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銷售收入和利潤管理第九章銷售收入和利潤管理1本章主要介紹營業收入和利潤的概念及管理意義、收入與利潤的預測方法、利潤的分配等有關問題本章主要介紹營業收入和利潤的概念及管理意義、收入與利潤的預測2第一節銷售收入管理
一、銷售收入管理概述
1.銷售收入的含義。從資金運動的過程來看,銷售表現為從商品到貸幣的轉化過程,當企業將自己的商品或勞務提供給需用者,企業即可以從需用方得到相應的貨幣資金,即銷售收入。企業銷售收人,主要是銷售產品或者提供勞務等取得的貨幣收入,包括兩部分;(1)主營業務收人;(2)其他業務收入。
第一節銷售收入管理一、銷售收入管理概述32.銷售收入的確認。按照收付實現制,企業收到貨款時,確認為收入的實現;按照權責發生制,收人的確認一般有兩個標志:(1)物權的轉移;(2)收到貨款或取得索取貨款的權利。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才確認為收入的實現。企業應以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收入的實現。3。銷售凈收入。銷售收入減去銷售退回、折讓和折扣,即為銷售凈收入。2.銷售收入的確認。按照收付實現制,企業收到貨款時,確認為收44,銷售收入管理的意義。銷售收入是企業生產成果的貨幣表現,也是一項重要的財務指標。其意義在于:(1)及時取得銷售收入是補償耗費、持續經營的基本前提。(2)及時取得銷售收入,是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利用效果的重要環節。(3)及時取得銷售收入,是實現利潤、分配利潤的必要條件。
4,銷售收入管理的意義。銷售收入是企業生產成果的貨幣表現,也5二、銷售收入的預測
1.時間序列法。這種方法按照時間的順序,通過對過去幾期實際數據的計算分析,確定計劃期產品銷售收入的預測值。可分為歷史同期平均法、滾動平均法和基數加權平均法;2.因果分析法。這種方法利用事物內部發展因果關系,并著重研究影響事物發展變化外因的作用,來預測計劃期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二、銷售收入的預測1.時間序列法。這種方法按照時間的順序,63.本量利分析法;這種方法在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的基礎上,根據銷售成本、銷售量與利潤之間的內在聯系,假定已知其中兩個因素,來推測另一個因素,以尋求最佳方案。其計算的一般公式為:利潤=銷售量*(單位售價-單位稅金)-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根據以上基本公式可以進行各種變形,進而作出各種預測。這里主要計算“本量利分析法”3.本量利分析法;這種方法在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的基7(1)保本點銷售量和銷售收入的預測
保本點銷售量=固定成本總額/(單位售價-單位稅金-單位變動成本)保本點銷售收入=保本點銷售量*單位售價(單位售價-單位稅金-單位變動成本)可以稱其為單位邊際利潤
例1:某企業生產某種產品,單位售價為120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720元,消費稅稅率為15%,固定成本總額為300000元,則有保本點銷售量=300000/(1200-1200*15%-720)=1000(件)保本點銷售收入=1000*1200=1200000(元)(2)實現目標利潤銷售量和銷售收入的預測實現目標利潤銷售量=(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額)/(單位售價-單位稅金-單位變動成本)實現目標利潤銷售收入=實現目標利潤銷售量*單位售價銷售收入和利潤管理課件8例2:仍用例1資料假如該企業計劃年度目標利潤為450000元,計算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量和銷售收入。解: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量=(300000+450000)/[1200*(1-15%)-720]=2500(件)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收入=2500*1200=3000000(元)例2:仍用例1資料假如該企業計劃年度目標利潤為450000元9三、銷售收入計劃的編制
銷售收入計劃的編制,一般可采用直接計算法,即按照各種產品分別計算其銷售收入,然后加總算出計劃期產品銷售收入總額。計劃期產品銷售量的確定方法有三種:三、銷售收入計劃的編制銷售收入計劃的編制,一般可采用直接計101.以預測需求量,結合企業的現實生產能力,確定計劃期產品銷售量;2.按供需雙方簽訂合同規定的供貨量,確定計劃期產品銷售量;3.按上級下達的計劃任務,結合企業最大的可能性,確定計劃期產品銷售量。1.以預測需求量,結合企業的現實生產能力,確定計劃期產品銷售11四、銷售收入的日常管理
銷售收入的日常管理部門需由企業銷售部門和財務部門共同負責。1.認真執行銷售合同,監督發出商品計劃的編制和執行。2.及時辦理結算,盡快取得銷售貨款。3.搞好售后服務,掌握市場反饋的信息。四、銷售收入的日常管理銷售收入的日常管理部門需由企業銷售部12第二節產品價格的制定
