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管委會招考9名優秀項目人才0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版_第1頁
2022年10月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管委會招考9名優秀項目人才0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版_第2頁
2022年10月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管委會招考9名優秀項目人才0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版_第3頁
2022年10月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管委會招考9名優秀項目人才0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版_第4頁
2022年10月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管委會招考9名優秀項目人才0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米寶寶科技2022年10月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管委會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管委會招考9名優秀項目人才0考試沖刺題3套合1含答案詳解題目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全文為Word可編輯,若為PDF皆為盜版,請謹慎購買!第一卷一.綜合能力拔高-押題卷(共100題)1.設a,b均為正整數,若11a+7b=84,則a的值為(

)。

A.4

B.5

C.7

D.8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方法一:已知等式11a+7b=84求解a值,直接采用代入排除法來求解。將A、B、D選項代入求得b均不為整數,代入C選項驗證求得b=1,a=7符合題意。

方法二:a,b均為正整數,且84=7*12。84為7的倍數,7b也為7的倍數,那么11a必為7的倍數,所以a=7。

故正確答案為C。

2.下列關于汽油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汽油標號是實際汽油抗爆性與標準汽油抗爆性的比值

B.為了保護汽車發動機,應盡量選用高標號的汽油

C.汽油可以溶解油污等水無法溶解的物質,起到清潔油污的作用

D.汽油著火時應使用泡沫、干粉等滅火劑,不能用水滅火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汽油并不是標號越高越好,要根據發動機壓縮比合理選擇汽油標號。汽車選擇汽油標號的首要標準就是發動機的壓縮比,也是當代汽車的核心節能指標。降低油耗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發動機的壓縮比,但壓縮比要和汽油標號配合進行改變。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生活常識。

A項正確,汽油標號是實際汽油抗爆性與標準汽油抗爆性的比值。標號越高,抗爆性能就越強。抗爆性就是指汽油在發動機中燃燒時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燒性能的主要指標。爆震是汽油在發動機中燃燒不正常引起的;

B項錯誤,標準汽油是由異辛烷和正庚烷組成。并不是標號越高越好,要根據發動機壓縮比合理選擇汽油標號;

C項正確,根據相似相溶原理,兩者都是有機物,汽油能溶解油污等水無法溶解的物質,起到清潔油污的作用;

D項正確,汽油著火適用泡沫或干粉滅火器滅火,也可用干沙滅火。千萬不能用水滅火,因為汽油比水輕的多,火會在水的面上流動,擴大火勢。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生活常識,主要涉及汽油的相關知識。汽油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能源,考生可結合生活經驗分析。我們平時給車加油時,要根據不同的車選擇不同標號的汽油,而不是一味的選擇高標號或低標號的汽油,因此B項的說法是錯誤的。汽油標號指實際汽油抗爆性與標準汽油抗爆性的比值,其數值越高,抗爆性能就越強。A項說法正確。

標準汽油是由異辛烷和正庚烷組成的,汽車選擇汽油,并不是標號越高對發動機越好,而是要根據發動機壓縮比合理選擇。B項說法錯誤。

根據相似相溶原理,汽油可以溶解油污等水無法溶解的物質。C項說法正確。

汽油著火應該用二氧化碳或干粉滅火器滅火,也可用干沙滅火,但千萬不能用水,因為汽油比水輕得多,火會在水的表面流動,從而擴大火勢。D項說法正確。

故本題選B。3.中國的格律詩,總體上在唐代_________,達到無法超越的地步。宋詩其實是唐詩的延續,宋代有一些優秀的詩人,他們的創作可與唐人媲美,譬如蘇東坡、王安石、陸游等。宋詩中,寫得情景交融、意境優美的作品,可以說_________。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無出其右汗牛充棟

B.登峰造極俯拾皆是

C.嘆為觀止觸目皆是

D.無與倫比斗量車載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由“達到無法超越的地步”可知,唐代的格律詩達到了極高的地位和境界,據此排除填入此處存在語法錯誤的C和與文意相悖的D。第三步,再看第二空,排除適用對象不符的A。第一空,由“達到無法超越的地步”可知,所填詞語應表達唐代的格律詩已經達到極高的地位或境界之意。“無出其右”指沒有能超過他的。“登峰造極”比喻學問、技藝等已達到最高的境界。二者填入均符合文意。

“嘆為觀止”形容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當主語是物或者其他人時,“嘆為觀止”前應該加上“令人”,表述為“令人嘆為觀止”,排除C。“無與倫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沒有能夠比得上的,與“宋代有一些優秀的詩人,他們的創作可與唐人媲美”相悖,排除D。

第二空,“汗牛充棟”形容藏書極多,此處形容的是“宋詩作品”,適用對象不符,排除A。“俯拾皆是”形容多而易得,填入符合語境。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達到無法超越的地步”可知,文中要表達的意思是中國的格律詩,總體上在唐代達到空前絕后的地步。A項“嘆為觀止”形容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未能體現出達到無法超越的地步,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登峰造極”比喻學問、技藝等已達到最高的境界,符合文意。C項“無出其右”表示沒有能超過它的,符合文意。D項“無與倫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沒有能夠與它相比的同類的東西,文中未體現出與同類事物進行比較,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填入的詞語修飾“作品”。文中要表達的意思是宋代的詩人很多,作品也很多。B項“俯拾皆是”形容只要低下頭來撿取,到處都是,形容多而易得,符合上述語境。C項“汗牛充棟”指藏書非常多,一般與“書”“文獻”“典籍”搭配,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

第一空,搭配“格律詩”,根據后文“達到無法超越的地步”可知,唐代的格律詩水平極高。B項“登峰造極”比喻學問、技能等達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C項“無出其右”表示沒有能超過它的,兩項均符合文意,保留。A項“嘆為觀止”形容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常用搭配為“令人嘆為觀止”“讓人嘆為觀止”,排除;D項“無與倫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沒有能夠與它相比的同類的東西,根據“宋代有一些優秀的詩人,他們的創作可與唐人媲美”可知,程度過重,排除。

第二空,搭配“作品”,B項“俯拾皆是”形容多而易得,填入橫線處表達宋詩中“寫得情景交融、意境優美的作品很多”,符合文意,當選。C項“汗牛充棟”多用于形容“藏書”較多,而文段說的是“詩歌作品”,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莫說宋詩味如蠟》4.2020年疫情肆虐,但電商直播逆勢崛起,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萬物可播、全民可播”成為一個響亮的口號。一項針對消費者和商家的調查顯示,在電商直播中,許多消費者能以優惠的價格購買到心儀的商品,商家也能提升其銷售額。有專家據此推斷,電商直播的商業模式在疫情過后仍會受到商家和消費者的追捧。

以下各項如果為真,則除哪項外均能削弱上述專家的觀點?

