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 - 遺傳中致死問題的歸類含例題_第1頁
干貨 - 遺傳中致死問題的歸類含例題_第2頁
干貨 - 遺傳中致死問題的歸類含例題_第3頁
干貨 - 遺傳中致死問題的歸類含例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干貨|遺傳中致死問題的歸類,含例題!作者:一氣貫長空

01致死基因的歸類(1)隱性致死與顯性致死隱性致死是指隱性基因在純合情況下具有致死效應,顯性致死是指顯性基因具有致死效應,它包括顯性純合致死和顯性雜合致死。若為顯性純合致死,則顯性性狀一定為雜合子,顯性個體相互交配后代中顯∶隱=2∶1。(2)配子致死與合子致死根據在生物個體發育階段的不同時期所發生的致死效應,致死現象可以分為配子致死和合子致死。配子致死是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期發揮作用而具有致死效應;合子致死是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期或成體階段發揮作用而具有致死效應。(3)常染色體基因致死和性染色體基因致死根據致死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不同,可以把致死現象分為常染色體基因致死和性染色體基因致死。(4)基因突變致死和染色體缺失致死從可遺傳變異的根本來源上分析,致死現象可分為基因突變致死和染色體缺失致死。02遺傳致死題目的一般解題方法雖然致死現象中的子代性狀比與正常狀態的分離比不同,但解此類題時照樣要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若是一對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用分離定律解題;若是兩對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用自由組合定律解題;若是性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需要考慮伴性遺傳的特點,解題的關鍵是要處理好致死個體對正常比例的影響,即轉化好表現型比例。03某些致死基因或基因型導致性狀的分離比改變設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符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1)顯性純合致死AA、BB致死(2)隱性純合致死一、選擇題1.無尾貓是一種觀賞貓。貓的無尾、有尾是一對相對性狀,按基因的分離定律遺傳。為了選育純種的無尾貓,讓無尾貓自由交配多代,但發現每一代中總會出現約1/3的有尾貓,其余均為無尾貓。由此推斷正確的是A.貓的有尾性狀是由顯性基因控制的B.自由交配后代出現有尾貓是基因突變所致C.自由交配后代無尾貓中既有雜合子又有純合子D.無尾貓與有尾貓雜交后代中無尾貓約占1/2【答案】D【解析】無尾貓自由交配后代出現有尾貓和無尾貓,說明有尾性狀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無尾性狀是由顯性基因控制的。無尾貓自由交配多代,但發現每一代中總會出現約1/3的有尾貓,其余均為無尾貓,說明控制無尾性狀的顯性基因具有顯性純合致死效應,所有的無尾貓都為雜合子,故無尾貓與有尾貓雜交后代中無尾貓約占1/2。2.在一個玉米的自然種群中,等位基因A、a控制高莖和矮莖,等位基因B、b控制抗病和感病,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其中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現選擇高莖抗病植株自交,F1有四種表現型,以下敘述錯誤的是A.F1中抗病植株與感病植株的比為3∶1B.高莖對矮莖是顯性,抗病對感病是顯性C.F1高莖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4種D.F1抗病植株間相互隨機傳粉,后代抗病植株占8/9【答案】C【解析】由題意分析可知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而選擇的高莖抗病植株自交,F1有四種表現型,所以高莖抗病植株為AaBb,F1中抗病植株與感病植株應為3∶1,A正確。因為子代中出現了親本沒有的性狀,而親本的性狀應是顯性性狀,所以高莖對矮莖是顯性,抗病對感病是顯性,B正確。因為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所以F1高莖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2種,C錯誤。F1抗病植株有1/3純合子,2/3雜合子,它們之間相互隨機傳粉,后代中不抗病植株占1/3×1/3=1/9,所以抗病植株占8/9,D正確。3.果蠅的紅眼對白眼為顯性,控制這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果蠅缺失1條Ⅳ號染色體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條則致死,一對都缺失1條Ⅳ號染色體的紅眼果蠅雜交(親本雌果蠅為雜合子),F1中A.白眼雄果蠅占1/2B.紅眼雌果蠅占1/4C.染色體數正常的紅眼果蠅占1/4D.缺失1條Ⅳ號染色體的白眼果蠅占1/4【答案】C【解析】由題可知,紅眼和白眼在性染色體上,XBXb和XBY交配后代的基因型為:XBXB∶XBXb∶XBY∶XbY=1∶1∶1∶1,親本中均缺失一條Ⅳ號染色體,因此后代中缺失一條的占1/2,缺失兩條的和染色體正常的均占1/4,缺失兩條的不能存活,因此后代正常染色體的占1/3,缺失一條染色體的占2/3.因此后代白眼雄果蠅占1/4,紅眼雌果蠅占1/2,染色體數正常的紅眼果蠅占3/4×1/3=1/4,缺失1條Ⅳ號染色體的白眼果蠅占1/4×2/3=1/6,因此答案為C。4.