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公司BICC技術規范_第1頁
通信公司BICC技術規范_第2頁
通信公司BICC技術規范_第3頁
通信公司BICC技術規范_第4頁
通信公司BICC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4/30╳╳╳╳-╳╳-╳╳實施╳╳╳╳-╳╳╳╳-╳╳-╳╳實施╳╳╳╳-╳╳-╳╳公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公布QB-╳╳-╳╳╳-╳╳╳╳中國移動通信企業標準與承載獨立的呼叫操縱(BICC)規范第5部分:BICC所支持的補充業務、BICC與ISUP的信令配合與承載獨立的呼叫操縱(BICC)規范第5部分:BICC所支持的補充業務、BICC與ISUP的信令配合修訂稿修訂稿版本號:V2.0.0(征求意見稿)目次TOC\o"1-3"\h\z1 范圍 12 引用標準 13 術語和定義 14 符號和縮略語 35 BICC所支持的補充業務 66 BICC與ISUP的信令配合 76.1 概述 76.2 BICC與ISUP的信令配合 86.2.1 IAM發送操縱 86.2.2 承載通道的連接 96.2.3 回落的處理 106.2.4 呼叫的釋放 11編制歷史 12

修訂講明本修訂稿要緊對原稿進行了以下幾方面修訂:對原稿中的部分內容進行了明確規定。BICC協議應支持的補充業務集對已確認“可選”的內容進行了標記。對原稿文字描述加以補充和完善。

前言本規范共包含如下標準文件,本文件是第五部分。第1部分:BICC的功能描述第2部分:BICC的消息和參數的差不多功能和格式第3部分:BICC的程序第4部分:BICC的APM、隧道和IP承載操縱協議。第5部分:BICC所支持的補充業務、BICC與ISUP的信令配合本標準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技術部提出并歸口。本標準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技術部負責解釋。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研發中心。本標準要緊起草人:魏冰、王冰本標準解釋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技術部。范圍本部分要緊規定了在軟交換移動通信網中需要由BICC所支持的補充業務以及BICC與ISUP之間的信令配合問題。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的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1]Q.1912.1ISUP-BICCINTERWORKING[2]ITU-TQ.761(1999),SignallingSystemNo.7–ISDNuserpartfunctionaldescription.[3]ITU-TQ.762(1999),SignallingSystemNo.7–ISDNuserpartgeneralfunctionsofmessagesandsignals.[4]ITU-TQ.763(1999),SignallingSystemNo.7–ISDNuserpartformatsandcodes.[5]ITU-TQ.764(1999),SignallingSystemNo.7–ISDNuserpartsignallingprocedures.[6]ITU-TQ.730(1999),ISDNuserpartsupplementaryservices.[7]ITU-TQ.1902.1(2001),BearerIndependentCallControlprotocol(BICC)(Capabilityset2):Functionaldescription.[8]ITU-TQ.1902.2(2001),BearerIndependentCallControlprotocol(BICC)(Capabilityset2)andSignallingSystemNo.7ISDNuserpart:Generalfunctionsofmessagesandparameters.