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寫人要抓住特點》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1頁
寫作《寫人要抓住特點》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2頁
寫作《寫人要抓住特點》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3頁
寫作《寫人要抓住特點》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4頁
寫作《寫人要抓住特點》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寫出人物特點和精神》教學設計——七年級寫作專題(一)導入:猜猜是誰?請同學們根據文字描寫,猜一猜是誰?1.黑臉短毛,長嘴大耳,圓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衣服,系一條花布手巾,提一柄九齒釘耙。——豬八戒2.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林黛玉3.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持羽扇,飄飄然有神仙之概。——諸葛亮同學們,在我們燦爛的文學寶庫里,作家們用他們神奇的妙筆,為我們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們各有特色,各具性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而鮮明的印象。而我們學生筆下的人物形象往往千篇一律,缺少特征,缺少個性,缺少靈魂。看來呀,描述人物非常有趣,但想要寫好并不容易。那么,怎樣才能把人物寫的生動鮮活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作專題,寫出人物特點和精神。希望大家在今天的學習中能夠收獲寫作的錦囊妙計,描寫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我們開始吧。(二)活動一:抓住特點,創建錦囊(1)同學們,在以前的寫作學習中,我們很早就知道了一些描寫人物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呢?明確: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這些方法,大家早就了然于胸,同學們似乎都會用,可似乎又都不會。怎么說呢,如果是泛泛地敘述和描寫,大家都可以長篇大論,口若懸河。但若要讓你筆下的人物立得住,那就不易了。(2)老舍曾說:“描寫人物最難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得起來。”我們來看個小故事:《縣官抓小偷》。——同學們,這樣的告示能抓到小偷嗎?為什么呢?——所有的描述都太籠統,沒有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所以人物形象就立不起來,自然抓不到了。(3)那怎么立起來呢?我們來看葉圣陶怎么說的。描寫人物,假若只就人的共通之點來寫,則只能保存人的類型,不能表現出某一個人。要表現出某一個人,須抓住他給予我們的特殊的印象。——葉圣陶是呀,要想讓寫的人物鮮明起來,立得住,就要抓住人物的特點來寫,特別是區別于他人的獨特之處來寫,讓“這個人”成為獨特的“這一個”。這就是我們的第一個錦囊妙計,獨特之處顯特點。1.獨特之處顯特點那怎么運用人物描寫方法顯出人物的個性化形象呢?我們來看看大文學家魯迅是怎么寫的?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對壽鏡吾老先生的描寫為例,壽鏡吾是一位方正、質樸、博學的老學者,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魯迅是如何通過人物描寫的方法來突出這一人物特點的。(1)魯迅第1次見到先生時是這樣寫的。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外貌描寫明確:這是對壽鏡吾的外貌描寫,魯迅先生用字多嗎?不多,高而瘦的老人,是總描述,然后就抓住了能夠表現人物特征的獨特之處來寫,須發花白——是位老先生,大眼鏡——顯得博學,這樣一位和藹博學的老先生的初步形象就來到我們面前。(2)我們再看小魯迅和先生的對話描寫。“先生,‘怪哉’這蟲,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書,將要退下來的時候,趕忙問。“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興,臉上還有怒色了。明確:這一問,展現了老先生在作者心里是博學的。這一答,小魯迅能感受到,先生是希望只好好讀書,不應該問與讀書無關的事情,體現了老先生在作者印象中是方正的。(3)文章中還有對先生的神態、動作描寫。