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濱州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第一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濱州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第一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濱州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第一輪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濱州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第一輪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形成海洋表層洋流的動力主要來自

A.海底地形的起伏B.海水密度差異C.地轉偏向力D.大氣環流

2.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下列區域種植農作物組合正確的是()

A.鄱陽湖平原——春小麥、油菜B.云貴高原——甜菜、水稻C.松嫩平原——大豆、高粱D.遼東半島——橡膠、花生

3.根據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創作并成為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

A.《中華女兒》B.《趙一曼》C.《鋼鐵戰士》D.《李雙雙》

4.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中,把長江流域作為勢力范圍的國家是()

A.英國B.法國C.日本D.德國

5.下圖為四條氣溫年變化曲線,關于該圖的描述,正確的是()A.①曲線表示巴西亞馬孫平原氣溫變化

B.②曲線表示俄羅斯莫斯科的氣溫變化

C.③曲線表示澳大利亞悉尼的氣溫變化

D.④曲線表示美國紐約的氣溫變化

6.

49

下面有關臺灣島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7.《淮南子》中說:“桔生淮北為枳,其實味不同,水土異也。”說明桔柑適宜于()

A.肥沃的黑土B.酸性的紅壤C.粉沙質的黃土D.鹽堿地8.三國時期實行招撫流民、發展生產的土地制度是()A.A.屯田制B.井田制C.占田制D.均田制

9.標志著中國教育開始步入近代化的事件是

A.《資政新篇》的頒布B.洋務派創辦的一批新式學堂C.京師大學堂的建立D.《欽定學堂章程》的頒布

10.“武王伐紂”推翻的王朝是()

A.夏B.商C.周D.秦

11.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A.中國處于封建社會末期,清政府政治腐敗,軍備落后

B.林則徐的禁煙斗爭

C.英國完成工業革命,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市場

D.中國經濟落后,土地兼并十分嚴重

12.標志美國獨立戰爭開始的事件是()

A.波士頓傾茶事件B.來克星頓槍聲C.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D.薩拉托加大捷

13.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是在()

A.國民經濟恢復時期B.抗美援朝期間C.“一五”計劃期間D.改革開放時期

14.近幾年在洞庭湖地區實施“退田還湖”工程,已出現的變化是()

A.降水明顯增加B.通航能力提高C.漁業捕撈量明顯提高D.生態環境改善,候鳥回歸數量明顯增加15.我國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為水源的灌溉農業區是()A.河套平原B.河西走廊C.渭河平原D.寧夏平原16.下列氣候類型中,由于氣壓帶、風帶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有()A.A.溫帶大陸性氣候B.地中海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D.熱帶雨林氣候

17.明中期的抗倭斗爭中,在臺州取得九戰九捷重大勝利的將領是

A.王陽明B.戚繼光C.俞大猷D.鄭成功

18.發現磁鐵在線圈中運動能產生電流的科學家是

A.愛迪生B.法拉第C.貝爾D.赫茲19.在巴黎和會上主張嚴厲處置德國的是()A.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日本

20.華沙條約組織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長期對峙,對20世紀后半期的世界局勢影響巨大。關于這一影響的評述,正確的是

A.壓制了不結盟運動的發展B.避免了歐洲大戰的發生C.促進了世界經濟的區域化D.制約了美蘇兩國的發展二、簡答題(2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1955年4月,亞非會議在萬隆舉行。會議呼吁,亞洲和非洲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得到繁榮,如果沒有一個團結的亞洲和非洲,甚至全世界的安全也不能得到保證。從諒解中將產生彼此間更大的尊重,從尊重中將產生集體的行動。——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簡要說明亞非會議召開的目的和倡導的基本原則。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經濟發展的全部跡象表明,在19世紀上半葉,事實上存在著兩個美國:北方的美國和南方的美國。這兩個美國以不同的體制和不同的速度向前發展著,從而在這個國家內部孕育著一種不可抑制的沖突。它最終對美國的歷史進程發生了深遠的影響,構成美國建國以來的歷史轉折點。——羅榮渠《美國歷史通論》概述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原因及影響。三、圖表題(2題)23.下圖表示我國各省級行政區水土流失的面積,讀圖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大于1000萬公頃的省級行政區主要有()、()、()、()、()、(2)新疆面積較大,但水土流失面積較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3)陜西省面積較小,但水土流失面積較大,其主要自然原因是(),植被覆蓋差,夏季多暴雨。24.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A.()島B.()半島C.()半島。D.()島E.()海(2)B地氣候類型為(),沿40°N緯線由A島北部向西至我國新疆地區,氣候呈現出()的趨勢。(3)A國家,F國家和D地區相同經濟特點的是();其形成原因是()四、非選擇題(5題)25.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填出圖中數碼代表的氣候類型