A.低價促銷已經成為當前直播帶貨的常態,這種價格競爭讓商家無利潤可賺

B.直播帶貨往往造成線上線下的價格不一致,不利于商家維護企業品牌形象

C.許多消費者購買直播銷售的商品后遇到了以次充好、售后維權困難等情況

D.個別帶貨主播為了利益常常夸大自己的銷售數據,而消費者對此并不知情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

論點:電商直播的商業模式在疫情過后仍會受到商家和消費者的追捧。

論據:在電商直播中,許多消費者能以優惠的價格購買到心儀的商品,商家也能提升其銷售額。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該項討論的是商品低價促銷讓商家無利潤可賺,說明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利好的,但是商家賺不到錢,對于商家來說是不利的,所以電商直播不能受到商家的追捧,可以削弱,排除;

B項:該項討論的是商品線上線下的價格不一致,不利于商家維護企業品牌形象,說明直播帶貨不會受到商家的追捧,可以削弱,排除;

C項:該項討論的是消費者通過直播購買商品后發現商品質量有問題和售后維權困難,說明直播帶貨有弊端,所以不會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可以削弱,排除;

D項:該項討論的是主播夸大銷售數據,而消費者對此并不知情,但是題干論點討論的是電商直播這種商業模式是否會被商家和消費者追捧,與論點討論的話題無關,為無關選項,無法削弱,當選。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不能削弱題干專家觀點的一項,解答本題需首先明確專家的觀點,即“電商直播的商業模式在疫情過后仍會受到商家和消費者的追捧”。若要削弱專家觀點,可以說明電商直播的商業模式對于商家和消費者來說存在弊端。在進行選擇時,若是可以削弱的選項則排除,剩下的選項即正確選項。

專家的觀點:電商直播的商業模式在疫情過后仍會受到商家和消費者的追捧。

A項,指出低價促銷已經成為當前直播帶貨的常態,這種價格競爭讓商家無利潤可賺,說明電商直播的商業模式并不能讓商家獲得利潤,因此在疫情過后其可能不會受商家的追捧,削弱了專家的觀點。

B項,指出直播帶貨往往造成線上線下的價格不一致,不利于商家維護企業品牌形象,說明電商直播的商業模式會使企業的品牌形象受損,因此在疫情過后其可能不會受商家的追捧,削弱了專家的觀點。

C項,指出許多消費者購買直播銷售的商品后遇到了以次充好、售后維權困難等情況,說明電商直播的商業模式會給消費者帶來不良的購物體驗,因此在疫情過后其可能不會受消費者的追捧,削弱了專家的觀點。

D項,指出個別帶貨主播為了利益常常夸大自己的銷售數據,而消費者對此并不知情,但帶貨主播是否夸大自己的銷售數據以及消費者是否知情,與電商直播的商業模式在疫情過后是否會受到追捧無關,無法削弱專家的觀點。

故本題選D。

5.2,12,54,216,(

A.802

B.810

C.816

D.820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數列變化幅度不大,優先考慮做差,無規律,考慮因式分解。原數列各項做因式分解:,,,,分解后的數列左子列為1,3,9,27,是公比為3的等比數列;右子列為2,4,6,8,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故所求項的左子列,右子列,則所求項為。

故正確答案為B。6.教堂里屋頂和墻壁上滿是碎玻璃嵌成的畫,大概是真金色的地,藍色或紅色的圣靈像,這些做得非常_______。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肅穆

B.嚴肅

C.莊重

D.正經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所填詞語與“這些”搭配,“這些”指代前文的“畫,地和神像的布置”。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肅穆”指環境、氣氛使人有凜然之感,可以與教堂搭配。B項“嚴肅”指莊敬,莊重,使人感到敬畏;C項“莊重”指(言語、舉止)不隨便,不輕浮;D項“正經”指端莊正派,一般均與人搭配,可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7.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即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我國開展改革的經濟學原理是:

A.生產決定消費的水平

B.消費引導生產的方向

C.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D.消費促進擴大再生產

參考答案:A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史觀知識。

第二步,A項: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在過去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我國經濟總體上處于“短缺經濟”狀態,有效供給嚴重不足。這種狀況實際就是生產為消費提供的對象在數量、品種方面的局限所致。只有產品生產出來了,消費者才能消費得到。A項正確。

C項:生產決定消費,人們所消費的一切商品和服務,都是通過生產來提供的。生產決定消費,體現為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為消費創造動力。C項正確。

因此,選擇AC選項。

BD項:消費對生產具有導向作用。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但題干中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即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題干主要說明的供給側,強調的生產,而不是消費。BD項排除。

8.下列幾個句子按順序排列,語意最連貫的是:

①也就是通過人格的自我完善來達到永恒的生命境界

②這種感覺所帶來的,決不僅僅是無可奈何的縷縷憂傷

③而更多地浸透著珍惜時光、熱愛生命的積極進取精神

④正如詩中所寫:“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⑤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時不我待、分秒必爭的急切心情

A.④①②③⑤

B.④⑤②③①

C.②④③①⑤

D.②③①⑤④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對比選項,確定首句。②句提到“這種感覺”,④句提到“正如詩中所寫”,兩句均有不適合作首句的特征,但從選項設置來看首句必須為二者之一,此時可觀察②④兩句前的指代或論證內容在所給的語句中是否出現,若有其指代或論證內容,則不合適作首句。對比可知,④句“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意思是我覺得老境將要漸漸到來,只擔心美好的名聲來不及樹立,強調要有一種緊迫感、用好每一分每一秒,為⑤句的舉例論證,因此④句不適合作首句;②句前應提及“某種感覺”,在已給語句中并無關于此話題的論述,故對比之下②句可作為首句,排除A、B兩項。

根據⑤④兩句構成捆綁,鎖定D項。

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中國古典詩歌中“生命意識”的內涵與泛化》9.上文中提及的“作者”對司法中充分進行法律論證的態度是:

A.贊成

B.不贊成

C.不置可否

D.懷疑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本書作者”對司法中充分進行法律論證的態度。解答本題,需要明確作者的觀點是尾段“因此”之后的內容,即法律論證是否充分與司法公正之間沒有必然聯系。由此可以得出作者的態度,選擇與之相符的選項即可。文章第一段介紹從一般視角看,充分陳述法律理由有助于促進公正,接著提出作者觀點,司法中應該作出法律論證,但這種法律論證不應追求“充分,然后分析了原因。第二段又從充分論證需要采取的方法方面再次說明了法律論證不應追求充分。尾段以“因此”作結,再次表明作者觀點:法律論證是否充分與司法公正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因此“作者”對司法中充分進行法律論證的態度是不贊成的,對應B。

A、C、D三項均與作者態度不符,排除。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段開篇通過轉折詞“但”引出“本書作者”對“充分進行法律論證”的態度,即“司法中是應該做出法律論證,但這種法律論證不應該追求‘充分’”,換句話說,作者對于司法中充分進行法律論證這一做法是不贊同的,鎖定B項;

A項“贊成”,D項“懷疑”,均不是作者的態度,排除;

C項“不置可否”指不表明態度,文段作者態度很明確,即不贊同,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文段出處】《老問題與新見解——讀劉星》10.為深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7月,河北省開展史上最大規模化解過剩產能集中行動,集中在(

)平板玻璃、焦化等五大領域。

A.鋼鐵、煤炭、水泥

B.機械、電子、水泥

C.鋼鐵、機械、電子

D.酒店、航空、電子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時政知識。

第二步,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7月9日,河北省開展史上最大規模化解過剩產能集中行動,共涉及8個地市的35家企業。當天,在鋼鐵、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化等五大領域,共拆除高爐6座,涉及煉鐵產能312萬噸;拆除轉爐8座,涉及煉鋼產能486萬噸;退出煤礦10處,涉及產能301萬噸;拆除水泥磨機5臺(套),涉及產能95萬噸;拆除平板玻璃生產線3座,涉及產能282萬重量箱;拆除焦爐21座,涉及產能590萬噸。

