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下學期練習_第1頁
化工原理下學期練習_第2頁
化工原理下學期練習_第3頁
化工原理下學期練習_第4頁
化工原理下學期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僅供學習與交流.....精品文檔......化工原理下學期練習傳質基礎【1】傳遞凈物流量為N,主體流動量為Nm,A分子和B分子凈流量為NA和NB,等分子相互擴散不同于單向擴散的特點是(C)。(A)JA=-JB;(B)N=Nm>0;(C)NA=-NB>0;(D)NA=-NB=0【分析如下】無論是等分子相互擴散還是單向擴散都恒有JA=-JB,故不能選(A);又在等分子相互擴散中沒有總體流動(即Nm=0),而不是N=Nm>0,故不能選(B);傳質速率NA和NB不可能都同時為零,故(D)不成立;只有等分子相互擴散才有NA=-NB,故正確的選項應該是(C),即NA=-NB>0?!?】兩組分A和B的傳質速率為NA和NB,在(C)情況下,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在氣相中擴散;(B)單向擴散;(C)等摩爾擴散;(D)在液相中擴散【分析如下】在單向擴散中,NB=0,NA>-NB。只有在等摩爾相互擴散時才有NA=-NB,且與在液相還是氣相中擴散無關,故選(C)。【3】物質在氣體中的分子擴散系數DG與氣體絕對溫度T的關系為(B)。(A)DG∝TG;(B)DG∝TG的1.75次方(C)DG∝1/TG;(D)DG∝(1/TG)的1.75次方【4】單向擴散中,趨向于相界面的總體流動,是由于(B)引起的。(A)外力驅動;(B)分子擴散;(C)對流擴散;(D)渦流擴散5】描述分子擴散的實驗定律是(B)。(A)亨利定律;(B)菲克定律;(C)拉烏爾定律;(D)傅立葉定律【說明如下】亨利定律描述的是氣體和稀溶液間的氣液相平衡關系的實驗定律。拉烏爾定律描述的是理想溶液汽液相平衡關系的實驗定律。傅立葉定律描述的是物體中熱傳導性能的實驗定律。描述分子擴散的實驗定律是菲克定律?!?】漂流因數越大,表明(D)的影響越大。(A)對流擴散;(B)溫度;(C)粘度;(D)總體流動【分析如下】漂流因數表明總體流動的影響,與對流擴散、溫度和粘度無直接關系。漂流因數表明單向擴散比等摩爾相互擴散的傳質速率大的倍數,也即總體流動對傳質速率的影響?!?】總體流動又稱摩爾擴散,發生在(A)中:。(A)單向擴散;(B)等分子相互擴散;(C)氣相;(D)液相【分析如下】(A)由于A分子單向擴散留出空位,使氣體混合物產生趨向于相界面的總體流動。(B)等分子相互擴散不會產生總體流動。(C)總體流動是由于分子單向擴散本身引起的,與在液相還是氣相中的擴散無關?!?】液體粘度增大液相中擴散系數DL(A)。(A)減??;(B)增大;(C)不變;(D)不確定氣體吸收【1】常壓下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低濃度系統,如在水中加堿,此系統(C)。(A)kG和KG都明顯增大;(B)kG減小,KG增大(C)kG基本不變,KG增大;(D)kG和KG都基本不變【分析如下】加堿中和碳酸根,減少了液膜阻力,使總吸收系數KG增大,而氣膜的kG基本不變,KG不可能不變?!?】對一定的氣體和稀溶液物系,相平衡常數m取決于(B)。(A)溫度和濃度;(B)溫度和壓強(C)壓強和濃度;(D)流速和濃度【分析如下】相平衡常數m=E/Pt,式中亨利系數E在壓力不很高時只取決于溫度,所以m取決于溫度和壓強。【3】只要組分在氣相中的分壓(B)液相中該組分的平衡分壓,解吸就會繼續進行,直至達到一個新的平衡為止。(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等于【分析如下】如果組分在氣相中的分壓與液相中該組分的平衡分壓不相等,傳質過程就會繼續進行。如果組分在氣相中的分壓大于液相中該組分的平衡分壓,傳質過程就會從氣相往液相進行,是吸收。如果組分在氣相中的分壓小于液相中該組分的平衡分壓,傳質過程就會從液相往氣相進行,是解吸。【4】低濃度難溶氣體吸收,其他操作條件不變,入塔氣量增加,氣相總傳質單元高度HOG、出塔氣體濃度y2、出塔液體濃度x1將會有(A)。(A)HOG↑,y2↑,x1↑;(B)HOG↑,y2↑,x1↓;(C)HOG↑,y2↓,x1↓;(D)HOG↓,y2↑,x1↓【分析如下】難溶氣體吸收屬液膜控制,入塔氣量G增加,則Kya基本不變,因為HOG=G/Kya,故HOG↑。由于G↑,L不變,則L/G↓,將使操作線平衡線靠近,吸收推動力下降,吸收效果變差,吸收率η↓,故y2↑。又,導致x1↑。故選(A)。5】在逆流吸收塔內,入塔條件不變,填料層高度H趨向無窮大,當吸收因數A<1時,氣液相在(B)處達到平衡。(A)塔頂;(B)塔底;(C)塔中部;(D)塔中某一位置【6】用純溶劑逆流吸收混合氣中的溶質,相平衡符合亨利定律。當入塔氣體濃度上升[屬低濃度范圍]其他入塔條件不變,則氣體出塔濃度和吸收率(D)。(A)↑,↓;(B)↓,↑;(C)↑,↑;(D)↑,不變【分析如下】操作線斜率L/G不變,操作線平移。塔填料高h0不變,也不變,則NOG不變,操作線必然向上平移,所以↑。由NOG=[1/(1-S)]ln[(1-S)(yb-mxa)/(ya-mxa)+S)],當NOG不變,S=mG/L不變,xa=0,yb/ya必然不變。對低濃度吸收,吸收率,所以吸收率恒定不變,而↑?!?】正常操作的逆流吸收塔,因故吸收劑入塔量減少,以致使液氣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氣比,將會發生(A)。(A)出塔液↑,回收率減??;(B)出塔氣↑,出塔液不變(C)出塔氣↑,出塔液↑;(D)在塔下部發生解吸現象【8】溫度__B__,將有利于解吸的進行。(A)降低;(B)升高;(C)變化;(D)【分析如下】由于解吸操作時,操作線在平衡線下方,溫度升高,平衡線向上移動,有效提高傳質推動力,有利于解吸的進行?!?】在解吸操作中,總壓和溫度T(C),將有利于解吸的進行。(A)↑,T↑;(B)↑,T↓;(C)↓,T↑;(D)↓,T↓【分析如下】總壓下降,使相平衡常數()上升,平衡線上移,有利于解吸。溫度上升,亨利系數E上升,也使m上升,平衡線上移,有利于解吸。10】在圖上,操作線若在平衡線下方,則表明傳質過程是(B)。(A)吸收;(B)解吸;(C)相平衡;(D)不確定【分析如下】由于操作線在下方平衡線在上方,表明與液相平衡氣相濃度y*高于實際氣相濃度y,傳質方向是從液相到氣相,故不能為吸收,而是解吸。【11】某填料吸收塔,由于前面工序生產能力提高,吸收塔的生產能力需相應提高,但氣體進出口濃度仍需保持不變,則可采取增加吸收劑用量和降低進塔吸收劑的濃度等措施,此辦法A。A.可行;B.不可行;C.不一定【12】為提高吸收系數以強化吸收過程,對氣膜控制過程,應采取C,對液膜控制過程,應采取D。