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變態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第十四章
兒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礙第十四章
兒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礙主要內容1、概述2、精神發育遲滯3、發育性障礙(兒童孤獨癥)4、學習障礙5、注意缺失/多動障礙主要內容1、概述第一節概述一、識別正常與異常“哪些心理問題會隨著兒童的成熟而消失,哪些會依然存在或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后果?”正常的人類發展過程包含著眾多的改變,同樣,兒童的行為能力和愛好也是在不斷變化的。記憶、注意力和對刺激的控制能力在兒童時期會出現顯著提高,到18歲時,其抽象思維能力接近成人水平。這些改變部分上是源于一個事實,即大腦自出生以來會經歷一個漫長的成熟過程。另外,兒童的行為能力是需要社會和自然的經驗來塑造的,而這些經驗之間可以存在很大的差異。
第一節概述一、識別正常與異常
二、障礙的易感性
易感性是指先天的易患某種障礙的傾向。大多數兒童期障礙,都會涉及到先天易感性和后天環境兩方面影響的共同作用。一個易感的兒童是否會最終患上某種障礙,取決于環境的質量和孩子所具有的承受力,即心理復原力。男性和女性在障礙的患病率上也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可能是由于不同性別的大腦發育和社會經驗的不同所造成的。大致上存在這樣一種模式,男性的分裂性行為比女性的多,如行為障礙,注意力缺失多動障礙;而女性在進食障礙、抑郁癥和焦慮上具有更高的患病率。
二、障礙的易感性易感性是指先天的易患某種障礙的傾向。三、兒童期障礙的特點1兒童和青少年發展中的正常變化與精神障礙較難區分。2發生一般沒有明顯的預示性。發展迅速,短期明顯變化3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思想。有時表現為破壞性行為,可能被外界視為正常,忽略問題4不同成人對行為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5問題經常會針對特定的情境表現出特異性。
不具有一致性,更可能掩蓋問題,信息沒有整合,無法概括全貌三、兒童期障礙的特點1兒童和青少年發展中的正常變化與精神障礙四、兒童期障礙的類型界定要素:1與同齡人相比出現了明顯偏差;2持續性;3痛苦感和社會功能受損兒童期障礙與發展中的正常變化之間的區分僅僅是一個程度的問題。換句話說,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僅僅是量上的而不是性質上的區別。
四、兒童期障礙的類型界定要素:情緒障礙反應性依附障礙出生—5歲無有效數據
分離焦慮障礙學前—18歲4%
恐怖癥依類型不同而變1.0—11.3%
兒童期抑郁出生—17歲*1.9—4.0%發展(發育)障礙自閉性障礙(孤獨癥)出生—3歲0.02—0.05%
Rett’s障礙出生—4歲0.001—0.01%+
兒童期崩解性障礙3—4歲非常罕見
Asperger’s障礙學前期0.01—0.26%*
智能不足(精神發育遲滯)出生—18歲1%
學習障礙(閱讀、數學、文字表達、)運動技能疾依類型不同而變2—10%飲食和習慣障礙神經性貪食病青春期晚期1—3%
神經性厭食癥17歲0.5—1.0%
排泄障礙(遺尿、遺糞癥)5歲男7%;女3%
溝通障礙(如:口吃)2—7歲0.8—1.0%
抽動性障礙(Tourette’s)2—18歲0.04—0.05%分裂行為障礙品行障礙5—16歲男6-16%;女2-9%
對立性反抗障礙出生—8歲2—16%兒童期障礙的主要類型診斷分類障礙發作年齡患病率
注意缺失/過動障礙小學3—5%(選擇性緘默癥)情緒障礙反應性依附障礙出生—5歲無有效數據
分離焦慮障礙學情緒障礙(分離焦慮障礙,選擇性緘默癥等)發展(發育)性障礙(智能不足和學習障礙)飲食和習慣性障礙(飲食,排泄)分裂(disruptive)行為障礙(ADHD,CD,ODD,抽動障礙)一些非常嚴重的精神障礙,如雙相障礙、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都沒有在表內。四個大類情緒障礙(分離焦慮障礙,選擇性緘默癥等)四個大類第二節精神發育遲滯一、基本概念一組精神發育不全或受阻的綜合征,特征為智力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起病于發育成熟以前(18歲以前)。CCMD-3兩個基本成分:1、整個智力水平顯著低于同年齡的水平;2、個人適應社會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年齡劃界線:
18歲作為發育階段的上界限,以此與癡呆鑒別。第二節精神發育遲滯一、基本概念1983年我國的修定韋氏成人智力量表全國協作組分別在城市和農村抽樣2000人做智力測驗,所得智商分布如下:
IQ智商等級理論分布(%)實際分布(%)農村城市≥130極優秀2.21.52.6120~129優秀6.77.58.9110~119中上16.118.916.190~109中等50.049.247.480~89中下16.113.316.770~79低能邊緣6.77.17.0<70智力缺陷2.22.61.21983年我國的修定韋氏成人智力量表全國協作組二、臨床特點和測量DSM-Ⅳ對智能不足的診斷標準:1、智力必須明顯低于平均水平,分數為70-75及其以下;2、患者的適應功能同時受到損傷或存在不足;3、智能不足的診斷還要考慮發作年齡(18).CCMD-3:智商在70~86為邊緣智力
二、臨床特點和測量DSM-Ⅳ對智能不足的診斷標準:三、流行情況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農村比城市高,各地報告的患病率差異懸殊,與診斷標準、調查方法不一致有一定關系。國外報道其患病率大約為:0.1%-1%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嚴重的患病率為:0.4%輕度的患病率達:3%三、流行情況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農村比城市高,各地報告的患四、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輕度精神發育遲滯50-69,9-12(心理)1、智商在50~69之間,心理年齡約9~12歲2、學習成績差(在普通學校中學習時常不及格或留級)或工作能力差(只能完成較簡單的手工勞動);3、能自理生活;4、無明顯言語障礙,但對語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遲。四、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輕度精神發育遲滯50-69,9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中度精神發育遲滯35-49,6-9(心理)1、智商在34~49之間,心理年齡約6~9歲;2、不能適應普通學校學習,可進行個位數的加、減法計算;可從事簡單勞動,但質量低、效率差;3、可學會自理簡單生活,但需督促、幫助;4、可掌握簡單生活用語,但詞匯貧乏。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中度精神發育遲滯35-49,6-9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重度精神發育遲滯20-34,3-6(心理)1、智商在20~40之間,心理年齡約3~6歲;2、表現顯著的運動損害或其他相關的缺陷,不能學習和勞動;3、生活不能自理;4、言語功能嚴重受損,不能進行有效的語言交流
