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中醫醫院評審檢查記錄表-新沂市中醫醫院_第1頁
二級中醫醫院評審檢查記錄表-新沂市中醫醫院_第2頁
二級中醫醫院評審檢查記錄表-新沂市中醫醫院_第3頁
二級中醫醫院評審檢查記錄表-新沂市中醫醫院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專家手冊(2013年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3年1月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專家組工作職責和要求評審專家組組成及任務分工評審專家組預備會評審工作預備會評審專家組工作會評審工作反饋會評審工作日程安排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工作報告提綱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分數匯總表(中醫藥服務功能)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分數匯總合計表(中醫藥服務功能)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分數匯總表(綜合服務功能)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分數匯總合計表(綜合服務功能)二級中醫醫院評審核心指標檢查記錄表二級中醫醫院評審檢查記錄表第一部分中醫藥服務功能二級中醫醫院評審檢查記錄表第二部分綜合服務功能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專家組工作職責和要求一、評審專家組組長職責(一)負責培訓本評審組的成員并答疑。(二)負責撰寫評審報告或指定專家組成員撰寫,并按時提交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組建或指定的評審組織。(三)向評審組織反饋評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二、評審專家組成員職責(一)服從組長的分工和工作安排,完成組長分配的任務。(二)按照二級中醫醫院評審標準、細則及專家手冊要求,認真開展評審。(三)按照評審日程,按時報到和撤離,中途不得離開評審現場。三、評審專家組要求(一)熟悉《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專家手冊》及相關文件;了解評審工作內容和意義;掌握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二)應在評審工作開始前1天到達被評審醫院所在地。(三)召開預備會議,落實評審各項工作和材料準備。(四)遵守評審紀律,做到實事求是,不走過場,不亂表態。(五)著正裝,佩帶相應證件。準備手提電腦。(六)不接受越標準食宿安排,工作期間不飲酒,不得接受禮金、禮品,不得參與公款支付的游覽、娛樂活動。(七)未經允許,不得向外界泄露評審情況。(八)使用統一格式和內容的《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專家手冊》。專業組人數任務分工管理2-3“中醫藥服務功能”部分的第一章(發揮中醫藥優勢的措施)、第二章(隊伍建設)、第七章(文化建設)和第八章(“治未病”服務);“綜合服務功能”部分的第一章(基本要求和醫院服務)、第二章(患者安全)、第六章(醫院管理)臨床、重點專科3-4“中醫藥服務功能”部分的第三章(臨床科室建設)、第四章(重點專科建設);“綜合服務功能”部分的第三章的“一(醫療質量管理組織與制度)、二(醫療技術管理)”、“四(一)(手術治療管理)、(二)(麻醉治療管理)”和第三章的“五(病歷(案)質量管理)”藥事2“中醫藥服務功能”部分的第五章(中藥藥事管理)和“綜合服務功能”部分的第四章(藥事管理)護理2“中醫藥服務功能”部分的第六章(中醫護理)和“綜合服務功能”部分的第五章(護理質量管理)11他專業檢驗輸血1“綜合服務功能”部分的第三章的“三(一)(醫療檢驗質量管理)”和第三章的“四(四)(輸血管理)”影像1“綜合服務功能”部分的第三章的“三(二)(醫學影像質量管理”醫院感染1“綜合服務功能”部分的第三章的“四(三)(感染性疾病管理)、(五)(醫院感染管理)”合計12-14評審專家組預備會一、目的評審專家組培訓、分組、分工,互相熟悉,學習評審標準。二、場所醫院協助安排合適的地方。三、醫院方面參與者無。四、評審組方面評審組全體成員。五、時間各評審專家組成員報到后。六、內容(一)由評審專家組組長對評審專家組成員進行培訓,明確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專家組工作職責和要求,學習《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專家手冊》,熟悉評審指標和評審方法。(二)進行評審工作的任務分解,根據承擔的任務分發評審的相關記錄表。(三)評審專家組成員明確各自的任務,熟悉承擔任務的指標和檢查方法,了解相關記錄表填寫的要求。評審工作預備會一、目的介紹評審組成員和醫院領導人,并對評審方式、方法和主要內容作闡述。二、場所醫院自行安排院內合適的地方。三、醫院方面參與者(一)醫院領導。(二)負責協調檢查日程的醫院工作人員。(三)醫院指派的其他人員。四、評審組方面評審組全體成員。五、內容(—)介紹評審組全體成員。(二)介紹醫院領導組成員。(三)評審人員介紹評審日程安排方面的問題和主要活動。(四)說明評審的標準及相關問題,介紹評審方式、方法,需要院方提供的文件、資料。(五)確定評審日程。了解被評審醫院的準備情況,評審需要查閱的文件、資料是否準備好。(六)確定食宿、乘車等有關安排,在保證評審工作正常進行的基礎上,盡量節省時間、開支。(七)確定離開當地的時間。六、相關的準備(一)準備會議室。(二)通知醫院接待人員,使評審組成員直達會議室。(三)與會人員人手一份評審日程安排。(四)確定陪同的領導和相關人員。(五)安排用餐。(六)將評審日程安排通知相關人員。(七)評審組成員佩戴身份牌。評審專家組工作會一、目的評審專家溝通、匯總評審工作情況。二、場所醫院協助安排合適的地方。三、參加人員評審組全體成員。四、時間通常安排在檢查結束后。五、內容(-)各小組根據評審標準及細則,填寫完善檢查記錄表及打分匯總表等。(二)匯總評審情況,歸納發現的亮點與問題。(三)討論評審報告框架和主要內容。評審工作反饋會一、目的由評審專家組向醫院反饋評審工作總體情況,提出持續改進的意見和建議。二、場所醫院自行安排院內合適的地方。三、醫院方面參與者醫院院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醫院指派的其他人員。四、評審組方面評審組全體成員。五、會議內容(一)專家組反饋醫院評審的總體情況,包括亮點與存在的問題,改進意見及建議。不反饋評審建議結論、評審分數及核心指標檢查結果。(二)醫院院長發表意見。評審工作日程安排第一天一、上午(在會議室召開匯報會)(準備好記錄本,由組長指定一名評審專家組成員負責記錄)(-)8:30分評審匯報會準時開始。(二)由評審專家組組長宣布:XX中醫醫院評審工作開始,介紹參加這次評審專家組成員。(三)由評審組專家組組長介紹此次評審專家組工作基本要求。宣布評審工作紀律:基本要求:為了保證評審工作的客觀性、科學性、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醫院要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一經發現,將通報批評。工作紀律:由于時間短,人員少,工作量大,因此不要安排與檢查評估無關的活動,以保證有足夠的評審時間。(四)由被評審醫院領導介紹評審情況報告(15分翎。(五)8:45-12:00實地評審開始,評審專家組分組進行實地評審。二、下午(六)13:30-18:00評審專家組分組繼續進行實地評審。第二天一、上午8:30-12:00評審專家組分組繼續進行實地評審。二、下午(-)13:30-16:00評審專家組分組繼續進行實地評審。(二)16:00-17:30召開評審專家組會議,匯總分析實地評審情況。(三)17:30-18:30召開評審工作反饋會議。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工作報告提綱一、評審工作基本情況包括評審時間、被評審醫院名稱、評審專家組組成等。二、工作成效主要是在評審中發現的典型和亮點。三、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是針對評審標準在評審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四、意見和建議五、其他核心指標達標情況、評審分數、評審建議結論(包括二級甲等、二級乙等、不合格)、報告撰寫時間、評審專家組組長和成員簽字。

