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神經源性膀胱課件_第1頁
醫學神經源性膀胱課件_第2頁
醫學神經源性膀胱課件_第3頁
醫學神經源性膀胱課件_第4頁
醫學神經源性膀胱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神經源性膀胱神經源性膀胱下尿路解剖下尿道排尿與排尿控制的外周部分主要由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約肌、后尿道平滑肌、盆腔與尿道周圍橫紋肌組成2022/11/122下尿路解剖下尿道排尿與排尿控制的外周部分主要由膀胱逼尿肌、尿22022/11/1232022/11/10332022/11/1242022/11/1044逼尿肌實際上是富含膠原纖維的網狀結構,只是在膀胱出口處才不太規則的分為三層,其他部位無明顯肌肉層次2022/11/125逼尿肌實際上是富含膠原纖維的網狀結構,只是在膀胱出口處才不太5逼尿肌2022/11/126逼尿肌2022/11/1066尿道括約肌功能性內括約肌和解剖學外括約肌。內括約?。嚎伤莸慕四虻篮桶螂最i隨膀胱儲尿量增加,內括約肌不斷增高壓力,從而使近端尿道壓力高于膀胱內壓力。膀胱收縮時,膀胱頸和近端尿道括約肌向上向外牽拉,使其扁平結構轉變為圓形結構,阻力下降。外括約?。簷M紋肌,收縮使尿道阻斷2022/11/127尿道括約肌功能性內括約肌和解剖學外括約肌。2022/11/172022/11/1282022/11/1088下尿道神經支配膀胱儲尿和排尿控制傳出神經支配: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軀體神經2022/11/129下尿道神經支配膀胱儲尿和排尿控制傳出神經支配:2022/119下尿道神經支配受體分布α受體分布在膀胱基底部及后尿道,興奮使該部位平滑肌收縮,膀胱出口壓力增加β受體分布于膀胱體,平滑肌舒張膽堿能受體,分布于逼尿肌,使逼尿肌收縮2022/11/1210下尿道神經支配受體分布2022/11/101010下尿道神經支配交感神經來自脊髓T11~L1,2發出纖維經腹下神經到達腹下神經節交換神經元后發出節后纖維分布到平滑肌。末梢分泌去甲腎上腺素,使以α腎上腺素能受體為主的膀胱頸平滑肌與尿道內括約肌收縮,使以β受體為主的逼尿肌松弛而抑制排尿2022/11/1211下尿道神經支配交感神經2022/11/101111下尿道神經支配副交感神經副交感節前纖維自脊髓S2~4節段發出隨盆神經至膀胱叢,與膀胱壁的器官旁神經節或壁內神經節交換神經元,發出節后纖維支配逼尿肌。逼尿肌具有膽堿能受體,副交感神經分泌乙酰膽堿與其結合,使膀胱逼尿肌收縮,尿道內括約肌舒張而排尿。2022/11/1212下尿道神經支配副交感神經2022/11/101212下尿道神經支配軀體神經主要由第2~4骶神經組成陰部神經支配尿道外括約肌,使其收縮并維持其緊張性。2022/11/1213下尿道神經支配軀體神經2022/11/1013132022/11/1214膀胱體膀胱基底部前列腺外括約肌A:交感神經激動α受體,使膀胱基底部收縮B:交感神經激動β受體,使膀胱體舒張C:膽堿能受體激動,出現排尿ABC貯尿期2022/11/1014膀胱體膀胱基底部前列腺外括約肌A:交14下尿道神經支配SCI(SpinalCordInjury)后受體變化平滑肌失神經支配后,敏感性增高(失神經超敏),對神經遞質的敏感性增高。受體分布和密度變化β受體減少,α受體增加,使膀胱順應性降低2022/11/1215下尿道神經支配SCI(SpinalCordInjury)15下尿道神經支配傳入神經A-α纖維:感受膀胱擴張刺激(正常排尿)C類纖維:沉默纖維,不感受膀胱擴張刺激,但可感受膀胱壁的化學和冷刺激2022/11/1216下尿道神經支配傳入神經2022/11/101616中樞性排尿反射脊髓內排尿反射初級中樞接受腦干及大腦皮質高級中樞的調節。膀胱脹滿感覺經薄束上行達腦干及大腦皮質。自這些中樞下行的纖維,經錐體束及錐體外系下行,調節脊髓排尿初級中樞2022/11/1217中樞性排尿反射脊髓內排尿反射初級中樞接受腦干及大腦皮質高級中17中樞性排尿反射腦干內排尿中樞對脊髓排尿反射起促進或抑制作用。排尿開始后,膀胱感受壓力的刺激已在維持排尿反射所需的閾值之下,此時,腦干的排尿中樞作用為維持和促進逼尿肌的繼續收縮及尿道膜部括約肌松弛,使膀胱完全排空2022/11/1218中樞性排尿反射腦干內排尿中樞對脊髓排尿反射起促進或抑制作用。182022/11/12192022/11/101919病因腦血管意外1周,60%有尿失禁3~6個月,21%~42%6~12月,15%尿動力學:逼尿肌反射亢進及無抑制性收縮最常見2022/11/1220病因腦血管意外2022/11/102020病因帕金森病72%患者有膀胱功能障礙逼尿肌反射亢進及無抑制性收縮(72%~100%)少數逼尿肌-括約肌失協調但大多數括約肌功能正常2022/11/1221病因帕金森病2022/11/102121病因骶髓上SCI脊髓休克期:逼尿肌無反射無抑制性膀胱收縮在6~8周腱反射恢復時出現。