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羈旅行役詩鑒賞羈旅行役詩鑒賞羈旅行役詩鑒賞也稱為思鄉懷遠詩,是流浪他鄉的詩人通過眼見耳聞而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家鄉的憧憬;或表現游子異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羈旅行役詩鑒賞也稱為思鄉懷遠詩,是流浪他鄉的詩人通過眼見耳聞羈旅行役詩抒發的情感大致有四類:①敘寫羈旅之苦,抒發內心的孤獨、凄涼及思鄉之情。如張繼的《楓橋夜泊》、馬致遠的《秋思》等。
②感念親情之深,表達對親人的熱愛與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溫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羈旅行役詩抒發的情感大致有四類:①敘寫羈旅之苦,抒發內心的楓橋夜泊[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楓橋夜泊天凈沙·秋思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商山早行
溫庭筠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游子吟商山早行③抒發獨居它鄉,不得重用,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獨寂寞、幽怨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等。
④抒發厭惡戰爭、思念家鄉親人之情。邊塞詩中多有涉及。如2004年江蘇卷柳中庸《征人怨》。
③抒發獨居它鄉,不得重用,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獨寂寞、幽怨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濁酒杯。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登高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征人怨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征人怨常見的手法:①虛實結合【對比、反襯、烘托】②借景抒情【分析詩中意象】③樂景襯哀情。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鮮明對照,反襯詩人思鄉之情更加濃厚。④側面落筆。不說自己想家,卻說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覺凄涼。
常見的手法:①虛實結合【對比、反襯、烘托】絕句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絕句思鄉緣由1.戰亂頻繁2.宦游不歸3.久戍邊關思鄉緣由寫法上的特點:觸景傷情感時生情(中秋、重陽、春秋、日暮)托物傳情(月、雁、笛、柳)因夢寄情妙喻傳情
寫法上的特點:常見術語:景:蕭條冷落、蕭瑟悲涼、暗淡凄寒、幽寂清冷情:羈旅愁緒、孤獨寂寞、凄涼哀傷、幽深的鄉思、滿腔的離愁別緒常見術語:景:蕭條冷落、蕭瑟悲涼、暗淡凄寒、幽寂清冷常見的意象:月亮
對月思親,常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柳樹
以折柳表惜別。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丁香
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李煜《浣溪沙》: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芭蕉
常表達孤獨憂愁的離情別緒。李商隱《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梧桐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種凄苦之音。白居易《長恨歌》: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常見的意象:月亮
對月思親,常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李白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杜鵑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秦觀《踏莎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鷓鴣
鷓鴣的鳴聲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一般而言,古代詩歌中的鷓鴣已不是純粹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了。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烏鴉
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系在一起。秦觀《滿庭芳》: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猿啼
在詩歌中常象征一種悲傷的感情。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鵑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水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常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歐陽修《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鴻雁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懷之感。趙嘏《長安秋望》: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也用來指代書信、音訊。晏殊《清平樂》:“生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不,惆悵此情難寄。高樓
借人在樓上或登樓遠眺表現思鄉之情。范仲淹《蘇幕遮》: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茅店
指荒郊野外,多表達漂泊之意與思鄉之情。溫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水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常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歐陽修《踏莎行青鳥
青鳥是傳書的信使。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莼羹鱸膾
chúngēnglúkuài莼:莼菜;膾:切得很細的肉。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指家鄉風味,借指思鄉之情。辛棄疾《泌園春·帶湖新居將成》: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莼羹鱸膾哉?沙鷗
沙鷗,是詩人們常常用來抒發內心因漂泊無依而傷感的意象。杜甫《旅夜書懷》: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白云
見月懷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詩詞中常表現的情感。
杜甫《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白云也往往同隱者聯系在一起,白云自由不羈,潔白無瑕,是隱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青鳥
青鳥是傳書的信使。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二、方法點撥1、抓住意象,構建圖景,體會作者的思鄉情感。思鄉懷人之情是一種凄涼柔美之情,因此寄情的物象色調應該偏暗,感覺應該偏冷,形象應該偏柔美。2、了解思鄉懷人詩兩種不同的抒情角度。從己如筆,抒寫切身感受,如李白的《靜夜思》;或者從對方落筆,想象對方情狀,表達思念之情。杜甫的《月夜》從妻子兒女入筆,曲寫思情。二、方法點撥1、抓住意象,構建圖景,體會作者的思鄉情感。思鄉(一)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注]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日。1.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并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2.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語言上又有什么特點?