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分數匯總表(中醫藥服務功能) 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醫醫院指標名稱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一、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措施(50分)1.131.3.351.2.121.4.141.2.231.4.221.2.331.4.331.2.441.4.481.3.121.4.55★1.3.26小計二、隊伍建設(95分)★2.1.172.2.142.1.242.2.242.1.352.2.342.1.452.2.442.1.572.3.162.1.632.3.232.1.762.3.352.1.842.3.442.1.952.3.562.1.1042.3.65小計三、臨床科室建S(170分)3.1.183.5.15★3.1.2103.5.253.1.333.5.353.2.153.5.453.2.243.5.553.2.343.6.143.2.453.6.243.2.553.6.343.2.643.79★3.3.143.8103.3.253.9.1103.3.34★3.9.263.3.443.9.34

指標名稱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3.3.543.10.133.4.14★3.10.273.4.253.10.323.4.34小計四、重點專科建設(100分)4.1.14★4.3.184.1.244.3.264.1.35★4.3.364.1.444.3.484.1.564.4.144.1.664.4.244.1.744.4.344.2.144.5.144.2.244.5.244.2.344.5.324.2.45小計五、中藥藥事管理(80分)5.125.3.555.2.135.435.2.235.5.155.2.355.5.235.2.435.5.335.2.535.5.425.2.625.5.545.2.755.635.2.825.7.12★5.3.155.7.225.3.245.7.335.3.335.7.435.3.42小計六、中醫護理(60分)6.1.136.2.166.1.226.2.276.1.336.2.346.1.446.3.16

指標名稱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6.1.546.3.296.1.636.3.366.1.73小計七、文化建設(55分)7.1.137.3.237.1.237.3.337.2.137.3.447.2.237.4.137.2.34★7.4.2207.3.16小計八、“治未病”月路(40分)8.1.138.3.128.1.238.3.238.2.148.3.328.2.258.3.438.2.348.4.148.2.448.4.23小計組長簽字: 組員簽字:檢臺時間:年 月 日

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分數匯總合計表(中醫藥服務功能)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醫院章數內容應得分實得分第一章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措施50分第二章隊伍建設95分第三章臨床科室建設170分第四章重點專科建設100分第五章中藥藥事管理80分第六章中醫護理60分第七章文化建設55分第八章“治未病”服務40分合計650分組長簽字:組員簽字:檢查時間:年—月—日

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分數匯總表(綜合服務功能)第一章基本要求和醫院服務分數匯總表(40分)組長簽字:組員簽字:組長簽字:組員簽字: 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醫醫院指標名稱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一、醫院設置、功能和任務(7分)1.1.1.12★1.1.231.1.1.22小計二、醫院服務(17分)1.2.1.121.2.2.311.2.1.221.2.3.111.2.1.321.2.3.211.2.1.421.2.3.311.2.1.511.2.41.51.2.2.111.2.50.51.2.2.21小計三、應急管理(9分)1.3.121.3.3.311.3.2.111.3.411.3.2.211.3.5.11.51.3.3.10.51.3.5.20.51.3.3.20.5小計四、臨床醫學教育及科研(7分)1.4.121.4.311.4.221.4.42小計第一章應得分40分實際得分檢查時間:第二章患者安全分數匯總表(30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一中醫醫院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2.1.132.3.13★2.1.242.3.232.1.332.3.322.1.412.4.13★2.2.132.4.222.2.23第二章應得分30分實際得分組長簽字: 組員簽字:檢作時間:年月 日

第三章醫療質量分數匯總表(170分)__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醫醫院指標名稱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一、醫院質量管理組織與制度(10分)3.1.133.1.343.1.23小計二、醫療技術管理(15分)3.2.173.2.3.123.2.233.2.3.23小計三、醫技科室質量管理(40分)3.3.1.1.113.3.1.523.3.1.1.213.3.2.1.133.3.1.1.323.3.2.1.223.3.1.1.413.3.2.1.313.3.1.2.113.3.2.2.123.3.1.2.223.3.2.2.223.3.1.2.323.3.2.2.313.3.1.2.413.3.2.3.133.3.1.2.513.3.2.3.223.3.1.313.3.2.4.123.3.1.453.3.2.4.22小計四、其他科室質量管理(85分)3.4.1.123.4.4.2.223.4.1.2.123.4.4.2.323.4.1.2.223.4.4.3.113.4.1.2.313.4.4.3.213.4.1.3.133.4.4.3.313.4.1.3.223.4.4.4.113.4.1.433.4.4.4.213.4.1.5.133.4.4.4.313.4.1.5.223.4.4.5.113.4.2.1.123.4.4.5.213.4.2.1.223.4.5.1.113.4.2.2.123.4.5.1.223.4.2.2.223.4.5.223.4.2.323.4.5.3.12