某種哺乳動物的直毛和卷毛是一對相對性狀,毛的黑色和白色是另一對相對性狀,已知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以下是某同學做的三組實驗(假設后代數量足夠多,不考慮交叉互換和基因突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實驗①:直毛黑色×直毛黑色―→直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黑色∶卷毛白色=6∶2∶3∶1實驗②:直毛白色×卷毛黑色―→直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黑色∶卷毛白色=1∶1∶1∶1實驗③:直毛黑色×卷毛白色―→直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黑色∶卷毛白色=1∶1∶1∶1A.實驗①可說明直毛對卷毛為顯性性狀,黑色對白色為顯性性狀B.實驗①②③都能單獨地證明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C.實驗①子代比例不是9∶3∶3∶1的原因可能是控制直毛的基因純合致死D.實驗③中直毛黑色親本產生配子的過程存在基因的自由組合【答案】B【解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實驗①:直毛黑色×直毛黑色―→直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黑色∶卷毛白色=6∶2∶3∶1,則子代中直毛∶卷毛=2∶1,說明直毛對卷毛為顯性性狀,且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象,親代全為黑色毛,而子代有性狀分離現象,且分離比為3∶1,則黑毛對白毛為顯性。同時說明子代的分離比6∶2∶3∶1為9:3:3:1的變形,即控制毛形和毛色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分析實驗②和實驗③可知,單獨根據實驗②或實驗③無法判斷顯隱性,也無法判斷2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但是結合實驗①的分析結果可知,實驗③為測交實驗的結果。A、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實驗①可說明直毛對卷毛為顯性性狀,黑色對白色為顯性性狀,A正確;B、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實驗②③不能單獨地證明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B錯誤;C、實驗①子代比例不是9∶3∶3∶1的原因可能是控制直毛的基因顯性純合致死,導致結果變形為6∶2∶3∶1,C正確;D、實驗③中直毛黑色親本產生配子的過程發生減數分裂,因此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存在基因的自由組合,D正確。5.某科研小組利用一對表現型都為圓眼長翅的雌、雄果蠅進行雜交實驗,其結果如表所示:子代表現型圓眼長翅圓眼殘翅棒眼長翅棒眼殘翅雄性3/81/83/81/8雌性5/72/700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圓眼、長翅為顯性性狀B.決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C.讓F1中的棒眼長翅雄果蠅與圓眼殘翅雌果蠅交配,子代中出現棒眼雌果蠅的概率為2/3D.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與性別有關的致死現象【答案】C【解析】圓眼×圓眼→后代出現棒眼,說明圓眼是顯性性狀,親代都為長翅,后代出現殘翅,說明長翅對殘翅為顯性,A項正確;圓眼×圓眼→后代雌果蠅均為圓眼,而雄果蠅中圓眼與棒眼之比為1∶1,說明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屬于伴性遺傳,B項正確;設眼形基因用A、a表示,翅形基因用B、b表示。F1棒眼雄果蠅的基因型為XaY,圓眼雌果蠅的基因型及比例為1/2XAXA,1/2XAXa,因此子代棒眼雌果蠅的概率為1/2×1/4=1/8,C項錯誤;F1中雌性圓眼長翅的基因型為B_XAX-(1/8BBXAXA,1/8BBXAXa,1/4BbXAXA,1/4BbXAXa),雌性圓眼殘翅的基因型為bbXAX-(1/8bbXAXA,1/8bbXAXa),而F1中的雌性圓眼長翅∶圓眼殘翅為5∶2,由此推測可知致死的基因型可能是BBXAXA或BBXAXa,D項正確。6.某個鼠群有基因純合致死現象(在胚胎時期就使個體死亡),該鼠群的體色有黃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長尾(d).任意取雌雄兩只黃色短尾鼠經多次交配,F1的表現型為黃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短尾∶灰色長尾=4∶2∶2∶1。則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兩個親本的基因型均為YyDdB.F1中黃色短尾個體的基因型與親本相同C.F1中黃色長尾和灰色短尾的基因型分別是Yydd和yyDdD.F1中黃色長尾鼠中的雌雄個體交配,后代中純合子占1/2【答案】D【解析】一對黃色短尾個體經多次交配,Fl的表現型為:黃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短尾∶灰色長尾=4∶2∶2∶1,其中黃色∶灰色=2∶1,短尾∶長尾=2∶1,由此可推知DD或YY基因純合時存在致死現象,因此,親本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為YyDd。