一、產品價格的概念及其對企業經營的影響1.產品價格的概念產品價格是產品價值的貨幣表現,產品價值是產品價格的基礎。工業產品價格,就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生產該種產品的社會生產費用;具體表現為產品成本費用、稅金和利潤之和。第二節產品價格的制定一、產品價格的概念及其對企業經營的影13(1)管好價格,有利于企業正確地進行經營決策,采用新技術,發展新產品。(2)管好價格,有利于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加強經濟核算,提高經濟效益。(3)管好價格,直接關系到企業各項財務收支的情況。(4)管好價格,不僅對本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經濟效益有重要影響,而且對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合理組織商品流通,穩定市場和安定人民生活,也有重要意義。2.合理定價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管好價格及用好價格,對于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都具有重要意義。(1)管好價格,有利于企業正確地進行經營決策,采用新技術,14二、產品價格的分類
1.按產品的生產部門,工業產品價格可以分為:消費資料工業品價格和生產資料工業品的價格。2.按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環節,可分為:出廠價格、批發價格和零售價格。3.按照價格的調節方式,產品價格可分為:國家規定價格、國家指導價格、市場調節價格。
二、產品價格的分類1.按產品的生產部門,工業產品價格可以分15三、企業制定產品價格的原則和方法
1.企業產品定價原則(1)以國家有關產品定價的法令、規定和條例為依據,嚴格掌握企業自行定價產品的范圍;(2)以產品價值為基礎,使產品價格基本上符合產品的價值;(3)遵守價格政策,兼顧國家、企業和消費者利益;(4)堅持按質論價,注意相關產品的比價關系;(5)根據供求情況和其他有關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產品價格。三、企業制定產品價格的原則和方法1.企業產品定價原則162.企業制定產品價格的方法(1)成本加成定價法。在產品成本的基礎上,加上一定的企業利潤和銷售稅金,確定產品價格的一種方法。如:某種產品計劃單位成本為550元,成本利潤率為20%,該產品的消費稅為45%,增值稅稅率為17%,則產品出廠價格=550*(1+20%)/(1-45%)=1200(元)單位產品計劃利潤=550*20%=110(元)單位產品銷售稅金=1200*45%=540(元)2.企業制定產品價格的方法17(2)反向定價法(亦稱倒扣定價法)。先根據市場供求情況,確定批發價格或零售價格,再按照批零差率、進銷差率,倒求企業產品出廠價格的一種定價方法。其計算公式為:產品出廠價格=同類產品基準零售價格×(1-批零差率)×(1-進銷差率)(2)反向定價法(亦稱倒扣定價法)。先根據市場供求情況,確定18
(3)工商利潤分配定價法。它是對某些產品;經工商雙方協商同意,在先確定批發價格之后,按照雙方利潤的個定比例,確定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的一種定價方法。其計算公式為:產品出廠價格=單位產品成本+(商業批發價格-商業費用-工業產品成本)×工業利潤分配率此外還可以利用本量利之間的關系定價;參照同行業同類產品的價格,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定價等。(3)工商利潤分配定價法。它是對某些產品;經工商雙方協商同19第三節稅金的計算和繳納
一、工商稅制度1.工商稅制度的演變。我國工商稅收制度是在1950年開始建立的,當時規定有13種稅。經過1958年和1979年兩次合并、簡化,稅種越來越少,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時,國有企業只需繳納一種工商稅。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為了適應迅速發展的經濟形勢,國家陸續推出了一些新稅種,恢復了一些過去被合并的稅種,到1993年,工商稅的稅種達到32個,形成了一套比較全面的復合稅制。但是,從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來看,這套稅制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重大改革。
第三節稅金的計算和繳納一、工商稅制度20
2.稅制改革的原則自1994年1月起,我國開始實行新稅制,這是我國一次全面性和結構性的稅制改革。這次稅制改革的指導思想是:統一稅法,公平稅負、簡化稅制、合理分權,理順分配關系,規范分配方式,保障財政收入,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稅制體系。根據這個總的指導思想,稅制改革體現了下列幾項原則:2.稅制改革的原則自1994年1月起,我國開始實行新稅制,21
(2)實行公平稅負,為企業在市場上實現平等競爭創造條件;(3)加強中央宏觀調控能力,理順國家與企業、中央與地方的分配關系;(4)體現國家產業政策,促進經濟結構的有效調整,促進國民經濟整體效益的提高和持續發展;(5)根據我國實際,參照國際慣例,盡量采取較為規范的方式,以維護稅法的統一性和嚴肅性;(6)簡化稅制,便于操作。
