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社保制度課件_第1頁
英國社保制度課件_第2頁
英國社保制度課件_第3頁
英國社保制度課件_第4頁
英國社保制度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社會保障制度西方社會保障制度1英國瑞典德國中國智利美國福利國家型模式社會保障型模式社會保險型模式私有化改革型模式不斷改革發展中英國瑞典德國中國智利美國福利國家型模式社會保障型模式社會保險2

學習各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發展狀況、改革狀況等,汲取可借鑒的經驗,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提供有益啟示。學習各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發展狀況3

在內容方面,各章基本上由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及思想基礎、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歷程及改革現狀、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等部分組成。在內容方面,各章基本上由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4第一章: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第一章:英國社會保障制度5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起源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123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起源英國社會保障6第一節: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起源第一節: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起源7

1、萌芽階段(中世紀時期)3、發展時期(1601-1795)2、初步建立時期(1531-1601)4、確立時期(1834-20世紀初)一、英國社會救助的發展歷程開始階段新濟貧法時代舊濟貧法時代一、英國社會救助的發展歷程開始新濟貧法時代舊濟貧法時代8

●基督教的慈善施舍1、萌芽階段

●同業行會的互助互濟

●個人的慈善救濟未形成系統的社保制度,各救濟措施發展水平較低。●基督教的慈善施舍1、萌芽階段●同業行會92、初步建立時期(1531-1601)

英國社會救濟制度框架和政策模式在此時期逐步形成,國家也開始在社會救濟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1536年《亨利濟貧法》---------標志著英國政府開始為解決社會貧困問題承擔一定的職責。●1601年《伊麗莎白濟貧法》院外救濟為主(居家救濟,以家庭人口數量為依據之一提供救濟)奠定了英國濟貧法的基礎●17世紀中期,民間組織對貧民的救助也十分活躍,各種濟貧基金和就夠得以建立,多以商人為主。舊濟貧法階段2、初步建立時期(1531-1601)英國社會救濟制103、發展時期(1601-1834)舊濟貧法階段斯皮納姆蘭法令

按照面包的價格漲落幅度來確定當地人的最低生活費標準。最大的特點是實行濟貧院外救濟,救濟對象包括整個家庭成員。友誼社

十八十九世紀較為活躍的救濟協會組織,在高收入工人上層中廣為存在和發展的民間互助組織。自愿捐資、繳納會費、權利與義務相結合3、發展時期(1601-1834)舊濟貧法階段斯皮納姆蘭法令114、最終確立時期(1834-20世紀初)工業革命推動英國經濟的發展,同時導致了失業等社會問題的出現工業革命期間,英國人口數量激增貧困問題進一步加劇,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新濟貧法階段4、最終確立時期(1834-20世紀初)工業革命推動英國經濟12一、

停止對身體健康和游手好閑者的院外救濟,將救濟對象嚴格局限于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幼身上,重新縮小救濟對象的范圍。二

組建濟貧法實施委員會,實施中央督導制,提高國家對救濟行政的監管能力。

1834年英國制定了《濟貧法修正案》即新濟貧法一、二1834年英國制定了《濟貧法修正案》13實行院內救濟,通過懲治“懶惰”貧民來根治貧窮問題。主要特點濟貧院以懲治窮人為主,各種制度極為苛刻,食物極少,勞動繁重,居住條件惡劣,夫妻子女分居隔離。雖取消了舊濟貧制度的肉體懲罰,但卻帶有明顯的人格侮辱與政治性懲罰,其最終目的就是要全體成員依靠自助擺脫社會問題的困擾。實行院內救濟,通過懲治“懶惰”貧民來根治貧窮問題。主14二、英國社會救助制度的思想基礎慈善和恩賜思想經濟學理論中的社會救助思想社會政策中的社會救助思想二、英國社會救助制度的思想基礎慈善和恩賜思想經濟學理論中的社15慈善和恩賜思想

16世紀,英國政府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孤兒院、濟貧院,并給窮人發放救濟金等。基督教會“愛人如己”,舉辦各種慈善事業。慈善和恩賜思想16世紀,英國政16

慈善和恩賜思想發揮了很大的社會救濟作用,但由于慈善和恩賜思想只具有部分社會救助的特征,存在局限性,因此,基于這種思想的一些保障措施和對策也是不徹底和不完善的。慈善和恩賜思想發揮了很17經濟學理論中的社會救助思想