A.升高溫度,增加總壓,減少氣流速度;B.降低溫度,減小總壓,增加氣流速度;C.降低溫度,增加總壓,增加氣流速度;D.適當升高溫度,增加吸收劑用量及湍動程度?!?3】某一操作中吸收塔,若吸收劑的溫度突然升高,則C說法不正確。A.Y1,X2不變;B.Y2增大,X2不變;C.Y2增大,X1不變;D.Y1不變,X1減小?!?4】對接近常壓的低濃度溶質的氣液平衡系統,當溫度和壓力不變、而液相總濃度增加時其溶解度系數H將(C)﹑亨利系數E將(A)。A.增加B.減少C.不變【分析如下】在亨利定律適用的范圍內,H只是溫度的函數,與pA或cA無關,而E=HcM,故E增大。應注意這里H的表達式應為,而不是譚天恩教材中的?!?5】在吸收傳質過程中,它的方向和限度,將取決于吸收質在氣-液兩相平衡關系,若要進行吸收操作,則應控制(A)A、;B、;C、【16】通常所討論的吸收操作中,當吸收劑用量趨于最小用量時(D)。A.回收率趨向最高;B.吸收推動力趨向最大;C.操作最為經濟;D.填料層高度趨向無窮大?!?7】在常壓下,20℃時氨在空氣中的分壓為166mmHg,此時氨在混合氣體中的摩爾分率(0.218),比摩爾分率Y=(0.279)?!?8】選擇吸收設備時﹑綜合考慮吸收率大﹑阻力小﹑穩定性好﹑結構簡單造價小﹑一般應選(A)。A.填料吸收塔;B.板式吸收塔;C.噴淋吸收塔。【19】正常操作下的逆流吸收塔,若因某種原因使液體量減少以致液氣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氣比時,下列哪些情況將發生?(C)A出塔液體濃度x1增加,回收率增加;B出塔氣體濃度增加,但x1不變;C出塔氣體濃度與出塔液體濃度均增加;D在塔下部將發生解吸現象。附圖【20】【20】在密閉容器內存在某種低濃度水溶液,容器內壓強為p0,溶液溫度為t,溶質含量為c(x),試問:附圖【20】(1)若將N2壓入容器,則E不變,H不變,m變小,pe不變;(2)若溶液溫度t下降,則E變小,H變小,m變小,pe變??;(3)注入溶質A,則E不變,H不變,m不變,pe變大。【21】某吸收過程,已知氣相傳質系數與液相傳質系數的關系是ky=3kx,則此時氣相傳質推動力(y-yi)不確定液相傳質推動力(yi-ye)。(>,=,<,不確定)?!痉治鋈缦隆恳騧未知,故不確定?!?2】低濃度逆流吸收塔設計中,若氣體流量、進出口組成及液體進口組成一定,減小吸收劑用量,傳質推動力將減小,設備費用將增大(增大,減小,不變)?!?3】某逆流吸收塔操作時,因某種原因致使吸收劑入塔量減少,以至操作時液氣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氣比,則將發生什么情況y2增大,達不到設計要求,x1也增大。【24】低濃度逆流吸收操作中,原工況操作線如附圖所示,現其他條件不變而吸收劑用量L增加,試判斷下列參數變化情況并繪出新工況操作線:HOG減小,?ym不確定,出塔液體x1減小,出塔氣體y2減小,回收率η增大(增大,減小,不變,不確定)。附圖【24】附圖【25】【25】低含量逆流吸收操作中,原工況操作線如附圖所示,現其他條件不變而吸收劑入塔含量升高,試繪出新工況的操作線。【26】吸收操作中,原工況下氣體進塔量為G,進出塔的含量分別為y1,y2。由于某種原因,吸收劑入塔濃度升高,采用增加吸收劑用量L的方法后,使y1,y2保持不變。則與原工況相比,被吸收溶質總量不變,平均推動力?ym減小(增大,減小,不變,不確定)?!痉治鋈缦隆浚何杖苜|總量不變,但因L導致Kya,從而,即NOG,又,不變,故?!?7】低濃度逆流吸收操作中,當吸收劑溫度降低其他條件不變時,試判斷下列參數變化情況并繪出操作線:相平衡常數m減小,Kya增大,推動力?ym不確定,回收率η增大,出塔y2減小,出塔x1增大(增大,減小,不變,不確定)。【28】用純溶劑進行低濃度逆流吸收操作中,當氣體進口含量y1下降,其他條件不變時,則氣體出口含量y2減小,液體出口含量x1減小,被吸收溶質總量減小,回收率η不變,推動力?ym減小,NOL不變(增大,減小,不變,不確定)?!?9】低濃度逆流解吸操作中,其他條件不變而入塔液體含量x1下降,則NOL不變,出塔液體x2減小,出塔氣體y1減小(增大,減小,不變,不確定)?!?0】已知某吸收過程操作線如圖所示,試分別定性繪出以下幾種情況下的操作線,并討論對吸收操作的影響:(1)吸收操作為氣膜控制,氣體流量G增至G’,其他條件不變;(2)吸收操作為液膜控制,氣體流量G增至G’,其他條件不變。附圖【30】【31】某吸收塔原工況的操作線如圖所示,現將吸收劑L的溫度降低,其他條件不變,試定性繪出以下兩種情況的操作線(忽略溫度變化對傳質分系數的影響):(1)吸收過程為氣膜控制;(2)吸收過程為液膜控制。附圖【31】【32】某吸收塔H=∞,氣體流量G與組成y1和液相組成x2不變,試繪出以下兩種情況下的操作線(平衡線如附圖所示)。(1)L/G>m;(2)L/G<m;(3)試討論在以上兩種情況下,增加L/G能否使氣體出口含量y2降低?附圖【32】【33】對解吸因數1/A=0.5的系統進行逆流吸收,當塔高為無窮大時,塔頂氣相出口含量y2=y2e,塔底氣相入口含量y1>y1e;若系統壓力減小為原來的1/4倍,其他條件不變,則此時y2>y2e,y1=y1e(>,=,<,不確定)。【38】附圖所示兩吸收塔物系相同,返混量相等,試從設計角度比較返混所造成的影響并繪出操作線。附圖【38】【39】用吸收塔分離某氣體混合物,由于工藝上某種原因,需將塔底液體部分地返回塔頂,試從設計的角度討論以下兩種返回方式對傳質推動力的影響并繪出操作線。(1)從塔底直接返至塔頂;(2)先將塔底液體返至吸收塔中部,再從中部返至塔頂。附圖【39】【40】某吸收過程L/G很小,無法很好地將塔內的填料潤濕,若將塔底液體部分返回至塔頂,則?ym減小,但y2可能會減小,x1可能會增大,其原因是Kya增大,說明返混不一定總是有害的?!?2】在吸收、解吸聯合操作中,維持吸收塔L、G、y1,解吸氣入塔含量y′2和兩塔操作溫度、壓力均不變,現減少解吸氣用量G′,與原工況相比,新工況下離開解吸塔的液體含量x2增大,離開吸收塔的氣體含量y2增大,離開吸收塔的液體含量x1增大,吸收塔平均推動力?ym減小,吸收塔的回收率η減小(增大,減小,不變,不確定)?!?3】氣相中的物質擴散系數隨溫度的降低而,隨壓力的增加而;若液相粘度增加,則組分在液相中的擴散系數?!?4】當溫度升高時,H,E,m。而當壓力增加時,H,E,m,三者的關系式為,?!?5】在某吸收系統中,已知ky=3.8×10-4kmol/m2·s,kx=1.25×10-2kmol/m2·s,平衡關系y=x,則Ky=,此氣體是氣體,此過程屬于控制,欲強化此過程應?!?6】脫吸時,液相傳質總推動力為,氣相傳質總推動力為,相際傳質推動力為或?!?7】某吸收塔中,物系的平衡線方程為,操作線方程為,當,時,0.01685,0.0002857,3.5,氣相傳質單元數6.79?!?8】相平衡與吸收過程的關系是:A,B,C?!?9】已知P、C、m、H,填寫以下關系式:KG=HKL;Ky=m-1Kx;ky=PkG;kx=CkL?!?0】對易溶氣體,傳質阻力主要在氣相,氣體流量的大小及湍動情況對傳質總阻力的影響較大;對難溶氣體,傳質阻力主要集中在液相,吸收劑流量的大小及湍動情況對傳質總阻力的影響較大。