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行者無疆思者無域竊者無德行者無疆思者無域竊者無德行者無疆思者無域竊者無德2021年3月XX中學科學中考模擬卷一溫馨提示:1.本試卷滿分為16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Li:7C:12N:14O:16S:32Ca:40Cu:64Fe:56)2.g=10N/kg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0分,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過濾B.金屬與酸反應C.檢驗裝置的氣密性D.加熱液體2.甲原合化產品的觀程圖下列法確是(▲)1個丁分子由1個乙分子和2個丙分子構成3.下列關于花的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花在開花后都能結果B.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C.子房能發育成果實D.只有在傳粉受精后,花才能結果4.根據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下列關于人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心臟的心房和心室之間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B.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利于進行氣體交換C.小腸內有胰液、腸液、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利于消化營養物質D.腎小管壁薄且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利于血液濾過形成原尿5.下列生活中的物理數據最接近實際的是(▲)A.正常人脈搏跳動一次約3s
B.微型電風扇的額定功率約800W
C.日光燈正常工作電流約180mA
D.把2個雞蛋勻速舉高1m做功大約10J6.長期使用某種農藥,會發現其滅蟲的效果越來越差,其主要原因是(▲)A.昆蟲適應農藥,隨所用農藥劑量和含量的增加使害蟲的抗藥性也增強B.昆蟲接觸農藥,通過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C.農藥對昆蟲的抗藥性變異進行了定向選擇D.農藥引起害蟲的抗藥能力,可以在后代中不斷積累和加強7.在無菌條件下將鐵皮石斛植株的組織放在含有全面營養成分的培養基上培養,培育出許多與原來的鐵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個體。上述培育技術(▲)第8題圖A.屬轉基因技術,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狀第8題圖B.與克隆技術相比,二者產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C.屬組織培養技術,能使后代獲得比親本更優良的性狀D.優點是后代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且繁殖速度快8右圖為處于某一生理狀態時的心臟示意圖,箭頭表示血流方向。此時心臟所處的狀態是(▲)A.心室收縮、房室瓣關閉B.心房收縮、動脈瓣關閉C.心房和心室都舒張、房室瓣打開D.心室舒張、動脈瓣關閉9.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現象蘊含著地理知識,下列現象主要與地球自轉有關的是(▲)A.學校操場旗桿的正午影子夏季比冬季短B.日月星辰每日東升西落C.杭州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熱、秋涼、冬冷D.杭州一年之內晝夜長短的變化10.在①硫酸②氯化銅溶液③石蕊試液④碳酸鈉溶液四種物質中。跟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鋇溶液能發生反應且反應中表現了“堿的通性”的組合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1.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相同的物體內能一定相等
B.汽油機做功沖程中燃氣的內能減小
C.我們不敢大口喝熱氣騰騰的湯,是因為湯含有的熱量較多
D.電能可以使燈泡發光,同時產生內能,這些內能又可以自動地轉化為電能12.下列證據不能證明地殼變動的是(▲)A.石灰巖溶洞B.雅魯藏布大峽谷C.滄海桑田D.懸崖峭壁上斷裂的巖層第16題圖第13題圖13.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圖是有關硝酸鉀溶液的實驗操作及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第16題圖第13題圖A.操作I一定是降溫B.操作I一定是加溶質C.①與③的溶質質量一定相等D.②與③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14.一輛汽車沿平直的公路向東快速行駛,一個行人沿該公路的便道向東散步。以汽車為參照物行人(▲)
A.向東運動B.向西運動C.靜止不動D.無法確定15.小明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16圖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質,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物質a在純氧中燃燒可以生成物質bB.物質c是二氧化硫
C.物質d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D.物質d、e和f中一定都含有氫元素第17題圖17.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同時有F=2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于A、B兩物體上,使A、B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第17題圖A.A和B之間摩擦力為0B.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0C.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右18.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B.
天空彩虹C.
池水變淺D.
水中倒影19.除去下列物質中少量的雜質,所用方法錯誤的是(▲)A.物質:CaCl2,雜質:CaCO3,除雜方法: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過濾、蒸發B.物質:Cu,雜質:CuO,除雜方法: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C.物質:NaCl溶液,雜質MgCl2,除雜方法: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D.物質:Zn(NO3)2溶液,雜質:AgNO3,除雜方法:加入足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20.科學中存在著許多存在著“1+1≠2”的有趣現象。通常情況下,下列各種實驗過程中,“1+1”等于“2”的是(▲)A.1mL酒精和1mL水混合后的總體積等于2mLB.1Ω的電阻與1Ω的電阻并聯時的總電阻等于2ΩC.1g氫氧化鈉溶液和1g醋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質量為2g第21題圖D.1g飽和食鹽水中加入1g食鹽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第21題圖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6分)21.(4分)湖州農民將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為魚塘,墊高塘基、基上種桑,以桑養蠶、蠶絲織綢,蠶沙(蠶的糞便)喂魚,塘泥肥桑,從而建成了有特色的桑基魚塘生態系統。2018年4月19日,該桑基魚塘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由于人為調整了該生態系統中的▲結構,使能量較多的流向蠶和魚,發揮了較好的經濟效益。(2)吃了蠶沙后,魚將蠶沙中的有機物轉變成自身的有機物,這一過程屬于魚的▲,其中新合成的有機物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消耗,另一部分用于▲。第22題圖(3)若塘中魚群處于幼年時期時,每攝取100千克的蠶沙可以使魚群增重X千克。當魚群長到成年期時,每攝取100千克的蠶沙可以使魚群增重Y千克,則Y▲X(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2題圖22.(4分)科研小組在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時,選取了大小、生長狀況相近的同種植物若干,平均隨機分成甲、乙、丙三組,置于適宜的相同環境中,測定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速率如圖。(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填細胞結構名稱)中進行的。(2)寫出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文字表達式▲(3)若僅考慮光合作用,該種植物更適宜在土壤含水量相對較▲的土壤中生長。(4)在一次給植物施以等量的同種肥料后,發現甲組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速率反而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23.(4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表彰鋰離子電池的研發.鋰元素有6Li和7Li兩種穩定同位素,Li原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元素符號左上角的數字代表該原子中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回答:
(1)7Li中的質子數是▲,中子數是▲。
(2)相同原子個數的6Li和7Li,與足量的O2化合全部轉化為Li2O,生成Li2O的質量前者▲后者(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分)科學課上,小金與老師與一起演示了下列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甲銅絲受熱時變成黑色的氧化銅,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小金將加熱變黑的銅絲b趁熱迅速伸入試管內的活性炭中,再取出時,銅絲表面和老師的實驗現象一樣,也都變成紅色了。則試管內活性炭的質量一定會▲(填“增大”或“減小”),活性炭表現▲(選填“氧化”或“還原”)性。25.(4分)在探究“冰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中.第24題圖第25題圖(1)實驗時所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性質制成的.第24題圖第25題圖可知:①冰熔化過程中,溫度▲(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②不考慮熱量損失,第2~4min冰吸收的熱量▲(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12min水吸收的熱量.(3)若將試管中的水倒掉,裝入另一種液體,按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用酒精燈不斷給燒杯加熱時,最終發現燒杯中的水和試管中的液體都沸騰了,這說明水的沸點▲(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試管中液體的沸點.26.(6分)如圖甲所示,張華用水平推力F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此過程中,推力F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木箱運動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丙所示,則1?3s木箱做▲(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3~5s推力對木箱做的功是▲.0-1s人對木箱的推力▲木箱所受摩擦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7題圖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42分)第27題圖27.(8分)某科學興趣小組設計如下方案研究甲狀腺激素對小鼠的新陳代謝的影響。現有性別、日齡、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數只及有關的實驗材料,提供良好的飼養條件等。同學們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步驟1:將小鼠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編號為A組、B組;步驟2:A組切除甲狀腺,B組不做處理;每天飼喂等量且適量的飼料,連續飼養一段時間,使其生理狀態穩定;步驟3:將A、B兩組小鼠分別放入A、B兩瓶中,待小鼠安靜后塞緊膠塞,一段時間后記錄兩裝置中液滴的移動情況。(1)該實驗設計的裝置有不當之處,請在不增加實驗裝置的情況下加以修改。▲。(2)紅色液滴移動的原因是▲,因為該實驗利用了甲狀腺激素▲的原理。(3)有同學提出該實驗設計還不夠嚴謹,不能充分說明是甲狀腺激素的作用,需加以補充,請在不增加實驗裝置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補充方案(注:試劑不受限制)。【注:裝置實驗裝置足以維持實驗過程中小鼠的生命,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氣變化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裝置放在適宜的恒溫環境中。第28題圖(6分)實驗小組同學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試管中加入2ml氫氧化鈉溶液,未觀察到明顯現象。第28題圖【提出問題】兩者是否發生了化學反應?
【實驗探究】將盛有上述實驗混合液的試管標為①,如圖甲。
小華:測得實驗所用稀硫酸的pH<7,試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結論:▲。
小敏:取兩支試管,編號為②和③,分別加入稀硫酸和試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過量,實驗過程與現象如圖乙,由此他得出了與小華一樣的實驗結論。
【交流討論】試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質呢?同學們提出了二種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正確的是推理▲(選填“1”或“2”)理由是▲。第29題圖29.(8分)初三興趣小組利用如下裝置(部分固定裝置已略去)制備氮化鈣,并探究其化學式(實驗式)。第29題圖按圖連接好實驗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
(2)反應過程中末端導管必須插入試管A的水中,目的是▲。
(3)若實驗過程中包含下列步驟(沒有根據操作順序排列)①拆除裝置,取出產物;②打開活塞k并通入N2;③\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點燃酒精燈,進行反應;④反應結束后,停止加熱,繼續通氮氣至裝置冷卻;正確的操作順序是▲(4)數據記錄如下:①計算得到化學式(實驗式)CaxN2,其中x=▲.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如上計算得到的x▲。(選填“偏大”或“偏小”或“不變”)30.(7分)在探究“電壓一定時,電流跟電阻的關系”的實驗中,設計電路圖如圖甲所示。(1)請根據圖甲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所示實物連接成完整電路。(2)若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沒有示數,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示數始終接近電源電壓。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若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示數為零。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A.電流表壞了B.滑動變阻器短路C.電阻處接觸不良D.電阻短路(3)當把R=5Ω換成R=10Ω的定值電阻,閉合開關,則電壓表的示數會▲(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接下來應該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選填“左”或“右”)滑動才能滿足實驗的條件。(4)連接好電路進行實驗,多次改變R的阻值,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保持不變,實驗數據記錄如表,其中第5次電流表示數如圖丙所示,其讀數為▲。(5)本實驗結論是▲。(5分)在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1)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
型管內水面已有高度差,通過▲(填寫正確選項前字母)方法可以進行調節。A.從U
型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B.拆除軟管重新安裝;C.向U
型管內添加適量水;(2)實驗中液體壓強的大小變化是通過比較U形管兩側液面▲的變化,將探頭放進盛水的容器中,探頭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強會▲(內凹/外凸);(3)通過比較C.
D兩個圖,可得到結論:同一種液體的壓強隨▲的增加而增大;(4)通過比較A、B、C三個圖,可得到結論:▲。(8分)如圖甲是研究植物蒸騰作用實驗的示意圖。(1)該實驗的關鍵在于保證裝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與U形管連接處的密封性。實驗中,判斷此裝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據是________。
(2)人們大多選用闊葉的法國梧桐的枝葉而不是松樹的枝葉進行實驗,其原因是________。
(3)實驗結束后,在此莖的基部上方橫切,觀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紅色,如圖乙。那么圖中的A是植物莖哪一部分結構?________。
(4)隨著蒸騰作用的進行,植物體內的水不斷發生________(填寫物態變化名稱),會吸收周圍大氣的熱量。解答題(本大題共32分)33.(6分)如圖,用測力計將密度均勻、左粗右細的長桿一端A微微抬離地面,測力計示數是F1;同理,用測力計將長桿的另一端B微微抬離地面,測力計示數是F2。(測力計保持豎直向上)(1)比較F1▲F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請證明G=F1+F2第3第33題圖第34題圖34.(6分)將底面積S=3×10?3m2高h=0.1m的鋁制圓柱體,輕輕地放入水槽中,使它靜止于水槽底部,如圖(圓柱體的底部與水槽的底部不密合),此時槽中水深h1=0.05m(已知ρ鋁=2.7×103kg/m3,ρ水=1.0×103kg/m3)。求:(1)圓柱體受到的浮力F浮;(2)圓柱體對水槽底部的壓強p。35.(7分)隨著國家大力倡導共享經濟,杭州出現了大量的共享單車。有的公司也推出了共享電動車的計劃。如圖是一輛共享電動車的銘牌如下,請根據以下數據計算:
(1)此車電機的內阻?
(2)電機正常工作時的效率?