貧困產生于貧困,貧困帶來貧困,貧困者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擺脫貧困,解決絕對貧困是社會救助制度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貧困理論與社會救助福利經濟學與社會救助市場經濟理論與社會救助

主張國家干預,主張對國民收入進行再分配

市場經濟的發展產生的社會風險需求推動了社會保障的供給;社會保障的建立發展,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內在需求。經濟學理論中的社會救助思想貧困產生于貧困,貧困帶來貧18社會政策中的社會救助思想《貝弗里奇報告》與社會救助

宗旨是消除貧困;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家計審查第三條道路與社會救助

強調社會保障制度中國家責任和個人責任的平衡

傳統“左派”社會主義道路右派資本主義道路社會政策中的社會救助思想《貝弗里奇報告》與社會救助宗19第二節: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及思想基礎第二節: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及思想基礎20一、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濟貧制度存在問題社會貧困問題凸顯工人階級的促進作用

新濟貧法對申請進入貧民習藝所規定了苛刻的條件,內含對貧民人格的侮辱,激起工人階級強烈的義憤,以至于發出了“砸爛貧民習藝所”的吶喊

經濟危機后隨之而來的長期經濟大蕭條給英國以沉重的打擊,貧困和失業成為當時最尖銳的社會問題。

工人階級隊伍日益壯大,工人階級政黨成立,該群體對社會保障制度的要求及其所做的斗爭推動了英國現代社保的建立。一、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濟貧制度存在問題社會貧困問21二、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思想基礎新自由主義思想主張國家干預

強調國家對社會經濟與生活進行干預,并把社會問題的出現和加劇歸因于社會發展的不和諧性,主張社會問題的解決不能僅靠個人,而應該依靠國家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二、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新自由主義思想主張國家干預22集體主義思潮關注公共利益建立社保制度有效的政府

集體主義者認為,應當消除或者至少應當減少一切社會的苦難,強調讓每個人獲得一種至少是最低的或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要實現結果的公平,僅靠個人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國家的干預,依靠一個有效的政府的有效措施。集體主義思潮關注公共利益集體主義者認為,應當消除或23三、英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形成一系列社會保障立法的出現1失業問題的解決—《失業工人法》、《失業保險法》2354老年問題的解決—《養老金法》健康問題的解決—《健康保險法》教育問題的解決—教育法住房問題的解決—建新房,拆毀不適合居住的房子三、英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形成一系列社會保障立法的出現1失業問題241941年,英國政府委托貝弗里奇負責社會保障計劃,1942年以《社會保險及有關福利問題的報告》為題發表。先后頒布一系列法律如《社會保險法》、《國民衛生保健服務法》、《家庭補助法》、《國民保險(工業受傷)法》、《國民救濟法》。英國第一個建成”福利國家”。“貝弗里奇報告”1941年,英國政府委托貝弗里奇負責社會保障計劃,125

報告指出,社會保障應遵循以下四個基本原則:

一是普遍性原則,即社會保障應該滿足全體居民不同的社會保障需求;

二是保障基本生活原則,即社會保障只能確保每一個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三是統一原則,即社會保險的繳費標準、待遇支付和行政管理必須統一;

四是權利和義務對等原則,即享受社會保障必須以勞動和繳納保險費為條件。報告指出,社會保障應遵循以下四個基本原則:2657%此后20多年改進完善,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發展成為面向全體社會成員、高福利化、統一管理體制、為公民提供“一攬子”預防性保障的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國家作為最后責任人承擔最后責任。Descriptionofthecontents57%Descriptionofthecontents27英國社會保障體系圖示英國社會保障體系圖示28第三節: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第三節: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29一、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特點

全民保障。保障范圍幾乎無所不包。各種保障待遇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強調了社會保障的平等性與普遍性政府統一管理社會保障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一般性稅收一、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特點全民保障。保障范圍幾乎無所不30

隨著經濟的發展,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社會保障體系危機四伏。隨著經濟的發展,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311、社會保障開支居高不下,國家財政不堪重負2、人口老齡化嚴重,對傳統的社會保障制度提出挑戰3、政府包攬過多,經濟效率低下4、所得稅負擔加重,導致專業人才外流5、社會保障過度,造成競爭觀念淡薄和家庭觀念、道德觀念淡化

