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材編製的基本概念教材編製的基本概念1教材的意義6-1「教材」一詞,有兩種英文名稱,一為「subject-matter」,另一為「teachingmaterial」。「subject-matter」指的是學科的內容,而「teachingmaterial」指的是教學活動中所使用的各種教學資源。因此,教材的涵義就有廣狹之分。
教材的意義6-1「教材」一詞,有兩種英文名稱,一為「subj2教材的意義6-2王連生(1985)認為教材是各學科的內容,教學時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書、實物、圖書、視聽教材等教具。
Source:王連生(1985)。教育概論。臺北:五南。
教材的意義6-2王連生(1985)認為教材是各學科的內容,教3教材的意義6-3陳昭雄(1985)認為工職教育教材係用來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各種材料或工具。Source:陳昭雄(1985)。工業職業技術教育。臺北:三民。
教材的意義6-3陳昭雄(1985)認為工職教育教材係用來幫助4教材的意義6-4林寶山(1988)指出教材有兩種涵義:一是指教師用以協助學生學習的各種材料,例如教科書、幻燈片、影片、補充材料等。另一個涵義則是指教學材料上所包含的題材與內容。
Source:林寶山(1988)。教學原理。臺北:五南。
教材的意義6-4林寶山(1988)指出教材有兩種涵義:一是指5教材的意義6-5孫邦正(1971)認為教材是指各種學習活動的內容而言,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時所用的材料都是教材,這些材料包含生活上所必須的知識、技能、習慣、態度、理想等。資料來源:孫邦正(1971)。課程教材教學通論。臺北:三民書局。教材的意義6-5孫邦正(1971)認為教材是指各種學習活動的6教材的意義6-6康自立(1989)認為教材是學校教學中各學科的內容,亦即教師從事教學時所用的材料,包括教科書、書報、雜誌、圖書、實物、模型、補充讀物、影片、視聽媒體、產品目錄、說明書等。資料來源:康自立(1989)。教材發展之基本概念。職業訓練教材製作參考手冊,1-22,臺北:職業訓練局。教材的意義6-6康自立(1989)認為教材是學校教學中各學科7社會需求、知識累積、學生特性教師、學生的教學活動教育計畫課程架構教材編選教育目標圖一教材在學校教育中的位置資料來源:林炎旦(2000)。職業類科教材編製。載於江文雄主編,職業類科教材教法,189-221,臺北:師大書苑。社會需求、知識累積、學生特性教師、學生的教學活動教育計畫課程8教材的範圍孫邦正(1968)認為教材是指適應生活環境的有效方法,所以教材的範圍很廣,包括生活上所必須的知識、技能、習慣、理想等,並不限於教科書的材料。教科書只是最低限度的教材,或者說是教材的一部分,並不是教材的全部。除了教科書之外,像書報、雜誌、圖畫、表解、實物、標本、模型、儀器、補充讀物、電影片、幻燈片、教育播音,以及教師的經驗、學生的經驗、社會機關和習俗制度、大自然的現象等,都是教材的資源。
Source:孫邦正(1968)。教育概論。臺北:臺灣商務。
教材的範圍孫邦正(1968)認為教材是指適應生活環境的有效方9教材的特性2-1依據王連生(1985)觀點,教材具有下述三項特性:1.從本質上來看,教材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精華,也是人類文化的結晶。2.從功能上來看,教材是適應生活需要的有效工具。3.從性質上來看,教材可分括各種事實與原理的敘述性(descriptive)教材與包括各種行為規範的規範性(normative)教材。教材的特性2-1依據王連生(1985)觀點,教材具有下述三項10教材的特性2-2
陳昭雄(1985)認為技術教育教學活動,著重技能的學習,實習課程的教材具有下列特性:(1)明確性;(2)多樣性;(3)實用性;(4)時間性。
教材的特性2-2陳昭雄(1985)認為技術教育教學活動,著11選擇教材的標準4-1孫邦正(1968)認為選擇教材標準,有下列各項:(1)根據教育目標;(2)適合社會需要;(3)適合學習心理;(4)比較有價值的;(5)注意活的經驗。
