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涂料與粘合劑課件_第1頁
北化涂料與粘合劑課件_第2頁
北化涂料與粘合劑課件_第3頁
北化涂料與粘合劑課件_第4頁
北化涂料與粘合劑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

粘附基本原理涂料與膠粘劑(CoatingsandAdhesives)2014-09-23第一章 緒論膠粘劑和涂料

基本概念,、基本屬性、分類方法、命名形成粘附力的基本條件涂料和膠粘劑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第二章

粘附基本原理接頭破壞的4種基本形式粘接的吸附理論本質及局限性粘附力與粘接力的基本概念和相互關系擴散理論本質和局限性如何判斷兩物質是否互溶高分子材料互溶性與涂料和膠粘劑制備,與膠層和涂層本體結構關系,凍膠與凝膠的差異被粘材料被粘材料被粘材料被粘材料被粘材料被粘材料(adherend)被粘材料(substrad)被粘材料吸附理論:認為膠接力是由于在粘附界面分子(原子)之間的作用產生,并以此解釋和解決膠接過程的問題的理論稱為膠接的吸附理論。也就是粘接力是由分子之間作用力(粘附力)的宏觀表現形式。是膠接理論的基礎。局限性:粘接力是一個速度過程,受測試速度影響較大。分子間作用力與材料類型關系較大,難于處理。無法解釋表面形態影響。擴散理論從界面上鏈段的擴散角度來研究粘接現象的理論稱為粘接的。局限性:對于致密的物體不太適用。界面分子鏈相互擴散的條件被粘材料與膠接材料或涂料的特性相近被粘材料是由低交聯的高聚物組成;結晶性強的材料、高度交聯的材料、無機物、金屬等很難與膠接材料發生擴散;要提高高分子材料的粘接強度,必須選擇溶解度參數(solubility

parameter)與之相接近的膠粘劑,以便有利于被粘材料在膠粘劑界面上的鏈段擴散(Segment

penetration

)。該理論對可溶或可溶脹材料的膠接理論有一定的適用性

。2.3 被粘材料的表面形態與粘接的機械結合理論Surface

topography

and

mechanicalinterlock

theoryPTFE鋼底膠或底漆作用?鋅如果將一種能濕潤固體表面的液體滲入兩合攏的固體表面之間,形成液體薄層,再將液體固化成具有一定力學性能的固體,則兩固體就被固化了的液體通過錨鉤和包結作用連結起來,即所謂機械粘接理論。這種微觀的機械連接對于多孔材料如紙張、織物、皮革等的膠接強度的確有顯著貢獻,但是對無孔表面是不重要的。表面機械處理和化學處理膠粘劑=液體釘與擴散理論的比較2.4固體表面潤濕現象及粘附功Surfacewettabilityandthermodynamicworkof

adhesion(1)表面張力(surface

tension)現象(2)

液體對固體表面的潤濕(wetting)(3)

液體對固體表面的接觸角(contact

angle)

(4)

粗糙(rough)

固體表面的最隹潤濕條件(optimum

conditions

for

wetting))和潤濕動力學(dynamics)問題(5)

液體對固體的粘附功(work

of

adhesion)粘附表面熱力學若使兩個表面充分接觸,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液體表面。

只有

(deforming

asneeded)

的液體才能完全適合于固體的凹凸(unsmooth)

不平的表面狀態,

即所謂潤濕(soaking

and

wetting)。從表面自由能入手,研究液體對固體表面的潤濕,粘附力的學問。界面張力γSA被粘物表面張力γSWa=γS+γA-

γSA粘附破壞需要的能量膠接層表面張力γA(1)

表面張力現象雨滴形態,荷葉(lotus

leaf)滴水成珠(water

bead

),水面浮(floating)針,水流斷開液體表面有收縮的傾向表面分子受力不同,內部分子到表面必須做功F=2Lf (f:單位寬度液面上產生的力)W=2Lfd,A=2LdW=