51】在操作溫度和壓力一定的情況下,當V、Y1、Y2及X2不變時,若L減少,則操作線將接近平衡線,兩相間的傳質推動力將減小,設備費用將增高?!?2】一逆流操作吸收塔,塔底、塔頂的氣液相濃度分別為Y1、X1和Y2、X2,其平衡關系為Y=mX,則此裝置中發生吸收的條件是Y>mX或X<Y/m;其傳質推動力,塔底Y1-mX1;塔頂Y2-mX2;吸收的最大極限,塔底Y1=mX1;塔頂Y2=mX2;此時推動力,塔底0或塔頂0。附圖【52】【53】在吸收塔安裝中,往往將塔底排液管做成U形,使之起液封作用,以防塔內氣體分離不好,又當填料層較高時,常在塔內安裝液體再分布器將填料分為若干層,目的是吸收液分布均勻;在氣體出口處常安裝破沫裝置,以防霧沫夾帶。附圖【52】【54】在填料塔操作中,常采用提高氣是或增加吸收劑用是量來滿足生產情況變化的需求,那么,氣、液量增加的幅度將受到相平衡的約束。【55】用清水吸收空氣與A的混合氣中的溶質A﹑相平衡常數m=2﹑入塔氣體濃度Y1=0.06﹑要求出塔氣體濃度Y2=0.002﹑則最小液氣比為()?!?6】某吸收塔中,物系的平衡線方程為y=2.0x,操作線方程為y=3.5x+0.001,當y1=0.06,y2=0.0020時,x1=_______,x2=_________,L/V=______,氣相傳質單元數NOG=_______。【57】用相平衡常數m表達的亨利定律表達式為,在常壓下,20℃時,氨在空氣中的分壓為69.6mmHg,與之平衡的氨水濃度為10(kgNH3/100㎏H2O)。此時m=【58】在常壓下,20℃時氨在空氣中的分壓為166mmHg,此時氨在混合氣體中的摩爾分率y=(),比摩爾分率Y=()?!?9】實驗室用水逆流吸收空氣中的CO,當水量和空氣量一定時,增加CO量,則入塔氣體濃度______,出塔氣體濃度_______,出塔液體濃度________?!?0】吸收總推動力用氣相濃度差表示時,應等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之差?!?1】當稀濃氣體吸收時,若溫度升高,H,E,m,三者關系為,?!?2】若1/kG>>1/HkL屬控制。1/kY<<m/kx屬于控制?!?3】吸收質是指;而吸收劑則是指;惰性組分是指。**答案***被液體吸收的組分,用于吸收的液體,不被吸收劑吸收的組分?!?4】在(D)情況下,出現液膜控制的吸收操作。(A)平衡線y=f(x)斜率很??;(B)溶解度系數H很大(C)系統符合亨利定律;(D)亨利系數E很大【分析如下】平衡線y=f(x)斜率很小,表明氣體易溶,應出現氣膜控制,而不是液膜控制;溶解度系數H很大,表明氣體溶解度大,應出現膜控制,而不是液膜控制;系統符合亨利定律,表明氣體易溶,液相非稀溶液,因此不可能是液膜控制;亨利系數E很大表明氣體難溶,則必然是液膜控制?!?5】已知CO2水溶液在二種溫度t1、t2下的亨利系數分別為E1=144MPa,E2=188MPa,則________。(A)t1=t2;(B)t1>t2;(C)t2>t1;(D)不確定【分析如下】溫度上升,溶解度下降,亨利系數增大。根據題意,由于E2>E1,所以t2>t1?!?6】在逆流吸收塔內,入塔條件不變,填料層高度h0趨向無窮大,當吸收因數A<1時,氣液相在()處達到平衡。(A)塔頂;(B)塔底;(C)塔中部;(D)塔中某一位置【67】由于吸收過程氣相中的溶質分壓總是__________液相中溶質的平衡分壓,所以吸收過程的操作線總是在其平衡線的_________。(A)小于,上方;(B)大于,上方(C)小于,下方;(D)大于,下方【68】對于低濃度氣體吸收,部分吸收劑[L/2]從塔中部循環入塔,如右圖所示。其操作線應為()。設L=V?!痉治鋈缦隆可隙嗡驗長=V所以斜率為1,而下段塔因為L>V所以斜率大于1,又因只有液相混合,則在液相混合截面處氣相組成不變,而液相組成突然變大。故選(b)?!?9】低濃度易溶氣體逆流吸收塔,如果其他操作條件不變,入塔氣體yb增加,則液相總傳質單元數NOL,出塔氣體ya,出塔液體xb將()。(A)NOL↑,ya↑,xb↑(B)NOL↓,ya↑,xb↑(C)NOL不變,ya↑,xb↑(D)NOL不變,ya,xb↑【分析如下】NOL=S×NOG,S=mG/L,NOG=h0/HOG,由條件可知,S與NOG都不變化,所以NOL不變。由圖示可知,當yb↑,而L/G不變,操作線必向上平移,而NOG不變,必然在操作線向上平移的同時,線段長度要增加,使xb↑。結論應是(C)。【70】氣膜控制的逆流脫吸填料塔操作中,若氣量和液量同比例減少,則氣體出口濃度ya和液體出塔濃度xb將(A)。(A)ya↑,xb↓(B)ya↑,xb↑(C)ya↓,xb↓(D)ya↓,xb↑【分析如下】填料層高度h0不變,HOG=G/Kya,因屬氣膜控制,Kya隨G的↑而↑,但一般Kya≌kya∝G的0.7~0.8次方所以當G↑,HOG↓,則NOG=h0/HOG應增加,當氣液量按比例減少時,操作線斜率不變,平行向平衡線移動,如圖示,應是出塔氣ya↑,出塔液xb↓?!?1】當壓力不變時,溫度提高l倍,溶質在氣相中的擴散系數提高倍;假設某液相黏度隨溫度變化很小,絕對溫度降低1倍,則溶質在該液相中的擴散系數降低倍?!?2】擴散適合于描述精餾過程;適合描述吸收和解吸過程。【73】雙組分理想氣體進行單向擴散。當總壓增加時,若維持溶質A在氣相各部分分壓不變,傳質速率將;溫度提高,則傳質速率將;氣相惰性組分摩爾分數減少,則傳質速率將?!?4】常壓、25℃低濃度的氨水溶液,若氨水濃度和壓力不變,而氨水溫度提高,則亨利系數E,溶解度系數H,相平衡常數m,對過程不利?!?5】常壓、25℃低濃度的氨水溶液,若氨水上方總壓增加,則亨利系數E,溶解度系數H,相平衡常數m,對過程不利。【76】常壓、25℃密閉容器內裝有低濃度的氨水溶液,若向其中通人氮氣,則亨利系數E,溶解度系數H,相平衡常數m,氣相平衡分壓?!?7】含5%(體積分數)二氧化碳的空氣—二氧化碳混合氣,在壓力為101.3kPa,溫度為25℃下,與濃度為1.1×10-3kmol/m3的二氧化碳水溶液接觸,已知相平衡常數m為1641,則CO2從相向相轉移,以液相摩爾分率表示的傳質總推動力為?!?8】填料吸收塔內,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氣體中的溶質A,操作條件下體系的相平衡常數m為3,進塔氣體濃度為0.05(摩爾比),當操作液氣比為4時,出塔氣體的極限濃度為;當操作液氣比為2時,出塔液體的極限濃度為?!?9】難溶氣體的吸收過程屬于控制過程,傳質總阻力主要集中在側,提高吸收速率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相流體的流速和湍動程度?!?0】在填料塔內用清水吸收混合氣體中的NH3,發現風機因故障輸出混合氣體的流量減少,這時氣相總傳質阻力將;若因故清水泵送水量下降,則氣相總傳質單元數。