的雙手坐起后坐正;方法三,拉繩坐起,訓練人員用固定的一根繩子,訓練對象通過拉繩子坐起來。3.獨座訓練1083.獨座訓練(3)依靠支撐物坐穩的訓練教會訓練對象靠墻坐,即臀部靠近墻面,雙腿放在舒服的、最容易坐穩的位置,這個位置可以使訓練對象做很多活動,如果訓練對象覺得這個位置難以完成活動,可指導他用一只手支撐,還可以在他面前放一個小桌子,幫助他保持坐位的同時做一些手部活動。(4)坐位的動態平衡訓練旨在使訓練對象在活動中也能保持獨立坐位。訓練對象向前、向體側、向后等各個方向彎曲身體、拾物時保證不摔倒,并能回復到原來的位置。1093.獨座訓練451094.獨站訓練(1)輔助站立訓練1)他人扶持,輔助者的一只手臂在背后支撐訓練對象,另一只手臂扶持訓練對象的肘部和前臂。2)外在支撐物的支持,教會訓練對象靠著墻或桌子,如果因為下肢肌力不足而難以站立,可以用夾板或支架來支持下肢保持直立。(2)無扶持站立無扶持站立的訓練內容有靜態訓練和動態訓練,靜態訓練即讓訓練對象在沒有支持下站立,保持身體平衡。動態訓練即讓訓練對象的身體從一側向另一側移動,即左腳、右腳分別支撐體重,把一只腳邁向前,身體向前后移動,再換另一只腳,邁向前,身體前后移動4.獨站訓練1105.行走訓練開始訓練行走時盡量用小步子,容易保持平衡。行走的空間要足夠,墻壁上需要一些支持物。路面要保持平坦,沒有石頭或坑洞。平坦路面行走:行走的空間要足夠,墻壁上需要一些支持物。地面要平坦,不能過于光滑,也不能有障礙物或坑洞。上下臺階:先邁出有力的退,再邁出力弱的腿上下公共汽車、船只之類,上下時最好先邁出有力的腿斜坡行走:如果訓練對象無法上下臺階,可以在臺階上搭一個斜坡,以方便訓練對象上下。過馬路:過馬路不僅需要行走能力,還需要教會訓練對象認識路上行人通道標志,并要學習過馬路前觀察路口各個方向的情況,只有確定路上的來往車輛都停下來了,才能通過。5.行走訓練111二、作業訓練(一)基本理論1.定義:指經過選擇和和設計的作業活動,以治療軀體和精神疾患,使康復對象在日常生活各個方面的功能和獨立性都達到可能達到的最高水平。2.內容:自我照顧性作業:日常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如穿衣、洗漱、疊被、矯形器及假肢的使用訓練生產性作業:也稱為職業訓練文娛性作業:指文娛活動,如打撲克牌、下棋等3.選擇作業活動:選擇作業活動前,訓練人員首先要對作業活動的性質、活動中所需的技能成分等進行分析,然后根據訓練對象的特點及需要及訓練對象所在社區的特點因地制宜,選擇作業活動。四、社區康復中作業訓練的技能二、作業訓練四、社區康復中作業訓練的技能1124.作業訓練注意事項充分發揮訓練對象的主動性,適當支持處理好主動性和支持的關系,盡量以主動活動為主,被動活動為輔,若訓練對象努力兩次仍未完成應給予適當的支持,但也不能支持過度而代替。突出“作業”的特性以完成作業為主要內容,讓其體會和矯正肢體的運動是次要的,訓練人員要引導訓練對象將精力集中于任務的各個環節上,不去注意肌肉、關節的活動情況。4.作業訓練注意事項1135.作業訓練方法(1)訓練用材料和用具材料和工具是作業活動的基本物質條件,有的材料是現成的,有的則需要提前準備。不論何種材料要特別需要注意其安全性。(2)訓練的組織形式包括個別訓練和小組訓練兩種。在訓練初期作業活動內容對訓練對象有一定的難度,最好采用個別訓練的方式(3)任務分析法(4)措施與輔具任務分析多針對動作而言,但訓練人員還需采取適當的措施,應用輔具幫助訓練對象完成任務措施:指訓練中應該注意的一些細節。如穿鞋訓練,開始時可以使用魔術扣,無需系扣。穿脫衣訓練,開始時可選用領口、袖口等適合肢體的寬大衣服輔具:幫助康復對象克服其自身功能的不足,更高效、方便地完成作業活動,輔具可以購買,也可以自制。1145.作業訓練方法50114任務分析法定義:是作業訓練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是指訓練人員、家庭成員將要完成任務過程中涉及的動作進行分解,最好是細化到訓練對象能夠完成的動作要素。訓練過程中,如小步驟訓練對象無法完成,則訓練人員可根據動作的要求以及這個步驟為內容進行針對性極強的訓練。例子:用勺子喝湯拇指食指捏勺柄——肘關節屈曲——將勺子伸入碗中——肘關節輕微內旋,將湯舀入勺中——勺子保持平穩后肘關節內收后抬高——將勺子送入張開的口中——抬頭的同時抬高手臂——吞咽——勺子拿開,重新放入碗中。任務分析法115

思考題:

訓練喝桌子上的礦泉水?

思考題:

訓練喝桌子上的礦泉水?

116四、言語語言訓練言語語言訓練針對的是有言語、語言障礙的殘疾人,訓練前先要對康復對象進行言語、語言能力的評估,確定其言語、語言障礙的類型及水平,然后再選擇訓練的方法。言語障礙的主要類型是構音障礙,而語言障礙常見的是失語癥。11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