Aff:新增單位面積所需要的能量.FdLdw=γdAγ叫做表面張力(surface

tension),它是物質的特性,與表面的溫度、壓力及組成有關。溫度升高時,一般的表面張力皆降低。dG=-SdT+VdP+γdAγ=(эG/эA)T,P表面自由能(surface

free

energy)產生原因:表面分子作用力的剩余現象:外觀,形狀,浸潤,毛細作用( )固體也有表面張力高能表面低能表面分子間作用力強分子間作用力弱硬軟高熔點低熔點結晶很少結晶面自由能(γs>表面自由能(γs<5×10-5N/cm)2×10-5N/cm)無機物(金屬、氧化物)有機物(石臘、聚合物)固體表面分類(2) 液體對固體的潤濕

浸潤擴展潤濕

extended

wetting在擴展潤濕①中,原有一個固體表面和一個極小的液滴,潤濕后固體表面消失,以同面積的固-液界面及液體表面代替。若固體潤濕表面為單位面積,此過程的自由能降低以W表示,則WS=γSV-(γSL+γLV)在浸沒潤濕②中,原有的固體表面被固-液界面所代替。若固體的表面積單位面積,則此過程自由能降低為WI=γSV-γSL在接觸潤濕③中,原有固體和液體兩表面,潤濕后都消失,代之者是一個固液界面。若三表面都為單位面積

,則此過程的自由能降低為WA=γSV+γLV

-γSL上三式中,γSV是固體對潤濕液體蒸汽飽和了的空氣表面自由能。γLV是液體對其蒸汽飽和了的空氣的表面張力或表面自由能,γSL是固--液界面張力或界面自由能。一般以γL值代替γLV值。

對固體而言,γS與γSV有所不同。γS是固體對空氣的表面張力,γSV是固體對潤濕液體蒸汽飽和了的空氣的表面張力,二者的關系是γSV=γS-πe式中πe是固體表面上吸附的液體蒸汽膜達到吸附平衡時的壓力時的吸附張力或吸附自由能。對低能表面固體,πe一般忽略不計,但對高能表面固體,則不可忽視。對于鋪展濕潤,當γsv>γSL+γLV時,W>0,液體對固體呈現擴展潤濕,也叫完全潤濕,當γSL+γLV≥γSV時,則呈現不同程度的潤濕。潤濕程度通常以液體對固體的接觸角來表示。(3)

液體對固體的接觸角與潤濕γSV=γSL+γLVcosθYoung氏方程當處于平衡狀態時,有γSV=γSL+γLVcosθ此方程稱為Young氏方程,θ稱為接觸角。Cosθ=(γSV–γSL)/

γLV當γSV-γSL

=γLV時,cosθ=1,θ=0,液體可以在固體表面上展開,呈擴展潤濕;WA=γSV+γLV

–γSL=0當γSV-

γSL<γLV時,cosθ>0,θ<90°,液體在固體表面呈浸沒潤濕。當γSV<γSL時,Cosθ<0,θ>90°,只能有接觸潤濕。θ越小潤濕效果越好。當γSV>γSL+γLV時,楊氏方程不適用。這時沒有接觸角(無角不等于θ=0°,θ=0°的正確理解是有一個角,它恰好是零度)液體會在固體表面自動擴展,呈擴展潤濕臨界表面張力Zisman等為了解決γS測定的困難,提出了臨界表面張力γC的概念。固體的臨界表面張力γC,就是接觸角θ=0時的潤濕液體的表面張力.

γSV

-γSL

=γLVcosθ=1+b(γC-γL)

(作圖外推求得)b為常數約為2.6×103γC

=

γSV -γSL

(YOUNG方程求得)γC不是常數,與所用的液體有關系.低能有機固體表面γSL可以忽略不計聚合物的γC值(20℃10-5N.㎝-1)聚合物γC聚合物γCCF3(CF2)6CH2OH的

丙烯酸酯聚合物10.6聚氟化乙烯

PFE28C7F15CH2OC(CH3)=CH2的聚合物10.6聚乙烯

PE31C8F17SO2N(C3H7)CH2COCH=CH2的聚合物11.1聚苯乙烯

PS33石蠟15~20聚乙烯醚37聚六氟丙烯16.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39聚四氟乙烯PTFE18.5聚氯乙烯