指標名稱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3.4.2.4.113.4.5.3.223.4.2.4.223.4.5.3.313.4.2.4.323.4.5.423.4.3.123.4.5.5.123.4.3.223.4.5.5.223.4.3.3.113.4.5.5.323.4.3.3.223.4.5.6.123.4.3.423.4.5.6.213.4.3.5.10.53.4.5.6.313.4.3.5.20.53.4.5.7.123.4.4.123.4.5.7.213.4.4.2.11小計五、麗(案質量管理(20)分3.5.143.5.3.21.53.5.2.113.5.3.313.5.2.22.53.5.3.423.5.2.31.53.5.4.12.53.5.3.12.53.5.4.21.5小計第三章應得分170分實際得分組長簽字: 組員簽字:檢查時間:

第四章藥事管理分數匯總表(35分)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醫醫院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4.1.12★4.3.134.1.244.3.214.1.324.3.324.1.434.3.434.1.514.3.524.2.124.4.124.2.244.4.224.2.32第四章應得分35分實際得分組長簽字: 組員簽字:檢杳時間:年 月 日第五章護理質量管理分數匯總表(35分)一省(自治區、一直轄市)_一中醫醫院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5.1.12.5★5.4.135.1.21.55.4.215.1.325.4.335.2.125.4.415.2.225.4.525.3.145.5.135.3.235.5.225.3.33第五章應得分35分實際得分組長簽字: 組員簽字:檢查時間:年一月一日第六章 醫院管理分數匯總表(40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醫院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指標編號分值實際得分6.1.126.4.136.1.22.56.4.21.5★6.1.32.56.4.31.56.2.11★6.4.426.2.226.4.516.2.326.5.126.2.426.5.226.3.136.5.326.3.226.5.416.3.326.5.516.3.42第六章應得分40分實際得分組長簽字: 組員簽字:檢查時間:

二級中醫醫院評審分數匯總合計表(綜合服務功能)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醫院章數內容應得分實得分第一章基本要求和醫院服務40分第二章患者安全30分第三章醫療質量170分第四章藥事管理35分第五章護理質量管理35分第六章醫院管理40分合計350分組長簽字:組員簽字:檢查時間:年—月—日二級中醫醫院評審核心指標檢查記錄表省(區、市)醫院評審得分:分說明:關于核心指標的判定核心指標的評分按照評審標準實施細則中“評分細則”的要求進行打分,而核心指標符合要求與否的判定按照評審核心指標的要求進行判定。舉例說明如下:如中醫藥服務功能部分核心指標2.1.1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占執業醫師總數的比例260%,按照評分細則進行打分時按照要求“每低于標準(60%)1個百分點,扣0.5分。”分值為7分,扣完為止。但判定是否通過時,則按照核心指標判定的要求“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占執業醫師總數的比例260%;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占執業醫師總數的比例260%;或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占執業醫師總數的比例未達到60%,但符合以下要求:比例1-比例225%;比例1計算方法:(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當年新招聘未取得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資格的中醫(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專業技術人員數)/(醫院執業醫師總數+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專業技術人員數)*100%;比例2計算方法:上年度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總數/醫院執業醫師總數*100%”。綜合服務功能部分核心指標判定:只有當出現評分細則中不得分的情況時才認為不符合要求,而不是得分為0就判定為不符合。舉例說明如下:如指標2.2.1“建立手術安全核查、風險評估制度與工作流程。”只有是“未制定手術安全、風險評估制度與工作流程,或未執行手術安全核查,不得分”的情況下,才判定為該項指標不合格,而如果是記錄不完整,扣掉了3分,該項得分為。分,則不能判定為不合格。以下核心指標檢查情況表以2013年為評審時間為例,2013年后評審,應注意變更檢查時間。第一部分“中醫藥服務功能”核心指標檢查情況指標編號檢查記錄一、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措施1.3.2科室綜合考核目標中有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相關指標:⑴有 ⑵無二、隊伍建設2.1.12012年度情況:執業醫師數(含執業助理醫師) 人

當年新招聘未取得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資格的中醫(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專業技術人員數 人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數(含執業助理醫師) 人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專業技術人員數 人(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當年新招聘未取得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資格的中醫(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專業技術人員數)/(醫院執業醫師總數+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專業技術人員數)比例 %2011年度情況:執業醫師數(含執業助理醫師) 人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數(含執業助理醫師) 人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占執業醫師比例 %2012年度比2011年度增長百分點: 個三、臨床科室建設3.1.2醫院命名符合規定:[1]是[2]否臨床科室名稱是否使用以下命名:1、神經科(中心) ⑴是⑵否2、神經內科(中心)⑴是⑵否3、消化科(中心) ⑴是⑵否4、風濕免疫科(中心)⑴是⑵否5、免疫科(中心) ⑴是⑵否6、泌尿科(中心) ⑴是⑵否7、外科二級分科名稱是否符合要求:[1]是[2]否3.3.1制定至少2個以上常見病及中醫優勢病種中醫診療方案,并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診療方案基礎上體現醫院本科室臨床實際和特色,診療方案基本要素齊全。所抽查的2個臨床科室的4個病種中,符合要求的完善的中醫診療方案數量 個。3.9.22012年門診總人次 人2012年非藥物中醫技術治療人次 人2012年非藥物中醫技術治療人次/門診總人次 %3.10.22012年度情況

