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護理_第1頁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護理_第2頁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護理_第3頁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護理_第4頁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第1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定義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增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目前我國采用國際上統一的標準,即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140/90mmHg)即診斷為高血壓。第2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高血壓分級標準第3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高血壓臨床表現一)早期表現:早期多無癥狀,偶爾體檢時發現血壓增高,或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勞累后感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肢體麻木等癥狀(二)腦部表現:頭痛、頭暈常見.頭痛可表現為持續性純痛或搏動性脹痛(三)心臟表現:早期,心功能代償,癥狀不明顯,后期,心功能失代償,發生心力衰竭:乏力、疲倦、頭暈、心慌(四)腎臟表現:長期高血壓致腎小動脈硬化。腎功能減退時,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紅細胞。尿濃縮功能低下,出現氮質血癥及尿毒癥。(五)眼底改變:視網膜動脈痙攣、狹窄、眼底出血、滲出及視乳頭水腫。第4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高血壓并發癥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心臟性猝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高血壓腦病缺血性腦卒中

出血性腦卒中高血壓性腎臟病

高血壓性視網膜病主動脈瘤

主動脈夾層閉塞性周圍動脈粥樣硬化第5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護理診斷及合作性問題1.疼痛:頭痛與血壓升高有關。2.有受傷的危險與頭暈、視力模糊、意識障礙或發生直立性低血壓有關。3.知識缺乏:缺乏疾病預防、保健知識和高血壓用藥知識。4.潛在并發癥:高血壓急癥。護理目標病人血壓控制在合適的范圍,頭痛減輕;無意外發生;能描述高血壓預防、保健方面的知識,堅持合理用藥。第6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護理措施(一)一般護理1.休息與活動①高血壓初期可適當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根據年齡和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如慢跑或步行、打太極拳、氣功等,不宜登高、提取重物和劇烈運動等;血壓較高、癥狀較多或有并發癥的病人應增加臥床休息,協助生活料理。②保持病室安靜,減少聲光刺激,限制探視;護理操作動作要輕柔并集中進行,少打擾病人;對因焦慮而影響睡眠的病人遵醫囑應用鎮靜劑。③避免受傷,如避免迅速改變體位、活動場所光線暗、病室內有障礙物、地面滑和廁所無扶手等危險因素。2.飲食護理①減少鈉鹽攝入,每人每日食鹽量以不超過6g為宜。②補充鈣和鉀鹽,多吃新鮮蔬菜、多飲牛奶。③減少脂肪攝入。④限制飲酒,飲酒量每日不可超過相當于50g乙醇的量。第7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護理措施(二)病情觀察定期監測血壓。密切觀察并發癥征象,一旦發現血壓急劇升高、劇烈頭痛、嘔吐、煩躁不安、視力模糊、意識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立即報告醫師并協助處理。(三)用藥護理1.用藥注意事項①囑病人遵醫囑應用降壓藥物,不可隨意增減藥量、漏服、補吃上次劑量或突然停藥,以防血壓過低或突然停藥引發血壓迅速升高。②降壓藥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壓,告知病人起床或改變體位時動作不宜太快,洗澡水不宜過熱,下床活動時穿彈力襪,站立時間不宜過久,發生頭暈時立即平臥,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和腦部供血,外出時應有人陪伴。第8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2.觀察藥物不良反應第9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護理措施(四)高血壓急癥病人護理①定期監測血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發現血壓急劇升高,劇烈頭痛、嘔吐、大汗、視力模糊、面色及神志改變和肢體運動障礙等癥狀,立即通知醫生。②安置病人于半臥位,抬高床頭,絕對臥床休息,做好生活護理。避免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動;安定病人情緒,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鎮靜劑。③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④連接好心電、血壓和呼吸監護。⑤迅速建立靜脈通路,遵醫囑給予速效降壓藥,常首選硝普鈉,每5~10min測血壓1次,使血壓緩慢下降并保持在安全范圍,如血壓過低,或有血管過度擴張的征象,如出汗、煩躁不安、頭痛、心悸、胸骨后疼痛及肌肉抽動,應立即停止輸液,降低床頭,并報告醫師。第10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護理措施(五)心理護理長期抑郁、情緒激動或精神創傷,可導致血壓升高,因此應指導病人學會自我調節,使用放松技術,如心理訓練、音樂治療和緩慢呼吸等,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易激動的病人應做好家屬工作,給病人以理解、寬容與支持,保證病人有安靜舒適的休養環境。(六)健康指導1.疾病知識指導向病人介紹高血壓的有關知識和危害性,讓病人了解控制血壓的重要性和終身治療的必要性。教會病人和家屬正確的測量血壓的方法,說明長期堅持治療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可預防和減輕靶器官損害。第11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護理措施2.生活方式指導指導病人控制總熱量,減輕體重;低鹽、低脂飲食,保證充足的鉀、鈣攝入,增加粗纖維食物攝入,預防便秘,戒煙限酒;適當運動,注意勞逸結合,運動強度、時間和頻度以不出現癥狀為度,避免競技性和力量性運動;調整心態,學會自我心理調節。3.用藥指導強調長期藥物治療的重要性,詳細告知病人降壓藥物的名稱、作用、用法、劑量、療效與不良反應的觀察及應對方法,囑病人按時按量服藥,不可隨意增減藥量、漏服、補吃上次劑量或突然停藥。4.定期復查根據危險度分層決定復診時間。低危或中危者,每1~3個月隨診一次;高危者,至少每個月隨診一次。血壓升高或病情異常時及時就醫。第12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護理評價病人血壓是否控制在正常范圍,頭痛是否減輕;是否無意外發生;病人能否描述高血壓預防、保健方面的知識,能否堅持按醫囑用藥。第13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定義糖尿病