(1)統一說法,依法治稅;(2)實行公平稅負,為企業在市場上實現平等競爭創造條件223.現行工商稅制的基本內容
(1)建立統一的流轉稅制;(2)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將鹽稅并入資源稅;(3)改革所得稅制;(4)開征土地增值稅、證券交易稅、遺產贈與稅;(5)取消一些與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的稅種。3.現行工商稅制的基本內容(1)建立統一的流轉稅制;23二、稅收種類1.對流轉額征稅: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2.對所得稅征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3.對資源征稅:資源稅、土地使用稅和耕地占用稅;4.對財產征稅:房產稅和契稅;5.對行為征稅:印花稅、屠宰稅、車船使用稅;6.對農業征稅:農業稅和牧業稅等。二、稅收種類1.對流轉額征稅: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24三、銷售稅金的計算
1.增值稅它是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取得的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銷售額,以及進口貨物的金額計算稅款,并實行稅款抵扣制的一種流轉稅。增值稅應納稅額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銷項稅額=銷售額×適用稅率2.消費稅它是國家為了體現消費政策,對生產和進口的應稅消費品(如煙、酒、化裝品、小汽車等)征收的一種稅。其計算有兩種:
消費稅實行從價定率征收:應納稅額=銷售額×適應稅率消費稅實行從量定額征收: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單位稅額三、銷售稅金的計算1.增值稅它是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253.營業稅它是對在外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稅。征稅范圍: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等。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營業稅×稅率4.資源稅它是以各種自然資源為課稅對象的一種稅。征收范圍: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和鹽等。計算公式:應納稅額=課稅數量×單位稅額3.營業稅4.資源稅26四、所得稅1.含義是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2.計算一般公式為: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3.繳納方法采取按期預繳,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辦法。四、所得稅1.含義是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27第四節利潤的預測和計劃
一、企業利潤的構成企業利潤包括三部分:銷售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第四節利潤的預測和計劃一、企業利潤的構成28二、利潤預測利潤預測通常是對產品銷售利潤進行預測,其方法主要有:本量利分析法、相關比率法、因素測算法1.本量利分析法預計產品銷售利潤=預計產品銷售數量×(單價-單位銷售稅金-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總額二、利潤預測利潤預測通常是對產品銷售利潤進行預測,其方法主要29舉例1.某企業預測計劃期間甲產品的銷售量為100000件,該產品銷售單價為8元,單位變動成本為5元,固定成本總額為16000元,則預計可實現的目標利潤為100000*(8-5)-16000=284000(元)舉例1.某企業預測計劃期間甲產品的銷售量為100000件,該302.確定企業計劃期間的目標利潤為200000元,產品銷售單價為1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6元,固定成本總額為100000元,試計算實現目標利潤的目標銷售量和目標銷售額。目標銷售量=(100000+200000)/(10-6)=75000(件)目標銷售額=75000×10=750000(元)2.確定企業計劃期間的目標利潤為200000元,產品銷售單價312.相關比率法它是指根據利潤與銷售收入、資金占用總額之間的內在關系,對計劃期間的利潤進行預測的一種方法。相關比率有銷售收人利潤率、全部資金利潤率等。計算公式:預計產品銷售利潤=預計產品銷售收入總額×銷售收人利潤率預計產品銷售利潤=預計全部資金平均占用額×全部資金利潤率預計產品銷售利潤=上年產品銷售利潤×(1+計劃年度產品銷售收入增長率)2.相關比率法它是指根據利潤與銷售收入、資金占用總額之間的內32舉例某企業預測計劃期的資金平均占用額為