無抑制性膀胱收縮不斷增強,殘余尿減少有認為,殘余尿少于20%時為膀胱平衡。但這種膀胱平衡需要膀胱內高的壓力,這將會導致腎臟損害。96%逼尿肌-括約肌失協調2022/11/1222病因骶髓上SCI2022/11/102222病因骶髓SCI逼尿肌無反射高順應性無收縮性膀胱尿道外括約肌去神經尿道內括約肌失弛緩:排尿時尿道內括約肌不開放,因支配尿道內括約肌的交感神經中樞相對完整,但交感神經與骶髓內的副交感神經聯系中斷,不能產生協調活動。尿道外括約肌失弛緩:見于骶髓內陰部神經中樞不完全性損傷時2022/11/1223病因骶髓SCI2022/11/1023232022/11/12242022/11/102424病因周圍神經損傷膀胱喪失感覺過度充盈,膀胱膨脹,殘余尿增加大膀胱:平均635ml,最大可達1500ml2022/11/1225病因周圍神經損傷2022/11/102525神經源性膀胱分類尿失禁尿潴留2022/11/1226神經源性膀胱分類尿失禁2022/11/1026262022/11/1227尿失禁或潴留原因尿失禁尿潴留膀胱原因膀胱原因無抑制性收縮逼尿肌無反射容量降低容量增加低順應性高順應性出口原因出口原因膀胱頸壓力降低高充盈壓力伴低流速外括約肌張力降低內外括約肌失協調尿潴留和失禁無抑制性膀胱收縮,且逼尿肌收縮不充分

2022/11/1027尿失禁或潴留原因尿失禁27神經源性膀胱分類上運動神經元膀胱完全性不完全性下運動神經元膀胱完全性不完全性2022/11/1228神經源性膀胱分類上運動神經元膀胱2022/11/102828神經源性膀胱分類感覺麻痹性膀胱運動麻痹性膀胱自主性膀胱反射性膀胱無抑制性膀胱2022/11/1229神經源性膀胱分類感覺麻痹性膀胱2022/11/102929神經源性膀胱分類C型在排尿過程中具備大腦控制下隨意放松尿道外括約肌的能力,常見于不完全性脊髓損傷S型約10%-15%的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失去尿道外括約肌皮層控制,可用Crede腹部擠壓,用力屏氣及叩擊法達到協同反射性括約肌放松2022/11/1230神經源性膀胱分類C型2022/11/103030神經源性膀胱分類Q型多為完全性四肢癱,無皮層控制及尿道外括約肌的脊髓協同放松,無正常手功能實施自我導尿,不能通過隨意的或會陰的刺激使膀胱排空,導尿僅能由護理人員完成P型無尿道外括約肌的皮層及脊髓協同控制,但具備正常的手功能可以進行間斷自我導尿和肛門牽伸以排空膀胱,多為完全性截癱2022/11/1231神經源性膀胱分類Q型2022/11/103131評定神經方面的病史神經系統體格檢查泌尿系評定2022/11/1232評定神經方面的病史2022/11/103232泌尿系評定上尿路與下尿路根據疾病是否累及上尿路而選擇例如:髖關節置換,可不進行上尿路檢查SCI患者,排尿時膀胱壓力較高,則需全面檢查(necessary)。檢查頻率根據病情變化而定SCI后5~10年一般認為要每年至少檢查1次,此后可隔年檢查。有證明SCI后20年膀胱功能還會發生變化,因此可考慮年年進行檢查.恥骨上造瘺或留置導尿,則要每年膀胱鏡檢查排除結石和腫瘤2022/11/1233泌尿系評定上尿路與下尿路2022/11/103333泌尿系評定上尿路檢查方法靜脈造影B超24h肌酐清除率Quatitativerenalscan腎臟掃描CT2022/11/1234泌尿系評定上尿路檢查方法2022/11/103434泌尿系評定下尿路檢查方法膀胱造影血尿、癥狀性UTIs復發、伴促結石形成的有機物(即奇異變形桿菌)無癥狀的菌尿復發、泌尿系的膿毒癥、尿潴留或失禁、長期留置導尿。膀胱鏡留置導尿4~6周才去除或改為其他治療方法時,可以發現影像學遺漏的結石尿動力學2022/11/1235泌尿系評定下尿路檢查方法2022/11/103535尿流動力學尿流動力學是依據流體力學和電生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檢測尿路各部壓力、流率及生物電活動,從而了解尿路排尿功能及機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學變化2022/11/1236尿流動力學尿流動力學是依據流體力學和電生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6用途殘余尿初始膀胱反射最大膀胱容量尿流率括約肌情況逼尿肌情況膀胱沖洗2022/11/1237用途殘余尿2022/11/103737尿流率單位時間內排出的尿量主要反映排尿過程中逼尿肌與尿道括約肌相互作用的結果,即下尿路的總體功能情況。參數:最大尿流率、尿流時間及尿量尿流率受性別、年齡和排尿等因素影響2022/11/1238尿流率單位時間內排出的尿量2022/11/103838膀胱壓力容積測定膀胱內壓、直腸內壓(腹壓)及逼尿肌壓(膀胱壓-直腸壓)。