由分析可知,親本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均為YyDd,A正確;由于顯性基因純合時致死,因此F1中黃色短尾個體的基因型也為YyDd,與親本基因型相同,B正確;由于顯性基因純合致死,因此F1中黃色長尾(Y_dd)和灰色短尾(yyD_)的基因型分別是Yydd和yyDd,C正確;根據題意可知,F1中黃色長尾鼠基因型均為Yydd,故F1中黃色長尾鼠雌雄個體交配,后代基因型和比例為YYdd∶Yydd∶yydd=1∶2∶1,由于YYdd致死,故后代中純合子占1/3,D錯誤。7.某植物有白花和紅花兩種性狀,由等位基因R/r、I/i控制,已知基因R控制紅色素的合成,基因I會抑制基因R的表達。某白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紅花=5∶1;再讓F1中的紅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紅花∶白花=2∶1。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基因R/r與I/i獨立遺傳B.基因R純合的個體會致死C.F1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7種D.親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RrIi【答案】C【解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紅花的基因型為R_ii,白花的基因型為R_I_、rrI_、rrii。某白花植株自交,F1中白花∶紅花=5∶1,后代紅花R_ii占1/6=2/3×1/4,說明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根據以上分析可知,親本白花的基因型為RrIi,且RR基因純合致死,BD正確;F1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為RrII、RrIi、rrII、rrIi、rrii,C錯誤。8.某雌雄同株異花的植物的一條染色體上基因發生突變,使野生型植株變成了突變型,突變會導致某種配子存活率降低,某同學利用該突變型植株和某野生型植株進行了如下幾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雜交組PF1甲♀突變型×♂突變型突變型∶野生型=2∶1乙♀突變型×♂野生型突變型∶野生型=1∶1丙♀野生型×♂突變型突變型∶野生型=1∶2A.自交前無需對母本進行去雄處理B.突變型為顯性性狀,野生型為隱性性狀C.含有突變基因的雌配子有50%是不育的D.丙組實驗F1突變型基因的頻率為1/6【答案】C【解析】依題意可知:某植物為雌雄同株異花的植物,自交是讓該植株雄花的花粉落在雌花的雌蕊柱頭上,所以自交前無需對母本進行去雄處理,A正確;甲組顯示:♀突變型與♂突變型雜交,F1中出現野生型,說明雙親突變型均為雜合子,雜合子表現為顯性性狀,即突變型為顯性性狀,野生型為隱性性狀,B正確;乙組顯示:♀突變型與♂野生型雜交,F1中突變型∶野生型=1∶1,說明親本♀突變型產生兩種比值相等的雌配子,含有突變基因的雌配子100%是可育的,C錯誤;丙組顯示:♀野生型與♂突變型雜交,F1中突變型∶野生型=1∶2,說明親本♂突變型與F1中突變型均為雜合子,且含有突變基因的雄配子有50%是不育的,依據“1個等位基因的頻率=它的純合子的頻率+1/2雜合子的頻率”可知,F1突變型基因的頻率為1/3×1/2=1/6,D正確。9.某二倍體植物有高莖與矮莖、紅花與白花兩對相對性狀,且均各只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有一高莖紅花親本,其自交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高莖紅花∶高莖白花∶矮莖紅花∶矮莖白花=5∶3∶3∶1,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控制上述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遺傳時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出現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種基因型植株(合子)致死現象C.出現5∶3∶3∶1的原因是可能存在某種基因型配子致死現象D.自交后代中高莖紅花均為雜合子【答案】B【解析】設高莖與矮莖、紅花與白花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一高莖紅花親本自交后代出現4種類型,則該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又因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5∶3∶3∶1說明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其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理論上該高莖紅花親本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9∶3∶3∶1,而實際上卻為5∶3∶3∶1,若將5∶3∶3∶1拆開來分析,則有高莖∶矮莖=2∶1,紅花∶白花=2∶1,說明在后代中不存在AA和BB個體,進而推知:出現5∶3∶3∶1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B錯誤,C正確;綜上分析可推知:在自交后代中,高莖紅花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均為雜合子,D正確。10.一種鷹的羽毛有條紋和非條紋、黃色和綠色的差異,已知決定顏色的顯性基因純合子不能存活。圖中顯示了鷹羽毛的雜交遺傳,對此合理的解釋是①綠色對黃色完全顯性

