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人體感知與運動系統1第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1人在系統中的功能
把操作者作為人機系統中的一個“環節”來研究,人與外界發生聯系的主要是三個子系統,即感覺系統、神經系統、運動系統,見圖3-1。感知能力、決策能力、作用過程人有很強的主動性第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工效學設計的必要性第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43.1.1人的感知特性概述1、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感覺是獲取一切知識的源泉。2、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和主觀狀況整體屬性的反映。第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53、感覺與知覺的區別與聯系感覺和知覺都是人腦對當前客觀事物的直接反映,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1)區別感覺反映的是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是客觀事物直接真實的反映;知覺反映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是經過主觀加工后的反映。(2)聯系感覺是知覺的基礎,沒有感覺就沒有知覺;知覺是感覺的綜合和升華,感覺最終以知覺的形式體現出來,很少有孤立的感覺存在。第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64、感知的產生第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75、感受器(感覺器官)
傳統上將眼、耳、鼻、舌、膚、平衡等有關的器官稱之為感覺器官。人生活在不斷變化的外部條件中,故能夠被機體感受的外界變化稱之為刺激第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83.1.2感覺的基本特性1、刺激(1)刺激三要素:刺激強度、作用時間、強度-時間變化率(2)適宜刺激:感覺器官對外界刺激最敏感的能量形式。第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9不同的感覺器官對應著不同的適宜刺激第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02、感覺閾限感覺閾:能夠被感覺器官感受的刺激強度范圍。差別感覺閾限:剛剛能夠引起差別感覺的最小刺激差別。且與最初刺激強度之比為常數:K=△I/I刺激強度超過感覺閾值上限,感覺器官將受到損傷第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13、適應在刺激不變的情況下,感覺會逐漸減小以致消失的現象被稱之為適應。適應對機器的操縱和安全有著重要影響。4、相互作用各種感覺器官對其適宜刺激的感受能力都將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擾影響而降低,由此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被稱為感覺的相互作用。同時輸入兩個相等強度的聽覺信息,對其中一個信息的辨別能力將降低50%;不同感覺器官的影響是不同的,聽覺信息對視覺信息的干擾比較大。相互作用對交通信息設計的效果有著重要作用。第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25、對比同一感覺器官接受兩種完全不同但屬同一類的刺激物的作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被稱為對比。例如,同樣是灰色,在白色背景上看起來顯得顏色深一些,而在黑色背景上則顯得顏色淺一些;左手放入熱水,右手放入冰水,然后雙手同時放入溫水中,左手感覺涼,而右手感覺熱。6、余覺刺激消失以后,感覺仍然可以存在較短短的時間,這種現象叫余覺。第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33.1.3知覺的基本特征1、整體性知覺將許多部分或多種屬性組成的對象看作具有一定結構的統一體,這一特性稱為知覺的整體性。第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4影響知覺整體性的因素:接近/相似/封閉/連續/美的形態。第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52、選擇性在知覺時,把某些對象從背景中優先的區分出來,并予以清晰反映的特性。(1)對象和背景的差別:對象和差別越大,對象越容易從背景中區分出來;(2)對象的運動:在固定不變的背景上,活動刺激更容易成為知覺對象;(3)主觀因素:當任務、目的、知識、經驗、興趣、情緒等因素不同時,選擇知覺的對象也不同。第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63、理解性