三、臨床科室建設門診處方總數 張中藥飲片、中成藥、醫院制劑處方數 張中藥飲片處方數 張中藥飲片、中成藥、醫院制劑處方數/門診處方總數—%中藥飲片處方數/門診處方總數—%2011年度情況門診處方總數 張中藥飲片處方數 張中藥飲片處方數/門診處方總數—%2012年度比2011年度中藥飲片處方數/門診處方總數增長百分點 個四、重點專科建設4.3.1重點專科研究制定本專科優勢病種和常見病種中醫診療方案,并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診療方案基礎上體現醫院本科室臨床實際,突出中醫藥診療方法的綜合運用,診療方案基本要素齊全。所抽查的1個重點專科2個病種中,符合要求的完善的中醫診療方案數量 個。4.3.3診療方案在臨床中得到應用。所抽查的1個重點專科的3份運行病歷中,執行中醫診療方案的病歷 份。五、中藥藥事管理5.3.1建立中藥飲片采購制度,采購程序符合相關規定,供應商資質齊全并對其定期評估。[1]是[2]否六、中醫護理6.1.5積極開展中醫護理技術操作,科室開展中醫護理技術項目不少于2項。所抽查的2個科室中,每個科室開展中醫護理技術項數22項。 [1]是[2]否七、中醫藥文化建設7.4.2門診走廊、候診區、住院部走廊宣傳中醫藥知識,使用中醫病名和中醫術語,并與所在科室的中醫藥特色相結合。中藥候藥區宣傳中醫藥相關知識。宣傳中醫藥知識1、門診走廊 [1]是 [2]否2、候診區 ⑴是 ⑵否3、住院部走廊 ⑴是 ⑵否

使用中醫病名和中醫術語1、門診走廊 ⑴是 ⑵否2、候診區 ⑴是 ⑵否3、住院部走廊 ⑴是 ⑵否所在科室的中醫藥特色相結合1、門診走廊 [1]是 [2]否2、候診區 ⑴是 ⑵否3、住院部走廊 ⑴是 ⑵否中藥候藥區宣傳中醫藥知識⑴是 ⑵不充分 ⑶否評審該項指標得分: 分該核心指標217分為符合要求 [1]是 [2]否填報要求:.本表內容應與中醫醫院評審檢查記錄表內容一致。.評審專家組對本表內容的真實性負責。第一部分符合要求的核心指標數量:個檢查組長(簽名): 組員簽名:

第二部分“綜合服務能力”核心指標檢查情況指標編號檢查記錄一、基本要求和醫院服務1.1.2醫院的功能、任務和定位明確,保持適度規模,醫院床位數,科室設置、每床建筑面積、人員配備和設備、設施符合二級中醫醫院基本標準。[1]是 [2]否二、患者安全2.1.2在診療活動中,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至少同時使用姓名、年齡兩項等項目核對患者身份,確保對正確的患者實施正確的操作。[1]是 [2]否2.2.1建立手術安全核查、風險評估制度與工作流程。⑴是 ⑵否四、藥事管理4.3.1藥事管理組織下設抗菌藥物管理小組,人員結構合理,職責明確。對醫務人員進行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培訓及考核。[1]是 [2]否五、護理質量管理5.4.1醫院有優質護理服務規劃、目標及實施方案,有推進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及考評激勵機制。[1]是 [2]否六、醫院管理6.1.3由具備法定資質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⑴是 ⑵否6.4.4急救、生命支持系統儀器設備始終保持在待用狀態。⑴是 ⑵否填報要求:.本表內容應與中醫醫院評審檢查記錄表內容一致。.評審專家組對本表內容的真實性負責。第二部分符合要求的核心指標數量:個檢查組長(簽名):組員簽名:二級中醫醫院評審檢查記錄表第一部分中醫藥服務功能(650分)總體說明:一、本細則所有指標均為必查指標,適用于所有二級公立中醫醫院,民營中醫醫院參照執行。二、本細則中將最基本、最重要,若未達到要求勢必影響特色優勢、中醫臨床療效、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的指標,列為“核心指標”(以★標示),具備否決作用。三、經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其他醫療機構能滿足相關服務需求,未開展手術服務的城市中心區的二級中醫醫院可不查綜合服務功能部分的“手術治療管理”和“麻醉治療管理”,其他二級中醫醫院為必查。得分按照1000分相應進行折算。四、對于醫院不存在相應情況的個別指標,指標得分在對應部分進行折算。如醫院無毒性中藥飲片和按麻醉藥品管理的中藥飲片,則指標5.3.4的“2分”扣除,第五章“中藥藥事管理”部分總分為78分,最后得分再按照80分進行折算。如對于民營醫院,個別指標不需要檢查,則分數相應進行折算。五、本細則各指標評分只在指標分數范圍內扣分,扣完為止,不倒扣分。六、檢查時限問題,以2013年為評審時間為例:評審前三年指2010、2011,2012三年;本年度指2013年;近一年指從檢查日開始往前倒推的一年。其他評審時間,以此類推。

1.11.2第一章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措施(50分)

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檢查記錄表1.11.2 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醫醫院指標檢查記錄扣分方法分值實得分扣分原因1.1醫院確定發展戰略情況 確定()未確定()醫院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情況 制定( )未制定( )發展規劃體現以中醫為主方向 體現( )未體現( )能提供原始資料( ) 不能提供原始資料( )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措施落實情況(抽查2項)措施1 落實() 部分落實( ) 未落實()措施2 落實() 部分落實( ) 未落實()醫院未確定發展戰略或未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或發展規劃未體現以中醫為主方向,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資料,扣2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措施未落實,每項扣1分;部分落實,酌情扣分(最少每項扣0.5分)。31.2.1醫院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情況制定( )未制定()年度工作計劃中有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具體措施有( )項共( )條無( )提供原始資料能( ) 不能( )醫院未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或工作計劃中無具體措施,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資料,扣1分。2

