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紅
燭文化傳承與理解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昂頭作獅子吼的民主戰士、詩人當日寇的鐵蹄跨過了長城,當錦繡的山河遍遭蹂躪,當祖國各地哀鴻遍野,當無情的地火將人們灼燒,幽靜的書齋再也壓不住你心中的怒火。你——聞一多,拍案而起,孤憤高吟。“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有一句話點得著火,突然青天里一個霹靂,爆一聲:‘咱們的中國!’”這樣的“一句話”,震撼了多少麻木的心,這樣的“一句話”點燃了多少熄滅的燈。你是一團火,照徹了深淵/指示著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團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競賽,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團火,照亮了魔鬼/燒毀了自己/遺燼里爆出個新中國。——朱自清文化傳承與理解1.文學常識聞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驊。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生于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他致力于研究新詩格律化的理論,在論文《詩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詩具有“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辭藻),并且還有建筑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著有詩集《紅燭》(1923)、《死水》(1928)、《七子之歌》等。主要著作收集在《聞一多全集》中,共4冊8集。1932年在清華大學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臧克家先生曾說:“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的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而于我心中,聞一多先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是舍生取義的弘揚者,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2.寫作背景詩集《紅燭》由詩人在清華和美國兩個時期的作品組成。它的內容豐富廣泛,既反映了當時青年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的思想情緒,更表現了詩人希望獻身藝術、報效祖國的理想;既反映了詩人對西方社會的失望和憤恨,更表現了詩人熾熱的愛國思鄉之情。同時,既有對愛情、對自然的歌頌和贊美,也有對前途感到渺茫的感傷和哀怨。詩集《紅燭》不但以濃烈的色彩獨樹一幟,而且還以豐富的想象、精練的語言、典型的東方風格,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個性。這首與詩集同名的詩篇,就是詩集《紅燭》的序詩。
你高舉《紅燭》照亮漆黑的夜空,你低吟《七子之歌》穿透漫漫碧海。你從未低下高昂的頭顱,不惜以一篇篇鋒芒畢露的檄文去抗爭,以一場場激情澎湃的演講去怒斥。3.相關知識“三美”詩論“三美”:新月派的新詩主張,聞一多提出了“三美”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詩派的理論基礎。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糾正了五四運動以來白話新詩過于松散、隨意等不足,對中國現代新詩的健康發展做出了特有的貢獻。(1)音樂美:強調“有音尺,有平仄,有韻腳”。具體有兩方面:一曰“內在的音樂性”,這是描述詩歌內容蘊含的節奏美感和旋律美感;一曰“外在的音樂性”,它指詩歌語言在聽覺上的節奏美感和旋律美感。(2)繪畫美:主要是指詩的辭藻的選用,即詩歌語言要求美麗,富有色彩,講究詩的視覺形象和直觀性。強調辭藻的選擇要秾麗、鮮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詩都可以形成一個獨立存在的畫面。(3)建筑美:強調“有節的勻稱,有句的均齊”。主要是指從詩的整體外形上看,節與節之間要勻稱,行與行之間要均齊,雖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數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齊整之感。其主要目的是在詩的內容和詩的格式上都擁有美。新月派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受泰戈爾《新月集》影響。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等。1927年春,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等人創辦新月書店,次年又創辦《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動轉移到上海,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創刊的《詩刊》季刊為主要陣地,新加入成員有陳夢家、方瑋德、卞之琳等。詩歌中蠟燭的意象蠟炬(蠟燭、燭),古代詩歌中的一種常見意象,“燭”的意象常常和宴飲離別、愛情思念有關。如杜牧《贈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又如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宋詞中的“紅燭”多半與繾綣柔情、追憶往事、甜蜜溫馨有關。如蔣捷《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語言建構與運用作業時間:20分鐘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1)蠟炬__________