正常測定為:無殘余尿;膀胱充盈期內壓0.49~1.47kPa,順應性良好;沒有無抑制性收縮;膀胱最初排尿感覺時的容量為100~200ml;膀胱總容量400~500ml;排尿及中止排尿受意識控制2022/11/1239膀胱壓力容積測定膀胱內壓、直腸內壓(腹壓)及逼尿肌壓(膀胱壓39尿道壓力分布測定最大尿道閉合壓4.90~12.75kPa(女性5.88~6.87kPa);功能性尿道長度男性為5.4±0.8cm,女性為3.7±0.5cm2022/11/1240尿道壓力分布測定最大尿道閉合壓4.90~12.75kPa(女40治療目標預防上尿路并發癥:腎功能惡化、腎積水、腎結石和腎盂腎炎預防下尿路并發癥:膀胱結石、膀胱炎膀胱輸尿管返流建立膀胱管理方案,回歸社區2022/11/1241治療目標預防上尿路并發癥:腎功能惡化、腎積水、腎結石和腎盂腎41失禁型障礙治療此型相當于傳統分類的無抑制性膀胱、部分反射膀胱,尿流動力學分類中逼尿肌反射亢進、括約肌協同失調,逼尿肌無反射,外括約肌失神經。治療原則:促進膀胱貯尿和徹底排空2022/11/1242失禁型障礙治療此型相當于傳統分類的無抑制性膀胱、部分反射膀胱42抑制膀胱收縮、減少感覺傳入藥物治療:抗膽堿能制劑(阿托品、東莨菪堿)減少膀胱收縮能力。青光眼、腸梗阻、妊娠禁用神經阻斷或選擇性骶神經根切斷行為治療用于認知障礙患者,制定排尿方案同時進行必要的膀胱訓練,每隔2~5天排尿間隔時間增加10~5分鐘,直至合理的間隔時間為止2022/11/1243抑制膀胱收縮、減少感覺傳入藥物治療:抗膽堿能制劑(阿托品、東43增加膀胱出口阻力使用α腎上腺素能藥物和β受體阻滯劑。如麻黃素25-100mg/日,丙咪嗪兒童25mg睡前,成人100-200mg/日。高血壓、心絞痛、甲亢禁用。手術治療如人工括約肌植入,需在發病后半年至少年后確定括約肌功能不能恢復患者才能使用。生物反饋、有規律排尿刺激等行為治療2022/11/1244增加膀胱出口阻力使用α腎上腺素能藥物和β受體阻滯劑。如麻黃素44其它抗利尿激素應用外部集尿器間歇和持續性導尿尿流改道術2022/11/1245其它抗利尿激素應用2022/11/104545潴留型障礙相當于傳統分類的感覺及運動麻痹性膀胱、自主性膀胱及部分反射性膀胱,尿流動力學分類中逼尿肌無反射、外括約肌痙攣、逼尿肌反射亢進,合并內、外括約肌協同失調或痙攣。治療原則:促進膀胱排空2022/11/1246潴留型障礙相當于傳統分類的感覺及運動麻痹性膀胱、自主性膀胱及46增加膀胱內壓與促進膀胱收縮行為治療:目的為保持規律的排尿;減少殘余尿量(<100ml);維護膀胱輸尿管的瓣膜功能、避免返流;減少泌尿系感染2022/11/1247增加膀胱內壓與促進膀胱收縮行為治療:目的為保持規律的排尿;減47手法Crede法手法:用拳頭由臍部深按壓向恥骨方向滾動,以避免恥骨上加壓尿液返流引起腎盂積水。屏氣(Valsava):增加腹壓>50cmH2O。膀胱反射:促進或引發反射性收縮,尋找觸發點,如牽張、叩擊恥骨上、會陰區、大腿內側、擠壓陰莖、肛門刺激等。手法中以坐位、站位排尿較為有利2022/11/1248手法Crede法手法:用拳頭由臍部深按壓向恥骨方向滾動,以48增加膀胱內壓與促進膀胱收縮藥物治療:索利那新:阻滯膀胱平滑肌M3受體來抑制逼尿肌的過度活動。膽堿能制劑(比賽可靈)氨基甲酰甲基膽堿,40mg-100mg/日,增加膀胱內壓促進排尿。潰瘍病/哮喘/甲亢/腸梗阻禁用。支持治療:間歇或留置導尿管。電刺激:作用于膀胱及骶神經運動支。可采用經皮電刺激或直腸內刺激2022/11/1249增加膀胱內壓與促進膀胱收縮藥物治療:索利那新:阻滯膀胱平滑肌49減低膀胱出口阻力解除梗阻:如根據不同原因作前列腺切除和尿道狹窄修復或擴張。尿道內括約?。航浤虻腊螂最i切除和YV膀胱頸成型術,藥物治療采用α受體阻滯劑,降低膀胱出口壓力。尿道外括約?。耗虻罃U張、陰神經阻滯和尿道外括約肌切開術均有效。藥物治療可采用baclofen2022/11/1250減低膀胱出口阻力解除梗阻:如根據不同原因作前列腺切除和尿道狹50間歇性導尿每4~6小時導尿一次,或據攝入量定膀胱容量300~500ml,配合飲水控制。殘余尿少于80ml時,可停止導尿。間歇導尿可教育患者采用清潔間歇導尿,導尿管生理鹽水沖洗即可,并不增加感染發生率2022/11/1251間歇性導尿每4~6小時導尿一次,或據攝入量定2022/11/51保留導尿搶救期和不能主動配合時使用?;颊咴敢馀浜希瑳]有靜脈輸液時盡量停止使用,以減少菌尿及感染發生。流出道梗阻沒有解決則仍需持續導尿。要注意保持導尿管的正常方向和固定方法2022/11/1252保留導尿搶救期和不能主動配合時使用。2022/11/105252注意避免尿道穹隆部壓力導尿管固定在腹壁避免牽拉拔除時務必抽空氣囊保證足夠的飲水集尿袋注意排空每周應更換導尿管選擇柔軟的導尿管2022/11/1253注意避免尿道穹隆部壓力2022/11/105353手術尿流改道:恥骨上造瘺或回腸代膀胱2022/11/1254手術尿流改道:恥骨上造瘺或回腸代膀胱2022/11/105454菌尿常見的問題,尤其是脊髓損傷后長期使用間歇導尿患者。