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自學能力,體驗成功喜悅_第1頁
培養自學能力,體驗成功喜悅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培養自學能力,體驗成功喜悅培養自學能力體驗成功喜悅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語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掌握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能夠自己去獲取知識。“教”是為了“不教”。古人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知識更加重要。只有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他們才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自學能力,是獨立地進行學習的能力。從心理學角度講,它是包括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等多種心理機能參與的一種綜合能力。這種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習效果的好壞,而且對人的一生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每個人不可能在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生活一輩子。離開課堂走進紛繁復雜的社會后,有著更為復雜、高深的知識要掌握、要更新。而作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語文科,由于其獨特的作用和學科特色,其自學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眼下小學生們大多感到語文學習中困難很多,離開老師獨立地造句、作文或閱讀一些文章更是無從下手。如何扭轉這種被動的局面,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呢?以個人淺見,必須從“想、看、練”三方面入手。一是想。想就是勤于思考,說明白了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答問題。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一位哲人說“沒有問題是最大的問題”。有疑問,才有學習的主動力。課堂上要讓學生思,必先有疑。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啟發想象,鼓勵他們敢想、敢疑、敢問,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前提之一。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相信他們都能提出問題,促使學生樹立起樂于質疑問難的信心。教師還要放下架子,主動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態度融合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和學生一起質疑、探究,從而使學生在平等的和諧氛圍中大膽地質疑問難。其次要巧用矛盾,激發學生質疑興趣。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才能調動其積極性,打開其思維,積極進行探究,不斷提出疑難。因而,教學中教師要千方百計激發學生質疑的興趣。如《養花》一課,老舍先生通過許多件事來寫養花的樂趣,有的學生體會不出來,我是這樣引導學生質疑的:這些事中,哪些難以體會出養花的樂趣?學生紛紛舉手指出,老舍先生搶搬花草累得腰酸腿疼為什么還認為是樂趣?老舍先生的花兒被砸死了三十多種一百多棵,都傷心得落了淚,為什么還說是樂趣?抓住這兩個疑難之處,我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體會到,老舍先生從艱苦的養花勞動中感到苦中有樂。又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在學生讀完課題之后,我設疑:從課題中,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個個躍躍培養自學能力,體驗成功喜悅欲試:這是誰說的話?為什么會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再讓學生帶著問題饒有興致地閱讀課文,很快就體會到“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二是看。看就是閱讀書籍和觀察生活。《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五年制不少于100萬字,六年制不少于150萬字。為此,教師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覺能動性,切實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這對于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來講至關重要。《課標》要求:要結合課文的閱讀,逐步引導學生學會朗讀、默讀和復述,學習精讀、略讀、瀏覽,學習利用圖書室、閱覽室、網絡等查閱資料,培養初步的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實際上,“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因此,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結合讀物特點教給學生一些必要的閱讀方法,如可以結合文章特點教給學生運用泛讀法、瀏覽法,加快閱讀速度,加大閱讀信息量;可以精讀與泛讀相結合,動腦與動手相結合,同時指導學生閱讀時做好閱讀筆記、摘抄、批注等。閱讀過程中,對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精彩片斷要記錄背誦,仔細玩味,認真體會,不斷積累,以求豐富自己。在閱讀古詩文時,除了了解作者及所處朝代、詩文內容及其表達的思想感情外,還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特殊語法現象,以求全面徹底讀懂。如《示兒》一詩中“死去元知萬事空”一句,“元”通“原”,是“原來、本來”的意思。《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中“卻看妻子愁何在”一句,“妻子”是“妻兒”,而非現在只專指“男子的配偶”一義。另外,理解題意、概括段意和中心、領會文章的思想意義,體會作者的寫作技巧、表達方法等也是閱讀中不可忽視的,否則,讀懂文章便成了一句空話。觀察則是積累素材,豐富自己文章內容的必由之路。觀察社會生活現象,最主要的是要善于在平凡中發現、挖掘出不平凡的東西。一是要在平時多多留心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大自然中的動物,四時八節的氣象變化,,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留心觀察,才能發現并準確描繪出大自然的真、善、美。如《鳥的天堂》作者在觀察后,是這樣描寫大榕樹葉子的顏色明亮、富有生命力的:“那翠綠的顏色,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形象地表現了榕樹的顏色綠得發亮,綠得耀眼,充滿活力,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生長繁茂的大榕樹的贊美和喜愛之情。二是要注意自覺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著意培養自己熱愛生活、熱愛祖國和人民,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帶著健康向上的熱情去看待周圍的一切,你會感到生活處處充滿希望,事事都閃耀著美的光彩。正如法國美學大師羅丹所說:“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如果你認為生活不過就是那么回事,單調枯燥,消極地看待周邊的一切,那當然導致腹中無物,寫起文章來也只能勉強寫些拾錢包、讓座位和打掃衛生一類的平常事了。三是練。落到實處便是練聽、練說、練學和練寫。培養自學能力,體驗成功喜悅練聽,要求平時多看電視、多聽廣播,聽人家如何把話說得準確,把事說具體、說生動。如今電視節目里的小品、相聲、評書等都是練聽的好教材。練說,是自己說。學校舉辦的朗誦會、故事會要積極參加;課堂、班隊討論積極發言;口語交際課、平時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討論甚至聊天都是提高說話能力的極好機會。練學,就是用學到的方法進行閱讀實踐。有的課文各段內容的寫作方法相似,就精講一段,啟發學生用學到的方法去自學其它各段。如教學《再見了,親人》一課,教學完第一段后,我讓學生回憶我們是如何學習這一段的,再讓他們用這種方法自學第二、第三段。只要教師有意識地讓學生經常進行閱讀實踐,他們的自學能力一定會大大提高。練寫,即動筆。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都是說讀書做筆記這方面的重要性。再就是動手寫作文,寫什么呢?寫日記、周記;參觀游覽回來參觀記、游記;實驗課后寫實驗情況記錄;學校班級搞活動,則寫活動場面和人物片斷;學校里有什么新人新事新風尚,就寫寫表揚稿;遇到自己感受深的、有積極意義的事就寫寫感受,反面事例則談談應接受什么教訓;還有讀后感、觀后感,,總之練筆的內容和方式多多,不一而足。每篇課文都是學生學習寫作的范文,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思想,用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但這只是紙中談兵,要把知識化為能力非多寫不可。我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課文,就要求同學們進行一次小練筆,運用所學到的寫作方法進行練習。例如:學了《頤和園》一課,就寫自己去過的公園或自己的校園;學了《三味書屋》就寫“我們的教室”仍要求用方位順序來寫。學生因熟悉教室,加之有范文為例,因此寫起來得心應手。又如:學了《勞動最有滋味》一課,我設計了《我學會**》。這樣的練習既是仿寫的練習又是勞動后心靈感受的真實體會,同時更加深了思想教育。再如《小珊迪》、《黃繼光》、《種子》等課文都是通過具體事例寫好人物形象的優秀范文。閱讀后,我設計了“記兩件小事”的寫作訓練。要求第一件事一定用對話形式寫實際生活中的一件事,第二件事一定用描寫環境、動作、神態及人物語言的方法寫出人物品質,但選材一定要真實。結果學生寫出了內容豐富、生動的好文章。想、看、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