(2)燒沸__________(3)脂膏__________
(4)慰藉__________(5)耕耘__________·····jùfèigāojièyún2.填空。(1)聞一多詩歌的“三美”主張:
、
、
。(2)“新月派”是我國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受印度詩人
的《新月集》影響。主要成員有著名詩人
、
、朱湘、饒孟侃、孫大雨等。3.嘗試背誦這首詩(激情誦讀)。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泰戈爾聞一多徐志摩思維發展與提升一、文本理解1.全詩一共有九節,每節都以“紅燭啊!”開頭,這是什么修辭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明確:這是一種呼告的修辭手法。有力地傾訴了詩人的所見所思所感,賦予紅燭以人的思想感情,成為詩人抒情的依托。2.《紅燭》一詩中,對于紅燭的自焚,詩人顯然困惑不解:“為何更須燒蠟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詩人產生這種困惑的原因是什么?這種困惑最后有沒有解開?明確:對一個受到五四文化熏陶的現代人而言,產生這樣的困惑不足為奇:自我的價值為什么一定要在自我毀滅中去實現呢?個體的獨立意義究竟在哪里?詩人窮追不舍:“是誰制的蠟——給你軀體?/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這似乎在暗示,個體的命運又取決于某種外來的力量。那么,自焚不就是某種悲劇性的“被迫”行為嗎?可見,受到現代意識的影響,詩人的困惑是深刻的、前所未有的。當然,人畢竟生活在“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是詩人的藝術土壤,也在實際創作中影響著他的思想感情,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他思考的方向,于是,聞一多在思考中認可了紅燭自焚的現實:“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這正是自然的方法。”困惑暫時得到了解決,于是詩人似乎為燃燒的紅燭所感奮,從中也看到了自身的形象。“燒吧!燒吧!/燒破世人的夢,燒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們的靈魂,/也搗破他們的監獄!”燃燒的“紅燭”不再是單純的自我奉獻的象征,不再是有情人的悠長的情愫,它是力量,是英雄,是時代的吶喊。3.《紅燭》一詩中,紅燭為什么“傷心流淚”?這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1)第六節中,詩人問紅燭“何苦傷心流淚”,經過一番求索,詩人恍然大悟,紅燭之所以傷心流淚,是因為“殘風”來侵它的光芒,它燒得不穩,“才著急得流淚”。(2)“殘風”在這里暗指反動勢力,詩人非常鮮明地袒露了自己的心曲,雖然懷有一腔為人間創造光明的美好愿望,然而反動勢力的阻撓卻使詩人感到壯志難酬,這“淚”是紅燭的心,在為自己不能盡快實現理想而著急。4.“燒吧!燒吧!燒破世人的夢,燒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們的靈魂,也搗破他們的監獄!”談談你對這幾句詩的理解。明確:表現詩人的歷史使命感:他要以自己的生命火焰照亮世人,讓他們覺醒,使他們感奮,從而積極行動起來,去搗毀人間地獄,求得自身的解放。5.《紅燭》一詩的結尾有什么妙處?明確:結尾畫龍點睛,既揭示了紅燭精神的本質,也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鼓勵,收束得簡潔有力,使詩情得到了凝聚與升華。詩人在紅燭身上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努力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不計較結果。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本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會環境下,耕耘者需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只要能創造光明,個人的得失榮辱就可以都不計較。這正是聞一多人格美的集中體現。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毫不顧惜個人的得失榮辱,具有崇高的獻身精神。二、疑難探究6.蠟燭有紅有白,詩人為什么以“紅燭”為題?它運用了一種什么樣的表現手法?明確:(1)詩人以“紅燭”為題,意在用“紅燭”來象征自己對祖國的一顆赤誠的心;(2)運用的是象征的表現手法。通過對話,寫了蠟燭的燃燒,蠟燭的傷心流淚,象征人類要有燃燒自己,犧牲自己,照亮別人、拯救靈魂、給別人與世界帶來光明快樂的精神。7.分析聞一多“紅燭”意象和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中“蠟炬”意象的關系。明確:聞一多的“紅燭”意象顯然是繼承了李商隱詩中的“蠟炬”意象,二者有著相似的品格:無私的奉獻與犧牲。但同時,聞一多的“紅燭”意象相對于李商隱的“蠟炬”意象又有著發展與創新:①李商隱的“蠟炬”意象表現愛情,是有情人的幽長的情愫;聞一多的“紅燭”意象其意義卻深刻許多,它是奮斗與奉獻精神的象征,是力量、是英雄、是時代的吶喊,《紅燭》一詩中到處充滿了現實的投影、時代的聲音。②李商隱的“蠟炬”象征著詩人自己;聞一多卻把“紅燭”和詩人區別開來,自我與紅燭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關系,詩人是詩人,紅燭歸紅燭,這是其“離”,但又要吐出心來比一比,這是尋找兩者間的精神聯系,是認同的努力,故又可謂是“即”,一離一即,奠定了全詩的基本情感方式。