8500萬元,同行業的平均先進資金利潤率為16%,則預計企業計劃期的利潤額為:8500*16%=1360(萬元)舉例某企業預測計劃期的資金平均占用額為333.因素測算法含義:它是指在基期利潤水平的基礎之上,根據計劃期間影響利潤變動的各項因素,預測出企業計劃期間的利潤額。計算公式為:計劃年度產品銷售利潤=上年產品銷售利潤±計劃年度由于各因素變動而增加或減少的利潤影響因素有:產品銷售數量、品種結構、成本水平、期間費用、價格和稅率等。3.因素測算法34舉例某企業生產甲乙兩種產品:1)上年銷售總成本為200000元,其中甲產品為50000元,成本利潤率為20%;乙產品為150000元,成本利潤率為12%。2)計劃年度可比產品成本比去年降低5%,計劃銷售總成本為228000元,其中甲乙兩種產品各占50%。3)預計從計劃年度起,甲產品銷售價格上調20%,消費稅稅率于同日起由原來的10%調為5%,乙產品的銷售價格和稅率均不變。計算各種因素變動對商品銷售利潤的影響數額。舉例某企業生產甲乙兩種產品:1)上年銷售總成本為20000035答案1.計算上年平均成本利潤率:(50000×20%+150000×12%)/(50000+150000)=14%2.按上年成本水平計算的計劃年度可比產品銷售總成本:228000/(1-5%)=240000(元)3.計算各種因素影響增加或減少的利潤額:1)由于銷售量增加而使利潤增加:(240000-200000)×14%=5600(元)2)由于產品成本降低而使利潤增加:240000×5%=12000(元)答案1.計算上年平均成本利潤率:363)由于銷售品種結構變化使利潤增加:240000×[(20%×50%+12%×50%)-14%]=4800(元)4)由于甲產品價格上漲使利潤增加:[240000×50%×(1+20%)]/(1-10%)=160000(元)160000×20%×(6/12)×(1-10%)=14400(元)5)由于甲產品稅率調整使利潤減少:160000×(6/12)×(1+12%)×(15%-10%)=96000×5%=4800(元)4.計劃年度利潤總額200000×14%+5600+12000+4800+14400-4800=60000(元)3)由于銷售品種結構變化使利潤增加:37三、利潤計劃利潤計劃是企業整個財務計劃的重要部分,可以根據利潤組成的三部分分別規劃,最后計算出計劃年度的利潤總額。三、利潤計劃38一、利潤分配制度的沿革從1978年起我國在利潤分配方面主要實行了以下幾種制度:1.企業基金制度;2.利潤留成制度;3.利改稅制度;4.企業承包經營的利潤分配制度;5.稅利分流制度。第五節利潤分配一、利潤分配制度的沿革第五節利潤分配39二、利潤分配的原則
利潤分配應遵循以下幾項基本原則:1.規范性原則2.公平性原則3.效率原則4.留利原則二、利潤分配的原則利潤分配應遵循以下幾項基本原則:40三、利潤分配的基本程序
企業交納所得稅后的利潤,除國家另有規定者外,一般按照下列順序分配:1.被沒收的財物損失,支付各項稅收的滯納金和罰款;2.彌補以前年度虧損;3.提取法定盈余公積;4.提取公益金;5.向投資者分配利潤。三、利潤分配的基本程序企業交納所得稅后的利潤,除國家另有規41四、股份制企業的利潤分配
股份制企業的稅后利潤分配順序:1.彌補虧損;2.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3.提取公益金;4.支付優先股股利;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金;6.支付普通股股利。
四、股份制企業的利潤分配股份制企業的稅后利潤分配順序:42五、股利政策(一)股份制企業的股利分配政策有:1.剩余股利政策;2.穩定的股利政策;3.變動的股利政策;4.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的股利政策。五、股利政策(一)股份制企業的股利分配政策有:43(二)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論1.股利無關論認為,企業的股利政策不會對公司的股票價格產生任何影響。2.股利相關論認為,企業的股利政策會對公司的股票價格產生影響。(二)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論1.股利無關論44(三)影響股利政策的因素1.法律因素
包括:資本保全的約束、企業積累的約束、企業利潤的約束、償債能力的約束等。2.債務契約因素
指債務人為了防止企業過多發放股利,影響其償債能力,增加債務風險,而以契約的形式限制企業現金股利的分配。3.公司自身因素
包括:現金流量、舉債能力、投資機會、資金成本等。4.股東因素包括:追求穩定收入、擔心控制權問題、規避所得稅等。(三)影響股利政策的因素1.法律因素包括:資本保全45(四)股利種類股利分派的形式一般有現金股利、股票股利、財產股利和負債股利等。1.現金股利它是以現金的形式發放給股東的股利。2.股票股利它是將分配給股東的股利以股票的形式發放。3.財產股利它是指企業以其商品或其他資產的形式發放股利。如,用另一家公司的股票來支付股利。4.負債股利它是指企業以票據或債券的方式支付已宣告發放的股利。(四)股利種類股利分派的形式一般有現金股利、股票股利、財產股46(五)股利發放程序1.董事會提出分配預案;2.提交股東大會審議;3.通過后分配。