(3)在額定電壓下,若電機被突然卡死10秒鐘,求電機產生的熱量?第35題圖車型:26寸電動自行車
整車質量:30kg
最大載重:120kg
額定輸出功率:120W第35題圖(4分)魚的生長與水中溶氧量密切相關,魚缸中每升水的溶氧量低于3mg時,魚就會死亡.過氧化鈣(CaO2)是一種化學增氧劑,其反應原理是2CaO2+2H2O=2Ca(OH)2+O2↑,將14.4g的過氧化鈣加和裝有1000L水中的魚缸中。(已知:水的密度為1g/cm3)(1)在以上化學方程式中有四種物質,其中,含氧量較高的氧化物是▲。(2)已知2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是0.17g,計算分析魚缸中的氫氧化鈣溶液是否飽和?37.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一種大型病毒,人感染冠狀病毒后常見體征有發熱、咳嗽,嚴重感染可導致肺炎、腎衰竭,甚至死亡。疫情期間需加強對環境的消毒,常見消毒劑有84消毒液、過氧乙酸溶液、雙氧水等。(1).下列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說法中正確的有▲;①具有細胞核;②僅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③異養寄生生活;④是一種單細胞生物
(2).我國已加大對來自境外疫區人員的檢查力度,對于攜帶病原體的患者禁止入內,這在傳染病預防措施上屬于▲;(3).某商店出售一種過氧乙酸,其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說明如圖甲,小金取用100克該消毒液,欲配置質量分數為2%的過氧乙酸溶液,需要加水的質量為▲。(4).在抗擊疫情時,醫護人員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這是由于水蒸氣的▲現象而形成的。圖乙中,▲段表示吸氣的全過程。2021年XX中學3月科學中考模擬考試卷一(含答案)溫馨提示:1.本試卷滿分為16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Li:7C:12N:14O:16S:32Ca:40Cu:64Fe:56)2.g=10N/kg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0分,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C)A.過濾B.金屬與酸反應C.檢驗裝置的氣密性D.加熱液體2.甲原合化產品的觀程圖下列法確是(B)1個丁分子由1個乙分子和2個丙分子構成3.下列關于花的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A.花在開花后都能結果B.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C.子房能發育成果實D.只有在傳粉受精后,花才能結果4.根據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下列關于人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D)A.心臟的心房和心室之間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B.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利于進行氣體交換C.小腸內有胰液、腸液、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利于消化營養物質D.腎小管壁薄且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利于血液濾過形成原尿5.下列生活中的物理數據最接近實際的是(C)A.正常人脈搏跳動一次約3S
B.微型電風扇的額定功率約800W
C.日光燈正常工作電流約180mA
D.把2個雞蛋勻速舉高1m做功大約10J6.長期使用某種農藥,會發現其滅蟲的效果越來越差,其主要原因是(C)A.昆蟲適應農藥,隨所用農藥劑量和含量的增加使害蟲的抗藥性也增強B.昆蟲接觸農藥,通過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C.農藥對昆蟲的抗藥性變異進行了定向選擇D.農藥引起害蟲的抗藥能力,可以在后代中不斷積累和加強7.在無菌條件下將鐵皮石斛植株的組織放在含有全面營養成分的培養基上培養,培育出許多第8題圖與原來的鐵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個體。上述培育技術(D)第8題圖A.屬轉基因技術,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狀B.與克隆技術相比,二者產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C.屬組織培養技術,能使后代獲得比親本更優良的性狀D.優點是后代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且繁殖速度快8右圖為處于某一生理狀態時的心臟示意圖,箭頭表示血流方向。此時心臟所處的狀態是(B)A.心室收縮、房室瓣關閉B.心房收縮、動脈瓣關閉C.心房和心室都舒張、房室瓣打開D.心室舒張、動脈瓣關閉9.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現象蘊含著地理知識,下列現象主要與地球自轉有關的是(B)A.學校操場旗桿的正午影子夏季比冬季短B.日月星辰每日東升西落C.杭州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熱、秋涼、冬冷D.杭州一年之內晝夜長短的變化10.在①硫酸②氯化銅溶液③石蕊試液④碳酸鈉溶液四種物質中。跟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鋇溶液能發生反應且反應中表現了“堿的通性”的組合是(A)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1.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溫度相同的物體內能一定相等
B.汽油機做功沖程中燃氣的內能減小
C.我們不敢大口喝熱氣騰騰的湯,是因為湯含有的熱量較多
D.電能可以使燈泡發光,同時產生內能,這些內能又可以自動地轉化為電能12.下列證據不能證明地殼變動的是(A)A.石灰巖溶洞B.雅魯藏布大峽谷C.滄海桑田D.懸崖峭壁上斷裂的巖層第16題圖第13題圖13.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圖是有關硝酸鉀溶液的實驗操作及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第16題圖第13題圖A.操作I一定是降溫B.操作I一定是加溶質C.①與③的溶質質量一定相等D.②與③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14.一輛汽車沿平直的公路向東快速行駛,一個行人沿該公路的便道向東散步。以汽車為參照物行人(B)
A.向東運動B.向西運動C.靜止不動D.無法確定15.小明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C)16圖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質,下列判斷錯誤的是(B)A.物質a在純氧中燃燒可以生成物質bB.物質c是二氧化硫
C.物質d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D.物質d、e和f中一定都含有氫元素第17題圖17.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同時有F=2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于A、B兩物體上,使A、B兩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B第17題圖A.A和B之間摩擦力為0B.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0C.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2N,方向水平向右18.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D)
A.小孔成像B.
天空彩虹C.
池水變淺D.
水中倒影19.除去下列物質中少量的雜質,所用方法錯誤的是(C)A.物質:CaCl2,雜質:CaCO3,除雜方法: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過濾、蒸發B.物質:Cu,雜質:CuO,除雜方法: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C.物質:NaCl溶液,雜質MgCl2,除雜方法: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D.物質:Zn(NO3)2溶液,雜質:AgNO3,除雜方法:加入足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20.科學中存在著許多存在著“1+1≠2”的有趣現象。通常情況下,下列各種實驗過程中,“1+1”等于“2”的是(C)A.1mL酒精和1mL水混合后的總體積等于2mLB.1Ω的電阻與1Ω的電阻并聯時的總電阻等于2ΩC.1g氫氧化鈉溶液和1g醋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質量為2gD.1g飽和食鹽水中加入1g食鹽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2克第21題圖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6分)第21題圖21.(4分)某市農民將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為魚塘,墊高塘基、基上種桑,以桑養蠶、蠶絲織綢,蠶沙(蠶的糞便)喂魚,塘泥肥桑,從而建成了有特色的桑基魚塘生態系統。某年4月19日,該桑基魚塘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由于人為調整了該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食物網)結構,使能量較多的流向蠶和魚,發揮了較好的經濟效益。(2)吃了蠶沙后,魚將蠶沙中的有機物轉變成自身的有機物,這一過程屬于魚的同化作用,其中新合成的有機物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消耗,另一部分用于自己生長發育。第22題圖(3)若塘中魚群處于幼年時期時,每攝取100千克的蠶沙可以使魚群增重X千克。當魚群長到成年期時,每攝取100千克的蠶沙可以使魚群增重Y千克,則Y小于X(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2題圖22.(4分)科研小組在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時,選取了大小、生長狀況相近的同種植物若干,平均隨機分成甲、乙、丙三組,置于適宜的相同環境中,測定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速率如圖。(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填細胞結構名稱)中進行的。(2)寫出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文字表達式(3)若僅考慮光合作用,該種植物更適宜在土壤含水量相對較少的土壤中生長。(4)在一次給植物施以等量的同種肥料后,發現甲組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速率反而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土壤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的濃度,引起植物細胞失水。23.(4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表彰鋰離子電池的研發.鋰元素有6Li和7Li兩種穩定同位素,Li原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元素符號左上角的數字代表該原子中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回答:
(1)7Li中的質子數是3,中子數是4。
(2)相同原子個數的6Li和7Li,與足量的O2化合全部轉化為Li2O,生成Li2O的質量前者小于后者(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分)科學課上,小金與老師與一起演示了下列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加熱(1)甲銅絲受熱時變成黑色的氧化銅,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u+O2====2CuO(2)小金將加熱變黑的銅絲b趁熱迅速伸入試管內的活性炭中,再取出時,銅絲表面和老師的實驗現象一樣,也都變成紅色了。則試管內活性炭的質量一定會減少(填“增大”或“減小”),活性炭表現還原性(選填“氧化”或“還原”)性。25.(4分)在探究“冰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中.第24題圖第25題圖(1)實驗時所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液體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第24題圖第25題圖可知:①冰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②不考慮熱量損失,第2~4min冰吸收的熱量等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12min水吸收的熱量.