審美鑒賞與創造一、源頭活水,積累妙用(一)素材這樣積累1.在教材中積累聞一多——民族精神的弘揚者臧克家先生曾說:“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的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聞一多先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是舍生取義的弘揚者。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他本可遠離世間,寫書從文,可為了人民,他投筆從戎為革命而戰。當命運的暴風雨來臨時,他毫不懼怕,把生命保持在沖鋒的狀態。在人民需要他的時候,他站了出來,讓混沌變得清澈。在他心里人民最重,自己最輕;自由最重,生命最輕。2.在名句中感悟①我來了/我喊一聲/迸著血淚/“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聞一多②嘔出一顆心來/你在我的心里——聞一多角度點撥:(1)愛國是發自肺腑的真情。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民族氣節)(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每讀《論語》至此總是掩卷長嘆,眼前浮現出聞一多那置生死于度外的慷慨演講,王荊公那“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豪言壯語,以及魯哀公那“終沒吾世不敢以儒為戲”的由衷感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朝聞道夕死可矣”。千百年來無數中華士子就是在這樣的召喚與鞭策中前赴后繼地走上了那條求道而又殉道的悲壯而又光輝的道路。3.從歷史中傳承王國維——用生命樹起民族文化的大旗大廈之將傾,方顯英雄本色;國難當頭,彰顯赤子真魂。他曾是指點江山、吞吐日月的國學大師,也曾是揮戈漠北、千騎逐虜的英武將才,卻最終投水頤和園,含恨而去。他以淵博的知識推開國學文化之門,他以文人的堅守傳遞文化傳承之火,他以不屈的脊梁支撐文化將傾之廈。他把生命中的力量化為一縷星光,想要點亮文化的黑夜;他把古籍中的精華化為一只舟楫,想要橫渡國難的海洋。在封建王朝轟然倒塌的一瞬間,帶著“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惆悵,帶著未能找到燈火闌珊處伊人的失望,用生命祭奠了他心目中正統儒學統治的飄搖隕落。他就是王國維,國學大師,文之大者,人之至偉。(二)素材這樣運用片段1聞一多,不朽的名字!用生命寫成了一首最完美、最偉大的詩。他的名字早已刻進我的心扉,他的精神早已融入我的血脈,他的品格早已成為我終生的追求。我聆聽著他的《最后一次演講》慢慢長大;在《紅燭》的灼灼光焰里,我懂得了什么是愛國主義情感;從一潭《死水》里,我窺見了一座噴漿吐焰的火山。假如記憶可以移植,詩人的人品和文品不正是我的首選目標嗎?——節選自《踏著詩人的遺跡》片段2一部《人間詞話》,百代詩詞高峰。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面對中華文化的頹勢,他卻無法力挽狂瀾。是他對文化的不懈追求成就了他,卻也是他對文化的熾熱眷戀毀滅了他。“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他,只想徜徉歷史文化,愿意用生命為文化獻祭。面對破碎的山河,他用生命向歷史叩問;面對文化的覆滅,他用生命向古人探求。他在清水湖泊的縱身一躍,激起來自歷史深處的聲聲嗚咽。——節選自《水邊,有一群清白的靈魂》二、書聲瑯瑯——由此及彼,拓展視野七子之歌聞一多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凱風》以愍之。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后喪失之土地,失養于祖國,受虐于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于《凱風》之七子,因擇其中與中華關系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斗云爾。國疆崩喪,積日既久,國人視之漠然。不見夫法蘭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誠所至,金石能開。”誠如斯,中華“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澳門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但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型用工關系合同協議
- 外遮陽卷簾窗合同協議
- 外包人力派遣合同協議
- 商鋪購買包租合同協議
- 水利工程中的地下水資源管理與保護考核試卷
- 棉麻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考核試卷
- 海洋生物制藥臨床研究與評價考核試卷
- 電子商務中的社交購物趨勢考核試卷
- 滑動軸承的靜力學與動力學分析考核試卷
- 影視設備倉儲物流咨詢批發考核試卷
- 2023四川雅安市名山區考試招聘社區專職工作者1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答案帶詳解
- 新疆大地構造基本特征(屈訊)
- 小學二年級數學作業設計案例余數與除數的關系作業設計
- 中學學校學生校服采購方案
- 電解車間應急預案
- JT-T-795-2011事故汽車修復技術規范
- HG/T 4339-2024 機械設備用涂料(正式版)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形考任務2-國開(GD)-參考資料
- 教科版三年級下學期科學期中檢測試卷(含答案)
- 丁苯橡膠工藝流程
- 土地托管項目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