在知覺時,用以往所獲得的知識經驗來理解當前的知覺對象的特征(語言的指導性)。語言指導對知覺的理解有重要影響作用。第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74、恒常性
知覺的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生變化,而知覺的印象卻保持相對不變的特性。知覺恒常性是經驗作用的結果。(1)大小恒常性(2)形狀恒常性(3)明度恒常性(4)顏色恒常性第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85、錯覺
對外界事物不正確的知覺,是對知覺恒常性的顛倒。第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9錯覺產生的原因:一、眼動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我們在知覺幾何圖形時,眼睛總在沿著圖形的輪廓或線條作有規律的掃描運動。當人們掃視圖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時,由于周圍輪廓的影響,改變了眼動的方向和范圍,造成取樣的誤差,因而產生各種知覺的錯誤。第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0二、神經抑制作用理論
20世紀60年代中期,有人根據輪廓形成的神經生理學知識,提出了神經抑制作用理論。這是從神經生理學水平解釋錯覺的一種嘗試。這種理論認為,當兩個輪廓彼此接近時,網膜內的側抑制過程改變了由輪廓所刺激的細胞的活動,因而使神經興奮分布的中心發生變化。結果,人們看到的輪廓發生了相對的位移,引起幾何形狀和方向的各種錯覺,如波根多夫錯覺等。第二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1三、深度加工和常性誤用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錯覺具有認知方面的根源。人們在知覺三維空間物體的大小時,總把距離估計在內,這是保持物體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條件。當人們把知覺三維世界的這一特點,自覺、不自覺地應用于平面物體時,就會引起錯覺現象。從這個意義上說,錯覺是知覺恒常性的一種例外,是人們誤用了知覺恒常性的結果。第二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1.4人的感知與反應機能1.反射弧反射是神經系統調節肌體活動的一種基本形成。反射活動的全部結構組成反射弧;反射弧具有五個基本環節,即感受器傳入神經元中間神經元傳出神經元放應器,見圖3-2(a)。第二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2.信息鏈人機系統的信息在人的神經系統中的循環過程形成信息鏈,見圖3-2(b)。
第二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43.1.3感覺通道與信息的協調人機系統中的最常用的感覺通道是視覺通道、聽覺通道和觸覺通道。其適用場合參閱表3-1。第二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2視覺機能及其特征3.2.1視覺系統
人從外界獲取的信息中,有80%的信息是通過視覺獲取的,故眼睛在感覺器官中占有重要位置。視覺是由光線作用于視覺器官而產生的對外部世界表面形象的直接反映。它是通過眼睛、視神經和視覺中樞的共同活動完成的,見圖3-4。第二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6
眼睛是視覺的感受器官,人眼是直徑為21~25mm的球體,其基本構造與照相機類似。來自物體的光線通過角膜、玻璃體、瞳孔、晶體,聚焦在視網膜的中央窩。視網膜錐體細胞及桿體細胞接受光刺激,轉換為神經沖動,經由視神經傳導至各視覺中樞。視網膜最外層細胞包括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它們是接受信息的主要細胞。第二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73.2.2視覺的光譜特性視覺的適宜刺激是光。而光是放射的電磁波,人的兩眼可以感受到的光波只占整個電磁光譜的一小部分,其波長為380~780nm,見圖3-3。第二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2.3視覺機能
人能夠產生視覺是由三個要素決定的,即視覺對象、可見光和視覺器官。要引起人的視覺,除了必須滿足必要的波長條件外,可見光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強度。第二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91.視覺的空間特性(1)視角