(3)若將試管中的水倒掉,裝入另一種液體,按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用酒精燈不斷給燒杯加熱時,最終發現燒杯中的水和試管中的液體都沸騰了,這說明水的沸點高于(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試管中液體的沸點.26.(6分)如圖甲所示,張華用水平推力F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此過程中,推力F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木箱運動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丙所示,則1?3s木箱做加速(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3~5s推力對木箱做的功是400焦.0-1s人對木箱的推力等于木箱所受摩擦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7題圖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42分)第27題圖27.(8分)某科學興趣小組設計如下方案研究甲狀腺激素對小鼠的新陳代謝的影響。現有性別、日齡、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數只及有關的實驗材料,提供良好的飼養條件等。同學們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步驟1:將小鼠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編號為A組、B組;步驟2:A組切除甲狀腺,B組不做處理;每天飼喂等量且適量的飼料,連續飼養一段時間,使其生理狀態穩定;步驟3:將A、B兩組小鼠分別放入A、B兩瓶中,待小鼠安靜后塞緊膠塞,一段時間后記錄兩裝置中液滴的移動情況。(1)該實驗設計的裝置有不當之處,請在不增加實驗裝置的情況下加以修改。把B裝置中的清水改為與A裝置等量的氫氧化鈉溶液。(2)紅色液滴移動的原因是因為小白鼠呼吸要消耗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導致瓶內壓強減少,因為該實驗利用了甲狀腺激素促進新陳代謝,加速氧化分解,動物的耗氧量增加的原理。(3)有同學提出該實驗設計還不夠嚴謹,不能充分說明是甲狀腺激素的作用,需加以補充,請在不增加實驗裝置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補充方案(注:試劑不受限制)。【注:裝置實驗裝置足以維持實驗過程中小鼠的生命,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氣變化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裝置放在適宜的恒溫環境中。第28題圖(6分)實驗小組同學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試管中加入2ml氫氧化鈉溶液,未觀察到明顯現象。第28題圖【提出問題】兩者是否發生了化學反應?
【實驗探究】將盛有上述實驗混合液的試管標為①,如圖甲。
小華:測得實驗所用稀硫酸的pH<7,試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結論:兩者發生了化學反應。
小敏:取兩支試管,編號為②和③,分別加入稀硫酸和試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過量,實驗過程與現象如圖乙,由此他得出了與小華一樣的實驗結論。
【交流討論】試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質呢?同學們提出了二種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正確的是推理1(選填“1”或“2”)理由是加入碳酸鈉溶液后無氣泡產生。第29題圖29.(8分)初三興趣小組利用如下裝置(部分固定裝置已略去)制備氮化鈣,并探究其化學式(實驗式)。第29題圖按圖連接好實驗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
(2)反應過程中末端導管必須插入試管A的水中,目的是防止空氣的氧氣進入導管,對實驗產生干擾。
(3)若實驗過程中包含下列步驟(沒有根據操作順序排列)①拆除裝置,取出產物;②打開活塞k并通入N2;③\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點燃酒精燈,進行反應;④反應結束后,繼續通氮氣至裝置冷卻,停止加熱,;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②③④①(4)數據記錄如下:①計算得到化學式(實驗式)CaxN2,其中x=3.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如上計算得到的x小于。(選填“偏大”或“偏小”或“不變”)30.(7分)在探究“電壓一定時,電流跟電阻的關系”的實驗中,設計電路圖如圖甲所示。(1)請根據圖甲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所示實物連接成完整電路。(2)若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沒有示數,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示數始終接近電源電壓。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電阻斷路__。若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示數為零。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D__。A.電流表壞了B.滑動變阻器短路C.電阻處接觸不良D.電阻短路(3)當把R=5Ω換成R=10Ω的定值電阻,閉合開關,則電壓表的示數會變大(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接下來應該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選填“左”或“右”)滑動才能滿足實驗的條件。(4)連接好電路進行實驗,多次改變R的阻值,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保持不變,實驗數據記錄如表,其中第5次電流表示數如圖丙所示,其讀數為0.12A。(5)本實驗結論是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31.(5分)在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1)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型管內水面已有高度差,通過B(填寫正確選項前字母)方法可以進行調節。A.從U
型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B.拆除軟管重新安裝;C.向U
型管內添加適量水;(2)實驗中液體壓強的大小變化是通過比較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的變化,將探頭放進盛水的容器中,探頭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強會內凹(內凹/外凸);(3)通過比較C.
D兩個圖,可得到結論:同一種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通過比較A、B、C三個圖,可得到結論:同一液體、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壓強都相等32.(8分)如圖甲是研究植物蒸騰作用實驗的示意圖。(1)該實驗的關鍵在于保證裝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與U形管連接處的密封性。實驗中,判斷此裝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據是_U形管左右液面出現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時間_______。
(2)人們大多選用闊葉的法國梧桐的枝葉而不是松樹的枝葉進行實驗,其原因是__闊葉植物的蒸騰作用比針葉植物強,實驗現象明顯______。
(3)實驗結束后,在此莖的基部上方橫切,觀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紅色,如圖乙。那么圖中的A是植物莖哪一部分結構?__髓______。
(4)隨著蒸騰作用的進行,植物體內的水不斷發生__汽化_____(填寫物態變化名稱),會吸收周圍大氣的熱量。解答題(本大題共32分)33.(6分)如圖,用測力計將密度均勻、左粗右細的長桿一端A微微抬離地面,測力計示數是F1;同理,用測力計將長桿的另一端B微微抬離地面,測力計示數是F2。(測力計保持豎直向上)(1)比較F1等于F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請證明G=F1+F2第33第33題圖第34題圖34.(6分)將底面積S=3×10?3m2高h=0.1m的鋁制圓柱體,輕輕地放入水槽中,使它靜止于水槽底部,如圖(圓柱體的底部與水槽的底部不密合),此時槽中水深h1=0.05m(已知ρ鋁=2.7×103kg/m3,ρ水=1.0×103kg/m3)。求:(1)圓柱體受到的浮力F浮;(2)圓柱體對水槽底部的壓強p。35.(7分)隨著國家大力倡導共享經濟,杭州出現了大量的共享單車。有的公司也推出了共享電動車的計劃。如圖是一輛共享電動車的銘牌如下,請根據以下數據計算:
(1)此車電機的內阻?
