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腸操作技術評分標準_第1頁
灌腸操作技術評分標準_第2頁
灌腸操作技術評分標準_第3頁
灌腸操作技術評分標準_第4頁
灌腸操作技術評分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灌腸操作技術評分標準灌腸操作技術評分標準灌腸操作技術評分標準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灌腸操作技術評分標準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發布日期:灌腸操作技術評分標準評價內容評分標準分值一、工作目標遵醫囑準確、安全地為患者實施不同治療需要的灌腸;清潔腸道,解除便秘及胃脹氣;降溫;為診斷檢查及手術做準備。5二、評估患者1、詢問、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排便情況。2、向患者解釋灌腸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三、實施要點651、儀表:符合要求。32、操作用物:治療盤、灌腸筒1套、肛管2根、卵圓鉗、彎盤、潤滑劑、棉簽、衛生紙、一次性治療巾、水溫計、量杯、(大小各1個)、手套1雙;灌腸溶液:%~%肥皂溶液或生理鹽水。另備:輸液架、屏風,必要時備便盆、便盆巾。53、操作步驟:1)核對醫囑,準備用物。32)核對患者床號、姓名、住院號,評估患者。103)洗手,戴口罩。24)攜用物至床邊、再次核對。25)在治療室配置合適的灌腸液。2松開床蓋被、協助患者取左側臥位、雙膝屈曲、退褲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57)墊治療巾于臀下,置彎盤于臀邊。28)戴手套,將灌腸筒掛于輸液架上,液面高于肛門40~60cm,再次核對患者。69)潤滑肛管前端7~10cm連接灌腸筒,排凈橡膠管及肛管內的空氣。6按照要求置入肛管,指導患者作深呼吸,置入合適長度后固定肛管,使灌腸溶液緩慢流入并觀察患者反應。6待溶液將要灌完時,夾緊肛管,拔出肛管放入彎盤內,撤下彎盤放于治療車下層。6灌腸完畢,囑患者平臥,忍耐10~20分鐘后再排便并觀察大便性狀。313)處理用物。314)脫手套,洗手,取口罩。215)在體溫單大便欄記錄灌腸結果。34、操作速度:完成時間限20分鐘以內。四、指導患者1、灌腸過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導患者做深呼吸,同時適當調低灌腸筒的高度,減慢流速。2、指導患者如有心慌、氣促等不適癥狀,立即平臥,避免意外的發生。20五、注意事項1、對急腹癥、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腸;肝性腦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腸;傷寒患者灌腸量不能超過500毫升,液面距肛門不得超過30厘米。2、對患者進行降溫灌腸,灌腸后保留30分鐘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鐘測量體溫。5六、結果標準1、患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