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練習參考答案《與朱元思書》一、C二、B三、C四、隨著江流漂浮蕩漾,任意東西來往。五、清澈和湍急六、兩岸峭壁、重巒疊嶂、直插云霄(山高峻、山峰多、山谷幽靜)七、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八、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九、不能。表現作者淡泊名利、回歸自然的感情。十、本文描述作者乘船從富陽至桐廬沿途所見,歷歷如畫,令人有同行親見之感,表現出作者崇尚沉湎于自然山水的生活情趣和否定人世俗念的態度。《五柳先生傳》一、略二、1、處所、地方2、知道3、羨慕4、高興的5、愛好6、舊友、朋友7、去、往8、希望、期望9、用在“不”前,加強否定語氣10、周圍都是土墻11、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12、憂愁的樣子13、心情急切的樣子14、輩、同類三、1、用用……來、用來2、得到好處、利3、像……的樣子4、志趣做標記四、B五、1、以之為,把它當作認為2、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會心、領會別人沒領會的意思六、1、“詳”,形容詞用作動詞,詳細地知道2、“酒”,名詞用作動詞,喝酒3、“親舊”,形容詞用作名詞,親戚朋友4、“樂”,形容詞用作使動,使……快樂、把……作為樂趣七、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財做官。八、1、閑靜少言,不慕榮利。2、讀書、飲酒、寫文章3、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B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探究“不慕榮利”精神享受“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4、“不汲汲于富貴”5、陶淵明傳記東晉山水田園詩人九、希望人類社會返璞歸真,人們過上淳樸無爭、怡然自樂的生活。十、是一個不慕榮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的隱士《馬說》一、略二、1、食—飼,喂養2、見—現,呈現3、材—才,才能4、邪――耶,嗎三、1所以、2、只是3、兩馬并駕4、著稱5、有時6、這7、等同8、怎能9、用鞭子打10、鞭子四、A、經常普通B、通“現”,顯現看到五、1、喂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2、唉,難道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可實在是不識馬啊。3、駕馭它,不能按照駕馭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飼養它,又不能竭盡它的才能;馬鳴叫起來,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六、D七、CD八、C九、D十、提挈全文,是全文立論的根據。十一、反問,加強語氣,表達憤怒之情。十二、其真不知馬也。十三、千里馬食馬者人才常被埋沒,希望統治者識才用才,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十四、反面論證十五、D十六、先有伯樂,而后有人才,人才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要發現人才,愛護人才,否則,人才就會被埋沒,有人才也等于沒有人才。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訴。略《送東陽馬生序》一、略二、1、跑行走2、借虛偽的、不真實的3、最終士兵4、熱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湯水三、B四、A五、1、曾經走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拿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2、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請教。3、等到他高興了,我才又向他請教。4、仆人端來熱水給我澆洗,用被子包著蓋好,很久才暖和過來。5、因為內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6、我求學時的辛勤艱苦的情況大體就是這樣。六、借書抄書來讀。七、因為我守信用,按時還書。八、刻苦好學、博覽群書、虛心請教九、借書難、求師難、求學路途艱辛、生活條件艱苦十、1、“益慕圣賢之道”“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色愈恭,禮愈至”2、“益慕圣賢之道”“以中有足樂者”3、對比“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十一、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老師的嚴厲是為了突出作者求師的誠懇,生動的表現了他的虔誠和恭敬的態度。突出他求師的艱難。十二、作者認為,勤奮和艱苦是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有了主觀的勤奮,一切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這正是作者學有所成的原因。十三、用心不專。同意。