“抱膝”二字生動地勾畫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態,用“燈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將“影”和“身”聯系起來,抱膝枯坐的“影”陪伴著抱膝枯坐的“身”,顯得形影相吊。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的一種孤寂心情。
①作者主要通過一幅想象的畫面,即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以此來表現“思家”的。②詩的語言質樸無華。
(一)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抱膝”二字生(二)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1.詩中有兩個字既寫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這兩個字是
、
。2.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心已馳神到彼,詩從對面飛來,悲婉微至,精麗絕倫,又妙在無一字不從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
濕
寒
詩人身陷長安,不寫自己望月思家,卻寫妻子望月懷夫、久久不眠的情景,無限的深情都從這凄婉的想象中流出,兩地相思,悲苦難言。詩中情景,為月夜獨有。
(二)月夜杜甫濕寒詩人身陷長安,不(三)端居①李商隱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②。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閑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稱。1.這首詩第二句中的“敵”可否換成“對”或其它詞?請簡述理由。
2.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
不能換成“對”或其它詞。用“敵”字不僅突出“空床”與“素秋”默默相對的寂寥清冷的氛圍,而且表現出空床獨寢的人無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涼的情狀,抒發了詩人心靈深處難以言狀的凄愴之情。用“對”或其它詞難以速到這種表達效果。
在藝術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詩人借助對“青苔”、“紅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現色彩,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三)端居①李商隱不能換成“對”或其它詞。用“敵”字(四)鷓鴣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圞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1.詞的前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用得好,好在那里?
2.“滿林殘照見歸鴉”—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么特點?請略加分析。3.有人認為詞的最后兩句寫得極為感人,請談談你的看法。
表達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親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跡天涯,飽含愁苦與無奈。
這里以鴉歸巢與人不能歸家對比,運用的是反襯手法。
作者企盼與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倫之樂。語言樸素平實,親切動人,能喚起讀者強烈共鳴。
(四)鷓鴣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五)葛溪驛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來照秋床。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1.本詩首聯描繪了一幅畫面,請為這幅畫面擬一個小標題。
2.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的?請簡要分析。
驛站秋夜難眠圖。
本詩以“亂”為詩眼,情景交融,抒寫了詩人的家國之思。首聯借殘月、滴漏、昏暗的燈光暗寫詩人心煩意亂。頷聯直寫身體之病、羈旅之困、懷鄉之愁,點明“亂”的部分原因,為進一步寫“亂”蓄勢。尾聯用襯托手法,借疏桐蟬鳴將詩人的煩亂渲染到極致。
(五)葛溪驛王安石驛站秋夜難眠圖。本詩以(六)旅次寄湖南張郎中戎
昱寒江近戶漫流聲,竹影當窗亂月明。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前人評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詩中寫“歸夢”突出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作者寫夢中返鄉是那么容易,突出了鄉思之深、之切。“歸夢”因旅次見聞而發,前兩句中江水漫流之聲、月下竹影之形,是“歸夢”之因;而歸夢則是思鄉之情的集中表現。所以可以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
(六)旅次寄湖南張郎中戎
昱作者寫夢中(七)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
“折柳”是歌曲《折楊柳》的代稱,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此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七)春夜洛城聞笛李白“折柳”是歌曲《(八)江樓舊感趙嘏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1.第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用了哪些藝術手法?描繪了怎樣的景色?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達了詩人登臨江樓、眺望江月時內心涌動的浩渺情思。B.第三句說約好同來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隱隱流露出詩人的遺憾。C.“同來”與“獨上”相對照,反襯出詩人此時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D.三四句將今年與去年觀賞江月的情景關聯起來,點明題旨,深化了意境。E.全詩主要表達詩人對去年所見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無限感懷。