具體表現1、社會保障開支居高不下,國家財政不堪重負具體表現32近20年來,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從養老、失業、就業、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著手進行,重點是養老、失業就業等方面的改革。二、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近20年來,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從養老、失業、33社會保障必須通過國家和個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國家應為勞動者提供保障,在建立國家最低保障的同時,應鼓勵個人追求本人和家庭更高的生活水平,應給個人留有余地指導思想社會保障必須通過國家和個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國34減少舞弊和濫用,尤其對基金管理要嚴格社會保障體制要適應社會習慣,不同的對象要有不同的體制盡可能簡化、易于解釋和被人們理解、接受最大限度地減少依賴性補助金著重發給最需要的人鼓勵樹立個人責任感,強調個人自我保障,自己為自己養老做儲備。減少舞弊和濫用,尤其對基金管理要嚴格社會保障體制要適應社會習35英國社保制度36重要知識點回顧●新舊濟貧法●貝弗里奇報告●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重要知識點回顧●新舊濟貧法●貝弗里奇報告●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37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相關改革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有何啟示?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相關改革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有何38謝謝~謝謝~39西方社會保障制度西方社會保障制度40英國瑞典德國中國智利美國福利國家型模式社會保障型模式社會保險型模式私有化改革型模式不斷改革發展中英國瑞典德國中國智利美國福利國家型模式社會保障型模式社會保險41

學習各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發展狀況、改革狀況等,汲取可借鑒的經驗,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提供有益啟示。學習各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發展狀況42

在內容方面,各章基本上由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及思想基礎、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歷程及改革現狀、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等部分組成。在內容方面,各章基本上由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43第一章: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第一章:英國社會保障制度44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起源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123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起源英國社會保障45第一節: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起源第一節: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起源46

1、萌芽階段(中世紀時期)3、發展時期(1601-1795)2、初步建立時期(1531-1601)4、確立時期(1834-20世紀初)一、英國社會救助的發展歷程開始階段新濟貧法時代舊濟貧法時代一、英國社會救助的發展歷程開始新濟貧法時代舊濟貧法時代47

●基督教的慈善施舍1、萌芽階段

●同業行會的互助互濟

●個人的慈善救濟未形成系統的社保制度,各救濟措施發展水平較低。●基督教的慈善施舍1、萌芽階段●同業行會482、初步建立時期(1531-1601)

英國社會救濟制度框架和政策模式在此時期逐步形成,國家也開始在社會救濟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1536年《亨利濟貧法》---------標志著英國政府開始為解決社會貧困問題承擔一定的職責。●1601年《伊麗莎白濟貧法》院外救濟為主(居家救濟,以家庭人口數量為依據之一提供救濟)奠定了英國濟貧法的基礎●17世紀中期,民間組織對貧民的救助也十分活躍,各種濟貧基金和就夠得以建立,多以商人為主。舊濟貧法階段2、初步建立時期(1531-1601)英國社會救濟制493、發展時期(1601-1834)舊濟貧法階段斯皮納姆蘭法令

按照面包的價格漲落幅度來確定當地人的最低生活費標準。最大的特點是實行濟貧院外救濟,救濟對象包括整個家庭成員。友誼社

十八十九世紀較為活躍的救濟協會組織,在高收入工人上層中廣為存在和發展的民間互助組織。自愿捐資、繳納會費、權利與義務相結合3、發展時期(1601-1834)舊濟貧法階段斯皮納姆蘭法令504、最終確立時期(1834-20世紀初)工業革命推動英國經濟的發展,同時導致了失業等社會問題的出現工業革命期間,英國人口數量激增貧困問題進一步加劇,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新濟貧法階段4、最終確立時期(1834-20世紀初)工業革命推動英國經濟51一、

停止對身體健康和游手好閑者的院外救濟,將救濟對象嚴格局限于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幼身上,重新縮小救濟對象的范圍。二

組建濟貧法實施委員會,實施中央督導制,提高國家對救濟行政的監管能力。

1834年英國制定了《濟貧法修正案》即新濟貧法一、二1834年英國制定了《濟貧法修正案》52實行院內救濟,通過懲治“懶惰”貧民來根治貧窮問題。主要特點濟貧院以懲治窮人為主,各種制度極為苛刻,食物極少,勞動繁重,居住條件惡劣,夫妻子女分居隔離。雖取消了舊濟貧制度的肉體懲罰,但卻帶有明顯的人格侮辱與政治性懲罰,其最終目的就是要全體成員依靠自助擺脫社會問題的困擾。實行院內救濟,通過懲治“懶惰”貧民來根治貧窮問題。主53二、英國社會救助制度的思想基礎慈善和恩賜思想經濟學理論中的社會救助思想社會政策中的社會救助思想二、英國社會救助制度的思想基礎慈善和恩賜思想經濟學理論中的社54慈善和恩賜思想