(2)電機正常工作時的效率?
(3)在額定電壓下,若電機被突然卡死10秒鐘,求電機產生的熱量?第35題圖車型:26寸電動自行車
整車質量:30kg
最大載重:120kg
額定輸出功率:120W第35題圖36.(4分)魚的生長與水中溶氧量密切相關,魚缸中每升水的溶氧量低于3mg時,魚就會死亡.過氧化鈣(CaO2)是一種化學增氧劑,其反應原理是2CaO2+2H2O=2Ca(OH)2+O2↑,將14.4g的過氧化鈣加和裝有1000L水中的魚缸中。(已知:水的密度為1g/cm3)(1)在以上化學方程式中有四種物質,其中,含氧量較高的氧化物是▲。(2)已知2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是0.17g,計算分析魚缸中的氫氧化鈣溶液是否飽和?37.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一種大型病毒,人感染冠狀病毒后常見體征有發熱、咳嗽,嚴重感染可導致肺炎、腎衰竭,甚至死亡。疫情期間需加強對環境的消毒,常見消毒劑有84消毒液、過氧乙酸溶液、雙氧水等。(1)下列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說法中正確的有②③;①具有細胞核;②僅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③異養寄生生活;④是一種單細胞生物
(2)我國已加大對來自境外疫區人員的檢查力度,對于攜帶病原體的患者禁止入內,這在傳染病預防措施上屬于控制傳染源;(3)某商店出售一種過氧乙酸,其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說明如圖甲,小金取用100克該消毒液,欲配置質量分數為2%的過氧乙酸溶液,需要加水的質量為1900克。(4)在抗擊疫情時,醫護人員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這是由于水蒸氣的液化現象而形成的。圖乙中,OC段表示吸氣的全過程。2018學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學模擬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0分,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科學家最近研制出一種以鍶做鐘擺的鐘,它是世界上最精確的鐘,鍶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鍶屬于非金屬元素 B.鍶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C.鍶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7.62g D.鍶原子核外電子數為2【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從圖示看:鍶,屬于金屬元素;由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鍶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達到穩定狀態;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7.62,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能帶有表示宏觀概念的質量單位;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8,而原子序數在數值上等于質子數是38。故選B。考點: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2.下列實驗方案的設計中可行的是()A.CO中混有少量的CO2氣體,可通過灼熱的CuO除去CO2B.為檢驗CaO中是否含有Ca(OH)2,可將其加水后滴加酚酞試液C.除去Fe粉中混有的少量Mg粉,可以加入稀硫酸后過濾D.鑒別羊毛和滌綸可以采用點燃的方法【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CO中混有少量的CO2氣體,不可通過灼熱的CuO除去CO2,因為二氧化碳不能和氧化銅反應所以A錯誤;為檢驗CaO中是否含有Ca(OH)2,不可將其加水后滴加酚酞試液,因為氧化鈣和水反應也能夠生成氫氧化鈣,所以B錯誤;除去Fe粉中混有的少量Mg粉,不可以加入稀硫酸后過濾,因為二者都會和稀硫酸反應,所以C錯誤;鑒別羊毛和滌綸可以采用點燃的方法。羊毛燃燒會有一種燒焦頭發的味道,而滌綸沒有。故選D。考點:物質的除雜和鑒別3.生活中,有很多動物被稱為“魚”。下列哪種是真正的魚類()A.鯽魚 B.章魚 C.鱷魚 D.娃娃魚【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鯽魚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屬于魚類,A正確;章魚屬于軟體動物,鱷魚屬于爬行動物,娃娃魚屬于兩棲動物,都不屬于魚類,B、C、D錯誤。考點:魚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4.菊花芯柚是張家界著名的特產,其果肉細胞與人的口腔上皮細胞都具有的結構是()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
④細胞核
⑤液泡
⑥葉綠體
⑦線粒體.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⑦ C.②③④⑦ D.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據此解答。【詳解】植物細胞和動物的細胞在結構上有相同點:它們都有②細胞膜、③細胞質、④細胞核、⑦線粒體。細胞膜有保護、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近似球形的是細胞核,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DNA,DNA上有指導生物發育的全部信息,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動物細胞不具有細胞壁,植物細胞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動物細胞沒有大的液泡。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如圖:【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動植物細胞的異同。5.以下估測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是()A.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 B.一個中學生的體重約為50NC.中考期間考場周圍的噪聲約為90dB D.人心臟正常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5s【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對于估測題,可以根據生活經驗、生活實際去判斷,A、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符合實際。B、中學生的體重約為500N,故B不符合題意。C、中考期間考場周圍的噪聲約為50dB,90dB不符合實際,C錯誤。D、人心臟正常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1s,故D錯誤。【考點定位】估測6.試液在科學實驗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下列實驗中所用的試液與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選項實驗試液使用目的A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酚酞試液能指示反應是否恰好完全B驗證綠葉在陽光下制造淀粉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C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紅墨水便于讀出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差D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亞甲基藍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氫氧化鈉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而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鈉溶液呈中性,鹽酸呈酸性,都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所以可借助酚酞試液指示反應是否恰好完全,故A正確;B.酒精能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所以可用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來驗證綠葉在陽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故B正確;C.利用紅墨水可以更清楚地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差,從而判斷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故C正確;D.口腔上皮細胞是透明的,不好觀察,因此需要染色,亞甲基橙溶液是用來染色的,而不是保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故D錯誤。答案選D。7.如圖是人體內部分系統的代謝關系簡易示意圖,圖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A.泌尿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B.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C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D.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答案】D【解析】【分析】理解人體各大系統之間的聯系,并掌握各系統的主要功能。【詳解】如圖是人體內部分系統的代謝關系簡易示意圖,其中①③都是單向箭頭,④是雙向箭頭,②在中央,把其它系統聯系起來,分析可知,①的箭頭指向體內,人體通過①從外界獲得營養物質,應該是消化系統,營養物質進入到②循環系統,由血液循環運到人體的其它部位,供細胞利用,③的箭頭指向體外,表示人體內的新陳代謝廢物由②循環系統運到③泌尿系統排出,④是雙向箭頭,表示人體通過呼吸系統進行吸氣和呼氣,獲得的氧氣由②循環系統運到運到其它部位,供細胞利用,產生的廢氣排出體外,因此①、②、③、④分別表示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由此可知D符合題意。【點睛】解題的時候,箭頭的方向對解題有很大的幫助,結合各大系統的聯系,就很快能得出答案。8.在一植物生長反應實驗中,一幼苗被兩燈(X和Y)在相同距離上照射。燈X比燈Y功率更大也更亮。1天后,幼苗生長情況是()A.保持原生長狀況不變B.向燈Y方向彎曲C.向燈X方向彎曲D.沒有什么規律【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的向光性是指植物隨光的方向而彎曲的能力。當植物的兩側受到強度不同的光作用的時候,導致兩側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就會彎曲生長。【詳解】植物會朝著光源生長,植物有個胚芽鞘,胚芽鞘頂端是分泌生長素的地方,生長素隨不同的光照分泌的也不一樣。一定濃度適合植物生長,過高或過低都會抑制生長。植物當有一面受到光照,造成兩端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就向光生長了。本題兩邊雖都有光照,但燈X比燈Y更大更亮,所以X燈方向的生長素濃度更高一些。故C正確。【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植物的向光性。分析向光性產生的原因是解題的關鍵。9.下圖為地球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地球各圈層從內到外依次為(
