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課件_第1頁
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課件_第2頁
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課件_第3頁
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課件_第4頁
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1

(一)咽部上起自顱底部下至第6頸椎平面和環狀軟骨下緣,與食道相續。按軟腭、會厭游離緣的平面將咽部分為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一)咽部2鼻腔后方軟腭后上方上自顱底下至軟腭下緣頂后壁呈穹隆狀粘膜下有豐富的淋巴組織稱咽扁桃體(腺樣體或增殖體)(二)鼻咽部鼻腔后方(二)鼻咽部3前正中-鼻中隔后緣壁兩側-后鼻孔頂

蝶骨體、枕骨底部和C1-2后

粘膜內-咽扁桃體壁外側-與破裂孔和顳骨突緊接側

咽鼓管咽口-鼻咽癌蔓延至咽旁間隙與顱底的潛在通道壁

咽鼓管圓枕咽隱窩-破裂孔-鼻咽癌喉室咽鼓管咽口軟腭咽隱窩前正中-鼻中隔后緣喉室咽鼓管咽口軟腭咽隱窩4氣管額竇鼻甲軟腭喉室環狀軟骨甲狀軟骨會厭鞍窩舌骨咽鼓管圓枕腭扁桃體咽隱窩咽鼓管咽口枕骨斜坡鼻前庭硬腭蝶竇軟腭游離緣會厭游離緣氣管額竇鼻甲軟腭喉室環狀軟骨甲狀軟骨會厭鞍窩舌骨咽鼓管圓枕腭5上界:顱底下界:舌骨水平外側:咀嚼肌間隙和腮腺間隙外后:頸動脈間隙內側:頰粘膜間隙內后:咽后間隙(三)鼻咽周圍主要間隙

咽旁間隙上界:顱底(三)鼻咽周圍主要間隙6前外界:翼內肌后外界:腮腺內界:腭肌內容:脂肪、小涎腺、腮腺殘余、三叉神經下頜支等。前外界:翼內肌7

咽旁間隙移位提示向外側移位提示病變來自咽粘膜向內移位提示來自腮腺深葉或嚼肌間隙向前移位提示病變來自頸動脈鞘咽旁間隙移位提示8

上達:顱底下至:達下咽部和食道后面至后縱隔前壁:頰咽筋膜后壁:椎前筋膜內容:脂肪、疏松結締組織及少數淋巴。2、咽后間隙上達:顱底2、咽后間隙91、翼窩翼突內外板向后伸形成翼窩,內有翼內肌、腭帆張肌,翼外板外面附著翼外肌。2、顳下窩

翼外板與下頜骨升支之間,內含顳肌、咀嚼肌、腮腺深葉及下頜骨喙突等。(四)翼窩、顳下窩、翼腭窩1、翼窩翼突內外板向后伸形成翼窩,內有翼內肌、腭帆10頂為蝶骨大翼前壁為上頜竇內后壁后壁為翼突內側壁為腭骨垂直板外壁及下壁開放內容:上頜動脈、上頜神經、翼腭神經節。3、翼腭窩頂為蝶骨大翼3、翼腭窩11鼻腔、眶腔、口腔和顱腔的交通“要道”圓孔-顱中窩蝶腭孔-鼻腔翼管-破裂孔眶下裂-眶尖-眶上裂-顱內翼腭管、翼大小管-口腔翼上頜裂-顳下窩咽管-咽部鼻腔、眶腔、口腔和圓孔-顱中窩12(五)鼻咽部的淋巴(五)鼻咽部的淋巴13二、鼻咽部CT解剖二、鼻咽部CT解剖14(一)掃描方式軸位仰臥位,盡量保持左右對稱冠狀位(目前已經被重建代替)了解腫瘤侵犯鼻咽頂壁及側壁的厚度及范圍、顱底骨和翼板的破壞、蝶竇及海綿竇的侵犯、顱腦的侵及等。(一)掃描方式15平掃