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重度精神發育遲滯20-34,3-6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極重度精神發育遲滯20以下,3以下(心理)1、智商在20以下,心理年齡約在3歲以下;2、社會功能完全喪失,不會逃避危險;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4、言語功能喪失
通常是以智商作為分級的標準。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極重度精神發育遲滯20以下,3以下(五、可能的原因(一)生物學因素
1、基因的影響單基因變異:苯丙酮尿癥,由于不能分解食物中苯丙氨酸造成的疾病,當它在體內含量水平過高時,就會出現精神發育遲滯和行為問題。2、染色體的影響
主要是指染色體數目異常和染色體結構異常。由染色體異常引起者約占重度精神發育遲滯的15%~20%。目前已發現60余種染色體畸變的病種,是導致胎兒發育異常重要病因。
五、可能的原因(一)生物學因素★唐氏綜合癥1866年英國醫師LangdonDown首次鑒別出該癥,該癥主要是由于在第21條染色體上多出一條染色體所致,因此也稱作21體唐氏綜合癥。★脆性X型染色體綜合癥,另一種較常見的染色體異常導致的疾病,它是一種X連鎖智力缺陷的疾病,主要影響男性,在男性群體中發生率約為0.19%~0.92%。
★唐氏綜合癥1866年英國醫師LangdonDown首(二)環境影響
A胎兒期環境1、慢性疾病和傳染病2、懷孕期間用藥不當和飲酒3、營養不良4、物理和化學因素5、母親妊娠年齡偏大,遭受強烈或長期的心理應激產生持續的情緒抑郁、焦慮等都可能與精神發育遲滯有關。B產后環境童年期缺少照顧,身體羸弱;軀體虐待和頭部受到偶然撞擊(二)環境影響六、治療治療方針以照管、訓練教育促進健康為主,結合病因和具體病情采取藥物治療。醫學、社會教育、心理和職業訓練等綜合措施。治療原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照管訓練加強預防及其重要六、治療治療方針第三節孤獨癥
(autism)第三節孤獨癥
(autism)孤獨癥概述又稱為自閉癥(autism
)或嬰兒孤獨癥(infantileautism)廣泛性發育障礙指一組起病于嬰幼兒期的全面性精神發育障礙,主要為人際交往和溝通模式的異常,如言語和非言語交流障礙,興趣與活動內容局限、板刻、重復。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自閉癥孤獨癥概述又稱為自閉癥(autism)或嬰兒孤獨癥(in最早由Kanner(1943)在自閉癥情感障礙一文中提出此名詞Lotter(1966)調查一萬個兒童中約有2—5個有自閉癥APA(1984)的調查發病率為0.05%約80%為男孩最早由Kanner(1943)在自閉癥情感障礙一文中提出此名臨床表現及診斷標準語言方面和非語言交流障礙社會交往異常行為方面的異常智能和認知障礙感知覺和動作異常臨床表現及診斷標準語言方面和非語言交流障礙語言發育延遲或不發育約有50%的自閉癥兒童缺乏語言或語言發展能力只用簡單詞語交流或者使用模仿語言約75%的兒童會持久的使用模仿語言人稱的使用異常,言語溝通困難有板有眼,缺乏音調、抑揚頓挫語言發育延遲或不發育約有50%的自閉癥兒童缺乏語言或語言發展非言語交流障礙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常顯得表情漠然很少用點頭搖頭擺手等肢體語言表示他們的意愿以哭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或需要不理解模仿游戲非言語交流障礙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常顯得表情漠然社會交往異常在幼兒期已經表現出明顯的疏離和冷漠(與兒童精神分裂癥鑒別)不會微笑或者注視母親,不會注意外界變化逃避與他人交往,特別逃避目光的接觸(眼動試驗)難以發展正常的人際關系社會交往異常在幼兒期已經表現出明顯的疏離和冷漠(與兒童精神分刻板行為(儀式性、強迫性行為)重復某種動作,有時持續幾個小時自我刺激行為甚至自殘行為吃固定的食物,吃飯要求固定的位置喜歡把玩具或用品排列成行,搞亂就會覺得痛苦或發脾氣拒絕環境的改變或拒絕學習、從事新的活動刻板行為(儀式性、強迫性行為)重復某種動作,有時持續幾個小智能和認知障礙76%—89%的自閉癥兒童IQ<70(Bryson,Clark&Smith,1988;Gilliberg,1991)有研究者認為自閉癥兒童有潛在正常智力,但病癥使其未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在某一方面有超常的能力“白癡學者”智能和認知障礙76%—89%的自閉癥兒童IQ<70(Brys自閉癥兒童娜迪阿的畫自閉癥兒童娜迪阿的畫自閉癥兒童斯蒂文的繪畫自閉癥兒童斯蒂文的繪畫感知覺和動作障礙感覺麻木和過敏在同一個患兒身上可以同時存在坐不住,動個不停用腳尖走路或以跑代走東張西望延伸飄忽不定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常伸頸或做怪異動作,有的莫名其妙的哭和笑感知覺和動作障礙感覺麻木和過敏在同一個患兒身上可以同時存在DSM-IV的診斷標準1
社會交往有質的缺損,表現至少下列之二
1)非語言交流行為的應用有顯著缺損如眼神交流、面部表情、軀體姿態、社交手勢等
2)與同齡兒童缺乏應有的同伴關系
3)缺乏自發的尋求分享樂趣或成績的機會如不會顯示,指出感興趣的物品或對象
4)缺乏社交或感情的相互關系DSM-IV的診斷標準1社會交往有質的缺損,表現至少下列2
語言交流有質的缺損,表現為至少下列之一:
1)口語發育遲滯或缺如,并不伴有其他交流方式來代替和補償的企圖如手勢或姿態
2)雖有一定的言語能力,但不能與他人開始或維持一段時間的交談
3)刻板的重復一些言語或奇怪的言語
4)缺乏自發的兒童假扮性游戲或社交性游戲活動2語言交流有質的缺損,表現為至少下列之一:3