②綠色對黃色不完全顯性③控制羽毛性狀的兩對基因完全連鎖④控制羽毛性狀的兩對基因自由組合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子一代的綠色非條紋個體自交后代中既有綠色又有黃色,說明綠色為顯性性狀,但子代中綠色個體與黃色個體的比例為(6+2)∶(3+1)=2∶1,說明綠色個體中存在顯性純合致死效應,①正確、②錯誤;綠色非條紋個體自交后代出現綠色非條紋、黃色非條紋、綠色條紋、黃色條紋等四種性狀,且性狀分離比為6∶3∶2∶1,說明控制羽毛性狀的兩對基因可以自由組合,③錯誤、④正確。二、非選擇題11.小鼠的毛色有黃色、胡椒色和黑色,分別由位于2號染色體上的AY、A和a控制。與毛色有關的另一對基因B、b位于7號染色體上,不含B基因的細胞無法合成色素,小鼠表現出白化性狀?,F有三個品系的小鼠,其中品系1、2均為黃色,品系3為黑色,雜交情況如表所示。PF1

雜交一品系1×品系1黃色∶胡椒色=2∶1

雜交二品系2×品系2黃色∶黑色=2∶1

雜交三品系1×品系3黃色∶胡椒色=1∶1回答下列問題:(1)小鼠三種毛色性狀的顯隱性關系是______。______(填“AY”“A”或“a”)基因純合時會導致小鼠在胚胎期死亡。(2)雜交二F1中的黑色小鼠與某白化品系雜交得到F2,F2雌雄個體相互交配,F3表現出胡椒色∶黑色∶白色=9∶3∶4,該白化品系的基因型為______。(3)品系1與基因型為aabb的白色小鼠雜交,F1不同毛色的小鼠相互交配,后代表現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黃色>胡椒色>黑色

AY

(2)AAbb

(3)6∶3∶3∶4

【解析】(1)雜交1,雜交2,都是黃色親本自交,子代出現性狀分離,則黃色對黑胡椒色和黑色為顯性,雜交三親本黃色與黑色雜交,后代中沒有黑色,胡椒色對黑色為顯性,故小鼠三種毛色性狀的顯隱性關系是:黃色>胡椒色>黑色。品系1基因型為:AYABB,品系2的基因型為:AYaBB,品系3的基因型為:aaBB;雜交1,F1黃色∶胡椒色=2∶1;雜交二,F1黃色∶黑色=2∶1,說明AY純合致死。(2)雜交二F1中的黑色小鼠與某白化品系雜交得到F2,F1的基因型為aaBB,F2雌雄個體相互交配,F3表現出胡椒色∶黑色∶白色=9∶3∶4,因不含B基因的細胞無法合成色素,小鼠表現出白化性狀,符合基因自由組合規律,F2的基因型為AaBb,該白化品系的基因型為AAbb。(3)品系1與基因型aabb雜交,F1的基因型為AYaBb(黃色),AaBb(胡椒色),二者相互交配,表現型為黑色(AY_B_)∶胡椒色(A_B_)∶黑色(aaB_)∶白色(__bb)=6∶3∶3∶4。13.果蠅長翅(A)對短翅(a)為顯性,卷翅(B)對直翅(b)為顯性。已知B和b這對等位基因位于第2號常染色體上,且顯性純合子具有胚胎致死效應。請回答下列問題:(1)果蠅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的優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2)為探究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體、X染色體還是X與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現選擇一對果蠅進行雜交實驗。若子代中雄果蠅均為長翅,雌果蠅均為短翅,則這對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或X與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