選擇教材的標準4-1孫邦正(1968)認為選擇教材標準,有下12選擇教材的標準4-2王連生(1985)認為選擇教材的原則主要有下列三項:1.根據教育目標2.切合生活需要3.適應學習心理選擇教材的標準4-2王連生(1985)認為選擇教材的原則主要13選擇教材的標準4-3王連生(1985)認為選擇教材時應注意下列的要項:1.滿足學生的興趣2.配合學生的能力與性向3.最具理想的價值4.注意活的經驗選擇教材的標準4-3王連生(1985)認為選擇教材時應注意下14選擇教材的標準4-4Taba(1962)認為選擇教材的標準為:1.教材要具有重要性或有效性(significanceandvalidity)2.教材要能符合社會的實況(consistencywithsocialrealities)3.教材的廣度及深度要平衡(balanceofbreadthanddepth)4.教材要能達成各類教育目標(achievementofawiderangeofobjectives)5.教材要有可學性並適合學生的經驗(learnabilityandadapatationofexperienceofstudents)6.教材要能適合學生的需要與興趣(appropriatenesstotheneedsandinterestsofthestudents)選擇教材的標準4-4Taba(1962)認為選擇教材的標準為15教材的組織原則3-1
孫邦正(1968)認為教材的組織原則為:(1)由易至難;(2)由簡至繁;(3)由具體的至抽象的;(4)由舊經驗至新經驗;(5)由最重要的至次要的。
教材的組織原則3-1孫邦正(1968)認為教材的組織原則為16教材的組織原則3-2王連生(1985)認為教材的組織原則為:1.教材的排列應遵循「由易而難,由簡而繁,由具體到抽象,由重要及於次要,由舊經驗到新經驗」的原則。2.教材的組織方式應遵循「從心理組織到論理組織,從合科組織到分科組織,從大單元組織到學科單元組織」的原則。教材的組織原則3-2王連生(1985)認為教材的組織原則為:17教材的組織原則3-3謝文全(1996)認為組織教材時應注意三方面:1.順序性(sequence)2.連續性(continuity)3.統整性(integration)
教材的組織原則3-3謝文全(1996)認為組織教材時應注意三18教材編製的原則6-1順序原則:應由學生個人經驗為起點,由單純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由容易到困難。資料來源: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教材編製的原則6-1順序原則:19教材編製的原則6-2統整原則:應建立分化後各自獨立的教材或經驗之間的統整線索,以獲得完整的概念。資料來源: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教材編製的原則6-2統整原則:20教材編製的原則6-3適應原則:應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狀況、學習歷程、以及注重學生行為改變。資料來源: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教材編製的原則6-3適應原則:21教材編製的原則6-4核心原則:應依據學生興趣、經驗、生活問題等方面,來確定課程內容的核心思想,再結合有關教材或經驗,組織成為教材。資料來源: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教材編製的原則6-4核心原則:22教材編製的原則6-5系統原則:教材應循序漸進,依據社會需求、學生特性、教育目標、教育計畫、課程架構等基準,編選適合之教材內容。資料來源: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教材編製的原則6-5系統原則:23教材編製的原則6-6社會化原則:應教導社會就業市場所需的知識、技能、習慣、態度及理想。資料來源: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教材編製的原則6-6社會化原則:24教材的組織方式
孫邦正(1968)認為組織教材的方式有:1.論理的組織法:係依據教材自身的系統,作一種有規則的排列,但不顧及學習的難易和學生的需要。2.心理的組織法:係依據學生的經驗、能力、興趣和需要來組織教材,以學生的經驗為教材的出發點,而逐漸擴大其範圍,而不必顧及教材本身的系統完整。教材的組織方式孫邦正(1968)認為組織教材的方式有:25建立教育哲學確立教育目標訂定課程目標進行行業分析編排教材順序編以列及相輔關助知知識識構成完整的教材社會環境經濟條件人為因素資料來源:改自工業職業技術教育(P.172)在陳昭雄,1985,臺北:三民書局圖二教材編製模式