刻板的重復有限的行為、興趣或活動,表現為至少下列之一:1)沉溺于一種或幾種刻板的有限的興趣,注意集中的程度異乎尋常2)固執于某些特殊的沒有實際價值的常規動作或儀式性行為3)刻板重復的裝相行為(如手指撲動或扭轉或復雜的全身動作)4)持久地沉溺于物體的某一部件3刻板的重復有限的行為、興趣或活動,表現為至少下列之一:DSM-IV的診斷標準1、包括上述123中的六項以上,至少有兩項是1中的,2、3至少各1項2、功能異常或延遲,表現在至少下列之一,且出現在3歲之前:社會交往社會語言的應用象征性或想象性的游戲DSM-IV的診斷標準1、包括上述123中的六項以上,至少有病因心理因素生物因素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先天性障礙和出生并發癥免疫學因素心理動力學行為理論認知理論病因心理因素遺傳因素心理動力學心理因素自閉癥的形成跟童年的經驗有關心理動力學和行為主義早期理論認為自閉癥的父母是內向的、冷漠的、理智的、謹慎的(Bettel1967)學習理論認為幼兒的行為得不到父母的強化故未能對社會性行為進行學習,但未能得到很好的證實心理因素自閉癥的形成跟童年的經驗有關認知理論認為最主要的是認知障礙,認知障礙導致了社會障礙。尤其表現在心理功能缺失上。著名的實驗(Baron&Cohen
1999)
“莎琳與安恩”的實驗
認知理論認為最主要的是認知障礙,認知障礙導致了社會障礙。變態心理學第3章兒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礙課件生物因素遺傳因素:自閉癥在同卵雙生子中具有很高一致性(60%)(Baileyetal1995);自閉癥和染色體畸變有關(Gillberg2000)生化因素:遞質的異常,
5-HTDA神經影像學:PET,fMRI--邊緣系統、腦干和小腦以及相關皮層在結構和代謝方面的異常
神經病理學:動物模型研究--杏仁核和海馬回
出生并發癥:自閉癥與出生前、出生時、出生后的不良因素有關。(Giubrg&Golemen2000)生物因素遺傳因素:自閉癥在同卵雙生子中具有很高一致性(60%治療藥物治療行為矯治特殊教育家庭治療綜合治療:往往需要醫生、臨床心理學家、語言治療師、老師和家長的充分合作治療藥物治療沒有發現有效的醫學方法沒有幫助自閉癥患兒的有效藥物通過藥物有些癥狀可以得到改善應該把治療集中在提高患兒的溝通技能,日常生活技能上。沒有發現有效的醫學方法行為治療矯正內容包括語言、社交技巧、課堂技巧、自理能力、減少不良行為。Lovaas于20世紀60年代應用行為療法在治療過程中采用大量行為治療技術,如模仿學習,強化結合音樂治療和游戲治療自閉癥的兒童有顯著進步行為治療矯正內容包括語言、社交技巧、課堂技巧、自理能力、減少綜合治療:
往往需要醫生、臨床心理學家、語言治療師、老師和家長的充分合作。北醫六院中山三院南京腦科醫院綜合治療:
往往需要醫生、臨床心理學家、語言治療師、老師和家變態心理學第3章兒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礙課件變態心理學第3章兒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礙課件第三節兒童孤獨癥(AutisticDisorder)廣泛性發育障礙
是指一組起病于嬰幼兒期的全面性精神發育障礙,主要為人際交往和溝通模式的異常,如言語和非言語交流障礙,興趣與活動內容局限、刻板、重復。癥狀常在5歲以內已經很明顯,以后可有緩慢地改善。多數患兒伴有智能不足,可伴發某些軀體疾病。廣泛性發育障礙包括孤獨癥,Rett’s障礙,Asperger障礙和兒童期崩解性障礙。第三節兒童孤獨癥(AutisticDisorder)廣泛一、臨床表現人際交往障礙對集體游戲缺乏興趣,孤獨,對最親近的人和別人缺乏情感反應,不能與同齡人建立伙伴關系等。言語交流障礙口語發育延遲,不會使用語言表達,也不會用手勢、模仿等與人溝通,語言理解能力明顯受損,很少提問,對別人的話也缺乏反應等一、臨床表現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活動刻板重復興趣局限,有時活動過度,拒絕改變刻板重復的動作或姿勢,過分依戀某些氣味、物品和玩具的一部分,對疼痛不敏感,自傷行為(抓破皮膚、咬手指等)智力不足,極少數可顯示特殊的能力(白癡學者)。興趣狹窄、活動刻板重復二、原因(一)心理學理論孤獨癥兒童父母的內向、冷淡、理智和謹慎情感冰箱(二)生物學理論遺傳學的數據;腦成像的研究;二、原因(一)心理學理論四、預防和治療以教育訓練為主:基本生活習慣,自助能力,言語運動技能等,行為療法等;幫助父母掌握照管和訓練孤獨癥小兒的基本方法藥物治療音樂治療慢性病程,預后與智力水平關系密切四、預防和治療以教育訓練為主:基本生活習慣,自助能力,言語運第四節學習障礙_LearningDisorders學習障礙的主要類型:閱讀障礙(ReadingDisorder)數學障礙(MathematicsDisorder)文字表達障礙(DisorderofWrittenExpression)區別:只是在特定的認知技能方面存在問題,而不是整個腦機能都出現問題(智能不足);不存在廣泛性發育障礙所特有的嚴重的社會性發展問題。
第四節學習障礙_LearningDisorders學習第五節注意缺失/過動障礙(ADHD)
一、基本概念和診斷發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表現出明顯的:注意集中困難、持續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的一組綜合征。發生在兩種及以上場合:家里、學校、診室起病于7歲前,多數在3歲左右;男孩明顯多于女孩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6個月對社會功能(如學業成績、人際關系等)產生不良影響
第五節注意缺失/過動障礙(ADHD)一、基本概念和診斷二、臨床表現兩類癥狀。在每類9條中符合4條第一類包括注意缺失的問題,其主要表現是無法傾聽他人說話,可能會忘記必須完成的家庭作業,丟失書本或工具,而且,不能對細節加以足夠的注意;另一類癥狀包括過動,主要表現包括煩躁不安,無法靜靜的坐上一小段時間,以及沖動.二、臨床表現兩類癥狀。在每類9條中符合4條癥狀標準(1)注意障礙,至少有下列4項:①學習時容易分心,聽見任何外界聲音都要去探望;②上課很不專心聽講,常東張西望或發呆;③做作業拖拉,邊做邊玩,作業又臟又亂,常少做或做錯;④不注意細節,在做作業或其他活動中常常出現粗心大意的錯誤;癥狀標準(1)注意障礙,至少有下列4項:⑤丟失或特別不愛惜東西(如常把衣服、書本等弄得很臟很亂);⑥難以始終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業或家務勞動等;⑦做事難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沒做完,又去干別的事;⑧與他說話時,常常心不在焉。似聽非聽;⑨在日常活動中常常丟三拉四;⑤丟失或特別不愛惜東西(如常把衣服、書本等弄得很臟很亂);(2)多動,至少有下列4項:①需要靜坐的場合難于靜坐或在座位上扭來扭去;②上課時常小動作,或玩東西或,與同學講悄悄話;③話多,好插嘴,別人問話未完就搶著回答;④十分喧鬧,不能安靜地玩耍;⑤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和紀律,如游戲時搶著上場,不能等待;⑥干擾他人的活動;⑦好與小朋友打逗,易與同學發生糾紛,不受同伴歡迎⑧容易興奮和沖動,有一些過火的行為;⑨在不適當的場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險,易出事故(2)多動,至少有下列4項:①需要靜坐的場合難于靜坐或在座三、可能的原因(一)遺傳因素:雙生子的研究;分子基因技術。(二)環境因素:破壞腦功能的環境因素;大腦功能性理論;低喚醒理論;社會環境。三、可能的原因(一)遺傳因素:雙生子的研究;分子基因技術四、治療(一)藥物療法興奮類藥物(利他林),但無證據表明服用興奮劑的ADHD兒童的行為改善具有持久性。(二)心理行為干預操作性條件反射四、治療(一)藥物療法§6
