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危機-英國課件_第1頁
戰爭與危機-英國課件_第2頁
戰爭與危機-英國課件_第3頁
戰爭與危機-英國課件_第4頁
戰爭與危機-英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戰爭和危機

(14世紀初—1485年)一、百年戰爭(前期)二、議會的發展三、黑死病和社會動蕩四、威克里夫和羅拉德派五、民族文學的興起六、社會轉型七、百年戰爭(后期)八、玫瑰戰爭第五章戰爭和危機

(14世紀初—1485年)一、百年戰爭1一、百年戰爭(前期)(一)戰爭的起因根本原因:兩國統治者爭奪領地。直接原因:(1)蘇格蘭問題。愛德華三世繼承其祖父征服蘇格蘭的事業,而法國支持蘇格蘭獨立;(2)王位繼承問題。1328年法國卡佩王朝終結,瓦盧瓦家族的菲利普六世即位,英王愛德華三世以法王菲利普四世外孫的資格,要求法國王位,向法王挑戰,觸發戰爭。(二)戰爭經過歷時:1337-1453年幾次大的戰役:(1)1340年,斯勒伊斯海戰,法軍慘敗,英國獲得制海權;一、百年戰爭(前期)(一)戰爭的起因2(2)克雷西戰役。長弓加木樁的使用,使英軍以數十人的代價殲滅法國步騎兵4000余人;(3)普瓦捷戰役。英國黑甲太子愛德華率家兵7000人在普瓦捷俘虜法王約翰,簽訂《布勒丁尼合約》。1374年,加斯科涅的英軍投降,英國在大陸領地僅剩下加來、波爾多和一些城堡。1396年,兩國締結20年停戰協定,前期百年戰爭結束。(三)影響貴族實力增強,王權受到威脅,1399年理查德二世被迫讓位于貴族博林布魯克,后者登基稱亨利四世,金雀花王朝終結。(2)克雷西戰役。長弓加木樁的使用,使英軍以數十人的代價殲滅3克雷西戰役克雷西戰役4二、議會的發展(一)兩院制的形成經過:1332年貴族和平民首次分院議事;1341年因對大主教斯特拉福的控訴,貴族再次與平民分開議事;同年,國王免除下級教士參加議會的義務。兩院制最終形成。下院主持者:總發言人(speaker)。彼得·馬克為歷史上首任議長。上院主持者:大法官。(二)議會的職能1、司法請愿。即代表民眾向國王呈遞請愿書,申訴各類法庭在司法審判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下院有優先請愿權,請愿分個人請愿和公共請愿,提交議會后稱議案,由議會委員會負責審議。2、決定征稅。對王權的約束、對政府財政的監督權二、議會的發展(一)兩院制的形成53、制定法律。13世紀中葉至14世紀初,立法權由國王、咨議會和上院把持,下院議員僅被視作民眾請愿者。1461年,下院首次與上院共議一個商業貿易議案,開下院參與社會經濟立法之先例。4、監督、彈劾行政官員,甚至廢黜國王。具體程序:下院作為原告對瀆職官員提出控告,再由上院做出判決。對瀆職官員輕則罰款,重則剝奪官職,甚至以叛逆罪處以極刑。(三)15世紀議會的新發展1、對王位繼承問題的干涉權。2、議會兩院通過議案的“三讀”程序形成?!耙蛔x”:提出議案名目,列入議程;“二讀”討論議案基本內容,必要時任命專門委員會根據辯論中的意見加以修改;“三讀”對送返本院的議案進行表決。3、議員享有自由議事和開會期間免遭逮捕權。4、選舉法的制定。第一個選舉法是1406年頒布的,對郡長的選舉程序進行了規定。之后,對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財產資格也有了明確規定。3、制定法律。13世紀中葉至14世紀初,立法權由國王、咨議會6三、黑死病和社會動蕩(一)黑死病的流行起源:中亞,由十字軍帶回歐洲,1349、1361、1368、1375、1390年多次流行于英國。病毒攜帶者:黑老鼠和跳蚤實質:淋巴腺鼠疫和肺病。