學習條件的優越,不一定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學業、道德上的成長,取決于自己主觀上是否努力。十四、虛心學習、刻苦耐勞、意志堅定十五、勉勵馬生要刻苦讀書。十六、《宋學士文集》宋濂明初馬君則《小石潭記》一、略二、1、向西2、以……為樂3、向下、往下4、像狗的牙齒那樣5、在空中6、清澈7、呆呆的樣子8、忽然9、寂靜10、憂傷的樣子11、停留三、D四、1、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2、青青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3、從潭向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4、那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一樣參差不齊,不知道它的源頭在那哪里。五、“心樂之”,心里很高興。曲折的小溪、崢嶸的潭石、青樹和翠蔓。六、“潭中魚可百許頭……似與游者相樂”。這幾句話正面寫出游魚的生動活潑,從側面表現了潭水的清澈透明。七、自由自在、活潑天真。物我同一、樂而忘我、樂而忘形的境界。八、因為小潭是曲折的,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看得見的一段水面反映著天光云彩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所看到景色的特征。九、幽靜幽深冷寂,孤凄悲涼十、作者因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凄苦是他的感情主調,而寄情山水就是為了擺脫這種心情。但是寄情山水之樂畢竟是短暫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境就會流露出來。十一、是按游覽順序來寫的: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流源→潭中氣氛十二、如:潭中魚“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準確寫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魚的形神姿態,令人賞心悅目。《岳陽樓記》一、略二、1、“具”通“俱”,全都2、“屬”通“囑”,囑托三、1、封建朝官吏降職或遠調2、勝景、好景色3、邊4、日光5、既然如此,那么6、詩人7、連綿的雨8、放晴9、迫近10、日光11、起、動12、鳥停息在樹上13、形容草木茂盛14、消散15、榮耀16、持、執17、心理活動(即兩種心情)18、朝廷19、歸依四、1、到達窮盡到極點2、觀看景色3、一個一片完全五、1、前人之述/備矣。2、然則/何時而樂耶?六、例:1、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2、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七、1、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2、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八、“銜”用嘴含,引伸為包含。“吞”,不嚼或不細嚼,整個地或整塊地吞下去。這里是用擬人的手法,從空間極寫洞庭湖浩渺廣闊的氣勢。九、觀賞這里的自然景物會觸發“遷客騷人”對自身處境的感慨,晴明而美好之景會讓吟詩作賦的詩人詩興大發,而濁浪淫雨的陰冷氣氛會讓被降職遠調的人感慨萬千而內心十分悲傷。十、意在與“古仁人之心”作對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襟和新風尚情操。十一、第2段寫了一幅陰冷的畫面,第3段寫了一幅晴朗的畫面。陰冷的畫面給人悲的感受,晴朗的畫面給人喜的感受,一悲一喜,形成鮮明的對比,也自然過渡到下文論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上來。十二、抒發作者闊大的胸襟和抱負十三、略《醉翁亭記》一、略二、1、茂盛的樣子2、像鳥張開翅膀一樣3、命名4、沿著山路5、情趣6、老人家、酒杯和酒籌8、遮蓋9、是10、高處和低處的樹林11、以……為樂三、A四、1、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像那太陽出來了,樹林的霧氣就消散了,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或明或暗,變化不一的,是山間的早晨和晚上。3、臉色蒼老,滿頭白發,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喝醉了的太守。3、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歡樂,酒醒能夠用文章記敘這件事情的人,是太守。五、1、比喻2、設問3、借代4、比喻、對偶六、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七、寫滁人之游,表現了滁人和平生活之樂,再寫太守之宴,表現了太守與眾賓客的宴酣之樂,描繪了一幅太守與民同樂圖,顯示了太守為官的清廉,政績的突出。八、太守宴請的場面沒有音樂的陪伴,但有下棋、射箭、酒杯酒籌交錯的場面,有聲有色,場面熱鬧有趣、建康文明,體現了高雅的情趣。九、太守醉既指喝酒醉,又指太守被美景所陶醉。十、B十一、A十二、人太守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十三、醉能同其樂十四、關心人民疾苦、與民同樂十五、略《滿井游記》一、略二、1、起2、拘束3、肥沃4、初、始5、像魚鱗似的浪紋6、美好的樣子7、開、分散8、壞、耽誤三、A四、C五、1、高大的柳樹分立在堤的兩旁,肥沃的土地稍微濕潤,放眼望去,空闊的景象,感到自己像籠子里逃出的天鵝。