在這里需要掌握幾個重要的日期宣布日是指股東大會決議通過并由董事會宣布發放股利的日期。股權登記日是指有權領取本期股利的股東資格登記截止日期。除息日是指除去股利的日期,即領取股利的權利與股票分開的日期。(五)股利發放程序1.董事會提出分配預案;47練習:某企業生產一種產品,單價10元,單位變動成本7元,其中直接材料3元,直接人工2元,制造和銷售費用2元。要求:1.假設銷售額40000元時保本,其固定成本是多少?2.假設直接人工成本增加20%,邊際利潤率不變,則售價應提高多少?(1、12000元;2、0.75元)練習:某企業生產一種產品,單價10元,單位變動成本7元,其中48思考題1.一般銷售收入如何確認?2.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論包括哪些內容?如何理解?3.簡述股份制企業的利潤分配順序。4.股利分配的原則有哪些?股利分配政策及其特點?5.利潤預測方法有哪些?如何計算?思考題1.一般銷售收入如何確認?49小結銷售收入是企業生產成果的貨幣表現,是一項重要的財務指標。學習時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其預測和日常管理。稅收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主要手段,著重掌握銷售稅金的計算方法。利潤是一項重要的綜合指標,利潤分配是一個重要問題,要認真學習和理解。小結銷售收入是企業生產成果的貨幣表現,是一50第九章銷售收入和利潤管理第九章銷售收入和利潤管理51本章主要介紹營業收入和利潤的概念及管理意義、收入與利潤的預測方法、利潤的分配等有關問題本章主要介紹營業收入和利潤的概念及管理意義、收入與利潤的預測52第一節銷售收入管理
一、銷售收入管理概述
1.銷售收入的含義。從資金運動的過程來看,銷售表現為從商品到貸幣的轉化過程,當企業將自己的商品或勞務提供給需用者,企業即可以從需用方得到相應的貨幣資金,即銷售收入。企業銷售收人,主要是銷售產品或者提供勞務等取得的貨幣收入,包括兩部分;(1)主營業務收人;(2)其他業務收入。
第一節銷售收入管理一、銷售收入管理概述532.銷售收入的確認。按照收付實現制,企業收到貨款時,確認為收入的實現;按照權責發生制,收人的確認一般有兩個標志:(1)物權的轉移;(2)收到貨款或取得索取貨款的權利。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才確認為收入的實現。企業應以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收入的實現。3。銷售凈收入。銷售收入減去銷售退回、折讓和折扣,即為銷售凈收入。2.銷售收入的確認。按照收付實現制,企業收到貨款時,確認為收544,銷售收入管理的意義。銷售收入是企業生產成果的貨幣表現,也是一項重要的財務指標。其意義在于:(1)及時取得銷售收入是補償耗費、持續經營的基本前提。(2)及時取得銷售收入,是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利用效果的重要環節。(3)及時取得銷售收入,是實現利潤、分配利潤的必要條件。
4,銷售收入管理的意義。銷售收入是企業生產成果的貨幣表現,也55二、銷售收入的預測
1.時間序列法。這種方法按照時間的順序,通過對過去幾期實際數據的計算分析,確定計劃期產品銷售收入的預測值。可分為歷史同期平均法、滾動平均法和基數加權平均法;2.因果分析法。這種方法利用事物內部發展因果關系,并著重研究影響事物發展變化外因的作用,來預測計劃期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二、銷售收入的預測1.時間序列法。這種方法按照時間的順序,563.本量利分析法;這種方法在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的基礎上,根據銷售成本、銷售量與利潤之間的內在聯系,假定已知其中兩個因素,來推測另一個因素,以尋求最佳方案。其計算的一般公式為:利潤=銷售量*(單位售價-單位稅金)-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根據以上基本公式可以進行各種變形,進而作出各種預測。這里主要計算“本量利分析法”3.本量利分析法;這種方法在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的基57(1)保本點銷售量和銷售收入的預測
保本點銷售量=固定成本總額/(單位售價-單位稅金-單位變動成本)保本點銷售收入=保本點銷售量*單位售價(單位售價-單位稅金-單位變動成本)可以稱其為單位邊際利潤
例1:某企業生產某種產品,單位售價為120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720元,消費稅稅率為15%,固定成本總額為300000元,則有保本點銷售量=300000/(1200-1200*15%-720)=1000(件)保本點銷售收入=1000*1200=1200000(元)(2)實現目標利潤銷售量和銷售收入的預測實現目標利潤銷售量=(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額)/(單位售價-單位稅金-單位變動成本)實現目標利潤銷售收入=實現目標利潤銷售量*單位售價銷售收入和利潤管理課件58例2:仍用例1資料假如該企業計劃年度目標利潤為450000元,計算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量和銷售收入。解: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量=(300000+450000)/[1200*(1-15%)-720]=2500(件)實現目標利潤的銷售收入=2500*1200=3000000(元)例2:仍用例1資料假如該企業計劃年度目標利潤為450000元59三、銷售收入計劃的編制