因此,選擇A選項。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

11.堪培拉

對于

相當于

對于

美國

A.澳大利亞;華盛頓

B.悉尼;紐約

C.澳洲;拉丁美洲

D.南半球;北半球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分別將選項代入題干,確定邏輯關系。

A項:“堪培拉”是“澳大利亞”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華盛頓”是“美國”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B項:“堪培拉”與“悉尼”都是澳大利亞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紐約”是“美國”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堪培拉”是“澳洲”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與“美國”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堪培拉”是“南半球”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美國”是“北半球”的組成部分,二者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但前后詞語順序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12.代位繼承適用于遺囑繼承。(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典。

代位繼承只能發生在法定繼承中。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故表述錯誤。13.“綠色壁壘”是在國際貿易中以環保為名設立的各種門檻,以隱蔽性高,技術型強,覆蓋面廣的特點逐漸受到發達國家青睞,“綠色壁壘”種類繁多,如綠色標志,綠色技術標準等,但其高昂的注冊認證和技術改造費用讓發展中國家出口嚴重受損,面對愈演愈烈的“綠色壁壘”,我國應該“內外兼修”一方面提升我國企業的環保意識和技術水平;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談判和制定,通過“綠色外交”增強話語權,營銷“中國制造”。

這段文字重在說明(

)。

A.“綠色壁壘”的基本含義

B.“綠色壁壘”的主要危害

C.“綠色壁壘”的三大特點

D.“綠色壁壘”的應對辦法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文段首先提出“綠色壁壘”的定義以及特點,并指出逐漸受到發達國家青睞。接著通過轉折關聯詞“但”,指出“綠色壁壘”高昂的注冊認證和技術改造費用讓發展中國家出口嚴重受損這一問題。最后,提出了并列兩方面對策,“一方面提升我國企業的環保意識和技術水平,另一方面······營銷‘中國制造’”。故文段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結構,尾句對策為中心主旨句,對應D項。

A項“‘綠色壁壘’的基本含義”,對應文段首句,非重點,排除。

B項“‘綠色壁壘’的主要危害”,問題表述,與對策對比非重點,排除。

C項“‘綠色壁壘’的三大特點”,對應文段首句,非重點,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淺析國際貿易中的綠色壁壘》14.下列選項中最符合所給圖形規律的是:

A.A

B.B

C.C

D.D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題干圖形均含有封閉區域,可以分析封閉區域的數量,看是否存在規律。題干圖形的封閉區域數依次為1,2,3,4,(5)。故本題選B。15.野生動物之間因病毒入侵會暴發傳染病。最新研究發現,熱帶、亞熱帶或低海拔地區的動物,因生活環境炎熱,一直面臨著罹患傳染病的風險。生活在高緯度或高海拔等低溫環境的動物,過去因長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但現在冬季正變得越來越溫暖,持續時間也越來越短。因此,氣溫升高將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觀點?

A.無論氣候如何變化,生活在炎熱地帶的動物始終面臨著患傳染病風險

B.適應寒帶和高海拔棲息地的動物物種遭遇傳染病暴發的風險正在升高

C.氣溫高低與野生動物患傳染病風險之間存在正相關性,即氣溫越高患病風險越高

D.寒冷氣候可能讓野生動物免受病毒入侵,炎熱氣候卻更易導致野生動物感染病毒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

論點:氣溫升高將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

論據:熱帶、亞熱帶或低海拔地區的動物,因生活環境炎熱,一直面臨著罹患傳染病的風險。生活在高緯度或高海拔等低溫環境的動物,過去因長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但現在冬季正變得越來越溫暖,持續時間也越來越短。

論據討論的是炎熱地區與低溫地區對于動物罹患傳染病的風險情況,論點討論的是氣溫升高將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論據論點均在討論氣溫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關系,話題一致,可以考慮補充論據進行加強。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該項指出炎熱地帶的動物始終面臨著患傳染病風險,而論點的主體為野生動物;同時該項并未說明氣溫升高是否會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

B項:該項指出適應寒帶和高海拔棲息地的動物物種遭遇傳染病暴發的風險正在升高,但并未說明氣溫升高與野生動物傳染病暴發之間的關系,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

C項:該項指出氣溫高低與野生動物患傳染病風險之間存在正相關性,說明氣溫升高確實會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屬于補充論據,可以加強,當選;

D項:該項指出寒冷氣候與炎熱氣候對野生動物感染病毒的風險存在差異,屬于重復論據,無法得知氣溫升高是否會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且是一種“可能”的說法,加強力度小于C項,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支持”,確定為加強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氣溫升高將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

論據:熱帶、亞熱帶或低海拔地區的動物,因生活環境炎熱,一直面臨患傳染病的風險,生活在高緯度和高海拔等低溫環境的動物,因長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現在冬季變得越來越溫暖,持續時間也越來越短。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無關選項。該項說的是氣候不管怎樣變化,炎熱地帶的動物始終面臨患傳染病風險,與氣溫升高是否會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

B項:無關選項。該項說的是寒帶和高海拔棲息地的動物遭遇傳染病的風險在升高,與氣溫升高是否會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

C項:增加論據。氣溫高低和野生動物患傳染病的風險存在正相關,說明氣溫越高,患傳染病的風險會增大,具有加強作用。

D項:無關選項。該項說的是寒冷氣候野生動物免受病毒入侵,炎熱更容易導致野生動物感染病毒,對比的是寒冷和炎熱,而論點主要討論“氣溫升高”,說的是氣溫的變化,論題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支持題干觀點的一項,解答本題需首先明確題干的論證結構,找到題干觀點和論據。題干觀點為“氣溫升高將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題干論據為“熱帶、亞熱帶或低海拔地區的動物,因生活環境炎熱,一直面臨著患傳染病的風險,生活在高緯度或高海拔等低溫環境的動物,過去因長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但現在冬季正變得越來越溫暖,持續時間也越來越短”。要支持題干觀點,可說明氣溫升高的確會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

題干論據:熱帶、亞熱帶或低海拔地區的動物,因生活環境炎熱,一直面臨著患傳染病的風險,生活在高緯度或高海拔等低溫環境的動物,過去因長久寒冬可免于病毒入侵,但現在冬季正變得越來越溫暖,持續時間也越來越短。題干觀點:氣溫升高將加劇野生動物傳染病的暴發。

A項,指出生活在炎熱地帶的動物始終面臨著患傳染病的風險,并未說明氣溫升高對野生動物傳染病的影響,不能支持題干觀點。

B項,指出適應寒帶和高海拔棲息地的動物物種遭遇傳染病暴發的風險正在升高,并未說明氣溫升高對野生動物傳染病的影響,不能支持題干觀點。

C項,指出氣溫越高野生動物患傳染病的風險也越高,說明氣溫升高會使野生動物患傳染病的風險增加,可以支持題干觀點。

D項,指出寒冷氣候可能讓野生動物免受病毒入侵,炎熱氣候卻更易導致野生動物感染病毒,但“炎熱氣候”與“氣溫升高”并非同一概念,不能支持題干觀點。

故本題選C。16.在一切經濟活動中都存在著機會成本問題。(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微觀經濟知識。