)A.地核、地幔、地殼 B.地核、地殼、地幔C.地殼、地核、地幔 D.地幔、地核、地殼【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讀圖可知,地球的內部結構圈層由外到內依次是地殼、地幔、地核,故選擇答案A。【點睛】該題考查了地球的內部圈層。10.化學反應之間、化學物質之間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關系.下表中X、Y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燃燒和緩慢氧化是并列關系,故選項錯誤;B、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是并列關系,故選項錯誤;C、純凈物和混合物是并列關系,故選項錯誤;D、有些化合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有些不屬于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中有的屬于化合反應,有的不屬于化合反應。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屬于交叉關系。故選項正確。故選D。11.用下圖所示的三個滑輪分別拉同一物體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所用的拉力分別為F1、F2、F3,不計滑輪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那么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答案】D【解析】同一物體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所受的摩擦力不變,物體所受拉力等于摩擦力Ff,由圖中滑輪情況可得,F1=Ff,,F3=2Ff,因此選項D正確.12.限于活動范圍,人們通常無法直接觀察地球的形狀,但可通過身邊某些現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體的證據,下列現象和事件不能作為證據的是()A.麥哲倫環球航行 B.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C.鉛筆在籃球和木板上移動的位置變化
D.海面上遠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桿先消失【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A.麥哲倫環球航是朝著一個方向航行最終回到起點,證明地球是圓的,故正確;B.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更加直觀地證明地球是圓的,故正確;C.鉛筆在籃球和木板上移動的位置變化是模擬麥哲倫航行,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故C錯誤;D.海面上遠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桿先消失,證明地球是圓的,故D正確。13.溶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了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配置5%的醫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驟是計算,稱量和溶解B.氫氧化鈉溶液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含有較多自由移動的離子C.硝酸鉀的飽和溶液通過降溫可以變成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D.消除路面上的積雪可以撒些鹽,這樣可以使雪較快地融化【答案】C【解析】考點: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溶液的導電性及其原理分析;氯化鈉與粗鹽提純.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分析:A、根據配制溶液的步驟考慮;B、根據氫氧化鈉導電的原因考慮;C、根據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的方法考慮;D、根據溶液的性質考慮解答:解:A、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驟: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存放,故A說法正確;B、只有存在自由移動的帶電的離子才能導電,故B說法正確;C、硝酸鉀的飽和溶液通過降溫會析出晶體,還是飽和,故C說法錯誤;D、溶液中加入溶質,凝固點會降低,所以加入鹽可以使雪較快地融化,故D說法正確.故選C.點評:通過回答本題知道了溶液的配置步驟,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要靈活運用.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吸熱后溫度就一定升高 B.內燃機的壓縮沖程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C.只有通過熱傳遞才能改變物體的內能 D.擴散現象只能發生在氣體和液體中【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晶體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故A錯;壓縮沖程中,對氣體做功,消耗了機械能,使氣體的內能升高了,是機械化能轉化為內能,故B正確;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故C錯;固體、氣體和液體都可以發生擴散現象,故D錯;應選B。【考點定位】內能;能量的轉化;擴散15.如圖所示,圖中速度υ的方向是小強同學在體育中考“原地擲實心球”項目測試中球出手時的飛行方向。對從球出手到落地的過程,下面關于機械能的一些說法中正確的是(空氣阻力忽略不計)(
)A.球出手時動能最大
B.球出手時勢能最大
C.球落地時機械能最大
D.球的機械能保持不變【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在機械能的轉化中,忽略空氣的阻力,機械能是守恒的,即只在動能和勢能間的轉化.小華同學在體育學考“原地擲實心球”項目測試中,球出手時鉛球具有勢能和動能,鉛球上升時,速度減小,動能減小,高度變大,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鉛球在下降時,速度增大,動能增大,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鉛球在最高點時的重力勢能最大;鉛球在最低點時動能最大;故ABC的說法錯誤,D正確。故選D。16.如圖表示的是某分子的模型,圖中“”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模型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圖中表示的是一種分子,屬于純凈物,由一種元素組成,屬于單質,故選項錯誤;B、圖中表示的是一種分子,屬于純凈物,由一種元素組成,屬于單質,故選項錯誤;C、圖中表示的三種分子,屬于混合物,故選項正確;D、圖中表示的是一種分子,屬于純凈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屬于化合物,故選項錯誤;故選C;17.下圖所示是汽車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示意圖,其中使汽車獲得動力的沖程是A. B. C. D.【答案】C【解析】汽車獲得動力的沖程是做功沖程,此沖程中兩氣門是關閉的,活塞向下運動,火花塞點燃,故應選C。18.疊羅漢是一種體育娛樂項目,如圖,三個體重、體型相同的人疊成兩層靜態造型。每個人體重均為G,每只鞋的鞋底面積均為S,則圖中箭頭所指的那只腳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上面的人受到的豎直向下重力為G,所以每個腿上的力都是G,底層的人,受到豎直向下的力為G+所以其每條腿上的力為箭頭所指的那只腳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故選A。19.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20℃時,向一定量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B.將等質量的鎂片和鐵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C.用酒精燈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固體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錳的燒杯中不斷加入H2O2溶液【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20℃時,向一定量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所以開始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能為零,所以A錯誤,用酒精燈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固體產生氧氣逸出,使得總質量減少,所以質量分數會增大,所以C錯誤,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錳的燒杯中不斷加入H2O2溶液,因為二氧化錳是催化劑,不會減少,所以反應隨著加入的過氧化氫一直反應。所以D錯誤,故選B.考點:質量分數的計算金屬的活動性飽和溶液物質的變化及其過程20.下列物體中物重最接近1牛的是(