品行障礙一基本概念品行障礙的特征是反復而持久的反社會性、攻擊性或對立性品行。當發展到極端時,這種行為可嚴重違反相應年齡的社會規范,較之兒童普通的調皮搗蛋或少年的逆反行為更嚴重。§6品行障礙一基本概念如過分好斗或霸道;殘忍地對待動物或他人;嚴重破壞財物;縱火;偷竊;反復說謊;逃學或離家出走;過分頻繁地大發雷霆;對抗性挑釁行為;長期的嚴重違拗。明確存在上述任何一項表現,均可作出診斷,但單純的反社會性或犯罪行為本身不能作為診斷依據,因為本診斷所指的是某種持久的行為模式。如過分好斗或霸道;殘忍地對待動物或他人;嚴重破壞財物;縱火;二主要類型81.1反社會性品行障礙dissocialconductdisorder[F91.0局限于家庭內的品行障礙;F91.1反社會規范的品行障礙;F91.2對社會規范的局限性品行障礙]81.2對立違抗性障礙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F91.3]81.9其他或待分類的品行障礙Otherorunspecifiedconductdisorders[F91.8;F91.9]二主要類型81.1反社會性品行障礙dissocialc(一)反社會性品行障礙1至少有下列3項:①經常說謊(不是為了逃避懲罰);②經常暴怒,好發脾氣;③常怨恨他人,懷恨在心,或心存報復;④常拒絕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規定,長期嚴重的不服從;⑤常因自己的過失或不當行為而責怪他人;⑥常與成人爭吵,常與父母或老師對抗;⑦經常故意干擾別人。(一)反社會性品行障礙1至少有下列3項:2至少有下列2項:①在小學時期即經常逃學(1學期達3次以上);②擅自離家出走或逃跑至少2次(不包括為避免責打或性虐待而出走);③不顧父母的禁令,常在外過夜(開始于13歲前);④參與社會上的不良團伙,一起干壞事;⑤故意損壞他人財產,或公共財物;⑥常常虐待動物;⑦常挑起或參志斗毆(不包括兄弟姐妹打架);⑧反復欺負他人(包括采用打罵、折磨、騷擾及長期威脅等手段2至少有下列2項:3至少有下列1項:①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竊貴重物品或大量錢財;②勒索或搶劫他人錢財,或入室搶劫;③強迫與他人發生性關系,或有猥褻行為;④對他人進行軀體虐待(如捆綁、刀割、針刺、燒燙等);⑤持兇器(如刀、棍棒、磚、碎瓶子等)故意傷害他人⑥故意縱火。4必須同時符合以上第1、2、3項標準。3至少有下列1項:其他診斷標準[嚴重標準]日常生活和社會功能(如社交、學習,或職業功能)明顯受損。[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6個月。[排除標準]排除反社會性人格障礙、躁狂發作、抑郁發作、廣泛發育障礙,或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等。其他診斷標準[嚴重標準]日常生活和社會功能(如社交、學習(二)對立違抗性障礙
多見于10歲以下兒童,主要為明顯不服從、違抗,或挑釁行為,但沒有更嚴重的違法或冒犯他人權利的社會性紊亂或攻擊行為。必須符合品行障礙的描述性定義,即品行已超過一般兒童的行為變異范圍,只有嚴重的調皮搗蛋或淘氣不能診斷本癥。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較輕的反社會性品行障礙,而不是性質不同的另一類型。采用本診斷(特別對年長兒童)需特別慎重。(二)對立違抗性障礙多見于10歲以下兒童,主要為明顯不服從§7品行、情緒、社會功能障礙
品行與情緒混合障礙是:持久的攻擊性、社會紊亂性或違抗行為與明顯的焦慮,抑郁或其他情緒問題共同存在
§7品行、情緒、社會功能障礙品行與情緒混合障礙是:特發于童年的情緒障礙起病于:兒童時期的焦慮、恐懼、強迫、羞怯等情緒異常,與兒童的發育和境遇有一定關系,與成人期神經癥無連續性。兒童精神病學中傳統地將特發于童年和少年的情緒障礙與成年神經癥區分開來。特發于童年的情緒障礙83.1兒童分離性焦慮癥Separationanxietydisorderofchildhood[F93.0]83.2兒童恐懼癥(兒童恐怖癥)Phobicanxietydisorderofchildhood[F93.1兒童恐懼性焦慮障礙]83.3兒童社交恐懼癥Socialanxietydisorderofchildhood[F93.2兒童社交性焦慮障礙]83.9其他或待分類的童年情緒障礙Otherorunspecifiedchildhoodemotionaldisorders[F93.8;93.9F]83.91兒童廣泛焦慮癥Generalanxietywithonsetspecifictochildhood[F93.8其他兒童情緒障礙]83.1兒童分離性焦慮癥Separationanxiet關于抑郁障礙:兒童期的情緒障礙尤其抑郁往往難以診斷,我們很難見到某個孩子在相當長的時間之內情緒低落。有的不愿意表達,有的太小,根本無法描述自己的感受關于抑郁障礙:青春期的情緒問題:是過渡時期的正常表現還是抑郁癥的病態表現----難區分很多人認為:真正的“抑郁癥”只有成年人才得抑郁癥的一些隱匿癥狀:疲勞感、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長期的“安靜”、退縮等青春期的情緒問題:是過渡時期的正常表現還是抑郁癥的病態表現-抑郁癥的患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高,即孩子越小得抑郁癥的可能性越小。青春期之前,男孩與女孩患抑郁癥的比例大體接近,之后其發病趨勢接近成人,2/3為女性情緒障礙與多動障礙、品行障礙等問題伴隨出現抑郁癥的患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高,即孩子越小得抑郁癥的可能性越兒童社會功能障礙
這是一組起始于發育過程中的社會功能異常,但(與廣泛發育障礙不同)沒有明顯的、侵害所有領域的功能的體質性社交無能或缺陷作為原發性特征。生活環境異常被認為在發病中具有關鍵作用。發病率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