癥狀:渾身膿包,腋下和腹溝突發硬結,高燒,神智昏迷。當時的治療方法:放血、清腸、清理住處。影響:(1)人口銳減,死亡人數超過歷次流行病或戰禍;(2)原有的社會秩序被擾亂,犯罪率升高;(3)勞動力短缺,雇工報酬提高,義務服役成為不可能,黑死病成為封建農奴制的隱形殺手;(4)農業歉收,食品供不應求,物價大幅提高。三、黑死病和社會動蕩(一)黑死病的流行7戰爭與危機—英國8(二)瓦特·泰勒農民起義時間:1381年;性質:反封建的農民起義;首領:瓦特·泰勒、約翰·波爾;流行口號:“當亞當耕種、夏娃紡織時,誰是紳士?”提出的綱領:《邁爾恩德綱領》,要求廢除農奴制和勞役制,減免地租,自由買賣。結果:失敗,領袖被殺;影響:加速農奴制的崩潰。(二)瓦特·泰勒農民起義9戰爭與危機—英國10四、威克里夫和羅拉德派(一)威克里夫宗教改革14世紀宗教危機的原因:教會對財富的過度占有、教會腐敗激起社會不滿?!锛s翰·威克里夫(JohnWycliff,1320-1384)是英國乃至歐洲宗教改革的先驅,有“宗教改革的晨星”之稱。他出身農戶家庭,1372年獲牛津大學神學博士學位,1374年任拉特沃斯教區長,兼任牛津大學神學教授。曾受愛德華三世派遣與教皇代表談判英國教界重大問題。他一生論述頗多,如《論世俗統治權》、《論神圣的統治權》、《論主權》、《論圣餐》等等。四、威克里夫和羅拉德派(一)威克里夫宗教改革11威克里夫的宗教改革思想:1、駁斥教皇是教會最高首領的說法,只有上帝是萬眾的主宰;2、主張用英語布道,建立王權至上、隸屬國家的民族教會;3、主張簡化宗教儀式,沒收教會土地,否定教士階層的中介作用,反對“變體論”;4、《圣經》是信仰的唯一和絕對的權威,信徒可通過直接閱讀《圣經》接近上帝。1380-1381年將《圣經》由拉丁文翻譯為英文。威克里夫的宗教改革思想:12戰爭與危機—英國13(二)羅拉德派“羅拉德派”是威克里夫的信徒在英國各地宣傳、活動形成的一個團體,它的活動直接促成瓦特·泰勒農民起義的發生,起義骨干約翰·波爾就是該派傳教士?!八麄兿癜l芽的植物一樣迅速滋長,遍及全國……當你在路上行走,每遇到兩個人,就有一個是威克里夫的信徒”。3個主要分支:牛津大學學院派、下層民眾、中產階級。消亡:蘭開斯特王朝時期被視為異端,遭到嚴厲鎮壓,信徒被活活燒死,該派活動一度停止。威克里夫的宗教改革思想和羅拉德派的活動為都鐸時代英國宗教改革作了輿論和思想上的準備。(二)羅拉德派14五、民族文學的興起(一)中古英語的發展14世紀英國社會上層仍使用法語,法律界術語也多用法文,而在宗教界和教育界及官方文書卻是拉丁文主宰。1150-1500年通常被認為是中古英語時期,當時在廣大民眾中流行5種方言:北部方言、中西部方言、中東部方言、西南方言和東南方言,后來以牛津、倫敦、劍橋為中心的中東部方言逐漸成為標準語。百年戰爭開始后,英國仇法情緒導致法語地位下降,1362年,英語被宣布為法律上和法庭中的通用語。民族語言的使用為民族文學的興起奠定了基礎。五、民族文學的興起(一)中古英語的發展15(二)喬叟及其代表作杰弗里·喬叟(1342-1400)是莎士比亞之前英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詩人和作家。他出身倫敦富商家庭,受過良好教育,15歲進入宮廷,先后擔任過海關官員、外交官、治安法官等職務,頗得歷任國王賞識。死后成為第一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詩人。他的代表作有:《悼念公爵夫人》、《聲譽之宮》、《百鳥會議》、《特羅伊拉斯和克萊西達》,而晚年長詩《坎特伯雷故事集》是其一生創作的最高成就。(二)喬叟及其代表作16戰爭與危機—英國17巴斯婦人的故事