65歲以上10~25%社區居民和25~40%家庭護理患者發現存在無癥狀菌尿。無癥狀者不需抗生素預防治療2022/11/1255菌尿常見的問題,尤其是脊髓損傷后長期使用間歇導尿患者。20255膿尿約96%伴隨感染癥狀顯微鏡觀察≥10個白細胞/mm3泌尿系感染:尿急、尿頻、尿痛,同時肢體寒顫、發熱和白細胞升高。SCI患者膀胱感覺消失,因此常表現為尿混濁、異味、腹部和下肢痙攣,新發生尿失禁與潴留以及T6以上損傷者自主神經反射障礙2022/11/1256膿尿約96%伴隨感染癥狀2022/11/105656治療明確致病菌后立即開始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通常接受7天治療程序。有高熱、脫水或自主神經反射失常者則治療更要積極。對這些患者建議住院并接受監護、補液并給予廣譜抗生素(如氨芐青霉素等)2022/11/1257治療明確致病菌后立即開始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2022/11/157上尿路感染明顯發熱還需考慮上泌尿系感染(如腎盂腎炎)治療熱退后,仍應連續應用口服抗生素2-3周由于尿路感染,應檢查腎功能損害,攝腹部平片以排除尿路結石,其后作超聲檢查,必要時行腎盂造影2022/11/1258上尿路感染明顯發熱還需考慮上泌尿系感染(如腎盂腎炎)202258改良膀胱沖洗法脊髓損傷患者感覺喪失,癥狀表現不明顯,泌尿系感染的正確判斷。采用生理鹽水50ml,沖洗20次的改良膀胱沖洗法,同時沖洗后即刻和90分鐘后收集尿樣本進行半定量計數,比較沖洗前后細菌濃度和總數變化。既有診斷價值又有治療價值2022/11/1259改良膀胱沖洗法脊髓損傷患者感覺喪失,癥狀表現不明顯,泌尿系感59清潔導尿技術清潔導尿(間歇導尿),指由非醫務人員(患者、親屬或陪護者)進行的不留置導尿管的導尿方法,以減少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依賴性,提高患者的生活獨立性。國際上已經較普遍應用于脊髓損傷和其他神經癱瘓的患者2022/11/1260清潔導尿技術清潔導尿(間歇導尿),指由非醫務人員(患者、親屬60適應證不能自主排尿或自主排尿不充分(殘余尿>80~100ml)的脊髓損傷或其他神經癱瘓。神志清楚并主動配合2022/11/1261適應證不能自主排尿或自主排尿不充分(殘余尿>80~100m61禁忌證尿道嚴重損傷或感染,以及尿道內壓瘡患者神志不清或不配合接受大量輸液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極度低下有顯著出血傾向前列腺顯著肥大或腫瘤2022/11/1262禁忌證尿道嚴重損傷或感染,以及尿道內壓瘡2022/11/1062操作程序0.9%氯化鈉溶液或其他無粘膜刺激的醫用消毒液(新潔爾滅等)清洗導尿管備用。局部用肥皂或清潔液清洗患者會陰部。清洗操作者(可以為患者或陪護者)雙手。手持導尿管插入尿道,并徐徐推入,直到尿液從導尿管排出。男性患者注意尿道口朝腹部方向以避免尿道峽部的損傷。插入前可在導尿管外部涂搽潤滑油(例如石蠟油)以減小插入阻力2022/11/1263操作程序0.9%氯化鈉溶液或其他無粘膜刺激的醫用消毒液(新潔63操作程序導尿完成后立即將導尿管拔除。導尿管拔除后用清水清洗,再放入無粘膜刺激的醫用消毒液或0.9%氯化鈉溶液內保存。也可以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2022/11/1264操作程序導尿完成后立即將導尿管拔除。2022/11/106464使用頻率如果患者完全不能自主排尿,使用頻率可以為3~4次/日;如能部分排尿,使用頻率1~2次/日。每次導尿出的尿液一般以400ml左右(生理性膀胱容量)為宜。殘余尿<80~100ml時停止清潔導尿2022/11/1265使用頻率如果患者完全不能自主排尿,使用頻率可以為3~4次/日65注意事項患者必須有定時定量喝水、定時排尿的制度,以便合理選擇導尿時機患者每日進水量一般不需要超過2000ml,保持尿量800~1000ml/d左右盡管導尿管不強調嚴格消毒,但是仍然要強調充分地清洗和合理保存。插入動作必須輕柔,不可有暴力,以避免尿道損傷2022/11/1266注意事項患者必須有定時定量喝水、定時排尿的制度,以便合理選擇66膀胱控制訓練適應證上運動神經元損傷綜合征患者合并膀胱控制障礙,包括脊髓損傷、中風、腦外傷等?;颊呤止δ芰己脮r可以獨立完成,否則可由陪護者進行。但是患者必須能夠主動配合禁忌證神志不清,或無法配合治療膀胱或尿路嚴重感染嚴重前列腺肥大或腫瘤2022/11/1267膀胱控制訓練適應證2022/11/106767膀胱括約肌控制力訓練常用盆底肌練習法:主動收縮恥骨尾骨?。ǜ亻T括約?。?,每次收縮持續10s,重復10次,每日3~5次2022/11/1268膀胱括約肌控制力訓練常用盆底肌練習法:主動收縮恥骨尾骨?。