視覺的基本功能是辨別外界物體,故視覺能力又分為察覺和分辨,察覺是看出對象的存在,分辨是區分對象的細節。視角:確定被看物尺寸范圍的兩端點光線射入眼球的相交角度。
α=2arctg(D/2L)α—視角;D—被看物體上兩端點的直線距離;L—眼睛到被看物體的距離;
第二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0
視敏度是能夠辨出視野中空間距離非常小的兩個物體的能力,在醫學上又叫視力。視力:眼睛分辨物體細微結構能力的一個生理尺度,以臨界視角的倒數來表示。視力=1/能夠分辨的最小物體的視角
檢查視力就是策略視覺的分辨能力。第三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1影響視敏度的因素:①照明強度照明強度增強,人眼對物體的最小視角減小;照明強度減弱,人眼對物體的最小視角增加。②亮度比亮度比增加,視敏度增加,但亮度過大、亮度比過高會產生眩目,而眩目又會對視敏度產生不良影響③曝光時間人眼的感受性隨光刺激時間的增長而提高第三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2④運動隨著運動速度的增加,視敏度在下降,當運動速度超過60度/秒時,動態視敏度迅速下降。動視力大大小于靜視力。⑤主體因素不同的視覺器官具有著不同的視敏度,同一視覺器官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視敏度也有不同長度的變化。第三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視野與視距視野:指人的頭部和眼球固定不動的情況下,眼睛觀看正前方物體時所能看得見的空間范圍,常以角度來表示。分水平視野(單視野/雙視野)和垂直視野,見圖3-6。
第三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4
視距:指人在操作系統過程中正常的觀察距離,視距過遠或過近都會影響認讀的速度和準確性,一般操作的視距范圍為38~76cm,在58cm處最為適宜。第三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5色覺與色覺視野視網膜除了能辨別光的明暗外,還有很強的辨色能力,在可見光中,只要光波波長相差超過3nm,人眼即可分辨。缺乏辨別某種顏色的能力被成為色盲,若辨別某種顏色能力較弱被稱為色弱。第三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62、視覺的時間特性
視覺器官的感受性對光刺激變化的相順應性稱為適應,人眼對光的適應可分為明適應和暗適應。暗適應:是指人從光亮處進入暗處時視覺感受性隨時間延長而提高的現象。暗適應過程快慢受到曝光強度、曝光性質、年齡、營養的狀況等因素的影響。缺乏維生素A時會引起暗適應機制紊亂。第三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7第三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83.中央視覺和周圍視覺中央視覺—視維細胞(感色能力強、能清晰分辨物體)。周圍視覺—視桿細胞(觀察空間范圍和正在運動的物體)。
對視野各方面都縮小到10°以內者被稱為工業盲,不適宜從事要求具有較大視野范圍的工作。第三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4.雙眼視覺和立體視覺:雙眼視物時,具有分辨物體深淺、遠近等相對位置的能力,形成立體視覺。立體視覺產生的原因是由于同一物體在不同視網膜上所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所致。立體視覺的效果并不完全靠雙眼視覺,物體表面的光線反射情況和陰影都會加強立體視覺效果,另外,生活經驗也對立體視覺有一定效果,人們總絕對近物色澤鮮明,遠物色調暗淡,利用這些現象,人們常常通過平面圖形塑造具有立體感的圖案,有時可達以假亂真效果。第三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視覺特征:1.疲勞程度:水平優于垂直。2.視線變化習慣:左—右,上—下,順時針。3.準確性:水平尺寸和比例的估計更準確。4.觀察情況的優先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視區內的儀表布置必須考慮這一點。5.設計依據:以雙眼視野為設計依據。6.接受程度:直線輪廓優于曲線輪廓。7.顏色的易辨認順序:紅、綠、黃、白;顏色相配時的易辨認順序:黃底黑字、黑底白字、藍底白字、白底黑字。據上述特征,適用視覺的原則參閱表3-2。第四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3聽覺機能及其特征3.3.1聽覺刺激聽覺是僅次于視覺的重要感覺,其適宜刺激為聲音,聲音的聲源是振動的物體,振動在彈性介質中一波的形式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彈性波為聲波,第四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423.3.2聽覺系統