2、在這時,薄冰開始溶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像魚鱗一樣的波浪一層層的,水清澈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鏡子剛剛打開冷光突然從鏡匣子里閃射出來一樣。3、山巒被溶化的雪水洗過后,美好的樣子好像擦過一樣,鮮明美好而又明媚,好像美麗的少女洗過臉剛剛梳好環形的發髻一樣。4、游人雖然不多,但是汲泉水來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紅裝騎驢的,也經常有。5、所有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汲水的魚兒,都悠閑自在,羽毛鱗鬣中間,都充滿了歡樂氣氛。六、描寫了京城早春時節“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的景象。七、作者采用欲揚先抑的寫法,把那種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給讀者,為下文勾畫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滿井作鋪墊。八、“天稍和”與“余寒猶厲”相呼應;“高柳夾堤,土膏微潤”與“飛沙走礫”相呼應;“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與“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相呼應。九、美好的景物和欣喜的人們。十、輕松喜悅十一、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十二、略《與朱元思書》一、A二、B三、1、向上上邊2、絕妙停止3、沒有不4、十的倍數極言其多四、1、飛奔的馬奔跑2、至、到達罪過、乖張3、籌劃、治理比喻政治才能五、1、水勢湍急比箭還快,兇猛的大浪像野馬奔騰。2、鳴蟬則長久不斷地鳴叫,猿猴也不時地長嘯。六、1、奇山異水,天下獨絕。2、水皆縹碧,千丈見底。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七、A八、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九、“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表現了作者鄙棄名利的思想。《五柳先生傳》一、B二、C三、B四、1、安安靜靜,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2、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3、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財做官。五、生活貧苦、安貧樂道的性格特點。六、讀書、飲酒、寫文章淡泊名利、安分樂道、不與世俗社會同流合污七、傳贊傳記敘贊議論八、以幽默的筆調寫出了自己淡泊名利、率真曠達的陶土性格。九、C《馬說》一、略二、1、只2、兩馬并駕3、吃4、通“飼”,喂5、表現在外面6、等同、一樣三、1、用鞭子打鞭子2、通“飼”,喂吃3、能夠才能、本領4、即使雖然5、憑借按照6、的它,代指千里馬定語后置的標志7、它,代指千里馬表反問語氣,難道表推測語氣,其實四、A五、B六、B七、1、只能屈辱在一般的養馬人手里,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2、喂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八、1、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2、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其真不知馬也。九、愚昧無知、自以為是十、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不重人才、摧殘人才的強烈憤慨。十一、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盡其材,鳴之而能通其意。《送東陽馬生序》一、略二、略三、B四、1、得到2、更加仰慕3、借4、憂慮、擔心5、跑6、等到7、終于8、熱水9、來10、因為五、1、德隆望尊2、稍降辭色3、負篋曳屣4、緼袍敝衣六、1、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2、抄寫完了,趕快送還借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3、因此人家多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于是能夠閱讀很多書。4、一句話不敢回答。5、所以我雖很笨,終于獲得許多教益。七、一層(開頭到“……余因得遍觀群書。”):敘述幼時求學的情形,寫得書之難。二層(“既加冠”到本段末):敘述成年后求師的情形,寫求教之難。八、表現了作者求學的不易及請教先達的恭敬和專心。九、贈序明“當今文章第一”年輕人《小石潭記》一、1.huánɡlièchízhuìxīchuànɡsuìyǐ二、1、使動用法,使……鳴響2、動詞,成為,變成水中高地3、表約數,來4、……的樣子5、深6、使……凄;使……寒7、作為隨從跟從三、1、方位名詞作狀語,向西。2、方位名詞作狀語,表示“望”的方向,向西南。3、名詞作狀語,像北斗那樣,像蛇那樣。