(齊讀體會)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明確:魯迅通過細致的觀察,抓住人物讀書入神這個富有特征性的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和身份。寥寥幾筆,就把一個可愛的老學者形象躍然紙上了。讓我們如見其人,獲得深刻印象。小結:通過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魯迅始終緊緊圍繞著老學者方正、質樸、博學的人物特點來進行描寫的。這樣描寫,人物形象才能突出、鮮明,對嗎?凡是立得住的人物,他的特點一定是鮮明的,所以,我們在描寫人物時,不是毫無目的的去敘述,而是要學會細心觀察,緊緊地抓住人物的特點來寫,特別是獨特之處,這樣的人物才能有形象感,才能是天下獨有的一個。2.典型事例凸特點當然,“人”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處在一件件事情中,存在于各種關系中。老舍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與事相遇,他才有用武之地,我們說一個人怎樣好或怎樣壞,不如給他一件事做做看。”我們要想把人寫得生動有特點,就要把人放在事件中寫,可以寫他富有個性的語言、動作行為、心理活動,以及與他人的交往等等,使他的特點在事件中不斷凸顯出來,這樣才能塑造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當然,當可寫的事情較多時,我們要選擇能夠表現人物特征的、有代表性的事例來寫,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幾件事,要詳略得當。(1)舉一個具體的例子:關羽溫酒斬華雄。董卓廢黜少帝劉辨而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后,殘暴不仁、擅權于朝堂。以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華雄不可一世,在潘鳳等大將接連被華雄斬殺之時,關羽主動請纓前去戰華雄,曹操特為他熱了一杯酒,關羽卻說:“酒且斟下,某去便來。”然后在極短時間內斬殺華雄,書中最后只用了四個字,其酒尚溫。關羽從此名震諸侯。明確:在這個事例中鮮明的突出了關羽武功之高強的人物特點,并運用了側面描寫的寫作手法,通過酒溫突出斬華雄之快,武功之高強。大家已經開始聯想到許多人物的故事,那就給大家說的機會,歡迎來到表達空間站。(2)活動角:表達空間站表達:一什么人,二什么事,三突出了什么特點。要求:用一句話概括出來,用詞要準確簡潔,表達要流暢清晰。規則:小組討論三分鐘,小組代表分享,組間形成比賽,一句記一分,錯誤不計分,糾錯得一分,分高組獲勝。開始頭腦風暴吧。明確:文學作品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同學們分享了很多。如,孫悟空的大鬧天空來展現他的神通廣大,黛玉葬花突出多愁善感,倒拔垂楊柳來展現魯智深力大無窮,草船借箭、舌戰群儒、空城計等來展現諸葛亮的智謀無雙等等。這些都是通過事例來突出人物特點的。小結:通過剛剛的眾多例子我們足可以看出,事件中顯現出特點鮮明的人物往往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們要提煉典型事件,在事件中描寫人物,展現人物的特征。這樣的人物才會有血有肉,個性鮮明,栩栩如生。過渡:不過,同學們,要把人物寫好,光要有血有肉還不夠,還要有靈魂。寫人物,不僅要立得住,還要把人物寫“活”。既要抓住外在個性特點,也要寫出內在的精神品質。這樣人物才會形神皆備,鮮活生動,也才能打動人,感染人,鼓舞人。那么,要寫出人物的精神,有哪些錦囊妙計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挖掘精神,豐富寫作錦囊。(三)活動二:挖掘精神,豐富錦囊1.抓住細節現精神首先,我們可以抓住典型細節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一個人的內在品質和精神追求往往在細節處得以彰顯。如《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1)人物細節描寫他走到游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昂首挺胸的動作細節,長須飄飄的外貌細節,將聞一多先生與眾不同、正義凜然的氣質刻畫出來。(2)物品細節描寫聞先生也總是頭發凌亂,他是無暇及此。聞先生的書桌,零亂不堪,眾物騰怨......聞一多先生鉆研學問時專注認真、鍥而不舍的精神就通過他頭發、書桌等細節表現出來了。(頭發是人物細節描寫,書桌是物品細節描寫)2.多種手法寫精神其次,我們可借助一些寫作手法來加以突出、強調。如對比、襯托、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結合等,都可以起到揭示和突顯人物精神的作用。(1)如《鄧稼先》一文中:奧本海默是一個拔尖人物,鋒芒畢露。