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_第1頁
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_第2頁
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_第3頁
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_第4頁
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1、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1、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立災害定義:任何引起設施破壞、經濟嚴重受損、人員傷亡、健康狀況及衛生服務惡化的事件,如其規模超出本社區承受能力而需要向外部尋求援助即稱之為災害事件。災害是一種超出受影響社區現有資源承受能力的人類生態環境的破壞。災害范圍:自然災害:颶風、地震、海嘯、泥石流、洪水以及干旱人為災害:恐怖活動、工業污染、放射性和化學性等有人類活動參與所致的災難自然災害最多的是洪水,影響最大的是地震。培訓主題:以地震災害為例展開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課堂應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舞臺,是激發學生潛能和探究欲望的場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討論交流體現課堂教學的互動,從學生數學學習的角度講,交流可以幫助學生在非正式的直覺的觀念與抽象的數學語言符號之間建立起聯系,還可以幫助學生把實物的、圖畫的、符號的、口頭的以及心智描繪的數學概念聯系起來。交流還可以深化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因為解釋、推斷和對自己思想進行口頭書面的表達,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和體會問題解決的過程,在討論互動中使學生投入到知識的建構與“再創造”中去,營造和諧、充滿智慧和靈氣、能煥發生命力的課堂。一、教師要參與合作討論課堂上,學生在討論問題時會遇到困難,意見出現分歧,小組交流討論無法進行下去。此時,教師卻走來走去,或是站在講臺上無動于衷。這種教師的做法是不對的,數學教學過程并不只是學生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過程,而應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的過程。新課標提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只有參與到學生的合作中,進行近距離的交流,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習的進程,遇到的困難,以及交流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意志、態度等,以及時調控教學進度,同時也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如果教師只是作為學生合作交流的組織者,等待著學生的見解,不能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又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呢?在學生合作交流討論時,教師首先要縱觀全局,觀察小組內學生討論交流的狀態,以防止只有個別說的現象;其次,教師要基本了解小組內合作交流中遇到的困難,并參與指導,以利于提高學生交流的積極性;第三,教師要隨時對交流有困難的小組進行點撥,重點與之討論,要鼓勵學生大膽主動地與教師交流探索。只有主動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教師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平等、尊重、信任和理解,受到激勵和鼓舞。二、教師要傾聽學生的發言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學生們紛紛舉手,在某學生正在回答時,有的學生仍然舉著手,有的還喊著:“說得不對,老師,我來說……”出現這種情況,教師不能強制性地怒斥,這樣會扼殺學生的積極性,而是要學會傾聽,要做到耐心、穩定,不輕易打斷發言的學生,用微笑、手掌下按等一些體態語暗示其他學生稍安勿躁;當學生的發言錯誤時,也不要喝止,更不能鄙視嘲笑;當學生提出與自己不同意見時,態度要謙虛,若發現確實是自己錯了,要及時修正自己的觀點。三、教師要善于讓學生反思教師在“分數基本性質應用”課堂上,臨近下課問學生:“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A說:“我學會了約分。”B說:“我知道了什么叫最簡分數。”C說:“我掌握了約分的方法。”……這樣的提問看起來并無問題,但容易忽略引導學生對?W習過程的回顧與消化,久之,學生會潛意識地認為,學習就是記住結論,掌握要點,從而使學生形成只重結果不重視過程的意識。學習數學的樂趣在過程,組織學生自我反思學習過程、討論過程,是必要的,也有利于學生再次體會學習的成功,增加學習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和小結不僅要指出學生所學內容掌握的情況,更要評價學生學習態度,適時地予以肯定和表揚。教師在組織學生總結時,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如:“你是如何學習今天的知識的?”“遇到了什么困難,你是怎么解決的?”“你還有什么遺憾嗎?”等,并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這樣,教師就不只把總結只是當作一個環節,而是充分利用了這一時機,讓學生通過反思,促使自我感悟、自我調整、自我發展。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討論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放鴨子,討論漫無邊際;二是只有“預設”、完全封閉,一切盡在“教師掌控之中”。