第二步,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在一切經濟活動中都存在著機會成本問題。

因此,本題正確。

17.研究顯示,2015年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的銷售額增速為近5年來最低,其中方便面銷售更是大幅下降12.5%。有研究者以為,低收入退休人員數量上升,是快消品消費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同一資料還顯示,與健康、旅游和娛樂等相關的行業,增速都達到了兩位數,其中酸奶銷售額增長了20.6%。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購買被認為“健康”的食品。消費者對品質、個性化商品與服務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不再僅僅滿足于追求物質方面的享受,而是更為追求精神方面的滿足。

根據這段文字可以推斷:

A.快消品消費下滑主要是因為低收入人員數量上升

B.酸奶替代了方便面成為了中國消費市場的寵兒

C.方便面在人們心中“不健康”印象逐漸被接受

D.部分消費者的消費重心開始轉移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紹了快消品消費下滑的現象,并指出低收入退休人員數量上升是一個重要原因,接著轉折指出另外一種情況,“與健康、旅游和娛樂等相關的行業,增速都達到了兩位數”,尾句點明消費者開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滿足。文段為“分—總”結構,尾句是主旨句。

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文段首先介紹了快消品消費下滑的現象及其原因,即低收入退休人員數量上升。接著通過“不過”轉折強調說明,更多的消費者開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滿足,故文段轉折后的內容為文段敘述重點,對應選項為D項。

A項,為轉折前內容,非重點,排除。

B項,“成為消費市場的寵兒”無中生有,無法推出,排除。

C項,“方便面”不是文段談論的重要內容,偏離重點,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文段出處】《方便面銷量下降折射國內消費升級》18.夏天自來水管壁大量“出汗”,這通常是(

)的征兆。

A.冰雹

B.降雨

C.地震

D.龍卷風?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常識。

夏天自來水管壁大量“出汗”,常常是要下雨的征兆。由于自來水大都是來自地下,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到水管壁,就會放出熱量而液化,一旦水管壁大量“出汗”,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高,這正是下雨的前兆。

故正確答案為B。19.甲在高速公路上駕駛車輛,交警乙可攔截甲車輛,并檢查有無酒駕問題。(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1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識。

第二步,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九條,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在高速公路上攔截檢查行駛的車輛,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依法執行緊急公務除外。

本法條明確規定了禁止有關部門和公民在高速公路超車道、行車道上攔截和檢查正在行駛的車輛,如收費,檢查車輛證件、貨物、搭車,推銷商品等行為,以維護高速公路交通秩序。公安機關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在執行追捕、堵截違法犯罪分子和重大違法犯罪嫌疑人員,處置突發事件、救災等緊急任務時,可以在高速公路上攔截檢查車輛。

題干中交警檢查有無酒駕問題并不屬于執行緊急公務,故這種情況下,為保障高速公路行車安全,不可以攔截檢查。

因此,本題錯誤。

20.經考古工作者發掘考證,禮制很早就已經出現了。《說文解字·示部》云:“禮:履也,……從示從豊”,又云:“示: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甲骨文字集釋》云:“事神之器則為豊。”由此可以推斷,禮的原意是:

A.分等別貴賤

B.謙卑愛臣民

C.處世慎言行

D.敬神以祈福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人文常識。

第二步,“禮”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與“豊(lǐ)”同源,豊是指古代祭祀用的禮器。根據“事神之器則為豊”可知,禮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本義為舉行儀禮,祭神求福。題干并未涉及貴賤、臣民、言行等信息。

因此,選擇D選項。

解題思路:《說文解字》這部上古文獻記載了我國古代社會生活各領域的資料,其中“示”部字幾乎都與祭祀有關。“示: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表示上天神靈出現了某種向人們垂示禍福吉兇的征兆,是神祗顯靈的行為。《說文解字·示部》中對“禮”的解釋為“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再結合“事神之器則為豊”,可以判斷,“禮”的原義指向神祈求福祉的一種儀式。

故正確答案為D。

解題思路:本題可用關鍵詞法和推斷法解題。題干關鍵詞有“事神之器”,即與神有關,而選項中只有D項為“敬神以祈福”,由此可推斷出答案。結合材料,《說文·示部》對“禮”字的解釋:“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示,天垂象,見吉兇,所以告人也。”《甲骨文字集釋》云:“事神之器則為豊。”含義都是置物敬獻神靈以祈福。故本題選D。21.連續犯是指行為人基于數個同一的犯罪故意,連續多次實施數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態。

下列屬于連續犯的是:

A.某甲為了殺害乙、丙,一次性將藥物放入某飯鍋內,造成乙、丙同時死亡

B.某賭徒為了償還賭債,先后八次入室行竊,竊得贓款三萬余元

C.江西一匪,流竄全國,多次殺人、搶劫

D.某出納員偶然發現單位財務制度存在疏漏,將3000元公款占為己有,后來又再次利用該漏洞貪污8000元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定義關鍵詞。

數個同一的犯罪故意,數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觸犯同一罪名。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一次性投毒,不滿足“數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

B項“八次入室搶劫”滿足“數個同一的犯罪故意,數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其行為觸犯同一罪名,滿足所有關鍵詞,是答案;

C項殺人、搶劫是兩個不同性質的犯罪行為,不滿足“性質相同”;

D項將3000元公款占為己有和貪污8000元是兩個罪名,不滿足“觸犯同一罪名”。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分析題干定義,發現其涉及定義的條件、結果等要點,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這些要點分析選項。連續犯的定義要點:①基于數個同一的犯罪故意;②實施數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③觸犯同一罪名。

A項,在飯鍋內放入藥物造成兩人同時死亡,即只實施了一次犯罪,不符合要點①②。

B項,先后8次入室行竊,是基于數個同一的犯罪故意,實施數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符合定義。

C項,觸犯殺人罪和搶劫罪,并非基于同一犯罪故意,且觸犯了不同罪名,不符合要點①③。

D項,第一次是偶然發現漏洞,第二次是故意貪污,并非基于同一犯罪故意,不符合要點①。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行為人基于數個同一的犯罪故意;

②數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

③觸犯同一罪名。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甲投藥殺害乙、丙,是一次犯罪行為,并非“數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不符合定義;

B項:賭徒為了盜取錢財,連續8次實施了“性質相同”的盜竊行為,觸犯了入室盜竊罪這一罪名,符合定義;

C項:殺人、搶劫,所犯罪名分別是故意殺人罪、搶劫罪,并非“觸犯同一罪名”,不符合定義;

D項:司法解釋中“數個”代表三次或三次以上,出納員先后實施了兩次犯罪行為,并非“數個”犯罪行為,此外,出納先是占有公款罪,后是貪污罪,觸犯的不是同一罪名,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B選項。22.在中國傳統觀念中,雕塑一直未被看作是與繪畫同等的藝術形式;在中國傳統學術中,也只有“畫學”而沒有“雕塑學”,歷史上的這種不重視,造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量具有較高史料研究價值的石雕作品流失海外。而今天,新興收藏家們的目光也只停留在藝術品的財富表象上。因此使用元、明、清三代的銅塑金佛像價格一路飛漲,而面對那些真正體現中國雕塑文化及歷史風貌的高古石雕時,他們表現的都有些畏畏縮縮,舉棋不定,這難免讓人覺得遺憾。

這段文字主要談論的是:

A.觀念上重視雕塑藝術的意義

B.目前收藏家不成熟的心態

C.高古石雕在中國不受重視的原因

D.雕塑收藏價格與價值背離的狀況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和第二句說明歷史上雕塑不受重視的原因及帶來的嚴重后果,第三句講“新興收藏家們的目光也只停留在藝術品的財富表象上”,而對“高古石雕”沒有深刻認識,讓人覺得遺憾。文段是“分—總”結構。主旨是“高古石雕沒有受到重視”,主體是“高古石雕”。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內容的全面概括。

因此,選擇C選項。

A項、B項和D項:均偏離文段主體。

23.姓名與名稱是自然人、法人用以確定、表明自己身份,彼此間相互區別的符號,是使自然人或法人特定化的標志,也是社會個體體現個性、人格獨立的標志。以下屬于侵犯他人姓名、名稱權的情況的有(

)。

A.與他人同名

B.干涉他人姓名的使用

C.盜用他人姓名

D.假冒他人姓名參考答案: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或者名稱權。”

故正確答案為BCD。24.單務合同:指一方當事人只享有權利而不盡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只負有義務不享有權利的合同。下列合同中,屬于單務合同的是:

A.甲送給乙一輛轎車

B.甲欠乙一筆債務,數額較大,遂將自己的房屋抵押給乙

C.甲購買乙的一臺舊電腦

D.甲租用的乙的兩間房屋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題干給出了單務合同的定義,分析可知定義的關鍵是“一方當事人只享有權利而不盡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只負有義務不享有權利”,結合定義的關鍵信息分析各選項,選擇屬于單務合同的一項。單務合同的定義要點:一方當事人只享有權利而不盡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只負有義務不享有權利。

A項,甲把轎車無償地送給乙,乙同意接受,甲只負有義務不享有權利,乙只享有權利而不盡義務,符合定義要點。

B項的債權債務關系、C項的買賣、D項的租賃,均是雙方當事人都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不符合定義要點。

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①一方當事人只享有權利而不盡義務;

②另一方當事人只盡義務不享有權利的合同。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甲是贈送行為,所以只享有義務而不具有權利,乙只享有權利不需要盡義務,符合定義;

B項:甲享有使用借來的錢的權利,有還錢的義務,而乙享有被抵押的房屋的權利,盡了借錢的義務,不符合定義;

C項:購買行為的雙方都有各自的義務和權利,不符合定義;

D項:租賃行為的雙方都有各自的義務和權利,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A選項。25.師徒二人加工同樣多的零件。當師傅完成

時,徒弟完成了150個。當師傅完成任務時,徒弟完成了

。問徒弟需要加工多少個零件?

A.450個

B.600個

C.750個

D.900個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比例法解題。

第二步,設師徒二人分別需要加工零件15x個,根據題意,師傅完成

×15x=5x時,徒弟完成了150個,其效率比為5x∶150;師傅完成任務時,徒弟完成×15x

=9x,效率比為15x∶9x,效率比不變,故5x∶150=15x∶9x,解得x=50,故徒弟需要加工15×50=750。

因此,選擇C選項。

26.宋詞是我國宋代盛行的一種文學體裁,標志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其流派主要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下列詞風中體現豪放派風格的是:

A.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B.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C.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D.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知識。

第二步,豪放派特點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時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出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豪放派代表作。該句以大江浪涌的自然風景入手,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并收筆下,符合豪放派詞特點。符合題意。

因此,選擇A選項。

婉約派為中國宋詞流派。其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

B項:“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出自宋代李清照《醉花陰》,全篇畫龍,結句點睛,“龍”畫得巧,“睛”點得妙,巧妙結合,相映成輝,創設出了“情深深,愁濃濃”的情境。詞風屬于婉約派,不符合題意。B項錯誤。

C項:“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出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這首詞寫離情別緒,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詞的主要內容是以冷落凄涼的秋景作為襯托來表達和情人難以割舍的離情。詞風屬于婉約派,不符合題意。C項錯誤。

D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出自宋代周邦彥的《蘇幕遮》,詞的下片,是對故鄉的思念。清新的詞句里夾著淡淡的憂愁,然而這憂傷于我并無大礙,我愿意沉醉在池中,忘記山清水秀的故鄉,而于詞人,似乎憂傷多于喜樂。詞風屬于婉約派,不符合題意。D項錯誤。

27.定義一種新運算⊕,任意兩個實數a和b,a⊕b=(a+b)(a-b),則2⊕(2⊕2)的計算結果是:

A.0

B.2

C.4

D.6

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計算問題。

第二步,根據題干可知:2⊕(2⊕2)=2⊕[(2+2)(2-2)]=2⊕0=(2+0)(2-0)=4。

因此,選擇C選項。

28.束縛∶擺脫∶自由

A.緊張∶消除∶放松

B.雨天∶改變∶彩虹

C.引力∶克服∶超重

D.貨物∶出售∶流通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擺脫”“束縛”可以得到“自由”,“擺脫”與“束縛”屬于動賓關系,二者與“自由”屬于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消除”“緊張”可以得到“放松”,“消除”與“緊張”屬于動賓關系,二者與“放松”屬于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B項:“改變”與“雨天”不屬于動賓關系,排除;

C項:“克服”“引力”會失重,而不是“超重”,排除;

D項:“出售”“貨物”會得到資金,而不是“流通”,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29.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在加強科技開發,多次沖破技術封鎖,實現彎道超車,________,靠的就是自主創新。從車輛到線路,從制動到通信信號,沒有技術,就從國外引進消化吸收。一步一個臺階,中國高鐵企業苦練內功、________,實現了國人高鐵產業騰飛的夢想。以高鐵為鏡,我們涵養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________,中國制造面臨過這樣的尷尬:號稱是世界工廠、制造大國,老百姓卻________,去國外搶購保溫杯、電飯煲、馬桶蓋等普通日用品。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后來居上厚積薄發毋庸諱言舍近求遠

B.后發先至養精蓄銳毋庸諱言舍本逐末

C.后發先至養精蓄銳毋庸置疑舍近求遠

D.后來居上厚積薄發毋庸置疑舍本逐末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所填詞語的含義。第二步,第一空備選詞語詞義相近,難以排除,考慮先從第二空入手。第三步,看第二空,由“苦練內功”與“實現了……夢想”可知,所填詞語應符合“積累之后實現夢想”的語境,據此排除不符合語境的B、C。第四步,再看第四空,填入詞語應符合“身在中國卻去國外購買日用品”的語境,排除不符合語境的D,確定答案。第五步,驗證其他兩空。第一空,“后來居上”與“后發先至”語義相近,難以判斷,先從第二空入手。第二空,“養精蓄銳”指養足精神,積蓄力量,多用于軍力、精神恢復、比賽等。“厚積薄發”指充分地積蓄,慢慢地放出。二者相比,“厚積薄發”包含了積蓄與實現兩方面的含義,填入更符合“積累之后實現夢想”的語境,排除B、C。第四空,“舍近求遠”指舍棄近的去尋找遠的,填入符合中國百姓去國外搶購日用品的語境。“舍本逐末”指舍棄事物主要的、根本的部分,去追求細枝末節,指輕重倒置,填入不符合語境,排除D。驗證第一空、第三空,“后來居上”意思是后來的超過先前的,符合中國科技實現彎道超車的語境。“毋庸諱言”指用不著隱諱,可以直說的內容,填入也符合句意。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先看第一空,所填詞語與“彎道超車”構成并列,表示中國科技發展由原來“沒有技術”到后來的“實現彎道超車”,體現出中國科技發展由弱到強,由比不上發達國家到趕超發達國家。“后來居上”指后來的超過先前的,用以稱贊后起之秀超過前輩,符合文意。“后發先至”指比對手晚出手但是先碰到對方,一出手對方必然倒地,“必然倒地”無從體現,文中并未提及中國與他國競爭致使他國敗北,排除B、C項。