81】低濃度逆流吸收塔中,若吸收過程為氣膜控制過程,同比例增加液氣量,其他條件不變,則HOG,?Ym,出塔液體X1,出塔氣體Y2,吸收率η。【82】采用逆流填料吸收塔吸收某溶質,當要求液體含量不低于某一數值,且工藝對吸收劑用量有一定的限制,結果填料未能得到充分潤濕時,總傳質系數,工業上通常采用流程提高填料的潤濕率,當時,此操作對吸收過程是有利的。【83】溶質A的摩爾比XA=0.2的溶液與總壓為2atm,YA=0.15(摩爾比)的氣體接觸,此條件下的平衡關系為(atm)。則此時將發生過程;用氣相組成表示的總傳質推動力?Y=;若系統溫度略有提高,則?Y將;若系統總壓略有增加;則?Y將?!?4】在吸收塔設計中,的大小反映了吸收塔設備效能的高低;反映了吸收過程的難易程度?!?5】在一逆流吸收塔內,填料層高度無窮大,當操作液氣比L/G>m時,氣液兩相在達到平衡;當操作液氣比L/G<m時,氣液兩相在達到平衡;當操作液氣比L/G=m時,氣液兩相在達到平衡?!?6】用清水吸收空氣—NH3中的氨氣通常被認為是控制的吸收過程,當其他條件不變,進入吸收塔清水流量增加,則出口氣體中氨的濃度,出口液中氨的濃度,溶質回收率。87】在常壓低濃度溶質的氣液平衡體系中,當溫度和壓力不變時,液相中溶質濃度增加,溶解度系數H,亨利系數E?!?8】對于易溶氣體的吸收過程,氣相一側的界面濃度Yi接近于,而液相一側的界面濃度Xi接近于?!?9】解吸過程中,解吸塔某截面的氣相溶質分壓液相濃度的平衡分壓,解吸操作線總在平衡線的?!?0】吸收因數可表示為,它在X-Y圖的幾何意義是?!敬鸢浮緼=L/mG,為操作線斜率與相平衡線斜率之比?!?1】當減少吸收劑用量,Y1、Y2和X2不變,則傳質推動力,操作線將平衡線,吸收塔設備費用將?!?2】一定操作條件下的填料吸收塔,若增加填料層高度,則傳質單元高度HOG;將,傳質單元數NOG將。【93】在填料吸收塔設計過程中,若操作液氣比(L/G)=(L/G)min.,則塔內必有一截面吸收推動力為,填料層高度。【94】傳質單元數與分離要求、平衡關系、操作液氣比有關?!?5】最大吸收率ηmax與液氣比、液體入塔濃度、相平衡常數有關。液體精餾【1】蒸餾操作的依據是組分間的(C)差異。(A)溶解度;(B)沸點;(C)揮發度;(D)蒸汽壓【2】同一物系,總壓越低,混合物各組分間的揮發度差異(A)。(A)越大;(B)越??;(C)不變;(D)不確定【3】塔頂和進料操作條件不變,易揮發組分回收率不變,設計精餾塔時,用直接蒸汽加熱釜液與用間接蒸汽加熱相比,殘液流量W()。(A)增大;(B)減少;(C)不變;(D)不確定【4】塔頂和進料操作條件不變,易揮發組分回收率不變,設計精餾塔時,用直接蒸汽加熱釜液與用間接蒸汽加熱相比,殘液組成xW(B)。(A)增大;(B)減少;(C)不變;(D)不確定【分析如下】由于直接蒸汽釜液而引起殘液流量W增大,但又要求易揮發組分回收率不變,xW當然相應減小。【5】連續精餾塔操作時,增大塔釜加熱蒸汽用量,若回流量和進料的F、xF、q都不變,則xD(B)。(A)增大;(B)減少;(C)不變;(D)不確定【分析如下】L不變,V'增大,V=V'-(1-q)F,隨之增大,所以L/V減少,精餾段操作線斜率減小,而精餾段塔板數不變,必然會出現如圖所示的操作線變化,故XD必然減小?!?】萃取精餾加入萃取劑的目的是()。(A)減小原組分間的相對揮發度;(B)增大原組分間的相對揮發度(C)減小原組分間的溶解度差異;(D)增大原組分間的溶解度差異【7】多元蒸餾流程按排時,應優先分離毒性(A)的物料。(A)大;(B)小;(C)中等;(D)可大可小【8】多元蒸餾流程按排時,應優先分離相對揮發度(A)的物料。(A)大;(B)??;(C)中等;(D)可大可小【分析如下】由于初始的總處理量大,塔徑必然較大。相對揮發度大的先分離,可避免塔高過高,以致設備費增大。在后面分離相對揮發度小的時,物料量已減少,塔徑不大,即使塔較高,設備費也不致于過大?!?】對一定的餾出液濃度xD,若進料濃度xF越小,最小回流比Rmin(B)。(A)越大;(B)越?。?C)不變;(D)不確定【10】連續精餾塔操作時,增大塔釜加熱蒸汽用量,若回流量和進料的F、xF、q都不變,則()。(A)增大;(B)減少;(C)不變;(D)不確定【11】精餾塔塔內離開精餾段某理論板的蒸汽露點為t1、液體泡點為t2,離開提餾段某理論板的蒸汽露點為t3、液體泡點為t4,則有()的順序關系。(A);(B);(C);(D)【分析如下】離開理論板的蒸汽和液體組成呈平衡關系,露點等于泡點,即t1=t2,t3=t4,而精餾段輕組分濃度高于提餾段,故其溫度低于提餾段。【12】連續精餾塔操作時,增大塔釜加熱蒸汽用量,若回流量和進料的F、xF、q都不變,則()。(A)增大;(B)減少;(C)不變;(D)不確定【13】在相同的條件R、xD、xF、xW下,q值越大,所需理論塔板數()。(A)越少;(B)越多;(C)不變;(D)不確定【14】間歇精餾要求餾出液濃度xD不變,應使()。(A)回流量不變;(B)回流量不斷增加;(C)回流比不變;(D)回流比不斷增加【15】間歇精餾時若保持回流比R不變,則餾出液濃度xD將()。(A)逐漸減?。?B)逐漸增大;(C)保持不變;(D)變化不確定【分析如下】由于釜液濃度隨時間逐漸減小,在回流比不變下操作,全塔各板上濃度都隨時間而減小,所以xD當然也逐漸減小。【16】兩股不同組成的料液進同一精餾塔分離,兩股料分別進入塔的相應塔板和兩股料混合后再進塔相比,前者能耗()后者。(A)大于;(B)小于;(C)等于;(D)有時大于有時小于【分析如下】兩股料液在塔外預混合,使分離任務加重,同樣的分離要求,回流比要加大。因而兩股分別進塔的能耗當然小于混合后進塔的能耗。17】有兩股進料()的精餾塔,求取最小回流比時,應取(C)。(A)xF1對應的Rmin,1;(B)xF2對應的Rmin,2;(C)Rmin,1與Rmin,2中的大者;(D)Rmin,1與Rmin,2中的小者【18】間歇精餾時若保持回流比R不變,則餾出液濃度xD將()。(A)逐漸減??;(B)逐漸增大;(C)保持不變;(D)變化不確定【19】當塔頂濃度和流率一定時,冷回流和泡點回流相比,精餾段操作線斜率(A)。(A)增大;(B)減?。?C)不變;(D)不確定【分析如下】由于冷回流,將回流液加熱到泡點要冷凝蒸汽量ΔV,也即使精餾段的L和V都相應增加ΔV,操作線斜率變為(L+ΔV)/(V+ΔV),因該操作線斜率總是小于1,所以冷回流時精餾段操作線斜率當然增大。【20】當塔頂濃度和流率一定時,冷回流和泡點回流相比,提餾段操作線斜率(B)。(A)增大;(B)減?。?C)不變;(D)不確定【分析如下】由于冷回流,將回流液加熱到泡點要冷凝蒸汽量,也即使提餾段的L'和V'都相應增加,操作線斜率變為()/(),因該操作線斜率總是大于1,所以冷回流時提餾段操作線斜率必定減小。