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人教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態塑造第三節河流地貌發育學案_第1頁
20182019學年人教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態塑造第三節河流地貌發育學案_第2頁
20182019學年人教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態塑造第三節河流地貌發育學案_第3頁
20182019學年人教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態塑造第三節河流地貌發育學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2019學年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第三節河流地貌的發育教案20182019學年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第三節河流地貌的發育教案4/4莈PAGE4薆20182019學年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第三節河流地貌的發育教案

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

第三節河流地貌的發育

河流地貌主若是流水作用,形成了流水的損害地貌和積聚地貌。

河流的損害方式:

溯源損害:像河流源泉方向的損害,使河流變長;

下蝕:向河床底部的損害,使河流變深;

側蝕:向河流兩側的損害,使河流變寬。

溯源損害的根根源因在于“下蝕”,而下蝕一般在上游最突出,原因是河流的上游多為山區,落差較大,河流速度快,積聚較少,因此在河流上游下蝕嚴重,陪同著產生了溯源損害。

側蝕在中下游最突出,中下游落差較小,水流減慢,但水量較大,在流水慣性和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

對河流兩岸損害作用較大。

一、河流損害地貌:

初期:以溯源損害和下蝕為主,形成“V”形谷。分布在河流上游。

中期:下蝕減弱,側蝕增強,河谷拓寬并出現波折,形成河灣。一般位于中游。

凹岸損害,凸岸積聚。

成熟期:落差很小,側蝕為主,河谷拓寬呈寬淺的槽形。下蝕停止,轉為積聚,一般位于下游。

二、河流的積聚地貌

(一)沖積扇(洪積-沖積平原):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很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區。

河流流出山口,地勢突然趨于和緩,河流變寬,水流速度減慢,河流攜帶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積聚下來,形成沖積扇(洪積扇)。

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巖石風化作用更顯然,山區有大量巖石松弛積聚物,當山地降水很多時,更利于

洪積(沖積)扇的形成。

(二)河漫灘平原:

中下游地區,河流凸岸積聚,積聚不斷擴大并在枯水季節露出水面。

(三)河口三角洲:

當河流入海或入湖時,若入海處或入湖處水下坡度和緩,加上海水或湖水頂托作用,泥沙就匯積聚在

河口前面。第1頁三、兩種地貌種類的答題思路思慮方向滿分術語河谷、溝谷、峽谷水在流動的過程中,對河床及兩岸的沖蝕作用形成可溶性石灰巖在含有的CO流水的作用下,發生化學反應,被溶2損害喀斯特意貌解而形成的地貌地貌風力損害地貌風攜帶的大量沙石對周圍巖石的破壞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風蝕蘑菇、風蝕城堡、荒漠等河流流出山口,地勢突然趨于和緩,河流變寬,水流速度減慢,河流沖積扇河流攜帶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積聚下來,形成沖積扇(洪積扇)積聚河口三角洲河流攜來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勢低平,加上海水的頂托作地貌用,水流緩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處積聚成三角洲風攜帶的大量碎屑物質,在碰到阻截等作用下,風速降低,大量

風力積聚地貌物質積聚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

冰川攜帶的大量物質在溫度高升時,冰川融化,大量物質在原地冰川積聚地貌積聚而形成冰磧地貌,如東歐平原等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條件:

1、河流挾帶大量的泥沙。(物質條件)

2、泥沙積聚。(①河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