ǜ?82022/11/12692022/11/1069692022/11/12702022/11/107070肛門牽拉技術肛門緩慢牽拉使盆底肌痙攣緩解促使尿道括約肌痙攣緩解改善流出道阻力2022/11/1271肛門牽拉技術肛門緩慢牽拉使盆底肌痙攣緩解2022/11/1071排尿反射訓練發現或誘發“觸發點”,促進反射性排尿。常見“觸發點”:叩擊/觸摸恥骨上區、牽拉陰毛、摩擦大腿內側,擠壓陰莖龜頭等。聽流水聲、熱飲、洗溫水浴等均為輔助性措施。叩擊時宜輕而快,避免重叩。擊頻率50~100次/min,扣擊次數100~500次。高位SCI患者一般都可以恢復反射性排尿2022/11/1272排尿反射訓練發現或誘發“觸發點”,促進反射性排尿。2022/722022/11/12732022/11/107373代償性排尿訓練Valsalva法:患者取坐位,放松腹部身體前傾,屏住呼吸10~12s,用力將腹壓傳到膀胱、直腸和骨盆底部,屈曲髖關節和膝關節,使大腿貼近腹部,防止腹部膨出,增加腹部壓力2022/11/1274代償性排尿訓練Valsalva法:患者取坐位,放松腹部身體前74代償性排尿訓練Crede手法:雙手拇指置于髂嵴處,其余手指放在膀胱頂部(臍下方),逐漸施力向內下方壓,也可用拳頭由臍部深按壓向恥骨方向滾動。加壓時須緩慢輕柔,避免使用暴力和恥骨上直接加壓。過高的膀胱壓力可導致膀胱損傷和尿液返流到腎臟2022/11/1275代償性排尿訓練Crede手法:雙手拇指置于髂嵴處,其余手指放75水出入量控制訓練定時、定量飲水和定時排尿制度是各種膀胱訓練的基礎措施。膀胱安全生理容量400ml,每次飲水量以400~450ml為宜,以使其后排尿時的膀胱容量達到400ml左右。每日總尿量1000ml左右。飲水和排尿的間隔一般在1~2h,與體位和氣溫有關。臥位和氣溫低時排尿間隔縮短,反之延長2022/11/1276水出入量控制訓練定時、定量飲水和定時排尿制度是各種膀胱訓練的76注意事項開始訓練時必須加強膀胱殘余尿量的監測,避免發生尿潴留。避免由于膀胱過度充盈或者手法加壓過分,導致尿液返流到腎臟。膀胱反射出現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因此訓練時注意循序漸進。合并痙攣時需要注意排尿和解除肌肉痙攣的關系2022/11/1277注意事項開始訓練時必須加強膀胱殘余尿量的監測,避免發生尿潴留77神經源性膀胱神經源性膀胱下尿路解剖下尿道排尿與排尿控制的外周部分主要由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約肌、后尿道平滑肌、盆腔與尿道周圍橫紋肌組成2022/11/1279下尿路解剖下尿道排尿與排尿控制的外周部分主要由膀胱逼尿肌、尿792022/11/12802022/11/103802022/11/12812022/11/10481逼尿肌實際上是富含膠原纖維的網狀結構,只是在膀胱出口處才不太規則的分為三層,其他部位無明顯肌肉層次2022/11/1282逼尿肌實際上是富含膠原纖維的網狀結構,只是在膀胱出口處才不太82逼尿肌2022/11/1283逼尿肌2022/11/10683尿道括約肌功能性內括約肌和解剖學外括約肌。內括約?。嚎伤莸慕四虻篮桶螂最i隨膀胱儲尿量增加,內括約肌不斷增高壓力,從而使近端尿道壓力高于膀胱內壓力。膀胱收縮時,膀胱頸和近端尿道括約肌向上向外牽拉,使其扁平結構轉變為圓形結構,阻力下降。外括約肌:橫紋肌,收縮使尿道阻斷2022/11/1284尿道括約肌功能性內括約肌和解剖學外括約肌。2022/11/1842022/11/12852022/11/10885下尿道神經支配膀胱儲尿和排尿控制傳出神經支配: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軀體神經2022/11/1286下尿道神經支配膀胱儲尿和排尿控制傳出神經支配:2022/1186下尿道神經支配受體分布α受體分布在膀胱基底部及后尿道,興奮使該部位平滑肌收縮,膀胱出口壓力增加β受體分布于膀胱體,平滑肌舒張膽堿能受體,分布于逼尿肌,使逼尿肌收縮2022/11/1287下尿道神經支配受體分布2022/11/101087下尿道神經支配交感神經來自脊髓T11~L1,2發出纖維經腹下神經到達腹下神經節交換神經元后發出節后纖維分布到平滑肌。末梢分泌去甲腎上腺素,使以α腎上腺素能受體為主的膀胱頸平滑肌與尿道內括約肌收縮,使以β受體為主的逼尿肌松弛而抑制排尿2022/11/1288下尿道神經支配交感神經2022/11/101188下尿道神經支配副交感神經副交感節前纖維自脊髓S2~4節段發出隨盆神經至膀胱叢,與膀胱壁的器官旁神經節或壁內神經節交換神經元,發出節后纖維支配逼尿肌。逼尿肌具有膽堿能受體,副交感神經分泌乙酰膽堿與其結合,使膀胱逼尿肌收縮,尿道內括約肌舒張而排尿。2022/11/1289下尿道神經支配副交感神經2022/11/101289下尿道神經支配軀體神經主要由第2~4骶神經組成陰部神經支配尿道外括約肌,使其收縮并維持其緊張性。