兒童社會功能障礙這是一組起始于發育過程中的社會功能異常,但84.1選擇性緘默癥Electiveautism[F94.0]84.2兒童反應性依戀障礙Reactiveattachmentdisordeofchildhood[F94.1]84.9其他或待分類的兒童社會功能障礙Otherorunspecifiedcildhooddisordersofsocialfunctioning[F94.8;F94.9]84.1選擇性緘默癥Electiveautism[F9§8抽動障礙Ticdisorders抽動是一種不隨意的突發、快速、重復、非節律性、刻板的單一或多部位肌肉運動或發聲。運動和發聲抽動都可分為簡單和復雜兩類,但界限不清。如眨眼、斜頸、聳肩扮、鬼臉等屬于簡單的運動抽動;蹦、跳、打自己等屬于復雜的運動抽動。§8抽動障礙Ticdisorders抽動是一種不隨意的清喉聲、吼叫、吸鼻動作等屬于簡單的發聲抽動重復言語、模仿言語、穢語等屬于復雜的發聲抽動各種形式的抽動均可在短時間受意志控制,在應激下加重,在睡眠時減輕或消失。抽動多發生于兒童時期,少數可持續至成年。清喉聲、吼叫、吸鼻動作等屬于簡單的發聲抽動85.1短暫性抽動障礙(抽動癥)Transientticdisorder[F95.0]85.2慢性運動或發聲抽動障礙Chronicmotororvocalticdisorder[F95.1]85.3Tourette綜合征(發聲與多種運動聯合抽動障礙)Toruetteissyndrome[F95.2]85.9其他或待分類的抽動障礙Otherorunspecifiedticdisorders[F95.8;F95.9]85.1短暫性抽動障礙(抽動癥)Transienttic伴隨情況:大于1/3具有明顯的強迫癥狀一半同時具有兒童多動障礙使用興奮劑有可能使抽動癥狀惡化品行障礙合并情緒障礙多動障礙合并品行障礙伴隨情況:§9其他童年和少年期行為障礙86.1非器質性遺尿癥Nonorganicenuresis[F98.0]86.2非器質性遺糞癥Nonorganicencopresis[F98.1]86.3嬰幼兒和童年喂食障礙Feedingdisorderofinfancyandchildhood[F98.2]86.4嬰幼兒和童年異食障礙Picaofinfancyandchildhood[F98.3]86.5刻板性運動障礙Stereotypedmovementdisorders[F98.4]86.6口吃Stuttering[F98.5]§9其他童年和少年期行為障礙86.1非器質性遺尿癥No變態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第十四章
兒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礙第十四章
兒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礙主要內容1、概述2、精神發育遲滯3、發育性障礙(兒童孤獨癥)4、學習障礙5、注意缺失/多動障礙主要內容1、概述第一節概述一、識別正常與異常“哪些心理問題會隨著兒童的成熟而消失,哪些會依然存在或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后果?”正常的人類發展過程包含著眾多的改變,同樣,兒童的行為能力和愛好也是在不斷變化的。記憶、注意力和對刺激的控制能力在兒童時期會出現顯著提高,到18歲時,其抽象思維能力接近成人水平。這些改變部分上是源于一個事實,即大腦自出生以來會經歷一個漫長的成熟過程。另外,兒童的行為能力是需要社會和自然的經驗來塑造的,而這些經驗之間可以存在很大的差異。
第一節概述一、識別正常與異常
二、障礙的易感性
易感性是指先天的易患某種障礙的傾向。大多數兒童期障礙,都會涉及到先天易感性和后天環境兩方面影響的共同作用。一個易感的兒童是否會最終患上某種障礙,取決于環境的質量和孩子所具有的承受力,即心理復原力。男性和女性在障礙的患病率上也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可能是由于不同性別的大腦發育和社會經驗的不同所造成的。大致上存在這樣一種模式,男性的分裂性行為比女性的多,如行為障礙,注意力缺失多動障礙;而女性在進食障礙、抑郁癥和焦慮上具有更高的患病率。
二、障礙的易感性易感性是指先天的易患某種障礙的傾向。三、兒童期障礙的特點1兒童和青少年發展中的正常變化與精神障礙較難區分。2發生一般沒有明顯的預示性。發展迅速,短期明顯變化3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思想。有時表現為破壞性行為,可能被外界視為正常,忽略問題4不同成人對行為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5問題經常會針對特定的情境表現出特異性。
不具有一致性,更可能掩蓋問題,信息沒有整合,無法概括全貌三、兒童期障礙的特點1兒童和青少年發展中的正常變化與精神障礙四、兒童期障礙的類型界定要素:1與同齡人相比出現了明顯偏差;2持續性;3痛苦感和社會功能受損兒童期障礙與發展中的正常變化之間的區分僅僅是一個程度的問題。換句話說,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僅僅是量上的而不是性質上的區別。
四、兒童期障礙的類型界定要素:情緒障礙反應性依附障礙出生—5歲無有效數據
分離焦慮障礙學前—18歲4%
恐怖癥依類型不同而變1.0—11.3%
兒童期抑郁出生—17歲*1.9—4.0%發展(發育)障礙自閉性障礙(孤獨癥)出生—3歲0.02—0.05%
Rett’s障礙出生—4歲0.001—0.01%+
兒童期崩解性障礙3—4歲非常罕見
Asperger’s障礙學前期0.01—0.26%*
智能不足(精神發育遲滯)出生—18歲1%
學習障礙(閱讀、數學、文字表達、)運動技能疾依類型不同而變2—10%飲食和習慣障礙神經性貪食病青春期晚期1—3%
神經性厭食癥17歲0.5—1.0%
排泄障礙(遺尿、遺糞癥)5歲男7%;女3%
溝通障礙(如:口吃)2—7歲0.8—1.0%
抽動性障礙(Tourette’s)2—18歲0.04—0.05%分裂行為障礙品行障礙5—16歲男6-16%;女2-9%
對立性反抗障礙出生—8歲2—16%兒童期障礙的主要類型診斷分類障礙發作年齡患病率
注意缺失/過動障礙小學3—5%(選擇性緘默癥)情緒障礙反應性依附障礙出生—5歲無有效數據
分離焦慮障礙學情緒障礙(分離焦慮障礙,選擇性緘默癥等)發展(發育)性障礙(智能不足和學習障礙)飲食和習慣性障礙(飲食,排泄)分裂(disruptive)行為障礙(ADHD,CD,ODD,抽動障礙)一些非常嚴重的精神障礙,如雙相障礙、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都沒有在表內。四個大類情緒障礙(分離焦慮障礙,選擇性緘默癥等)四個大類第二節精神發育遲滯一、基本概念一組精神發育不全或受阻的綜合征,特征為智力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起病于發育成熟以前(18歲以前)。CCMD-3兩個基本成分:1、整個智力水平顯著低于同年齡的水平;2、個人適應社會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年齡劃界線:
18歲作為發育階段的上界限,以此與癡呆鑒別。第二節精神發育遲滯一、基本概念1983年我國的修定韋氏成人智力量表全國協作組分別在城市和農村抽樣2000人做智力測驗,所得智商分布如下:
IQ智商等級理論分布(%)實際分布(%)農村城市≥130極優秀2.21.52.6120~129優秀6.77.58.9110~119中上16.118.916.190~109中等50.049.247.480~89中下16.113.316.770~79低能邊緣6.77.17.0<70智力缺陷2.22.61.21983年我國的修定韋氏成人智力量表全國協作組二、臨床特點和測量DSM-Ⅳ對智能不足的診斷標準:1、智力必須明顯低于平均水平,分數為70-75及其以下;2、患者的適應功能同時受到損傷或存在不足;3、智能不足的診斷還要考慮發作年齡(18).CCMD-3:智商在70~86為邊緣智力