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在德國哥廷根鎮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寫的自傳中說,研究生奧本海默常常在別人做學術報告時(包括玻恩做學術報告時)打斷報告,走上講臺拿起粉筆說:“這可以用底下的辦法做得更好……”鄧稼先則是一個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談話幾分鐘,就看出他是一個忠厚平實的人。他真誠坦白,從不驕人。他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認識的知識分子當中,包括中國人和外國人,他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將鄧稼先與美國“原子弾之父”奧本海默進行對比,鮮明地表現了鄧稼先忠厚樸實的氣質和毫無私心、甘于奉獻的品格。3.抒情議論贊精神最后,我們還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議論的句子,對人物的精神品質進行點睛式的概括。如《鄧稼先》中:“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稼先為人忠誠純正,是我最敬愛的摯友。他的無私的精神與巨大的貢獻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驕傲”。這些句子深刻而準確地點出了鄧稼先的精神品格。(2)如《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這結尾的三個句子對聞一多先生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評價,也是對全文的總結。小結:這些精彩的抒情和議論,提煉了人物的精神品質,也對文章主旨起到了升華的作用。不妨細細揣摩,寫作時嘗試模仿。(四)活動三:總結錦囊,收獲妙計關于寫出人物的特點和精神,我們收集的寫作錦囊應該滿滿的啦。接下來,我們要總結錦囊,收獲妙計:首先,我們可以通過人物的獨特之處和典型事例寫出人物特點。再者,我們可以通過抓住細節、采用多種手法、借助抒情議論的句式寫出人物的精神。1.那么,問題來了,在描寫人物形象時,人物特點和人物精神又什么關系呢?我們來看個例子。《鄧稼先》--楊振寧(快速默讀)①在美國獲博士學位后立即回國,報效祖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彈制造的理論,28年始終站在第一線,成功設計了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兩彈”元勛,功勛卓著。③1985年重病期間,寫了一份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武器發展的建議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④“文革”初期,有能力說服對吵對打的兩派繼續工作,制造氫彈。——純正為公,眾人信服。⑤1971年被“四人幫”批判圍攻,竟能說服工宣隊、軍宣隊的隊員,避免慘案。——真誠坦白,從不驕人。⑥一封短短的信,來證實中國原子武器工程中,除早期得到蘇聯極少援助外,沒有任何外國人參加。——強烈樸實的民族自尊心。⑦鄧稼先拋妻別子,隱姓埋名進入茫茫戈壁灘,一待就是20多年。20多年來,作為院長,他卻事必躬親,來到實驗現場指導工作。當井下出現問題,甚至會出現危險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我不能走。——身先士卒的獻身精神。明確:我們通過這一件件事跡,既能感受到鄧稼先忠厚平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的性格特點,也能體悟到鄧稼先默默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鄧稼先的人物特點和精神就是在這一件件事跡共同展現出來,使整個人物形象顯得悲壯豪邁,偉大而崇高。小結:這就說明人物的特點和精神并不是割裂的,他們是共同塑造人物形象的。首先,抓住人物特點,讓“這個人”成為一個獨特的人。再者,寫出人物精神。人物精神是在特點之上更深層次的挖掘,讓“這個人”成為獨特的且有力量的人。我們通過描寫人物的外在特點和內在精神,才能共同塑造出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2.既然特點和精神對塑造人物形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那么,表現特點和精神的寫作方法是割裂的嗎?從剛剛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典型事例不但能突出特點,也能展現精神。寫作手法呢?只能描寫精神嗎?當然不是,如溫酒斬華雄,就運用側面描寫的手法突出關羽武功高強的特點。細節呢,能不能凸顯人物特點呢?當然可以,如壽鏡吾讀書時的微笑細節,就可以展現老學者愛讀書的特點。小結:我們可以綜合、靈活的運用這些方法,來寫人物的特點和精神,共同塑造人物形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