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河大橋纜吊系統技術評審會_第1頁
大寧河大橋纜吊系統技術評審會_第2頁
大寧河大橋纜吊系統技術評審會_第3頁
大寧河大橋纜吊系統技術評審會_第4頁
大寧河大橋纜吊系統技術評審會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報告內容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一、大寧河特大橋工程概況簡述二、主拱無支架纜索吊裝系統施工方案優化及方案實施情況匯報三、纜索吊裝系統驗收情況匯報四、纜索吊裝系統荷載試驗情況匯報五、主拱施工扣、錨索配置情況簡介一、大寧河特大橋工程概況簡介橋型結構拱桁構造二、纜索吊裝系統施工方案優化及方案實施情況一)纜吊系統總體布置纜吊系統跨徑組合調整為:

190m+432m+173m纜索吊機立面布置圖萬州岸12.5

L

=34.56宜昌岸190

432

173纜索吊機立面布置圖二、纜索吊裝系統施工方案優化及方案實施情況二)錨碇結構錨碇結構主要作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調整:1、原方案主纜錨碇與6~9號扣索錨碇為獨立布置,為充分利用扣索錨碇承載力,將主纜錨碇與6~9號扣索錨碇優化為合二為一設置。錨碇在吊裝合龍段時為最不利工況,并按該工況設計錨碇的承載力,其余節段施工時,錨碇的安全系數均大于該工況。同時,將主纜錨碇與6~9號扣索錨碇合二為一設置,也減小了施工工程量。2、汲取

意見,取消錨碇豎向預應力錨索,將斜向錨索布置角度布置與主纜仰角接近,錨碇混凝土結構作為一鋼筋混凝土錨梁,將主纜及6~9號扣索施工荷載直接傳遞給斜向錨索承受。綜合考慮主纜仰角及錨索錨固段埋置最小深度要求,錨碇錨索均與水平方向呈25o布置。錨碇結構構造圖錨索扣索錨座錨索扣索錨索扣索錨座主纜錨座扣索錨座主纜錨座~10o9oo主纜18o錨碇錨碇結構設計主要設計技術參數:錨索(單根)規格:6-7?5(1860MPa)錨碇錨索數量:70根/個錨索錨固/錨索

力段長度:25m/5m0kN/索最不利工況下(即拱桁第9節段扣索

完成、吊裝合龍段時),錨碇安全系數:2.2二)塔架結構1、扣塔▲鋼扣塔為三柱式型鋼空間桁架結構,橫向間距為10m,其間設置二道萬能桿件桁架結構連接系。▲桁架立柱為2HW400×400×13寬翼緣H型鋼,材質為Q345B,桿件間均采用螺栓、節點板連接。▲扣塔與交界墩墩帽固結二)塔架結構1、扣塔扣塔上的錨箱、K撐、鉸座分配梁二)塔架結構2、吊塔纜索吊塔塔架橫向為3組4m×2.56m萬能桿件三立柱塔柱,塔柱

中心距為10m,由萬能桿件橫聯將上、中、下游塔柱聯成整體,

形成門形框架,分別

鉸結于扣索塔架頂部二)塔架結構吊塔鉸座構造在正常起吊時,上下鉸座間用鋼墊塊支墊,并預留

20mm間隙二)塔架結構3、塔架纜風系統為平衡吊裝過程中由主纜產生的水平力,設置了后風纜、通風纜和前風纜。后風纜:上、下游各設兩束,每束為5根7?5鋼絞線,空車狀態下初張力為45t/束通風纜:上、下游各設一束,每束為6根7?5

鋼絞線,空車狀態下初張力為60t

/束前風纜:解決安裝第1~3

向邊跨偏移量大的問題,設置了前浪風,上下游兩側各1束,每束4根鋼絞線,空車狀態下 力為20t

/束同時,由于橫移至邊肋吊裝位置時,靠近側纜風受力較大,為控制跨中起吊時,塔架向跨中的偏移量,塔架上下游側各增設一組2?32

鋼絲繩后纜風纜風鋼絞線的錨固端采用P錨錨固,張拉端 到位后,采用夾片錨錨固,同時加套管

并用水泥砂漿封錨

。纜風在錨碇處用錨箱及直徑為32mm的精扎螺紋鋼筋進行轉換,錨固于錨碇上,纜風索力可通過精扎螺紋鋼筋的 進行調整4、主纜及主纜錨固主纜承重索為2-12?52鋼絲繩,拱肋安裝完成后,可轉換為兩組獨立工作索主纜系統兩組承重索

主索通過平衡輪錨固

于錨碇,每組兩根主

索間接頭用繩卡連接,形成循環繩,以利于

承重時主索各根鋼絲

繩能均勻受力。5、

橫移系統為防止 橫移時纜索跳槽,邊跨端設反壓滑輪采用兩根直徑為36mm的精扎螺紋鋼筋牽引作拉桿,滑道梁兩端設錨座,兩臺60t穿心式千斤頂同步牽引。每次最大橫移10m,橫移至邊拱桁上方時,主索邊跨最大橫向水