PVC39聚二甲基硅氧烷24聚偏氯乙烯40聚偏氟乙烯25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46聚合物基團γC聚合物基團γC-CF36-CH320~24-CF2H15-CH2-CH2-31-CF2-17-CCLH-CH2-39-CF2-CF2-18-CCL2-CH2-40-CF2-CFH-22-C(NO2)342-CF2-CH2-25-CH2NO245-CFH-CH2-28聚合物基團的γC值(20℃10-5N.㎝-1)γc=∑Niγci(4)

粗糙固體表面的最隹濕潤條件和濕潤動力學問題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wettingonroughedsolid

surface對于粗糙固體表面濕潤過程自由能變化為:△G=-γLV(1+(AS/AL)cosθ)AL(Yang方程)AS/AL是表面粗糙度(roughness)的表征.當θ<90°時,ΔG<0,浸沒自發進行,只有當θ>90°時,且(AS/AL)cosθ>1時,ΔG>0,才能出現熱力學不濕潤情況,r=cosθ/cosθ’r粗糙因子.

θ表觀接觸解,

θ’真實接觸角.r的變化范圍很廣,很少等于1,即使是經過精細加工的固體表面也要在1.5~2.0的范圍,或者更大。式也表明,當θ’<

90°時,由r=cosθ/cosθ’和

r>1,知cosθ>cosθ’,

θ

<θ’,粗糙有利于擴展;當θ>90°時, cosθ’

<0,

cosθ

<cosθ’,

θ>θ’,粗糙則有礙潤濕(荷葉效應原因)把孔隙比做毛細管,

液體在毛細管中滲入的深度為: h=kcosθγL/ρR (

θ<

90

°,升高)式中R是毛細管的等效半徑,k=2/981,ρ是液體的密度假定固體表面是低能表面,潤濕高度:h=kγL(bγC+1)/ρR-bkγL/

ρR2當γL=(γC+1/b)/2時,h達到極大.對PE,γL=34.7x10-4N?cm-1的液體,毛細管滲入高度達極大值,液體的γL略高于PE的γC值.濕潤的動力學:t=2ηL/(RγLcosθ)Partialwettingofaroughsurface

(schematic).(a)

PTFE(b)

鋅(c)

鋼更深層次問題γ表面張力:不是常數R

粗糙因子:與膠粘劑分子大小有關不同位置受到分子內作用力不同⑸ 液體對固體的粘附功adhesionworkofsolidto

liquid粘附功就是將單位面積的固液界面分離成相同面積的固體表面和液體表面所需要的功。若過程進行很慢,使過程是可逆的,此過程的粘附功稱為可逆粘附功。也就是最大粘附功。

封閉體系所能做的最大有用功等于體系自由能的降低。固液界面分離成固體表面和液體表面的過程,剛好是接觸潤濕和固體吸附液體飽和蒸汽這兩個過程的逆過程。接觸潤濕過程和固體對蒸汽的吸附過程中,體系總的自由能降低剛好等于界面分離時所需要的外界對體系所作的功。體系所作的功滿足下式WA=γsv+γLV-γSL再加上吸附自由能,則WA=γsv-γSL+γLV+πe因為γS=γsv-πe,則可以改為WA=γS-γSL+γLV將Young式方程代入,得WA=(γS-γ

sv)+γLV(1+cosθ)如果將液體蒸汽按理想氣體處理,則導出γS-γsv=RT∫Γd(lnP)=RT∫Γ/PdP其中P為液體的飽和蒸汽壓,

Γ為蒸汽在固--汽界面上單位面積的Gibbs吸附過剩。對高能固體表面,力場在3A,液體的表面張力在3x10-4N?cm-1,可計算得到接頭的抗張強度為2×102MPa。對于低能表,γS-γsv很小,并且θ>90o,則粘附強度不會大于2γL,接頭的破壞就要發生在粘附界面.于低能固體表面,當γL比γC大時,γS-γsv可以忽略不計,則粘附功WA=γL(1+cosθ)WA=(2+bγC)γL-bγL

2有一個極大值,解釋一些現象令dWA/dγL=0,便得WA達到極大值的條件為γL(max)=1/b+γC/2此時,粘附功極大值WA(max)=1/b+γC+bγC2/4?