[9]ITU-TQ.1902.3(2001),BearerIndependentCallControlprotocol(BICC)(Capabilityset2)andSignallingSystemNo.7ISDNuserpart:Formatsandcodes.[10]ITU-TQ.1902.4(2001),BearerIndependentCallControlprotocol(BICC)(Capabilityset2):Basiccallprocedures.[11]ITU-TQ.767(1991),ApplicationoftheISDNuserpartofCCITTSignallingSystemNo.7forinternationalISDNinterconnections.術語和定義骨干網連接(BNC):表示骨干網內邊緣到邊緣傳遞連接,它由一個或多個BNCL(骨干網連接鏈路)構成,BNC表示端到端網絡承載連接(NBC)的一段。骨干網連接鏈路(BNCL):表示兩個相鄰骨干網實體(包含BCF功能)之間的傳遞設施。承載操縱功能(BCF):在功能模型中有五種類型的BCF:BCF-G、BCF-J、BCF-N、BCF-R和BCF-T。-承載操縱接合功能(BCF-J):提供承載交換操縱功能、與兩個相關CSF的通信能力以及建立和釋放BNC所需的信令能力。-承載操縱網關功能(BCF-G):提供承載交換操縱功能、與相關CSF-G的通信能力以及建立和釋放BNC所需的信令能力。-承載操縱節點功能(BCF-N):提供承載交換操縱功能、與相關CSF的通信能力以及建立和釋放到對等BCF-N的BNC所需的信令能力。-承載操縱中繼功能(BCF-R):提供承載交換操縱功能,中繼承載操縱信令請求到下一個BCF,以完成邊緣到邊緣的骨干網連接。-承載操縱轉接功能(BCF-T):提供承載交換操縱功能、與相關CSF-T的通信能力以及建立和釋放BNC所需的信令能力。承載操縱段(BCS):表示兩個相鄰的承載操縱功能實體(BCF)之間的信令關系。承載互通功能(BIWF):一個功能實體,提供了承載操縱功能(BCF)、一個業務節點(BCF-N、BCF-T或BCF-G)范圍內的媒體映射/交換功能、一個或多個MCF及和MMSF,從功能上等效于一個兼作承載操縱的媒體網關。承載互通節點(BIWN):包含類似BIWF功能的物理單元。呼叫操縱偶聯(CCA):定義了位于不同物理實體上的呼叫和呼叫-承載狀態機之間的對等信令關聯。呼叫協調節點(CMN):一個功能實體,提供了CSF-C功能,且沒有相關的BCF實體。呼叫業務功能(CSF):定義了以下四種類型:-呼叫業務節點功能(CSF-N):包含在ISN中,提供業務操縱節點行為,實現窄帶信令和BICC的互通,將呼叫特性送往對等層(CSF-N),同時調用BCF-N實現窄帶業務在骨干網中的傳輸。-呼叫業務轉接功能(CSF-T):包含在TSN中,提供業務轉接行為,以建立和維護骨干網絡呼叫和相關的承載關系。它在CSF-N對等層之間傳遞信令,同時調用BCF-T以實現窄帶業務在骨干網中的傳輸。-呼叫業務網關功能(CSF-G):包含在GSN中,提供業務網關行為,以建立和維護網絡呼叫和相關的承載關系。它在CSF-N對等層之間傳遞信令,同時調用BCF-G以實現窄帶業務在骨干網中的傳輸。-呼叫業務協調功能(CSF-C):包含在CMN中,提供呼叫協調行為,以建立和維護網絡呼叫。它在CSF-N對等層之間傳遞信令,不與任何BCF關聯,只是一種呼叫操縱功能。接口業務節點(ISN):提供與非BICC網絡及終端設備接口的功能實體,包含一個或多個呼叫業務節點功能(CSF-N)、一個或多個與非BICC網絡、終端設備以及寬帶骨干網中對等交互的互通功能(BIWF)。網關業務節點(GSN):提供兩個網絡域間的網關功能的功能實體,包含一個或多個呼叫業務網關功能(CSF-G)、一個或多個承載互通功能(BIWF)。GSN能夠與同網絡域的TSN、ISN交互,也能夠與其他網絡域的GSN交互。GSN上的信令流與TSN上的相同。轉接業務節點(TSN):在ISN、GSN之間提供轉接功能的功能實體,包含一個或多個呼叫業務轉接功能(CSF-T)、一個或多個BIWF。TSN能夠與同網絡域的ISN、GSN及其他的TSN交互。業務節點(SN):ISN、GSN和TSN的統稱。媒體操縱功能(MCF):一個功能實體,和BCF相互作用,提供對承載和MMSF的操縱。不屬于BICC規范范疇。媒體映射/交換功能(MMSF):一個功能實體,提供兩種承載間的受控互聯,以及承載從一種技術和適配/編碼方式到另一種技術和適配/編碼方式的隨意轉換。信令傳送層(STL):向BICC提供(傳送)和/或網絡層業務的一組特定協議集。其功能、協議和業務原語不屬于本規范的范疇。