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內耳組成,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部位:內耳耳蝸。起輔助作用的部位:外耳、中耳、內耳的其它部分,見圖3-9。聽覺過程:聲波→外耳道→鼓膜振動→三聽小骨振動→傳至中耳的卵圓窗→引起液體從前庭向耳蝸的前庭階移動→刺激聽覺細胞→轉化成聽覺脈沖→傳給大腦第四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433.3.3聽覺的物理特性
1.頻率響應(感受性)人的聽感范圍:20~20000HZ。人耳能聽聞的頻率比為fmin/fmax=1:1000;頻率感受的上限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年連續下降,見圖3-10;聽覺的頻率響應特性對聽覺傳示裝置的設計是很重要的。第四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442.動態范圍(聲音的強度)第四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人耳可聽聲音的大小既可以用聲壓來表示,也可用聲強來表示,聽覺聲強的動態范圍=正好可忍受的聲強/正好能聽見的聲強。(1)聽閾:在最佳的聽聞頻率范圍內,一個聽力正常的人剛剛能聽到給定各頻率的正弦式純音的最低聲強Imin。(2)痛閾:對于感受給定各頻率的正弦式純音,開始產生疼痛感的極限聲強Imax。(1)與(2)都與頻率有關系,是在某一頻率下的聽閾值或痛閾值。(3)聽覺范圍:由聽閾和痛閾兩曲線所包圍的聽覺區,第四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方向敏感度(雙耳效應)(1)時差:?t=聲源到兩耳的時間差。人耳可覺察到的聲信號入射的最小偏角為3°。(2)人耳對不同頻率、不同方向的聲音的感受能力不同,見圖3-12。由于頭部的掩蔽效應,造成聲音頻譜的改變。4.掩蔽效應掩蔽:一個聲音被另一個聲音所掩蓋的現象。掩蔽效應:一個聲音的聽閾因另一個聲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應。第四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4其他感覺機能及其特征3.4.1膚覺
膚覺是僅僅次于聽覺的一種感覺,可感受多種外界刺激,形成各種感覺。皮膚覺又分為:
1.觸覺觸覺是微弱的機械刺激觸及了皮膚淺層的觸覺感受器而引起的。通過觸覺人可以辨別物體的大小、形狀、硬度、光滑度及表面機理等機械性質。對皮膚施以適當的刺激,將引起皮膚表面下的組織產生位移(小到0.001mm),激發觸的感覺。觸覺感受器在體表的各處有所不同,舌尖、唇部和指尖等處較為敏感,背部、腿和手背等處較差。第四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48
2.溫度覺溫度覺分為熱覺和冷覺兩種,這兩種溫度覺是有兩種不同范圍的溫度感受器引起的,冷覺與熱覺以30℃為界,熱覺以47℃時為最高。溫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膚的不同部位,形成所謂的冷點和熱點;溫度覺的強度取決于溫度刺激的強度和被刺激部位的大小。
3.痛覺
痛覺是劇烈的刺激引起的,這種刺激可以是溫度刺激、機械刺激或藥物刺激等各種物理、化學刺激。由于痛覺可以導致機體產生保護性的反應,故它有很大的生物學意義。第四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493.4.2本體感覺
本體感覺系統包括耳前庭系統和運動覺系統,可感受身體和四肢所在位置的信息。在身體組織中,有三類運動覺感受器,第一類為肌肉內的紡錘體;第二類為腱中各個不同位置的感受器;第三類為深部組織中的層板小體。人們對運動覺系統的研究往往不被重視,實際上在操作訓練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許多復雜技巧動作的熟練程度,都有賴于有效的反饋作用。第四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5神經系統機能及其特征3.5.1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是人體主要的機能調節系統,人機系統中人的操作活動就是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使人體與外界環境相協調。神經系統范圍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兩部分。
1.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大腦皮質控制著脊髓和腦的其余部分,是調節人體活動的最高中樞。
2.周圍神經系統,中樞神經以外全部神經的總稱,周圍神經系統的功能是在感受器與中樞之間及中樞與效應器之間傳遞信息(神經沖動)第五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513.5.2大腦皮質功能定位大腦皮質是神經系統的最高中樞。大腦皮質的不同功能往往相對集中在某些特定部位,具體有:
1.軀體感覺區,見圖3-16(a)對側半身感覺和本體感覺,神經沖動傳到此區域,將產生相應的感覺。
2.軀體運動區,見圖3-16(b)通過軀體運動區控制全身的運動。
3.其他功能區視區、聽區、嗅區及語言代表區。第五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6人體信息處理系統3.6.1人的信號處理系統模型人在人機系統中特定操作活動中的作用,可類比為一種信息傳遞和處理過程,見圖3-17。感覺信號處理反應輸入系統輸出第五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533.6.2信息計量
在心理學研究中,引入了信息論的方法,使得可以對各種不同條件下的結果在一個統一的標準(加工信息量和通道容量)上進行比較。1、信息熵的概念熵(Entropy)原是熱力學的一個概念,用來表示系統的紊亂程度,是不確定性的度量。自然界存在一個普遍規律:能量密度的差異傾向于變成均等。熵隨時間增大而增大--熱力學第二定律。隨著孤立系統由非平衡態趨于平衡態,其熵單調增大,當系統達到平衡時,熵將達到最大。熵的變化和最大值確定了孤立系統過程進行的方向和限度。第五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54
從微觀上來說,熵是組成系統的大量微觀粒子無序度的量度,系統越無序,越混亂,熵就越大。
1948年,香農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解決了對信息的量化度量問題。一個系統越有序,信息熵就越低,一個系統越混亂,信息熵就越高。換句話說,變量的不確定性越大,熵也就越大,把它搞清楚所需的信息量也就越大,由此可知,信息量可以由信息熵來度量。第五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552、信息量的計算
信息:對數據加工后所得的結果。信息知識內容為了計算信息量,香農提出了度量信息熵的公示:式中,I(A)度量事件A發生所提供的信息量,稱之為事件A的自信息;P(A)
為事件A發生的概率。如果一個隨機試驗有N個可能的結果或一個隨機消息有N個可能的值,且它們出現的概率分別為P1
、P2
、P3
、……、PN
,則這些事件的自消息平均值為:第五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信息量的計量單位為比特(bit),它表示二進制的一位,即當某件事情出現的概率為1/2時,則不出現的概率也為1/2,那么由香農公式可知,該事件包含的信息量為:
H=-Plog2P-(1-P)log2(1-P)=-0.5×log2(1/2)-0.5×log2(1/2)=-0.5×(-0.5)-0.5×(-0.5)
=1
也就是說,當一個單一事件發生的概率為1/2時,其包含的信息量正好為一個比特(bit)。第五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57
若信號源S中有n個相互獨立的不同信號,某個信號j出現的概率為Pj,且Pj之和為1,j信號應出現nPj次,則所有信號的平均信息量為:
H=(-nP1log2P1-nP2log2P2-…-nPnlog2Pn)/n=-∑Pjlog2Pj(j=1…n)
顯然,當Pj=1/n時,H達到最大Hmax=∑(1/n)*log2n=log2n
在實際應用中,各事件發生的概率是不可知的,所以只能通過N次試驗,獲得某種結果出現的統計頻次。
因此,事件出現得概率越小,信息量愈大。即信息量的多少是與事件發生頻繁(即概率大小)成反比。第五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58例題:若估計在一次國際象棋比賽中謝軍獲得冠軍的可能性為0.1(記為事件A),而在另一次國際象棋比賽中她得到冠軍的可能性為0.9(記為事件B)。試分別計算當你得知她獲得冠軍時,從這兩個事件中獲得的信息量各為多少?
H(A)=-log2P(0.1)≈3.32(比特)
H(B)=-log2P(0.9)≈0.152(比特)第五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59例題:向空中投擲硬幣,落地后有兩種可能的狀態,一個是正面朝上,另一個是反面朝上,每個狀態出現的概率為1/2。如投擲均勻的正六面體的骰子,則可能會出現的狀態有6個,每一個狀態出現的概率均為1/6。試通過計算來比較狀態的不肯定性與硬幣狀態的不肯定性的大小。
H(硬幣)=-(2×1/2)×logP2(1/2)≈1(比特)H(骰子)=-6×(1/6)×logP2(1/6)≈2.6(比特)
[推論1]當且僅當某個P(Xi)=1,其余的都等于0時,H(X)=0。
[推論2]當且僅當某個P(Xi)=1/n,i=1,2,……,n時,H(X)有極大值logn。第五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6.3信息處理過程1、信息加工處理特征人從感覺器官接受的信息,傳導到大腦皮層,在大腦皮質處受著心理和生理活動狀況的影響,進行加工、調整和決策。1)信息的處理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影響人處理信息能力的因素有許多:(1)人的神經活動規律