巴斯婦人很鮮明地強調她對于婚姻的主張,她認為作為女性,她可以結婚,并且丈夫死后可以再嫁。她引用《圣經》的故事來證明自己多次婚嫁也是上帝所允許的。在闡明自己的對于婚姻和性愛的基本觀點后,她更強調她的個人經驗,她如何將五個丈夫制服,讓他們心甘情愿地聽從她,并給她足夠的物質享受。巴斯婦人對她的個人經驗的描述得繪聲繪色,因此她講了一個武士尋找婦女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的這個問題的答案的故事,從中道出了她主張在婚姻關系中女性應該掌管丈夫的權利,這里是喬叟對英國社會男尊女卑思想的一大挑戰。巴斯婦人的故事18(三)世俗化戲劇的發展

11-13世紀,每逢宗教節日教士們都會編排一些情節簡單的宗教劇,宣傳基督教義和精神。14世紀,城市的行會成員開始模仿教士登臺演出,與宗教劇的不同是:英語臺詞取代拉丁語唱白;通俗的圣經故事劇和道德劇取代了宗教劇。(四)文法學校的普遍建立1382年,威克姆在威斯敏斯特建立了一所文法學校,成為英國私立公學的起源。1440年,伊頓公學由亨利六世創辦,此后,貴族、平民、城市行會競相集資建學。到15世紀末,英國約有300-400所文法學校。(三)世俗化戲劇的發展19六、社會轉型(一)農奴制解體時間:15世紀末原因:(1)資本主義發展,商品貨幣關系深入農村。貨幣地租代替勞役地租,農奴轉變為自由持有農和公簿持有農。(2)黑死病和農民起義使莊園凋敝,地產管理方式發生改變,莊園主改行做商人或手工業者。(二)14、15世紀英國工商業發展1、手工業、工業。毛紡織業、呢絨業、造船業六、社會轉型(一)農奴制解體202、商業對外貿易:羊毛出口至安特衛普、烏特勒支,香料、染料、呢絨出口威尼斯和熱那亞;葡萄酒、金銀珠寶、絲綢、天鵝絨、刀劍、甲胄、玻璃等的進口。民族主義——重商主義——擴張主義(三)社會結構的嬗變英國社會的開放性特點:1、依附農在鄉村居民中比例減少,城市居民在全國居民中比例升高;2、平民和中產階級實力實力增長加快,中產階級開始進入國家權力的上層;★中世紀英國社會階級結構嬗變的特點:中間階級的漸變性突破。2、商業21七、百年戰爭(后期)(一)短暫的停息英王亨利四世(1399-1413年在位),即位后一直備受疾病、貴族叛亂的困擾,議會也以各種理由拒絕他為戰爭征稅。法王查理六世(1380—1422年在位)多年患瘋癲癥,周期性發作,終生未愈,致使王權衰微。(二)戰事再起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年在位)1、1415年阿讓庫爾戰役。英法兵力為一比三,英軍以400人的輕微代價使法軍損失1萬人。2、1419年《特魯瓦合約》:法王將女兒嫁給亨利,公開宣布太子為非親生子,承認亨利為王位繼承人和法國攝政。七、百年戰爭(后期)(一)短暫的停息22(三)最后的較量1、“圣女貞德”與奧爾良圍城戰;2、英國杰克·凱德武裝起義;3、1453年戰爭結束,英國在大陸的領地只剩加來。(四)戰爭的影響1、戰爭始終在法國境內進行,法國付出沉重代價,城市被毀,人口銳減;2、百年戰爭后,英國在大陸擴張無望,轉而開始致力于本土的發展,英國人獨立民族意識加強。(三)最后的較量23法國蘭斯大教堂廣場上的貞德雕塑法國蘭斯大教堂廣場上的貞德雕塑24八、玫瑰戰爭(一)起因兩大貴族集團的王位爭奪戰紅白玫瑰之來歷:紅玫瑰:蘭開斯特家族,在位國王年幼的亨利六世,愛德華三世之曾孫;得到中部、南部貴族和騎士支持。白玫瑰:約克家族,約克公爵是愛德華三世之孫;得到北方貴族支持。(二)經過歷時:1455-1485年對決:(前期)1455年圣奧爾本斯之戰,約克派大勝;1459年盧德福橋之戰,約克派大?。话?、玫瑰戰爭(一)起因251460年北安普頓戰役,國王亨利被俘,約克派挾天子以令諸;1461年第二次圣奧爾本斯戰役,蘭開斯特軍隊大敗約克派沃里克伯爵;同年小約克公爵稱王,是為愛德華四世;之后的陶頓會戰,約克派以沉重代價取得勝利;(后期)約克家族內訌,沃里克伯爵、克拉倫斯公爵反叛,愛德華四世一度險遭俘虜,但1471年,打敗沃里克,生俘前王后瑪格麗特,處死亨利六世。1483年,愛德華四世病死,約克家族命運轉折,12歲的愛德華五世即位不到半年被親生叔父理查德謀害,理查德代侄而立,是為理查德三世。約克家族眾叛親離。1460年北安普頓戰役,國王亨利被俘,約克派挾天子以26