以PE例,γC=3.1x10-4N?cm-1,b=0.026,?

γLV(max)=5.4×1-4N?cm-1,?

WA(max)=7.6

×

10-6J

?

cm-2,

相應的接觸角為63°,這并非理想的潤濕條件,可見潤濕性好不等于粘附功大。PE、PVC的WA與γL的關系聚偏氯乙烯

聚氯乙烯

聚乙烯金屬高能表面的粘附功金屬液體RS-γsvWA汞水101174汞正丙醇108132汞丙酮86110汞苯119148汞正辛烷101123銅正已烷2969銀正已烷3777鉛正已烷4989鐵正已烷5393錫水168312錫正已烷5090錫正丙醇83129非金屬高能表面的粘附功金屬液體γ

S-γsvWATiO2水300370TiO2正丙醇114138TiO2苯85114TiO2正已烷5878SiO2水316388SiO2正丙醇134158SiO2苯91110SiO2正已烷5979BaSO4水318390BaSO4正丙醇101125BaSO4正已烷5878Fe2O3正已烷5494SnO2水292364SnO2正丙醇104128SnO2正已烷5494石墨水64136石墨正丙醇951182.5 被粘材料的表面處理WBL(weak

boundarylayer 弱邊界層理論)(1)被粘材料的表面處理的作用表面處理就是改變表面性質,以便提高強度和耐久性的表面制做過程。(a)

除去表面的污染物,改善膠粘劑對表面的潤濕性和粘附性鋁表面對水的接觸角與膠接強度的關系被粘金屬處理方法對水的接觸角抗剪強度鋁不處理6716.9鋁脫酯6718.9鋁鉻酸處理035.6鋁鉻酸處理+高溫烘干7825.0不銹鋼不處理50-7535.8不銹鋼脫酯6743.4不銹鋼鉻酸處理1048.7鈦不處理50-759.3鈦脫酯61-7022.0鈦鉻酸處理1042.3鋁表面污染前后的膠接強度表面處理污染情況剪切強度破壞類型機械加工+鉻酸處理無35.0內聚同上表面一薄層SAE-30油31.0內聚同上在90%濕度下放24hr10.9粘附同上表面加一薄DC-200硅油7.4粘附同上表面加一薄層切削液34.7內聚噴砂無29.7內聚噴砂表面一薄層SAE-30油39.6內聚噴砂在90%濕度下放24hr17.4粘附噴砂表面加一薄DC-200硅油3.1粘附噴砂表面加一薄層切削液36.1內聚(b) 改變表面形態,增大真實表面積,以便提高粘接強度打磨或噴砂,改變表面上的應力分布,阻礙外力作用下的裂紋擴展(c) 改變表面化學結構,形成牢固的高能表面,以便提高膠接強度PET鈉-萘-四氫呋喃處理;陽極化處理;C纖維;(2) 被粘材料表面制備方法表面制備方法時應考慮的因素:①污染物的種類和特性;②被粘材料的種類和特性;③要求表面的清潔度和制備出的新表面的特性;④危險性和成本等。(3)

表面處理方法(a) 被粘材料的表面脫脂方法(b) 機械加工、打磨和噴砂(c) 化學腐蝕法(d)

涂底膠法,底漆法(e)

等離子體處理方法(f) 輻照接枝改性法(g)

電沉積、電聚合、陽極化被粘材料被粘材料被粘材料破壞的四種類型failuretypeofdebonding

joint(B)

粘附破壞adhesion

failure被粘材料被粘材料(A) 膠粘劑內聚破壞cohesionfailurein

adhesive(C)

被粘材料內聚破壞cohesionfailurein

substrate被粘材料(adherend)被粘材料(substrad)被粘材料(D)