銷售收入計劃的編制,一般可采用直接計算法,即按照各種產品分別計算其銷售收入,然后加總算出計劃期產品銷售收入總額。計劃期產品銷售量的確定方法有三種:三、銷售收入計劃的編制銷售收入計劃的編制,一般可采用直接計601.以預測需求量,結合企業的現實生產能力,確定計劃期產品銷售量;2.按供需雙方簽訂合同規定的供貨量,確定計劃期產品銷售量;3.按上級下達的計劃任務,結合企業最大的可能性,確定計劃期產品銷售量。1.以預測需求量,結合企業的現實生產能力,確定計劃期產品銷售61四、銷售收入的日常管理
銷售收入的日常管理部門需由企業銷售部門和財務部門共同負責。1.認真執行銷售合同,監督發出商品計劃的編制和執行。2.及時辦理結算,盡快取得銷售貨款。3.搞好售后服務,掌握市場反饋的信息。四、銷售收入的日常管理銷售收入的日常管理部門需由企業銷售部62第二節產品價格的制定
一、產品價格的概念及其對企業經營的影響1.產品價格的概念產品價格是產品價值的貨幣表現,產品價值是產品價格的基礎。工業產品價格,就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生產該種產品的社會生產費用;具體表現為產品成本費用、稅金和利潤之和。第二節產品價格的制定一、產品價格的概念及其對企業經營的影63(1)管好價格,有利于企業正確地進行經營決策,采用新技術,發展新產品。(2)管好價格,有利于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加強經濟核算,提高經濟效益。(3)管好價格,直接關系到企業各項財務收支的情況。(4)管好價格,不僅對本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經濟效益有重要影響,而且對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合理組織商品流通,穩定市場和安定人民生活,也有重要意義。2.合理定價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管好價格及用好價格,對于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都具有重要意義。(1)管好價格,有利于企業正確地進行經營決策,采用新技術,64二、產品價格的分類
1.按產品的生產部門,工業產品價格可以分為:消費資料工業品價格和生產資料工業品的價格。2.按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環節,可分為:出廠價格、批發價格和零售價格。3.按照價格的調節方式,產品價格可分為:國家規定價格、國家指導價格、市場調節價格。
二、產品價格的分類1.按產品的生產部門,工業產品價格可以分65三、企業制定產品價格的原則和方法
1.企業產品定價原則(1)以國家有關產品定價的法令、規定和條例為依據,嚴格掌握企業自行定價產品的范圍;(2)以產品價值為基礎,使產品價格基本上符合產品的價值;(3)遵守價格政策,兼顧國家、企業和消費者利益;(4)堅持按質論價,注意相關產品的比價關系;(5)根據供求情況和其他有關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產品價格。三、企業制定產品價格的原則和方法1.企業產品定價原則662.企業制定產品價格的方法(1)成本加成定價法。在產品成本的基礎上,加上一定的企業利潤和銷售稅金,確定產品價格的一種方法。如:某種產品計劃單位成本為550元,成本利潤率為20%,該產品的消費稅為45%,增值稅稅率為17%,則產品出廠價格=550*(1+20%)/(1-45%)=1200(元)單位產品計劃利潤=550*20%=110(元)單位產品銷售稅金=1200*45%=540(元)2.企業制定產品價格的方法67(2)反向定價法(亦稱倒扣定價法)。先根據市場供求情況,確定批發價格或零售價格,再按照批零差率、進銷差率,倒求企業產品出廠價格的一種定價方法。其計算公式為:產品出廠價格=同類產品基準零售價格×(1-批零差率)×(1-進銷差率)(2)反向定價法(亦稱倒扣定價法)。先根據市場供求情況,確定68
(3)工商利潤分配定價法。它是對某些產品;經工商雙方協商同意,在先確定批發價格之后,按照雙方利潤的個定比例,確定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的一種定價方法。其計算公式為:產品出廠價格=單位產品成本+(商業批發價格-商業費用-工業產品成本)×工業利潤分配率此外還可以利用本量利之間的關系定價;參照同行業同類產品的價格,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定價等。(3)工商利潤分配定價法。它是對某些產品;經工商雙方協商同69第三節稅金的計算和繳納
一、工商稅制度1.工商稅制度的演變。我國工商稅收制度是在1950年開始建立的,當時規定有13種稅。經過1958年和1979年兩次合并、簡化,稅種越來越少,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時,國有企業只需繳納一種工商稅。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為了適應迅速發展的經濟形勢,國家陸續推出了一些新稅種,恢復了一些過去被合并的稅種,到1993年,工商稅的稅種達到32個,形成了一套比較全面的復合稅制。但是,從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來看,這套稅制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重大改革。