教師要創設民主、愉悅、尊重的良好氛圍,要注重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個體與集體之間、學生與書本之間等多種交流形式的運用;課堂討論還應注重交流內容的多面性:一是數學知識的交流;二是探究過程的交流;三是反思升華的交流。教師要把穩課堂脈搏,抓住具有“生成價值”的問題,做好每個討論交流的細節、情境等,讓教學充滿靈氣,智慧與活力。對于初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更需要培養一種學習英語,認真完成作業的好習慣,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一、口頭作業頭作業分為朗讀、背誦、自由會話三個板塊。1.朗讀。語言首先是有聲的,學一門外語,首先應訓練正確地大聲朗讀,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口、眼、耳、腦多種感官通道都利用起來,能充分發揮感知的積極功能;能把理解的東西,生動形象地反映到大腦,加深理解,促進記憶。朗讀還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對于初一年級的初學者來說,僅靠課堂上有限的時間訓練朗讀是遠遠不夠的。嘗試在每節課結束后,布置學生朗讀所學單詞、句型或課文,第二天在早讀課或課堂上進行檢查。同時,每天的朗讀作業使學生們自然而然得養成了開口大聲讀英語的習慣,避免了中國學生學“啞巴英語”的現象,也為今后進一步的技能訓練開了一個好頭。2.背誦。我們學習漢語講究“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實,學英語也是一樣的。讓學生背誦一些典型的句子、精美段落,有助于他們模仿編對話、寫文章。初一年級的學生天真、活潑、興趣濃、記憶力好,當他們把所學的句型和課文都背熟時,開口說英語就容易多了。這也是培養他們養成用英語表達的好習慣的好時機。不過,在布置背誦作業時,我分三層進行要求:第一層次,對成績好的學生,要求能背誦規定的所有內容;第二層次,是對于學習中等的學生,要求背誦部分內容即可;第三層次,就對學習差的學生,要求能背誦一些句子,能流暢朗讀文章就行了。3.自由會話。語言學習的最高層次的訓練就是能自由會話,把語言當做一種交流思想的工具來使用。我布置同桌兩人一小組,每天新課前利用大約3分鐘的時間,輪流作業,互相評價。這既能培養學生兩兩合作、查閱資料的能力,又能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由發揮聰明才智的空間。二、書面作業書面作業分為四個板塊。1.抄寫。初一入門,必須抓好英語書法,這對今后的書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次上完新課,我就要求學生抄寫所學的單詞、詞組、對話和課文。嚴格要求書寫規范,注意英語的書寫規則,為以后打下堅實的基礎。2.“一刀切”的作業。這種作業屬于練習冊上的一些題型練習,比如說英漢互譯、詞匯、語法題等等。這類作業布置后,第二天我會在上課之前全面檢查或組織英語小組長檢查,并抽查不同層面的學生的作業,了解易出錯的地方,然后在課堂上有的放矢地進行統一評講。3.書面表達練習。新教材在每一單元都有或易或難的寫作技能訓練,寫作能提高書面表達能力。根據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我布置學生每周寫一篇命題作文。為了滿足不同層面的學生,我每次給他們2至3個與該單元有關的題目,學生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這部分作業也像口頭作業一樣分層次要求,學生做起來不會感到有太大壓力,基本上都能較好的完成。另外,學生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他們也會較感興趣地動筆去寫。例如:我們學習了第一單元“Where’sthepostoffice?”之后,就讓學生寫題為“Where’sthepostoffice?”的作文;學習了一般過去時的時候,讓他們以“WhatdidIdoovertheweekend?”為題寫短文。我在批閱他們的作品時,也一改傳統“good、better、best”之類的單一評價方式,而是針對不同特色的文章,用英語寫上自己由衷的感受。這樣便自然地和學生形成了一種真實的英語交流,同時也鼓勵他們充分利用詞典,查閱評語中目前未學過的單詞、詞組。4.課外閱讀練習。就是等學完一篇閱讀課文后,結合課文的內容,然后布置一篇與課文的內容、題材、難度都相仿,而且生詞不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外閱讀給學生閱讀。同時要引導學生如何訓練和提高閱讀,讓學生清楚做閱讀時,碰到新單詞時如何處理,盡量先根據上下文猜測詞意,必要時再查字典,只要能理解文章的大意即可,不必逐詞逐句翻譯。長期訓練下來,學生讀得越多,使用語言的能力就會越強。而且,等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訂閱配套的中學英語雜志和報刊,從中吸取對自己有幫助的語言材料、文化知識等,來豐富自己的語言學習。總之,通過本學年的嘗試,同學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通過各種目標訓練,在初一階段就能打下牢固的基礎,英語水平會日益提高,兩級分化現象也會得到有效的控制。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1、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災害1立災害定義:任何引起設施破壞、經濟嚴重受損、人員傷亡、健康狀況及衛生服務惡化的事件,如其規模超出本社區承受能力而需要向外部尋求援助即稱之為災害事件。災害是一種超出受影響社區現有資源承受能力的人類生態環境的破壞。立災害定義:2災害范圍:自然災害:颶風、地震、海嘯、泥石流、洪水以及干旱人為災害:恐怖活動、工業污染、放射性和化學性等有人類活動參與所致的災難自然災害最多的是洪水,影響最大的是地震。培訓主題:以地震災害為例展開災害范圍:3我國較大地震:1976.7.28河北唐山大地震死亡24萬人重傷16萬人2008.