2022/11/1290下尿道神經支配軀體神經2022/11/1013902022/11/1291膀胱體膀胱基底部前列腺外括約肌A:交感神經激動α受體,使膀胱基底部收縮B:交感神經激動β受體,使膀胱體舒張C:膽堿能受體激動,出現排尿ABC貯尿期2022/11/1014膀胱體膀胱基底部前列腺外括約肌A:交91下尿道神經支配SCI(SpinalCordInjury)后受體變化平滑肌失神經支配后,敏感性增高(失神經超敏),對神經遞質的敏感性增高。受體分布和密度變化β受體減少,α受體增加,使膀胱順應性降低2022/11/1292下尿道神經支配SCI(SpinalCordInjury)92下尿道神經支配傳入神經A-α纖維:感受膀胱擴張刺激(正常排尿)C類纖維:沉默纖維,不感受膀胱擴張刺激,但可感受膀胱壁的化學和冷刺激2022/11/1293下尿道神經支配傳入神經2022/11/101693中樞性排尿反射脊髓內排尿反射初級中樞接受腦干及大腦皮質高級中樞的調節。膀胱脹滿感覺經薄束上行達腦干及大腦皮質。自這些中樞下行的纖維,經錐體束及錐體外系下行,調節脊髓排尿初級中樞2022/11/1294中樞性排尿反射脊髓內排尿反射初級中樞接受腦干及大腦皮質高級中94中樞性排尿反射腦干內排尿中樞對脊髓排尿反射起促進或抑制作用。排尿開始后,膀胱感受壓力的刺激已在維持排尿反射所需的閾值之下,此時,腦干的排尿中樞作用為維持和促進逼尿肌的繼續收縮及尿道膜部括約肌松弛,使膀胱完全排空2022/11/1295中樞性排尿反射腦干內排尿中樞對脊髓排尿反射起促進或抑制作用。952022/11/12962022/11/101996病因腦血管意外1周,60%有尿失禁3~6個月,21%~42%6~12月,15%尿動力學:逼尿肌反射亢進及無抑制性收縮最常見2022/11/1297病因腦血管意外2022/11/102097病因帕金森病72%患者有膀胱功能障礙逼尿肌反射亢進及無抑制性收縮(72%~100%)少數逼尿肌-括約肌失協調但大多數括約肌功能正常2022/11/1298病因帕金森病2022/11/102198病因骶髓上SCI脊髓休克期:逼尿肌無反射無抑制性膀胱收縮在6~8周腱反射恢復時出現。無抑制性膀胱收縮不斷增強,殘余尿減少有認為,殘余尿少于20%時為膀胱平衡。但這種膀胱平衡需要膀胱內高的壓力,這將會導致腎臟損害。96%逼尿肌-括約肌失協調2022/11/1299病因骶髓上SCI2022/11/102299病因骶髓SCI逼尿肌無反射高順應性無收縮性膀胱尿道外括約肌去神經尿道內括約肌失弛緩:排尿時尿道內括約肌不開放,因支配尿道內括約肌的交感神經中樞相對完整,但交感神經與骶髓內的副交感神經聯系中斷,不能產生協調活動。尿道外括約肌失弛緩:見于骶髓內陰部神經中樞不完全性損傷時2022/11/12100病因骶髓SCI2022/11/10231002022/11/121012022/11/1024101病因周圍神經損傷膀胱喪失感覺過度充盈,膀胱膨脹,殘余尿增加大膀胱:平均635ml,最大可達1500ml2022/11/12102病因周圍神經損傷2022/11/1025102神經源性膀胱分類尿失禁尿潴留2022/11/12103神經源性膀胱分類尿失禁2022/11/10261032022/11/12104尿失禁或潴留原因尿失禁尿潴留膀胱原因膀胱原因無抑制性收縮逼尿肌無反射容量降低容量增加低順應性高順應性出口原因出口原因膀胱頸壓力降低高充盈壓力伴低流速外括約肌張力降低內外括約肌失協調尿潴留和失禁無抑制性膀胱收縮,且逼尿肌收縮不充分

2022/11/1027尿失禁或潴留原因尿失禁104神經源性膀胱分類上運動神經元膀胱完全性不完全性下運動神經元膀胱完全性不完全性2022/11/12105神經源性膀胱分類上運動神經元膀胱2022/11/1028105神經源性膀胱分類感覺麻痹性膀胱運動麻痹性膀胱自主性膀胱反射性膀胱無抑制性膀胱2022/11/12106神經源性膀胱分類感覺麻痹性膀胱2022/11/1029106神經源性膀胱分類C型在排尿過程中具備大腦控制下隨意放松尿道外括約肌的能力,常見于不完全性脊髓損傷S型約10%-15%的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失去尿道外括約肌皮層控制,可用Crede腹部擠壓,用力屏氣及叩擊法達到協同反射性括約肌放松2022/11/12107神經源性膀胱分類C型2022/11/1030107神經源性膀胱分類Q型多為完全性四肢癱,無皮層控制及尿道外括約肌的脊髓協同放松,無正常手功能實施自我導尿,不能通過隨意的或會陰的刺激使膀胱排空,導尿僅能由護理人員完成P型無尿道外括約肌的皮層及脊髓協同控制,但具備正常的手功能可以進行間斷自我導尿和肛門牽伸以排空膀胱,多為完全性截癱2022/11/12108神經源性膀胱分類Q型2022/11/1031108評定神經方面的病史神經系統體格檢查泌尿系評定2022/11/12109評定神經方面的病史2022/11/1032109泌尿系評定上尿路與下尿路根據疾病是否累及上尿路而選擇例如:髖關節置換,可不進行上尿路檢查SCI患者,排尿時膀胱壓力較高,則需全面檢查(necessary)。