二、臨床特點和測量DSM-Ⅳ對智能不足的診斷標準:三、流行情況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農村比城市高,各地報告的患病率差異懸殊,與診斷標準、調查方法不一致有一定關系。國外報道其患病率大約為:0.1%-1%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嚴重的患病率為:0.4%輕度的患病率達:3%三、流行情況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農村比城市高,各地報告的患四、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輕度精神發育遲滯50-69,9-12(心理)1、智商在50~69之間,心理年齡約9~12歲2、學習成績差(在普通學校中學習時常不及格或留級)或工作能力差(只能完成較簡單的手工勞動);3、能自理生活;4、無明顯言語障礙,但對語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遲。四、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輕度精神發育遲滯50-69,9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中度精神發育遲滯35-49,6-9(心理)1、智商在34~49之間,心理年齡約6~9歲;2、不能適應普通學校學習,可進行個位數的加、減法計算;可從事簡單勞動,但質量低、效率差;3、可學會自理簡單生活,但需督促、幫助;4、可掌握簡單生活用語,但詞匯貧乏。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中度精神發育遲滯35-49,6-9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重度精神發育遲滯20-34,3-6(心理)1、智商在20~40之間,心理年齡約3~6歲;2、表現顯著的運動損害或其他相關的缺陷,不能學習和勞動;3、生活不能自理;4、言語功能嚴重受損,不能進行有效的語言交流
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重度精神發育遲滯20-34,3-6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極重度精神發育遲滯20以下,3以下(心理)1、智商在20以下,心理年齡約在3歲以下;2、社會功能完全喪失,不會逃避危險;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4、言語功能喪失
通常是以智商作為分級的標準。精神發育遲滯的分類標準極重度精神發育遲滯20以下,3以下(五、可能的原因(一)生物學因素
1、基因的影響單基因變異:苯丙酮尿癥,由于不能分解食物中苯丙氨酸造成的疾病,當它在體內含量水平過高時,就會出現精神發育遲滯和行為問題。2、染色體的影響
主要是指染色體數目異常和染色體結構異常。由染色體異常引起者約占重度精神發育遲滯的15%~20%。目前已發現60余種染色體畸變的病種,是導致胎兒發育異常重要病因。
五、可能的原因(一)生物學因素★唐氏綜合癥1866年英國醫師LangdonDown首次鑒別出該癥,該癥主要是由于在第21條染色體上多出一條染色體所致,因此也稱作21體唐氏綜合癥。★脆性X型染色體綜合癥,另一種較常見的染色體異常導致的疾病,它是一種X連鎖智力缺陷的疾病,主要影響男性,在男性群體中發生率約為0.19%~0.92%。
★唐氏綜合癥1866年英國醫師LangdonDown首(二)環境影響
A胎兒期環境1、慢性疾病和傳染病2、懷孕期間用藥不當和飲酒3、營養不良4、物理和化學因素5、母親妊娠年齡偏大,遭受強烈或長期的心理應激產生持續的情緒抑郁、焦慮等都可能與精神發育遲滯有關。B產后環境童年期缺少照顧,身體羸弱;軀體虐待和頭部受到偶然撞擊(二)環境影響六、治療治療方針以照管、訓練教育促進健康為主,結合病因和具體病情采取藥物治療。醫學、社會教育、心理和職業訓練等綜合措施。治療原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照管訓練加強預防及其重要六、治療治療方針第三節孤獨癥
(autism)第三節孤獨癥
(autism)孤獨癥概述又稱為自閉癥(autism
)或嬰兒孤獨癥(infantileautism)廣泛性發育障礙指一組起病于嬰幼兒期的全面性精神發育障礙,主要為人際交往和溝通模式的異常,如言語和非言語交流障礙,興趣與活動內容局限、板刻、重復。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自閉癥孤獨癥概述又稱為自閉癥(autism)或嬰兒孤獨癥(in最早由Kanner(1943)在自閉癥情感障礙一文中提出此名詞Lotter(1966)調查一萬個兒童中約有2—5個有自閉癥APA(1984)的調查發病率為0.05%約80%為男孩最早由Kanner(1943)在自閉癥情感障礙一文中提出此名臨床表現及診斷標準語言方面和非語言交流障礙社會交往異常行為方面的異常智能和認知障礙感知覺和動作異常臨床表現及診斷標準語言方面和非語言交流障礙語言發育延遲或不發育約有50%的自閉癥兒童缺乏語言或語言發展能力只用簡單詞語交流或者使用模仿語言約75%的兒童會持久的使用模仿語言人稱的使用異常,言語溝通困難有板有眼,缺乏音調、抑揚頓挫語言發育延遲或不發育約有50%的自閉癥兒童缺乏語言或語言發展非言語交流障礙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常顯得表情漠然很少用點頭搖頭擺手等肢體語言表示他們的意愿以哭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或需要不理解模仿游戲非言語交流障礙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常顯得表情漠然社會交往異常在幼兒期已經表現出明顯的疏離和冷漠(與兒童精神分裂癥鑒別)不會微笑或者注視母親,不會注意外界變化逃避與他人交往,特別逃避目光的接觸(眼動試驗)難以發展正常的人際關系社會交往異常在幼兒期已經表現出明顯的疏離和冷漠(與兒童精神分刻板行為(儀式性、強迫性行為)重復某種動作,有時持續幾個小時自我刺激行為甚至自殘行為吃固定的食物,吃飯要求固定的位置喜歡把玩具或用品排列成行,搞亂就會覺得痛苦或發脾氣拒絕環境的改變或拒絕學習、從事新的活動刻板行為(儀式性、強迫性行為)重復某種動作,有時持續幾個小智能和認知障礙76%—89%的自閉癥兒童IQ<70(Bryson,Clark&Smith,1988;Gilliberg,1991)有研究者認為自閉癥兒童有潛在正常智力,但病癥使其未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在某一方面有超常的能力“白癡學者”智能和認知障礙76%—89%的自閉癥兒童IQ<70(Brys自閉癥兒童娜迪阿的畫自閉癥兒童娜迪阿的畫自閉癥兒童斯蒂文的繪畫自閉癥兒童斯蒂文的繪畫感知覺和動作障礙感覺麻木和過敏在同一個患兒身上可以同時存在坐不住,動個不停用腳尖走路或以跑代走東張西望延伸飄忽不定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常伸頸或做怪異動作,有的莫名其妙的哭和笑感知覺和動作障礙感覺麻木和過敏在同一個患兒身上可以同時存在DSM-IV的診斷標準1