(2)動機與積極性
(3)學習和訓練
(4)疲勞(5)個體差異
(6)人的信息傳遞率不可能超過7.5bit/s(7)意識水平第六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612、人的反應能力人的反應時間與感覺刺激物的刺激量有關。
1)信息傳輸速度C=H/T
其中:C—信息傳輸速率;
H—傳輸的信息量;T—傳輸的時間。第六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62
人的反應速度是反映人的感覺通道信息傳輸能力的客觀數量,一般而言,人的反應速度不會超過10bit/s,當超過這一極限后,信息就不能完全地被接受,此時要么不對信息進行繼續處理,要么進行錯誤的處理。人體不存在一個固定不變的信息傳輸速率,它隨刺激物的不同性質、維數和不同工作類型而變化。第六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63
2)采樣采樣間隔取決于刺激的頻率。若刺激的變化頻率為F,則T=1/2F,由此可見,采樣頻率降低,則采樣周期延長。當刺激物以速度或加速度形式出現時,采樣時間間隔的計算公式為:T=(K+1)/2F3)編碼編碼方式的優劣與工作性質有關;
辨認工作—數碼、字母、斜線---較好搜索定位—顏色、數碼、形狀---較好計數工作—數碼、顏色、形狀---較好比較或驗證—各方法幾乎沒有區別---較好利用感覺系統的信息處理原理,可以設計出高質量的人機系統。第六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6.4中樞信息處理
記憶是各種信息處理活動的基礎,一般分為三種形式:1.感覺信息儲存由感覺器官傳入大腦的信息必須在大腦組織中儲存一段時間,還需要大腦進行甄別,這種感覺信息儲存過程衰減很快,而且存儲量也有一定限度,延長顯示時間也不能提高它的效率。2.短時記憶短時記憶時間比感覺信息儲存時間稍長,不超過幾十秒,而且儲存的數量也有一定限度。許多職業都需要有良好的短時記憶。第六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653.長時記憶凡比短時記憶時間長的記憶過程都屬于長時記憶。長時記憶是人腦學習功能的基礎。長時記憶的儲存數量是無限的。第六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663.7人體生物力學生物力學是研究稅務系統運動規律的科學。生物系統運動的表現形式有兩種:第一,整個生物系統對于其周圍的介質、支撐物或其它物體發生位移,如行走、彈跳。第二,生物系統本身發生形變,即其中一部分相對于另一部分發生位移,如伸手、彎腰。人體生物力學的主要研究內容為:人體各部分的力量、活動范圍和速度。第六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673.7.1人體生物力學的一般知識人體完成各種活動動作的運動器官系統,由肌肉、關節、骨骼等組成,骨—運動的杠桿;關節—運動的樞紐;肌肉—運動的動力。三者在神經系統的支配和協調下完成各種動作。一、骨骼的功能1、人體骨骼的強度
1)在一定范圍內,骨的應力-應變關系是線性的;2)新鮮骨的強度雖然比干骨低50%,但有較好的彈性;3)骨骼的抗壓強度高于其抗拉強度50%左右;第六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684)不同結構形式的骨骼,抗拉強度差別較大,而抗壓強度相差不大。
人體各部位骨骼具有強度高,重量輕、抗壓強度最大、抗彎強度次之,抗扭強度最小的特點。第六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69第六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702、人體骨的功能人體大約有206塊骨,形成人體的支架。1)骨構成體腔的壁,以承載和保護內臟器官;2)骨之間由關節連接構成骨骼,形成人體支架;3)骨骼的骨髓腔和松質的腔隙中填充這骨髓,骨髓除具備造血功能外還具有儲存脂肪、鈣、磷的功能;4)肌肉在神經系統支配下產生收縮時,牽動著骨圍繞關節活動,使人體產生各種動作。第七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713、骨杠桿在骨杠桿中,關節是支點,肌肉是力量源泉,肌肉與骨的附著點稱為力點,而作用于骨上的阻力的作用點稱為重點,根據三點不同的位置分布,分為:
1)平衡杠桿
2)省力杠桿
3)速度杠桿:用力大,但運動速度快由等功原理,即杠桿省力不省功原理,得之于力則失之于速度,反之亦然。因此,最大的力量與最大的運動范圍兩者是相矛盾的。第七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72第七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
二、關節的活動范圍1、關節的聯結全身的骨與骨之間借助一定的結構相聯結,稱為骨連接,骨連接范圍直接聯結和間接聯結,我們所說的關節為間接聯結,有較大的活動性。2、關節的作用
1)關節的損傷---由于關節既受到肌肉和韌帶的穩定作用,也受到其限制作用,故當超出其限制范圍是就會受到損傷。