檢查頻率根據病情變化而定SCI后5~10年一般認為要每年至少檢查1次,此后可隔年檢查。有證明SCI后20年膀胱功能還會發生變化,因此可考慮年年進行檢查.恥骨上造瘺或留置導尿,則要每年膀胱鏡檢查排除結石和腫瘤2022/11/12110泌尿系評定上尿路與下尿路2022/11/1033110泌尿系評定上尿路檢查方法靜脈造影B超24h肌酐清除率Quatitativerenalscan腎臟掃描CT2022/11/12111泌尿系評定上尿路檢查方法2022/11/1034111泌尿系評定下尿路檢查方法膀胱造影血尿、癥狀性UTIs復發、伴促結石形成的有機物(即奇異變形桿菌)無癥狀的菌尿復發、泌尿系的膿毒癥、尿潴留或失禁、長期留置導尿。膀胱鏡留置導尿4~6周才去除或改為其他治療方法時,可以發現影像學遺漏的結石尿動力學2022/11/12112泌尿系評定下尿路檢查方法2022/11/1035112尿流動力學尿流動力學是依據流體力學和電生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檢測尿路各部壓力、流率及生物電活動,從而了解尿路排尿功能及機制,以及排尿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學變化2022/11/12113尿流動力學尿流動力學是依據流體力學和電生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13用途殘余尿初始膀胱反射最大膀胱容量尿流率括約肌情況逼尿肌情況膀胱沖洗2022/11/12114用途殘余尿2022/11/1037114尿流率單位時間內排出的尿量主要反映排尿過程中逼尿肌與尿道括約肌相互作用的結果,即下尿路的總體功能情況。參數:最大尿流率、尿流時間及尿量尿流率受性別、年齡和排尿等因素影響2022/11/12115尿流率單位時間內排出的尿量2022/11/1038115膀胱壓力容積測定膀胱內壓、直腸內壓(腹壓)及逼尿肌壓(膀胱壓-直腸壓)。正常測定為:無殘余尿;膀胱充盈期內壓0.49~1.47kPa,順應性良好;沒有無抑制性收縮;膀胱最初排尿感覺時的容量為100~200ml;膀胱總容量400~500ml;排尿及中止排尿受意識控制2022/11/12116膀胱壓力容積測定膀胱內壓、直腸內壓(腹壓)及逼尿肌壓(膀胱壓116尿道壓力分布測定最大尿道閉合壓4.90~12.75kPa(女性5.88~6.87kPa);功能性尿道長度男性為5.4±0.8cm,女性為3.7±0.5cm2022/11/12117尿道壓力分布測定最大尿道閉合壓4.90~12.75kPa(女117治療目標預防上尿路并發癥:腎功能惡化、腎積水、腎結石和腎盂腎炎預防下尿路并發癥:膀胱結石、膀胱炎膀胱輸尿管返流建立膀胱管理方案,回歸社區2022/11/12118治療目標預防上尿路并發癥:腎功能惡化、腎積水、腎結石和腎盂腎118失禁型障礙治療此型相當于傳統分類的無抑制性膀胱、部分反射膀胱,尿流動力學分類中逼尿肌反射亢進、括約肌協同失調,逼尿肌無反射,外括約肌失神經。治療原則:促進膀胱貯尿和徹底排空2022/11/12119失禁型障礙治療此型相當于傳統分類的無抑制性膀胱、部分反射膀胱119抑制膀胱收縮、減少感覺傳入藥物治療:抗膽堿能制劑(阿托品、東莨菪堿)減少膀胱收縮能力。青光眼、腸梗阻、妊娠禁用神經阻斷或選擇性骶神經根切斷行為治療用于認知障礙患者,制定排尿方案同時進行必要的膀胱訓練,每隔2~5天排尿間隔時間增加10~5分鐘,直至合理的間隔時間為止2022/11/12120抑制膀胱收縮、減少感覺傳入藥物治療:抗膽堿能制劑(阿托品、東120增加膀胱出口阻力使用α腎上腺素能藥物和β受體阻滯劑。如麻黃素25-100mg/日,丙咪嗪兒童25mg睡前,成人100-200mg/日。高血壓、心絞痛、甲亢禁用。手術治療如人工括約肌植入,需在發病后半年至少年后確定括約肌功能不能恢復患者才能使用。生物反饋、有規律排尿刺激等行為治療2022/11/12121增加膀胱出口阻力使用α腎上腺素能藥物和β受體阻滯劑。如麻黃素121其它抗利尿激素應用外部集尿器間歇和持續性導尿尿流改道術2022/11/12122其它抗利尿激素應用2022/11/1045122潴留型障礙相當于傳統分類的感覺及運動麻痹性膀胱、自主性膀胱及部分反射性膀胱,尿流動力學分類中逼尿肌無反射、外括約肌痙攣、逼尿肌反射亢進,合并內、外括約肌協同失調或痙攣。治療原則:促進膀胱排空2022/11/12123潴留型障礙相當于傳統分類的感覺及運動麻痹性膀胱、自主性膀胱及123增加膀胱內壓與促進膀胱收縮行為治療:目的為保持規律的排尿;減少殘余尿量(<100ml);維護膀胱輸尿管的瓣膜功能、避免返流;減少泌尿系感染2022/11/12124增加膀胱內壓與促進膀胱收縮行為治療:目的為保持規律的排尿;減124手法Crede法手法:用拳頭由臍部深按壓向恥骨方向滾動,以避免恥骨上加壓尿液返流引起腎盂積水。屏氣(Valsava):增加腹壓>50cmH2O。膀胱反射:促進或引發反射性收縮,尋找觸發點,如牽張、叩擊恥骨上、會陰區、大腿內側、擠壓陰莖、肛門刺激等。