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儀操作步驟_第1頁
經緯儀操作步驟_第2頁
經緯儀操作步驟_第3頁
經緯儀操作步驟_第4頁
經緯儀操作步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緯儀操作步驟經緯儀操作步驟經緯儀操作步驟xxx公司經緯儀操作步驟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第1.0次更改批準審核制定方案設計,管理制度經緯儀的基本操作為:對中、整平、瞄準和讀數。

(一)對中

對中的目的是使儀器度盤中心與測站點標志中心位于同一鉛垂線上。操作步驟為:

張開腳架,調節腳架腿,使其高度適宜,并通過目估使架頭水平、架頭中心大致對準測站點。

從箱中取出經緯儀安置于架頭上,旋緊連接螺旋,并掛上錘球。如錘球尖偏離測站點較遠,則需移動三腳架,使錘球尖大致對準測站點,然后將腳架尖踩實。

略微松開連接螺旋,在架頭上移動儀器,直至錘球尖準確對準測站點,最后再旋緊連接螺旋。

(二)整平

整平的目的是調節腳螺旋使水準管氣泡居中,從而使經緯儀的豎軸豎直,水平度盤處于水平位置。其操作步驟如下:

1.旋轉照準部,使水準管平行于任一對腳螺旋[如圖3-7A]。轉動這兩個腳螺旋,使水準管氣泡居中。

2.將照準部旋轉90°,轉動第三個腳螺旋,使水準管氣泡居中[如圖3-7B]

圖3-7整平

3.按以上步驟重復操作,直至水準管在這兩個位置上氣泡都居中為止。使用光學對中器進行對中、整平時,首先通過目估初步對中(也可利用錘球),旋轉對中器目鏡看清分劃板上的刻劃圓圈,再拉伸對中器的目鏡筒,使地面標志點成像清晰。轉動腳螺旋使標志點的影像移至刻劃圓圈中心。然后,通過伸縮三腳架腿,調節三腳架的長度,使經緯儀圓水準器氣泡居中,再調節腳螺旋精確整平儀器。接著通過對中器觀察地面標志點,如偏刻劃圓圈中心,可稍微松開連接螺旋,在架頭移動儀器,使其精確對中,此時,如水準管氣泡偏移,則再整平儀器,如此反復進行,直至對中、整平同時完成。

瞄準

瞄準目標的步驟如下:

1.目鏡對光:將望遠鏡對向明亮背景,轉動目鏡對光螺旋,使十字絲成像清晰。

2.粗略瞄準: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與望遠鏡制動螺旋,轉動照準部與望遠鏡,通過望遠鏡上的瞄準器對準目標,然后旋緊制動螺旋。

3.物鏡對光:轉動位于鏡筒上的物鏡對光螺旋,使目標成像清晰并檢查有無視差存在,如果發現有視差存在,應重新進行對光,直至消除視差。

4.精確瞄準:旋轉微動螺旋,使十字絲準確對準目標。觀測水平角時,應盡量瞄準目標的基部,當目標寬于十字絲雙絲距時,宜用單絲平分;目標窄于雙絲距時,宜用雙絲夾住;觀測豎直角時,用十字絲橫絲的中心部分對準目標位,