1485年,博斯沃斯荒原戰役中,亨利·都鐸擊斃理查德,玫瑰戰爭結束,都鐸王朝建立。(三)影響玫瑰戰爭的規模及殘酷程度在英國歷史上是空前的,戰爭使貴族階層損失慘重,但同時也促進了社會流動,為一個新王朝的開辟提供了條件。1485年,博斯沃斯荒原戰役中,亨利·都鐸擊斃理查德27本章思考題1、14、15世紀英國社會動蕩的根源和表現有哪些?2、14、15世紀英國議會有哪些新發展?3、14世紀黑死病對英國社會的影響?4、瓦特·泰勒農民起義的時間、口號及影響。5、約翰·威克里夫。6、14、15世紀英國社會轉型表現在幾個方面?7、玫瑰戰爭的起因、時間及影響。本章思考題1、14、15世紀英國社會動蕩的根源和表現有哪些?28第五章戰爭和危機

(14世紀初—1485年)一、百年戰爭(前期)二、議會的發展三、黑死病和社會動蕩四、威克里夫和羅拉德派五、民族文學的興起六、社會轉型七、百年戰爭(后期)八、玫瑰戰爭第五章戰爭和危機

(14世紀初—1485年)一、百年戰爭29一、百年戰爭(前期)(一)戰爭的起因根本原因:兩國統治者爭奪領地。直接原因:(1)蘇格蘭問題。愛德華三世繼承其祖父征服蘇格蘭的事業,而法國支持蘇格蘭獨立;(2)王位繼承問題。1328年法國卡佩王朝終結,瓦盧瓦家族的菲利普六世即位,英王愛德華三世以法王菲利普四世外孫的資格,要求法國王位,向法王挑戰,觸發戰爭。(二)戰爭經過歷時:1337-1453年幾次大的戰役:(1)1340年,斯勒伊斯海戰,法軍慘敗,英國獲得制海權;一、百年戰爭(前期)(一)戰爭的起因30(2)克雷西戰役。長弓加木樁的使用,使英軍以數十人的代價殲滅法國步騎兵4000余人;(3)普瓦捷戰役。英國黑甲太子愛德華率家兵7000人在普瓦捷俘虜法王約翰,簽訂《布勒丁尼合約》。1374年,加斯科涅的英軍投降,英國在大陸領地僅剩下加來、波爾多和一些城堡。1396年,兩國締結20年停戰協定,前期百年戰爭結束。(三)影響貴族實力增強,王權受到威脅,1399年理查德二世被迫讓位于貴族博林布魯克,后者登基稱亨利四世,金雀花王朝終結。(2)克雷西戰役。長弓加木樁的使用,使英軍以數十人的代價殲滅31克雷西戰役克雷西戰役32二、議會的發展(一)兩院制的形成經過:1332年貴族和平民首次分院議事;1341年因對大主教斯特拉福的控訴,貴族再次與平民分開議事;同年,國王免除下級教士參加議會的義務。兩院制最終形成。下院主持者:總發言人(speaker)。彼得·馬克為歷史上首任議長。上院主持者:大法官。(二)議會的職能1、司法請愿。即代表民眾向國王呈遞請愿書,申訴各類法庭在司法審判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下院有優先請愿權,請愿分個人請愿和公共請愿,提交議會后稱議案,由議會委員會負責審議。2、決定征稅。對王權的約束、對政府財政的監督權二、議會的發展(一)兩院制的形成333、制定法律。13世紀中葉至14世紀初,立法權由國王、咨議會和上院把持,下院議員僅被視作民眾請愿者。1461年,下院首次與上院共議一個商業貿易議案,開下院參與社會經濟立法之先例。4、監督、彈劾行政官員,甚至廢黜國王。具體程序:下院作為原告對瀆職官員提出控告,再由上院做出判決。