①氣候②氣候

③氣候④氣候

(2)歐洲西部氣候的基本特征是,這一特征主要是在風和暖流的影響下形成的。

26.圖7為1992年我國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狀況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由該圖可知我國近海最主要的污染物是_____。(2)造成我國近海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3)圖中無機磷含量最高的是_____,海中無機磷主要來源于_____。(4)圖中無機氮含量最高的是_____,這些無機氮主要來源于_____。(5)海洋中氮、磷含量過高會造成的不利影響是_____。

27.讀黃河流域沿某緯線的局部地區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A地形區名稱為_______________B地形區的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關系是:_______________

(2)黃河流經A區時,河水與河流兩側地下水的_______________

(3)試從生態環境的角度簡要說明B地區主要環境問題及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主要環境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

②主要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

28.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3分)材料一(一)承認農民(雇農包括在內)是抗日與生產的基本力量。故黨的政策是扶助農民,減輕地主的封建剝削……(二)承認地主的大多數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開明紳士并是贊成民主改革的。故黨的政策僅是扶助農民減輕封建剝削,而不是消滅封建剝削,更不是打擊贊成民主改革的開明紳士。——《中共中央關于抗日根據地土地政策的決定》材料二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這樣,當作一個階級來說,就在社會上廢除了地主這一階級,把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改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這樣一種改革,誠然是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來一次最大最徹底的改革。——劉少奇《關于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1950年)回答:(1)材料一中的"扶助農民減輕封建剝削"指的是什么土地政策?這一土地政策的實行有什么成效?(2)依據材料二說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內容。為什么說這是一次"最徹底的改革"?

29.簡述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五、問答題(2題)30.讀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圖3),回答下列問題。

(1)A點的日期是______,B點的節氣(北半球)是______,C點的季節(北半球)是______,D點的日期是______

(2)當地球由B運行到C的過程中,其極晝范圍由______向______逐漸擴大。

(3)當地球由A運行到B的過程中,其公轉速度的變化狀況是______。

(4)當地球由D運行到A的過程中,太陽直射點由______向______逐漸移向______。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們對一個在強大鄰邦壓境下的小國不論抱有多大同情:但總不能僅僅為了它不顧一切地使整個大不列顛帝國卷入一場戰爭。

——張伯倫1938年9月27日廣播講話

材料二

過去兩年的經驗已經無疑地證明,任何國家都不能姑息納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撫摸來把老虎馴服成小貓。不能姑息殘忍的行為……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只能以徹底投降為代價才能同納粹有和平。

——1940年12月29日羅斯福的“爐邊談話”

(1)材料一中的“鄰邦”和“小國”各指誰?張伯倫所說犧牲了“小國”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帝國”是否達到了目的?

(2)材料二中所說“姑息納粹”、“徹底投降”的最典型的史實各是什么?根據這些史實對英法對德國的政策進行簡單評論。

參考答案

1.D本題考查有關洋流的知識,大氣運動和行星風系(地球表面的各個風帶)是海洋水體作大規模運動的主要動力。

2.C【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我國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分布等知識點。【應試指導】春小麥、甜菜、大豆、高梁是東北地區種植的作物;鄱陽湖平原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橡膠則主要是熱帶地區種植的作物。