第三節稅金的計算和繳納一、工商稅制度70
2.稅制改革的原則自1994年1月起,我國開始實行新稅制,這是我國一次全面性和結構性的稅制改革。這次稅制改革的指導思想是:統一稅法,公平稅負、簡化稅制、合理分權,理順分配關系,規范分配方式,保障財政收入,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稅制體系。根據這個總的指導思想,稅制改革體現了下列幾項原則:2.稅制改革的原則自1994年1月起,我國開始實行新稅制,71
(2)實行公平稅負,為企業在市場上實現平等競爭創造條件;(3)加強中央宏觀調控能力,理順國家與企業、中央與地方的分配關系;(4)體現國家產業政策,促進經濟結構的有效調整,促進國民經濟整體效益的提高和持續發展;(5)根據我國實際,參照國際慣例,盡量采取較為規范的方式,以維護稅法的統一性和嚴肅性;(6)簡化稅制,便于操作。
(1)統一說法,依法治稅;(2)實行公平稅負,為企業在市場上實現平等競爭創造條件723.現行工商稅制的基本內容
(1)建立統一的流轉稅制;(2)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將鹽稅并入資源稅;(3)改革所得稅制;(4)開征土地增值稅、證券交易稅、遺產贈與稅;(5)取消一些與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的稅種。3.現行工商稅制的基本內容(1)建立統一的流轉稅制;73二、稅收種類1.對流轉額征稅: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2.對所得稅征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3.對資源征稅:資源稅、土地使用稅和耕地占用稅;4.對財產征稅:房產稅和契稅;5.對行為征稅:印花稅、屠宰稅、車船使用稅;6.對農業征稅:農業稅和牧業稅等。二、稅收種類1.對流轉額征稅: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74三、銷售稅金的計算
1.增值稅它是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取得的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銷售額,以及進口貨物的金額計算稅款,并實行稅款抵扣制的一種流轉稅。增值稅應納稅額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銷項稅額=銷售額×適用稅率2.消費稅它是國家為了體現消費政策,對生產和進口的應稅消費品(如煙、酒、化裝品、小汽車等)征收的一種稅。其計算有兩種:
消費稅實行從價定率征收:應納稅額=銷售額×適應稅率消費稅實行從量定額征收: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單位稅額三、銷售稅金的計算1.增值稅它是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753.營業稅它是對在外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稅。征稅范圍: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等。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營業稅×稅率4.資源稅它是以各種自然資源為課稅對象的一種稅。征收范圍: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和鹽等。計算公式:應納稅額=課稅數量×單位稅額3.營業稅4.資源稅76四、所得稅1.含義是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2.計算一般公式為: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3.繳納方法采取按期預繳,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辦法。四、所得稅1.含義是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77第四節利潤的預測和計劃
一、企業利潤的構成企業利潤包括三部分:銷售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第四節利潤的預測和計劃一、企業利潤的構成78二、利潤預測利潤預測通常是對產品銷售利潤進行預測,其方法主要有:本量利分析法、相關比率法、因素測算法1.本量利分析法預計產品銷售利潤=預計產品銷售數量×(單價-單位銷售稅金-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總額二、利潤預測利潤預測通常是對產品銷售利潤進行預測,其方法主要79舉例1.某企業預測計劃期間甲產品的銷售量為100000件,該產品銷售單價為8元,單位變動成本為5元,固定成本總額為16000元,則預計可實現的目標利潤為100000*(8-5)-16000=284000(元)舉例1.某企業預測計劃期間甲產品的銷售量為100000件,該802.