5mm橫斷面連續掃描,上界在蝶骨結節平面,下界一般為軟腭平面。因常伴有頸部淋巴結轉移,故常規下界以達C3下緣為宜。骨窗窗寬2000HU,窗位300HU軟組織窗窗寬200HU,窗位40HU增強掃描懷疑腫瘤顱內侵犯或血管性病變平掃16(二)正常影像解剖橫斷面上鼻咽腔可呈方形、長方形或梯形側壁由前下向后上: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圓枕及咽隱窩(Rosenmuler窩)在咽鼓管側方,可見腭帆提肌與腭帆張肌,與咽鼓管開閉有關。冠狀面鼻咽腔位于中線顱底下方,咽鼓管咽口位于咽圓枕下方,上方為咽隱窩,矢狀面鼻咽腔呈J型。(二)正常影像解剖橫斷面上鼻咽腔可呈方形、長方形或梯形17正方形雙梯形長方形梯形正常鼻咽腔橫斷面正方形雙梯形長方形梯形正常鼻咽腔橫斷面181、咽鼓管隆突2、咽鼓管咽口3、咽隱窩4、翼外肌束5、咽旁間隙6、頭長肌7、翼內板8、翼外板9、頸內動脈10、頸內靜脈11、會厭12、蝶竇5軸位冠狀位1、咽鼓管隆突2、咽鼓管咽口3、咽隱窩4、翼外肌束519翼腭窩腭帆張肌腭帆提肌頭長肌翼突內外側板咽鼓管咽口圓枕咽隱窩咽旁間隙翼外肌正常鼻咽部軟組織窗翼腭窩腭帆張肌頭長肌翼突內外側板咽鼓管咽口咽隱窩咽旁間隙翼20正常鼻咽部骨窗斜坡頸動脈管卵圓孔棘孔骨性咽鼓管破裂孔眶下裂翼上頜間隙頸靜脈孔舌下神經孔正常鼻咽部骨窗斜坡頸動脈管卵圓孔棘孔骨性咽鼓管破裂孔眶下裂翼21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課件22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課件23(三)幾個重要的自然孔道1、圓孔位于蝶骨大翼與體之間,翼腭窩外上方,眶上裂內側端的下方,前開口于翼腭窩的后壁上部,后開口于顱中窩,其內有上頜神經及導靜脈通過。(三)幾個重要的自然孔道242、翼管位于翼突內側板的根部,向前開口于翼腭窩,向后開口于破裂孔,其前口多正對蝶腭孔后方的中上份。其內有巖淺大神經,巖深神經,頸內動脈周圍交感神經。2、翼管253、破裂孔3、破裂孔264、蝶腭孔由腭骨垂直板的眶突、蝶突及蝶骨體圍成,在中鼻甲后端附著。翼腭窩通過蝶腭孔至鼻腔,內有蝶腭動、靜脈,鼻上神經,鼻腭神經通過。

4、蝶腭孔27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課件285、翼腭管為翼腭窩下部的延續,向下延伸為腭大管,經腭大孔開口于口腔,內有腭大神經及腭降動脈走行。5、翼腭管29腭小管和腭小孔位于腭大管、孔后方的腭骨錐形突內,內有腭小神經和腭小動脈通過。腭小管和腭小孔位于腭大管、孔后方的腭骨306、眶下裂位于眶外壁與眶下壁之間,其內有上頜神經、眶下神經、眶下靜脈通過。6、眶下裂31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課件327、頸動脈管7、頸動脈管338、卵圓孔下頜神經8、卵圓孔下頜神經349、棘孔腦膜中動脈通過9、棘孔腦膜中動脈通過35腦神經名稱、性質、連腦部位及進出顱腔部位腦神經名稱、性質、連腦部位及進出顱腔部位36(四)與翼腭窩相通的重要通道

1、向頂部:圓孔——顱中窩(四)與翼腭窩相通的重要通道

1、向頂部:圓孔——顱中窩372、前上:眶下裂—眶尖—眶上裂—顱內2、前上:眶下裂—眶尖—眶上裂—顱內383、向內:蝶腭孔—鼻腔3、向內:蝶腭孔—鼻腔39(4)向下:翼腭管、腭大管——口腔(4)向下:翼腭管、腭大管——口腔40向下:翼小孔——口腔向下:翼小孔——口腔415、向下后:咽管——咽部腭鞘管5、向下后:咽管——咽部腭鞘管426、向后:翼管——破裂孔——中顱窩6、向后:翼管——破裂孔——中顱窩437、向外:翼上頜裂——顳下窩7、向外:翼上頜裂——顳下窩44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45

(一)咽部上起自顱底部下至第6頸椎平面和環狀軟骨下緣,與食道相續。按軟腭、會厭游離緣的平面將咽部分為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一)咽部46鼻腔后方軟腭后上方上自顱底下至軟腭下緣頂后壁呈穹隆狀粘膜下有豐富的淋巴組織稱咽扁桃體(腺樣體或增殖體)(二)鼻咽部鼻腔后方(二)鼻咽部47前正中-鼻中隔后緣壁兩側-后鼻孔頂

蝶骨體、枕骨底部和C1-2后

粘膜內-咽扁桃體壁外側-與破裂孔和顳骨突緊接側

咽鼓管咽口-鼻咽癌蔓延至咽旁間隙與顱底的潛在通道壁

咽鼓管圓枕咽隱窩-破裂孔-鼻咽癌喉室咽鼓管咽口軟腭咽隱窩前正中-鼻中隔后緣喉室咽鼓管咽口軟腭咽隱窩48氣管額竇鼻甲軟腭喉室環狀軟骨甲狀軟骨會厭鞍窩舌骨咽鼓管圓枕腭扁桃體咽隱窩咽鼓管咽口枕骨斜坡鼻前庭硬腭蝶竇軟腭游離緣會厭游離緣氣管額竇鼻甲軟腭喉室環狀軟骨甲狀軟骨會厭鞍窩舌骨咽鼓管圓枕腭49上界:顱底下界:舌骨水平外側:咀嚼肌間隙和腮腺間隙外后:頸動脈間隙內側:頰粘膜間隙內后:咽后間隙(三)鼻咽周圍主要間隙