社會交往有質的缺損,表現至少下列之二
1)非語言交流行為的應用有顯著缺損如眼神交流、面部表情、軀體姿態、社交手勢等
2)與同齡兒童缺乏應有的同伴關系
3)缺乏自發的尋求分享樂趣或成績的機會如不會顯示,指出感興趣的物品或對象
4)缺乏社交或感情的相互關系DSM-IV的診斷標準1社會交往有質的缺損,表現至少下列2
語言交流有質的缺損,表現為至少下列之一:
1)口語發育遲滯或缺如,并不伴有其他交流方式來代替和補償的企圖如手勢或姿態
2)雖有一定的言語能力,但不能與他人開始或維持一段時間的交談
3)刻板的重復一些言語或奇怪的言語
4)缺乏自發的兒童假扮性游戲或社交性游戲活動2語言交流有質的缺損,表現為至少下列之一:3
刻板的重復有限的行為、興趣或活動,表現為至少下列之一:1)沉溺于一種或幾種刻板的有限的興趣,注意集中的程度異乎尋常2)固執于某些特殊的沒有實際價值的常規動作或儀式性行為3)刻板重復的裝相行為(如手指撲動或扭轉或復雜的全身動作)4)持久地沉溺于物體的某一部件3刻板的重復有限的行為、興趣或活動,表現為至少下列之一:DSM-IV的診斷標準1、包括上述123中的六項以上,至少有兩項是1中的,2、3至少各1項2、功能異常或延遲,表現在至少下列之一,且出現在3歲之前:社會交往社會語言的應用象征性或想象性的游戲DSM-IV的診斷標準1、包括上述123中的六項以上,至少有病因心理因素生物因素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先天性障礙和出生并發癥免疫學因素心理動力學行為理論認知理論病因心理因素遺傳因素心理動力學心理因素自閉癥的形成跟童年的經驗有關心理動力學和行為主義早期理論認為自閉癥的父母是內向的、冷漠的、理智的、謹慎的(Bettel1967)學習理論認為幼兒的行為得不到父母的強化故未能對社會性行為進行學習,但未能得到很好的證實心理因素自閉癥的形成跟童年的經驗有關認知理論認為最主要的是認知障礙,認知障礙導致了社會障礙。尤其表現在心理功能缺失上。著名的實驗(Baron&Cohen
1999)
“莎琳與安恩”的實驗
認知理論認為最主要的是認知障礙,認知障礙導致了社會障礙。變態心理學第3章兒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礙課件生物因素遺傳因素:自閉癥在同卵雙生子中具有很高一致性(60%)(Baileyetal1995);自閉癥和染色體畸變有關(Gillberg2000)生化因素:遞質的異常,
5-HTDA神經影像學:PET,fMRI--邊緣系統、腦干和小腦以及相關皮層在結構和代謝方面的異常
神經病理學:動物模型研究--杏仁核和海馬回
出生并發癥:自閉癥與出生前、出生時、出生后的不良因素有關。(Giubrg&Golemen2000)生物因素遺傳因素:自閉癥在同卵雙生子中具有很高一致性(60%治療藥物治療行為矯治特殊教育家庭治療綜合治療:往往需要醫生、臨床心理學家、語言治療師、老師和家長的充分合作治療藥物治療沒有發現有效的醫學方法沒有幫助自閉癥患兒的有效藥物通過藥物有些癥狀可以得到改善應該把治療集中在提高患兒的溝通技能,日常生活技能上。沒有發現有效的醫學方法行為治療矯正內容包括語言、社交技巧、課堂技巧、自理能力、減少不良行為。Lovaas于20世紀60年代應用行為療法在治療過程中采用大量行為治療技術,如模仿學習,強化結合音樂治療和游戲治療自閉癥的兒童有顯著進步行為治療矯正內容包括語言、社交技巧、課堂技巧、自理能力、減少綜合治療:
往往需要醫生、臨床心理學家、語言治療師、老師和家長的充分合作。北醫六院中山三院南京腦科醫院綜合治療:
往往需要醫生、臨床心理學家、語言治療師、老師和家變態心理學第3章兒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礙課件變態心理學第3章兒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礙課件第三節兒童孤獨癥(AutisticDisorder)廣泛性發育障礙
是指一組起病于嬰幼兒期的全面性精神發育障礙,主要為人際交往和溝通模式的異常,如言語和非言語交流障礙,興趣與活動內容局限、刻板、重復。癥狀常在5歲以內已經很明顯,以后可有緩慢地改善。多數患兒伴有智能不足,可伴發某些軀體疾病。廣泛性發育障礙包括孤獨癥,Rett’s障礙,Asperger障礙和兒童期崩解性障礙。第三節兒童孤獨癥(AutisticDisorder)廣泛一、臨床表現人際交往障礙對集體游戲缺乏興趣,孤獨,對最親近的人和別人缺乏情感反應,不能與同齡人建立伙伴關系等。言語交流障礙口語發育延遲,不會使用語言表達,也不會用手勢、模仿等與人溝通,語言理解能力明顯受損,很少提問,對別人的話也缺乏反應等一、臨床表現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活動刻板重復興趣局限,有時活動過度,拒絕改變刻板重復的動作或姿勢,過分依戀某些氣味、物品和玩具的一部分,對疼痛不敏感,自傷行為(抓破皮膚、咬手指等)智力不足,極少數可顯示特殊的能力(白癡學者)。興趣狹窄、活動刻板重復二、原因(一)心理學理論孤獨癥兒童父母的內向、冷淡、理智和謹慎情感冰箱(二)生物學理論遺傳學的數據;腦成像的研究;二、原因(一)心理學理論四、預防和治療以教育訓練為主:基本生活習慣,自助能力,言語運動技能等,行為療法等;幫助父母掌握照管和訓練孤獨癥小兒的基本方法藥物治療音樂治療慢性病程,預后與智力水平關系密切四、預防和治療以教育訓練為主:基本生活習慣,自助能力,言語運第四節學習障礙_LearningDisorders學習障礙的主要類型:閱讀障礙(ReadingDisorder)數學障礙(MathematicsDisorder)文字表達障礙(DisorderofWrittenExpression)區別:只是在特定的認知技能方面存在問題,而不是整個腦機能都出現問題(智能不足);不存在廣泛性發育障礙所特有的嚴重的社會性發展問題。
第四節學習障礙_LearningDisorders學習第五節注意缺失/過動障礙(ADHD)
一、基本概念和診斷發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表現出明顯的:注意集中困難、持續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的一組綜合征。發生在兩種及以上場合:家里、學校、診室起病于7歲前,多數在3歲左右;男孩明顯多于女孩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6個月對社會功能(如學業成績、人際關系等)產生不良影響
