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座雙叉式單拱橋為什么塌了_第1頁
亞洲第一座雙叉式單拱橋為什么塌了_第2頁
亞洲第一座雙叉式單拱橋為什么塌了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亞洲第一座雙叉式單拱橋,為什么塌了?臺灣南方澳跨港大橋為亞洲第一座雙叉式單拱橋,橋長140米,橋寬15米,橋下至海面高度18.5米,橋面至拱頂25.27米。主體鋼材為耐候性高強度低合金鋼,鋼板總重1535噸,支承型式為750T單向活動鋼支座,該橋于1998年6月20日完工。橋梁為系桿拱結構,主梁采納斜桿與主拱圈相連,形成尼爾森體系,鋼主梁受拉自平衡的水平推力。

這座橋由港務局管理,不只是景觀橋,更是將南方澳環狀路線串起的重要地標。早年從第一漁港到對岸造船廠要繞一大圈,1976年搭建水泥駝背橋,但橋太窄過低,造船廠大船無法順當進出,漁船雷達天線通過時也常碰觸橋墩,于是在1999年興建跨港大橋,大橋離海平面18.5米,以解決大型漁船無法通行逆境。

"米塔'臺風過境后,臺灣宜蘭縣一處21年橋齡的重要地標橋梁1日突然坍塌,導致12人受傷,其中9名是外籍男子;并有4名漁船外籍員工確認死亡。

大橋倒塌后,3艘漁船當場被壓入水中,其中1艘漁船僅剩一節露在水面上。漁船員工因擔憂船沉沒,曾跑到最上方的船長室拍打窗戶大喊"Helpme!'(救救我!)。而橋梁倒塌后,連帶壓倒電線,引發2400戶家庭停電;同時也堵塞航道,令南方澳漁港內800艘漁船進出不得。

緣由:

從目前現場的影像資料與相關信息推斷,是其中一條連接拱頂與橋面的鋼索斷裂后,連帶導致其他鋼索斷裂,使得橋面的支撐力不足,因而斷裂。

以閱歷分析稱,鋼索斷裂主要有幾個緣由,第一是橋梁設計時的"贅余度'不足。贅余度是指建筑時所預留承受多余強度的力量,即便建物部分損毀,卻仍有足夠的強度支撐,不至于發生大規模的破壞。但本橋第一根鋼索斷裂后,幾條鋼索不但無法分散力氣,反而接連斷裂。其次是橋梁的修理、保養問題。一般的橋梁都是以使用50年為標準,但本橋大橋使用至今僅20年,應當不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一般在海邊興建的橋梁,除了考量抗震與耐重程度外,會加強抗海風腐蝕的力量,避開由于腐蝕而造成橋體受損。此外,金屬疲憊可能也是鋼索斷裂的緣由之一。

大橋的設計有別于常見的雙拱橋,是少見的"雙叉式單拱橋',也是亞洲第一座"雙叉式單拱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