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死亡逾8萬人受傷37萬人2010.4.14青海玉樹大地震死亡2300人受傷1.2萬人20四川雅安大地震死亡217人認我國較大地震:4安徽省地震簡介:地處郯(tan)廬斷裂帶從湖北武穴,向北經安徽、江蘇、山東進渤海,過遼東半島,然后穿過東三省進入俄羅斯境內。歷史上曾經發生過1668年郯城8.5級特大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和1975年海城7.3級地震郯廬斷裂帶在我省沿宿松、潛山、廬江、泗縣一線出境,長度約450公里,寬約20黃海到30公里。東海揚子板塊郯廬斷裂NNE向錯開揚子板塊與華北板塊碰撞的造山帶安徽省地震簡介:52000年以后,中等地震活動增強,先后發生了2006年定遠42級地震、2009年肥東3.5級地震、2011年安慶4.8級地震(3.7萬人受災)、桐城3.6級地震、2014年霍山4.3級地震、2015年阜陽4.3級地震(2人死亡,13人受傷,4.15萬受災)。2014年以來,安徽地震活動有活躍的態勢,共發生了1.5級以上地震78次,3級以上地震10次,為197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2000年以后,中等地震活動增強,先后發生了6地震破壞縱波橫波(振幅大,水平方向,破壞主要原因)直接災害破壞:城市中,停水、停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漏。在山區,山崩和泥石流掩埋村鎮。崩塌的山石形成堰塞湖次生災害破壞:火災(最常見)、海嘯、瘟疫滑坡、水災,通訊受阻及道路不通阻礙救援。地震破壞72我們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二十八條:遇有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及其他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時,醫師應當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調遣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發生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嚴重威脅公眾生命健康的突發事件,護士應當服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或者所在醫療衛生機構的安排,參醫療救護。2我們的責任8醫務人員職責地震災害醫學救援:基于地震救援專業知識與技巧的醫學模式,首要原則是“在最短的時間內營救最多的人”醫務人員地震災害現場職責:在地方主要營救隊伍(軍隊,武警,消防)的支持下進行治療及提供建議,相對職責寬泛,從醫療搜救,救治到建立現場醫院等。醫務人員職責922具體任務地震現場救援的傷員處理:搜索、營救幸存者傷病員檢傷分類、分級救治及重傷員的轉運·臨時急救站的建立和運行,當地醫院的重建,為災區群眾提供醫療救助地震現場的組織與管理(傷病員及現有醫療資源不足的矛盾,如何優化分配資源)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包括檢水檢毒、災后傳染病的預防、處理及教育培訓。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開展死正及管理死者22具體任務102)救援道路危險2)救援道路危險11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12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13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14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15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16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17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18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19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20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21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22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23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24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25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26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課件2766、節制使快樂增加并使享受加強。——德謨克利特

67、今天應做的事沒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誤了。——裴斯泰洛齊

68、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以及整個命運的,只是一瞬之間。——歌德

69、懶人無法享受休息之樂。——拉布克