使用了比喻、襯托、回環等藝術手法。描寫了江樓下如水的月光照臨波光蕩漾的江面那種浩渺空寂的景色。
B
E(八)江樓舊感趙嘏使用了比喻、襯托、回環等藝術手法3.唐朝詩人崔護有一首著名的詩篇《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在,桃花依舊笑春風。”請指出這首詩與趙嘏的詩在體裁、內容和寫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處。答:(體裁)
(內容)
(寫法)兩首詩都是七言絕句。
都表達了作者由于見到與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觸發的對人的思念;(2)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傷。以上兩點答出任意一點即可。
(1)都是在第三四句點明題旨,深化意境;(2)都拿去年與今年相比。以上兩點答出任意一點即可。
3.唐朝詩人崔護有一首著名的詩篇《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九)漫書司空圖長擬求閑未得閑,又勞行役出秦關。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有人評論道:“卻恨鶯聲似故山”,一個“恨”字,出人意表,“無理之極”。你同意嗎?試作簡要分析。
看似無理,實在情中。詩人恨鳥不改“鄉音”,其實是恨自己有家難歸,流露出對故鄉的殷切思念。把聽不到“鄉音”之恨,移到不改“鄉音”的鳥的身上,使所抒之情更深更曲,出人意表,讀來更覺神奇。(九)漫書司空圖看似無理,實在情中。(十)過分水嶺溫庭筠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湲一夜聲。再宿武關李涉遠別秦城萬里游,亂山高下出商州。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1.兩首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來寫“溪水”?請指出兩首詩中通過溪水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并作簡要分析。
擬人。前一首詩寫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這個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話別。詩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現自己對溪水的依依惜別之情。后一首詩寫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為詩人的不幸遠別而嗚咽啜泣,又仿佛是從他的心中流出,載著綿綿無盡的離愁別恨,長流遠去。詩人借溪水抒發了去國離鄉的愁苦情懷。
(十)過分水嶺溫庭2.有人認為,“溪水無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卻”字更好,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請結合詩的具體內容簡要賞析。
可以有兩種答案:①不同意。溪水本無情,但眼前這條溪水卻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這只是詩人時或浮現的一種主觀感覺,語意靈動輕妙;并設置懸念,引導讀者去體悟作者的感情。②同意。在“入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與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而將別之際,又一夜潺湲,依依惜別。“卻”字肯定并強調了溪水的有情,賦予溪水一種動人的人情美。2.有人認為,“溪水無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卻”字更好羈旅行役詩鑒賞羈旅行役詩鑒賞羈旅行役詩鑒賞也稱為思鄉懷遠詩,是流浪他鄉的詩人通過眼見耳聞而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家鄉的憧憬;或表現游子異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羈旅行役詩鑒賞也稱為思鄉懷遠詩,是流浪他鄉的詩人通過眼見耳聞羈旅行役詩抒發的情感大致有四類:①敘寫羈旅之苦,抒發內心的孤獨、凄涼及思鄉之情。如張繼的《楓橋夜泊》、馬致遠的《秋思》等。
②感念親情之深,表達對親人的熱愛與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溫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羈旅行役詩抒發的情感大致有四類:①敘寫羈旅之苦,抒發內心的楓橋夜泊[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楓橋夜泊天凈沙·秋思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商山早行
溫庭筠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游子吟商山早行③抒發獨居它鄉,不得重用,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獨寂寞、幽怨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等。
④抒發厭惡戰爭、思念家鄉親人之情。邊塞詩中多有涉及。如2004年江蘇卷柳中庸《征人怨》。
③抒發獨居它鄉,不得重用,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獨寂寞、幽怨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鬂,潦倒新停濁酒杯。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登高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征人怨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征人怨常見的手法:①虛實結合【對比、反襯、烘托】②借景抒情【分析詩中意象】③樂景襯哀情。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鮮明對照,反襯詩人思鄉之情更加濃厚。④側面落筆。不說自己想家,卻說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覺凄涼。