2)關節的舒適---當人體處在最大活動范圍以內活動時,相應關節也處于舒適范圍之內,其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會得到提高。第七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74三、人體肌肉力學特性人體活動的能量決定于肌肉,肌肉的基本機能就是將攝入的化學能轉變成機械能或熱能再轉變成機械功或力。1、肌肉的分類人體的肌肉依其構造、功能、分布等可分為平滑肌、心肌和橫紋肌(跨關節附著)三種。由于人體運動主要與橫紋肌有關,故工效學里討論的肌肉僅限于橫紋肌,簡稱肌肉。人體橫紋肌共有400塊,其總重約占人體體重的40%,每一塊肌肉都是一個器官。第七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752、肌肉的基本特征肌肉運動的基本特征是收縮與放松。故肌肉具有展長性和彈性、興奮性、收縮性的特征。肌肉收縮是人體產生力的根源。肌肉收縮時其長度縮短,橫面積增大,放松時正好相反。第七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76肌肉的收縮和放松都是由神經系統支配而產生的:第七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773、肌肉的收縮方式肌肉收縮有兩種方式:等長收縮、等張收縮。等長收縮:肌肉收縮產生的張力變化,而肌肉的長度不變,此時產生的力是靜態力,不做外功。等張收縮:肌肉的張力不變,而肌肉的長度變化,此時產生的力是動態的,肌肉做外功。4、肌肉放松的作用節省體內物質和能量的消耗;保證動作的準確、協調和有力的完成;有利于減輕疲勞,減少誤操作。第七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78四、人體運動的特征人體是一個有機的物質系統,身體各部分的運動都是轉動,轉動狀態的改變主要取決于力矩,而非取決于力。對于人體生物系統而言,肌肉的張力對相應關節的軸形成力矩。第七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79五、人體活動范圍人體的肢體、軀干、頭、頸、上肢、下肢等運動器官都有各自的活動范圍。人體的活動范圍可分為:最有利范圍、正常范圍和最大可及范圍三種。1、最有利范圍最有利范圍是指可使人在既能達到動作目的,又保證了人的工作輕松、舒適、不疲勞的最佳效果的人體活動范圍,也就是順手科技的活動范圍。因此,要求施加的操縱力不大、使用頻率很高、極其重要的操作裝置應安裝在此范圍內。第七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802、正常活動范圍正常活動范圍是指人體一般活動均在此活動范圍內進行,如上肢相對于不動的肩膀在肘關節彎曲時外切弧的范圍。該范圍是理想的作業區域,因此一般常用又重要的操作裝置應安裝在此范圍內。3、最大可及范圍最大可及范圍是指肢體長時間處于最大限度伸直狀態的活動范圍。由于在此范圍內作業時,肌肉內力消耗大,容易產生疲勞,所以在設計時盡可能不使人在這一范圍內作業,故只有不常用且費力很大的操作裝置可安裝在此范圍內。第八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813.7.2人體各部分的操縱力操縱力是指操作者在操作時為達到操作目的所付出的一定數量的力。肌肉收縮所產生的肌力大小取決于以下幾個生理因素:單個肌纖維的收縮力;肌肉中肌纖維的數量與體積;肌肉收縮前的長度;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狀態;肌肉對骨骼發生作用的機械條件。操作中肢體力量的發揮除取決于人體生理特征外,還與施力姿勢、施力部位、施力方式、施力方向密切相關。第八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82一、手的操縱力1、坐姿操縱力根據檢測研究可知,人的左手弱于右手;拉力大于推力;向下力略大于向上力;向內力大于向外力;手臂處于側面下方時,推拉力都比較弱,但向上和向下的力較大。第八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832、立姿操縱力立姿時,最大拉力和推力產生在肩的下方180°方向上,手臂的最大推力則產生在肩的上方0°方向上。故推拉形式的控制裝置,安裝在這兩個部位時操縱力最大。第八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843、握力一般而言,人的右手握力大于左手握力,且隨時間的增加而降低。正常男子的右手握力大約550N,左手握力421N,1分鐘后握力將降低一半左右。