再看第四空,由“中國是制造大國,老百姓卻去國外搶購日用品”可知,老百姓放棄身邊的國貨,而選擇國外產品。A項“舍近求遠”指舍去近處的,追求遠處的,形容做事走彎路,符合文意。D項“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微末節,文字并未提及“根本”與“細節”,排除。

第二、三空代入驗證,“厚積薄發”形容只有準備充分才能辦好事情;“毋庸諱言”指用不著隱諱,可以直說的內容,填入文段均符合文意。

故正確答案為A。

【文段出處】《人民日報評論員:標注中國制造新高度》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實現彎道超車”可知,中國已經超過了對手。A項和D項“后來居上”指后起的超過了先前的,符合語境。B項和C項“后發先至”指比對手晚出手但是先碰到對方,一出手對方必然倒地。不符合語境,排除B項和C項。

第二步,分析第四空。根據“去國外搶購保溫杯……”可知,該空形容中國老百姓不在本國購買卻到距離自己遠的國外購買一些普通日用品。A項“舍近求遠”指舍棄近的尋找遠的。符合語境。D項“舍本逐末”指放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形容輕重倒置。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

因此,選擇A選項。30.線性振動∶非線性振動∶振動

A.花瓣∶花蕊∶牽牛花

B.食肉動物∶食草動物∶動物

C.投資者∶經營者∶市場主體

D.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線性振動”與“非線性振動”均為“振動”,“線性振動”與“非線性振動”屬于并列關系中的矛盾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花瓣”和“花蕊”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排除;

B項:“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均為動物,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排除;

C項:“市場主體”包括勞動者、“投資者”和“經營者”,因此“投資者”與“經營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排除;

D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均為“矛盾”,“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屬于并列關系中的矛盾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31.1,,,,,(

A.

B.

C.

D.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非整數數列中的分數數列。

第二步,分子只出現1和3,考慮反約分,原數列轉化為,,,,,分子分母分別成規律。

分子數列是3的常數數列;

分母數列:3,8,15,24,35,數列變化趨勢平緩,考慮做差,做差如圖所示:

差數列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下一項為11+2=13,所求項分母為35+13=48。

則所求項為。

因此,選擇B選項。

解法二:本題考查非整數數列中的分數數列。分子只出現1和3,考慮反約分,原數列轉化為,,,,,分子分母分別成規律。

分子數列是3的常數數列;

分母數列:3,8,15,24,35,數列每項數據皆在冪次數附近波動,考慮冪次修正數列。冪次化指數形式如下:

底數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下一項為6+1=7,指數數列和修正數列分別是2和-1的常數數列,所求項分母為72-1=48。

則所求項為。

因此,選擇B選項。32.人有一種記憶叫免疫記憶。人的血液中有著極少的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細胞,它們生存的時間極短,主要職能是盡量多地消滅人體的敵人。淋巴細胞對侵入血液的細菌或者簡單有毒物質做出快速反應,生成抗體,把有害物質粘住,不讓它們進入其他器官。而消滅來敵的重任則落在血液中的吞噬細胞頭上,這些細胞能夠毫不費力地區別外來細胞,能夠把它們記住并把記憶保留下來。人一旦得過麻疹或猩紅熱,就會獲得終身免疫力。

對這段話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人的血液中的吞噬細胞的主要職能是記住侵入人體的外來細胞

B.淋巴細胞能夠把侵入血液中的有毒物質粘住,并阻止它們進入其他器官

C.人的血液中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都是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細胞

D.人具有免疫記憶,若得過麻疹和猩紅熱后,就會獲得終身免疫力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A項,文段“消滅來敵的重任則落在血液中的吞噬細胞頭上”強調“消滅”,而非“記住”,表述錯誤,排除;

B項,文段“淋巴細胞對侵入血液的細菌或簡單有毒物質做出快速反應,生成抗體,把有害物質粘住,不讓它們進入其他器官”表明是淋巴細胞產生的抗體把有害物質粘住,而非淋巴細胞本身,偷換概念,排除;

C項,文段首句指出“人的血液中有著極少的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細胞”,隨后具體介紹了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在人體中的作用,可知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都是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細胞,表述正確,當選;

D項,文段為“麻疹或猩紅熱”,選項為“麻疹和猩紅熱”,偷換邏輯關系,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而消滅來敵的重任則落在血液中的吞噬細胞頭上”,主要職能為“消滅”而并非“記住”,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對應“淋巴細胞對侵入血液的細菌或者簡單有毒物質做出快速反應,生成抗體,把有害物質粘住,不讓它們進入其他器官”,是淋巴細胞生成的抗體粘住有害物質而非淋巴細胞本身,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C項對應“人的血液中有著極少的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細胞”,下文分別介紹了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作為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細胞的具體作用,符合文意。D項對應“人一旦得過麻疹或猩紅熱,就會獲得終身免疫力”,文段中為“或”,選項中為“和”,偷換概念,排除D項。

因此,選擇C選項。33.《孫子兵法》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本意是將領遠征在外可以應急作戰,不必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從管理學的角度看,它體現了行政執行具有(

)特點。

A.強制性

B.靈活性

C.針對性

D.規范性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行政管理。

行政執行具有經常性、連續性、時效性、靈活性、層次性的特點。題干中“將領遠征在外可以應急作戰,不必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體現了行政執行靈活性的特點。行政實施是把決策目標具體化的過程,要求因時、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靈活應變。

故正確答案為B。34.某公司推出A、B兩種新產品,產品A售價為X元,本月售出了Y件;產品B售價為Y元。本月A、B兩種產品共售出500件,且產品A的銷量為產品B的3倍多,產品A的銷售額為1萬元。問A、B兩種產品本月可能的最高銷售總額最接近下列哪個值?

A.5.5萬元

B.5.7萬元

C.7.2萬元

D.7.5萬元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利潤問題,屬于最值優化類。

第二步,本月銷售情況如表所示。

第三步,A、B兩種產品的銷售總額為10000+Y(500-Y)=-Y2+500Y+10000=-(Y-250)2+72500。且A的銷量為B的3倍多,可知Y>3(500-Y),解得Y>375,故當Y=376時,銷售總額最高,最高銷售總額為:-(376-250)2+72500=56624(元),與B選項最接近。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不等式分析問題。由題意列下表:

由產品A的銷量為產品B的3倍多可得,,即,。則,要使此式結果最大,

要最小,取,代入可得萬元。

故正確答案為B。35.廣告、點擊量變現和會員付費,是現階段視頻平臺的三大主要收入來源。從國內近幾年的發展態勢來看,該視頻平臺公司的會員付費模式備受國內同行的青睞和追捧。從2009年到2018年,該視頻平臺公司的市值增長了約60倍,目前高達1293億美元,在眾多科技股中表現搶眼。但即使這樣的“巨無霸”,現在也面臨著會員增長的壓力,這部分收入未來恐怕難以填補其在原創內容領域巨額投入的缺口。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視頻平臺公司的廣告收入沒有會員付費收入高