16世紀,英國政府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孤兒院、濟貧院,并給窮人發放救濟金等。基督教會“愛人如己”,舉辦各種慈善事業。慈善和恩賜思想16世紀,英國政55

慈善和恩賜思想發揮了很大的社會救濟作用,但由于慈善和恩賜思想只具有部分社會救助的特征,存在局限性,因此,基于這種思想的一些保障措施和對策也是不徹底和不完善的。慈善和恩賜思想發揮了很56經濟學理論中的社會救助思想

貧困產生于貧困,貧困帶來貧困,貧困者很難依靠自己的力量擺脫貧困,解決絕對貧困是社會救助制度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貧困理論與社會救助福利經濟學與社會救助市場經濟理論與社會救助

主張國家干預,主張對國民收入進行再分配

市場經濟的發展產生的社會風險需求推動了社會保障的供給;社會保障的建立發展,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內在需求。經濟學理論中的社會救助思想貧困產生于貧困,貧困帶來貧57社會政策中的社會救助思想《貝弗里奇報告》與社會救助

宗旨是消除貧困;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家計審查第三條道路與社會救助

強調社會保障制度中國家責任和個人責任的平衡

傳統“左派”社會主義道路右派資本主義道路社會政策中的社會救助思想《貝弗里奇報告》與社會救助宗58第二節: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及思想基礎第二節: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及思想基礎59一、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濟貧制度存在問題社會貧困問題凸顯工人階級的促進作用

新濟貧法對申請進入貧民習藝所規定了苛刻的條件,內含對貧民人格的侮辱,激起工人階級強烈的義憤,以至于發出了“砸爛貧民習藝所”的吶喊

經濟危機后隨之而來的長期經濟大蕭條給英國以沉重的打擊,貧困和失業成為當時最尖銳的社會問題。

工人階級隊伍日益壯大,工人階級政黨成立,該群體對社會保障制度的要求及其所做的斗爭推動了英國現代社保的建立。一、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濟貧制度存在問題社會貧困問60二、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思想基礎新自由主義思想主張國家干預

強調國家對社會經濟與生活進行干預,并把社會問題的出現和加劇歸因于社會發展的不和諧性,主張社會問題的解決不能僅靠個人,而應該依靠國家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二、英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新自由主義思想主張國家干預61集體主義思潮關注公共利益建立社保制度有效的政府

集體主義者認為,應當消除或者至少應當減少一切社會的苦難,強調讓每個人獲得一種至少是最低的或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要實現結果的公平,僅靠個人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國家的干預,依靠一個有效的政府的有效措施。集體主義思潮關注公共利益集體主義者認為,應當消除或62三、英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形成一系列社會保障立法的出現1失業問題的解決—《失業工人法》、《失業保險法》2354老年問題的解決—《養老金法》健康問題的解決—《健康保險法》教育問題的解決—教育法住房問題的解決—建新房,拆毀不適合居住的房子三、英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形成一系列社會保障立法的出現1失業問題631941年,英國政府委托貝弗里奇負責社會保障計劃,1942年以《社會保險及有關福利問題的報告》為題發表。先后頒布一系列法律如《社會保險法》、《國民衛生保健服務法》、《家庭補助法》、《國民保險(工業受傷)法》、《國民救濟法》。英國第一個建成”福利國家”。“貝弗里奇報告”1941年,英國政府委托貝弗里奇負責社會保障計劃,164

報告指出,社會保障應遵循以下四個基本原則:

一是普遍性原則,即社會保障應該滿足全體居民不同的社會保障需求;

二是保障基本生活原則,即社會保障只能確保每一個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三是統一原則,即社會保險的繳費標準、待遇支付和行政管理必須統一;

四是權利和義務對等原則,即享受社會保障必須以勞動和繳納保險費為條件。報告指出,社會保障應遵循以下四個基本原則:6557%此后20多年改進完善,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發展成為面向全體社會成員、高福利化、統一管理體制、為公民提供“一攬子”預防性保障的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國家作為最后責任人承擔最后責任。Descriptionofthecontents57%Descriptionofthecontents66英國社會保障體系圖示英國社會保障體系圖示6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