70、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盧梭66、節制使快樂增加并使享受加強。——德謨克利特28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1、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1、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立災害定義:任何引起設施破壞、經濟嚴重受損、人員傷亡、健康狀況及衛生服務惡化的事件,如其規模超出本社區承受能力而需要向外部尋求援助即稱之為災害事件。災害是一種超出受影響社區現有資源承受能力的人類生態環境的破壞。災害范圍:自然災害:颶風、地震、海嘯、泥石流、洪水以及干旱人為災害:恐怖活動、工業污染、放射性和化學性等有人類活動參與所致的災難自然災害最多的是洪水,影響最大的是地震。培訓主題:以地震災害為例展開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課堂應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舞臺,是激發學生潛能和探究欲望的場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討論交流體現課堂教學的互動,從學生數學學習的角度講,交流可以幫助學生在非正式的直覺的觀念與抽象的數學語言符號之間建立起聯系,還可以幫助學生把實物的、圖畫的、符號的、口頭的以及心智描繪的數學概念聯系起來。交流還可以深化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因為解釋、推斷和對自己思想進行口頭書面的表達,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和體會問題解決的過程,在討論互動中使學生投入到知識的建構與“再創造”中去,營造和諧、充滿智慧和靈氣、能煥發生命力的課堂。一、教師要參與合作討論課堂上,學生在討論問題時會遇到困難,意見出現分歧,小組交流討論無法進行下去。此時,教師卻走來走去,或是站在講臺上無動于衷。這種教師的做法是不對的,數學教學過程并不只是學生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過程,而應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的過程。新課標提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只有參與到學生的合作中,進行近距離的交流,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習的進程,遇到的困難,以及交流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意志、態度等,以及時調控教學進度,同時也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如果教師只是作為學生合作交流的組織者,等待著學生的見解,不能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又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呢?在學生合作交流討論時,教師首先要縱觀全局,觀察小組內學生討論交流的狀態,以防止只有個別說的現象;其次,教師要基本了解小組內合作交流中遇到的困難,并參與指導,以利于提高學生交流的積極性;第三,教師要隨時對交流有困難的小組進行點撥,重點與之討論,要鼓勵學生大膽主動地與教師交流探索。只有主動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教師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平等、尊重、信任和理解,受到激勵和鼓舞。二、教師要傾聽學生的發言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學生們紛紛舉手,在某學生正在回答時,有的學生仍然舉著手,有的還喊著:“說得不對,老師,我來說……”出現這種情況,教師不能強制性地怒斥,這樣會扼殺學生的積極性,而是要學會傾聽,要做到耐心、穩定,不輕易打斷發言的學生,用微笑、手掌下按等一些體態語暗示其他學生稍安勿躁;當學生的發言錯誤時,也不要喝止,更不能鄙視嘲笑;當學生提出與自己不同意見時,態度要謙虛,若發現確實是自己錯了,要及時修正自己的觀點。三、教師要善于讓學生反思教師在“分數基本性質應用”課堂上,臨近下課問學生:“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A說:“我學會了約分。”B說:“我知道了什么叫最簡分數。”C說:“我掌握了約分的方法。”……這樣的提問看起來并無問題,但容易忽略引導學生對?W習過程的回顧與消化,久之,學生會潛意識地認為,學習就是記住結論,掌握要點,從而使學生形成只重結果不重視過程的意識。學習數學的樂趣在過程,組織學生自我反思學習過程、討論過程,是必要的,也有利于學生再次體會學習的成功,增加學習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和小結不僅要指出學生所學內容掌握的情況,更要評價學生學習態度,適時地予以肯定和表揚。教師在組織學生總結時,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如:“你是如何學習今天的知識的?”“遇到了什么困難,你是怎么解決的?”“你還有什么遺憾嗎?”等,并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這樣,教師就不只把總結只是當作一個環節,而是充分利用了這一時機,讓學生通過反思,促使自我感悟、自我調整、自我發展。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討論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放鴨子,討論漫無邊際;二是只有“預設”、完全封閉,一切盡在“教師掌控之中”。教師要創設民主、愉悅、尊重的良好氛圍,要注重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個體與集體之間、學生與書本之間等多種交流形式的運用;課堂討論還應注重交流內容的多面性:一是數學知識的交流;二是探究過程的交流;三是反思升華的交流。教師要把穩課堂脈搏,抓住具有“生成價值”的問題,做好每個討論交流的細節、情境等,讓教學充滿靈氣,智慧與活力。對于初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更需要培養一種學習英語,認真完成作業的好習慣,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一、口頭作業頭作業分為朗讀、背誦、自由會話三個板塊。1.朗讀。語言首先是有聲的,學一門外語,首先應訓練正確地大聲朗讀,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口、眼、耳、腦多種感官通道都利用起來,能充分發揮感知的積極功能;能把理解的東西,生動形象地反映到大腦,加深理解,促進記憶。