常見的手法:①虛實結合【對比、反襯、烘托】絕句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絕句思鄉緣由1.戰亂頻繁2.宦游不歸3.久戍邊關思鄉緣由寫法上的特點:觸景傷情感時生情(中秋、重陽、春秋、日暮)托物傳情(月、雁、笛、柳)因夢寄情妙喻傳情
寫法上的特點:常見術語:景:蕭條冷落、蕭瑟悲涼、暗淡凄寒、幽寂清冷情:羈旅愁緒、孤獨寂寞、凄涼哀傷、幽深的鄉思、滿腔的離愁別緒常見術語:景:蕭條冷落、蕭瑟悲涼、暗淡凄寒、幽寂清冷常見的意象:月亮
對月思親,常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柳樹
以折柳表惜別。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丁香
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李煜《浣溪沙》: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芭蕉
常表達孤獨憂愁的離情別緒。李商隱《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梧桐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種凄苦之音。白居易《長恨歌》: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常見的意象:月亮
對月思親,常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李白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杜鵑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秦觀《踏莎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鷓鴣
鷓鴣的鳴聲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一般而言,古代詩歌中的鷓鴣已不是純粹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了。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烏鴉
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系在一起。秦觀《滿庭芳》: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猿啼
在詩歌中常象征一種悲傷的感情。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鵑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水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常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歐陽修《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鴻雁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懷之感。趙嘏《長安秋望》: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也用來指代書信、音訊。晏殊《清平樂》:“生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不,惆悵此情難寄。高樓
借人在樓上或登樓遠眺表現思鄉之情。范仲淹《蘇幕遮》: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茅店
指荒郊野外,多表達漂泊之意與思鄉之情。溫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水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常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歐陽修《踏莎行青鳥
青鳥是傳書的信使。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莼羹鱸膾
chúngēnglúkuài莼:莼菜;膾:切得很細的肉。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指家鄉風味,借指思鄉之情。辛棄疾《泌園春·帶湖新居將成》: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莼羹鱸膾哉?沙鷗
沙鷗,是詩人們常常用來抒發內心因漂泊無依而傷感的意象。杜甫《旅夜書懷》: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白云
見月懷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詩詞中常表現的情感。
杜甫《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白云也往往同隱者聯系在一起,白云自由不羈,潔白無瑕,是隱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青鳥
青鳥是傳書的信使。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二、方法點撥1、抓住意象,構建圖景,體會作者的思鄉情感。思鄉懷人之情是一種凄涼柔美之情,因此寄情的物象色調應該偏暗,感覺應該偏冷,形象應該偏柔美。2、了解思鄉懷人詩兩種不同的抒情角度。從己如筆,抒寫切身感受,如李白的《靜夜思》;或者從對方落筆,想象對方情狀,表達思念之情。杜甫的《月夜》從妻子兒女入筆,曲寫思情。二、方法點撥1、抓住意象,構建圖景,體會作者的思鄉情感。思鄉(一)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注]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日。1.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并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2.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語言上又有什么特點?