讀數

讀數前應調整反光鏡的位置與開合角度,使讀數顯微鏡視場內亮度適當,然后轉動讀數顯微鏡目鏡進行對光,使讀數窗成像清晰,再按上節所述方法進行讀數。經緯儀的基本操作經緯儀的應用很多1、測量角度,包括水平角和豎直角2、在已知一點和一條直線的情況下,放出已知角度的另一條直線3、方便的時候也可以代替水準儀使用4、實際使用最所的是極坐標法和交匯法下面是幾種基本方法,不過遺憾,貼不上圖表,努力理解下吧放出一點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很多,要根據控制網的形式及分布、放線的精度要求及施工現場的條件來選用。4-1-4-1直角坐標法當建筑場地的施工控制網為方格網或軸線網形式時,采用直角坐標法放線最為方便。如圖4-5所示,G1、G2、G3、G4為方格網點,現在要在地面上測出一點A。為此,沿G2-G3邊量取G2A',使G2A'等于A與G2橫坐標之差Δx,然后在A'設置經緯儀測設G2-G3邊的垂線,在垂線上量取A'A,使A'A等于A與G2縱坐標之差Δy,則A點即為所求。圖4-5直角坐標放線圖從上述可見,用直角坐標法測定一已知點的位置時,只須要按其坐標差數量取距離和測設直角,用加減法計算即可,工作方便,并便于檢查,測量精度亦較高。4-1-4-2極坐標法極坐標法適用于測設點靠近控制點,便于量距的地方。用極坐標法測定一點的平面位置時,系在一個控制點上進行,但該點必須與另一控制點通視。根據測定點與控制點的坐標,計算出它們之間的夾角(極角β)與距離(極距S),按β與S之值即可將給定的點位定出。如圖4-6中,M、N為控制點,即已知M、N之坐標和MN邊的坐標方位角αMN?,F在要求根據控制點M測定尸點。首先進行內業計算,按坐標反算方法,求出M到P的坐標方位角αMP和距離S。計算公式如下:β=αMN-αMP(4-20)圖4-6極坐標放線圖在實地測定P點的步驟:將經緯儀安置于M點上,以MN為起始邊,測設極角β,定出MP之方向,然后在MP上量取S,即得所求點P。當不計控制點M的誤差,用極坐標法測定P之點位中誤差mP,可按下式進行計算:(4-21)式中mβ——測設β角度的中誤差;S——控制點至測定點的距離;ms——測定距離S的中誤差?!纠?】在圖4-6中,已知控制點M、N的坐標值和MN邊的坐標方位角為:xM=,yM=:xN=,yN=;αMN=0°37'07"。待測點P的坐標為:xP=,yP=。計算αMP及β、S之值。為了使計算過程條理清楚,采用表4-9、表4-10進行計算。表4-9是使用計算機和三角函數表進行計算的表格形式;表4-10是用對數計算的表格。表中(1)、(2)、(3)……表示計算次序。從表中可以看出,兩種計算方法其結果完全相同:S=161.638m,αMP=289°20'10"。而β=αMN-αMP=0°37'07"+3600-289°20'10"=71°16'57"。應用三角函數計算表4-9應用對數計算表4-10注:(n)表示其真數為負值。4-1-4-3角度前方交會法角度前方交會法,適用于不便量距或測設點遠離控制點的地方。對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線的定位,亦可采用此法。如圖4-7所示,用前方交會法測定點P時,先要根據P點的坐標與控制點M、N的坐標,按式(4-18)求出控制點至測定點的坐標方位角αMP、αNP,然后再按式(4-20)求出夾角β及γ。實地測設P點的步驟:在控制點M、N設站,分別測設β及γ兩角,方向線MP和NP的交點即為所求的P點。當不計控制點本身的誤差,測設點P的精度可按下式計算:(4-22)式中MP——P點位置的測定中誤差;β、γ——交會角;m——測設β、γ的測角中誤差;SMP、SNP——交會邊的長度。 圖4-7角度前方交會法[例5]設圖4-7中,控制點M、N及待測定點P之坐標值仍同前例,計算交會角β、γ和點P的中誤差MP。αMP、SMP和β之值在前例中已經求出,現按表4-9的形式計算αNP、SNP得:αNP=233°30'50",SNP=191.952m。而γ=αNP-αNM=αNP-(αMN+180°)=233°30'50"-(0°37'07"+180°)=52°53'43"。設測定β、γ的測角中誤差m=10",將m、β、γ及SMP、SNP之值代入(4-22)式,則得表4-94-1-4-4方向線交會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測定點由相對應的兩已知點或兩定向點的方向線交會而得。方向線的設立可以用經緯儀,也可以用細線繩。如圖4-8所示,根據廠房矩形控制網上相對應的柱中心線端點,以經緯儀定向,用方向線交會法測設柱基中心或柱基定位樁。在施工過程中,各柱基中心線則可以隨時將相應的定位樁拉上線繩,恢復其位置。此外,在施工放線時,定向點往往投設在龍門板上(圖4-9),在龍門板上標出墻、柱的中心線,可以將龍門板上相對應的方向點拉上白線繩,用以表示墻、柱的中心線。圖4-8方向線交會圖1-柱中心線端點;2-柱基定位樁;3-廠房控制網圖4-9龍門板定點法1-龍門板;2-龍門樁;3-細線繩4-1-4-5距離交會法從控制點至測設點的距離,若不超過測距尺的長度時,可用距離交會法來測定。如圖4-10所示,A、B為控制點,P為待測點。為了在實地測定P,先應按式(4-19)計算出a、b的長度。a、b之值也可以直接從圖上量取。測設時分別以A、B為中心,a、b為半徑,在場地上作弧線,兩弧的交點即為P。用距離交會法來測定點位,不需使用儀器,但精度較低。圖4-10距離交會法4-1-4-6正倒鏡投點法1.適用條件及優點在進行直線投點時,一般是把儀器安置在直線的一端,照準相應的另一端點,進行放線投點。若直線兩端點之間不能直接通視時,則可將儀器置于兩端點之間的高處位置,運用正倒鏡法進行投點。此外,在遠距離投點時,亦可將儀器置于直線兩端點的中間,進行投點。正倒鏡投點法不受地形地物的限制,能解決通視的困難;同時由于使視線縮短,減少了照準誤差和可以不考慮對中誤差的影響,因而使投點精度得到提高。2.測設方法在圖4-11中,設A、C兩點不通視,在A、C兩點之間任意選定一點B',使能與A、C通視。B'應盡量靠近AC線。然后在B'安置經緯儀,分別以正倒鏡照準A,倒轉望遠鏡前視C。由于儀器誤差的影響,十字絲之交點不落于O點,而分別落于O'、O"。為了將儀器移置于AC線上,取合?O'O"定出O點,若O在C之左,則將儀器自B'向右移動B'B距離,反之亦然。B'B按下式計算。(4-23)如此重復操作,直到O'和O"點落于C點的兩側,且CO'=CO"的時候,儀器就恰好位于AC直線上了。圖4-11正倒鏡投點法3.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