平角為3.72°。

橫移試驗測得,最大牽引力為48t。三、纜索吊裝系統驗收纜索吊裝系統在進行荷載試驗前,項目部與監理工程師一道,對纜吊系統進行了全面檢查和驗收,內容包括了以下幾部分:一)施工方案設計技術資料二)施工原始記錄三)纜機系統各設施、構造、設備的現場驗收四)指揮、操作系統五)安全防護措施四、纜吊系統荷載試驗情況一)試驗程序試驗時首先進行跑車空載下的行走、起吊性能測設,檢查各機構的運行情況,檢驗指揮系統的協調性,

然后按照0.5P、0.75P、1.0P、1.1P的順序,進行分級加載。每各級別的試驗荷載先作靜載試驗,再作動載試驗。最后作1.25P靜載試驗。試驗過程中進行 監測,同時觀察對纜吊系統各設施構造及各機構、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全過程觀察,并作詳細記錄。試驗時,先在拱桁中肋吊裝位置作各分級荷載試驗,再在拱桁邊肋吊裝位置作各分級荷載試驗二)荷載試驗結果簡述1、塔架位移(記錄見下頁)根據試驗記錄,試驗荷載加載至1.1P(182t),在進行拱肋中桁吊裝位置荷載試驗時,塔架兩個方向的最大位移為:向跨中方向138mm,向錨碇方向157mm,滿足要求。試驗荷載為0.75P(125t),在進行拱肋邊桁吊裝位置荷載試驗時,由于塔架偏載受力,靠

側塔架向跨中方向最大位移達到138mm,因此在完成0.75P荷載級別試驗后,纜塔上下游分別增設一組2?32鋼絲繩后風纜,以控制跨中吊重時塔架跨中方向的位移量。塔架位移測量結果試驗工況東岸塔偏(cm)西岸塔偏(cm)上游下游上游下游位置荷載倍數吊車位置設計值實測值設計值實測值設計值實測值設計值實測值中桁1.0P東塔盲區11.2(邊)10.3(邊)11.2(邊)8.2(邊)11.9(中)9.0(中)11.9(中)15.5(中)主纜跨中7.9(中)7.2(中)7.9(中)10.4(中)14.5(中)13.0(中)14.5(中)11.5(中)西塔盲區11.9(中)3.7(中)11.9(中)2.5(邊)11.2(邊)6.0(邊)11.2(邊)2.0(邊)1.1P東塔盲區15.7(邊)15.7(邊)15.7(邊)14.2(邊)5.6(中)3.0(中)5.6(中)3.0(中)主纜跨中14.5(中)13.8(中)14.5(中)13.8(中)9.7(中)6.5(中)9.7(中)5.0(中)1.25P東塔盲區18.2(邊)16.5(邊)18.2(邊)17.5(邊)7.2(中)5.0(中)7.2(中)5.0(中)邊桁0.75P主纜跨中9.2(中)4.2(中)10.1(中)13.8(中)6.1(中)3.0(中)11.2(中)9.6(中)1.0P主纜跨中11.3(中)13.4(中)12.0(中)10.5(中)14.1(中)15.0(中)1.1P主纜跨中13.5(中)14.9(中)18.0(中)13.9(中)16.2(中)15.5(中)2、風纜系統由于吊塔設置了能調節索力的前纜風,可有效控制吊塔偏向錨碇方向的位移量、調整吊塔通風纜的索力由于吊塔上下游側分別增設了一組2?32鋼絲繩后風纜,同時塔架布置的鋼絞線束后纜風設置為可調節形式,跨中吊重時塔架跨中方向的位移量能得到有效控制。利用塔架的前纜風和后纜風的可調節功能,塔架系統的位移及風纜索力均處于可控狀態3、塔架、錨碇等主要受力結構根據塔架應力實測數據,結合理論計算結果,塔架系統的承載能力能滿足施工要求。同時,在纜吊荷載過程中,對主要受力結構構件進行 觀察,未發現異常情況。4、主纜垂度根據各工況下主纜垂度實測數據與理論計算結果吻合較好,能滿足設計要求。5、機械、電氣控制、操作系統通過纜吊系統的荷載試驗,纜吊系統的運行狀態正常。主拱肋施工扣、錨索配置情況簡介扣索最大索力及應力東岸扣索索號123456789最大索力(KN)294935193832351246744823636179147978索面積(mm2)336042004620420054605880756092409240最大應力(Mpa)878838829836856820841856863西岸扣索索號123456789最大索力(KN)295132253639335643884760638879257990索面積(mm2)336042004620420058806720756092409240最大應力(Mpa)878768788799746708845858865后錨索最大索力及應力東岸錨索索號123456789最大拉力(KN)35123809346246604447609673077233索面積(mm2)無索42005040420058805880756092409240最大應力(Mpa)836756824793756806791783西岸錨索索號123456789最大拉力(KN)25093603323343664432600772897265索面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