4、名詞作狀語,像犬牙那樣。四、1、表約數,來可以2、此,代指“聞水聲,如鳴佩環”3、把而因為五、1、岸邊的樹木青蔥,樹上蔥綠的藤互相連結著、纏繞著、覆蓋著,參差不齊,隨風飄揚。2、整個氣氛使人感到孤寂、凄涼,寒氣透骨,心里憂傷六、1、比喻2、排比3、比喻七、1、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2、俶爾遠逝,往來翕忽。3、斗折蛇行,明滅可見。4、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八、《柳河東集》柳宗元子厚唐代被貶為永州司馬《永州八記》《岳陽樓記》一、略二、1、做太守2、規模3、“屬”通“囑”,囑托4、勝景、好景色5、景象6、詳盡7、雖然如此,那么8、迫近9、離開京都10、、日光11、都12、思想13、在朝庭做官14、沒有三、1、“具”通“俱”,全都2、“屬”通“囑”,囑托四、1、來因為用、拿2、的這件事助詞,無實義3、那句末語氣詞4、在比五、1、到了第二年,政事通順,百姓和樂,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2、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3、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六、A七、A八、D九、A十、1、C2、B十一、1、設問2、對偶、擬人3、對偶、借代4、對偶、比喻十二、1、《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政治文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2、黃鶴樓滕王閣《醉翁亭記》一、略二、1、尤其、特別2、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3、取名4、就5、斷6、酒杯7、回去8、是9、情趣三、1、情趣主旨2、放晴消散3、的代醉翁亭的無實義4、在從比向四、A五、1、臉色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在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喝醉了的太守。2、醉了能和眾人一起歡樂,醒了能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啊。六、1、表并列2、表順接3、表修飾4、表修飾5、表順接6、表轉折七、D八、D九、A十、A十一、B十二、1、(1)日出而林霏開(2)云歸而巖穴暝(3)野芳發而幽香(4)佳木秀而繁(5)風霜高潔(6)水落而石出2、永叔醉翁六一居士文學史學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峰回路轉、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前呼后應、觥籌交錯3、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滿井游記》一、D二、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三、A四、1、美好的樣子2、在風中散開3、端著酒杯4、曬太陽五、亮晶晶的,就好像鏡子剛剛打開而冷光突然從鏡匣子里閃射出來一樣。六、1、比喻2、對偶?3、排比4、借代七、議論作者高興的心情八、寫郊游的所見所感。九、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2、袁宏道明朝“公安派”公安三袁《與朱元思書》一、略二、1、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2、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三、1、消散2、青白色3、飛奔的馬4、憑借5、向高處和遠處伸展6、稀疏四、1、沒有一絲風兒,煙霧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2、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3、重重疊疊的山巒各仗著自己的地勢爭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誰爬得高伸得遠,由此而形成無數的山峰。五、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六、賦予靜態的山一種動態美,將山的高、遠等特征更全面、更形象地展現出來。如“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等。七、1、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2、流露出作者對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含蘊地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五柳先生傳》一、1、愛好2、到、往二、C三、1、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財做官。2、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四、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五、B六、1、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娛;環堵蕭然,不蔽風日。