信令傳送轉換器(STC):在STL和BICC之間的協議層,它使得BICC協議獨立于所使用的STL層。交換節點(SWN):在骨干核心網絡中提供交換功能一個功能實體,包含BCF-R。SWN能夠與其他骨干網絡域的SWN交互,同時,BCF-R能夠與BIWF實體中的BCF-N交互。電路交換網(SCN):對任何使用電路交換技術的網絡的通稱,例如,ISDN/PSTN/PLMN。符號和縮略語ACMAddressCompleteMessage地址全消息AEIApplicationEntityInvocation應用實體調用APMApplicationTransportMechanism應用傳送機制APPApplicationTransportParameter應用傳送參數ASEApplicationServiceElement應用業務單元ATIIApplicationTransportInstructionIndicators應用傳送指令指示語BATBearerAssociationTransport承載關系傳送BCFBearerControlFunction承載操縱功能BCF-GBearerControlGatewayFunction承載操縱網關功能BCF-JBearerControlJointFunction承載操縱接合功能BCF-NBearerControlNodalFunction承載操縱節點功能BCF-RBearerControlRelayFunction承載操縱中繼功能BCF-TBearerControlTransitFunction承載操縱轉接功能BCTPBearerControlTunnellingProtocol承載操縱隧道協議BICCBearerIndependentCallControl與承載獨立的呼叫操縱BIWFBearerInterWorkingFunction承載互通功能BNC-IDBackboneNetworkConnectionIdentifier骨干網連接識不符CICCallInstanceCode呼叫實例碼CMNCallMediationNode呼叫協調節點COTContinuitymessage導通消息CPGCallProgressmessage呼叫進展消息CSFCallServiceFunction呼叫業務功能CSF-CCallServiceCoordinationFunction呼叫業務協調功能CSF-GCallServiceGatewayFunction呼叫業務網關功能CSF-NCallServiceNodalFunction呼叫業務節點功能CSF-TCallServiceTransitFunction呼叫業務轉接功能DPCDestinationPointCode目的信令點編碼EHErrorsHandling差錯處理GATGenericAddressingandTransport通用尋址和傳送GRSGroupResetmessage群復原消息GSNGatewayServingNode網關業務節點IAMInitialAddressMessage初始地址消息ISDN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綜合業務數字網ISNInterfaceServingNode接口業務節點ISUPISDNUserPartISDN用戶部分MCFMediaControlFunction媒體操縱功能MLPPMulti-LevelPrecedenceandPre-emption多級過程和搶占MMSFMediaMapping/SwitchingFunction媒體映射/交換功能MTPMessageTransferPart消息傳遞部分MTP3MessageTransferPartlevel3(Narrowband)消息傳遞部分第3級(窄帶)MTP3bMessageTransferPartlevel3(Broadband)消息傳遞部分第3級(寬帶)OPCOriginatingPointCode源信令點編碼PLMNPublicLandMobileNetwork公共陸地移動網PSTN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公共電話交換網PDUProtocolDataUnit協議數據單元RELReleasemessage釋放消息RLCReleaseCompletemessage釋放完成消息RSCResetCICmessageCIC復原消息SACFSingleAssociationControlFunction單偶聯操縱功能SAMSubsequentAddressMessage后續地址消息SAOSingleAssociationObject單偶聯對象SCNSwitchedCircuitNetwork電路交換網SLSSignallingLinkSelection信令鏈路選擇SNServingNode業務節點STCSignallingTransportConverter信令傳送轉換器STLSignallingTransportLayers信令傳送層SWNSwitchingNode交換節點TETerminalEquipment終端設備TSNTransitServingNode轉接業務節點