)A.一袋方便面 B.一張學生課桌 C.一枚大頭針 D.一塊磚【答案】A【解析】解答:∵G=mg,∴物體的質量大約為m==0.1kg=100g,A.一袋方便面的質量在100g左右。符合題意;B.一張學生桌的質量在10kg左右。不符合題意;C.一枚大頭針的質量在20mg=0.02g左右。不符合題意;D.一塊磚的質量在2.5kg左右。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對1N,如果沒有明顯的感覺,可以根據G=mg得到物體的質量,根據對物體質量的連接作出選擇.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6分)(共6題;共16分)21.呼吸道感染、皮膚燒傷等都容易發熱,發熱是人體抵抗疾病的一種生理性防御反應。發熱時,體內白細胞數量增多,代謝速度加快,有利于身體戰勝疾病。但持續高燒是有危險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1)正常人體產熱與散熱保持動態平衡時,體溫一般維持在________℃左右。這個動態平衡的調節過程受人體腦干的________控制。(2)皮膚燒傷易感染主要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中的________功能大幅度降低,病原體大量入侵體內。(選填“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或“人工免疫”)(3)根據有關酶的知識,簡述持續高燒帶來的危害。________。【答案】(1).37(2).體溫調節中樞(3).非特異性免疫(4).酶的催化活性受溫度影。當人體體溫過高,酶的活性會降低,影響人體正常代謝【解析】(1)人的正常體溫是37℃,體溫調節中樞位于腦干內。(2)第一道防線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他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這種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為非特異性免疫,大面積燒傷致使皮膚受損,病人若護理不當,是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所以容易發生感染而引起嚴重后果。(3)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參與,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低溫和高溫都會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人體在發燒時,過高的體溫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進入體內的食物不能及時得到消化,因此持續高燒往往伴有消化不良。【學科網考點定位】人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名師點睛】人的免疫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包括皮膚和黏膜不僅能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他們的分泌物還有殺菌作用。體液中的殺菌物質能破壞多種病菌的細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有些組織和器官中含有的吞噬細胞能吞噬和消滅侵入人體的各種病原體。特異性免疫是由免疫細胞和免疫器官共同組成的人體的第三道防線共同完成的。消化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1)血紅蛋白能在人體內運輸氧,是因為它具有________的特性。材料1中的人造“塑料血”要完全替代人體血液,除了能運輸氧之外,還應具有哪些功能?________(寫出1點即可)(2)分別從原料與產物角度比較人造樹葉的工作原理與植物光合作用的異同點。________【答案】(1).在氧嘗試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2).防御保護、加速凝血和促進止血等(3).人造樹葉以水為原料,產物是氫氣和氧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是有機物和氧氣【解析】【分析】血液由血漿、血細胞兩部分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詳解】(1)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與氧容易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白細胞有多種,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當身體某處受傷,病菌侵入時,有些白細胞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聚集到受傷的部位,吞噬病菌,當人體發生炎癥或其他疾病時,血液內白細胞的總數會增加,因此白細胞對人體起著防御和保護的功能。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2)人造樹葉由硅、電子元件和催化劑等構成,模擬植物的光合作用,把該“葉子”放在水里,然后放在陽光下,它就能夠把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制造的有機物中的過程。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條件是光,場所是葉綠體,產物是有機物淀粉和氧氣。【點睛】熟記血細胞的功能。2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銅、氯化鈉、碳酸鈉、硫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檢驗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進行實驗:(1)根據實驗現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填化學式)(2)實驗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_____。【答案】(1).Na2CO3、NaCl(2).氯化鋇引入氯離子會影響對氯化鈉判斷【解析】【分析】白色粉末加入水,得到無色溶液,故一定不含有硫酸銅,無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加入硝酸沉淀全部溶解,說明生成的碳酸鋇沉淀,不是硫酸鋇沉淀,故一定含有碳酸鈉,一定不會含有硫酸鈉,無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銀產生白色沉淀,故一定含有氯化鈉。【詳解】(1)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鈉、氯化鈉,故填:Na2CO3、NaCl;(2)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是因為氯化鋇會引入氯離子,對氯化鈉的檢驗造成干擾。24.如圖是一些常見物質間互相轉化的關系圖(部分反應條件已省略)。A、B均為無色氣體,X為固體,Y為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E、F為常見金屬,試推斷:(1)乙、戊物質的化學式分別為________。(2)寫出下列轉化的化學方程式(丙+X→F+Y):________。【答案】(1).Fe3O4、FeSO4(2).2CuO+C△2Cu+CO2↑【解析】【分析】根據無色液體甲通電生成A和B,且B能跟E常見金屬反應,所以該無色液體甲為水,B為氧氣,A為氫氣。黑色固體丙與硫酸反應生成藍色溶液丁,藍色溶液丁為硫酸銅溶液,所以可以斷定丙為氧化銅,則F為銅。且E與藍色溶液反應生成淺綠色溶液戊,淺綠色溶液戊為硫酸亞鐵溶液,所以我們可以確定E為鐵,所以黑色固體乙為四氧化三鐵。E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所以A為氫氣,又因X為固體,且能還原金屬氧化物,且能得氣體,所以X為碳單質,Y為二氧化碳。【詳解】(1)由分析可知,乙、戊物質的化學式分別為Fe3O4、FeSO4;(2)丙+X→F+Y,即氧化銅和碳單質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CuO+C2Cu+CO2↑。25.重60牛的銅塊,質量是________千克,若銅塊與鐵塊所受重力之比為3:1,則銅塊與鐵塊質量之比為________,鐵塊的質量是________。(取g=10牛/千克)。【答案】63:12kst【解析】【分析】已知銅塊的重力,根據重力公式可求銅塊的質量;知道鐵塊和銅塊的重力之比,利用重力公式可求鐵塊和銅塊的質量大小之比;知道鐵塊和銅塊的質量之比和銅塊的質量,可求鐵塊的質量.【詳解】銅塊的質量m銅==6kg;銅塊與鐵塊質量之比為==;鐵塊的質量m鐵==2kg.26.人體的運動是以骨為杠桿、關節為
