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鞭,蟯,鉤yy課件_第1頁
蛔蟲,鞭,蟯,鉤yy課件_第2頁
蛔蟲,鞭,蟯,鉤yy課件_第3頁
蛔蟲,鞭,蟯,鉤yy課件_第4頁
蛔蟲,鞭,蟯,鉤yy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線蟲(nematode)

第一節概論

一、形態(一)成蟲:1、圓柱形,不分節,兩側對稱,雄蟲多較雌蟲小,尾端向腹面卷曲.2、原體腔(protocoele)或假體腔:無上皮細胞3、體壁:由角皮層、皮下層、縱肌層組成

4、消化系統:消化道完整,組成:口孔、口腔、咽管、腸、肛門消化腺5、雌雄異體;生殖系統:雄蟲的,單管型;雌蟲的,多為雙管型(二)蟲卵:卵圓形,無卵蓋

卵殼:由外向內為卵黃膜(受精膜)

殼質(chitin)層

脂層或蛔甙(ascaroside)層卵內二、生活史1、基本發育階段:卵、幼蟲、成蟲幼蟲發育需4次蛻皮(molting)、移行2、生活史類型:(1)生物源性線蟲(間接型):需中間宿主幼蟲在中間宿主體內發育為感染期幼蟲,以組織線蟲為主,如:絲蟲

似蚓蛔線蟲(蛔蟲)

Ascarislumbricoides

2、特征性結構:唇瓣,細齒體表:橫紋、側線(二)蟲卵1、受精蛔蟲卵(fertilizedegg)

棕黃色,寬橢圓形45~75×35~

50um由外向內:

蛋白質膜卵殼卵內容物

受精膜殼質層蛔甙層新月形間隙受精卵細胞蛋白質膜2、感染期卵(含蚴卵)蛋白質膜:有或無卵殼(受精膜、殼質層、蛔甙層)

卵內:

蚴蟲

3、未受精蛔蟲卵(unfertilizedegg):

棕黃色,長橢圓形,(88~

94)×(39~

44)um;組成:卵殼(受精膜,殼質層)卵內容物:折光顆粒

4、脫蛋白膜卵厚而透明

二、生活史

土壤中卵內蛻皮1次糞受精卵

感染期卵

3周

60-75天

成蟲

幼蟲

小腸

咽喉

小腸

蛻皮1次

蛻皮2次

(經口)(靜脈)4、幼蟲移行途徑:

幼蟲侵入腸壁V

經肝

右心肺,支氣管,會厭

咽胃、

小腸

5、鉆孔習性6、雌蟲產卵量大,24萬個/天/雌蟲成蟲并發癥:膽道蛔蟲病腸梗阻腸穿孔蛔蟲性胰腺炎蛔蟲性闌尾炎等蛔蟲成蟲腸梗阻腸梗阻驅蟲(二)幼蟲1、蛔蟲性哮喘

2、蛔蚴性肺炎EOS↑

3、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

4、異位寄生蛔蚴性肺炎蛔蟲異位寄生四、診斷1、糞檢蟲卵

直接涂片法飽和鹽水浮聚法

2、驅蟲治療性診斷五、流行1、傳染源:糞中含受精蛔蟲卵的人2、產卵量大、蟲卵對外界抵抗力強;直接發育;人糞施肥;感染率高六、防治:

(一)驅蟲阿苯噠唑(丙硫咪唑):400mg頓服1

~2天甲苯噠唑:成人100mg/d,頓服3

~4天伊維菌素:6mg/d,頓服療效100﹪

驅蟲時間:秋冬季節,每隔3~6個月驅蟲一次

(二)并發癥:

手術鎮痛抗生素等(三)加強衛生宣傳(四)加強糞便管理

毛首鞭形線蟲(鞭蟲)Trichuristrichiura

鞭蟲成蟲1、形態:成蟲:形似馬鞭,長30到50毫米間前3/5呈細線狀,后2/5粗如鞭柄狀雄蟲尾端環狀蜷曲

蓋塞卵細胞卵殼鞭蟲卵2、生活史特點(1)感染期:感染期蟲卵感染途徑:經口(2)寄生部位盲腸(3)幼蟲直接在腸道中發育為成蟲3、致病:鞭蟲病消化道癥狀并發癥:消化道出血、闌尾炎、腸梗阻、腸套疊、直腸脫垂

腸道中寄生的鞭蟲鞭蟲寄生于闌尾鞭蟲寄生于直腸,引起脫肛4、診斷:糞檢查蟲卵5、防治:甲苯咪唑、噻嘧啶、阿苯噠唑連服3天蠕形住腸線蟲

(蟯蟲pinworm)

Enterobiusvermicularis一、形態(一)成蟲

1、細小,乳白色,線頭狀,雄蟲(♂):(2~5)×(0.1~0.2)mm雌蟲(♀):(8~13)×(0.3~0.5)mm

蟯蟲成蟲

2、特征性結構:

頭翼(cephalicalae)

咽管球(pharyngeal)3、雄蟲:后端卷曲“6”字形;單管型雌蟲:長紡綞形,尾尖直;雙管型♂♀(二)蟲卵:無色透明,”D“形;大小:(50~60)um×

(20~

30)um;卵殼由外向內:蛋白質膜、殼質層、脂層;卵內:含蝌蚪期胚胎二、生活史

夜間肛周6~8小時

感染期卵

2~4周

成蟲

幼蟲(人盲腸、結腸、回腸)(肛門—手—口)受精卵生活史要點:1、雌蟲在交配后,夜間肛門括約肌松馳時爬至肛周產卵2、受精卵發育至感染期卵僅需6小時3、感染途徑:肛門--手-口途徑、接觸或吸入、自身重復感染(逆行);感染期:感染期卵4、終末宿主:人5、成蟲壽命短(2~4周)三、致病:

肛門、會陰部瘙癢消化紊亂神經精神癥狀

異位寄生:

蟯蟲性闌尾炎蟯蟲性泌尿生殖系統感染四、診斷

成蟲

蟲卵:清晨便前,洗澡前方法:棉簽拭子法透明膠帶法五、流行

1、人:唯一的傳染源2、傳播方式:A、肛門-手-口B、接觸感染和吸入感染C、逆行感染六、防治

1、防止再感染2、驅蟲:阿苯噠唑200mg頓服甲苯噠唑100~200mg頓服2天三苯雙脒200mg頓服或生理鹽水灌腸

3、局部用藥十二指腸鉤口線蟲、美洲板口線蟲

(AncylostomaduodenaledDubiniand

NecatoramericanusStiles)

一、形態(一)成蟲:

1、細長1cm左右,呈“C”形或“S”形

十二指腸鉤蟲美洲鉤蟲2、雌蟲:末端圓錐形,可有尾刺;雙管型雄蟲:末端膨大為交合傘;單管型3、特征性結構:口囊:鉤齒、板齒咽管發達的肌肉

交合傘、交合刺十二指腸鉤蟲美洲鉤蟲口囊:

交合傘

背輻肋是蟲種鑒別的依據美洲鉤蟲十二指腸鉤蟲美洲鉤蟲交合傘(側面)兩種鉤蟲成蟲鑒別:鑒別點十二指腸鉤蟲美洲鉤蟲體形“C”形“S”形口囊兩對鉤齒一對板齒

交合傘圓形扁圓形

背輻肋遠端分2支,基部分2支每支分3小支每支分2小交合刺兩刺末端分開兩刺合攏4、腺體頭腺1對(分泌抗凝素)

咽腺(分泌乙酰膽堿酶)

排泄腺

1對(分泌蛋白酶)

(二)蟲卵:橢圓形,大小:(57~76)×(36~40)um;殼極薄,無色透明卵內含2~4個卵細胞(二)幼蟲:桿狀蚴:前端鈍圓后端尖細,有口孔絲狀蚴(filariformlarva感染期蚴):