手法中以坐位、站位排尿較為有利2022/11/12125手法Crede法手法:用拳頭由臍部深按壓向恥骨方向滾動,以125增加膀胱內壓與促進膀胱收縮藥物治療:索利那新:阻滯膀胱平滑肌M3受體來抑制逼尿肌的過度活動。膽堿能制劑(比賽可靈)氨基甲酰甲基膽堿,40mg-100mg/日,增加膀胱內壓促進排尿。潰瘍病/哮喘/甲亢/腸梗阻禁用。支持治療:間歇或留置導尿管。電刺激:作用于膀胱及骶神經運動支??刹捎媒浧る姶碳せ蛑蹦c內刺激2022/11/12126增加膀胱內壓與促進膀胱收縮藥物治療:索利那新:阻滯膀胱平滑肌126減低膀胱出口阻力解除梗阻:如根據不同原因作前列腺切除和尿道狹窄修復或擴張。尿道內括約肌:經尿道膀胱頸切除和YV膀胱頸成型術,藥物治療采用α受體阻滯劑,降低膀胱出口壓力。尿道外括約肌:尿道擴張、陰神經阻滯和尿道外括約肌切開術均有效。藥物治療可采用baclofen2022/11/12127減低膀胱出口阻力解除梗阻:如根據不同原因作前列腺切除和尿道狹127間歇性導尿每4~6小時導尿一次,或據攝入量定膀胱容量300~500ml,配合飲水控制。殘余尿少于80ml時,可停止導尿。間歇導尿可教育患者采用清潔間歇導尿,導尿管生理鹽水沖洗即可,并不增加感染發生率2022/11/12128間歇性導尿每4~6小時導尿一次,或據攝入量定2022/11/128保留導尿搶救期和不能主動配合時使用。患者愿意配合,沒有靜脈輸液時盡量停止使用,以減少菌尿及感染發生。流出道梗阻沒有解決則仍需持續導尿。要注意保持導尿管的正常方向和固定方法2022/11/12129保留導尿搶救期和不能主動配合時使用。2022/11/1052129注意避免尿道穹隆部壓力導尿管固定在腹壁避免牽拉拔除時務必抽空氣囊保證足夠的飲水集尿袋注意排空每周應更換導尿管選擇柔軟的導尿管2022/11/12130注意避免尿道穹隆部壓力2022/11/1053130手術尿流改道:恥骨上造瘺或回腸代膀胱2022/11/12131手術尿流改道:恥骨上造瘺或回腸代膀胱2022/11/1054131菌尿常見的問題,尤其是脊髓損傷后長期使用間歇導尿患者。65歲以上10~25%社區居民和25~40%家庭護理患者發現存在無癥狀菌尿。無癥狀者不需抗生素預防治療2022/11/12132菌尿常見的問題,尤其是脊髓損傷后長期使用間歇導尿患者。202132膿尿約96%伴隨感染癥狀顯微鏡觀察≥10個白細胞/mm3泌尿系感染:尿急、尿頻、尿痛,同時肢體寒顫、發熱和白細胞升高。SCI患者膀胱感覺消失,因此常表現為尿混濁、異味、腹部和下肢痙攣,新發生尿失禁與潴留以及T6以上損傷者自主神經反射障礙2022/11/12133膿尿約96%伴隨感染癥狀2022/11/1056133治療明確致病菌后立即開始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通常接受7天治療程序。有高熱、脫水或自主神經反射失常者則治療更要積極。對這些患者建議住院并接受監護、補液并給予廣譜抗生素(如氨芐青霉素等)2022/11/12134治療明確致病菌后立即開始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2022/11/1134上尿路感染明顯發熱還需考慮上泌尿系感染(如腎盂腎炎)治療熱退后,仍應連續應用口服抗生素2-3周由于尿路感染,應檢查腎功能損害,攝腹部平片以排除尿路結石,其后作超聲檢查,必要時行腎盂造影2022/11/12135上尿路感染明顯發熱還需考慮上泌尿系感染(如腎盂腎炎)2022135改良膀胱沖洗法脊髓損傷患者感覺喪失,癥狀表現不明顯,泌尿系感染的正確判斷。采用生理鹽水50ml,沖洗20次的改良膀胱沖洗法,同時沖洗后即刻和90分鐘后收集尿樣本進行半定量計數,比較沖洗前后細菌濃度和總數變化。既有診斷價值又有治療價值2022/11/12136改良膀胱沖洗法脊髓損傷患者感覺喪失,癥狀表現不明顯,泌尿系感136清潔導尿技術清潔導尿(間歇導尿),指由非醫務人員(患者、親屬或陪護者)進行的不留置導尿管的導尿方法,以減少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依賴性,提高患者的生活獨立性。國際上已經較普遍應用于脊髓損傷和其他神經癱瘓的患者2022/11/12137清潔導尿技術清潔導尿(間歇導尿),指由非醫務人員(患者、親屬137適應證不能自主排尿或自主排尿不充分(殘余尿>80~100ml)的脊髓損傷或其他神經癱瘓。神志清楚并主動配合2022/11/12138適應證不能自主排尿或自主排尿不充分(殘余尿>80~100m138禁忌證尿道嚴重損傷或感染,以及尿道內壓瘡患者神志不清或不配合接受大量輸液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極度低下有顯著出血傾向前列腺顯著肥大或腫瘤2022/11/12139禁忌證尿道嚴重損傷或感染,以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