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鄴區2022-2023八年級初二上學期歷史期中試卷+答案_第1頁
南京市建鄴區2022-2023八年級初二上學期歷史期中試卷+答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情分析樣題八年級歷史友情提示: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卷面共60分。答案請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寫在其它位置不得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1.鴉片曾是“舊中國最難醫治的社會潰瘍之一”。為禁鴉片做出巨大貢獻的民族英雄是A.林則徐B.關天培C.陳化成D.陳玉成2.“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后的一逞。對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材料中的“界碑”是指A.近代史的開端B.人民禁煙斗爭勝利C.近代化的起步D.完全淪為半殖民地3.1843年,中國茶葉的出口關稅降低了約48%,南京棉布的出口關稅降低了約75%;英國棉花、白洋布的進口關稅則降低了約77%。導致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A.五口通商 B.閉關鎖國 C.協定關稅 D.戰后賠款4.1861年法國巴特雷上尉寫信給雨果,要雨果歌頌他們。他認為,“這次遠征行動是干得體面而漂亮,是法蘭西和英格蘭共享之榮耀。”材料中所謂“榮耀”的表現包括A.割占香港島B.火燒圓明園C.掀起瓜分狂潮D.索銀4.5億兩5.右圖是某同學在學習了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某次地主階級自救運動后,繪制的一幅漫畫。該漫畫A.反映了民族意識的空前覺醒B.揭示了洋務運動的失敗原因C.肯定了戊戌變法的進步意義D.諷刺了晚清官員的盲目排外6.“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詩中的“大將”是A.左宗棠 B.鄧世昌C.曾國藩 D.李鴻章7.丘逢甲《春愁》中寫道:“春愁難遺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萬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痹撛姟翱蕖钡氖茿.《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8.甲午戰爭期間,嚴復所譯《天演論》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嚴復此舉意在A.傳播傳統文化 B.推動教育發展 C.號召變法圖強 D.宣傳民主科學9.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發布上渝稱:“近畿及山東等省義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執干戈以衛社稷,……人人敢死,張我國威?!辈牧媳砻髁x和團運動A.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B.使變法圖強成為共識C.得到清政府一貫支持D.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質10.《辛丑條約》第十款規定: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這一規定標志著清政府A.受到了太平軍的沉重打擊 B.喪失了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 C.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破產 D.成為了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11.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的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A.興中會B.光復會C.華興會D.中國同盟會12.1906年至1911年4月,革命黨人先后發動了萍瀏醴起義、鎮南關起義、黃花崗起義等十多次起義。這些起義A.推動了革命形勢日益成熟 B.宣告了清朝專制統治結束 C.推翻了袁世凱的獨裁統治D.結束了軍閥割據混戰局面13.宣統帝頒布退位詔書,標志著清朝正式滅亡。該退位詔書頒布的主要原因是A.袁世凱軟硬兼施的逼迫B.各地紛紛掀起發展實業的熱潮 C.武昌起義及各省的響應 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14.下圖是某本書的章節目錄,據此推斷這本書可能是第七章新生中國的領導人——袁世凱和孫中山第七章新生中國的領導人——袁世凱和孫中山◎袁世凱如何在清皇室與革命者間周旋◎篤信基督教的革命領袖孫中山◎讓中外人士倍感疑慮的總統職位大移交A.《這個天國不太平》 B.《洋務運動》C.《戊戌政變記》 D.《中國革命1911》15.孫中山在一篇宣言中寫道:“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稱民賊……誓死戮此民賊,以拯吾民?!薄耙蝗斯诿帷笔侵窤.慈禧聽政B.溥儀退位C.黎元洪任都督D.袁世凱稱帝16.《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之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是主要撰稿人。下列對應正確的是A.陳獨秀——《我的馬克思主義觀》B.魯迅——《文學革命論》B.李大釗——《敬告青年》D.胡適——《文學改良芻議》17.陳獨秀說:“文學革命之氣運,醞釀已非一日。其首舉義旗之急先鋒,則為吾友胡適。”在他們的共同推動下,這場“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反映社會現實的小說開始出現 B.詩詞逐漸被雜文和小說所代替 C.使用白話文寫作逐漸普及開來 D.建立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18.《新青年》在1915—1918年總篇數共1274篇,其中“社會主義”一詞一共有20篇文章使用,使用了34次;而從1919—1922年,使用篇數達145篇,使用次數1292次,平均每篇使用7.75次。這種變化反映了A.馬克思主義理論得到更多關注 B.民眾普遍擁護國民革命運動C.中國政府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D.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改變19.“五四運動改變了以往只有覺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覺醒的人民大眾的狀況,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全面覺醒?!边@一論斷揭示五四運動A.打開了進步潮流的閘門 B.促進了民眾的思想解放C.挽救了中華民族的危亡 D.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20.以下是某同學在進行歷史探究學習時設計的年代尺。據此推斷,其探究的主題是A.