對瀆職官員輕則罰款,重則剝奪官職,甚至以叛逆罪處以極刑。(三)15世紀議會的新發展1、對王位繼承問題的干涉權。2、議會兩院通過議案的“三讀”程序形成。“一讀”:提出議案名目,列入議程;“二讀”討論議案基本內容,必要時任命專門委員會根據辯論中的意見加以修改;“三讀”對送返本院的議案進行表決。3、議員享有自由議事和開會期間免遭逮捕權。4、選舉法的制定。第一個選舉法是1406年頒布的,對郡長的選舉程序進行了規定。之后,對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財產資格也有了明確規定。3、制定法律。13世紀中葉至14世紀初,立法權由國王、咨議會34三、黑死病和社會動蕩(一)黑死病的流行起源:中亞,由十字軍帶回歐洲,1349、1361、1368、1375、1390年多次流行于英國。病毒攜帶者:黑老鼠和跳蚤實質:淋巴腺鼠疫和肺病。癥狀:渾身膿包,腋下和腹溝突發硬結,高燒,神智昏迷。當時的治療方法:放血、清腸、清理住處。影響:(1)人口銳減,死亡人數超過歷次流行病或戰禍;(2)原有的社會秩序被擾亂,犯罪率升高;(3)勞動力短缺,雇工報酬提高,義務服役成為不可能,黑死病成為封建農奴制的隱形殺手;(4)農業歉收,食品供不應求,物價大幅提高。三、黑死病和社會動蕩(一)黑死病的流行35戰爭與危機—英國36(二)瓦特·泰勒農民起義時間:1381年;性質:反封建的農民起義;首領:瓦特·泰勒、約翰·波爾;流行口號:“當亞當耕種、夏娃紡織時,誰是紳士?”提出的綱領:《邁爾恩德綱領》,要求廢除農奴制和勞役制,減免地租,自由買賣。結果:失敗,領袖被殺;影響:加速農奴制的崩潰。(二)瓦特·泰勒農民起義37戰爭與危機—英國38四、威克里夫和羅拉德派(一)威克里夫宗教改革14世紀宗教危機的原因:教會對財富的過度占有、教會腐敗激起社會不滿?!锛s翰·威克里夫(JohnWycliff,1320-1384)是英國乃至歐洲宗教改革的先驅,有“宗教改革的晨星”之稱。他出身農戶家庭,1372年獲牛津大學神學博士學位,1374年任拉特沃斯教區長,兼任牛津大學神學教授。曾受愛德華三世派遣與教皇代表談判英國教界重大問題。他一生論述頗多,如《論世俗統治權》、《論神圣的統治權》、《論主權》、《論圣餐》等等。四、威克里夫和羅拉德派(一)威克里夫宗教改革39威克里夫的宗教改革思想:1、駁斥教皇是教會最高首領的說法,只有上帝是萬眾的主宰;2、主張用英語布道,建立王權至上、隸屬國家的民族教會;3、主張簡化宗教儀式,沒收教會土地,否定教士階層的中介作用,反對“變體論”;4、《圣經》是信仰的唯一和絕對的權威,信徒可通過直接閱讀《圣經》接近上帝。1380-1381年將《圣經》由拉丁文翻譯為英文。威克里夫的宗教改革思想:40戰爭與危機—英國41(二)羅拉德派“羅拉德派”是威克里夫的信徒在英國各地宣傳、活動形成的一個團體,它的活動直接促成瓦特·泰勒農民起義的發生,起義骨干約翰·波爾就是該派傳教士?!八麄兿癜l芽的植物一樣迅速滋長,遍及全國……當你在路上行走,每遇到兩個人,就有一個是威克里夫的信徒”。3個主要分支:牛津大學學院派、下層民眾、中產階級。消亡:蘭開斯特王朝時期被視為異端,遭到嚴厲鎮壓,信徒被活活燒死,該派活動一度停止。威克里夫的宗教改革思想和羅拉德派的活動為都鐸時代英國宗教改革作了輿論和思想上的準備。(二)羅拉德派42五、民族文學的興起(一)中古英語的發展14世紀英國社會上層仍使用法語,法律界術語也多用法文,而在宗教界和教育界及官方文書卻是拉丁文主宰。1150-1500年通常被認為是中古英語時期,當時在廣大民眾中流行5種方言:北部方言、中西部方言、中東部方言、西南方言和東南方言,后來以牛津、倫敦、劍橋為中心的中東部方言逐漸成為標準語。百年戰爭開始后,英國仇法情緒導致法語地位下降,1362年,英語被宣布為法律上和法庭中的通用語。