3.A本題考查獲獎影片。《中華女兒》講述了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冷云、胡秀之等抗聯女戰士為抵抗侵略者而獻出寶貴生命(八女投江)的故事。該片是新中國建立后拍攝的第一部抗日題材影片,也是第一部獲國際獎的影片。1950年,該片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

4.A【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在瓜分中國的狂潮中,把長江流域劃為勢力范圍的國家。【應試指導】英國是最早侵我國并強迫我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國家,在瓜分中國狂潮的時候,它霸占了中國最富庶的長江流域。

5.A本題考查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特征等知識點。圖中①曲線全年各月氣溫均接近30°C,符合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氣候的特征。②曲線氣溫年較差小,最低氣溫不低于0°C,符合亞熱帶氣候或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征,而莫斯科屬溫帶大陸性氣候。③、④兩曲線的氣溫值都很低,全年全部或大部分時間在0°C以下,應該符合南、北兩半球極地地區的氣候特征,與悉尼、紐約的氣溫變化不符合。

6.B

7.B

8.A

9.B本題考查了中國教育開始步入近代化的標志。近代中國第一個提出發展資本主義的理論著作是《資政新篇》;京師大學堂是維新變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近代教育發展史上一個重要事件;而洋務派創辦的一批新式學堂則標志著中國教育開始步入近代化。

10.B本題主要考查商代滅亡、商周更替的歷史事件。商朝最后一個國王商紂王治國“無道”,遭到周武王的討伐,武王聯合周邊多種軍事力量,打敗了商紂王,推翻了商朝。這道題的關鍵是要知道武王是周武王,所伐之“紂”是商紂王。本題最常見的錯誤是,沒有經過認真審題就匆忙作答,有些考生看到“武王伐紂”,馬上就想到了西周的武王,于是錯誤地選擇了C項“周”。實際上,本題要求回答的是在武王伐紂事件中“被推翻的”是哪個王朝,顯然是要選擇B項:商。防范措施是:一要清晰記住先秦時期奴隸制王朝更迭的順序和重要事件,二要在答題時仔細讀懂題目的要求。

11.C本題考查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于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40年代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后,生產力迅速提高,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市場,這是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

12.B所列四個選項都是美國獨立戰爭中的重要事件,但其意義各不相同:A項表明宗主國與殖民地的矛盾走向激化;C項是美國宣布獨立的前奏;D項是獨立戰爭開始走向勝利的轉折點;只有B項才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的開始。這個問題的設置是為了讓考生在全面掌握美國獨立戰爭史實的基礎上,準確理解各個重大事件所具有的標志性意義。

13.C本題考查“一五,,計劃。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是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到1952年底結束,其中心任務是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迅速恢復國民經濟,A項錯誤;抗美援朝是1950年至1953年,中國人民志愿軍同朝鮮抵抗美國侵略,B項錯誤;改革開放是十一屆三中全會期間提出的偉大政策,D項錯誤,故選C。

14.D

15.B河西走廊的農業生產依賴祁連山的冰雪融水及地下水;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農業生產是引黃河水進行灌溉的。

16.B

17.B嘉靖年間,東南倭患愈烈,戚繼光和俞大猷均為抗倭名將。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參將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臺州(今浙江臨海)附近的新河、花街、上峰嶺、長沙等地連續九次挫敗倭寇,史稱“臺州大捷”亦稱“臺州九戰九捷”

18.B本題考查了與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原理相聯系的知識點。法拉第于1831年發現了磁鐵在線圈中運動能產生電流,最終發現了電磁感應原理,為人類利用電能提供了科學依據。

19.B由于普法戰爭法國戰敗,第一次世界大向破壞最為嚴重,法國和德國有較長的邊界線等因素,法國成為巴黎和會上主張嚴厲處置德國的國家.