“抱膝”二字生動地勾畫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態,用“燈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將“影”和“身”聯系起來,抱膝枯坐的“影”陪伴著抱膝枯坐的“身”,顯得形影相吊。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的一種孤寂心情。
①作者主要通過一幅想象的畫面,即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以此來表現“思家”的。②詩的語言質樸無華。
(一)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抱膝”二字生(二)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1.詩中有兩個字既寫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這兩個字是
、
。2.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心已馳神到彼,詩從對面飛來,悲婉微至,精麗絕倫,又妙在無一字不從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
濕
寒
詩人身陷長安,不寫自己望月思家,卻寫妻子望月懷夫、久久不眠的情景,無限的深情都從這凄婉的想象中流出,兩地相思,悲苦難言。詩中情景,為月夜獨有。
(二)月夜杜甫濕寒詩人身陷長安,不(三)端居①李商隱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②。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閑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稱。1.這首詩第二句中的“敵”可否換成“對”或其它詞?請簡述理由。
2.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
不能換成“對”或其它詞。用“敵”字不僅突出“空床”與“素秋”默默相對的寂寥清冷的氛圍,而且表現出空床獨寢的人無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涼的情狀,抒發了詩人心靈深處難以言狀的凄愴之情。用“對”或其它詞難以速到這種表達效果。
在藝術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詩人借助對“青苔”、“紅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現色彩,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三)端居①李商隱不能換成“對”或其它詞。用“敵”字(四)鷓鴣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圞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1.詞的前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用得好,好在那里?
2.“滿林殘照見歸鴉”—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么特點?請略加分析。3.有人認為詞的最后兩句寫得極為感人,請談談你的看法。
表達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親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跡天涯,飽含愁苦與無奈。
這里以鴉歸巢與人不能歸家對比,運用的是反襯手法。
作者企盼與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倫之樂。語言樸素平實,親切動人,能喚起讀者強烈共鳴。
(四)鷓鴣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五)葛溪驛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來照秋床。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1.本詩首聯描繪了一幅畫面,請為這幅畫面擬一個小標題。
2.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的?請簡要分析。
驛站秋夜難眠圖。
本詩以“亂”為詩眼,情景交融,抒寫了詩人的家國之思。首聯借殘月、滴漏、昏暗的燈光暗寫詩人心煩意亂。頷聯直寫身體之病、羈旅之困、懷鄉之愁,點明“亂”的部分原因,為進一步寫“亂”蓄勢。尾聯用襯托手法,借疏桐蟬鳴將詩人的煩亂渲染到極致。
(五)葛溪驛王安石驛站秋夜難眠圖。本詩以(六)旅次寄湖南張郎中戎
昱寒江近戶漫流聲,竹影當窗亂月明。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前人評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詩中寫“歸夢”突出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作者寫夢中返鄉是那么容易,突出了鄉思之深、之切。“歸夢”因旅次見聞而發,前兩句中江水漫流之聲、月下竹影之形,是“歸夢”之因;而歸夢則是思鄉之情的集中表現。所以可以說“歸夢”是這首詩的詩眼。
(六)旅次寄湖南張郎中戎
昱作者寫夢中(七)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
“折柳”是歌曲《折楊柳》的代稱,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此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七)春夜洛城聞笛李白“折柳”是歌曲《(八)江樓舊感趙嘏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1.第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用了哪些藝術手法?描繪了怎樣的景色?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達了詩人登臨江樓、眺望江月時內心涌動的浩渺情思。B.第三句說約好同來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隱隱流露出詩人的遺憾。C.“同來”與“獨上”相對照,反襯出詩人此時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D.三四句將今年與去年觀賞江月的情景關聯起來,點明題旨,深化了意境。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苗木回收合同標準文本
- 出售實木柜臺合同樣本
- 出租包車服務合同標準文本
- 公司雇用項目經理合同標準文本
- ktv設計合同標準文本
- 公寓底價出售合同樣本
- 與美甲店合同樣本
- 住建部勘察設計 合同標準文本
- 健身器材合同標準文本110網
- 倉管聘用合同標準文本
- 2024年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杉篙架搭設安全技術交底
- 四年級下冊數學-口算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1000題
- 《電化學儲能電站監控系統技術規范》
- 新型電力系統簡介
- 一、中國經典話劇藝術賞析(引言)
- 施工現場常見問題解決的協調溝通技巧與有效方案研究
- 四年級英語 Lesson 14 Are You Short or Tall 全省一等獎
- 遵義會議精神宣講
- CJJ-181-2012(精華部分)城鎮排水管道檢測與評估技術規程
- 【基于UASB+SBR的組合處理工藝的制藥廠廢水處理工藝設計12000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