教師教學活動學生傳統式建構式建確訂進編編以構社會環境經濟條件人為因素資料來源:改自工業職26教材編製模式
作業1.請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教材編製模式。2.請編製一份教材。教材編製模式作業27教科書的功能與選擇
無論中外,教科書在學校教育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教科書幾乎是最主要的教學資源(林寶山,1988)。在美國,教師的教學活動約有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九十是依據教科書(Muther,1985),顯見教科書與教學活動的關係非常密切。林寶山(1988)指出教科書的功用主要有下列三項:1.避免教師自編教材之缺失並減輕其工作負擔。2.使學生的學習有系統、範圍明確。3.統一的教科書使教育行政當局能統一教材、齊一教學進度。
教科書的功能與選擇無論中外,教科書在學校教育上扮演著極為重28對教師而言,教科書的功能為:節省教師自編教材的時間。節省教師蒐集資料的時間。避免教材內容有所遺漏或錯誤。方便教師選購於教學使用。資料來源:曾國鴻(1996)。工業科目教材編製講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對教師而言,教科書的功能為:節省教師自編教材的時間。29對學生而言,教科書的功能為: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考。增進資料蒐集能力。提高學習效果。可供學生預習。提供學習評量依據。對學生而言,教科書的功能為:引發學生學習興趣。30對學校而言,教科書的功能為:易於統一學校教學進度。易於統一學生程度。易於實現國家教育目標。便於選購合格之教科書。對學校而言,教科書的功能為:易於統一學校教學進度。31Thinkabout:有人建議恢復教科書統編制,由國立編譯館統一編製並發行教科書,您的看法如何?Thinkabout:32教科書的迷失教科書雖有其功用,惟教科書並非唯一的教材,但遺憾的是存在著下述的「教科書的迷失」(引自林寶山,1988):1.認為教科書的內容是絕對正確、不容置疑或挑戰的,教師只能依據教科書的內容、順序和進度進行教學,不能隨意更動、修改或加以批評。2.認為教科書是唯一的教材,捨教科書之外,別無其他可供教學使用的教材。
教科書的迷失教科書雖有其功用,惟教科書並非唯一的教材,但遺憾33教科書不是唯一的教材。發展教材是教師的責任。教科書不是唯一的教材。34THEENDTHEEND35教材編製的基本概念教材編製的基本概念36教材的意義6-1「教材」一詞,有兩種英文名稱,一為「subject-matter」,另一為「teachingmaterial」。「subject-matter」指的是學科的內容,而「teachingmaterial」指的是教學活動中所使用的各種教學資源。因此,教材的涵義就有廣狹之分。
教材的意義6-1「教材」一詞,有兩種英文名稱,一為「subj37教材的意義6-2王連生(1985)認為教材是各學科的內容,教學時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書、實物、圖書、視聽教材等教具。
Source:王連生(1985)。教育概論。臺北:五南。
教材的意義6-2王連生(1985)認為教材是各學科的內容,教38教材的意義6-3陳昭雄(1985)認為工職教育教材係用來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各種材料或工具。Source:陳昭雄(1985)。工業職業技術教育。臺北:三民。
教材的意義6-3陳昭雄(1985)認為工職教育教材係用來幫助39教材的意義6-4林寶山(1988)指出教材有兩種涵義:一是指教師用以協助學生學習的各種材料,例如教科書、幻燈片、影片、補充材料等。另一個涵義則是指教學材料上所包含的題材與內容。
Source:林寶山(1988)。教學原理。臺北:五南。
