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經(jīng)驗考察報告_第1頁
教育管理經(jīng)驗考察報告_第2頁
教育管理經(jīng)驗考察報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3—教育管理經(jīng)驗考察報告為學習發(fā)達地區(qū)先進的教育管理閱歷,開闊管理者的視野,提升管理素養(yǎng),10月9日至13日,在局領導陸靜和班主任周紅燕帶領下,我們一行44人,赴廣州參觀考察學習。

10月9日下午,我們首先來到廣州中山高校附屬學校,觀看了“潤澤流芳”為主題的視頻介紹,對他們學校有了一個初淺的了解。介紹完后自行參觀了整個校內,并進行了合影留念,10日上午學習參觀了育才中學。回來后,考察學習中的信息和場面不斷在腦海中出現(xiàn),思維有了碰撞,深有啟發(fā)。下面就學習考察中山高校附屬學校后的體會從三個方面進行簡潔匯報:

一、學校概況:

中山高校附屬學校創(chuàng)辦于19XX年,前身為嶺南高校附屬學校,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后,中山高校附屬學校與嶺南高校附屬學校融為一體,成立新的中山高校附屬學校。近百年的辦學歷史使附小長期地樹立起在廣州市品牌老校的地位。

學校環(huán)境幽雅,樹木蔥郁,紅墻碧瓦,錯落有致,辦學條件優(yōu)越,人文氛圍深厚。浸潤在中山高校悠久的校內文化中,秉承中大附小深厚的歷史傳統(tǒng),學校形成了嚴謹、樸實、開放、活潑的辦學風格。他們始終把“為祖國育棟梁,為同學創(chuàng)將來,為家庭謀盼望”作為自己的辦學抱負,以人為本,師生和諧進展,共同制造具有時代氣息、地方特色、附小共性的優(yōu)質學校。

通過觀看視頻,也了解到中山高校附屬學校是一所布滿青春活力的品牌老校,學校崇尚敬重和諧,務實進取,團隊合作。學校老師平均年齡不到30歲,特別重視青年老師的培育工作,通過職前培訓,支配特地資深老師帶教,參與課題討論,外出學習等途徑使青年老師快速成長。近幾年有一大批青年老師通過各類平臺脫穎而出,呈現(xiàn)了良好的進展?jié)撡|和無限的進展空間。

二、學習感悟:

1、育人理念求真務實

從一班級開頭就開設啟動各類課程建設,學校各類特色班,各類競賽,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讀書節(jié),形成學校的傳統(tǒng)特色,保障了同學的全面進展,供應了培育選拔和進展空間。從這里明顯可以看出,學校從課程入手,保障各活動開展的有序性、有效性、有針對性,校本課程扎實,遵循同學進展為本,落實素養(yǎng)教育的全面進展。如:德育晨會課,主題德育活動等這些德育類課程,為同學在校做個好同學,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公民,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如英語學科教材拓展融合試驗,六班級升中輔導班、六班級語文、數(shù)學、英語競賽培優(yōu)班,這些又是提升同學成果的有效途徑,使同學把學問學得更敏捷。

2、校內文化底蘊深厚。

從學校的進展史就可以見證老牌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19XX年創(chuàng)辦的蒙養(yǎng)學塾是附屬學校的老前身,至今已經(jīng)走過了將近一百零三年的歷史。這看似一般的1XX年,卻沉淀了學校管理理念和學校文化特色,其間仿照了歐美一些學校的同學管理方法,專家進校幫教育。邀請中大以及社會名界的專家、學者為師生作專場報告,使老師的教育理念,專業(yè)素養(yǎng),現(xiàn)代化技術素養(yǎng)等各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為學校成為廣州名校奠定了基礎。

三、努力方向:

實事求是地熟悉自己作為學校的一員,作為學校班子中的一員,作為校長的左臂右膀的一員,有必要思索本校的辦學特色,做好參謀。我們學校是一所規(guī)模較小的中心學校,設16個教學班,現(xiàn)有公辦教職工36名,其中職工1名,老師中有學校高級老師20名,市級教壇新秀2名,區(qū)級教壇新秀6名。學校雖然規(guī)模較小,辦學條件相對落后,但始終沒有停止進展的腳步。學校正努力朝著進展精細化管理為切入口,以青年老師培育為著力點,以生活化德育為新亮點,以生態(tài)課堂構建為增長點,以和諧促進展,以質量鑄品牌。進展的總體目標是發(fā)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