【21】當有側線液相出料時,對平衡線無下凹現象的物系,最小回流比Rmin出現在()。(A)側線出料處;(B)進料處;(C)側線出料與進料之間某處;(D)不確定【分析如下】由于側線液相出料,使中段操作線斜率變小,向平衡線靠近,如圖所示,最小回流比必然出現在進料處。【22】若某精餾塔的操作回流比,低于其原設計的最小回流比,則該塔能否操作?(C)(A)能;(B)不能;(C)能,但產品組成不等于設計值;(D)這種提法不正確【23】塔頂全凝器改為分凝器后,其它操作條件不變,則所需理論塔板數(B)。(A)增多;(B)減少;(C)不變;(D)不確定【答案】分凝器也起分離作用。一般可當作一塊理論塔板,所需理論塔板當然減少?!?4】吉利蘭關聯用于捷算法求理論塔板數,這一關聯是()。(A)理論關聯;(B)經驗關聯;(C)數學推導公式;(D)相平衡關聯【25】進料狀態改變,將引起連續精餾塔的()改變。(A)平衡線;(B)操作線和q線;(C)平衡線和操作線;(D)平衡線和q線【分析如下】不同的進料狀態有不同的q值和q線,同時精餾段和提餾段的交點也不同。若塔頂操作條件維持不變,則提餾段的汽液流率都因q值變化而變化。若塔釜操作條件維持不變,則塔釜上升蒸汽量不變,精餾段的液汽比因q值變化而改變?!?6】沸點分別為tA和tB的二元混合液,設A為易揮發組分,則該混合液的泡點t與tA,tB的關系如何?()(A);(B);(C);(D)【27】在雙組分連續精餾的汽-液平衡關系中,若混合液為理想溶液,且已知總壓力為P,汽相組成為y,,,則()(A)x為定值,t不固定;(B)x不定,t為定值;(C)x,t為定值;(D)x,t無法確定【28】提餾段操作線的斜率為。(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等于0【29】進料熱狀態參數q值減小,將使。(A)精餾段操作線斜率增大;(B)精餾段操作線斜率減小;(C)提餾段操作線斜率增大;(D)提餾段操作線斜率減小【30】設計中,隨著回流比率(R)的取值增大,則。(A)設備費不斷增大;(B)操作費用不斷減??;(C)設備費不斷減?。?D)設備費先是減小,而后又逐漸增大【31】精餾操作中,若降低進料板位置則。(A)塔頂產品組成升高;(B)塔底產品組成降低;(C)塔頂產品組成降低;(D)塔頂、塔底產品組成均不變【32】若精餾操作回流比變化,則塔內各板上的汽液組成也隨之而變,所以。(A)塔頂部板的平衡溫度變化是大;(B)塔底部板的平衡溫度變化最大;(C)塔中部板的平衡溫度變化最大;(D)塔板上的溫度不變【33】使混合液在蒸餾釜中逐漸受熱氣化﹑并將不斷生成的蒸氣引入冷凝器內冷凝﹑以達到混合液中各組分得以部分分離的方法﹑稱為()。(A)精餾(B)特殊蒸餾(C)簡單蒸餾【34】精餾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與上升的氣相發生傳質使上升的氣相易揮發組分濃度提高,最恰當的說法是:()(A)液相中易揮發組分進入氣相(B)氣相中難揮發組分進入液相(C)液相中易揮發組分和難揮發組分同時進入氣相,但其中易揮發組分較多(D)液相中易揮發組分進入氣相和氣相中難揮發組分進入液相的現象同時發生【35】已知精餾段操作線方程為:,則該塔的操作回流比為(),塔頂產品濃度xD為()。(A)0.9(B)3(C)0.96(D)4(E)0.98(F)2【36】實驗表明:由兩個()的揮發性組分所組成的理想溶液,其氣液平衡關系服從拉烏爾定律。(A)部分相溶;(B)完全互溶;(C)不相溶。【37】蒸餾操作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性的不同,使各組分得到分離的。(A)非均相液體;(B)氣體;(C)均相液體。38】具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中,相異分子間的吸引力較相同分子間的吸引力()。(A)大;(B)??;(C)一樣【39】所謂理想溶液,是指溶液中不同組分分子之間的吸引力()相同組分分子之間的吸引力的溶液。(A)>;(B)=;(C)<【40】某精餾塔的理論塔板數為17塊(包塔釜)其全塔效率為0.5,則實際板數為()塊。(A)34(B)32(C)9【41】精餾塔分離某二元物系,當操作壓強降低,系統的相對揮發度α,溶液的泡點,塔頂蒸汽冷凝溫度(增大,減小,不變)。附圖【42】【42】板式塔精餾操作,已知物系在操作條件下,相對揮發度為α,操作方程為y=ax+b,設第n塊板為一理論板,進出該板各物流如附圖【42】示,則yn+1和xn-l的關系是:附圖【42】A.B.C.D.【43】精餾分離某二元組分混合液(F,xF,q),要求塔頂xD,輕組分回收率η。設計時,若加大回流比R,則精餾段液氣比,提餾段液氣比,所需理論板數NT,塔釜xW塔頂冷凝量QC,塔釜加熱量QR,若R太大,過程的調節余地將(增大,減小,不變)。【44】精餾塔設計時,已知F,xF,xD,xW,進料熱狀態q=0.5時,所需塔板數為NT。試判斷下列參數變化并繪出定性繪出操作線的變化:(1)保持回流比不變,將進料狀態由q=0.5改為q=1,則塔釜加熱量QR,塔頂冷凝量QC,所需塔板數NT。(2)保持塔釜加熱量不變,將進料狀態由q=0.5改為q=1,則塔頂冷凝量QC,所需塔板數NT。(3)保持回流比不變,將進料狀態由q=0.5改為q=0,則塔釜加熱量QR,塔頂冷凝量QC,所需塔板數NT(增大,減小,不變,不確定)。附圖【44】【45】某精餾塔設計中,若將塔釜間接蒸汽加熱改為直接蒸汽加熱,而xF、D、F、xD、q、R不變,則W,xW,,NT(增大,減小,不變)?!?6】精餾塔設計時,若塔頂采用全凝器,所需理論板數為NT1,采用分凝器,所需理論板數為NT2,則NT1NT2(>、=、<)?!?7】某精餾塔的實際回流比小于設計時的最小回流比,其結果如何?。【48】一精餾塔在某工況下的操作線如圖所示,現維持其他條件不變而增大回流比R,則精餾段的液氣比L/V,提餾段的液氣比,xD,xW(變大,變小,不變,不確定)。【49】連續精餾操作,原工況為泡點進料,現由于某種原因原料溫度降低,使q>1,進料濃度xF,塔頂采出率D/F及進料位置均保持不變。試判斷:(1)塔釜蒸汽量保持不變,則塔釜加熱量QR,塔頂冷量QC,x′D,x′W;(2)保持回流比R不變,則塔釜加熱量QR,塔頂冷量QC,x′D,x′W(變大,變小,不變,不確定)并分別畫圖示意新舊工況操作線變化?!?0】某精餾塔在給定工況下的操作曲線如圖所示,現維持進料條件(F,xF,q)和塔釜加熱量不變而將塔頂采出率D/F增大,則塔頂產品組成xD,塔底產品組成xW(變大,變小,不變,不確定)并試繪出新工況下的操作線?!?1】某精餾塔維持其他條件不變,將加料板下移,則精餾段塔板數,塔頂產品組成xD,塔底產品組成xW(變大,變小,不變,不確定)?!?2】精餾塔操作中,由于某種原因進料濃度xF減小,進料量F與熱狀態q保持不變,塔釜加熱量不變,若欲維持塔頂產品xD與塔底產品組成xW不變,則R,D,L/V,(增大,減小,不變)。