民族語言的使用為民族文學的興起奠定了基礎。五、民族文學的興起(一)中古英語的發展43(二)喬叟及其代表作杰弗里·喬叟(1342-1400)是莎士比亞之前英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詩人和作家。他出身倫敦富商家庭,受過良好教育,15歲進入宮廷,先后擔任過海關官員、外交官、治安法官等職務,頗得歷任國王賞識。死后成為第一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詩人。他的代表作有:《悼念公爵夫人》、《聲譽之宮》、《百鳥會議》、《特羅伊拉斯和克萊西達》,而晚年長詩《坎特伯雷故事集》是其一生創作的最高成就。(二)喬叟及其代表作44戰爭與危機—英國45巴斯婦人的故事

巴斯婦人很鮮明地強調她對于婚姻的主張,她認為作為女性,她可以結婚,并且丈夫死后可以再嫁。她引用《圣經》的故事來證明自己多次婚嫁也是上帝所允許的。在闡明自己的對于婚姻和性愛的基本觀點后,她更強調她的個人經驗,她如何將五個丈夫制服,讓他們心甘情愿地聽從她,并給她足夠的物質享受。巴斯婦人對她的個人經驗的描述得繪聲繪色,因此她講了一個武士尋找婦女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的這個問題的答案的故事,從中道出了她主張在婚姻關系中女性應該掌管丈夫的權利,這里是喬叟對英國社會男尊女卑思想的一大挑戰。巴斯婦人的故事46(三)世俗化戲劇的發展

11-13世紀,每逢宗教節日教士們都會編排一些情節簡單的宗教劇,宣傳基督教義和精神。14世紀,城市的行會成員開始模仿教士登臺演出,與宗教劇的不同是:英語臺詞取代拉丁語唱白;通俗的圣經故事劇和道德劇取代了宗教劇。(四)文法學校的普遍建立1382年,威克姆在威斯敏斯特建立了一所文法學校,成為英國私立公學的起源。1440年,伊頓公學由亨利六世創辦,此后,貴族、平民、城市行會競相集資建學。到15世紀末,英國約有300-400所文法學校。(三)世俗化戲劇的發展47六、社會轉型(一)農奴制解體時間:15世紀末原因:(1)資本主義發展,商品貨幣關系深入農村。貨幣地租代替勞役地租,農奴轉變為自由持有農和公簿持有農。(2)黑死病和農民起義使莊園凋敝,地產管理方式發生改變,莊園主改行做商人或手工業者。(二)14、15世紀英國工商業發展1、手工業、工業。毛紡織業、呢絨業、造船業六、社會轉型(一)農奴制解體482、商業對外貿易:羊毛出口至安特衛普、烏特勒支,香料、染料、呢絨出口威尼斯和熱那亞;葡萄酒、金銀珠寶、絲綢、天鵝絨、刀劍、甲胄、玻璃等的進口。民族主義——重商主義——擴張主義(三)社會結構的嬗變英國社會的開放性特點:1、依附農在鄉村居民中比例減少,城市居民在全國居民中比例升高;2、平民和中產階級實力實力增長加快,中產階級開始進入國家權力的上層;★中世紀英國社會階級結構嬗變的特點:中間階級的漸變性突破。2、商業49七、百年戰爭(后期)(一)短暫的停息英王亨利四世(1399-1413年在位),即位后一直備受疾病、貴族叛亂的困擾,議會也以各種理由拒絕他為戰爭征稅。法王查理六世(1380—1422年在位)多年患瘋癲癥,周期性發作,終生未愈,致使王權衰微。(二)戰事再起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年在位)1、1415年阿讓庫爾戰役。英法兵力為一比三,英軍以400人的輕微代價使法軍損失1萬人。2、1419年《特魯瓦合約》:法王將女兒嫁給亨利,公開宣布太子為非親生子,承認亨利為王位繼承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