B.該視頻平臺公司的會員付費模式優于國內視頻網站

C.該視頻平臺公司的市值增長主要依靠會員付費收入

D.該視頻平臺公司的點擊量變現收入比不上國內視頻網站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和原文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和D項中的對比文中未體現,屬于無中生有。B項對應“該視頻平臺公司的會員付費模式備受國內同行的青睞和追捧”,符合原文。C項不符合原文,文段并沒有提到市值增長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細節信息的理解與把握。解答本題應首先觀察選項,然后根據選項的關鍵信息在文段中尋找與之對應的內容,并逐一進行判斷,選出與文意相符的一項。A項無中生有,文段并未介紹廣告收入和會員付費收入二者誰更高,且從文段無法得知該視頻平臺公司是否有廣告收入,排除。

B項過度推斷,文段只提及“該視頻平臺公司的會員付費模式備受國內同行的青睞和追捧”,不能推出其會員付費模式優于國內視頻網站。

C項說法正確,由“該視頻平臺公司的會員付費模式備受國內同行的青睞和追捧。從2009年到2018年,該視頻平臺公司的市值增長了約60倍……在眾多科技股中表現搶眼”可知,該公司的市值增長主要依靠會員付費收入。

D項無中生有,文段并未將該視頻平臺公司與國內視頻網站的點擊量變現收入進行對比。

故本題選C。

解題思路:A項,文段沒有關于L公司“廣告收入”的具體描述,故廣告收入與會員付費收入的比較屬于無關對比,排除;

B項,文段只介紹“會員付費模式備受國內同行的青睞和追捧”,但受青睞和追捧不代表L公司的會員付費模式就優于國內同行,且文段沒有關于L公司與國內同行對比的描述,排除;

C項,L公司會員付費模式備受國內同行的青睞和追捧,說明視頻企業比較依賴這種模式,接著通過“該公司的市值增長了約60倍,目前高達1293億美元”進行論證,說明會員付費模式對企業市值影響巨大,表述正確,當選;

D項,文段僅僅提到“點擊量變現”收入是視頻平臺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但沒有將L視頻平臺的“點擊量變現”收入與國內其他視頻網站進行比較,與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文段出處】新華網《視頻平臺虧損寒冬來襲

不能只靠“燒錢取暖”》36.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傳統意義上回家過年的概念在更新,旅游過年正在逐漸成為中國春節的新時尚,年俗正不斷發生著變化,這反應了:

A.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B.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C.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關系不大

D.社會意識可以脫離社會存在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史觀知識。

第二步,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二者的辯證關系:社會存在是社會意識的基礎和根源,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對社會存在又有能動的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積極的促進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則對社會存在起阻礙作用。題干中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傳統意義上回家過年的概念在更新,旅游過年正在逐漸成為中國春節的新時尚,年俗正不斷發生著變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即社會存在發生改變之后,相應的社會意識,包括概念更新,年俗變化發生了相應的改變,體現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因此,選擇B選項。

37.張先生在某個閏年中的生日是某個月的第四個也是最后一個星期五,他生日的前一個月和后一個月正好也只有4個星期五。問當年的六一兒童節是星期幾?

A.星期一

B.星期三

C.星期五

D.星期日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星期日期問題。

第二步,由閏年中某個月的第四個也是最后一個星期五、前一個和后一個月正好也只有四個星期五,可知這相鄰三個月只有12個星期五,所以這3個月的總天數必然小于91天(若達到91天,必然有91÷7=13周,即有13個星期五),所以只能是2、3、4月,有29+31+30=90(天)。

第三步,90天只有12個周五,加1天則有91天,即有13個周五,因此5月1日必然是周五,過完5月1日到6月1日還有31天,31÷7=4…3,星期五再過三天是星期一。

因此,選擇A選項。

38.價值鏈的數字重生指價值鏈的某個必要環節以數字化方式呈現,以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推動價值鏈的實現。價值鏈的數字新生是以新定義的用戶價值為中心、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融合新價值鏈要素,創造全新價值鏈結構。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哪項屬于價值鏈的數字重生?

A.為給用戶帶來全新的旅行前、旅行中和旅行后的服務體驗,立體化整合旅游目的地的資源要素

B.依靠在線實時數據,使美食供應商更便利精準地了解用戶的美食習慣,開拓新穎的服務渠道

C.電商平臺通過發布商品信息和銷售實時動態,使消費者在選購時可以查詢貨物即時情況

D.核電設備的數字三維模型可以為設計、制造、運行以及維護等多個環節帶來價值增長點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

價值鏈的數字重生:“必要環節以數字化方式呈現”、“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推動價值鏈的實現”;

價值鏈的數字新生:“用戶價值為中心”、“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融合新價值鏈要素”、“創造全新價值鏈結構”。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為給用戶帶來全新的服務體驗,符合“用戶價值為中心”,整合旅游目的地的資源要素,符合“融合新價值鏈要素”,符合價值鏈的數字新生的定義,不符合價值鏈的數字重生的定義,排除;

B項:依靠在線實時數據,符合“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開拓新穎的服務渠道,是對價值鏈的創新,不符合“推動價值鏈的實現”,不符合價值鏈的數字重生的定義,排除;

C項:電商平臺發布商品信息和銷售實時動態,符合“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消費者在選購時可以查詢貨物即時情況,符合“必要環節以數字化方式呈現”,符合價值鏈的數字重生的定義,當選;

D項:核電設備的數字三維模型可以為多個環節帶來價值增長點,不符合“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不符合價值鏈的數字重生的定義,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解題思路:第一步,根據提問方式,確定為選是題。

第二步,找關鍵信息。

多定義,考查“價值鏈的數據重生”,其關鍵信息為:

價值鏈的某個必要環節以數字化方式呈現,以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推動價值鏈的實現。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立體化整合旅游目的地的資源要素,沒有體現出“某個必要環節以數字化方式呈現”,且沒有體現“數據實時在線”,不符合定義;

B項:開拓新穎的服務渠道,是創造全新的價值鏈結構,沒有體現“推動價值鏈”,不符合定義;

C項:消費者查詢貨物即時情況,體現出“某個必要環節以數字化方式呈現”,發布商品信息和銷售實時動態,體現出“以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推動價值鏈的實現”,符合定義;

D項:核電設備的三維模型不屬于價值鏈,且沒有體現“數據實時在線”,不符合定義。

因此,選擇C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涉及價值鏈的數字重生和數字新生兩個定義,但只考查價值鏈的數字重生,可重點關注該定義的內容。分析發現,其關鍵點為“價值鏈的某個必要環節以數字化方式呈現,以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推動價值鏈的實現”,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

價值鏈的數字重生定義的關鍵信息:價值鏈的某個必要環節以數字化方式呈現,以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推動價值鏈的實現。

A項,立體化整合旅游目的地的資源要素,并不涉及以數字化方式呈現和以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不符合定義。

B項,依靠在線實時數據,開拓新的服務渠道,是創造全新價值鏈結構,而非推動價值鏈的實現,不符合定義。

C項,電商平臺通過發布商品信息和銷售實時動態,使消費者在選購時可以查詢貨物即時情況,電商平臺在價值鏈的銷售環節以數字化方式呈現商品信息,提供銷售實時動態供消費者查詢,從而推動價值鏈的實現,符合定義。