【53】精餾塔操作中,保持F、xF、q、L不變,而增大,則R,xD,xW,L/V,(增大,減小,不變)?!?4】精餾塔操作中,保持F、xF、q、R不變,而加大W,則xD,xW,L/V,(增大,減小,不變)?!?5】精餾塔真空操作中,F、xF、q、D、不變,而真空度下降,則xD,xW(增大,減小,不變)?!?6】決定精餾塔分離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物性方面、設備方面和操作方面?!?7】在某種特定的工況下,為提高分離效果,將回流比R提高,結果分離效果更差;相反,將回流比降低,分離效果卻有明顯改善。試解釋其原因何在,并指出此時提高分離效果的最好方法是什么。【58】同一間歇操作的精餾塔分離效果相同,試比較:恒回流操作的能耗恒組成操作的能耗(>、=、<)?!?9】假設精餾塔具有無窮多塊理論板,處理量和分離效果均相同,試比較連續操作與間歇恒組成操作的能耗大小?!?0】圖示三種精餾塔塔頂第一塊板上升的汽相組成y1相同,回流比為R=2,試判斷四個論斷中哪個正確?。A.B.C.D.【61】某雙組分理想體系,在一定溫度下其中的A組分作為純組分時的蒸氣壓為體系總壓的1.5倍,且此時A組分在液相中的摩爾分數為0.3,則其在氣相中的摩爾分數為。62】總壓101.3kPa、95℃溫度下苯與甲苯的飽和蒸氣壓分別為155.7kPa與63.3kPa,則平衡時氣相中苯的摩爾分數為,液相中苯的摩爾分數為,苯與甲苯的相對揮發度為?!?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為易揮發組分,液相組成xA=0.4時,相應的泡點為t1;氣相組成yA=0.4時,相應的露點為t2,則t1與t2大小關系為?!?4】簡單蒸餾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釜液中易揮發組分濃度,其泡點溫度,氣相中易揮發組分濃度?!?5】已知75℃時甲醇(A)和水(B)的飽和蒸氣壓分別為pA=149.6kPa,pB=38.5kPa,該體系在該溫度和常壓下平衡時氣、液兩相的濃度分別為:y=0.729,x=0.4,則其相對揮發度αAB等于?!?6】精餾作為一種分離單元操作的主要操作費用是用于和?!?7】設計二元連續精餾塔時,可指定采用常壓或加壓操作。與常壓操作相比,加壓操作時體系平均相對揮發度較、塔頂溫度較、塔釜溫度較?!?8】以摩爾流量比表示的精餾塔某段操作線是直線,其條件是?!?9】某精餾塔精餾段內相鄰兩層理論板,離開上層板的氣相露點溫度為t1,液相泡點溫度為t2;離開下層板的氣相露點溫度為t3,液相的泡點溫度為t4。試按從大到小的順序將以上4個溫度排列?!?0】操作中的精餾塔,保持進料量、進料組成、進料熱狀況參數和塔釜加熱量不變,減少塔頂餾出液量,則塔頂易揮發組分回收率下降。【71】當進料為氣液混合物且氣液摩爾比為2:3時,則進料熱狀況參數q值為?!?2】當精餾操作中的q線方程為x=xF時,則進料熱狀態為,此時q=?!?3】精餾塔設計中,當回流比加大時,達到分離要求所需要的理論板數,同時塔釜中所需要的加熱蒸汽消耗量,,塔頂冷凝器中冷卻劑消耗量,所需塔徑。【74】精餾塔操作中,正常情況下塔頂溫度總于塔底溫度,其原因是和?!?5】在精餾塔的設計中,最小回流比與哪些因素有關:、、。【76】某二元物系的相對揮發度α=3,在具有理論板的精餾塔內作全回流精餾操作,已知x2=0.3,則y1=(塔板序號由塔頂往下數)。【77】設計二元理想溶液精餾塔時,若F、xF、xD、xW不變,在相同回流比下隨加料q值的增加,塔頂冷凝器熱負荷;塔釜熱負荷?!?8】試給出精餾塔在全回流操作時的特征:=,=,與重合,為最少、為無窮大?!?9】某塔操作時,進料由飽和液體改為過冷液體,且保持F、xF、R、V′不變,則此時以下各量將怎樣變化?D、xD、W、xW。【80】在設計連續操作的精餾塔時,如保持xF、D/F、xD、R一定,進料熱狀態、空塔氣速也一定,則增大進料量將使塔徑,所需的理論板數?!?1】在精餾塔的操作中,若F和V保持不變,而xF由于某種原因下降了,問可采取哪些措施使xD維持不變?、?!?2】用芬斯克方程求出的N值是條件下的理論板數。【83】恒沸精餾和萃取精餾主要用于分離物系和的物系?!?4】在連續精餾塔中,進行全回流操作,已測得相鄰實際塔板上液相組成分別為xn—l=0.7、xn=0.5(均為易揮發組分摩爾分數)。已知操作條件下相對揮發度為3,則yn=,以液相組成表示的第n板的單板效率EML。傳質設備【1】當高真空精餾時,選用()為宜,因其阻力降最小。(A)泡罩塔;(B)浮閥塔;(C)篩板塔;(D)填料塔【分析如下】填料塔阻力降最低,宜于在高真空精餾塔中使用。各種板式塔卻因每板上的液層阻力而使總阻力降較填料塔大得多,不宜在高真空精餾塔中使用。即使采用導向篩板塔或輕閥或V-4浮閥,也不及填料塔阻力小?!?】塔板開孔率過大,會引起()(A)降液管液泛;(B)漏液嚴重;(C)板壓降上升;(D)霧沫夾帶過量【3】板間距變化,其它板結構不變時,塔板負荷性能圖上()將改變。(A)三條負荷上限線:過量霧沫夾帶線、降液管液泛線、降液管最小停留時間線(B)二條負荷下限線:漏液線、最小堰上液高線(C)過量霧沫夾帶線(D)漏液線【4】當大液氣比操作時,宜采用()。(A)齒形堰;(B)低的堰長塔徑比();(C)雙溢流或高的();(D)圓形堰【分析如下】大氣液比應采用雙溢流或高的堰長塔徑比(),以降低溢流強度,齒形堰或圓形堰用于小液氣比?!?】當塔板操作上限是過量霧沫夾帶時,提高操作上彈性,可采取()措施。(A)增大降液管;(B)增加堰高;(C)增大板間距;(D)增長堰長【分析如下】增大板間距可提高操作上彈性,增大降液管或堰高或堰長,只會起反作用?!?】精餾塔全塔以同一結構尺寸的塔板組成,則每塊塔板的負荷性能圖()(A)完全相同;(B)大致相同;(C)不相同;(D)不確定【分析如下】雖然塔板結構尺寸相同,全塔氣液流體物性不相同,負荷性能圖也各不相同。【7】當物料有結垢現象時,選用()最合適。(A)填料塔;(B)浮閥塔;(C)一般篩板塔;(D)大孔徑篩板塔【分析如下】為防止結垢堵塞,以選用大孔徑篩板塔為宜?!?】填料層過高需裝中間液體再分布裝置,是為了()(A)防止液泛;(B)防止干錐現象;(C)防止堵塞;(D)防止阻力降過大【分析如下】是為了防止液體向四壁流傾向,引起干錐現象?!?】塔板上布置安定區的目的是為了()。A)防止霧沫夾帶量過高(B)防止越堰液體的氣體夾帶量過高(C)防止漏液量過大;(D)液體分布不均勻是為了防止越堰液體的夾氣量過高?!?0】塔效率的O'Connell關聯是()(A)經驗關聯;(B)理論計算關聯式(C)由總效、板效推算;(D)某一物系的實測關聯O'connell關聯是綜合大量生產實測數據、綜合了各種物系、各種塔板而得的經驗關聯?!?1】降液管內液體表觀停留時間不得少于3~5秒的限制,是為了()。