混合破壞Mixed

failure總結及高分子基礎---------

-- -

-++++++++++++

+γ1,2γ1,sγ2,s粘附表面熱力學吸附擴散靜電機械思考題1

膠接技術同機械連接和焊接相比有那些特點?什么是涂裝技術?它有那些特點和屬性?2.如何根據膠接接頭破壞的形式確定是否屬于結構膠接?粘附力與粘接力學強度有什么不同?形成粘附力需要什么條件?(粘接的吸附理論本質及局限性)從溶解度參數的基本含義考慮,它與溫度有關嗎?WHY?擴散的條件是什么?高分子相溶性的熱力學含義和工藝上有什么差別?溶解度參數為什么能夠判別兩物質的相溶性,試說明這種判斷方法有什么局限性?對于SBS嵌段共聚物,其中分兩相,PS相的溶度參數9.1為PB相8.1的溶度參數為試討論C5石油樹脂和C9石油樹脂在其中的溶解性。(C5聚戊烯,C9甲基苯乙烯,茚)對于PVC塑料和ABS塑料的粘接,試從溶劑型膠粘劑入手討論該用什么膠粘劑進行粘接?試討論涂料表面張力、粘度、底材表面張力和粗糙度等因素對漆膜附著力有什么影響?高分子基礎Polymerand

macromolecule(聚合物與高分子,也叫高聚物)高分子化學:創造新物質及提高新物質的性能新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設計及合成嵌段共聚物,樹枝狀或超高分子,雜化高分子高分子新的聚合反應及新的聚合方法配位、活性自由基、離子、開環、開環易位、等離子、電化學聚合等。溶液、

乳液、分散、螺桿擠出本體、插層聚合高分子的有序結構及及特定聚集態的控制及組裝方法單體、大分子單體:聚合形成大分子的結構基本單元。預聚物:齊聚物:聚合:引發:共聚:接枝:固化:交聯:高分子物理研究高分子多層次運動(鏈段、鏈節運動(振動、構象),分子鏈)、多層次相互作用(分子內、間),多層次結構(高分子鏈節結構、序列結構,各種凝集態結構),各種結構因素對聚合物材料性能及功能的影響,研究手段及方法。結構特點a,鏈是大數目(103-105)結構單元組成,認為鏈序是不變的b,一般高分子鏈具有柔順,形態不固定。c,結構不均一:(Mn,序列,規整,支化,共聚)d,聚集態有晶態和非晶態線性無規線團折疊鏈螺旋鏈頭-尾

頭-頭星型

ABABABABABABAAB

AABAABABBABBBAAB

AAAAABBBBBBBBBBAAAAA

AAAAAAAAAAAAAAAAAAAA梳型交聯型○BBBBBBBBB僅有物質名是不能確定結構類型的粘彈性TgTm△Tg△Tm模量T高彈態粘流態玻璃態交聯聚合物高分子溶液小分子溶液與高分子溶液的差別溶解過程:溶脹-溶解形式:增塑,凍膠,凝膠,穩定性:與濃度有關特性粘數:[η]反映了分子的狀態。0η0cc0

η

η

相對粘度:ηr=

η

/η0(η0溶劑粘度)增比粘度:ηsp=

(η-

η0)

/η0

=ηr-1比度粘度:ηsp/C

(濃度)特性粘度:無限稀釋時的比度粘度膠粘劑傳遞應力:如何評價?涂料保護、改變表面外觀和性能:如何評價?如何檢驗和評價實際的效果?(how

to

evaluatetherealadhesion

capacity)除粘附原因外,還有其它影響因素?(what

aretheotherfactorsexceptthe

adhesion)除粘接力外還有其它什么性能?(what

is

thefunctionalperformanceofadhesivesandcoating?Andhow

to)涂料的組成粘接劑顏料溶劑(分散劑)助劑命名:成膜物質(代號)+基本名稱+序號涂料的性質涂料的基本性能是保護(protecting)、改變(changing)表面的外觀(appearance)的性質(properties)。涂料的性質包括涂裝前性質、涂布性質和成膜后漆膜性質。涂料性能分基本性能和特殊性能。光,電,熱,自潔,防污等功能性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新的檢驗方法和數字化方法不斷在涂料領域獲得應用。涂料的配色認識涂料的屬性,交流的基本語言,質量控制依據.第三章