2、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七、潔身自好、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馬說》一、1、的定語后置的標志它音節助詞,無實義2、但是表順接3、它難道可、可是(恐怕是)二、B三、1、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吃完糧食一石。2、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優點不能從外面表現出來。3、握著馬鞭面對身邊的千里馬,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四、A五、B六、淺薄愚昧文中第二段連用三個“不”構成排比,層層推進地分析千里馬不能行千里的原因,有力地譴責了“食馬者”的不知馬。七、《昌黎先生集》韓愈唐代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送東陽馬生序》一、略二、略三、1、愛好2、得到3、不4、跑5、超過約定的期限6、更加仰慕7、大8、臉色9、等待10、所以11、澆洗12、舊絮四、1、跑步行2、交往游泳3、熱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4、兩次又一次5、香氣單指一種難聞的氣味路五、C六、1、常常到有書的人家去借,自己親手用筆抄錄,算好日子按時歸還書。2、曾經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拿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3、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也不敢多說。4、旅店服務的人端來熱水給我澆洗,并用被子裹嚴蓋實,很久了才暖和。七、B八、1、宋濂明贈序勉勵后生勤奮學習2、“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足膚皸裂而不知”天氣寒冷《小石潭記》一、C二、1、向西2、清澈3、以……為樂4、呆呆的樣子5、忽然6、輕快敏捷的樣子7、深遠8、作為仆人三、C四、1、覆蓋、纏繞、搖動、連結。2、參差不齊,隨風飄蕩。3、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長蛇爬行那樣彎曲。4、心情感到凄涼,寒氣透骨。五、1、《柳河東集》柳宗元唐2、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幽靜3、心樂之悄愴幽邃4、其岸勢犬牙差互,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六、C《岳陽樓記》一、C二、1、“具”通“俱”,全、都2、“屬”通“囑”,囑托三、先∕天下之憂∕而憂四、1、于是、就2、通“囑”,囑托3、寬廣4、日光5、直到6、放晴7、迫近8、景象9、離開10、說別人壞話11、一起、一同12、沒有13、歸依五、1、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的景象。2、他們不因為環境好而高興,也不因為自己遭遇壞而悲傷。2、在天下人的憂愁之先就憂愁,在天下人的快樂之后才快樂。六、D七、寫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問。八、1、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2、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3、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4、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九、《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宋朝滕子京黃鶴樓滕王閣《醉翁亭記》一、略二、1、茂盛的樣子2、像鳥張開翅膀一樣3、交錯的樣子4、醉醺醺地三、D四、1、設問2、對偶3、借代4、借代5、擬人五、1、歐陽修永叔醉翁六一居士2、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太守醉3、樂醉樂4、林壑尤美峰回路轉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山肴野蔌觥籌交錯蒼然白發樹林陰翳《滿井游記》一、lìniànyānxiāpùmínɡ二、1、拘束2、肥沃3、擦4、燒茶5、騎驢6、濕遍三、1、袁宏道公安派2、廿二日稍和余寒猶厲3、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貴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于是冰皮……乍出于匣也柳條……寸許四、凍風時作,飛沙走礫。五、欲揚先抑六、美好的景物和欣喜的人們。七、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八、1、在這時候水面上的凍冰開始融解,水波的顏色開始發出亮光,魚鱗似的波紋一層接著一層,清澈得看見水底。2、這才知道郊野以外何嘗沒有春天,然而居住在城里的人卻不知道。