口孔封閉絲狀蚴二、生活史

土壤中卵內發育成桿狀蚴糞受精卵

絲狀蚴

成蟲

幼蟲

小腸

咽喉

右心

皮膚

蛻皮2次(經皮膚等)(靜脈、淋巴)脫殼蛻皮2次10天內4~6周絲狀蚴的生物學特征:(1)向溫性、向濕性、聚集性、借水膜爬行

(2)穿刺力強,咽管腺(3)接觸皮膚,主動入侵

生活史要點:兩種鉤蟲基本相同1、一個宿主:人2、感染途徑:經皮膚,十二指腸鉤蟲可經口感染、經胎盤感染;感染期:絲狀蚴(感染期幼蟲)

3、經皮膚入血到右心,經肺,肺泡,支氣管,咽,小腸發育為成蟲

4、十二指腸鉤蟲幼蟲有遷延移行現象5、成蟲壽命:5~7年左右鉤蚴的遷延移行(persistingmigrant)

人體經皮膚感染十二指腸鉤蟲后,部分幼蟲在組織中,發育暫停或遲緩,經過一段時間后,才到達小腸發育為成蟲(可達250多天)的現象

三、致病(一)幼蟲鉤蚴性皮炎(糞毒、著土癢)鉤蚴肺部移行:陣發性咳、血痰、哮喘鉤蚴性皮炎鉤蚴性皮炎(二)成蟲1、消化道癥狀異嗜癥

2、鉤蟲性貧血(缺鐵性、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成蟲寄生于小腸,咬附吸血,邊吸邊排分泌抗凝素,滲血更換吸血部位,漏血組織血管損傷,失血;消化道出血。3、嬰兒鉤蟲病表現:急性血性腹瀉,柏油樣黑便,腹脹、嘔吐后果:貧血嚴重,發育極差,合并癥多,病死率高4、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15﹪

兩種鉤蟲的致病作用相似不同點:十二指腸鉤蚴引起皮炎者較多;十二指腸鉤蟲成蟲導致的貧血亦較嚴重十二指腸鉤蟲是引起嬰兒鉤蟲病的主要蟲種四、診斷:

1、直接涂片法查蟲卵2、飽和鹽水漂浮法查蟲卵3、改良加藤法定量4、鉤蚴培養法5、痰查幼蟲飽和鹽水漂浮法鉤蚴培養法五、流行1、傳染源:患者、帶蟲者2、人糞施肥,旱地作物,手足接觸土壤3、易感季節:夏、秋

清晨露水未干,久雨初晴,久晴初雨

六、防治:綜合防治1、驅蟲阿苯噠唑:400mgqd×3d甲苯噠唑:100mgbid×3d噻嘧啶(雙羥萘酸嘧啶):10mg

(基質)/kg/天,連服2天賽特斯(含阿苯噠唑、雙羥萘酸嘧啶):

400~500mg×3d三苯雙咪2、局部用藥3、糾正貧血補充VitC、鐵、蛋白

鐵劑硫酸亞鐵:0.3/片,1~2片/次tid枸櫞酸鐵銨:10mltid連服1~

2個月4、個人防護5、管理好糞便1、十二指腸鉤蟲脂肪酸與視黃醇結合蛋白(Ad-FAR-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達彭禮飛[1]胡晶晶[1]鄧莉[1]楊陳[1,2]甘偉瓊[1,2]吳亞敏[1]付漢維[1][1]廣東醫學院寄生蟲檢驗學教研室,湛江524023,[2]廣東醫學院藥理學教研室,湛江524023《熱帶醫學雜志》2007年7卷8期:718-721鉤蟲相關研究2、十二指腸鉤蟲抗凝蛋白AduNAP7的原核表達、純化及抗凝活性鑒定彭禮飛[1]鄧莉[1]楊陳[1,2]胡晶晶[1]甘偉瓊[1,2]吳亞敏[1]付漢維[1][1]廣東醫學院寄生蟲學教研室,湛江5240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