涂料的性能及測試The

performance

and testmethodsof

coatings3.1

涂料流變性質(rheological

property)3.2

涂料貯存穩定性(stabilityin

stock)3.3

涂層機械力學性質(mechanicalpropertiesofcoat

film)3.4

涂層外觀性質(appearancesof

coatfilm )3.5

涂層耐環境性能和環境友好性environment-resistant

perfomance3.6

涂層的功能性functionalityofcoating

film3.1

流變性質涂料涂裝工藝與涂料流變學性質,干燥工藝及特點等密切相關。流變學是研究流動與形變的科學。本節只涉及流動;涂料的流動性對合適的施工和漆膜的外觀是很關鍵的。例如,在刷涂施工中,漆刷可沾起多少漆,涂刷的厚度、濕膜的流平和流掛以及貯存時顏料的沉淀都與流動性有關。按施加在液體上應力的方式,流動可分為幾種類型。對涂料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剪切應力下的流動。3.1.1

剪切流動y=dv/dx=v/x 單位:s-1(應變速率)σ=F/A 單位:N/m2=Pa(也用τ

表示)η=σ/y 單位:Pa/S-1=

Pa·s1Pa·s=10P=1000mPa·s,1mPa·s等于lcP3.1.2

剪切流動的類型b:假塑性液體

c:賓漢體(屈服應力或值)d:剪切變稠或膨脹液體γo σa,牛頓 b,

剪切變稀σ0

σc,

塑性σd,剪切變稠3.1.3 粘度的測定福特4號杯ISO流量杯旋轉粘度計氣泡法

流變儀等3.1.4

粘度影響因素粘度與溫度的關系Lnη=27.6

–A(T-Tg)/(B+T-Tg)Lnη=lnA+Ev/RT

(Arrhenius

式)濃溶液粘度Ln

ηr=Wr/(k1-k2Wr+k3Wr

) Wr:質量份數21/Tg=Ws/Tgs+Wr/Tgr+kWRWs良溶劑,非良溶劑影響:良溶劑與樹脂分子作用力強,樹脂分子間作用力弱,易流動自由體積與溫度關系漆膜狀態粘度Pa.S自由體積(T-Tg)觸干10355oC實干10825oC玻璃1012<0oC自由體積與粘度及溫度關系3.1.5 有分散相液體的粘度許多涂料含有分散的顏料和/或樹脂顆粒,因此分散相對液體粘度的影響必須考慮.當有少量的分散相存在。僅有小的粘度影響(除非分散相是絮凝的),但當分散相的體積增加,粘度急速增高,因為要更多的能量來轉動顆粒,并且眾多的顆粒干擾了其他顆粒的運動。當體系中顆粒緊緊地堆砌時,粘度趨向無限大.。Mooney導出幾個分散相對粘度影響因子.Lnη=lnηe+KEVi/(1-Vi/Φ)式中η

e是連續或外相的粘度,KE是形狀常數,Vi是內相體積分數,Φ是堆砌系數。使用條件:顆粒是剛性的,顆料間沒有相互作用Ke球體為2.5;

Φ=0.637(單一分散),對于非剛性可變形體系,則不使用.如觸變性.易變形的內相:乳液、丙烯酸樹脂、聚酯和氨酯等高分子分散體;某些顏料有較厚的、為溶劑溶脹的聚合物吸附層。還有,許多觸變劑能形成溶脹的分散相也會變形。例如,很細顆粒的SiO2,吸附了一層為溶劑溶脹的聚合物.原因:在剪切場中可以變形。當變形的程度到達某一點后,就隨剪切應力和/或剪切時間的增加而增大。當剪切停止或降低,聚合物層回復到平衡形狀而粘度增加。有時使用輕度交聯的聚合物凝膠顆粒,為溶劑溶脹后可給出一個可變形的分散相。影響因素眾多,關系復雜.影響因素剪切變稀行為取決于顆粒大小,含量和分散相的內在粘度。較小的顆粒剪切變稀所需的剪切速率較高。濃度降低和顆粒內在粘度增大,則剪切變稀程度降低。分散體的粘度也受顆粒間相互作用的影響。假使顆粒成簇,停止攪拌則分散體的粘度增大;假使在攪拌下,簇重新分離則粘度下降。這種剪切變稀的體系例如:絮凝的顏料分散體和絮凝的乳液。另外是含有處理過的瓷土分散體的涂料為水所誘發的凝膠——實際上是絮凝。當顆粒成簇,連續相陷在簇內則在低剪切速率vi高。在高剪切速率下,當簇被打散,則Vi值降低.