確定企業計劃期間的目標利潤為200000元,產品銷售單價為1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6元,固定成本總額為100000元,試計算實現目標利潤的目標銷售量和目標銷售額。目標銷售量=(100000+200000)/(10-6)=75000(件)目標銷售額=75000×10=750000(元)2.確定企業計劃期間的目標利潤為200000元,產品銷售單價812.相關比率法它是指根據利潤與銷售收入、資金占用總額之間的內在關系,對計劃期間的利潤進行預測的一種方法。相關比率有銷售收人利潤率、全部資金利潤率等。計算公式:預計產品銷售利潤=預計產品銷售收入總額×銷售收人利潤率預計產品銷售利潤=預計全部資金平均占用額×全部資金利潤率預計產品銷售利潤=上年產品銷售利潤×(1+計劃年度產品銷售收入增長率)2.相關比率法它是指根據利潤與銷售收入、資金占用總額之間的內82舉例某企業預測計劃期的資金平均占用額為
8500萬元,同行業的平均先進資金利潤率為16%,則預計企業計劃期的利潤額為:8500*16%=1360(萬元)舉例某企業預測計劃期的資金平均占用額為833.因素測算法含義:它是指在基期利潤水平的基礎之上,根據計劃期間影響利潤變動的各項因素,預測出企業計劃期間的利潤額。計算公式為:計劃年度產品銷售利潤=上年產品銷售利潤±計劃年度由于各因素變動而增加或減少的利潤影響因素有:產品銷售數量、品種結構、成本水平、期間費用、價格和稅率等。3.因素測算法84舉例某企業生產甲乙兩種產品:1)上年銷售總成本為200000元,其中甲產品為50000元,成本利潤率為20%;乙產品為150000元,成本利潤率為12%。2)計劃年度可比產品成本比去年降低5%,計劃銷售總成本為228000元,其中甲乙兩種產品各占50%。3)預計從計劃年度起,甲產品銷售價格上調20%,消費稅稅率于同日起由原來的10%調為5%,乙產品的銷售價格和稅率均不變。計算各種因素變動對商品銷售利潤的影響數額。舉例某企業生產甲乙兩種產品:1)上年銷售總成本為20000085答案1.計算上年平均成本利潤率:(50000×20%+150000×12%)/(50000+150000)=14%2.按上年成本水平計算的計劃年度可比產品銷售總成本:228000/(1-5%)=240000(元)3.計算各種因素影響增加或減少的利潤額:1)由于銷售量增加而使利潤增加:(240000-200000)×14%=5600(元)2)由于產品成本降低而使利潤增加:240000×5%=12000(元)答案1.計算上年平均成本利潤率:863)由于銷售品種結構變化使利潤增加:240000×[(20%×50%+12%×50%)-14%]=4800(元)4)由于甲產品價格上漲使利潤增加:[240000×50%×(1+20%)]/(1-10%)=160000(元)160000×20%×(6/12)×(1-10%)=14400(元)5)由于甲產品稅率調整使利潤減少:160000×(6/12)×(1+12%)×(15%-10%)=96000×5%=4800(元)4.計劃年度利潤總額200000×14%+5600+12000+4800+14400-4800=60000(元)3)由于銷售品種結構變化使利潤增加:87三、利潤計劃利潤計劃是企業整個財務計劃的重要部分,可以根據利潤組成的三部分分別規劃,最后計算出計劃年度的利潤總額。三、利潤計劃88一、利潤分配制度的沿革從1978年起我國在利潤分配方面主要實行了以下幾種制度:1.企業基金制度;2.利潤留成制度;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深度學習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移動式記事板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B超儀行業市場運行趨勢分析及投資預測研究報告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知用中學2024屆中考數學仿真試卷含解析
- 2025公司項目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5A
- 2024-2025企業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黃金題型】
- 2024-2025項目管理人員年度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完整答案(網校專用)
- 25年公司廠級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一套答案
- 25年公司、項目部、各個班組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培優B卷)
- 2025工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1套
- 著名中醫婦科 夏桂成教授補腎調周法
- VSM(價值流圖中文)課件
- 考古發掘中文物的采集與保存課件
- 人工氣道的護理劉亞課件
- 專業技術人員
- 拌和場安全檢查表
- 節日主題班會 《感恩母親節》教學課件
- 新加坡sm214th面經44緋的同學
- 全國第七屆中小學音樂優質課比賽教學設計跳圓舞曲的小貓
- 我國城市馬拉松賽事發展現狀分析
- 基于UKF濾波的單目標跟蹤算法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