D項,核電設備的數字三維模型可以為多個環節帶來價值增長點,并不涉及價值鏈,且未體現以數據實時在線為基礎,不符合定義。

故本題選C。39.招遠公司與畢博公司簽訂一份熟食買賣合同,但因所在地供電局未事先告知臨時斷電數日,招遠公司無法按期生產,致交付延遲。以下關于畢博公司所受損失的責任承擔主體表述正確的是()。

A.由供電局向畢博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B.由招遠公司與供電局向畢博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C.由招遠公司向畢博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D.若招遠公司不愿承擔賠償責任,則畢博公司可依法向供電局追究補充責任參考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典。

A項錯誤,根據我國《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依法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處理。可知供電局無需向畢博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B項錯誤,供電局與畢博公司之間并不存在民事法律關系,無需與招遠公司承擔連帶責任,但招遠公司可在賠償畢博公司后,向供電局追償。

C項正確,根據《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三條規定規定,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因此招遠公司應向畢博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D項錯誤,畢博公司無權向供電局追究補充責任。

故正確答案為C。40.在2016年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兩架(

)戰斗機進行了兩分鐘的飛行展示,這是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身戰斗機首次亮相公眾視野。

A.殲-10

B.F-18

C.運-20

D.殲-20

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前沿科技知識。

第二步,2016年11月1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珠海拉開帷幕。空軍試飛員駕駛殲-20飛機進行飛行展示,這是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身戰斗機首次公開亮相。

因此,選擇D選項。

A項:殲-10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優勢戰斗機。不符合題意,故A項錯誤。

B項:F-18是一種艦載戰斗機。不符合題意,故B項錯誤。

C項:運-20是中國研究制造的新一代軍用大型運輸機。不符合題意,故C項錯誤。

41.這幅肖像畫真是畫得________,栩栩如生,就像這畫中的人站在眼前一樣的鮮活。

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繪聲繪色

B.惟妙惟肖

C.活靈活現

D.生動傳神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根據“這幅肖像畫真是畫得________,栩栩如生”可知,填入的成語應和“栩栩如生”構成并列,“栩栩如生”形容畫作、雕塑中的藝術形象等生動逼真,就像活的一樣,填入的成語也要體現這幅肖像畫畫得十分逼真之意。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繪聲繪色”形容敘述生動逼真,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可以和“栩栩如生”構成并列,符合文意。C項“活靈活現”形容神情逼真、傳神,使人有親眼所見的感覺,無法和“栩栩如生”構成并列。D項“生動傳神”形容描寫的很到位,也無法和“栩栩如生”構成并列,排除D項。

因此,選擇B選項。

42.運動和靜止的關系表現為:

A.運動就是靜止,靜止就是運動

B.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C.靜止中包含運動

D.運動時有靜止的存在

參考答案:BCD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論知識。

第二步,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

B項:靜止是相對靜止,是物質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B項正確。

C項、D項:運動和靜止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兩種狀態,二者同時存在。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一切事物都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C項、D項正確。

因此,選擇BCD選項。

A項:運動和靜止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兩種狀態,因此“運動就是靜止,靜止就是運動”說法錯誤。A項錯誤。

43.知道一項藝術的規則,跟養成習慣是不同的。我們談到一個有技術的人時,并不是在說他知道該如何去做那件事,而且他已經養成去做那件事的習慣了。當然,對于規則是否了解得夠清楚,是能不能擁有技巧的關鍵。如果你不知道規則是什么,就根本不可能照規矩行事了。而你不能照規則來做,就不可能養成一種藝術,或任何技能的習慣。藝術就跟其他有規則可循的事一樣,是可以學習的、運作的。就跟養成其他事情的習慣一樣,只要照著規則練習,就可以培養出習慣來。

下列選項中,與這段文字不相符的是:

A.只要足夠清楚地了解規則,就能擁有這項技巧

B.知道規則并照著規則來做,就可能養成一種藝術

C.藝術是一件可以學習、運作、有規則可循的事

D.一個有技術的人必然已經養成做該事的習慣了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對應“對于規則是否了解得夠清楚,是能不能擁有技巧的關鍵”,文段當中是講“能不能”,而選項中是“只要……就......”,偷換語氣,與原文不符。B項對應“而你不能照規則來做,就不可能養成一種藝術,或任何技能的習慣”,與原文相符,排除B項。C項對應“藝術就跟其他有規則可循的事一樣,是可以學習的、運作的”,與原文相符,排除C項。D項對應“我們談到一個有技術的人時,并不是在說他知道該如何去做那件事,而且他已經養成去做那件事的習慣了”,與原文相符,排除D項

因此,選擇A選項。

44.1796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偶然發現,大多數得過牛痘的擠奶工不會再得天花。為了證明這個發現,他大膽地在一個男孩身上做了實驗,幸運的是,實驗成功了,世界上的第一支疫苗就這么產生了。但是令人________的是,最初人們非常________他的發明,因為他們相信接種牛痘之后會長出牛角。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始料未及懷疑

B.啼笑皆非抗拒

C.匪夷所思敵視

D.痛心疾首憎恨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本題從第二空入手解答較為容易。此處所填詞語是表達人們對接種牛痘有排斥的心理,排除語義程度過重的C、D。第三步,再看第一空,由句意可知,人們相信接種牛痘之后會長出牛角,這種想法是十分可笑的,辨析備選詞語含義,排除與句意不符的A。

先看第二空,由后文“他們相信接種牛痘之后會長出牛角”可知,人們對愛德華·詹納的發明是排斥的,擔心會長出牛角而不敢接種牛痘,所填詞語應表達排斥之意。“敵視”指當成仇敵看待、仇視,“憎恨”指憎惡痛恨,二者填入句中語義程度過重,排除C、D。

再看第一空,“接種牛痘之后會長出牛角”是一個十分可笑的說法。“始料未及”指最初所沒有料想到的,強調意料之外。“啼笑皆非”指哭笑不得,形容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笑。相較之下,“啼笑皆非”填入更符合語境,排除A。

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根據文意第一空很難排除四個成語中的任何一個,因此先從第二空著手。根據“因為他們相信接種牛痘之后會長出牛角”可知,人們是不認同并不敢使用他的發明的。B項“抗拒”指的是抵抗并拒絕,符合文段語境。A項“懷疑“指心中存疑,也指猜測,含有不確定性,不含有“不認同”之意;C項“敵視”指仇視,當做敵人看待;D項“憎恨”指厭惡、痛恨、憎惡,語義程度過重。答案鎖定B選項。

第二步,驗證第一空。“啼笑皆非”形容處境尷尬或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笑的行為,后文“他們相信接種牛痘之后會長出牛角”講的其實就是一種非常可笑的想法,符合文段表達。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此題可從第二空入手,根據后文“因為他們相信接種牛痘后會長出牛角”可知,橫線處應表示人們害怕長出牛角而不敢使用疫苗的意思,

B項“抗拒”指抵抗并拒絕,符合文段意思,保留;

A項“懷疑”指心中存疑,也指猜測,文段并未體現出人們懷疑他的發明,而是不敢用,排除;

C項“敵視”指當做敵人看待,仇視,文段并未體現出仇視的意思,且與“發明”搭配不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