握緊強度是人能夠施加在手柄上的最大握緊力,在設計手工工具、夾具和操縱機構時,都需考慮握緊強度。握緊強度的估算公式為:第八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854、拉力與推力若手作前后運動時,拉力要比推力大;當手作左右方向運動時,則推力大于拉力。5、扭力和提力與拉力和推力相比,扭力和提力要小,而且與操作姿勢有關。第八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86總結:人的瞬間操縱力可達到很大的值,有時可達1000N左右,但如果長時間操縱力超過127~150N時,極易產生疲勞,不利于安全生產。第八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87二、腳的操縱力用腳來操縱機器的例子很多,比如汽車的離合、油門、制動踏板都是通過腳來控制的。腳產生力的大小與下肢的位置、姿勢和方向有關。下肢伸直時所產生的力大于下肢彎曲時所產生的力;坐姿有靠背支持時,腳可產生最大的力(可達2500N左右);立姿時腳的用力比坐姿用力大。第八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883.7.3人體活動的速度和準確度一、肢體的動作速度肢體的動作速度的大小,基本上取決于肢體肌肉收縮的速度。而肌肉的收縮速度一方面取決于肌肉的類型(慢肌纖維、快肌纖維),另一方面還取決于肌肉收縮時所產生的發揮力和阻力的大小。對于操作速度,還取決于動作方向和動作軌跡等特征以及不同的動作特點。人體從事快而準確的直線運動,其運動的平均水平速度和最大速度隨移動距離的增加而增加,動作準確度的誤差率,以短距離時最大,隨距離的增加動作準確度的誤差率減少。第八十八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89
動作的速度取決于工作方向和動作的軌跡特征。一直向前的操作動作速度要比旋轉速度大1.5~2.0倍左右。水平操作動作速度大于垂直操作動作速度,順時針操作動作速度大于逆時針操作動作速度第八十九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90二、人體動作的頻率動作頻率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動作所重復的次數。肢體的動作頻率也取決于動作部位和動作方式。第九十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91
在設計操作系統時,對操作速度和頻率的要求不得超出肢體動作速度和頻率的能力限制。第九十一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92第九十二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93三、人體動作的靈活性在操縱時產生突然或平穩的改變方向時,圓形軌跡比直線軌跡靈活;手向著身體動作比離開身體的動作靈活而準確;向前后往復動作比向左右往復動作的速度大。人體較短部位的動作比較長部位的動作靈活;人體較輕部位的動作比較重部位的動作靈活;人體體積較小部位的動作比較大部位的動作靈活。第九十三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94根據以上分析,人機系統設計應當遵循以下規律:第九十四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7.4影響人體作用力的因素
1、體重
2、體位第九十五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7.2主要關節的活動范圍
關節的活動范圍有一定的限度,人體處于舒適時,關節必然處在一定的舒適調節范圍內,參閱表3-4。肌體的出力范圍肌體所能發揮的力量大小取決于:
1)人體肌肉的生理特征
2)施力的姿勢、部位、方式和方向,分別見圖3-21,圖3-22和圖3-23,相應的出力數值參閱表3-5,表3-6。第九十六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7.4肢體的動作速度與頻率
動作速度取決于肢體肌肉收縮的速度,而操作動作速度還取決于動作方向和動作軌跡等特征。動作頻率取決于動作部位和動作方法,參閱表3-7。第九十七頁,共一百三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8人的運動輸出3.8.1反應時間反應時間(R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工程鋼筋施工合同
- 房地產居間中介服務合同
- 車綠本抵押貸款合同
- 《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我們崇尚公平課件-4
- 除塵布袋供貨合同范本
- 沼氣服務合同范本
- 2025教師資格考試高中地理標準預測試卷答案及解析6-10
- 口腔合作合同范本
- 解除賣買合同范本
- 鐵路管理紅線培訓課件
- 簡約喜慶元宵節介紹模板 教學課件
- 西藏林芝嘉園小區項目可研(可研發)
- 喪假證明模板
- summary-writing-概要寫作-優質課件
- 按期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承諾書
- T∕CIC 049-2021 水泥窯用固體替代燃料
-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八單元《單元導讀》教學設計
- 第五章 學校教育的主要活動形式:課堂教學
- 大會—冠脈微循環障礙
- 《辦公自動化》教學教案
- 動物檢疫學講義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