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課件】時間的腳印第2課時示范課件_第1頁
【教學課件】時間的腳印第2課時示范課件_第2頁
【教學課件】時間的腳印第2課時示范課件_第3頁
【教學課件】時間的腳印第2課時示范課件_第4頁
【教學課件】時間的腳印第2課時示范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課時時間的腳印第二單元·第8課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巖石可以記錄時間——時間的腳印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在認識了巖石記錄時間的特異功能并了解了文章的思路之后,今天我們來學習文章的說明方法,品味文章生動有趣的語言。細讀文本,分析研究

一、請同學們找一找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細讀文本,分析研究

說明“化石是歷史的證人,它幫助我們認識地球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例如,很多地方都發(fā)現(xiàn)了一種海洋生物三葉蟲的化石。它告訴我們,在離現(xiàn)在大約六億多年前到五億多年前的那個叫做“寒武紀”的時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寬廣。許多高大樹木的化石告訴我們,有一個時期地球上的氣候是溫暖而潮濕的,這是叫做“石炭紀”的時代的特征。還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長上了長長的毛,這準是天氣冷了,說明了“第四紀”冰河時期的來臨。舉例子細讀文本,分析研究

將冰河的移動比作鐵掃帚掃過地面,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冰河對巖石的破壞作用。打比方如果大量的水結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緩慢地移動著,破壞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鐵掃帚從地上掃過,創(chuàng)刮著所遇到的一些石頭。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沒有放棄對巖石的破壞。細讀文本,分析研究

以建筑蘭新鐵路為例說明人為因素對巖石的破壞作用。同時,又將人對巖石的破壞速度與地質(zhì)作用的速度進行了比較,突出了人對巖石的破壞作用不可忽視。作比較當然我們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蘭新鐵路的時候,一個山頭在幾分鐘內(nèi)就被炸掉了,這相對地質(zhì)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品味語言,深入探討

二、請同學們跳讀文章,從文中找出一兩處語句體會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品味語言,深入探討

1.在大自然中保存著許多種時間的記錄,那躺在山野里的巖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

“躺”字賦予山野里的巖石以人的姿態(tài),生動展現(xiàn)了時間保存在巖石中的狀態(tài),增強了說明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品味語言,深入探討2.根據(jù)計算,大約3000~10000年的時間,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巖石。

“大約”表示不很準確的古跡,如果去掉“大約”,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巖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時間。這種說法與事實不符。“大約”一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體現(xiàn)了作者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品味語言,深入探討3.石頭顏色的不同,也常常說明著地球上的變化。紅色的巖石意味著當時氣候非常炎熱,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

“常常”表明通過石頭顏色證明地球變化的概率很高。“非常說明”炎熱的程度很大。“很可能”表示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很大。這些詞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品味語言,深入探討

4.狂風吹來了,洪水沖來了,冰河爬來了,碎石、沙礫、泥土被它們帶著,開始了旅行。

大自然冰河流動的場景被擬人化了,“爬”字生動地寫出了其姿態(tài),讓人讀來親切形象,也令枯燥難懂的科普內(nèi)容變得有趣起來。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1.課文主要介紹分析巖石記錄時間的奇異功能,為什么不直接進入正題,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話?

把時間擬人化,一方面與主題照應,另一方面,通過引用,由生活時間引入地質(zhì)時間,更切合讀者實際生活,吸引讀者。文題“時間的腳印”實際上是“從巖石上,可以看到時間的長短”的意思。合作探究,解決疑難2.課文在說明巖石可以記錄時間后,接著寫了一段介紹北京故宮“銅壺滴漏”的內(nèi)容,這樣寫偏離主旨嗎?為什么?

偏離主旨。因為前文談到人們已經(jīng)想出了許多記錄時間的辦法,發(fā)明了鐘表、日歷等。關于北京故宮“銅壺滴漏”的敘述也可以放在一起說,不必在后面單獨提及。另外,如果不要此段,直接接下一段,在行文上也可以更自然、緊湊。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沒有偏離主旨。因為這篇文章的主旨是說明時間是如何被記錄下來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巖層便代表著幾十年到上百年的時間,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著的許多種記錄時間的“重要的一種”,而“銅壺滴漏”則是這其中的另外一種,二者相互補充,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課堂小結

說明文語言既可以是通俗平實的,也可以是生動形象的,這要根據(jù)說明內(nèi)容和讀者對象來確定。但歸根結底,說明文的語言必須準確、嚴謹。而本文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