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apurpuraITP課件_第1頁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apurpuraITP課件_第2頁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apurpuraITP課件_第3頁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apurpuraITP課件_第4頁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apurpuraITP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12/191教學大綱的要求:

1、掌握本病診斷要點及治療原則。

2、熟悉常見的病因。

3、了解本病的發病機制。2022/12/131教學大綱的要求:2022/12/192一、概念定義: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壞,外周血中血小板減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廣泛皮膚、粘膜或內臟出血,血小板減少,骨髓巨核細胞發育、成熟障礙,血小板生存時間縮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體出現為特征。分型:臨床可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發病情況:AITP多見于兒童,CITP好發于40歲以下之女性,女:男約為4:1。

2022/12/132一、概念定義: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壞2022/12/193二、病因與發病機制1、感染:細菌或病毒

2、免疫因素:抗血小板抗體3、肝脾的作用:抗體產生、破壞血小板4、遺傳因素:HLA-DRW9及HLA-DQW35、其他因素:雌激素2022/12/133二、病因與發病機制1、感染:細菌或病2022/12/194三、臨床表現(一)起?。?/p>

急性型:

半數以上發生于兒童。80%以上在發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特別是有病毒感染史及表現。

慢性型:

主要見于40歲以前之青年女性。起病隱襲,一般無前驅癥狀,較難確定發病時間,病程遷延已半年以上。2022/12/134三、臨床表現(一)起?。?022/12/195(二)出血:

急性型(慢性型急性發作):

出血嚴重,除皮膚粘膜出血外,尚有“濕性紫癜”和內臟出血,甚至顱內出血。

慢性型:

以皮膚粘膜出血為主,也可有齦血。(三)其他表現:

貧血(與出血一致);慢性型反復發作者可有輕度脾腫大。2022/12/135(二)出血:2022/12/196四、實驗室檢查1、血常規:①急性型血小板多在20×109/L以下,

慢性型常在50×109/L左右;②血小板平均體積偏大,易見大型血小板;③出血時間延長,血塊收縮不良;④血小板功能一般正常。2022/12/136四、實驗室檢查1、血常規:2022/12/1972、骨髓像:

①急性型骨髓巨核細胞數量輕度增加或正常,

慢性型骨髓巨核細胞顯著增加;②巨核細胞發育成熟障礙,急性型者尤甚,幼稚巨核細胞及顆粒巨核細胞增加;慢性型主要是顆粒巨增多;③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細胞顯著減少。3、PAIg及PAC3:

80%陽性4、其他:

pt壽命縮短,貧血,Evan’sSyn.2022/12/1372、骨髓像:2022/12/198五、診斷與鑒別診斷診斷標準:(1994年12月第五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會議修訂)

1.多次實驗室檢查血小板計數減少。

2.脾臟不腫大或僅輕度腫大。

3.骨髓檢查巨核細胞數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礙。

4.以下檢查中應具備其中一項:

(1)潑尼松治療有效。

(2)切脾治療有效。

(3)PAIg增多。

(4)PAC3增多。

(5)血小板壽命縮短。

5.排除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癥。2022/12/138五、診斷與鑒別診斷診斷標準:(19942022/12/199鑒別診斷:

1、急性型與慢性型鑒別;

2、繼發性血小板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藥物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等。

3、與過敏性紫癜鑒別。

2022/12/139鑒別診斷:2022/12/1910六、治療

(一)一般治療:

出血嚴重者應注意休息。血小板低于20×109/L者,應嚴格臥床,避免外傷。止血藥物的應用及局部止血。2022/12/1310六、治療(一)一般治療:2022/12/1911(二)經典治療:

1、糖皮質激素:

作用機制:①減少PAIg生成及減輕抗原抗體反應;②抑制單-吞噬細胞系統對血小板的破壞;③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④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釋放。

劑量與用法:潑尼松30-60mg/d,病情嚴重者用地塞米松或甲強龍靜脈滴注,好轉后改口服。待血小板升至正?;蚪咏:?逐步減量(每周減5mg),最后以5-10mg/d維持治療,持續3-6個月。

療效:近期有效率70-90%,用藥2-3天后出血好轉,以后血小板開始上升(80%在2周內上升)。

副作用:2022/12/1311(二)經典治療:2022/12/19122、脾切除

適應證:①正規糖皮質激素治療3-6個月無效;②潑尼松維持量每日需大于30mg;③有糖皮質激素使用禁忌證;④51Cr掃描脾區放射指數增高。

禁忌證:①年齡小于2歲;

②妊娠期;

③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術。

療效:有效率約為70%-90%。無效者對糖皮質激素的需要量亦可減少。

目前脾動脈栓塞替代脾切除,亦有一定的效果。2022/12/13122、脾切除2022/12/19133、免疫抑制劑

適應證:①糖皮質激素或切脾療效不佳者;②有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切脾禁忌證;③與糖皮質激素合用以提高療效及減少糖皮質激素的用量。

藥物:長春新堿、環磷酰胺、硫唑嘌呤和環孢素等。

用法:最常用的是長春新堿,在AITP或CITP急性發作者可在病初在使用激素的同時,用2mg靜注,在CITP用1mg靜滴維持6-8小時,每周一次,連用4-6次,收到了較好的療效。

2022/12/13133、免疫抑制劑2022/12/1914(三)其他治療

丹那唑、氨肽素、中藥等。(四)急癥處理

1、血小板懸液輸注:在使用激素的基礎上應用。

2、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0.4g/日,靜脈滴注,4-5日為一療程,1個月后可重復。