第五節注意缺失/過動障礙(ADHD)一、基本概念和診斷二、臨床表現兩類癥狀。在每類9條中符合4條第一類包括注意缺失的問題,其主要表現是無法傾聽他人說話,可能會忘記必須完成的家庭作業,丟失書本或工具,而且,不能對細節加以足夠的注意;另一類癥狀包括過動,主要表現包括煩躁不安,無法靜靜的坐上一小段時間,以及沖動.二、臨床表現兩類癥狀。在每類9條中符合4條癥狀標準(1)注意障礙,至少有下列4項:①學習時容易分心,聽見任何外界聲音都要去探望;②上課很不專心聽講,常東張西望或發呆;③做作業拖拉,邊做邊玩,作業又臟又亂,常少做或做錯;④不注意細節,在做作業或其他活動中常常出現粗心大意的錯誤;癥狀標準(1)注意障礙,至少有下列4項:⑤丟失或特別不愛惜東西(如常把衣服、書本等弄得很臟很亂);⑥難以始終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業或家務勞動等;⑦做事難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沒做完,又去干別的事;⑧與他說話時,常常心不在焉。似聽非聽;⑨在日常活動中常常丟三拉四;⑤丟失或特別不愛惜東西(如常把衣服、書本等弄得很臟很亂);(2)多動,至少有下列4項:①需要靜坐的場合難于靜坐或在座位上扭來扭去;②上課時常小動作,或玩東西或,與同學講悄悄話;③話多,好插嘴,別人問話未完就搶著回答;④十分喧鬧,不能安靜地玩耍;⑤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和紀律,如游戲時搶著上場,不能等待;⑥干擾他人的活動;⑦好與小朋友打逗,易與同學發生糾紛,不受同伴歡迎⑧容易興奮和沖動,有一些過火的行為;⑨在不適當的場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險,易出事故(2)多動,至少有下列4項:①需要靜坐的場合難于靜坐或在座三、可能的原因(一)遺傳因素:雙生子的研究;分子基因技術。(二)環境因素:破壞腦功能的環境因素;大腦功能性理論;低喚醒理論;社會環境。三、可能的原因(一)遺傳因素:雙生子的研究;分子基因技術四、治療(一)藥物療法興奮類藥物(利他林),但無證據表明服用興奮劑的ADHD兒童的行為改善具有持久性。(二)心理行為干預操作性條件反射四、治療(一)藥物療法§6
品行障礙一基本概念品行障礙的特征是反復而持久的反社會性、攻擊性或對立性品行。當發展到極端時,這種行為可嚴重違反相應年齡的社會規范,較之兒童普通的調皮搗蛋或少年的逆反行為更嚴重。§6品行障礙一基本概念如過分好斗或霸道;殘忍地對待動物或他人;嚴重破壞財物;縱火;偷竊;反復說謊;逃學或離家出走;過分頻繁地大發雷霆;對抗性挑釁行為;長期的嚴重違拗。明確存在上述任何一項表現,均可作出診斷,但單純的反社會性或犯罪行為本身不能作為診斷依據,因為本診斷所指的是某種持久的行為模式。如過分好斗或霸道;殘忍地對待動物或他人;嚴重破壞財物;縱火;二主要類型81.1反社會性品行障礙dissocialconductdisorder[F91.0局限于家庭內的品行障礙;F91.1反社會規范的品行障礙;F91.2對社會規范的局限性品行障礙]81.2對立違抗性障礙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F91.3]81.9其他或待分類的品行障礙Otherorunspecifiedconductdisorders[F91.8;F91.9]二主要類型81.1反社會性品行障礙dissocialc(一)反社會性品行障礙1至少有下列3項:①經常說謊(不是為了逃避懲罰);②經常暴怒,好發脾氣;③常怨恨他人,懷恨在心,或心存報復;④常拒絕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規定,長期嚴重的不服從;⑤常因自己的過失或不當行為而責怪他人;⑥常與成人爭吵,常與父母或老師對抗;⑦經常故意干擾別人。(一)反社會性品行障礙1至少有下列3項:2至少有下列2項:①在小學時期即經常逃學(1學期達3次以上);②擅自離家出走或逃跑至少2次(不包括為避免責打或性虐待而出走);③不顧父母的禁令,常在外過夜(開始于13歲前);④參與社會上的不良團伙,一起干壞事;⑤故意損壞他人財產,或公共財物;⑥常常虐待動物;⑦常挑起或參志斗毆(不包括兄弟姐妹打架);⑧反復欺負他人(包括采用打罵、折磨、騷擾及長期威脅等手段2至少有下列2項:3至少有下列1項:①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竊貴重物品或大量錢財;②勒索或搶劫他人錢財,或入室搶劫;③強迫與他人發生性關系,或有猥褻行為;④對他人進行軀體虐待(如捆綁、刀割、針刺、燒燙等);⑤持兇器(如刀、棍棒、磚、碎瓶子等)故意傷害他人⑥故意縱火。4必須同時符合以上第1、2、3項標準。3至少有下列1項:其他診斷標準[嚴重標準]日常生活和社會功能(如社交、學習,或職業功能)明顯受損。[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6個月。[排除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6《景陽岡》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
- 5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四年級上冊統編版
- 13 橋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 Unit9Section B(2a-2c)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
- 9《木蘭詩》(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冊同步教學設計(統編版2024)
- 網絡銷售員工培訓
- 2024學年九年級物理上冊 第8章 電磁相互作用及應用 8.3電話和傳感器教學設計 (新版)教科版
- 生鮮倉庫安全培訓
- 2024秋七年級數學上冊 第二章 有理數2.9有理數的乘法 1有理數的乘法法則教學設計(新版)華東師大版
- 1《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
- 2025陜西核工業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招聘(2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山東、湖北部分重點中學高中畢業班第二次模擬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2025-2030中國集裝箱化和模塊化數據中心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防腐新材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年超高功率大噸位電弧爐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護工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四川省高等職業教育單獨考試招生文化素質考試中職英語試卷
- 全國第9個近視防控月活動總結
- 人教A版必修第二冊高一(下)數學6.3.2-6.3.3平面向量正交分解及坐標表示【課件】
- 2025至2030年中國快速換模系統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航空業勞動力安全保障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