1.2.2工作計劃中有發展中醫重點專科、學科和加強中醫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和明確的資金投入措施] 落實()部分落實()未落實( )措施2 落實()部分落實()未落實( )資金投入:有()金額( )無()無具體措施,每項扣1分無資金投入,每項扣1分;措施未落實,每項扣1分;部分落實,酌情扣分(最少每項扣0.5分)。31.2.3醫院對影響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關鍵問題有系統的調研分析(至少每年一次),并制訂針對性措施。系統的調研分析2010年有()無()2011年有()無()2012年有()無()針對性措施 制訂()未制訂()措施1 澈()部分落實()未落實( )措施2_ :額()部分落實()未落實( )未定期開展調研分析或無針對性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實,每項扣L5分;部分落實,酌情扣分(最少每項扣0.5分)。31.2.4醫院對中醫藥特色指標(包括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占執業醫師總數比例、中藥人員占藥學人員比例、中藥處方占處方總數的比例,中藥飲片處方占處方總數的比例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進行考核、分析。定期進行考核分析 2010年有()不具體()無()2011年有( )不具體()無( )2012年有()不具體()無()未定期進行考核、分析,不得分;分析不具體,酌情扣分(最少扣1分)。4注: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作計劃制定情況評估應查閱原始發文等原始資料。專家簽名:檢查時間:

專家簽名:1.3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檢查記錄表1.3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醫院指標檢查記錄扣分方法分值實得分扣分原因1.3.1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鼓勵和考核制度。制定( )不完善( )未制定( )實施( )未實施()未制定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鼓勵和考核制度,不得分;制度不完善(如制度不系統,分散在各種相關制度中),扣1分;已制定,未實施,扣1分。2★1.3.2科室綜合考核目標中中醫藥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指標。有( )無( )實施( )未實施()科室綜合考核目標中無中醫藥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指標,不得分;已建立,未實施,扣3分。61.3.3實行績效工資管理 實行( )未實行( )中醫藥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指標的考核結果體現在科室分配方案中 體現( )未體現( )未實行績效工資管理,或考核結果未體現在科室分配方案中,不得分。5檢查時間: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1.4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檢查記錄表1.4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醫院指標檢查記錄扣分方法分值實得分扣分原因1.4.1將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中醫藥工作納入院長目標責任制與醫院年度工作計劃,并有相關鼓勵措施。納入院長目標責任制 納入( ) 未納入( )納入醫院年度工作計劃 納入( ) 未納入( )確定對口支援單位 已確定()未確定()有相關鼓勵措施 有( ) 無( )未納入院長目標責任制或未納入醫院年度工作計劃不得分;無確定的對口支援單位,扣2分;無鼓勵措施,扣2分。41.4.2醫院有專門部門和專人負責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藥業務指導。專門部門 有() 無( )專人負責 有() 無( )對基層指導工作主管院長 熟悉( )不熟悉( )專門部門負責人熟悉( )不熟悉( )無專門部門或專人負責,扣2分;相關人員不熟悉基層指導工作,扣1分。2

1.4.3開展中醫對口支援工作。開展( ) 未開展( )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工作開展( ) 工作不到位( ) 未開展( )開展人員交流工作開展( ) 工作不到位( ) 未開展( )未開展中醫對口支援工作,不得分;未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工作,扣1.5分;未開展人員交流工作,扣1.5分;工作不到位,酌情扣分(最少每項扣1分)。31.4.4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要求建立中醫藥視頻平臺。建立()未建立( )參加中醫藥管理部門組織召開的視頻會議、開展交流、培訓與會診等工作。按要求參加( )部分參加( )未參加()未建立視頻平臺,不得分;未按要求參加視頻會議、交流、培訓與會診活動,扣5分。相關人員對培訓內容不知曉每人扣2分。81.4.5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要求,建立遠程會診平臺,建立()未建立()并開展會診工作開展( ) 未開展( )未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要求建立遠程會診平臺,不得分;未開展會診工作,扣3分5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一年一月—日專家簽名: 第二章隊伍建設(95分)2.12.1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醫醫院指標檢查記錄扣分方法分值實得分扣分原因★2.1.1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數(含執業助理醫師)( )人執業醫師總數( )人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數/執業醫師總數( )%每低于標準(60%)1個百分點,扣0.5分。72.1.2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占執業醫師比例<60%,臨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不得招聘非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未達標,招聘非中醫類別執業醫師2010年是()否()2011年是()否()2012年是()否()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占執業醫師比例<60%,但招聘非中醫類別執業醫師,不得分。4

2.1.3中藥專業技術人員數( )人藥學專業技術人員數( )人中藥專業技術人員數/藥學專業技術人員數( )%每低于標準(60%)1個百分點,扣1分。52.1.4護理人員總數( )人護理人員系統接受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崗位培訓(培訓時間》100學時)人數( )人護理人員系統接受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崗位培訓(培訓時間》100學時)人數/護理人員總數( )%每低于標準(70%)1個百分點,扣1分。52.1.5臨床科室總數(口腔科、麻醉科除外)( )個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執業醫師總人數比例260%同時符合科室建設與管理指南的相關要求符合要求的臨床科室( )個不符合要求的臨床科室( )個每個臨床科室不符合要求,扣1分。72.1.6醫院領導班子總人數()人,其中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數( )人,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占醫院領導班子總人數比例為( )%每低于標準(60%)10個百分點,扣1分。3

2.1.7院長是否經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政策和管理知識的系統培訓1。 是()否()醫院院領導和醫務、護理、藥劑、教學、科研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共()人經過省級以上中醫藥政策、中醫藥知識和管理知識的系統培訓( )人未經過省級以上中醫藥政策、中醫藥知識和管理知識的系統培訓( )人科主任共( )人經過中醫藥政策和管理知識的系統培訓( )人未經過中醫藥政策和管理知識的系統培訓( )人院長未經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政策和管理知識的系統培訓,扣2分;其他每1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0.5分。62.1.8部門名稱正、副職負責人總人數其中中醫藥人員數管理人員中中醫藥人員比例(%)每低于標準(60%)5個百分點,扣1分。4醫務護理科研教育合計