BICC所支持的補充業務PAGE\#"'頁:'#'

'"參數實現在1902.6定義,支持的業務參考MISUP定義PAGE\#"'頁:'#'

'"參數實現在1902.6定義,支持的業務參考MISUP定義BICC應支持以下補充業務:類不名稱號碼識不類(NumberIdentificationSS)主叫號碼識不顯示(CLIP)主叫號碼識不限制(CLIR)被連號碼識不顯示(COLP)被連號碼識不限制(COLR)呼叫提供類(CallOfferingSS)無條件呼叫前轉(CFU)遇移動用戶忙呼叫前轉(CFB)遇無應答呼叫前轉(CFNRy)遇移動用戶不可及呼叫前轉(CFNRc)呼叫完成類(CallCompletionSS)呼叫等待(CW)呼叫保持(HOLD)多方通信類(MultiPartySS)多方通話(MPTY)呼叫限制類(CallRestrictionSS)閉鎖所有出呼叫(BAOC)閉鎖所有國際出呼叫(BOIC)閉鎖除歸屬PLMN國家外所有國際出呼叫(BOIC-exHC)閉鎖所有入呼叫(BAIC)當漫游出歸屬PLMN國家后,閉鎖入呼叫(BAIC-Roam)至忙用戶的呼叫完成CCBS(CompletionofCallstoBusySubscribers)(可選)BICC與ISUP的信令配合概述BICC協議如ITU-TQ.1902.1所定義;ISUP協議如ITU-TQ.761所定義。BICC與ISUP的配合發生在ISN的CSF。CSF-NCSF-NSCNnetworknetworkusingseparatecallandbearersignallingISNBICCBearercontrolBCF-NBIWFN-ISUPcall/bearercontrolISUPBICC圖1ISUP和BICC協議的配合模型當CSF具有ISUP的信令轉接功能時,信令信息將在這兩種協議接口上傳遞。除了本文下面所提的部分不同外,ISUP和BICC協議之間的信令消息差不多上一一對應的。且在ITU-TQ.1902.4[9]中定義了BICC與在ITU-TQ.764[4]中定義的ISUP一樣的兼容性處理進程。當中CSF功能模塊可作為A類或B類交換處理。BICC與ISUP的信令配合原則而言BICC與ISUP差不多能夠實現一一對應,具體的細節差不如下:1.IAM發送操縱。2.承載通道的連接。3.回落的處理。4.呼叫的釋放。IAM發送操縱6.2.1.1入局ISUP、出局BICC當發送IAM消息時,連接特性指示符(NatureofConnectionIndicators)參數的導通檢驗指示符(ContinuityCheckindicator)的設置參照Q.764[4]的過程而進行(“期望COT”或“不期望COT”)。當從ISUP收到導通檢驗指示符被設置為“導通檢驗成功”的導通消息后,發送導通消息(導通檢驗指示符設置為“導通”),參見Q.764[4]的中介交換過程。6.2.1.2入局BICC、出局ISUP兩種方法能夠操縱IAM消息的發送。(1)先發送ISUPIAM消息,使用導通檢驗協議來抑制呼叫的完成,直到承載建立。(2)抑制ISUPIAM消息的發送,直到承載建立。在方法(1),要求后繼網絡支持導通檢測協議。當入局處理進程推斷該呼叫可路由出去時即向后繼網絡發送ISUPIAM消息。其中IAM消息中的連接特性指示符(NatureofConnectionIndicators)參數的導通檢驗指示符(ContinuityCheckindicator)能夠設置為“在前端電路實施導通檢測(continuitycheckperformedonpreviouscircuit)”或“該電路要求導通檢測(continuityrequiredonthiscircuit)”以進行導通檢查。當以下的某個條件滿足時,都將發送導通指示標志設為“導通檢驗成功”的導通消息。假如入局IAM消息中表示要求“導通指示”,需要收到導通指示標志為“導通”的導通消息。下列四種事件發生,也能夠表示承載的成功建立。