《與朱元思書》一、略二、俱湍窺反綸晝柯蔽三、A四、(1)順著、隨著(2)青白色(3)憑借(4)往高處伸展(5)指向(6)和諧的聲音(7)窮盡(8)至、到五、C六、C七、(1)南吳均文藝類聚(2)奇山異水異水奇山《五柳先生傳》一、略二、(1)體會、領會(2)愛好、喜歡(3)有時(4)就(5)期望(6)舍不得(7)空寂(8)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9)安然自若的樣子(10)憂愁的樣子(11)心情急切的樣子(12)輩、同類(3)酒杯(14)以……為樂三、A、地方左右B、不多稍微C、志向做下的標記D、像……的樣子四、A五、1、潛靖節東晉田園詩人《桃花源記》2、閑靜少言,不慕榮利讀書飲酒寫文章3、《陶淵明集》思想性格愛好隱土《送東陽馬生序》一、1、借2、跑3、超過約定的期限4、因此5、請教6、提出詢問7、周到8、帽帶9、腰佩10、吃的穿的二、1、“四支僵勁不能動”中的“支”通“肢”“同舍生皆被綺繡”中的“被”通“披”2、本文作者通過自己幼年讀書時的艱苦,勸晚輩利用便利的條件,虛心求教,認真讀書,言辭真摯誠懇,態度循循善誘。三、借書、抄書,遍觀群書;請教先達,恭敬專心;為求師學,不畏寒冷;不羨富貴,以苦為樂。四、表現了作者請教先達的恭敬和專心。五、如:“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而我“則緼袍敝衣處其間”,表現了“我”不慕虛榮,以勤奮讀書為樂的思想境界。六、如:吃穿無憂,國家、學校、老師、家長全力支持,設備先進,資源豐富等。七、如:我們應學習作者那種珍惜時間、虛心善學的精神。《小石潭記》一、1、尤其2、向西南3、像狗牙齒4、把、用因為認為5、大約能夠可能二、B三、B四、潭中大約有一百條魚,都好像在空中流動,沒有什么依托似的。五、D六、D《岳陽樓記》一、(1)迫近(2)國都(3)日光二、(1)指代重修岳陽樓這件事的(2)觀看景象三、(1)“具”通“俱”,全都(2)“屬”通“囑”,囑托四、(1)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能沒有不同嗎?(2)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3)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五、略六、如: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醉翁亭記》一、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二、負者行者傴僂提攜前者呼,后者應三、魚山肴野蔌四、C五、1、山中野味野菜2、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六、喝醉了酒因為作者“樂”在“山水之樂”、“宴酣之樂”、“樂人之樂”之中,特別是“與民同樂”,從而把這些“樂”寄托在喝酒上。《滿井游記》一、略二、略三、1、還需要2、暖和3、全、整個地5、開始、6、濕透7、猛、強有力8、耽誤9、恰好四、C五、1、助詞,無實義代指“郊田之外未始無春”的2、……的樣子然而既然這樣六、C七、1、《袁中郎集箋注》袁宏道明宗道袁中道2、將舒未舒淺鬣寸許3、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與朱元思書》一、A、風煙俱凈,天山共色。B、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二、D三、D四、(1)隨著江流漂浮蕩漾,任意東西來往。(2)水勢湍急比箭還快,兇猛的大浪像野馬奔騰。(3)山巒依憑著山勢爭相向上,彼此間爭著向高處和遠處伸展。(4)鳴蟬則長久不斷地鳴叫,猿猴也不時地長嘯。五、(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六、“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那些像鳶鳥一樣飛至高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也會平息他那熱衷名利的心;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幽美的山谷,就流連忘返。表現作者淡泊名利、回歸自然的感情。七、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奇山異水總分《五柳先生傳》一、銜觴賦詩,以樂其志二、略三、1、處所、地方2、把、用3、喜歡4、高興地5、愛好6、擺設7、去8、希望9、離開10、空寂11、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12、安然自若的樣子13、憂愁的樣子14、心情急切的樣子15、酒杯16、輩、同類四、1、每有會意之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系統化的2025年入團考試試題及答案
- 消防組織協調與管理技能試題及答案
- 農業領域的水資源高效利用研究
- 醫療質量監測與持續改進策略
- 醫學影像處理與分析的跨學科研究
- 區塊鏈技術助力商業保險行業的創新發展研究
- 醫療行業中的版權保護與數據安全策略探討
- 2025年入團考試實踐能力試題及答案
- 2024稅務規劃的最佳實踐試題及答案
- 2024高效學習的高級會計試題及答案
- 《高速公路電動汽車清障救援作業規范》
- 五年級下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練習200題有答案
- 我的家鄉江西吉安
- 肺栓塞病人的術后護理
- 機場地震應急處理與疏散預案
- 《阻燃材料與技術》課件 顏龍 第3、4講 阻燃基本理論、阻燃劑性能與應用
- 服務禮儀培訓課件
- 咪咕在線測評題
- 2024年全國《勞動教育》基礎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維修電工二實操評分表講解
- 8d報告空白表格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