粘度減小.顆粒成簇與粘度的影響體系粘度與外相粘度之比與體系分數n聚集體顆粒數3.1.6

其他形式的流動a,

常規流動b,

法向力流動拉伸流動纖維拉伸,滾涂,噴涂.拉伸粘度:η

*/η=3

(牛頓流體)3.2

貯存穩定性增稠、變粗、沉淀、結塊等現象。自然存放:23±2℃,貯存6-12月(ISO標準)加速老化:50

℃沉降程度測量按GB6753.3或ASTMD869-85(93)

進行.3.3

機械性質漆膜是高聚物基體系,呈現粘彈性,是速度的函數.柔韌性和后加工性耐磨損性和耐擦傷性耐沖擊性、抗石擊性附著力柔韌性Tb<T<TgPMMA

Tg=378K彎曲一定角度觀察漆膜性質(T彎曲)耐磨損性和耐擦傷性磨損(abrasion):表面被磨掉擦傷(marring):改變表面外觀的一種破壞.磨擦學(tribology):表面間滑動接觸的學科,相近:劃痕(scratching)磨亮(buffing)磨蝕Wearing耐磨性與硬度無直接關系.與斷裂功有關系硬度:壓痕、劃痕和擺桿測試。Taber磨損試驗。磨輪在試樣上轉動直至磨穿25μm轉數。落砂試驗(45°)作用于試樣。噴射法:噴丸。抗沖擊和石擊性漆膜承受快速形變的能力。一重物沿導管墜落于樣板上的半球面壓頭上,試樣板變形。樣板下面有凹孔座。漆膜向上為正沖,向下為反沖。發生漆膜破壞時的勢能作為測量數據。反沖比正沖嚴格。影響因素有基材、膜厚、機械性質。正沖反沖附著力物理化學定義和實際含義差別去除涂層難易測定:經驗方法,拉開法,劃格法劃格法屬于綜合測定法,它所測出的附著力不是單純的附著力,還含有漆膜的變形和破壞時的抵抗力。它不僅可在實驗室內使用,更可適合在施工現場中應用,故各國和地區都采納作為標準試驗方法,如:ISO2409、ASTM D

3359、BS3900E6、DIN

53151、GB/T

9286、EN

39等.直接法3.4

外觀性能細度光澤鮮映性霧影遮蓋力橘皮顏色細度細度計漆膜光澤漆膜表面把投射其上的光線向一個方向反射出去的能力稱為光澤。反射的光量越大,則其光澤越高.光投射到平整表面上的反射稱為鏡面反射,光電光澤計就是利用光電原理來測定鏡面反射的常用儀器,其測試原理基本相同。各國在測量光澤方面已制訂的類似標準有:IS0

2813、ASTM

D523;JIS

28741、DIN67530;BS

3900、GB/T

9754。因此涂膜的光澤可分類如下(60°入射光):高光澤 >70%半光或中等光澤 70%

-30%蛋殼光 30%

-6%蛋殼光-平光 6%~2%平光 <2%漆膜鮮映性鮮映性是指涂膜表面反映影象或投影的清晰程度,以DOI值表示(distinctness

of image)(0.1-2.0

共13個等級)汽車面漆I型面漆在GB/T

13492-92中規定DOI在0.6-0.8霧

影Haze,glossiness反映漫反射現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