教材的意義6-4林寶山(1988)指出教材有兩種涵義:一是指40教材的意義6-5孫邦正(1971)認為教材是指各種學習活動的內容而言,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時所用的材料都是教材,這些材料包含生活上所必須的知識、技能、習慣、態度、理想等。資料來源:孫邦正(1971)。課程教材教學通論。臺北:三民書局。教材的意義6-5孫邦正(1971)認為教材是指各種學習活動的41教材的意義6-6康自立(1989)認為教材是學校教學中各學科的內容,亦即教師從事教學時所用的材料,包括教科書、書報、雜誌、圖書、實物、模型、補充讀物、影片、視聽媒體、產品目錄、說明書等。資料來源:康自立(1989)。教材發展之基本概念。職業訓練教材製作參考手冊,1-22,臺北:職業訓練局。教材的意義6-6康自立(1989)認為教材是學校教學中各學科42社會需求、知識累積、學生特性教師、學生的教學活動教育計畫課程架構教材編選教育目標圖一教材在學校教育中的位置資料來源:林炎旦(2000)。職業類科教材編製。載於江文雄主編,職業類科教材教法,189-221,臺北:師大書苑。社會需求、知識累積、學生特性教師、學生的教學活動教育計畫課程43教材的範圍孫邦正(1968)認為教材是指適應生活環境的有效方法,所以教材的範圍很廣,包括生活上所必須的知識、技能、習慣、理想等,並不限於教科書的材料。教科書只是最低限度的教材,或者說是教材的一部分,並不是教材的全部。除了教科書之外,像書報、雜誌、圖畫、表解、實物、標本、模型、儀器、補充讀物、電影片、幻燈片、教育播音,以及教師的經驗、學生的經驗、社會機關和習俗制度、大自然的現象等,都是教材的資源。
Source:孫邦正(1968)。教育概論。臺北:臺灣商務。
教材的範圍孫邦正(1968)認為教材是指適應生活環境的有效方44教材的特性2-1依據王連生(1985)觀點,教材具有下述三項特性:1.從本質上來看,教材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精華,也是人類文化的結晶。2.從功能上來看,教材是適應生活需要的有效工具。3.從性質上來看,教材可分括各種事實與原理的敘述性(descriptive)教材與包括各種行為規範的規範性(normative)教材。教材的特性2-1依據王連生(1985)觀點,教材具有下述三項45教材的特性2-2
陳昭雄(1985)認為技術教育教學活動,著重技能的學習,實習課程的教材具有下列特性:(1)明確性;(2)多樣性;(3)實用性;(4)時間性。
教材的特性2-2陳昭雄(1985)認為技術教育教學活動,著46選擇教材的標準4-1孫邦正(1968)認為選擇教材標準,有下列各項:(1)根據教育目標;(2)適合社會需要;(3)適合學習心理;(4)比較有價值的;(5)注意活的經驗。
選擇教材的標準4-1孫邦正(1968)認為選擇教材標準,有下47選擇教材的標準4-2王連生(1985)認為選擇教材的原則主要有下列三項:1.根據教育目標2.切合生活需要3.適應學習心理選擇教材的標準4-2王連生(1985)認為選擇教材的原則主要48選擇教材的標準4-3王連生(1985)認為選擇教材時應注意下列的要項:1.滿足學生的興趣2.配合學生的能力與性向3.最具理想的價值4.注意活的經驗選擇教材的標準4-3王連生(1985)認為選擇教材時應注意下49選擇教材的標準4-4Taba(1962)認為選擇教材的標準為:1.教材要具有重要性或有效性(significanceandvalidity)2.教材要能符合社會的實況(consistencywithsocialrealities)3.教材的廣度及深度要平衡(balanceofbreadthanddepth)4.教材要能達成各類教育目標(achievementofawiderangeofobjectives)5.教材要有可學性並適合學生的經驗(learnabilityandadapatationofexperienceofstudents)6.教材要能適合學生的需要與興趣(appropriatenesstotheneedsandinterestsofthestudents)選擇教材的標準4-4Taba(1962)認為選擇教材的標準為50教材的組織原則3-1
孫邦正(1968)認為教材的組織原則為:(1)由易至難;(2)由簡至繁;(3)由具體的至抽象的;(4)由舊經驗至新經驗;(5)由最重要的至次要的。
教材的組織原則3-1孫邦正(1968)認為教材的組織原則為51教材的組織原則3-2王連生(1985)認為教材的組織原則為:1.教材的排列應遵循「由易而難,由簡而繁,由具體到抽象,由重要及於次要,由舊經驗到新經驗」的原則。2.教材的組織方式應遵循「從心理組織到論理組織,從合科組織到分科組織,從大單元組織到學科單元組織」的原則。教材的組織原則3-2王連生(1985)認為教材的組織原則為:52教材的組織原則3-3謝文全(1996)認為組織教材時應注意三方面:1.順序性(sequence)2.連續性(continuity)3.統整性(integration)