________、骨骼肌收縮為
________形成的。【答案】(1).支點(2).動力【解析】【分析】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詳解】骨的位置的變化產生運動,但是骨本身是不能運動的。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骨骼肌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繞過關節連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但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推開骨,因此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例如,屈肘動作和伸肘動作的產生.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在運動中,神經系統起調節作用,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點睛】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的調節,有骨、骨骼肌、關節的共同參與,多組肌肉的協調作用,才能完成.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42分)(共6題;共30分)27.某興趣小組在“探究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時,選取四個干凈的同種錐形瓶,編號為甲、乙、丙、丁,分別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相同種子,在如下不同條件中培養。請回答:(1)上述裝置中,可以發萌發的是________。(2)若要驗證“適量的水是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需選擇對照裝置________。(3)裝置乙和丙對照,可探究________對種子萌發的影響。(4)丁裝置中種子不能萌發的原因是________。(5)若只選擇乙裝置探究種子萌發,你認為是否科學,為什么?________。【答案】(1).乙(2).乙和甲(3).溫度(4).缺少空氣(5).不科學,因為無對照組【解析】【分析】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分析表格信息可知:甲缺少水分、丙溫度不適宜、丁缺少空氣都不能萌發,只有乙最適合種子萌發。【詳解】(1)以上裝置中能發萌發的是能萌發的只有乙裝置的種子,因為只有它滿足了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而甲缺少水分、丙溫度不適宜、丁缺少空氣都不能萌發。(2)本實驗中,裝置乙可以正常萌發,起到對照作用,其余組為實驗組.因為只有裝置乙分別與其他幾個裝置的變量是惟一的,也就是說裝置乙分別與裝置甲、丙、丁為對照組.要驗證適量的水是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需選擇裝置甲和乙裝置組合有唯一變量--水分,所以看出水是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3)要想證明“溫度是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要求實驗有唯一變量--溫度,故選乙和丙裝置組合。(4)丁加滿水,置于25℃的條件下.因此種子與空氣不接觸,缺少空氣(氧氣)種子無法呼吸.故丁裝置種子不萌發的原因是缺少空氣(氧氣)。(5)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若只選擇乙探究種子萌發,不科學,因為無對照組,實驗結果缺乏說服力。【點睛】掌握探究實驗變量的惟一性,以及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28.蔗糖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物質,某興趣小組對“蔗糖的組成”進行了探究,【作出猜想】小組同學認為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葡萄糖和氧氣,葡萄糖進一步轉化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實驗探究】方案一:小明將蔗糖在氧氣中燃燒,檢驗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結論“蔗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實驗小組認為不合理,根據________,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說明反應物中也應該含有碳、氫、氧元素,而氧氣中含有氧元素,所以不一定有氧元素。方案二:于是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開始先通入一會兒氮氣,然后關閉彈簧夾,點燃酒精燈給蔗糖加強熱.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小燒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點燃酒精燈①硬紙玻璃管中的黑色固體劇烈燃燒,發出白光;②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①觀察到________出現,說明蔗糖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②觀察到硬質玻璃管中殘留有黑色固體,他猜測該黑色固體是單質碳,并繼續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另選試劑進行了驗證單質碳的實驗.實驗過程和現象如表:(請完成表格中的實驗過程)【實驗結論】蔗糖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2)【拓展交流】方案二中,先通入一會兒氮氣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質量守恒定律(2).往硬質玻璃管中通入氧氣(3).小燒杯中有水霧(4).排凈裝置中的空氣,避免對實驗造成干擾【解析】【分析】(1)方案一: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斷;方案二:根據干燥的小燒杯中有水霧出現,說明蔗糖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解答;根據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解答;(2)先通入一會兒氮氣的原因是排凈裝置中的空氣,避免對實驗造成干擾解答;【詳解】(1)方案一:由于元素種類在化學反應前后都不發生變化,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說明反應物中也應該含有碳、氫、氧元素,而氧氣中含有氧元素,因此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方案二:①干燥的小燒杯中有水霧出現,說明蔗糖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小燒杯中放入澄清的石灰水,往硬質玻璃管中通入氧氣,點燃酒精,①硬紙玻璃管中的黑色固體劇烈燃燒,發出白光;②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用二氧化碳生成,蔗糖中有碳元素;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2)【拓展交流】(1)先通入一會兒氮氣的原因是排凈裝置中的空氣,避免對實驗造成干擾。29.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鉻與常見金屬鋁、銅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的相對位置關系,進行了如下探究活動:【查閱資料】鉻(Cr)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在空氣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蝕的致密氧化膜。鉻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和硫酸亞鉻(CrSO4)。【提出猜想】對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①:Cr>Al>Cu猜想②:Cr>Cu>Al猜想③:Al>Cr>Cu猜想④:Al>Cu>Cr(1)【討論交流】根據已學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和已查閱的資料分析,肯定不能成立的猜想有________(填序號)。【實驗設計及過程】請將表中的內容填寫完整。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室溫下,將大小相同并打磨光亮的鉻片、鋁片、銅片分別投入盛有體積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的試管中。鉻片表面產生氣泡緩慢,鋁片表面產生氣泡較快,銅片表面無現象猜想________.(填序號)成立(2)【實驗反思】①將金屬片投入稀硫酸前應先打磨金屬片的目的是________。②有同學提出探究金屬活動性強弱還可以依據“金屬與鹽溶液是否發生置換反應”來判斷。為了驗證甲、乙、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依次減弱,某同學設計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鹽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鹽溶液中③把甲放入丙的鹽溶液中你認為該方案中的________(填序號)沒有必要做。【答案】(1).②④(2).③(3).清除金屬表面的氧化膜,利于反應(4).③【解析】【分析】(1)由常見金屬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結合金屬與酸的反應現象可知;(2)金屬鋁表現的致密氧化鋁保護層會影響鋁與酸發生反應的速度;由常見金屬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結合金屬與鹽的反應現象可知。【詳解】(1)【交流討論】由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金屬鋁的活動性比銅強,銅不能置換酸中的氫而題中信息表明鉻能與酸發生反應,因此可判斷猜想②、④一定是不正確的;【實驗設計及過程】為科學地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所使用酸的質量及質量分數均應相同,避免不同酸對實驗的影響;銅不能與酸發生反應,因此放入酸中的銅片表面無任何現象;由于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中的決策能力要求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關注試題及答案
- 回顧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的市場格局試題及答案
- 火力發電廠施工中的安全生產費用預算與使用考核試卷
- 筆的筆身植物種植設計考核試卷
- 玻璃模具設計與應用考核試卷
- 2025年【工具鉗工(初級)】考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鋼研春季校園招聘開啟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牲畜屠宰業質量安全管理與提升策略考核試卷
- ISOTS 22163專題培訓考試
- 互聯網+智慧校園解決方案(最新詳細方案)
- CPK基本知識及實例
- 人字梯驗收記錄表
- FITS加氫說明書
- 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物理
- 新員工培訓考試【圖書專員】
- 防偽包裝技術
- X互聯網公司WLAN無線網絡優化方案全解
- 圓柱鋼模計算書
- 合成寶石特征x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