(A)氣液有足夠時間分離;(B)氣液有足夠時間傳質(C)氣體流動阻力不過大;(D)液體流動時間不過大降液管足夠大,以保證停留時間不小于3~5秒,是為了有足夠的氣液分離時間和空間?!?2】O'connell精餾塔效關聯的是塔效與()的關系。(A)濃度和液體粘度;(B)相對揮發度和液體粘度(C)濃度和相對揮發度;(D)表面張力和液體粘度關聯的是相對揮發度和液體粘度的關系?!?3】填料塔液體噴淋密度過小,會引起()(A)容易液泛;(B)容易堵塞(C)塔壓降增大;(D)填料不完全濕潤【分析如下】液體噴淋密度過小,填料表面不能完全濕潤,影響傳質效率,噴淋密度過大才會引起容易液泛或塔壓降增大?!?4】精餾塔板負荷性能圖中包含的5條線是、、、、?!?5】塔板上的氣—液接觸狀態有、和三種,其中工業操作中常采用是和。16】從塔板水力學性能的角度來看,引起塔板效率不高的原因可能是、、、。【答案】漏液、霧沫夾帶、氣泡夾帶、氣液不均勻流動。【17】在板式塔結構設計,哪些結構尺寸確定不當易引起降液管液泛:、、、。【答案】降液管底隙過小、板間距太低、降液管截面積太小、塔板開孔率太低?!?8】在板式塔的設計中規定液體流量上限的原因是;而規定液體流量下限的原因是。液液萃取【1】在單級萃取過程中,若萃取劑用量減少,則萃取相,萃余相,脫去溶劑后萃取液,萃余液。A.變大B.變小C.不變D.不確定【答案】AADA【2】選用溶劑進行萃取操作時,其必要條件是。A.分配系數;B.萃取相含量萃余相含量;C.選擇性系數;D.分配系數。【3】純溶劑單級萃取,xF,xR一定,若溶質分配系數kA越大,則所需溶劑比S/F(越大,越小,不變,不確定)?!?】分別采用單級萃取與二級錯流萃取分離同一種液體混合物,若所用的溶劑量相同,前者所得萃取液含量<后者所得萃取液含量;若要求兩者所得萃取液含量相同,前者所需溶劑量>后者所需溶劑量(>,=,<)?!?】用萃取操作分離液體混合物,若所用溶劑比S/F相同,多級逆流操作的分離效果好于多級錯流操作的分離效果;若要求分離效果相同,逆流操作所需的溶劑比小于錯流操作所需的溶劑比?!?】在設計多級逆流萃取設備時,為什么會存在最小溶劑比(S/F)min。決定(S/F)min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和?!敬鸢浮肯嗥胶怅P系、進料組成、溶劑組成、分離要求RNA?!?】某萃取設備在實際操作時所用的溶劑比小于其設計時的(S/F)min,其后果如何??!敬鸢浮窟_不到設計要求【8】調節逆流萃取操作過程的主要手段是:、和?!敬鸢浮繙囟萾、溶劑比S/F、溶劑組成YSA。【9】有兩股組成不同的混合液F1和F2,擬采用多級逆流萃取操作加以分離,若所用S/F相同,兩股物料混合后加入所需的理論級數兩股物料單獨進料所需的理論級數;若所用的S/F和理論級數均相同,則單獨進料的分離效果混合進料的分離效果。【10】在B-S完全不互溶的多級逆流萃取塔操作中,原用純溶劑,現改用再生溶劑(zA>0),其他條件不變,則對操作的影響是()。A.萃余分率不變;B.萃余相含量增加;C.萃取相含量減??;D.萃余分率減小?!?1】某多級逆流萃取塔操作中,B與S完全不互溶,現增加純溶劑用量S,則萃余百分率減小,萃余相出口含量減小萃取相出口含量減小(增大,減小,不變,不確定)。12】一般情況下,溶質A的分配系數kA(D)。(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難以判斷【分析如下】平衡聯結線斜率可正可負,也即kA可大于1或小于1,故難以確定,見圖1?!?3】當萃余液濃度一定時,溶質的分配系數越大,所需溶劑比()。(A)越大(B)越小(C)不變(D)不確定當然越小,見圖2?!?4】選擇萃取劑應滿足()。(A)分配系數kA>1;(B)分配系數kA=1(C)選擇性系數β>1;(D)選擇性系數β=1【分析如下】選擇性系數β為A與B的分配系數之比,當β>1才能保證脫溶劑后,A組分在萃取液和萃余液中的濃度比大于1。【15】萃取過程中的選擇性系數β類似于蒸餾中的?!?6】三角形相圖中的聯結線是指?!?7】在原溶劑B與萃取劑S部分互溶體系的單級萃取過程中,若加入的純萃取劑量增加而其他操作條件不變,則萃取液中溶質A的濃度。(A)增大(B)下降(C)不變(D)變化趨勢不確定【18】用溶劑S從組分A、B完全互溶的溶液中萃取其中A組分,如果出現以下哪一種情況將不能進行萃取分離?。(A)S和B完全不互溶,S和A完全互溶(B)S和B部分互溶,A組分的分配系數kA=1(C)選擇性系數β=1【19】溶質A在萃取相中和萃余相中的分配系數kA>1,是選擇萃取劑的必備條件之一。此話對否?。【20】將含A20%(質量分率,下同)的100kgA、B溶液和含A60%的200kgA、B溶液混合后,用溶劑S進行單級萃取,所得萃余相和萃取相脫溶劑后,又能得到原來的含A20%和含A60%的溶液。問此工作狀態下的選擇性系數β=5。【21】單級萃取(理論級)中,在維持進料組成和萃取相濃度不變的條件下,若用含有少量溶質的萃取劑代替純溶劑,所得萃余相濃度將;萃取相量與萃余相量之比將;萃取液的濃度(指溶質)將;萃余液濃度將。CACC(A)增加(B)減少(C)不變(D)不確定【22】當分配系數是β=1時,說明溶質A在萃取相E中的質量分率在萃余相中的含量。(A)>(B)=(C)<(D)≥【23】多級逆流萃取與單級萃取比較,如果溶劑比、萃取相濃度一樣,則多級逆流萃取可使萃余相濃度。(A)增大(B)減少(C)基本不變(D)增大、減少都有可能【24】在B、S部分互溶體系中加入A,一般會使B、S互溶度。降低操作溫度,B、S的互溶度。(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確定【25】用純溶劑S進行單級萃取,B與S不互溶,xF、xR一定,若溶液分配系數kA越大,則所需的溶劑比S/B。(A)越大(B)越小(C)不變(D)不確定【26】萃取劑加入量應使原料和萃取劑的和點M位于。(A)溶解度曲線的上方區(B)溶解度曲線上(C)溶解度曲線的下方區(D)坐標線上【27】一般情況下,原溶劑B的分配系數kB值。(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難以判斷,都有可能固體干燥【1】向裝有一定溫度一定濕度濕空氣的容器中壓入同溫度的絕干空氣,使總壓升高。該混合空氣容納水分的最大能力即飽和濕度()。(A)增大;(B)減小;(C)不變;(D)或增大或減小【分析如下】因容器內氣體的溫度不變,飽和蒸汽壓ps也不變,而其飽和濕度:,當pt↑、Hs↓??梢姡訅簩Ω稍锊焕?,故干燥多半在常壓或減壓下操作?!?】物料含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的相對多少取決于()。