2.1.9臨床科室負責人總數( )人臨床科室負責人具有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資格人數()人臨床科室負責人系統接受中醫藥專業培訓兩年以上人數()人臨床科室負貢人具有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資格人數+臨床科室負責人接受中醫藥專業培訓兩年以上人數/臨床科室負責人總數()%每低于標準(60%)1個百分點,扣1分。52.1.10臨床科室負責人(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中應有具備中級中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相關專業工作6年以上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或經過西學中培訓的臨床類別執業醫師。臨床科室科主任應符合科室建設與管理指南的相關要求。臨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除外)共( )個,科室負責人符合要求的科室( )個不符合要求( )個科主任符合要求的科室( )個不符合要求( )個臨床科室負責人中應有具備中級中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相關專業工作6年以上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或經過西學中培訓的臨床類別執業醫師,不符合要求,每個科室扣1分;科主任不符合要求,每個科室扣1分。4注:1.對該部分進行檢查時,除查看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外,還應現場抽查部分值班人員的執業醫師資格證,以驗證其材料的真實性。2.低于標準*個百分點,扣*分,舉例說明如下:如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占執業醫師比例要求》60%,評分細則為每低于標準1個百分點,扣0.5分,某醫院實際檢查結果為58.4%,低于標準(60%)1.6個百分點,則扣1分。(下同).指標2.1.3.中藥人員也包括畢業于中藥專業,但職稱為西藥的人員。.指標2.1.4.護理人員系統接受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崗位培訓是指畢業于中醫藥院校或中醫護理專業;或畢業于西醫藥院校,進院三年內接受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崗位培訓時間,100學時。計算方法為:分子為畢業于中醫藥院校或中醫護理專業的人數+畢業于西醫藥院校,進院三年內接受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崗位培訓時間2100學時的人數,分母為護理人員總數。.指標2.1.6.醫院領導班子是指上級主管部門任命的黨政領導。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指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或經過學習培訓取得中醫、中西醫結合、中藥專業學歷或學位的人員。.指標2.1.7.檢查時,不進行訪談,查閱相關證明材料即可,對于科主任的中醫藥政策和管理知識的系統培訓,院內組織的培訓也可。.指標1.10.經過西學中培訓是指臨床類別執業醫師經過2年以上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有明確的教學計劃和考核標準,有學習證明。專家簽名: 檢查時間: 年月 日