朗讀還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對于初一年級的初學者來說,僅靠課堂上有限的時間訓練朗讀是遠遠不夠的。嘗試在每節課結束后,布置學生朗讀所學單詞、句型或課文,第二天在早讀課或課堂上進行檢查。同時,每天的朗讀作業使學生們自然而然得養成了開口大聲讀英語的習慣,避免了中國學生學“啞巴英語”的現象,也為今后進一步的技能訓練開了一個好頭。2.背誦。我們學習漢語講究“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實,學英語也是一樣的。讓學生背誦一些典型的句子、精美段落,有助于他們模仿編對話、寫文章。初一年級的學生天真、活潑、興趣濃、記憶力好,當他們把所學的句型和課文都背熟時,開口說英語就容易多了。這也是培養他們養成用英語表達的好習慣的好時機。不過,在布置背誦作業時,我分三層進行要求:第一層次,對成績好的學生,要求能背誦規定的所有內容;第二層次,是對于學習中等的學生,要求背誦部分內容即可;第三層次,就對學習差的學生,要求能背誦一些句子,能流暢朗讀文章就行了。3.自由會話。語言學習的最高層次的訓練就是能自由會話,把語言當做一種交流思想的工具來使用。我布置同桌兩人一小組,每天新課前利用大約3分鐘的時間,輪流作業,互相評價。這既能培養學生兩兩合作、查閱資料的能力,又能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由發揮聰明才智的空間。二、書面作業書面作業分為四個板塊。1.抄寫。初一入門,必須抓好英語書法,這對今后的書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次上完新課,我就要求學生抄寫所學的單詞、詞組、對話和課文。嚴格要求書寫規范,注意英語的書寫規則,為以后打下堅實的基礎。2.“一刀切”的作業。這種作業屬于練習冊上的一些題型練習,比如說英漢互譯、詞匯、語法題等等。這類作業布置后,第二天我會在上課之前全面檢查或組織英語小組長檢查,并抽查不同層面的學生的作業,了解易出錯的地方,然后在課堂上有的放矢地進行統一評講。3.書面表達練習。新教材在每一單元都有或易或難的寫作技能訓練,寫作能提高書面表達能力。根據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我布置學生每周寫一篇命題作文。為了滿足不同層面的學生,我每次給他們2至3個與該單元有關的題目,學生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這部分作業也像口頭作業一樣分層次要求,學生做起來不會感到有太大壓力,基本上都能較好的完成。另外,學生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他們也會較感興趣地動筆去寫。例如:我們學習了第一單元“Where’sthepostoffice?”之后,就讓學生寫題為“Where’sthepostoffice?”的作文;學習了一般過去時的時候,讓他們以“WhatdidIdoovertheweekend?”為題寫短文。我在批閱他們的作品時,也一改傳統“good、better、best”之類的單一評價方式,而是針對不同特色的文章,用英語寫上自己由衷的感受。這樣便自然地和學生形成了一種真實的英語交流,同時也鼓勵他們充分利用詞典,查閱評語中目前未學過的單詞、詞組。4.課外閱讀練習。就是等學完一篇閱讀課文后,結合課文的內容,然后布置一篇與課文的內容、題材、難度都相仿,而且生詞不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外閱讀給學生閱讀。同時要引導學生如何訓練和提高閱讀,讓學生清楚做閱讀時,碰到新單詞時如何處理,盡量先根據上下文猜測詞意,必要時再查字典,只要能理解文章的大意即可,不必逐詞逐句翻譯。長期訓練下來,學生讀得越多,使用語言的能力就會越強。而且,等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訂閱配套的中學英語雜志和報刊,從中吸取對自己有幫助的語言材料、文化知識等,來豐富自己的語言學習。總之,通過本學年的嘗試,同學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通過各種目標訓練,在初一階段就能打下牢固的基礎,英語水平會日益提高,兩級分化現象也會得到有效的控制。災害救援中醫務人員的職責1、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災害29立災害定義:任何引起設施破壞、經濟嚴重受損、人員傷亡、健康狀況及衛生服務惡化的事件,如其規模超出本社區承受能力而需要向外部尋求援助即稱之為災害事件。災害是一種超出受影響社區現有資源承受能力的人類生態環境的破壞。立災害定義:30災害范圍:自然災害:颶風、地震、海嘯、泥石流、洪水以及干旱人為災害:恐怖活動、工業污染、放射性和化學性等有人類活動參與所致的災難自然災害最多的是洪水,影響最大的是地震。培訓主題:以地震災害為例展開災害范圍:31我國較大地震:1976.7.28河北唐山大地震死亡24萬人重傷16萬人2008.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死亡逾8萬人受傷37萬人2010.4.14青海玉樹大地震死亡2300人受傷1.2萬人20四川雅安大地震死亡217人認我國較大地震:32安徽省地震簡介:地處郯(tan)廬斷裂帶從湖北武穴,向北經安徽、江蘇、山東進渤海,過遼東半島,然后穿過東三省進入俄羅斯境內。歷史上曾經發生過1668年郯城8.5級特大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和1975年海城7.3級地震郯廬斷裂帶在我省沿宿松、潛山、廬江、泗縣一線出境,長度約450公里,寬約20黃海到30公里。東海揚子板塊郯廬斷裂NNE向錯開揚子板塊與華北板塊碰撞的造山帶安徽省地震簡介:332000年以后,中等地震活動增強,先后發生了2006年定遠42級地震、2009年肥東3.5級地震、2011年安慶4.8級地震(3.7萬人受災)、桐城3.6級地震、2014年霍山4.3級地震、2015年阜陽4.3級地震(2人死亡,13人受傷,4.15萬受災)。2014年以來,安徽地震活動有活躍的態勢,共發生了1.5級以上地震78次,3級以上地震10次,為1970年以來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