中國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C.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程 D.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21.毛澤東指出:“五四運動的杰出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边@種“姿態”是指五四運動具有A.追求民主共和的進步性B.推翻清王朝統治的迫切性C.發動武裝起義的正義性D.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22.“這些年輕人以改天換地的豪邁氣概,一心要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國土上創立一個嶄新的合理的社會?!敝泄惨淮笊稀斑@些年輕人”提出的奮斗目標是A.推翻帝國主義 B.實現共產主義C.組織工人運動 D.打倒軍閥23.“……這艘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辈牧现械摹凹t船”在A.金田B.武昌C.嘉興D.上海24.大會的宣言初步闡明了當時所處階段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策略、任務和目標,明確提出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通過這一宣言的是A.公車上書 B.五四集會C.中共一大 D.中共二大25.口號往往反映一場運動的目的和訴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下列口號先后順序是①外爭主權,內除國賊②民族、民權、民生③變法圖強④“德先生”“賽先生”A.②①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二、非選擇題(共35分,第26題10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3分,請將正確答案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26.(10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出自《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材料二摘自《中國近代史》某次戰爭形勢示意圖日軍進入旅順后,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戰后大借款幾乎都用于對日賠款,……攫取在華筑路和開礦的權利,給列強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在1898年不到一百天的時間里,德、俄、英、法四國就在中國重要的海灣港口建立租借地,租借期內中國不得治理,且列強不付分文租金。日軍進入旅順后,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戰后大借款幾乎都用于對日賠款,……攫取在華筑路和開礦的權利,給列強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在1898年不到一百天的時間里,德、俄、英、法四國就在中國重要的海灣港口建立租借地,租借期內中國不得治理,且列強不付分文租金。被迫增開通商口岸①②鎮江鎮江(1)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一是哪次戰爭的形勢示意圖?請將圖中被迫增開的通商口岸①②補充完整。這兩個口岸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點?((1)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一是哪次戰爭的形勢示意圖?請將圖中被迫增開的通商口岸①②補充完整。這兩個口岸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點?(4分)(2)材料二中日軍的暴行發生在哪一戰爭期間?據材料列舉戰后列強侵略中國的手段。(4分)(3)從材料一到材料二,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什么變化?引起這種變化的根源是什么?(2分)27.(12分)閱讀下列示意圖,回答問題。圖一金田起義浮雕(1)左圖描繪的是在鴉片戰爭后爆發的①運動,在②領導下轉戰大半個中國,是一次規模宏大的農民戰爭。它沉重打擊了③和外國侵略勢力。(3分)圖二江南制造總局炮廠(2)面對內憂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場旨在“④”“⑤”的洋務運動,開始了中國⑥的歷程。(3分)圖三譚嗣同遇難圖(3)左圖反映的是=7\*GB3⑦派積極推行變法,謀求=8\*GB3⑧的變革,最終遭到失敗,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廣泛持久的影響。(2分)圖四孫中山(4)在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帶領和推動下,1911年的⑨終于推翻了清朝統治,終結了⑩制度。(2分)(5)綜上所述,概括近代中國人民奮斗的主要任務。(2分)28.(13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19世紀40年代,外國資本主義廉價雇用中國破產的農民和手工業者,由此便產生了中國第一代近代產業工人。19世紀六七十年代后,產業工人數量開始增多,……中國產業工人大都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和大工廠中,這種高度集中性有利于無產階級組織和團結起來進行斗爭?!吨袊贰凡牧隙挛幕\動和學生愛國運動是互為因果的。新文化運動使青年們擺脫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對國家危亡境遇的警覺,更使青年們認真考慮……以什么思想來教中國?!涍^五四運動,介紹、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為不可抗拒的潮流?!稄镍f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材料三6月3日,北洋軍閥政府大規模逮捕學生,激起了民眾的強烈義憤,工人、商人也參加到示威群眾中來。……廣大的工人階級參加了五四運動,并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中國歷史》請回答:(1)材料一認為中國無產階級產生于何時?有何革命優勢?結合所學知識,概述“19世紀六七十年代后,產業工人數量開始增多”的原因。(3分)(2)列舉新文化運動的口號及兩位代表人物。據材料二,歸納該運動的主要影響。(6分)(3)五四運動爆發于哪一年?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6月3日”前后,運動的中心分別在哪里?(3分)(4)綜合上述材料,推斷中國革命的發展趨勢。(1分)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情分析樣題八年級歷史答案要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ACBBACCADDACDD題號16171819202/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