專家簽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醫院指標檢查記錄扣分方法分值實得分扣分原因2.2.1制定中醫藥人員隊伍建設規劃 制定()未制定()醫院中長期規劃中有相關內容 有()無()措施 落實()部分落實()未落實( )無人員隊伍建設規劃或醫院中長期規劃中無相關內容,不得分;措施未落實,扣2分;部分落實,酌情扣分。42.2.2年度工作計劃中有優化中醫藥人員結構、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的相關措施,有()無( )措施 落實()部分落實( )未落實()年度工作計劃中無相關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實,扣2分;部分落實,酌情扣分(最少每項扣1分)。42.2.3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及繼承人選拔與激勵機制有()無( )實施() 未實施()無選拔與激勵機制,不得分:未組織實施,扣2分。42.2.4制定師承教育計劃和具體措施。制定( )未制定()措施 落實()部分落實( )未落實()未制定師承教育計劃和具體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實,扣2分;部分落實,酌情扣分(最少扣1分)。4專家簽名: 檢杏時間: 年 月 日專家簽名: 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醫院指標檢查記錄扣分方法分值實得分扣分原因2.3.1開展以中醫藥知識與技能為主的醫師定期考核工作定期考核( )未定期考核()業務水平測評內容以中醫內容為主( ) 未以中醫內容為主( )未定期考核,不得分;業務水平測評不以中醫內容為主,扣4分。62.3.2開展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開展()未開展()抽查2名住院醫師的培訓檔案姓名1( )培訓情況 姓名2( )培訓情況 未開展培訓,不得分;未按計劃和要求培訓,每人扣2分。32.3.3開展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三基”培訓開展()未開展()抽查2名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檔案姓名1( )按計劃和要求培訓() 未按計劃和要求()姓名2( )按計劃和要求培訓()未按計劃和要求()未開展培訓,不得分;未按計劃和要求培訓,每人扣2分。52.3.4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中醫藥繼續教育并獲得規定學分的比例達到100%。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總數( )人參加中醫藥繼續教育并獲得規定學分的( )人參加中醫藥繼續教育并獲得規定學分的人數/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總數( )%每低于標準5個百分點,扣1分。42.3.5開展非中醫類別執業醫師中醫藥基本知識與技能培訓并考核。開展()未開展()考核( )未考核( )現場考核符合( )人部分符合( )人不符合( )人見附表2.3.5《非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考核記錄表》未開展培訓,不得分;未考核,扣4分;現場考核3名非中醫類別醫師,不符合要求,每人扣2分;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1分)。62.3.6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的個人技術考評檔案建立( ) 未建立( )技術考評檔案記錄情況姓名1 考評中醫藥內容有()無()姓名2 考評中醫藥內容有()無()未建立個人技術考評檔案或考評無中醫藥內容,每人扣2分。5注:指標2.3.5:現場考核時從所附的《臨床類別醫師考核試題》中抽取題目,對3名非中醫類別醫師進行考核,考核情況請記錄在《附表2.3.5非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考核記錄表》中。臨床類別醫師考核試題一、中醫藥基本知識.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與五臟的關系: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五臟是指:心、肝、脾、肺、腎。.六腑是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奇恒之府包括: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脈,主神志,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竅為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氣,司呼吸,主宣發和肅降,通調水道,朝百脈、主治節,在志為憂,在液為涕,在體合皮、其華在毛,在竅為鼻。.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在志為思,在液為涎,在體合肌肉、主四肢,在竅為口,其華在唇。.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在志為怒,在液為淚,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竅為目。.腎的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主水,主納氣,在志為恐,在液為唾,在體為骨、主骨生髓,其華在發,在竅為耳及二陰。.氣的生理功能:推動作用,溫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攝作用,氣化作用。.氣、血、津液的關系: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血為氣之母;氣能生津,氣能行津,氣能授津、津能載氣,津血同源。.氣的運動形式:升、降、出、入。.氣的分類:元氣、宗氣,營氣,衛氣。.六淫是指:風、寒、暑、濕、燥、火。.風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易襲陽位,風性善行而數變,風為百病之長。.寒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性凝滯,寒性收引。.暑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性升散,耗氣傷津,暑多挾濕。.濕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濕性重濁,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性粘滯,濕性趨下,易襲陰位。.燥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燥性干澀,易傷津液,燥易傷肺。.火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火熱為陽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氣傷津,火易生風動血,火易致腫瘍。.奇經八脈是指: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中醫“治未病”包括哪幾個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瘞后防復。答案參照《中醫基礎理論》,主編:印會河,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二、常用中藥方劑藥物組成及功用主治.四逆散:柴胡、枳實、芍藥、炙甘草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氣。主治:陽郁厥逆證,肝脾不和證。.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功用:益氣生津,斂陰止汗。主治:溫熱、暑熱、耗氣傷陰證;久咳肺虛,氣陰兩虛證。.四物湯:生地黃、川茸、當歸、芍藥功用:補血活血。主治:營血虛滯證。.補陽還五湯:生黃黃、當歸尾、赤芍、川苜、地龍、桃仁、紅花功用:補氣活血通絡。主治:中風。.小柴胡湯:柴胡,黃苓,人參,半夏,甘草,生姜,大棗功用:和解少陽。主治:傷寒少陽證,婦人熱入血室。.血府逐瘀湯:生地黃、桃仁、紅花、當歸、甘草、赤芍、桔梗、枳殼、柴胡、川苜、牛膝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證。.六味地黃丸:熟地黃、山藥、山茱萸、丹皮、澤瀉、茯苓功用:滋陰補腎。主治:腎陰虛證。.銀翹散:金銀花、連翹、竹葉、荊芥穗、牛勞子、豆豉、薄荷、生甘草、桔梗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主治:溫病初起。.五苓散:豬苓、澤瀉、白術、茯苓、桂枝功用: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主治:蓄水證,水濕內停,痰飲。.止嗽散:桔梗、荊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陳皮功用:宣利肺氣,疏風止咳。主治:風邪犯肺證。.四君子湯:人參、茯苓、白術、甘草功用:益氣健脾。主治:脾胃氣虛證。.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連翹、蘿卜子功用:消食和胃。主治:食積。.小承氣湯:大黃,厚樸,枳實功用:輕下熱結。主治:陽明腑實證。.二陳湯:陳皮、半夏、茯苓、炙甘草功用: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主治:濕痰咳嗽。.玉屏風散:生黃黃、白術、防風功用:益氣固表止汗。主治:表虛自汗。.小薊飲子:生地黃、小薊、滑石、木通、蒲黃、藕節、淡竹葉、當歸、山桅子、炙甘草功用:涼血止血,利水通淋。主治:血淋、尿血。.理中丸:人參、干姜、甘草、白術功用:溫中散寒,補氣健脾。主治:脾胃虛寒證。.酸棗仁湯:酸棗仁、茯苓、知母、川茸、甘草功用:養血安神,清熱除煩。主治:虛煩不眠證。.清胃散:生地黃、當歸身、牡丹皮、黃連、升麻功用:清胃涼血。主治:胃火牙痛。.五味消毒飲: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功用:清熱解毒,消散疔瘡。主治:疔瘡初起,發熱惡寒,瘡形如栗,堅硬根深,狀如鐵釘,以及癰瘍將腫,紅腫熱痛。答案參照《方劑學》,主編:段富津,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附表2.3.5非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考核記錄表附表2.3.5序號考核人員信息考核要點考核記錄考核結果1科室:姓名:職稱:中醫藥基本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符合()部分符合()不符合()2科室:姓名:職稱:中醫藥基本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符合()部分符合()不符合()3科室:姓名:職稱:中醫藥基本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符合()部分符合()不符合()專家簽名 檢杳時間:一年—月專家簽名 第三章臨床科室建設(170分)說明:.對3.1.1進行檢查時,要求設置的5個一級臨床科室必須獨立設置。.檢查病歷時要由專家從病案信息庫中隨機抽取,不得由醫院提供(下同)。.對指標3.2進行檢查評估時,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科室建設與管理指南的臨床科室中抽取2個臨床科室,其中從內科系統臨床科室和其他科室各抽1個(不含已抽取確定為檢查對象的重點專科),共2個科室。對每個科室分別打分,最后求平均分作為每項指標的實際得分。.對指標3.3.1—3.3.4項進行檢查評估時,由專家在臨床科室中隨機抽取2個科室,其中從內科系統臨床科室和其他科室各抽1個(不含已抽取確定為檢查對象的重點專科)進行檢查。對每個科室分別打分,最后求平均分作為每項指標的實際得分。.對指標3.3.5進行檢查時,由專家在制定了常見病種圍手術期中醫診療方案的手術病歷中隨機抽查。.對指標3.9.3進行檢查評估時,由醫院提供開設病房的臨床科室名單和設立病區中醫綜合治療室的科室名單及相關證明材料,并從設立病區中醫綜合治療室的科室中隨機抽取2個科室實地考查。.醫療機構中藥制劑是指經藥監部門批準的醫療機構中藥制劑。.處方情況評價方法:查看評審前一年度報表,并抽查評審當月某天的處方。如該天處方比例遠低于該年度的處方比例,則再抽查另外一天的處方以進一步核實。中成藥和西藥在一張處方中的按中藥處方計算,計算時應分別計入中藥處方數和處方總數。.在對臨床科室進行檢查時,備選科室不包括“治未病”科和重癥醫學科。.抽查病歷,不特指的,運行病歷和歸檔病歷均可。