具體可參見7.5/Q.1902.4[6]的入局承載建立流程2.1)在前向承載建立中入局連接類型為“無需通知”時的承載建立通知2.2)在前向承載建立中入局連接類型為需要通知(不管是否帶承載操縱隧道),BICC_Data指示原語中動作指示已置為“連接”。2.3)在后向承載建立中,承載建立連接指示為連接2.4)除2.2)外其他使用承載操縱隧道的連接中,有骨干網連接(BNC)建立成功指示假如在出局ISUP電路上也使用導通檢測,要求檢測成功完成。在方法(2)中,后繼網絡不支持導通檢測協議時,采納抑制ISUPIAM消息發送,直至以下所有條件滿足才發出ISUPIAM。假如入局IAM中要求導通檢測,則必須接到導通指示參數設為“導通”的導通消息。參照7.5/Q.1902.4[6]中入局承載建立進程,以下某個事件發生也可認為承載建立成功完成2.1)在前向承載建立中入局連接類型為“無需通知”時的承載建立通知2.2)在前向承載建立中入局連接類型為需要通知(不管是否帶承載操縱隧道),BICC協議數據原語中動作指示已置為“連接”。2.3)在后向承載建立中,承載建立連接指示為連接2.4)除2.2)外其他使用承載操縱隧道的連接中,有BNC連接建立成功指示承載通道的連接6.2.2.1入局ISUP、出局BICC當以下兩個條件滿足時,承載路徑被雙向連接:1)BICC出局承載發起過程被成功建立。(可參見7.4/Q.1902.4[6])2)當入局電路同意,ISUP導通檢驗過程已被執行。(可參見2.1.8/Q.764[4])另外,假如BICC執行“每呼叫的前向承載建立”方式的出局建立過程同時連接類型為“不要求通知(notificationnotrequired)”,承載路徑應該在發送了承載建立請求(和ISUP導通檢驗完成)后雙向連接。6.2.2.2入局BICC、出局ISUP當以下兩個條件滿足時,承載路徑被雙向連接:1)入局承載建立過程已完成(可參見7.5/Q.1902.4[6])2)當出局電路同意,ISUP導通檢驗過程已執行。(可參見2.1.8/Q.764[4])回落的處理6.2.3.1入局ISUP、出局BICC1)前向操作:1.1)假如后續網絡有完成回落的能力,CSF將依照傳輸媒介要求(TMR)參數為“64kb/s優選”選擇可能的路由;假如該路由擁塞,且沒有其他可選的路由支持這種同意回落的連接類型,回落處理進程將依照1.2)所示進行回落處理。1.2)假如后向網絡沒有完成回落的能力,沒有滿足連接類型“64kb/s優選”要求的路由,CSF將接著呼叫,丟掉用戶業務信息(USI)差不多參數(UserServiceInformationPrime),保留USI參數。CSF將依照傳輸媒介要求(TMR)差不多參數的回落連接類型接著呼叫,然后丟掉傳輸媒介要求(TMR)差不多參數(TransmissionMediumRequirementPrimeparameter)。2)后向操作:假如后續網絡有完成回落的能力,CSF將從TMU(TransmissionMediumUsed)參數得知回落情況,那個參數標識了回落連接類型;但假如后繼網絡沒有完成回落能力,CSF將用在ACM或CPG中的TMU(TransmissionMediumUsed)參數(按照TransmissionMediumRequirementPrimeparameter中指示的回落連接類型來設置)指示回落回落發生。此外,假如在連接中要求調用回聲抑制,將會參考2.7/Q.764[4]進程調用。6.2.3.2入局BICC、出局ISUP1)前向操作:1.1)假如后續網絡有完成回落的能力,CSF將依照傳輸媒介要求(TMR)參數為“64kb/s優選”選擇可能的路由,同時透傳TransmissionMediumRequirement,TransmissionMediumRequirementPrime,UserServiceInformationandUserServiceInformationPrime等參數;假如該路由擁塞,且沒有其他可選的路由支持這種連接類型,回落處理進程將依照1.2)所示進行回落處理。1.2)假如后續網絡沒有完成回落的能力,當互通的ISUP不支持傳輸媒介要求(傳輸媒介要求(TMR))參數64kbit/s不受限優選或沒有電路能夠滿足64kbit/s不受限優選的連接要求時,CSF將接著呼叫,丟掉用戶業務信息(USI)差不多參數(UserServiceInformationPrimeparameter),保留USI參數。CSF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