20.B本題考查對冷戰中兩個最大的軍事集團歷史作用的理解與認識。在一般的認識中,對華沙條約組織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長期對峙大多注意其負面影響,比如,加劇冷戰,展開軍備競賽,使歐洲處于戰爭尤其是核戰爭陰影之下,等等。但毋庸置疑,兩大軍事集團的存在和對峙,客觀上也使雙方都不敢在歐洲輕舉妄動,實際上減少了歐洲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從這個意義上,B項是正確的。正是由于有美蘇兩大集團的對峙,才促使不結盟運動的產生和發展,這與A項說的壓制正好相反。兩大軍事集團存在,與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沒有必然聯系,經濟區域化發展在于自身的原因,故C項也不正確。如果說軍備競賽對蘇聯發展有所制約的話,那么對美國的制約作用很不明顯,否則美國也不會贏得冷戰的勝利;D項可以由此排除。21.(1)目的:反對殖民主義,保衛和平,維護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進行友好合作。(4分)(2)倡導的基本原則: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4分)②“求同存異”方針,“同”指共同的歷史遭遇、現實問題、目的等,“異”指不同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建設道路等。(4分)22.(1)爆發的原因:領土的擴張加劇了南北兩種經濟制度之間的矛盾;廢奴運動推動了戰爭的爆發;對聯邦政府控制權的爭奪加劇了南北既存的矛盾。(6分)(2)南北戰爭的影響:南北戰爭摧毀了奴隸制,但較好地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它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并為美國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5分)23.(1)甘肅四川重慶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簡稱也可)(2)氣候干旱(3)地處黃土高原根據各省級行政區水土流失面積圖和圖例可知,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大于1000萬公頃的地區在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主要有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四川省和重慶市;地處西北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干旱為主,降水稀少。陜西省水土流失面積較大的原因是地處黃土高原,這里的黃土土質疏松,地面植被貧乏,并且夏季暴雨集中,降水強度大,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24.(1)本州朝鮮山東臺灣日本(2)溫帶季風氣候大陸性增強(3)進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經濟充分利用優越的海運條件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進口原料進行加工,出口產品,發展外向型經濟

25.(1)溫帶海洋性溫帶大陸性地中海極地

(2)全年溫和濕潤西北大西洋26.【答案】(1)無機氮(2)工業污水排放、海運事故溢油(3)海口灣人們使用的各種洗滌劑、工業含磷污水和化肥(4)杭州灣農業化肥和工業污水(5)引起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隨著這些浮游生物的大量死亡,水中氧氣被大量消耗,導致魚類窒息死亡。【解析】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洼地,來自陸地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農田排水,最終都匯集到海洋;還有海上的油井和船舶排放的廢水以及泄漏的石油;大氣污染物通過氣流運行到海洋上空隨雨水降落等,都會造成海洋污染,特別是靠近工業發達的水域,水污染最為嚴重。海水中無機氮含量偏高的原因:一是來自工業排放的污水,二是來自農業施用化肥后產生的徑流。海水中無機磷含量偏高主要是因為人們使用含磷較高的洗條劑、工業排放含磷污水、農業施用化肥和農藥等。

27.(1)華北平原溝壑縱橫

(2)河水補給地下水黃河在此處為地上河

(3)①水土流失嚴重降水少且較為集中,黃土疏松,植被缺乏②植樹種草,減少裸露地表

【解析】本題考查黃河流域河流水文與環境變遷的關系.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由于黃土的土質疏松,夏季暴雨集中,再加上植被缺乏,水土流失嚴重.黃河下游流經華北平原,流速減慢,大量的泥沙淤積在河床中,年復一年,黃河成為高出兩岸平地的地上河.治理黃河的關鍵在于治理黃河的泥沙.而黃河的泥沙主要來自黃土高原.因此中游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黃之本.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在黃土高原地區實行退耕還林還草,擴大植被覆蓋率,實現土不下坡,清水長流.

28.(1)這指的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的"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這一政策減輕了地主的封建剝削,改善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也有利于聯合地主階級共同抗日。(2)材料二反映的是新中國成立后所進行的土地改革運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規定,土地改革的基本內容是: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至1952年年底,除少數地區外,全國已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這次土地改革,徹底廢除了在我國延續了數千年的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廣大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工業化開辟了道路。

【解題指要】材料分析題往往可以有效地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本題所給材料涉及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土地政策的變化,考生要善于從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二注明時間是"1950年",因此要避免與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的土地改革相混淆。相關知識還應掌握: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