3.1.1臨床科室建設檢查記錄表3.1.1 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醫醫院項目科室名稱設置情況項目科室名稱設置情況扣分方法分值實得分扣分原因內科有()無()藥劑科有()無()夕卜科有()無()檢驗科有()無()臨床科其他(請注明)醫放射科有()無()臨床科室25個,技醫技科室23個,8室科每少1個科室,不室得分。注:二級中醫醫院臨床科室》5個(內科、外7科等),醫技科室23個(藥劑科卜、檢驗科、放身寸科等)。專家簽名:檢杳時間:

專家簽名: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醫院項目名稱是否規范名稱是否規范扣分方法分值實得分扣分原因★3.1.2醫院名稱是()否()醫院名稱不規范,扣5分。10★.1.2臨床科室名稱3是()否()是()否()科室名稱不規范,每1科室扣4分。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3.1.3醫院不得張掛不符合規定的榮譽稱號。不符合要求不得分。3注:1.中醫醫院命名應符合《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2..臨床科室命名可采用以下方式:(1).以《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中醫專業命名,如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皮膚科、眼科、耳咽喉科、口腔科、腫瘤科、骨傷科、肛腸科、老年病科、針灸科、推拿科、康復科、急診科、預防保健科等。2.以中醫臟腑名稱命名,如心病科、肝病科、脾胃病科、肺病科、腎病科、腦病科等。3.以疾病、癥狀名稱命名,如中風病科、哮喘病科、糖尿病科、血液病科、風濕病科、燒傷科、瘡瘍科、創傷科、咳嗽科等。3.中醫醫院臨床科室名稱不得含有“中醫”、“中西醫結合“、“西醫”字樣,不得使用含有“疑難病”、“專治”、“專家”、“名醫”“祖傳”或者同類含義文字的名稱以及其他宣傳或者暗示診療效果的名稱。臨床科室名稱不得有神經科(中心)、神經內科(中心)、消化科(中心)、風濕免疫科(中心)、免疫科(中心)、泌尿科(中心)等名稱。外科二級分科應命名為外一、外二、外三……,不得出現其他命名。標3.1.2科室名稱,如兩個中醫科室名合并在一起命名,如脾胃肝膽科,不扣分。中草藥房、骨科、名醫門診、專家門診、名中醫工作室不扣分。.以“中心”、“國醫堂”等作為臨床科室名稱的,應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社會影響,并應由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核準。.指標3.1.3.按照文件匯編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清理“全國示范中醫醫院”等稱號的通知”要求進行檢查。檢查時間:專家簽名:檢查時間: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醫醫院科室(1)指標檢查記錄扣分方法分值實得分扣分原因3.2.1門診設置、設施與相關要求符合情況份()部分符合()不符合()病房設置、設施與相關要求符合情況/()部分符合()不符合()急診設置、設施與相關要求符合情況冷()部分符合()不符合()門診、病房、急診設置與設施不符合要求,每個區域扣2分;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個區域最少扣0.5分)。53.2.2人員結構合理( )不合理( )學術帶頭人或學科帶頭人符合相關要求醋()()科主任 符合()不符合()學術繼承人符合()不符合()護士長 符合()不符合()人員結構不合理扣2分;不符合要求,每人扣1分。43.2.3應開展中醫特色服務項目數( )種,實際開展()種開展中醫特色服務項目的數量未達到要求,每少1項,扣0.5分。43.2.4詳見附表3.2.4-3.2.5《臨床科室病歷檢查操作表1》查房記錄中無上級醫師辨證分析與治療法則、處方、用藥要點講解記錄,每份病歷扣1分。53.2.5詳見附表3.2.4-3.2.5《臨床科室病歷檢查操作表1》未開展病例討論,不得分;病例討論中無中醫內容,每1例扣1分。53.2.6三級醫師的專科繼續教育情況,查閱相關材料并見3.3.2《臨床科室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訪談記錄表》。未按要求開展繼續教育,每人扣1分。4專家簽名:檢杳時間:,年月一日注:指標3.2.專家簽名:檢杳時間:,年月一日中醫醫院各科室應開展中醫特色服務項目要求一、婦科:至少應開展10項中醫特色服務項目,如中藥外敷、灌腸、熏洗、針灸、推拿、局部用藥、耳穴、刮痛、穴位貼敷、拔罐、中藥超聲導入、音療、熏蒸、穴位注射、硬石、鉤活術、平衡針、火針、腹針、熱敏灸、雷火灸等。二、兒科:至少應開展9項中醫特色服務項目,如霧化吸入、針灸、推拿、刮痂、拔罐、穴位貼敷、耳壓、熏洗、外敷、中藥灌腸、平衡針、淺針、熱敏灸、宙火灸等。三、皮膚科:至少應開展8項中醫特色服務項目,如濕敷、清創、藥膜、穴位貼敷、面膜、拔罐、針灸、熏洗、鉤活術、蜂療、火針、熱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線、放血、薰藥、鮮藥外治、臨方調配等。四、眼科:至少應開展15項中醫特色服務項目,如點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鉤割法、熨烙法、眼部注射法、針灸、耳壓、離子導入、穴位貼敷、局部按摩、雷火灸等。五、耳鼻咽喉科:至少應開展17項中醫特色服務項目,如清創、吹藥、中藥滴劑、中藥灌洗、中藥含漱、中藥離子導入、中藥外敷、中藥霧化吸入、針灸、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貼敷、耳壓、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導引、鉤活術、平衡針、穴位埋線、淺針、火針、蜂療、雷火灸等。六、腫瘤科:至少應開展6項中醫特色服務項目,如中藥內服、外治、注射,針灸,穴位埋線,康復養生等。七、骨傷科:至少應開展6項中醫特色服務項目,如中醫手法整復骨折及外固定、牽引、手法、中藥、功能康復、針刀、鍍針、帶刃針、鉤活術、松解疏通術、理療等。八、肛腸科:至少應開展10項中醫特色服務項目,如針灸、中藥熏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