咽旁間隙上界:顱底(三)鼻咽周圍主要間隙50前外界:翼內肌后外界:腮腺內界:腭肌內容:脂肪、小涎腺、腮腺殘余、三叉神經下頜支等。前外界:翼內肌51

咽旁間隙移位提示向外側移位提示病變來自咽粘膜向內移位提示來自腮腺深葉或嚼肌間隙向前移位提示病變來自頸動脈鞘咽旁間隙移位提示52

上達:顱底下至:達下咽部和食道后面至后縱隔前壁:頰咽筋膜后壁:椎前筋膜內容:脂肪、疏松結締組織及少數淋巴。2、咽后間隙上達:顱底2、咽后間隙531、翼窩翼突內外板向后伸形成翼窩,內有翼內肌、腭帆張肌,翼外板外面附著翼外肌。2、顳下窩

翼外板與下頜骨升支之間,內含顳肌、咀嚼肌、腮腺深葉及下頜骨喙突等。(四)翼窩、顳下窩、翼腭窩1、翼窩翼突內外板向后伸形成翼窩,內有翼內肌、腭帆54頂為蝶骨大翼前壁為上頜竇內后壁后壁為翼突內側壁為腭骨垂直板外壁及下壁開放內容:上頜動脈、上頜神經、翼腭神經節。3、翼腭窩頂為蝶骨大翼3、翼腭窩55鼻腔、眶腔、口腔和顱腔的交通“要道”圓孔-顱中窩蝶腭孔-鼻腔翼管-破裂孔眶下裂-眶尖-眶上裂-顱內翼腭管、翼大小管-口腔翼上頜裂-顳下窩咽管-咽部鼻腔、眶腔、口腔和圓孔-顱中窩56(五)鼻咽部的淋巴(五)鼻咽部的淋巴57二、鼻咽部CT解剖二、鼻咽部CT解剖58(一)掃描方式軸位仰臥位,盡量保持左右對稱冠狀位(目前已經被重建代替)了解腫瘤侵犯鼻咽頂壁及側壁的厚度及范圍、顱底骨和翼板的破壞、蝶竇及海綿竇的侵犯、顱腦的侵及等。(一)掃描方式59平掃

5mm橫斷面連續掃描,上界在蝶骨結節平面,下界一般為軟腭平面。因常伴有頸部淋巴結轉移,故常規下界以達C3下緣為宜。骨窗窗寬2000HU,窗位300HU軟組織窗窗寬200HU,窗位40HU增強掃描懷疑腫瘤顱內侵犯或血管性病變平掃60(二)正常影像解剖橫斷面上鼻咽腔可呈方形、長方形或梯形側壁由前下向后上: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圓枕及咽隱窩(Rosenmuler窩)在咽鼓管側方,可見腭帆提肌與腭帆張肌,與咽鼓管開閉有關。冠狀面鼻咽腔位于中線顱底下方,咽鼓管咽口位于咽圓枕下方,上方為咽隱窩,矢狀面鼻咽腔呈J型。(二)正常影像解剖橫斷面上鼻咽腔可呈方形、長方形或梯形61正方形雙梯形長方形梯形正常鼻咽腔橫斷面正方形雙梯形長方形梯形正常鼻咽腔橫斷面621、咽鼓管隆突2、咽鼓管咽口3、咽隱窩4、翼外肌束5、咽旁間隙6、頭長肌7、翼內板8、翼外板9、頸內動脈10、頸內靜脈11、會厭12、蝶竇5軸位冠狀位1、咽鼓管隆突2、咽鼓管咽口3、咽隱窩4、翼外肌束563翼腭窩腭帆張肌腭帆提肌頭長肌翼突內外側板咽鼓管咽口圓枕咽隱窩咽旁間隙翼外肌正常鼻咽部軟組織窗翼腭窩腭帆張肌頭長肌翼突內外側板咽鼓管咽口咽隱窩咽旁間隙翼64正常鼻咽部骨窗斜坡頸動脈管卵圓孔棘孔骨性咽鼓管破裂孔眶下裂翼上頜間隙頸靜脈孔舌下神經孔正常鼻咽部骨窗斜坡頸動脈管卵圓孔棘孔骨性咽鼓管破裂孔眶下裂翼65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課件66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課件67(三)幾個重要的自然孔道1、圓孔位于蝶骨大翼與體之間,翼腭窩外上方,眶上裂內側端的下方,前開口于翼腭窩的后壁上部,后開口于顱中窩,其內有上頜神經及導靜脈通過。(三)幾個重要的自然孔道682、翼管位于翼突內側板的根部,向前開口于翼腭窩,向后開口于破裂孔,其前口多正對蝶腭孔后方的中上份。其內有巖淺大神經,巖深神經,頸內動脈周圍交感神經。2、翼管693、破裂孔3、破裂孔704、蝶腭孔由腭骨垂直板的眶突、蝶突及蝶骨體圍成,在中鼻甲后端附著。翼腭窩通過蝶腭孔至鼻腔,內有蝶腭動、靜脈,鼻上神經,鼻腭神經通過。

4、蝶腭孔71鼻咽部的CT解剖修改課件725、翼腭管為翼腭窩下部的延續,向下延伸為腭大管,經腭大孔開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