教材的組織原則3-3謝文全(1996)認為組織教材時應注意三53教材編製的原則6-1順序原則:應由學生個人經驗為起點,由單純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由容易到困難。資料來源: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教材編製的原則6-1順序原則:54教材編製的原則6-2統整原則:應建立分化後各自獨立的教材或經驗之間的統整線索,以獲得完整的概念。資料來源: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教材編製的原則6-2統整原則:55教材編製的原則6-3適應原則:應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狀況、學習歷程、以及注重學生行為改變。資料來源: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教材編製的原則6-3適應原則:56教材編製的原則6-4核心原則:應依據學生興趣、經驗、生活問題等方面,來確定課程內容的核心思想,再結合有關教材或經驗,組織成為教材。資料來源: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教材編製的原則6-4核心原則:57教材編製的原則6-5系統原則:教材應循序漸進,依據社會需求、學生特性、教育目標、教育計畫、課程架構等基準,編選適合之教材內容。資料來源: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教材編製的原則6-5系統原則:58教材編製的原則6-6社會化原則:應教導社會就業市場所需的知識、技能、習慣、態度及理想。資料來源:李大偉、王昭明(1989)。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教材編製的原則6-6社會化原則:59教材的組織方式
孫邦正(1968)認為組織教材的方式有:1.論理的組織法:係依據教材自身的系統,作一種有規則的排列,但不顧及學習的難易和學生的需要。2.心理的組織法:係依據學生的經驗、能力、興趣和需要來組織教材,以學生的經驗為教材的出發點,而逐漸擴大其範圍,而不必顧及教材本身的系統完整。教材的組織方式孫邦正(1968)認為組織教材的方式有:60建立教育哲學確立教育目標訂定課程目標進行行業分析編排教材順序編以列及相輔關助知知識識構成完整的教材社會環境經濟條件人為因素資料來源:改自工業職業技術教育(P.172)在陳昭雄,1985,臺北:三民書局圖二教材編製模式
教師教學活動學生傳統式建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版供用電合同樣本
- 初中語文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教案
- 維吾爾族舞蹈文化特征
- 幼兒音樂游戲《火車開了》
- 第9課 遼、西夏與北宋并立-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互動課堂教學設計寶典(統編版2024)
- 2025年水電站尾水渠項目工程進度、質量、費用控制及合同管理措施與制度
- 農業戰略合作合同
- 2025模板工程包工包料承包合同
- 2025設備租賃合同精簡版范本
- 《精通課件制作:帶你玩轉網站設計》教程
- 幼兒園班級幼兒圖書目錄清單(大中小班)
-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的研究
- (新版)浙江省建設工程檢測技術人員(建筑幕墻)理論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2024年新課標高考物理試卷(適用云南、河南、新疆、山西地區 真題+答案)
- JT-T-961-2020交通運輸行業反恐怖防范基本要求
- 日投1600黃牛皮汽車座墊革工廠設計
- 沂蒙紅色文化與沂蒙精神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臨沂大學
- 酸棗仁湯的臨床應用研究
-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
- 服裝供貨服務方案
- 2015年高考真題新課標-英語II卷真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