3、血漿置換:在3-5日內,連續3次以上,每次置換3000ml血漿。

4、大劑量甲潑尼龍:1.0g/d,靜脈滴注,3-5日一療程,然后再用口服維持。

2022/12/1314(三)其他治療2022/12/1915ITP的療效參考標準:1、顯效:無出血,血小板恢復正常,持續3個月以上,兩年以上無復發者為基本治愈。2、良效:無或基本無出血,血小板上升至50×109/L以上或較原來水平升高30×109/L以上,持續2月。3、進步:出血改善,血小板有所上升,持續半個月以上。4、無效:出血及血小板計數均無改善。2022/12/1315ITP的療效參考標準:2022/12/19162022/12/13162022/12/19172022/12/13172022/12/19182022/12/13182022/12/19192022/12/13192022/12/19202022/12/13202022/12/1921教學大綱的要求:

1、掌握本病診斷要點及治療原則。

2、熟悉常見的病因。

3、了解本病的發病機制。2022/12/131教學大綱的要求:2022/12/1922一、概念定義: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壞,外周血中血小板減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廣泛皮膚、粘膜或內臟出血,血小板減少,骨髓巨核細胞發育、成熟障礙,血小板生存時間縮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體出現為特征。分型:臨床可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發病情況:AITP多見于兒童,CITP好發于40歲以下之女性,女:男約為4:1。

2022/12/132一、概念定義: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壞2022/12/1923二、病因與發病機制1、感染:細菌或病毒

2、免疫因素:抗血小板抗體3、肝脾的作用:抗體產生、破壞血小板4、遺傳因素:HLA-DRW9及HLA-DQW35、其他因素:雌激素2022/12/133二、病因與發病機制1、感染:細菌或病2022/12/1924三、臨床表現(一)起?。?/p>

急性型:

半數以上發生于兒童。80%以上在發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特別是有病毒感染史及表現。

慢性型:

主要見于40歲以前之青年女性。起病隱襲,一般無前驅癥狀,較難確定發病時間,病程遷延已半年以上。2022/12/134三、臨床表現(一)起?。?022/12/1925(二)出血:

急性型(慢性型急性發作):

出血嚴重,除皮膚粘膜出血外,尚有“濕性紫癜”和內臟出血,甚至顱內出血。

慢性型:

以皮膚粘膜出血為主,也可有齦血。(三)其他表現:

貧血(與出血一致);慢性型反復發作者可有輕度脾腫大。2022/12/135(二)出血:2022/12/1926四、實驗室檢查1、血常規:①急性型血小板多在20×109/L以下,

慢性型常在50×109/L左右;②血小板平均體積偏大,易見大型血小板;③出血時間延長,血塊收縮不良;④血小板功能一般正常。2022/12/136四、實驗室檢查1、血常規:2022/12/19272、骨髓像:

①急性型骨髓巨核細胞數量輕度增加或正常,

慢性型骨髓巨核細胞顯著增加;②巨核細胞發育成熟障礙,急性型者尤甚,幼稚巨核細胞及顆粒巨核細胞增加;慢性型主要是顆粒巨增多;③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細胞顯著減少。3、PAIg及PAC3:

80%陽性4、其他:

pt壽命縮短,貧血,Evan’sSyn.2022/12/1372、骨髓像:2022/12/1928五、診斷與鑒別診斷診斷標準:(1994年12月第五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會議修訂)

1.多次實驗室檢查血小板計數減少。

2.脾臟不腫大或僅輕度腫大。

3.骨髓檢查巨核細胞數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礙。

4.以下檢查中應具備其中一項:

(1)潑尼松治療有效。

(2)切脾治療有效。

(3)PAIg增多。

(4)PAC3增多。

(5)血小板壽命縮短。

5.排除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癥。2022/12/138五、診斷與鑒別診斷診斷標準:(19942022/12/1929鑒別診斷:

1、急性型與慢性型鑒別;

2、繼發性血小板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幌到y性紅斑狼瘡;藥物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等。

3、與過敏性紫癜鑒別。

2022/12/139鑒別診斷:2022/12/1930六、治療

(一)一般治療:

出血嚴重者應注意休息。血小板低于20×109/L者,應嚴格臥床,避免外傷。止血藥物的應用及局部止血。2022/12/1310六、治療(一)一般治療:2022/12/1931(二)經典治療:

1、糖皮質激素:

作用機制:①減少PAIg生成及減輕抗原抗體反應;②抑制單-吞噬細胞系統對血小板的破壞;③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④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釋放。

劑量與用法:潑尼松30-60mg/d,病情嚴重者用地塞米松或甲強龍靜脈滴注,好轉后改口服。待血小板升至正?;蚪咏:?逐步減量(每周減5mg),最后以5-10mg/d維持治療,持續3-6個月。

療效:近期有效率70-90%,用藥2-3天后出血好轉,以后血小板開始上升(80%在2周內上升)。

副作用:2022/12/1311(二)經典治療:2022/12/19322、脾切除

適應證:①正規糖皮質激素治療3-6個月無效;②潑尼松維持量每日需大于30mg;③有糖皮質激素使用禁忌證;④51Cr掃描脾區放射指數增高。

禁忌證:①年齡小于2歲;

②妊娠期;

③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術。

療效:有效率約為70%-90%。無效者對糖皮質激素的需要量亦可減少。

目前脾動脈栓塞替代脾切除,亦有一定的效果。2022/12/13122、脾切除2022/12/19333、免疫抑制劑

適應證:①糖皮質激素或切脾療效不佳者;②有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切脾禁忌證;③與糖皮質激素合用以提高療效及減少糖皮質激素的用量。

藥物:長春新堿、環磷酰胺、硫唑嘌呤和環孢素等。

用法:最常用的是長春新堿,在AITP或CITP急性發作者可在病初在使用激素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