是一個由于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或者伴有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導致血糖增高,進而引起三大物質代謝紊亂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病因:(一)遺傳易感性(二)自身免疫性

(三)病毒感染

(四)誘發因素第14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臨床表現及并發癥一、代謝紊亂綜合癥:

典型癥狀“三多一少”:多尿、多飲、多食、體重下降二、糖尿病急性并發癥:①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②高滲性昏迷③感染三、糖尿病慢性并發癥

1、心血管病變2、腎臟病變3、神經病變4、眼部病變5、糖尿病足第15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診斷要點

1997年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修改標準:有糖尿病癥狀,加上一天中任何時候血糖≥11.1mmol/L,(或)空腹≥7.0mmol/L,或OGTT中2HPG≥11.1mmol/L可診斷為糖尿病。第16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輔助檢查一、尿糖測定二、血糖測定:空腹及餐后血糖增高是診斷糖尿病的主要依據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適應癥:可疑糖尿病患者方法:①試驗前三天進碳水化合物不少于200g②試驗前日晚餐后禁食,禁食至少10小時③試驗當日晨取血后將葡萄糖75g溶于250-300ml的水中,與5min內服下,服后30′、60′、120′、180′各采血1次④將5個血標本一同送驗四、糖化血紅蛋白A1和糖化血漿白蛋白測定第17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常用護理診斷1.營養失調:低于或高于機體需要量2.有感染的危險

與血糖增高等因素有關3.潛在并發癥

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第18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護理措施及依據1.營養失調:既可表現為低于機體需要量,又可表現為高于機體需要量。在臨床護理中,作出恰當的護理診斷。

(1)飲食護理合適的飲食有利于減輕體重,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謝紊亂和高血壓。1)計算總熱量2)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分配:碳水化合物約占飲食總熱量的50%-60%,蛋白質含量一般不超過總熱量的15%,脂肪約占總熱量30%。3)每餐熱量合理分配第19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護理措施及依據

4)糖尿病病人飲食注意事項①嚴格定時進食②控制飲食的關鍵在于控制總熱量③嚴格限制各種甜食④病人進行體育鍛煉時不宜空腹⑤保持大便通暢、多食含纖維素高的食物⑥每周定期測量體重一次第20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護理措施及依據(2)休息與運動1)運動鍛煉的方式最好做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等2)運動的注意事項①運動前評估糖尿病的控制情況②隨身攜帶糖果,不宜空腹運動(3)口服降糖藥物護理1)護士除了解各類降糖藥物的作用、劑量、用法外,還應掌握藥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項。①磺脲類藥物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應。②雙胍類藥物不良反應有腹部不適、口中金屬味、惡心、畏食、腹瀉等。因雙胍類藥物促進無氧糖酵解,產生乳酸,在肝、腎功能不全、休克或心力衰竭者可誘發乳酸性酸中毒。2)觀察病人血糖、尿糖、尿量和體重變化,評價藥物療效。3)指導病人按時進餐,切勿提前或推后。第21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護理措施及依據(4)胰島素治療的護理1)準確執行醫囑做到制劑種類正確,劑量準確,按時注射。2)注射時間、部位和方法掌握胰島素的注射時間,普通胰島素于飯前半小時皮下注射,低精蛋白鋅胰島素在早餐前1h皮下注射。長、短效胰島素混合使用時,應先抽吸短效胰島素,再抽吸長效胰島素,注射胰島素時應嚴格無菌操作,防止發生感染。3)胰島素不良反應①低血糖反應,是最主要的不良反應,與劑量過大(和)飲食失調有關。表現有頭昏、心悸、多汗、饑餓甚至昏迷

②胰島素過敏③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縮或增生4)使用胰島素治療過程中應定期監測尿糖、血糖變化第22頁,共24頁,2022年,5月20日,18點38分,星期六護理措施及依據2.有感染的危險

(1)皮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