(A)物料含結合水分的多少;(B)物料含非結合水分的多少(C)干燥介質的溫度;(D)干燥介質的相對濕度【分析如下】物料含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的相對多少取決于干燥介質的相對濕度。因為自由水分也就是可能除去的水分,干燥介質的相對濕度越小,可以除去的水分越多,平衡水分越少。【3】氣體的相對濕度是指在一定的總壓下濕氣體中的濕分蒸汽壓與()之比。(A)氣體的總壓;(B)濕分在tw下的飽和蒸汽壓(C)濕分在td的飽和蒸汽壓;(D)濕分在t下的飽和蒸汽壓相對濕度就是指在一定總壓下,濕空氣中濕分蒸汽分壓與干球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之比?!?】氣固逆流接觸的干燥器,物料最低含水量比并流接觸干燥器的()。(A)高;(B)低;(C)相近;(D)不確定【分析如下】由于逆流接觸干燥器的物料最低含水量由空氣的入口狀態確定;而并流接觸干燥器最低含水量由空氣出口狀態確定,因為空氣出口濕度大于入口濕度,所以逆流接觸干燥器可達到的最低含水量應更低些?!?】不飽和濕空氣的干球溫度t,濕球溫度tw,露點td三者間的關系為()。(A);(B);(C);(D)【分析如下】空氣-水系統的濕球溫度近似等于絕熱飽和溫度,即空氣在絕熱下冷卻增濕到飽和時的溫度。而露點是在空氣濕含量不變的情況下冷卻達到飽和時的溫度。所以干球溫度當然大于濕球溫度,而濕球溫度又當然大于露點?!?】濕空氣經過預熱器用飽和水蒸汽間接加熱,溫度升高,相對濕度()。(A)增加;(B)減??;(C)不變;(D)不確定【分析如下】空氣在加熱溫度升高過程中,濕度不變,水蒸汽分壓不變,飽和蒸汽壓升高。相對濕度等于水蒸汽分壓與飽和蒸汽壓之比,所以相對濕度應減小?!?】干燥介質的溫度和流速相同,在Ha、Hb兩種濕度下測得干燥速率曲線如圖所示,這表明Ha()Hb。(A)大于;(B)小于;(C)等于;(D)接近于【分析如下】圖中a的等速干燥速率高,臨界水分值也高,表明a的空氣更干燥些,使表面汽化速率提高,等速干燥階段縮短,也即Ha<Hb。【8】物料含結合水和非結合水的分界是()。(A)等速干燥階段終點;(B)降速干燥階段終點(C)水分與純水的蒸汽壓相等;(D)第一和第二降速階段的交點【分析如下】等速干燥階段的終點是臨界含水量,它與物料的大小、形狀、干燥介質狀態、和干燥速度有關。一般情況下還留有一定量的結合水在降速階段除去。所以應按水分蒸汽壓與純水蒸汽壓是否相等來分界?!?】當采用部分廢氣循環,廢氣先混合、后預熱流程和新鮮氣先預熱后混合流程,前者的耗熱量()后者。(A)大于;(B)小于;(C)等于;(D)或大于或小于【分析如下】從圖中可看出,由焓差(Im-I0)可求得所耗熱量,無論先混合后預熱流程還是先預熱后混合流程,耗熱應該一樣,只不過先預熱后混合,氣體的出口溫度高些,要能位較高的熱源。從虛線框中可看出,進出物料的量和焓均相等,故提供給預熱器的熱量相等?!?0】材質相同的木板和鋸木屑,在相同的干燥介質條件下,臨界濕含量前者()后者。(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一定【分析如下】由于木板中水分內部擴散阻力比鋸木屑大,有更多的水分留在降速階段除去,所以臨界濕含量當然大于鋸木屑?!?1】當干燥熱敏性物料時,應采用()。(A)廢氣再循環流程;(B)分批干燥流程(C)煙道氣干燥方式;(D)間歇干燥方式采用廢氣再循環流程,先混合后預熱,可降低操作溫度,避免物料過熱變質?!?2】干燥計算中,濕空氣的熱焓是以()為基礎的。(A)1kg濕空氣;(B)1kg干空氣(C)1kg飽和濕空氣;(D)1mol干空氣都是以1kg干空氣為基礎來進行干燥計算的,也即表示1kg干空氣的焓與其中所帶水汽的焓之和?!?3】空氣的干、濕球溫度差越小,表明空氣()。(A)越干燥;(B)越潮濕;(C)熱焓越高;(D)熱焓越低干、濕球溫度差越小,表明水分汽化速率慢,在較小的溫差下空氣傳遞給濕球的顯熱就足以供給水分汽化耗熱,也即空氣比較潮濕?!?4】氣體的濕比熱被定義為定壓下()的溫度升高1℃所需的總熱量。(A)1kg濕氣體;(B)1kg干氣體及其帶有的Hkg濕汽(C)4mol濕氣體;(D)1kmol氣體及其帶有的Hkmol濕汽氣體的濕比熱就是以1kg干氣體為基準的。也即1kg絕干氣體及其所帶有的Hkg濕分蒸汽溫度升高1℃所需的熱量?!?5】降低干燥器中物料層的厚度,對物料的臨界含水量()。(A)影響不大;(B)無影響;(C)影響明顯增大;(D)影響明顯降低【分析如下】降低物料的厚度,減少了內部擴散的阻力,可使臨界含水量明顯降低,這樣就使更多的水分在等速階段被除去。【16】對于氣體減濕操作,在總壓不變的情況下應使氣體溫度降至它的()以下。(A)露點;(B)干球溫度;(C)濕球溫度;(D)絕熱飽和溫度使氣體降溫到露點以下,則就有水蒸汽冷凝析出,即等濕度冷卻,然后析出水滴進行減濕。【17】當干燥介質狀態相同,干燥介質流速ua>ub時,則干燥速度曲線為()。因為a的流速大,表面汽化速率快,等速干燥階段的干燥速率高,而臨界水分也高,所以等速階段短些,正確的圖形當然應為()?!?8】氣體濕比容定義為()所占有的體積。(A)1kg濕空氣;(B)1kg干氣及其帶有的Hkg濕汽共同(C)1kg濕氣體中絕干空氣;(D)1kg濕氣體中濕分濕比容就是定義為1kg絕干氣體和其所帶有的Hkg濕分蒸汽共同占有的體積?!?9】為了測準空氣的濕球溫度,應將干濕球溫度計放在()。(A)不受外界干擾的靜止空氣中(B)氣速<5m/s的空氣中(C)氣速<5m/s輻射、傳導較強處(D)氣速>5m/s輻射、傳導可忽略處【分析如下】干濕球溫度計當然應放在氣流速度大于5m/s,而且熱輻射、熱傳導可忽略的地方。這樣只有對流傳熱的影響,才符合濕球溫度的熱質傳遞條件,才能測準濕球溫度。此時α/kH≈CH,濕球溫度近似等于絕熱飽和溫度。【20】在保證干燥產品質量不受影響的前提下,空氣預熱溫度越高,所需供熱量(B),熱效率()。(A)越多,越高;(B)越少,越高;(C)越多,越低;(D)越少,越低【分析如下】如圖所示,空氣預熱溫度越高,空氣相對濕度越小,出口濕度越大,所需空氣量越少,因而雖然預熱的溫差大了,但供熱量還是少了,熱效率應越高?!?1】氣流干燥器中,干燥作用最為有效的部分是()。(A)粒子等速運動段;(B)粒子加速運動段C)干燥管的中部;(D)干燥管的頂部【分析如下】干燥作用最有效的部分就是粒子加速運動段。在這一段中粒子與氣流間湍動程度激烈,傳熱傳質速率相當快。22】干燥器氣體出口溫度越低,干燥器的熱效率()。(A)越高;(B)越低;(C)不變;(D)不確定干燥器氣體出口溫度越低,其濕度越大,則空氣消耗量越少,出口帶走的熱量越少,熱效率當然越高?!?3】在熱質同時傳遞過程中,傳熱過程的推動力是,傳質過程的推動力是,傳熱過程的極限是,傳質過程的極限是,但由于傳熱與傳質過程的交互影響,熱質同時傳遞過程的極限可能是,也可能是,此時水溫為空氣的濕球溫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